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唐朝睿宗李旦的资料吗?

作者&投稿:法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唐睿宗李旦的儿子叫什么?及资料~

睿宗共有六子,长子李成器,次子李成义,三子李隆基,四子李隆范,五子李隆业,六子李隆悌(6),除第六子早亡外,其余五子之间的关系向来和睦,笃顺。

让皇帝李宪
睿宗长子,本名成器(六七九-七四一)。以皇位让于玄宗,史称让皇帝,封宁王。善画马。开元兴庆池南华尊楼下壁上有六马滚麈图,内明皇最爱玉面花聪,谓无纤悉不备,风鬃雾鬣,信伟如也。卒年六十三。

惠庄太子李撝
唐睿宗第二子,又名李成义,史称惠庄太子

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大唐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间,是大唐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

惠文太子李范
岐王(?-七二六),睿宗第四子。始名隆范,避帝讳去二名。初王郑,改封衞,降封巴陵,进岐王为太常卿,并州大都督,历州刺史,迁太子太傅。好学工书,爱儒士,聚书、画,皆世所珍。《唐书本传》

惠宣太子李业
惠宣太子(?—735年)李业,原名李隆业,避唐玄宗讳而改。唐睿宗李旦第五子,母王德妃,同母妹淮阳公主和凉国公主。后被诣为惠宣太子。李业始封赵王,后降封中山王,授都水使者。徙鼓城,兼陈州别驾,进封为薛王,为羽林大将军、 荆州大都督。因好学而授秘书监一职。开元初年,进太子少保,即拜太保,累任历州刺史。

隋王 李隆悌
隋王李隆悌、唐睿宗李旦第六子,始封汝南王。早薨去。睿宗追封这个长庶子为王、赠荆州大都督、可惜爵不伝。

 史书中说他“谦恭孝友,好学,工草隶,尤爱文字训诂之书”,应该不是虚誉。著名的景云铜钟(今藏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铭文,武则天的母亲杨氏顺陵(位于今陕西咸阳)的墓碑,都出自睿宗的手笔。
 在那个宗室往往遭遇杀身之祸的多事之秋,睿宗每每能够自保平安并得以善终,用《旧唐书·睿宗纪》的话说:“自则天初临朝及革命之际,王室屡有变故,帝(睿宗)每恭俭退让,竟免于祸。”

  这说明睿宗确有过人之处。 让位给母亲的唐睿宗也是一位杰出的人杰,能在妻子被冤杀自己被诬告时从容镇静,要是有丝毫异常情绪就完了。当时,武则天已经想立武氏太子了,看李旦依然恭敬、孝顺,没有因为妻子被杀而疏远、记恨自己,就把诬告他的婢女杀了。

