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可有后人

作者&投稿:偶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狄仁杰可有后人~

  1、狄仁杰右后人的。分别是:
  儿子:狄光嗣,历任司府丞、户部员外郎、淄许贝三州刺史、太府少卿、扬州长史、歙州别驾。
  儿子:狄光远,曾持狄仁杰所写的帛书向武则天鸣冤。
  儿子:狄景晖,曾任魏州司功参军,因贪婪残暴,受到百姓的痛恨,狄仁杰的生祠也因此被砸毁。
  2、个人简介
  狄仁杰(630年-700年11月15日),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政治家。
  狄仁杰早年考中明经科,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以不畏权贵著称。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担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但不久就被来俊臣诬陷下狱,平反后贬为彭泽县令,契丹之乱时被起复。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再次拜相,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纳言、右肃政台御史大夫。他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封内史,并于同年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后又追赠司空、梁国公。
  

破解狄仁杰家世之谜

大唐名相狄仁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由于荷兰作家高罗佩《狄仁杰断案传奇》一书的影响,狄仁杰在全世界也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太原狄村是狄仁杰的故里,虽历代史志多有记载,但现存除传说是狄仁杰母亲手植唐槐一株外,别无它物。正史《旧唐书》和《新唐书》中狄仁杰的事迹不少,但有关狄仁杰家世的记载仅寥寥数笔,语焉不详。对于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名人,似乎简略得有点过分。
2000年7月初,太原市迎泽区王家峰村某砖厂生产时挖毁一座古墓,出土地点距狄村仅3公里,且墓主为狄姓,我们第一感觉是此公当与狄仁杰家族有关。粗读墓志知墓主为狄湛,但叙述先世从曾祖而下至其父,都未书名讳,而且由经历和职官看上去都是羌人,与印象中的名门望族太原狄氏难以吻合。进而检索史籍,发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有其人:“后秦乐平侯伯支裔孙恭,居太原。生湛,东魏帐内正都督,临邑子。孙孝绪。”对照志文:“(东魏)武定六年,除侍官正都督,八年,除征西将军,临邑子。”契合无疑。因此确认墓主狄湛即是狄孝绪祖父、狄仁杰的高祖(四世祖)。
在狄仁杰故里附近发现其祖先墓志,自然是一件幸事。不但为狄仁杰故里增添了确凿的新内容,还可以补正史籍关于狄仁杰家世极其简略的记载,更可以解决一些与此相关的重要问题。
狄仁杰祖先是羌人
《旧唐书》和《新唐书》的《狄仁杰传》都说狄仁杰为太原人。狄氏渊源,据《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辨证》和《通志·氏族略》的说法,狄氏出自姬姓,周成王母弟孝伯封于(一说周文王封少子)狄城,因以为氏。见于史籍者,有鲁国大夫狄□弥,有古贤人狄仪,有孔子弟子卫国人狄黑,汉时有博士狄山。狄山因主张与匈奴和亲,谏阻出兵征伐,触怒汉武帝。谪遣其守塞上要险之处,到任月余,为匈奴所杀。而其后历东汉、三国和两晋,史书不见汉族狄姓之人。这期间的大段空白,可能不仅仅是未出现狄姓之名人,或许意味着中原狄姓的消亡。直到十六国时期,才出现被《宰相世系表》尊为狄仁杰远祖的狄伯支,即《元和姓纂》所谓“狄山子孙,代居天水。”狄山与之前的狄姓无疑应当是汉族,但此狄已非彼狄矣。
狄伯支从一开始,就是以羌人的面貌出现的。初见于《晋书·姚苌载记》,是说他与西州羌氐豪族共推姚苌为盟主,进而称制行事,建立后秦。说狄伯支是羌族人,史籍虽无明文,但有不少佐证:其一,《魏书》所见之狄姓几乎全为羌人。如《太宗记》云:“常泰五年(420年)……杏城羌酋狄温子率三千余家内附。”《世祖记》和《陆俟传》记“平凉休屠金崖,羌将狄子玉等叛。”等等。其二,狄湛的曾祖任领东羌校尉一职。在魏晋南北时期,该官职例由羌族豪强担任。魏晋以来,边境失控,此类官职渐转由各部落酋长豪强任之,即所谓“以夷制夷”之意。据《晋书》、《魏书》和《北史》等有关传记,诸如羌酋姚苌、梁弥机,胡酋沮渠氏,氐酋苻氏、吕氏、杨氏,鲜卑秃发氏,高丽朱氏,皆被授予此类官职与所在州郡长官相搭配,且世代相袭。在北魏实行“宗主都护制”时期更是如此,汉人担任此类官职已属罕见。
