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在古代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最霸气的外交官有哪些?

作者&投稿:鞠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孔子在《论语》中描述外交官:“出使四方,不辱君命。”
春秋战国时期,就特别注重外交攻势。由此,还诞生了纵横家,自成一派。
后来,由于国家多数处于大一统时期,周边都是藩属国,缺少敌人,所以外交工作长期不得重视。
但不管如何,外交工作在中国有着悠久传统,也涌现了诸多杰出的“外交官”。出来一个,几乎就让敌国风声鹤唳,鸡犬不宁,抱头痛哭,可谓痛苦一个时代!
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史上最霸气的五个外交官,看看你最佩服哪一个!
题外话,历史上优秀外交官有很多,比如张謇、苏武、张仪等,但真正霸气的是以下五位。
第一个,苏秦(?—前284年)
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徒弟,被誉为战国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和谋略家,可谓超级国际咨询顾问。他最霸气的时期是任“抗秦合纵联盟”的盟约长,身挂六国相印,让秦国15年不敢出函谷关。
(关于苏秦的合纵,有人说是公孙衍所创,最大的证据是苏秦比张仪晚死26年)
(渑池之会的故事,大家知道吗?中学课文里有)
第二个,蔺相如(生卒不详)
蔺相如最出名的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和将相和四件事。尤其在渑池之会中,蔺相如和秦王有过交锋,说过一句狠话。《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一句话:“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
第三个,班超(32—102)
73年,班超投笔从戎。随后成为外交官出使鄯善、于阗、疏勒。在鄯善,班超和30个同事,突然将出使鄯善的上百个匈奴人全歼,最终鄯善彻底倒向大汉。孤身改变一国政策走向,智谋勇气皆不可缺。
第四个,王玄策(生卒不详)
王玄策可谓是史上最强的外交官了。唐太宗时期,王玄策奉命带着30人出使印度,结果遭到印度新王截杀。后来,王玄策借兵8000,全歼并俘虏印度新王阿罗那顺,并带回大唐。不费大唐一兵一卒。
第五个,郑和(1371-1433)
郑和身残志坚,七次下西洋可谓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有人认为,当时下西洋是和平之旅,其实想想也不可能,有海盗,有挑衅者,但全被郑和歼灭了。在江湖上混,全是好脸色还不被人欺负。


交官费是什么意思?
交官费是一种旧时代的官职任命方式。在古代社会,官职是有等级和地位、荣誉的,而提拔或者晋升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这就是交官费。它包括了各种形式的贡品、礼品、赋税等,因此这个费用会因人而异,高官昂贵,低官则相对便宜。虽然现代社会已经不存在交官费的情况,但它依然是历史文化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古代致仕是什么意思?
致仕(zhì shì):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官员以何官称致仕,致仕后的俸禄数目及是否朝见等待遇,与其原官品、功绩及皇帝的恩宠程度有关。也称“休致...

交固是什么意思?
交固一词源于古代官场,指官员交出的财物用以固定职位。后来,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扩大,不仅涉及到了职务晋升和地位稳定,还有了其他的涵义。例如,某些行业中的交固可能意味着交纳一定费用,以保证稳定的市场份额或权益。在现代社会中,交固突显出了更为多元化的含义。不仅仅局限于财物方面,还暗示着一种...

古代大行是什么意思
1、大行,汉语词语,拼音是dà xíng,意思是远行;广为推行、普遍流行;行大事;古代接待宾客的官吏,相当于外交官员;古代称刚死而尚未定谥号的皇帝﹑皇后,指新近去世的皇帝,取一去不返之意;高尚的德行。2、出处:《左传·哀公二十五年》:“以鲁国之密迩仇讎,臣是以不获从君,克免於大行,又...

致仕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致仕在古代的意思是交还官职,即退休。致仕,汉语词语,拼音是zhì shì,意思是辞去官职,也是致仕官的简称。解释:1、辞去官职。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官员以何官称致仕,致仕后的俸禄数目及是否朝见等待遇,与其原官品、功绩及皇帝的恩宠程度有关。也称“休致”。2、致仕官的简称。...

谁知道古代的官员的称谓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什么官?
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以对“臧使者”的处分。 11、放,...

古代“官吏”是什么意思?“官”和“吏”二者有何区别?
在秦汉时期,官吏的意思是对等的,官就是吏,吏就是官,官可以以吏为师。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者治国也要通文法,官制完备,官吏互通。这时候,官吏都是指政府官员,没有高低之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官人法。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官员的品级要高于只是精通于某种技术的小吏。吏成...

古代官场上常出现一个词“同年”,是什么意思?
根据记载,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那就是在古代的官场之上经常会听到“同年”这个词,那么这个词语究竟是何意思呢?其实“同年”这个词指的并不是年龄,而是指在古代举行的科举考试之中与同时高中的举子之间的相互称谓,源于“同榜之士,谓之同年”。其实关于&...

女眷没官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古代女眷没官是什么意思 犯罪官员的女眷成为官方机构的奴仆,官方机构将把这些人大部分出售,售卖所得上交国库。有些可能会被留用,分配给乐坊,宫室使用。所以,这些女眷被视为犯罪官员违法所得,没官就是没收。问题二:女眷没官什么意思? 女眷没(mo去声)官?犯罪的人的家属女眷被充入朝廷...