  以后,李旦在十多年的拘禁中,教育儿女,抚养兄长的遗孤,不断历练,终成大器。

李旦于龙朔二年(662)六月一日己未出生于长安蓬莱宫含凉殿,当年十一月十八日即封殷王。初名旭轮,后去旭字单名轮,永隆二年(681),又一次改封豫王时改名为旦。后来,他的名字在“轮”和“旦”之间又有几次反复。有意思的是,后来的几次改名,凡是改名为轮时,就是他背运的时候;在改名旦时,就是时来运转的时候。史载“谦恭孝友,好学,工草隶,尤爱文字训诂之书”,著名的景云铜钟(今藏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铭文和武则天的母亲杨氏顺陵(位于今陕西咸阳)的墓碑都出自李旦的手笔。 李旦初封殷王,后改封豫王、冀王,又改封相王,唐高宗末年,仍封豫王。嗣圣元年(公元684年)二月,则天皇后废唐中宗为庐陵王。于同月已未日立李旦为帝,改年号为“文明”。李旦立,则天皇后仍命帝居住于深宫,不得参与朝政,所有军国大事由则天皇后处理。公元690年9月,则天皇后称帝,改国号为周。废李旦,封他为皇嗣,改姓武。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不久武则天去世。中宗封李旦为安国相王。 景云元年(710年),中宗被韦皇后毒杀,改立少帝李重茂,改元唐隆。同年6月,临淄王李隆基发动羽林军将领拥兵入宫,讨杀韦皇后及安乐公主、上官婉儿、武延秀等。与太平公主一起拥立李旦复位,废黜少帝李重茂,改年号为“景云”。 六月二十四日,李旦再次即位于承天门楼,大赦天下,按例当立长子李成器,但三子李隆基有讨韦氏之功,因而犹豫不决。李成器辞道:“国家安则先嫡,危则先有功,臣死不敢居隆基之上。” 李旦立李隆基为太子后,又使太平公主参与朝政。宰相奏事,他先要问有没有同太平公主商量过,这就助长了太平公主的专横,也引起了太子与太平公主之间的斗争。太平公主极力想除掉太子,独揽朝政。时文武大臣中有一大半依附于太平公主,7个宰相中有5个是她的亲信,造成政局不稳,政事昏暗。 公元712年7月,李旦禅位于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51岁任太上皇,每五天一次在太极殿接受群臣的朝贺,开元四年(716年)6月病逝长安宫中的百福殿,享年55岁。 编辑本段三让天下 李旦一生两度登基即位。第一次是在嗣圣元年(684)春二月七日,即高宗皇帝死后的第二年,他以豫王李旦的身份取代了皇兄中宗,时年22岁,与高宗登基时的年龄一模一样。不过,他第二次登基已经是景云元年(710)六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在中宗死后的当年,这次即位是以相王的身份取代了中宗的儿子少帝,即温王李重茂。两次即位相距长达27年,在这27年中,唐王朝的中央政局波诡云谲,令后人眼接不暇。李旦一生,称得上富有传奇色彩,这不仅是由于他的两次登基,更主要的是由于他的“三让天下”。 编辑本段一让母亲 李旦第一次即位,是武则天在洛阳宫中废中宗皇帝为庐陵王的第二天。由于这时武则天的政治经营还没有达到足以改朝换代的火候,身为她幼子的豫王李旦就被立为新君,李旦于是就成为继中宗之后的唐朝第五任皇帝。 李旦被立以后,他不仅不能在正宫上朝听政,且只能居住在别殿,武则天则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她能够为李旦做的,就是在二月七日立他为新君的同一天,把他的王妃刘氏立为皇后。几天以后,又把李旦的长子永平郡王成器立为皇太子,同时改元文明,大赦天下。这些都是李旦作为皇帝的名分应该得到的,然而此时所有国家政治事务全由武则天一人专决,李旦实际上是个傀儡皇帝。同年,武则天又改元为光宅,一年用了三个年号。这似乎透露出,李旦的母后武则天除了没有改朝换代以外,在政治上已经可以随心所欲了。 在此后的一个时期,发生了徐敬业扬州兵变和宗室越王贞等人的起兵。武则天一方面大开杀戒,威服政敌;同时又假意要还政。垂拱二年(686)正月,她下诏复政于李旦皇帝。李旦深知母后不是出于本意,也就假戏真做,坚决表示不同意,武则天也就顺水推舟,依旧临朝称制,把持朝政。转过年来的春正月,武则天把李旦的几个儿子都封为亲王:如成义为恒王,隆基为楚王,隆范为卫王,隆业为赵王,俨然把李旦的帝王之尊抬得高高。然而事实上,在武则天一步步走上政治峰巅的过程中,李旦这个皇帝只能是一个徒唤奈何的旁观者而已。 永昌元年(689),武则天开始使用周历。同时,改元为载初元年(689)。这一年,武则天开始使用了自己的新名字——曌。从此,为了避讳,发布的诏书就改称“制书”。为了配合武则天的政治改作,不久有数万人上表请愿,请求武则天实施改朝换代。当时,宗室大臣和朝廷反对派纷纷遭遇杀戮和灭门之祸,武则天的政治经营已势不可挡。处于政治波澜中心的李旦,更不能不有所表示。于是,在刘祎之死后不再发言的李旦也上表请求母后荣登大宝,并恳请赐自己姓武。李旦此举未必是出于本意,却使武则天的改朝换代有了一个台阶,也使李旦自己得保平安。 