《元和姓纂》和《宰相世系表》将代居天水的狄姓与狄山相联系已是穿凿附会之说,《狄湛墓志》则更无忌惮,说“其先汉丞相狄方进之后”。案诸史籍,并无狄方进其人。读岑仲勉《沈涛书〈元和姓纂〉后校记》,才明白其实是指汉成帝时丞相翟方进。中国古代在某些情况下“狄”和“翟”通用,如罗泌《路史·国名记》即如此认为。但在汉朝此二字并不相通,所以汉代文献中既有狄山又有翟方进。《墓志》作者显然企图攀附一个比狄山更为显赫的祖先,因而借古字通假之例,曲改翟方进为狄方进。魏晋以降,主流社会尊崇门第阀阅,高门望族竞相标榜矜夸,藐视普通士族,流俗成风,影响深远。一般士人都因出身寒微而自惭形秽,何况是有所谓夷狄血统者,自然更是讳莫如深。人死以后在墓表行状中攀附名门显宦,则更是司空见惯,不择手段。这个例证还表明,即使是相对可靠的历代姓氏书,也难免受此影响,须仔细加以辨证。
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古老的成员之一,早在商代就出现于历史记载。他们很早就开始了同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历史上诸多周边民族部落在与汉族交往过程中,他们使用的汉姓,往往取其名称的第一个字,史多例证。更有相当一批后来完全汉化,使后人莫辨其源,狄姓即是一例。
狄仁杰祖先世系考证
狄仁杰的高祖狄湛,字安宗。依《墓志》“春秋六十有口”的记载推算,约当生于公元500年左右。为人“轻文好武”,18岁时“释褐”入仕,经历了北魏末的社会大动荡。永熙三年(534年)东、西魏分裂时,随宇文泰西走咸阳。数年后“拥骑归朝”。颇受高欢重用,官至侍官正都督、平西将军、临邑子。入北齐后,历授原仇领民副都督、白马领民都督、泾州刺史、车骑将军等职。河清三年(564年)终于晋阳。
狄湛其父,名恭,居太原。《墓志》未书名。云其曾官“大将军府行参军,秦州府主薄”。北魏末年,尔朱荣为天柱大将军,设府于太原而号令天下。狄恭应当是此期间在职。尔朱荣败亡后,部属大部分归于高欢,分置于青州和晋阳。到东、西魏分裂时,推算狄恭年龄至少是已近花甲,留在晋阳的可能极大,而狄湛则被裹胁西去。这可能也是狄湛后来“拥骑归朝”的重要原因。
《墓志》云,狄湛祖父与曾祖都曾为北魏“略阳公”,而未书其名。《魏书·吕罗汉传》:孝文帝延兴四年(474年),“仇池氐、羌叛逆遂甚,所在烽起,道路断绝。……略阳公伏阿奴为都将,与罗汉赴讨,所在破之。”《北史》亦同。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位略阳公伏阿奴应当就是狄氏祖先。其一,如按每代人20年粗略推算,则其祖父当生于460年,曾祖当生于440年前后。《墓志》所云狄氏两代略阳公,肯定有一个生活在发生上述历史事件的年代。而此期间(孝文帝时)不可能同时存在狄姓和伏姓两个略阳公,非此即彼。其二,狄氏远祖狄伯支,见于不同史籍时,有多种说法:狄伯文(《元和姓纂》)、狄伯又(《古今姓氏书辨证》)、狄伯友等,明显是由于形近而传抄讹误。这位伏阿奴之“伏”与狄字也很相近,因而《魏书》流传过程中,手民误植的可能性极大。若以上推论不谬,则这个“伏阿奴”即应该是狄湛的祖父或曾祖父狄阿奴。目前无证据断定究竟是谁,但以年代推测狄阿奴是其曾祖的可能性更大些。
依据现有资料,我们似可把狄姓渊源大致理清:天水狄氏确切无疑是羌人或者说汉化过程中的羌人;其先世与汉博士狄山无关;他们极有可能是源自《汉书》所记之“狄�”。到后秦狄伯支时定居长安,故尔《墓志》云墓主为“冯翊郡高陆县人也”。到狄恭时定居太原并生狄湛。到狄孝绪及狄仁杰时,自然就是太原人了。
五胡十六国以来,狄氏家族一直是东羌豪族。据《墓志》,历代先人所任地方官职(包括遥领),都在甘肃天水一带(秦、泾二州),最低官职也是秦州府主薄,军职则有镇西将军。狄湛本人在东魏北齐所任官职都与此类似,说明其出身背景始终都在起作用,负有替朝廷绥抚本族民众的使命。入北齐后担任的“原仇领民副都督,白马领民都督”,都是明证。甚至到了唐朝初期任命狄仁杰为宁州刺史,“抚和戎落,得其欢心,郡人勒碑以颂”(《旧唐书·狄仁杰传》),也不能排除利用其家族历史背景的可能性。
狄氏家族由羌族部落豪强,发展到以大唐名相狄仁杰为代表的名门望族,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典型例证。在封建社会里出身夷狄显然被认为是一种耻辱,史籍在涉及狄仁杰家世时隐晦其词,语焉不详,可能反映的是狄氏家族对这件事的态度。然而,从今日看来,这种过程与结局,不仅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光荣,更是狄仁杰家族的光荣。太原狄村作为世界名人狄仁杰的故里,更有理由为此骄傲与自豪。