在古代被封为“答应”是什么意思啊
清宫女称号。与“常在”同为最低级妃嫔。清代在紫禁城的三宫六院内居住着皇帝的一大群妻妾,其中地位最高的是皇后,她主治内宫,声明显赫;而地位最低的则是答应。实际上,明代皇宫中便有答应,而且有大小之分,但当时还不是皇帝的小妾。答应的地位虽然低下,但也有极个别的由于种种机遇而爬上了高位...

开封市15017538513: 为什么古代的外交官又称为使节?这个称谓源于何时?有典故吗?
别园齐诺: “使节”释源 在古代,使节并不是对人的称谓,而是一种官职凭证.卿大夫聘于诸侯时,国君要授给任职凭证,这种凭证就叫使节,又叫符信;使臣受命出国时.国君也要给予他出使凭证,这种凭证也叫使节、符节.那种叫做符信的使节大多用铜铸成,并根据任职地区的不同,分别铸成不同的动物图像.在山区任职的,授给他虎节;在平原任职的,授给他人节;在湖泽地任职的,授给他龙节.出使凭证一般都是用竹子为柄,上面缀些耗牛尾等装饰品,亦称旄节.张骞、苏武等出使匈奴时,持的就是这种使节. 现在,“使节”的含义有了变化,指一国常驻他国的外交官,或派驻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代表.

开封市15017538513: 中国古代的外交官是几品官?位子很重要吗? -
别园齐诺: 中国古代有外交官么,没有吧,最多是使臣或叫使节,一般官员,能说会道就行了,像《三国演义》里的邓芝,还有那东吴的使节,连名字都是从没听过的,所以,不是很大的.

开封市15017538513: 古代什么人管外交 -
别园齐诺: 商代:“宾”即专门负责外事管理的部门,主管接待宾客和诸侯朝见. 西周: 设立典礼官,名曰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辅佐国王与诸侯邦国往来.西周形成了外交礼仪,设立大宗伯、小宗伯、司市、司门等官吏.宗伯掌管国家的外...

开封市15017538513: 使臣在古代中的意思
别园齐诺: 外交官

开封市15017538513: 中国古代外交官的称号是什么? -
别园齐诺: 夏禹 纳言 西周 行人/小行人 春秋 行人/行礼战国 秦国的“相邦”“御史”“行”“谒者”都参与外交事务;楚国则有“令尹”“左徒”;齐国外交官制较完备,由“诸侯主客”、“行人”和“谒者”等官员负责;赵国有“相”、“御史”、“行人”;魏国有“相国”;韩国有“典冠”;燕国有“相国”参与其事. 秦汉 秦代负责外交的是典客和典属国.汉朝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为大鸿胪和尚书主客曹魏晋南北朝时期主管外交的机构主要是鸿胪寺和客曹尚书隋 唐代由鸿胪寺和尚书主客负责外交,鸿胪寺设卿、少卿、丞、主簿等职唐以后朝代均沿袭隋制 设立鸿胪寺与行人司、理藩院清末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改名为外交部. 打字不容易,看完请采纳

开封市15017538513: 请问,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外交”是 有何含义? -
别园齐诺:[答案] 1).古代指人臣私见诸侯.《谷梁传·隐公元年》:“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不正其外交,故弗与朝也.” 范宁 注:“天子畿内大夫有采地谓之寰内诸侯.”《礼记·郊特牲》:“为人臣者无外交,不敢贰君也.” 郑玄 注:“私觌是...

开封市15017538513: 古代管外交的是什么官职 -
别园齐诺: 周代叫“大行人”,秦朝叫典客,汉改为大行令,武帝时又改名大鸿胪.至北齐,置鸿胪寺,后代沿置.南宋、金、元不设,明清复置.鸿胪寺主事的有:卿、少卿、丞、主簿.主官为鸿胪寺卿. 鸿胪寺是朝廷主管外事接待、民族事务及凶丧之仪的机关,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外交部、民族事务委员会,及办公厅的一部分.

开封市15017538513: 古代是如何与外国交往的,没有翻译之前 -
别园齐诺: 商人贸易都是找些边境的汉人或受汉化的胡人来充当翻译,汉唐时期边境城市就是贸易市场,懂得各族语言的人大有人在 两国交战,多是由使臣(外交官)充当翻译,这些人常年出使国外,不仅了解外国语言,更重要的是了解地形,便于作战.还有就是找些胡人军官当翻译,比如安禄山打仗时就兼任翻译,有时和尚都会临时当回翻译,古代的和尚知识很渊博,因为佛经都是外文,所以精通多国语言是必修课. 宋朝时,翻译这一词就不大陌生了,因为常年对外作战,所以精通各族语言,乃至国外语言的人都比较多,特别是商人,宋朝海外贸易繁盛,翻译就尤为重要了. 明朝中后期,因为实行海禁,海外交流比较少,懂得外语的人非常少,一直到清初,雅克刹谈判时竟然很难找不出一个懂得外语的官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