天授元年(690)九月,武则天表示同意儿子李旦和群臣的请求,并于九月九日改唐建周。李旦被降为皇嗣,赐姓武,徙居东宫。其具仪一比皇太子,但是不再给他皇太子的名分,皇嗣也就是候补性质的皇位继承人。李旦的名字也改为“轮”。皇太子也就成为皇孙,皇后刘氏也从降为妃。李旦第一次让天下,就这样完成了。 作为皇嗣的李旦,日子也并不平静。不知什么原因,武则天宠信的户婢韦团儿看中了这位不得志的皇嗣,曾想和他发生私情。李旦深知自身境遇,又怎么会引火烧身,就理所当然地拒绝了她。这样就得罪了团儿,她就暗中在李旦的妃子刘氏和德妃窦氏的住所埋了一个木头人,然后告发她们行厌蛊妖法,诅咒武则天。结果,在长寿二年(693)正月二日,刘氏、窦氏进宫朝见武则天于嘉豫殿之后就被处死,秘密地埋在宫中,无人知道她们的下落。梓宫秘密,莫知所在,李旦再次即位以后,对二人都是招魂而葬。对于两个妃子的突然失踪,李旦也不敢发问,在母后面前,泰然自若,好像从来没有什么事发生。即使这样,又有人告发李旦窦德妃(玄宗的生母)的母亲庞氏有所不轨,庞氏被判处斩,差点丧命。出面替庞氏洗刷冤情的御史徐有功,被加上“阿党恶逆”的罪名判了绞刑。虽然最后没有被杀,也被革职除名。 编辑本段二让皇兄 圣历元年(698)三月,武则天将废黜为庐陵王的中宗从房陵召回。李旦“数称病不朝,请让位于中宗”,显然,李旦称病只是一个借口。他是认为自己年幼,不愿意陷入和皇兄的政治较量。按照长幼的次序,兄长被迎接回到宫中,就表明母后还是有意把兄长选立为继承人的。李旦的推让,不仅说明了他的明理和识趣,也使武则天可以名正言顺地重立唐中宗,同时避免了他们兄弟二人之间的不和谐。结果,李旦这次以皇嗣身份让位皇兄为皇太子,自己再次被封为相王。 神龙元年(705)张柬之等发动政变,杀死二张(张昌宗、张易之)兄弟,逼武则天退位,拥立中宗。中宗封李旦为安国相王,拜太尉,以宰相身份参预国政。不到一个月,李旦就上表辞让太尉和知政事,因为他态度坚决,中宗也只好答应。不久,中宗又别出心裁地把李旦立为皇太弟,这显然与他推让皇位继承人的举动有关。对这一称呼,又因为李旦的坚决推辞而作罢。 由于李旦的谦让,他在中宗复辟以后的政治漩涡中,虽然屡屡遭受猜忌也能够保得平安。 编辑本段三让儿子 景龙四年(710)六月,中宗被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改立少帝李重茂,改元唐隆。起初,宰相十几人集体商议并由上官婉儿执笔的中宗遗诏是由韦后以皇太后临朝称制,而以时为安国相王的李旦加太尉参谋辅政。后来,韦后的党羽认为不应该用相王辅政,实际上是韦后想仿效武则天把持朝政,把李旦当作了一大障碍,是对曾经做过大唐皇帝和皇嗣的李旦心怀疑忌。李旦在先有中宗顾托遗志,而韦后自怀私心剥夺其辅政权力的时候,他也从没有正面争锋,一如既往地恭俭退让,避免遭到已经把持了朝政的韦后的陷害。这说明李旦在躲避政治斗争漩涡的冲击时,具有寻常人不曾具备的高超本领。 由于倒行逆施,韦后最终走上了末路穷途。李旦的三子李隆基、妹妹太平公主等联络禁军将领拥兵入宫,将韦后诛杀,废黜少帝李重茂,拥立李旦重新登基。根据史书记载,在这场宫廷政变成功后,王公百官上表,认为国家多难,应立长君,认为李旦众望所归,推举他即位。在少帝下诏让位的时候,李旦依旧上表推让。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他才勉强同意。唐隆(710)元年六月二十四日,李旦即位于承天门楼,大赦天下。 由于少帝李重茂自六月初七即位,二十四日就逊位,前后不足一个月,加上这期间还有韦后临朝,他实际上并没有掌握权力,所以无论是唐朝历史上还是在历史年表的谱系上都没有把他当作一任皇帝。 李旦这次即位后的第二个月,就把诛韦有功的三郎李隆基立为皇太子,同时,改元景云。到延和元年(712)八月二十五日,在位26个月的李旦再次让位,把皇位传给了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帝”。至此,李旦的第三次让位也宣告完成。 综观李旦的三让天下,他一让母亲,应系情非得已;二让皇兄,原是事出有因;三让儿子,可谓实属无奈。不过,李旦三让天下,均保自己平安如初,有惊无险。就连司马光也评价说:“相王宽厚恭谨,安恬好让,故经武、韦之世,竟免于难。”然而,李旦是不是真的“好让”,倒也未必。只是他这最后一让,竟让出了一个新君玄宗,唐朝在玄宗时期步入了一代太平盛世,倒也不能不说是一大成果。毕竟,开元盛世的来临,是在李旦之后的历史延续。 编辑本段大事年表 公元662年,唐高宗和武则天第四个儿子李旦出生。 公元684年,李旦被母亲武则天扶上帝位。 公元690年,武则天即位称帝,改唐为周,李旦被降为皇嗣。 公元698年,李显被召回长安,代替李旦为皇嗣。 公元710年,李旦即位,是为唐睿宗。 公元712年,李旦传位给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 公元716年,李旦病逝。