当然有,以下是其子嗣介绍。

长子    

狄光远,狄仁杰的长子。《唐书》里对狄光远的介绍是:光远,州司马。

次子    

(原名狄光昭)字子亮。狄仁杰担任魏州刺史时,因为政绩卓著,百姓为他建立生祠,后来,他的次子狄景晖也来到魏州任职,贪婪残暴,受到百姓的痛恨,狄仁杰的生祠也因此被毁。

狄光嗣

子狄博通,孙狄玄范。[1]仁杰独荐其子光嗣,由是拜地官员外,莅事有声。则天谓之曰:“祁奚内举,果得人也。”(出《唐会典》)圣历中期,武则天让宰相们各举荐一位尚书郎,唯独狄仁杰举荐他的儿子狄光嗣,被武则天任命为地官员外郎,非常称职。狄光嗣虽然比较称职,历任淄、许、贝三州刺史,事亲至孝,但最后也因为失职而受到降职的处分。



当然有,以下是其子嗣介绍
长子
狄光远,狄仁杰的长子。《唐书》里对狄光远的介绍是:光远,州司马。
次子
(原名狄光昭)字子亮。狄仁杰担任魏州刺史时,因为政绩卓著,百姓为他建立生祠,后来,他的次子狄景晖也来到魏州任职,贪婪残暴,受到百姓的痛恨,狄仁杰的生祠也因此被毁。
狄光嗣
子狄博通,孙狄玄范。[1]仁杰独荐其子光嗣,由是拜地官员外,莅事有声。则天谓之曰:“祁奚内举,果得人也。”(出《唐会典》)圣历中期,武则天让宰相们各举荐一位尚书郎,唯独狄仁杰举荐他的儿子狄光嗣,被武则天任命为地官员外郎,非常称职。狄光嗣虽然比较称职,历任淄、许、贝三州刺史,事亲至孝,但最后也因为失职而受到降职的处分。
http://baike.baidu.com/view/21940.htm

狄姓,起源于我国北方地区,由于狄姓是我国姓氏当中比较罕见的姓氏,所以相关的史料记载并不多见,说法也是不尽统一,但经史学家认可的汉族狄姓起源主要有两种:

