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的意思

作者&投稿:邲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的恨的意思~

惋惜、埋怨

没有一次不对恒、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惜遗憾的。
注意:痛恨不是痛心仇恨的意思,而是“遗憾”的意思。

意思是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

出自《出师表》,选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全文(节选)如下: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译文如下: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臣谈论这事,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会指日可待了。

扩展资料:

表文第一节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的建议,可是却从形势叙起,这能起震聋发聩的作用,又能激发继承遗志的感情。

表文将是否广开言路,从关系国家存亡的角度来谈,从关系忠于先帝的高度来说,使人闻之谅心,思之动心。如果表文只是一般地申述广开言路的意义,平平道来,邵对一个昏聩愚钝的君主来说,显然是不会有多大触动的。

由于此文是奏章,内容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向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由于诸葛亮要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因而文中兼叙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许国的经过。

又由于诸葛亮对刘氏父子无限忠诚,披肝沥胆相待,因而言词充满着殷切期望之情。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具体地说,前部分重在晓之以理,后部分重在动之以情。总的是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全篇文字从作者肺腑中流出,析理透辟,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出师表



没有一次不对恒、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惜遗憾的。

注意:痛恨不是痛心仇恨的意思,而是“遗憾”的意思。

没有一次不对恒、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仇恨的。(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中的“于的含义?
于:对

汉桓帝到底做了哪些昏头事,被诸葛亮视为昏君的典范?
其次汉恒帝的私生活也较为混乱。其在后宫拥有五六千的才女,后宫生活混乱不堪,这也是导致他36岁就驾崩的原因之一。诸葛亮存在他的《出师表》中这样写到"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可见诸葛亮对汉恒帝的定性为昏君。除此以外,后来由于国家财政缺乏,便公开的买官卖官。政治越来越腐...

汉恒帝为什么被归到昏君之列呢?他的谥号有何讲究
《出师表》中有这么一段:“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汉帝国的衰弱,真的是由汉恒帝开启的吗?那么为什么又是上谥号为“恒”,根据《周礼-谥法》:“辟土服远,克敬勤民,皆曰桓”。这个“...

...远贤臣,亲小人,此后汉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痛恨于恒...
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

好看的文言文片段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

孝的文言文全文
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的拼音
痛恨的拼音:[tònghèn]【出处】:《前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详细解释:沉痛地引为恨事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桓(桓帝)灵(灵帝)也。”唐·...

外文言文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

古语中称自己的父亲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2、先卿 古代君主对臣子已经死去父亲的敬称。《宋史·理宗纪》:“工部侍郎朱在进对,奏人主学问之要,上曰:‘先卿《中庸序》言之甚详,朕读之不释手,恨不与同时。’”顾炎武《日知录·先卿》:“称其臣为卿,亦可称其臣之父为先卿...

初中7至9年级文言文大全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 译文 先帝开创大业...

二连浩特市15168899598: 古今异义字 未尝不叹息 痛恨 于桓、灵也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 --
尚希华富:[答案] 答案:痛心遗憾 极端地憎恨

二连浩特市15168899598: 指出下句中加粗词的古今义.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 - 今义:_______________ --
尚希华富:[答案] 痛心遗憾,深切地痛恨

二连浩特市15168899598: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中的“于的含义? -
尚希华富: 没有一次不对恒、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惜遗憾的.注意:痛恨不是痛心仇恨的意思,而是“遗憾”的意思.

二连浩特市15168899598: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的译文是? -
尚希华富:[答案] 译文: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

二连浩特市15168899598: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中的”痛恨“古今用法不同,试加以区别.今义[ ]故义[ ]帮我解决一下意思,谢谢 -
尚希华富:[答案] 今义:非常憎恨,古意:痛心遗憾

二连浩特市15168899598: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今异义 -
尚希华富: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的古今异义: “痛恨”的古义是:痛心遗憾;今义是:十分憎恨.出自:东汉 诸葛亮《出师表》 原文选段: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

二连浩特市15168899598: 解释下列加粗词的古义和今义.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 - (2)先帝知臣谨慎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 --
尚希华富:[答案] (1)痛心遗憾,非常憎恨;(2)严谨慎重,做事小心

二连浩特市15168899598: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的意思
尚希华富: 没有一次不对恒、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仇恨的.(

二连浩特市15168899598: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解析句中的虚词,代词和实词及翻译 -
尚希华富:[答案] 虚词:于,对. 代词:此事,这件事. 实词:痛恨,痛心悔恨.(其他有很多) 翻译:先帝还在世的时候,每次和我谈论这件事,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叹息,感到痛心悔恨.

二连浩特市15168899598: 未尝不叹息痛恨的痛恨是什么意思
尚希华富: 未尝不叹息痛恨的痛恨是痛心遗憾的意思.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