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轮,汉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基(唐玄宗),称太上皇,居五年,崩,享年五十五,葬于桥陵。谥号玄真大圣大兴皇帝。
————百度百科里有更完整的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3294571.htm?fromId=74462

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轮,汉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基(唐玄宗),称太上皇,居五年,崩,享年五十五,葬于桥陵。谥号玄真大圣大兴皇帝。
详情请见:百度百科

人物生平  李旦(公元662~716年),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轮,汉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基(唐玄宗),称太上皇,居五年,崩,享年五十五,葬于桥陵。谥号玄真大圣大兴皇帝。
  李旦于龙朔二年(662)六月一日己未出生于长安蓬莱宫含凉殿,当年十一月十八日即封殷王。初名旭轮,后去旭字单名轮,永隆二年(681),又一次改封豫王时改名为旦。后来,他的名字在“轮”和“旦”之间又有几次反复。有意思的是,后来的几次改名,凡是改名为轮时,就是他背运的时候;在改名旦时,就是时来运转的时候。史载“谦恭孝友,好学,工草隶,尤爱文字训诂之书”,著名的景云铜钟(今藏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铭文和武则天的母亲杨氏顺陵(位于今陕西咸阳)的墓碑都出自李旦的手笔。
  李旦初封殷王,后改封豫王、冀王,又改封相王,唐高宗末年,仍封豫王。嗣圣元年(公元684年)二月,则天皇后废唐中宗为庐陵王。于同月已未日立李旦为帝,改年号为“文明”。李旦立,则天皇后仍命帝居住于深宫,不得参与朝政,所有军国大事由则天皇后处理。公元690年9月,则天皇后称帝,改国号为周。废李旦,封他为皇嗣,改姓武。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不久武则天去世。中宗封李旦为安国相王。
  景云元年(710年),中宗被韦皇后毒杀,改立少帝李重茂,改元唐隆。同年6月,临淄王李隆基发动羽林军将领拥兵入宫,讨杀韦皇后及安乐公主、上官婉儿、武延秀等。与太平公主一起拥立李旦复位,废黜少帝李重茂,改年号为“景云”。
  六月二十四日,李旦再次即位于承天门楼,大赦天下,按例当立长子李成器,但三子李隆基有讨韦氏之功,因而犹豫不决。李成器辞道:“国家安则先嫡,危则先有功,臣死不敢居隆基之上。”
  李旦立李隆基为太子后,又使太平公主参与朝政。宰相奏事,他先要问有没有同太平公主商量过,这就助长了太平公主的专横,也引起了太子与太平公主之间的斗争。太平公主极力想除掉太子,独揽朝政。时文武大臣中有一大半依附于太平公主,7个宰相中有5个是她的亲信,造成政局不稳,政事昏暗。