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主任李吉:第一,来自姬姓,也就是周成王封他的弟弟于狄城,狄城相当于现在山西省的吉县;第二个来源来源于狄国,相当于现在山东的林济。

狄姓的望族居住于天水、太原一带,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和今天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太原曾经是历史上狄姓人才辈出的地方,唐代名相狄仁杰便是其中之一。

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主任李吉:太原东山还发现了狄仁杰他祖上的坟墓,其中有一块很有价值的墓志铭,记载了狄仁杰祖上五代的历史,这就证明了狄仁杰是我们山西太原人。

狄仁杰,字怀英,太原狄村人,谥号“梁国公”,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素以“神探”著称于世,史料记载,狄仁杰初任大理丞的第一年,便处理了无数积案,涉及人命17000多条,因此成为人们心目中断案如神的判官化身。虽然狄仁杰声名显赫,然而他的身世却一直不太为后人所知晓,狄仁杰究竟是不是汉族狄姓的后裔呢?

太原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编张国宁:原的狄仁杰这一支并不出于姬姓,他是由鲜卑的后裔,也就是说刹翟氏来改为狄姓的。虽然起源不同,但狄仁杰的确是狄姓家族中的佼佼者,因为他不仅在断案方面成绩卓著,而且在历史上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政治家,在武则天执政时期,他身为宰相,以敢于诤谏、执法不阿著称,为辅佐武则天、巩固大唐王朝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太原市政协副主席王继祖:(武)则天到了晚年的时候,她很想把她这个皇位留给武氏,但是她征求狄仁杰的意见,狄仁杰就给她讲了,说你作为武氏来讲是一个姑姑,作为李氏来讲你是他的母亲,那么他是会继嗣,永久地继嗣姑姑呢?还是会继嗣母亲呢?他就婉转地告(诉)给武则天,一定要立李氏王朝的儿子们去做太子,不要立武氏。因为武则天听信了狄仁杰的劝告,最后使唐王朝就一直兴盛地传流下来了。狄仁杰不仅确立了自己在唐王朝的地位,而且还发现并提拔了一批杰出的政界人才。

太原市政协副主席王继祖:唐代名相狄仁杰不仅在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而且为唐代也输送了许多非常优秀的人才,比如像张柬之、姚元崇都成为唐代的名相,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不失为一代伯乐。

狄仁杰不但是狄姓家族的荣耀,也成为太原人的骄傲,因为至今在太原还保留着他的故里——狄村。

狄村村委会主任马进财:在唐朝时候的狄村,姓狄的,狄仁杰也在这个村住,姓狄的人家比较多。后来狄仁杰当官以后,就整个姓狄的全家都搬到京城了,现在虽然这个村一个姓狄的也没有,但是为了纪念狄仁杰,现在这个村一直还叫狄村,延续到现在。相传,狄仁杰的故乡狄村自古多槐树,直到今天狄村的唐槐园中还保留着一株据说是自唐代保留至今的古槐。

太原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编张国宁:我身后的这株古槐,传说就是当年狄仁杰母亲亲手栽植的,虽已历经千年,1400多年的沧桑巨变,仍然是枝繁叶茂,我所站的这个地方就是当年狄仁杰的故居所在地。

除了狄村之外,太原这座古老的历史名城还保存着不少有关狄仁杰的历史古迹;位于太原市中心的文庙旁边有一条名为“狄梁公街”的小巷;而这座位于五一劳动广场西侧的石拱桥,传说也是因狄仁杰而得名的,如今看上去还是那么挺拔和富有灵气。太原市政协副主席王继祖:我身后的这个湖泊叫文瀛湖,横跨文瀛湖的这座桥叫状元桥。据当地的民间传说,这是在狄仁杰未做官之前,曾经拿着一支杏花从这个桥上走过,结果他到长安去考试,就考中状元。所以当地人一直就把它叫为状元桥。

