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人很早就运用圭表知道一年等于365天多,请问古人是怎样知道的?

作者&投稿:范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古人很早就运用圭表知道一年约等于365天,请问“古人”是怎么知道的?~

古人是通过圭表日影长度知道一年多少天的。圭表是测定正午的日影长度以定节令,定回归年或阳历年。古人是通过圭表的日影长度来测定节气和年月等。通过进一步研究计算,古代汉族学者还掌握了二十四节气的圭表日影长度。
这样,圭表不仅可以用来制定节令,而且还可以用来在历书中排出未来的阳历年以及二十四个节令的日期,作为指导汉族劳动人民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
圭表是中国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在不同季节 ,太阳的出没方位和正午高度不同,并有周期变化的规律。于露天将圭平置于表北面,根据圭上表影,测量、比较和标定日影的周日、周年变化,可以定方向、测时间、求出周年常数、划分季节和制定历法。

扩展资料:
圭表的文化意义
古人之所以学会立表测影,很大程度是由于对于人自己在太阳下影子的观察。原始的表为模仿人体测影而出现,所以支撑人体直立而完成测影的股骨便自然地移用作为表的名称。《周髀算经》说:“周髀长八尺,髀者,股也。髀者,表也“。
传统表的高度被规定为八尺,刚好相当于人的身长,这同样显示了人体测影的遗俗。而古人立表必先校正表的垂直,这使得他们认识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并且以直立的表取于人的髀股而名”股“,晷影之长为”勾“,完成了对勾股定理的证明。体现了天文学对算学的促进。
古人认为”至信为时“,所以用来测度时间的圭表也被赋予了诚信的意义。东周时期,为臣为妻各自奉行着所谓的“男子之蘖”和“女子之蘖”,这种人们必须尊重的圭臬法则,其核心价值就是忠信。
古代盟誓将盟辞书于石圭也是借圭所具有的信实内涵体现盟誓见信的宗旨。很明显,这种人文观念与圭表致日充分反映了圭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表还有一个更富有政治和哲学意义的名称——”中“。中为立表测影与建旗取中的会意字。这些活动则可引申出”中“所具有的中正和中央的双重内涵。中正的基本内涵,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阴阳哲学由此发展出中和的观念,儒家哲学据此完善了中庸的思想,而道家则以此作为中道无为的表述形式。中央的内涵,则发展出古代政治居中而治的政治传统,这要求统治者找到天地的中央,也就是九州的中心建立国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圭表

古人利用日圭,除了用来分配一天之内的时间,经过长时期的观察,还获得了下列科学知识:

一、太阳年的长度
太阳年的长度是地球绕日一周所需的天数。就日圭而言,似乎也是晷顶第二年由同样方向(由南向北或由北向南)在同样的时刻回归到前一次出现的地方所需要的天数。其实不是。以秋分做个例子:若某一年的秋分,就是9 月23 日,那一天正午时晷顶正好落在「圭」的秋分线上。一年若以365 日计,第二年9 月23 日的晷顶会向第一年9 月22 日的刻线方向移动一些。即有迁移现象。当然,第二年9 月24 日的也会向第一年9 月23日的方向移动一些。请参考图1.3。其中A 和B 分别代表秋分当日和秋分后一日的影子。到了第五年,A 几乎变成和第一年9 月22 日的刻线重叠了。B 和第一年的秋分的刻线重叠。这时,我们应以9 月24 日做为秋分呢?还是以9 月23 日做为秋分?如果选择9 月24 日,因为这天的晷顶落在秋分线上;再过四年岂不是得以9 月25 日做为秋分?又再过四年呢?为了避免秋分的日期在日历上发生移动,罗马人定下了每四年将二月份的天数增加一天(2 月29 日)的方法。而这方法也被我们沿用到现在。
图1.3 连续五年9 月23 日和24 日正午时晷顶在子午线上位置变化的情形
横线代表各年的子午线,垂直线代表晷顶移动的路线。A、B 分别代表9 月23 日
和24 日晷顶的位置。在第五年时,9 月24 日晷顶位置与第一年9 月23 日的位置
非常接近。

就实验而言,太阳年长度的基础在於观察哪一天是夏至或冬至。以冬至为例,「晷」越来越长就表示越接近冬至。某一天发现「晷」变得比昨天的要短,就说:「昨天是冬至」。此时纪录下来,这次冬至与上次冬至间的天数差,累积了长期的纪录,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将这些天数差求出平均值,就得到了平均太阳年长度。若精确度不要求高,只是为了兴趣玩一玩,就日圭而言,晷顶满足同样方向、同样时刻和同样定点约需1461 天。其间地球经过了四个春秋。将1461 除以4,就得到一平均太阳年的长度为365.25 日。
太阳年是自然年。它的长度不是我们人类所能规定或改变的。相对於自然年,我们有人为年,也就是普通所谓的年,它的长度是我们人类所规定的。一人为年有365 或366 日,依是不是闰年而定。一般来说,每四年要闰日一次。严格来说,每四年闰日一次并不能长期满足历法上的正确性。科学家求得比较精确的平均太阳年长度为365.2422 日。依此数据,应该每四年一闰,百年倍数不闰,四百年倍数要闰,四千年倍数不闰,以便修正。