  公元712年7月,李旦禅位于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51岁任太上皇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者,每五天一次在太极殿接受群臣的朝贺,开元四年(716年)6月病逝长安宫中的百福殿,享年55岁。相关事件  李旦一生两度登基即位。第一次是在嗣圣元年(684)春二月七日,即高宗皇帝死后的第二年,他以豫王李旦的身份取代了皇兄中宗,时年22岁,与高宗登基时的年龄一模一样。不过,他第二次登基已经是景云元年(710)六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在中宗死后的当年,这次即位是以相王的身份取代了中宗的儿子少帝,即温王李重茂。两次即位相距长达27年,在这27年中,唐王朝的中央政局波诡云谲,令后人眼接不暇。李旦一生,称得上富有传奇色彩,这不仅是由于他的两次登基,更主要的是由于他的“三让天下”。一让母亲  李旦第一次即位,是武则天在洛阳宫中废中宗皇帝为庐陵王的第二天。由于这时武则天的政治经营还没有达到足以改朝换代的火候,身为她幼子的豫王李旦就被立为新君,李旦于是就成为继中宗之后的唐朝第五任皇帝。
  李旦被立以后,他不仅不能在正宫上朝听政,且只能居住在别殿,武则天则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她能够为李旦做的,就是在二月七日立他为新君的同一天,把他的王妃刘氏立为皇后。几天以后,又把李旦的长子永平郡王成器立为皇太子,同时改元文明,大赦天下。这些都是李旦作为皇帝的名分应该得到的,然而此时所有国家政治事务全由武则天一人专决,李旦实际上是个傀儡皇帝。同年,武则天又改元为光宅,一年用了三个年号。这似乎透露出,李旦的母后武则天除了没有改朝换代以外,在政治上已经可以随心所欲了。
  在此后的一个时期,发生了徐敬业扬州兵变和宗室越王贞等人的起兵。武则天一方面大开杀戒,威服政敌;同时又假意要还政。垂拱二年(686)正月,她下诏复政于李旦皇帝。李旦深知母后不是出于本意,也就假戏真做,坚决表示不同意,武则天也就顺水推舟,依旧临朝称制,把持朝政。转过年来的春正月,武则天把李旦的几个儿子都封为亲王:如成义为恒王,隆基为楚王,隆范为卫王,隆业为赵王,俨然把李旦的帝王之尊抬得高高。然而事实上,在武则天一步步走上政治峰巅的过程中,李旦这个皇帝只能是一个徒唤奈何的旁观者而已。
  永昌元年(689),武则天开始使用周历。同时,改元为载初元年(689)。这一年,武则天开始使用了自己的新名字——曌。从此,为了避讳,发布的诏书就改称“制书”。为了配合武则天的政治改作,不久有数万人上表请愿,请求武则天实施改朝换代。当时,宗室大臣和朝廷反对派纷纷遭遇杀戮和灭门之祸,武则天的政治经营已势不可挡。处于政治波澜中心的李旦,更不能不有所表示。于是,在刘祎之死后不再发言的李旦也上表请求母后荣登大宝,并恳请赐自己姓武。李旦此举未必是出于本意,却使武则天的改朝换代有了一个台阶,也使李旦自己得保平安。
  天授元年(690)九月,武则天表示同意儿子李旦和群臣的请求,并于九月九日改唐建周。李旦被降为皇嗣,赐姓武,徙居东宫。其具仪一比皇太子,但是不再给他皇太子的名分,皇嗣也就是候补性质的皇位继承人。李旦的名字也改为“轮”。皇太子也就成为皇孙,皇后刘氏也从降为妃。李旦第一次让天下,就这样完成了。
  作为皇嗣的李旦,日子也并不平静。不知什么原因,武则天宠信的户婢韦团儿看中了这位不得志的皇嗣,曾想和他发生私情。李旦深知自身境遇,又怎么会引火烧身,就理所当然地拒绝了她。这样就得罪了团儿,她就暗中在李旦的妃子刘氏和德妃窦氏的住所埋了一个木头人,然后告发她们行厌蛊妖法,诅咒武则天。结果,在长寿二年(693)正月二日,刘氏、窦氏进宫朝见武则天于嘉豫殿之后就被处死,秘密地埋在宫中,无人知道她们的下落。梓宫秘密,莫知所在,李旦再次即位以后,对二人都是招魂而葬。对于两个妃子的突然失踪,李旦也不敢发问,在母后面前,泰然自若,好像从来没有什么事发生。即使这样,又有人告发李旦窦德妃(玄宗的生母)的母亲庞氏有所不轨,庞氏被判处斩,差点丧命。出面替庞氏洗刷冤情的御史徐有功,被加上“阿党恶逆”的罪名判了绞刑。虽然最后没有被杀,也被革职除名。二让皇兄  圣历元年(698)三月,武则天将废黜为庐陵王的中宗从房陵召回。李旦“数称病不朝,请让位于中宗”,显然,李旦称病只是一个借口。他是认为自己年幼,不愿意陷入和皇兄的政治较量。按照长幼的次序,兄长被迎接回到宫中,就表明母后还是有意把兄长选立为继承人的。李旦的推让,不仅说明了他的明理和识趣,也使武则天可以名正言顺地重立唐中宗,同时避免了他们兄弟二人之间的不和谐。结果,李旦这次以皇嗣身份让位皇兄为皇太子,自己再次被封为相王。