由于历史的变迁,现在的狄姓后裔虽已各分东西,但是后人对于狄仁杰的敬仰却丝毫未减,在今天的河北大名县城东还竖立着一块狄仁杰祠堂碑,成为人们纪念狄仁杰的又一处圣地。

提示:
狄姓最早出于姬姓
狄姓历史上的名人有狄仁杰、狄青等
狄姓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1、狄仁杰右后人的。分别是:
  儿子:狄光嗣,历任司府丞、户部员外郎、淄许贝三州刺史、太府少卿、扬州长史、歙州别驾。
  儿子:狄光远,曾持狄仁杰所写的帛书向武则天鸣冤。
  儿子:狄景晖,曾任魏州司功参军,因贪婪残暴,受到百姓的痛恨,狄仁杰的生祠也因此被砸毁。
  2、个人简介
  狄仁杰(630年-700年11月15日),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政治家。
  狄仁杰早年考中明经科,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以不畏权贵著称。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担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但不久就被来俊臣诬陷下狱,平反后贬为彭泽县令,契丹之乱时被起复。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再次拜相,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纳言、右肃政台御史大夫。他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封内史,并于同年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后又追赠司空、梁国公。
  

当然有,以下是其子嗣介绍
长子
狄光远,狄仁杰的长子。《唐书》里对狄光远的介绍是:光远,州司马。
次子
(原名狄光昭)字子亮。狄仁杰担任魏州刺史时,因为政绩卓著,百姓为他建立生祠,后来,他的次子狄景晖也来到魏州任职,贪婪残暴,受到百姓的痛恨,狄仁杰的生祠也因此被毁。
狄光嗣
子狄博通,孙狄玄范。[1]仁杰独荐其子光嗣,由是拜地官员外,莅事有声。则天谓之曰:“祁奚内举,果得人也。”(出《唐会典》)圣历中期,武则天让宰相们各举荐一位尚书郎,唯独狄仁杰举荐他的儿子狄光嗣,被武则天任命为地官员外郎,非常称职。狄光嗣虽然比较称职,历任淄、许、贝三州刺史,事亲至孝,但最后也因为失职而受到降职的处分。


狄仁杰是几品官?
这需要说一下唐朝的官制。唐代官阶分为九品,有职官,勋官与爵官之分。通俗的说,职官是实际官职,代表手中掌握多大的行政权利。如尚书令、尚书、中书令、侍中等;爵官则表示地位比如亲王、郡王、国公、县公等;勋官则用来表彰军功或用来封有功人员的后人,如上柱国、柱国、开府仪同三司等。唐代的...

为什么称狄仁杰为国老?
到了这时,她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狄仁杰了,史书上记下了这么一笔:“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资治通鉴》)。谁能令多疑嗜杀的则天皇帝“屈意从之”?只有狄国老啊! 武则天再有魄力、再坚强、再绝情,也是一个女人,她对狄仁杰的重用,原因之一或许便是深深被其人格魅力吸引。确实,一个正气、刚毅、睿智的...

笠翁对韵的原文
流涕策:西汉贾谊《陈政事疏》:“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断肠诗:宋代女诗人朱淑贞,相传其对婚姻不满,故诗词多幽愤哀伤情调,后人辑有《断肠诗集》、《断肠词集》传世。云中:汉代北方有云中郡。垂橘柚:唐杜甫《禹庙》诗:“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形容人遇到好老师词
尊严而使人害怕,可以成为老师。【举例造句】:家居教授,师道尊严,弟子造其门,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3、公门桃李 【拼音】:gōngméntáolǐ 【解释】: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出处】:《资治通鉴·唐纪则天顺圣皇后久视元年》:“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

狱仁杰是谁的后人
祖父:狄孝绪,官至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官至夔州长史。

秋仁杰文言文
”左右瞩仁杰令出,仁杰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昔汉文时有盗高庙玉环,张释之廷诤,罪止弃市。魏文将徙其人,辛毗引裾而谏,亦见纳用。且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惧。今陛下不纳臣言,瞑目...

二十四孝故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二十四孝的故事
后来父母去世了,他游学到楚国做了官,跟随他的车骑有百辆,存起来的粮食有万钟,仲由享受着此时的荣华富贵,不由感慨自己曾经吃野菜的日子,想到再也不能跑百里给父母背米了,十分伤心。孔子还赞他说:“你对父母的侍奉,真是生时尽力,死后尽思。”5、卖身葬父 因家里贫困,父亲死后,董永只能将...

