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喜欢三味书屋的理由(300字以上)

作者&投稿:王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00字 读后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家时在百草园得到的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
  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表达了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

文中,充分描绘出百草园这个荒原充满着无限的乐趣,那儿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里无疑不是一座儿童的乐园,无一不充满生气,无一不充满快乐,难怪鲁迅先生喜欢这儿了。
  当鲁迅先生到了要上学的时候了,家里将他送进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老师的家的书房。

  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生生涯,“每天只读书,正午识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的工作。鲁迅先生和同窗们经常到屋后的园里去玩,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就会被老师叫回来,继续读书,远远不及在百草园里自由、快活。
  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刻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2、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感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趣。仿佛就像看到了幼年的鲁迅先生,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与昆虫为伴,采摘野花野果,与伙伴一起捕鸟,虽然总捕不到很多;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住心中的孩子气,当读书入神时,却没发现学生们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

  一切感受都令人回味,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 文章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热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被父母,家奴管着。回忆起我的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小时候,在田野里享受着春日的阳光,秋日的清风,还有那片总被我采得一朵不剩的油菜花,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采了各式各样的花,又生怕主人找来,花一会儿就枯萎了,但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

  如今,田野上了造起了楼房,而我在紧张的学习之中,因此感受不到大自然的亲切,也少了许多自由,但却仍旧向往着,无论现在能否实现。读过文章后有了许多感动。虽然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乱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一篇散文,文章写得非常好,不仅构思严谨,而且文章中的语言极有特色,令人叫绝。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蜇,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这就是鲁迅对自己家后院“百草园”的描写,这儿真是好玩,可以追赶着云雀,直到它们飞上云霄,还可以拿着树枝像赶着马车一般将蜈蚣赶来赶去。时不时拨起何首乌,偶尔发现了像人样的根,便不停地炫耀。
还有一段是“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屋。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这是鲁迅对自己第一次去书塾的描写,读着也会让我想起自己上小学时的情景,当时住在一个机关宿舍的院子里,学校与我们院子仅有一墙之隔,虽然绕着去学校也只要十来分钟,但我还是冒着被学校处罚的危险时不时翻墙去上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仅语言优美,还能时不时地勾起读者对童年的回忆,真是一篇令人叫绝的好文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一篇散文,文章写得非常好,不仅构思严谨,而且文章中的语言极有特色,令人叫绝。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蜇,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这就是鲁迅对自己家后院“百草园”的描写,这儿真是好玩,可以追赶着云雀,直到它们飞上云霄,还可以拿着树枝像赶着马车一般将蜈蚣赶来赶去。时不时拨起何首乌,偶尔发现了像人样的根,便不停地炫耀。
还有一段是“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屋。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这是鲁迅对自己第一次去书塾的描写,读着也会让我想起自己上小学时的情景,当时住在一个机关宿舍的院子里,学校与我们院子仅有一墙之隔,虽然绕着去学校也只要十来分钟,但我还是冒着被学校处罚的危险时不时翻墙去上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仅语言优美,还能时不时地勾起读者对童年的回忆,真是一篇令人叫绝的好文章。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感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趣。仿佛就像看到了幼年的鲁迅先生,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与昆虫为伴,采摘野花野果,与伙伴一起捕鸟,虽然总捕不到很多;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住心中的孩子气,当读书入神时,却没发现学生们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
  一切感受都令人回味,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 文章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热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被父母,家奴管着。回忆起我的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小时候,在田野里享受着春日的阳光,秋日的清风,还有那片总被我采得一朵不剩的油菜花,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采了各式各样的花,又生怕主人找来,花一会儿就枯萎了,但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
  如今,田野上了造起了楼房,而我在紧张的学习之中,因此感受不到大自然的亲切,也少了许多自由,但却仍旧向往着,无论现在能否实现。读过文章后有了许多感动。虽然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乱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这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
  他小时候的家有个后院,相传叫百草园,里面有很多草,却是他的乐园,这说明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他也很调皮。他把后院的景色写的很生动,仿佛我亲眼看到似的;他写的动物也栩栩如生,瞧“也不必说鸣 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里去了”。他写的很逼真,巧用拟人句写出了油蛉、蟋蟀、黄蜂、鸣蝉的特点,如同大合唱一般。
  书上还写了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还有一条“美女蛇”。刚看到这两个词我就有些毛骨悚然,谁都知道蛇是很危险的,鲁迅先生巧用“美女蛇”来涨高我们的情绪,让读者想往下看,“美女蛇”是什么。
  最终,鲁迅先生被送到了三味书屋里去读书,结束了在百草原的自由生活,过起了无趣的读书生活。“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读完之后,我觉得鲁迅先生没有我们自由,我们可以光明正大玩,或干什么,而他只能偷偷的玩。我们的确幸福多了!