  神龙元年(705)张柬之等发动政变,杀死二张(张昌宗、张易之)兄弟,逼武则天退位,拥立中宗。中宗封李旦为安国相王,拜太尉,以宰相身份参预国政。不到一个月,李旦就上表辞让太尉和知政事,因为他态度坚决,中宗也只好答应。不久,中宗又别出心裁地把李旦立为皇太弟,这显然与他推让皇位继承人的举动有关。对这一称呼,又因为李旦的坚决推辞而作罢。 由于李旦的谦让,他在中宗复辟以后的政治漩涡中,虽然屡屡遭受猜忌也能够保得平安。三让儿子  景龙四年(710)六月,中宗被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改立少帝李重茂,改元唐隆。起初,宰相十几人集体商议并由上官婉儿执笔的中宗遗诏是由韦后以皇太后临朝称制,而以时为安国相王的李旦加太尉参谋辅政。后来,韦后的党羽认为不应该用相王辅政,实际上是韦后想仿效武则天把持朝政,把李旦当作了一大障碍,是对曾经做过大唐皇帝和皇嗣的李旦心怀疑忌。李旦在先有中宗顾托遗志,而韦后自怀私心剥夺其辅政权力的时候,他也从没有正面争锋,一如既往地恭俭退让,避免遭到已经把持了朝政的韦后的陷害。这说明李旦在躲避政治斗争漩涡的冲击时,具有寻常人不曾具备的高超本领。
  由于倒行逆施,韦后最终走上了末路穷途。李旦的三子李隆基、妹妹太平公主等联络禁军将领拥兵入宫,将韦后诛杀,废黜少帝李重茂,拥立李旦重新登基。根据史书记载,在这场宫廷政变成功后,王公百官上表,认为国家多难,应立长君,认为李旦众望所归,推举他即位。在少帝下诏让位的时候,李旦依旧上表推让。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他才勉强同意。唐隆(710)元年六月二十四日,李旦即位于承天门楼,大赦天下。 由于少帝李重茂自六月初七即位,二十四日就逊位,前后不足一个月,加上这期间还有韦后临朝,他实际上并没有掌握权力,所以无论是唐朝历史上还是在历史年表的谱系上都没有把他当作一任皇帝。
  李旦这次即位后的第二个月,就把诛韦有功的三郎李隆基立为皇太子,同时,改元景云。到延和元年(712)八月二十五日,在位26个月的李旦再次让位,把皇位传给了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帝”。至此,李旦的第三次让位也宣告完成。
  综观李旦的三让天下,他一让母亲,应系情非得已;二让皇兄,原是事出有因;三让儿子,可谓实属无奈。不过,李旦三让天下,均保自己平安如初,有惊无险。就连司马光也评价说:“相王宽厚恭谨,安恬好让,故经武、韦之世,竟免于难。”然而,李旦是不是真的“好让”,倒也未必。只是他这最后一让,竟让出了一个新君玄宗,唐朝在玄宗时期步入了一代太平盛世,倒也不能不说是一大成果。毕竟,开元盛世的来临,是在李旦之后的历史延续。李旦年表  公元662年,唐高宗和武则天第四个儿子李旦出生。
  公元684年,李旦被母亲武则天扶上帝位。
  公元690年,武则天即位称帝,改唐为周,李旦被降为皇嗣。
  公元698年,李显被召回长安,代替李旦为皇嗣。
  公元710年,李旦即位,是为唐睿宗。
  公元712年,李旦传位给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
  公元716年,李旦病逝。