神探狄仁杰的父亲朝政干什么,爷爷又是干什么。。
左右瞩仁杰令出,仁杰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昔汉文时有盗高庙玉环,张释之廷诤,罪止弃市。魏文将徙其人,辛毗引裾而谏,亦见纳用。且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惧。今陛下不纳臣言,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

求一部老片的名字
二十多年光阴过去,等他被误打误撞进来盗墓的华光等到人带上地面之时,人间已经到了民国时代。华光本是华佗后人,却不习医术,只喜玩闹,四处混吃骗喝,跟着他学医的余慕华常劝师父走走正道,但却收效甚微。荣仁杰面对完全陌生的隔世,一时难以适应,幸好有寻找妻儿团圆的愿望和强烈的复仇信念才使他...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5117812416: 狄仁杰的有几个儿子?叫什么? -
朱巧细辛: 狄光远: 武则天在位期间,左台中丞来俊臣恃宠肆意捏造罪名,陷害忠良.他还大兴刑狱,专用酷刑逼供.朝中群臣畏其权势,敢怒而不敢言. 一次,来俊臣一时兴起,又罗织了一些罪名,上书诬告狄仁杰、任知古、魏元忠等七位大臣谋反....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5117812416: 狄仁杰的妻子叫什么 -
朱巧细辛: 狄仁杰共有一妻二妾,但名字均不可考.据说,还有一个原配,不过也没有查到相关记载.希望能够帮到您!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5117812416: 真实的狄仁杰是什么样的人?
朱巧细辛: 文化的理想国,有温度的历史,有态度的写作.感谢您的关注!青年才俊 为官利民狄仁杰,字怀英,生于唐贞观四年(630),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今太原市...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5117812416: 狄仁杰如何在死后把武则天逼下皇位的? -
朱巧细辛: 狄仁杰为了能够让武则天将王位传给李家后人可谓是用心良苦,狄仁杰也是布局很久,最终在狄仁杰死后,这些他在死前埋下的伏笔开始运作了.狄仁杰布局的要点有两个:第一,狄仁杰提醒只有李显继承了王位,才能够让武则天死后被后人铭...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5117812416: 《狄梁公》文言文的翻译? -
朱巧细辛: 狄仁杰,死后被追赠为梁国公.后人又称其为“狄梁公”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5117812416: 在神探狄仁杰中,狄对武则天并不十分忠诚.为保护唐太宗的子孙还欺骗了武则天. -
朱巧细辛: 因为狄老是当朝元老,在朝无人不服.其作为更申入人心.更重要的一点是狄老在当时对那些虎视耽耽的外侵起了很大作用.所以武则天对狄老必尊必敬.以保黄位.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5117812416: 狄仁杰平生有哪些事迹狄仁杰平时都有哪些事迹 我要得是事迹 不用和我说他的资料 否则不立为最佳答案哦 -
朱巧细辛:[答案] 公元676年,狄仁杰上调中央,担任掌管刑狱的大理丞.在短短的一年中,他认真负责地处理了前任遗留下来的17000多件案子,而且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人们都称赞其力案公正宽大,后人也据此编出了许多精彩绝伦的传奇故事,连荷兰国也有人...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5117812416: 带火傍的姓氏有哪些? -
朱巧细辛: 带火傍的姓氏:“狄”和“耿” 1.“狄”姓源于周代.周代的时候狄人活动于齐、鲁、晋、卫之间.后世的子孙于是以族名为自己的姓氏,称为狄氏. 他们的始祖叫做孝伯,又叫做考伯.发源于山东省境内.孝伯是炎帝姜氏的后裔,因为在参...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5117812416: 狄仁杰对人类历史有什么功绩?
朱巧细辛: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初唐时期杰出的政 治家,武则天当政时期的宰相. 狄仁杰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5117812416: 狄仁杰在历史上的传奇经历都有哪些?
朱巧细辛: 狄仁杰(630-700年)生于唐贞观四年(63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字怀英.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应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