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是否相似?

作者&投稿:束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同的一句是?~

是《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中的“长烟落日孤城闭。”
“长烟落日”,颇得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而在“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隐隐地透露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渔家傲·秋思
作者: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词作。
这是一首反映宋朝西北边境军旅生活的词。上阕描绘荒凉的秋景,以显示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重;下阕是作者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此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与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全词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造语雄浑有力,情调苍凉悲壮。
“大漠孤火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律诗《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黄昏雄奇壮观的景象。
上句“大漠孤烟直”,是说浩瀚无垠的大沙漠上,但见孤零零的一股浓烟拔地而起,笔直地冲上云霄;下句“长河落日圆”,是写地平线上,横贯千里的黄河上空,一轮孤悬欲坠的红日显得格外浑圆。这两句诗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名句,主要是因为诗人善于摄取典型景物,并赋予其鲜明的个性,描绘出粗犷雄浑的壮美意境,使人如身临其境地领略到边塞大漠特有的风光。沙漠、狼烟、长河、落日这群意象的组合,与内地青山绿水、柳暗花明、莺歌雁舞的景象相比,迥然别一天地:沙漠平旷无边,放眼四顾,故觉其“大”;塞外旷野荒凉寂寥,了无林木沟壑可观,惟余报警的一道狼烟醒目,非用“孤”字不足以状其单调、孤独;狼烟的特点既是“风吹不斜”,则“直”字自然最恰当不过,既孤且直,则狼烟的刚劲挺拔之势毕肖;黄河虽有九曲,但在沙漠的视野范围内,无遮无挡,横亘远方,则下一“长”字,感觉最为真切;落日固是圆形,但它在平旷的沙漠天边,又在横贯千里的长河衬托之下,也就显得更大更圆了。诗句留下的空白很大,正突出了沙漠天宇苍苍、大地茫茫的特征,使得整个画面于荒凉中略有生气,于寥落中蕴含壮美,体现了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的特点。

应该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并不相似。

1、“长烟落日孤城闭”语出宋代诗人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译文: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孤孤单单的城,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语出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译文: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由此看来,虽同是写“烟”“落日”,但前者是哀景,后者是状景。

扩展资料

1、《渔家傲·秋思》创作背景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词人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词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2、《使至塞上》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

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渔家傲·秋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使至塞上



"长烟落日孤城闭"语出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
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孤孤单单的城,城门紧闭。
“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语出王维的《使至塞上》。
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由此看来,虽同是写“烟”“落日”,但前者是哀景,后者是状景。

有些相似,都是形容塞外荒凉孤独的,不过分析词中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意思进行解析,断章取义不好。

无垠的沙漠,夕阳映着第二天砂隋炊烟袅袅,如柱黑烟直冲云霄。

地广人稀的边疆,光秃秃的山重重叠叠,漂浮在天空中,一缕缕烟雾,悲惨的号角和杂波边缘的声音回荡在田野调查。的太阳还没有把其金色的余辉,远远望去,城市长期以来一直是孤独的山腰关闭城门。


宋词里面什么叫“上片三平韵,错叶二仄韵。下片二平韵,错叶四仄韵”求...
(谱)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说明:第一行是原词,第二行是相应的词谱。词谱标明的是每个字应遵循的平仄(这个估计你都知道的?平声字和仄声字也基本能区分吧?)定风波词调的规定是“双调六十二字,上片三平韵,错叶二仄韵,下片二...

上片和下片是什么意思
诗句的一半作为“片”的划分段,比如绝句中,上两句为上片,下两句为下片;七律中,上四局为上片,而后四句为下片。用在词中叫做“上阙”和“下阙”。因为古时,诗词歌赋往往是伴有旋律的,在诗歌诗句中所谓的“片”,在古代其实是指“遍”,意思就是当这个旋律重复第二遍的时候,就是另一“片...

清平乐春归何处 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是一首惜春词,表现作者惜春的心情。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片惜春之无踪影可以追寻。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上片开首两句“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以...

忆秦娥·娄关山这首词的上片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景的?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
上片写早晨的天空和人,凄清而壮烈;下片写黄昏远望、雄关、山、残阳,下定决心但又显得信心不足。全文: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翻译: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马蹄声...

《渔家傲》中作者在梦中看到了什么?词的上片写了哪几种壮丽景象?_百度...
《渔家傲》中作者在梦中看到了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词的上片写了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这几种壮丽景象,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原词:《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代: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

辛弃疾的《西江月》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
【出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上下片是什么?
原文: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上片: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

卜算子苏轼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上阕写的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

关于辛弃疾词两首的一些问题,水龙吟中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上片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下片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1、典故一:“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关于晋朝张翰...

辛弃疾的《西江月》,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
【出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

余干县13481492600: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
班贡八珍: "长烟落日孤城闭"语出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孤孤单单的城,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语出王维的《使至塞上》.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由此看来,虽同是写“烟”“落日”,但前者是哀景,后者是状景.

余干县13481492600: 渔家傲秋思这首词的上片 以一个 -
班贡八珍:[答案] 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

余干县13481492600: 渔家傲秋思中,上阕写的是什么景?有什么特点? -
班贡八珍:[答案]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 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一个“异”字,统领全...

余干县13481492600: 2. 上片中直接点明季节的词是“ - __ - ”.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 - __ - ”.写“雁去”“长烟”“落日”“孤城”等景物的作用是 - __ - . -
班贡八珍:[答案] 2.秋来 雁去 渲染西北边地的荒凉,暗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余干县13481492600: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 -
班贡八珍:[答案]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描绘出一幅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象.起到了烘托气氛,突出戒备森严、战事吃紧的特点 .

余干县13481492600: (一)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1、词的上片重在写景,突出一个“异”字,它统领的景物,有南飞的大雁,还有_____________等.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 -
班贡八珍:[答案] 答案1、边声 号角 千嶂 长烟 落日 孤城2、一座处于崇山峻岭中的城堡,在黄昏时城门紧闭,点明了荒凉孤寂、军情吃紧的边塞环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更想到的是守卫边疆,御敌立功.4、景物描写,烘托并增加了征人...

余干县13481492600: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
班贡八珍: 山嶂千里,战火狼烟下西日欲颓,边塞上孤城紧闭的场景.是对塞外景物的描写,突出了词首句中的异字.也正是因为此种景象而引发了下片战士和将军的思乡之情.

余干县13481492600: 赏析渔家傲中的“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 -
班贡八珍: “长烟落日孤城闭”,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景致.

余干县13481492600: 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得妙处 -
班贡八珍: “长烟落日”,这四字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而在“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气象便不相同.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所见;边声、号角声,这是所闻.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

余干县13481492600: 对范仲淹《渔家傲》里的: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进行赏析 -
班贡八珍: 这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