圭表是我国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房屋、树木等物在太阳光照射下会投出影子,这些影子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于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根立竿或立柱就叫做“表”;用一把尺子测量表影的长度和方向,则可知道时辰。后来,发现正午时的表影总是投向正北方向,就把石板制成的尺子平铺在地面上,与立表垂直,尺子的一头连着表基,另一头则伸向正北方向,这把用石板制成的尺子叫“圭”。正午时表影投在石板上,古人就能直接读出表影的长度值。

经过长期观测,古人不仅了解到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最短,而且得出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阳斜射,表影则最长。于是,古人就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譬如,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时间长度,难怪我国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等于365天多的数值。

在现存的河南登封观星台上,40尺的高台和128尺长的量天尺也是一个巨大的圭表。 仪征铜圭表
中国现存最早的圭表 。1965年在江苏仪征石碑村1号东汉墓出土。圭表是中国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在不同季节 ,太阳的出没方位和正午高度不同,并有周期变化的规律。于露天将圭平置于表北面,根据圭上表影,测量、比较和标定日影的周日、周年变化,可以定方向、测时间、求出周年常数、划分季节和制定历法。所以圭表测影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观测手段之一。仪征铜圭表长34.5厘米 ,合汉制1.5尺,边缘上刻有尺寸单位 ;表高19.2厘米,合汉制8寸。圭、表间用枢轴连接,使之合为一体。使用时将表竖立与圭垂直;平时可将表折入圭体中留出的空档内,便于携带。根据传统的说法 ,表高为8尺 ;这一数值曾被长期沿用。该表的表高恰为8尺的1/10,说明它是一件便携式的测影仪器 ,可证明当时常设的天文台用8尺的表进行观测的说法是可信的。圭表由圭和表两部份组成:圭是平放的有刻度的尺,表是直立的标竿,置于圭的两端且与圭垂直。当太阳照着表的时候,圭上出现了表的影子,根据影子和方向和长度,就能读出时间。春秋时代已经使用圭表测量连续两次日影最长和最短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并计算出回归年的长度。
圭表多以铜制。一九六五年在江苏仪征的一座东汉中叶墓葬中出土了一件袖珍铜圭表,它由19.2厘米的表和34.39 厘米长的圭构成,圭表之间有枢轴相连,可将表平放于匣内,圭表合装一体,启合自如,携带方便,是设计家和铸造师密切配合的杰作。
圭表测时的精度是与表的长度成正比的。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周公测时的地方设计并建造了一座测景台。它由一座9.46米高的高台和从台体北壁凹槽里向北平铺的长长的建筑组成,这个高台相当于坚固的表,平铺台北地面的是“量天尺”即石圭。这个硕大的“圭表”使测量精度大大提高。
以圭表测时,一直延至明清,现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一具圭表,是明代正统年间(1437-1442年)所造的。

远古时的人们,日出而作,日没而息,从太阳每天有规律地东升西落,直观地感觉到了太阳与时间的关系,开始以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确定时间。但这很难精确。据记载,三千年前,西周丞相周公旦在河南登封县设置过一种以测定日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称为圭表。这当为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


我国古人很早就运用圭表知道一年约等于365天,请问“古人”是怎么知道的...
圭表是我国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房屋、树木等物在太阳光照射下会投出影子,这些影子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于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根立竿或立柱就叫做“表”;用一把尺子测量表影的长度和方向,则可知道时辰。

古人是怎样用圭表看时间?
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圭表是一种既简单又重要的测天仪器,...

圭表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和圭表的相关内容
经过多年的研究,石云里发现这件物品是古代用于测量正午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圭表”,是世界上现存的年代最早、且具有确定年代的圭表,比仪征出土的圭表还要早。与其他圭表不同,这件圭表适用的地理纬度是固定的,而我们的计算则表明,汝阴侯墓圭表的适用纬度恰恰就在汉代长安到汝阴侯国(今安徽阜阳)一带。

古代没有现代的钟表,古人是怎么看时间的呢?
在中国古代,当时的人们都会用日冕来计时,成语立竿见影就有计时的意思,除此之外,古人还会用香来计时,还有一种比较普及的计时方法是圭表。人们最开始是用圭表来计时的,圭表的工作理论就是“立竿见影”,不过圭表计时主要参照阳光照在杆子上留下的阴影的长度,通过测量影子来估算时间。所以它和日冕长...

怎么用圭表识季节
所以我国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等于365天多的数值。后来,古人将冬至日改为一年之始,于是便将“圭”的尺寸改为了一丈三尺,因为八尺高的“表”在冬至日投下的日影长度正好为一丈三尺。圭表看似简单,其实用处可不小。它不但可以测定冬至和夏至,编订历法,推算二十四节气,还可以确定方位,甚至丈量土地。当...