唐睿宗李旦登基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嗣圣元年(684年),李旦登基,武则天垂帘听政,武周建立后,降为皇嗣,参与神龙政变,再次成为皇帝,后禅位于李隆基,于716年7月13日病逝,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庙号睿宗。主要成就 政治成就 中央 李旦两次称帝,但第一次完全是母亲的傀儡,只有第二次登基期间才算真正掌权。他即位初期,以姚崇、宋璟...

唐朝皇帝,李显和李旦是?
都是武则天的儿子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公元710年猝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 李旦(公元662~716年),唐睿宗...

武则天上一位、下一位皇帝分别是谁﹖
上一位皇帝是睿宗李旦;下一位皇帝是中宗李显。李旦前后两次登基,一共在位八年,真正掌权仅有两年。开元四年(716年),病逝,享年五十五岁,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庙号睿宗,葬于桥陵。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壬午被毒死,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唐朝皇帝李旦怎么死的
李隆基为太子后与姑姑太平公主发生了政治冲突很快成了政敌,李旦在妹妹太平公主和儿子李隆基之间试图找到平衡,他希望彼此能和平共处,所以他在自己的年号里面将“太极”改为“延和”。太平公主是想让李旦废除李隆基的太子之位,结果以天象异变唆使李旦在传位和另立太子之间做选择,不过唐睿宗出乎意料的决心传...

唐睿宗李旦为何三让天下?
后来韦后被李隆基(李旦的第三子)和太平公主等人诛杀,李重茂被废除,李旦又被拥立登基。这距离他第一次登基有27年之久。可是即位后的第二个月,李旦就把李隆基立为太子,在当了二十六个月的皇帝后,李旦再次让位给李隆基。这次让位使得唐朝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开元盛世。睿宗李旦虽没怎么操持过国事,...

唐朝历史上李旦曾两度让位的真相是什么?分别是在何时?
712年,李旦借星相学专家所说的彗星出现,为了除旧布新,再一次主动禅位,将皇帝的位置直接传给了儿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这就是李旦的第二次禅位。这一次的禅位足以表明唐睿宗李旦的睿智。太平公主在武则天之后有明显要效仿与她的野心,但是却没有武则天那样的政治才干,卖官鬻爵的勾当几乎成为家常便饭...

李旦和李显为什么都当过2次皇帝?
同月中宗幼子温王李重茂被立为帝(史称唐殇帝),改元“唐隆”,由韦后临朝称制,欲重演武后故事。同年六月,李旦三子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其姑太平公主,交结禁军诸将葛福顺、陈玄礼等,以兵诛韦后、安乐公主并诸韦、武等。史称唐隆政变。乃废少帝,奉其父相李旦复位,是为唐睿宗,至此李旦第二次成为...

李旦主要事迹
睿宗李旦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以他的“三让天下”最为人瞩目。第一次让位是在嗣圣元年(684),22岁的他以豫王身份继位,成为唐朝第五任皇帝,但实则为武则天政治操纵下的傀儡。母后武则天在政治上日益强势,直至垂拱二年(686),睿宗再次让位,将皇嗣之位降至母姓,自己被封为相王,这一让度...

唐睿宗李旦是一位怎样的皇帝?他有多么的清醒?
他有那么的醒悟?唐睿宗李旦是唐代第5位皇上,唐高宗李治第8个孩子。他的庙号里有一个“睿”。 睿意味着很聪慧,李旦为什么能获得这个字的称号呢?实际上这一李旦和李显一样,全是武则天的儿子。都曾被武侧天推上去帝位,接着又被蹬下来了。但李旦与李显不一样的是,武侧天从来没有像对李显那般...

大唐李家做了几代皇帝
唐玄宗),称太上皇,居五年,崩,享年五十五,葬于桥陵。谥号玄真大圣大兴皇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世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旦 ...

西峰区19847795826: 睿宗李旦 -
愚英赛福: (662-716)(684-690;710-712)在位,在位8年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684年被武后拥立为帝,690年被废.710年其子李隆基剿灭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让位与李隆基,死于716年,时年55岁.

西峰区19847795826: 李旦当了多长时间的皇帝? -
愚英赛福: 李旦(公元661-716年),高宗第八子,母亲为武则天皇后.封豫王,又封冀王.武则天废中宗李显后继位,时年23岁,在位10年(公元684-690年,公元710-712年).病死,葬桥陵.年号文明、景云、太极、延和.

西峰区19847795826: 李旦是在哪一年称帝的呢?
愚英赛福: 710年其子李隆基剿灭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让位与李隆基,死于716年,时年55岁唐睿宗李旦个人资料简介:姓名:李旦、李旭轮性别:男国籍:中国(唐朝)民族:...

西峰区19847795826: 历史上的李旦是个什么样的人 -
愚英赛福: 唐睿宗李旦就是一位懦弱无能,碌碌无为.李旦在位期间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政绩,但他果断地让位,还算是很明智的,让儿子李隆基有了施展才干抱负的机会,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李隆基确实没有辜负他的希望.

西峰区19847795826: 唐中宗把皇位传给了谁 -
愚英赛福: 李旦(公元662~716年),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轮,汉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基(唐玄宗),称太上皇,居五年,崩,享年五十五,葬于桥陵.谥号玄真大圣大兴皇帝. .公元705年,中宗复位,封为相王.公元710年5月,中宗被毒杀,同年6月,临淄王隆基发动羽林军攻入宫,讨杀韦皇后及安乐公主、上官婉儿、武延秀等.与太平公主一起拥立睿宗复位,废黜殇帝李重茂,改年号为“景云”.

西峰区19847795826: 唐睿宗李旦的一生经历有哪些呢?
愚英赛福: 6月,唐睿宗李旦的三子临淄王隆基发动羽林军攻入宫,讨杀韦皇后及安乐公主、上官婉儿、武延秀等

西峰区19847795826: 睿宗是谁的儿子 -
愚英赛福: 唐睿宗(公元662~716年),李旦,又名李旭轮,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一让母亲、二让儿子.)

西峰区19847795826: 李旦是怎么死的?
愚英赛福: 李旦(662年—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如不将武则天算为唐朝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其父为唐高宗李治,母为武则天,唐中宗是其兄长. 684年,武则天废中宗帝位,立其为帝,改元文明.不过由于是武则天操纵朝政,睿宗毫无实权.690年,武则天自己登皇帝位,于是废除睿宗.705年,武则天去世,唐中宗复位,710年,中宗被毒杀.于是睿宗再次即位.与其子李隆基(后任皇帝唐玄宗)一起铲除了杀害唐中宗的势力.712年,让位于唐玄宗,自称太上皇,716年病逝,享年55岁.其并无特别的治国才能,晚年也受其子李隆基的左右.

西峰区19847795826: 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圣神皇帝武则天 -
愚英赛福: 武则天是李治的妃子,高宗后期多病朝政被武则天把持,虽然高宗死后武则天势力已经很庞大,但李氏政权的支持者还是占朝臣中的大部分,于是武则天先后立了她的两个年纪轻,且性格懦弱的儿子中宗李显,睿宗李旦做皇帝,等到她觉得李氏的坚决拥护者被消灭殆尽时,他就将睿宗也废掉,自己做了皇帝.武则天还有两个大点的儿子,长子李弘,章怀太子李贤,据林语堂说两个太子都是因为政见与武则天不合,且有主见,坚定不移的性格,最后都被武则天毒杀.武则天也知道能靠酷吏杀人才,却不能靠他们治理天下,留下了一批人才,正是他们在武则天病危时恢复了李氏江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