古人怎么利用圭表知道一年有365天多
圭表 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

古代计时工具有哪些?
天体仪,古称“浑象”,是我国古代一种用于演示天象的仪器。我国古人很早就会制造这 种仪器,它可以用来直观、形象地了解日、月、星辰的相互位置和运动规律,可以说天体仪是现代天球仪的直接祖先。6.水运仪。水运仪象台是在北宋时代把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结合在一起的大型天文仪器,是苏颂、韩公廉等人在...

古人是怎么运用圭表知道一年约等于365天的呢?
圆心处垂直竖一根钢针,放在一个固定的平台上,位置不能动,每天观察太阳出来时针影落在圆盘上的刻度,做好记录,当然最后一缕阳光照在刻度盘上的数据也要记录,这样你就会发现每天的数据都不一样,这就是一天的时间(白天)长短不一样,过365天左右就会记录到和过去一样的数据,这就说明过一年了。注意...

古代人用什么计量长度
“土圭”。古代测量日影长度的仪器。包括圭和表两部分。表为直立的标竿,圭是平卧的尺。表有二,分别置于圭的南、北两端,且与圭相垂直。春秋时已运用圭表来测定回归年的长度。《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影以求地中。日南则景(影)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侧...

古人利用什么来观测日月变化
圭表 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

铜梁县17672803424: 我国古人很早就运用圭表知道一年等于365天多,请问古人是怎样知道的? -
巨郑六合:[答案] 圭表是我国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房屋、树木等物在太阳光照射下会投出影子,这些影子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于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根立竿或立...

铜梁县17672803424: 古人是怎么运用圭表知道一年约等于365天的呢? -
巨郑六合: 经过长期观测,古人不仅了解到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最短,而且得出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阳斜射,表影则最长.于是,古人就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譬如,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时间长度,难怪我国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等于365天多的数值.

铜梁县17672803424: 古人是怎么运用圭表知道一年约等于365天的呢? -
巨郑六合:[答案] 做一个圆盘,废光盘就行,上面从圆心向外做上刻度,就照360°做就可以.圆心处垂直竖一根钢针,放在一个固定的平台上... 过365天左右就会记录到和过去一样的数据,这就说明过一年了. 注意:刻度盘越大,钢针越长越细,数据越准确.阴天下雨可...

铜梁县17672803424: 古人怎么运用圭表就知道一年等于365天多有无简短D噶 -
巨郑六合:[答案] 远古时的人们,日出而作,日没而息,从太阳每天有规律地东升西落,直观地感觉到了太阳与时间的关系,开始以太阳在天... 但这很难精确.据记载,三千年前,西周丞相周公旦在河南登封县设置过一种以测定日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称为圭表....

铜梁县17672803424: 如何用圭表"圭"的影子表示时间和时刻简短易懂的最好 -
巨郑六合:[答案] 圭表是我国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房屋、树木等物在太阳光照射下会投出影子,这些影子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于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根立竿或立...

铜梁县17672803424: 我过古人是怎样定出一年有多长的? -
巨郑六合: 一,不同品种的树木和花草,会在一年当中不同的季节和时辰开放.二,鸟类如布谷鸟,就是按时鸣叫,提醒农人播种的.螽斯,蟋蟀出现的时间也很准时.三,太阳和月亮的变化.白天古人可以根据树影的长度和方向轻松判断出季节和时辰,晚上则可以通过观察月亮的阴晴圆缺来掌握时间.

铜梁县17672803424: 我国古人是怎么知道一年约等于865天? -
巨郑六合: 古代的中国人认为一年只有354天或355天,闰年有383天或384天.是通过观察月相和太阳的位置结合而来的.

铜梁县17672803424: 我国古人很早就运用圭表知道一年约等于365天,请问哈``古人是怎么知道的
巨郑六合: 做一个圆盘,废光盘就行,上面从圆心向外做上刻度,就照360°做就可以.圆心处垂直竖一根钢针,放在一个固定的平台上,位置不能动,每天观察太阳出来时针影落在圆盘上的刻度,做好记录,当然最后一缕阳光照在刻度盘上的数据也要记录,这样你就会发现每天的数据都不一样,这就是一天的时间(白天)长短不一样,过365天左右就会记录到和过去一样的数据,这就说明过一年了. 注意:刻度盘越大,钢针越长越细,数据越准确.阴天下雨可以推算,作为参考数据.距地面越高的位置越准确,在城市,十几层楼的最顶层最好.

铜梁县17672803424: 古人如何利用圭表知道一年等于365天多的呢? -
巨郑六合: 古人利用日圭,除了用来分配一天之内的时间,经过长时期的观察,还获得了下列科学知识:一、太阳年的长度太阳年的长度是地球绕日一周所需的天数.就日圭而言,似乎也是晷顶第二年由同样方向(由南向北或由北向南)在同样的时刻回...

铜梁县17672803424: 古人是怎样用“圭”表算出一年有365天的? -
巨郑六合: 圭表是我国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房屋、树木等物在太阳光照射下会投出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