1926年创作《朝花夕拾》之时,面对着再一次离开家、离开自己亲手创建的北京的家庭,历经家庭的分裂、情感的重创、社会舆论的打击、政敌的围攻、反动军阀政府的通缉等等压力之下的鲁迅,心灵倍受煎熬。他甚至厌倦了北京的生活,在种种情势的逼迫下,他来到厦门大学以求心灵的调整。然而刚来就觉得无聊,厦门大学的形势不仅与全国形势格格不入,与鲁迅的心态也格格不入,他又一次感到失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摆脱孤寂苦闷和世间纷扰的自我慰籍。鲁迅先生写作本文的具体时间是在他被迫离京南下厦门不久的1926年9月18日,此时,他的心灵世界里充满了孤寂和苦闷。
他对于写作此文和写作这一时期的其他文章时的心境和情境曾有过简洁的说明:“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这些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后五篇(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在这种心境和情境下,他那关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童趣生活和书垫生活的回忆,就像镶嵌在他心灵荒漠上的一片绿洲,慰籍自己,拂去尘劳,以求得心灵的平衡与安宁,同时也抒发出他对童年时期故乡、故园、故人的眷恋之情。设身处地,可想而知,作者写作这样的回忆散文—魂归故乡、回望故园、与故景故人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是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生活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是一种精神自我慰籍的过程,是一种使自我精神得以安适的创作。
的确,就一般意义而言,现实越是不如意,越是容易唤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更何况这些回忆是鲁迅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路标呢!所以我们说这篇文章一开始就传递出一种无奈的气息,这是在不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的创作心态及史料情况下很难看出来的情绪,而传统观点将文中抒情诗一般的百草园风光描写,抒情散文一般的百草园中捕鸟的描写以及三味书屋中师生对话、先生命令读书、“我”偷偷描画等情节作为对比评判的对象,从而得出单纯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结论,则曲解了作者的本意。因此,我认为,从背景来看,这篇文章与《朝花夕拾》的所有文章一样,重在描述作者深深的足迹,它是鲁迅心态的反映,是他精神世界的真实。
楼主采纳我吧,我打字不容易啊,

  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位于都昌坊口11号。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 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鲁迅12岁至17岁在此求学。
  书房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所谓“三味”,是取“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义。匾额下方是一张松鹿图,两旁屋柱上有“至乐无声唯孝弟,大囊有味是诗书”一幅抱对,匾中抱对皆为清代书法家梁同书的手笔。
  鲁迅的座位在书房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是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桌面右边有一个鲁迅亲手刻下的“早”字。一次鲁迅上课迟到,受到先生的严厉责备,他就在自己课桌的右边桌沿上刻了这个“早”字,时时提醒自己,此后果然就没有迟到过。
  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寿镜吾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种有两棵桂树和一棵腊梅树,其中腊梅树已有一百多年的寿命。
  你看看这个就知道了

1926年,因为“三一八”事件,鲁迅受到国民党追杀。他离开北京去了厦门广州等。在此期间,45岁的鲁迅回忆儿时,做下《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两个地方见证了鲁迅从顽童向学童转变的过程。在百草园,他尽情地玩耍逮鸟,在三味书屋,开始学习,在课堂上偷着画画。都是充满了乐趣的地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段意
五层(19~21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以及“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描画儿。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写,表现了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探求各种知识的广泛的生活兴趣,并揭露批判了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还有一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多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多种距离说法。有说100米,有说130米,有说200米,有说300米,有说500米。但各种说法都没有找到相应的证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在这里求学,塾师是寿镜湖老先生。三味书屋,是三长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寿镜吾老先生在此坐馆教书长达六十年。 “三味书屋”之味: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所提到的“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城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来记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标题是“从……到……”的格式,说明文章主要是以空间顺序来记叙的。作者先写百草园,再写三味书屋。时间顺序与空间的变换顺序是一致的。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8)记叙了百草园的生活;过渡段(9)从百草园变成了三味书屋,有承上启下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内容10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的快乐时光和私塾教育的经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描述了百草园的美好生活。百草园是作者童年的乐园,他在这里玩耍、探险,还听美女蛇的传说,冬天下雪时,他还在这里捉鸟。这些快乐的时光让作者对百草园充满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讲了什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2《父亲的病》——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死去了,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写作背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写作背景: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因此他无法公开与北洋军阀作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开学。鲁迅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内容是什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内容是咱们最熟悉的鲁迅的童年,屋子后面有百草园,这是他童年最快乐的时候,通过美女蛇等故事讲述,后来主人公在私学的教育中长大,他把其称为为三味书屋,是他怀念的童年时光。这是他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哪一句是神来之笔
因为距离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一开始回忆印象有些模糊,故用“似乎”表达不肯定的语气;然而儿时的生活很快又历历在目了,所以用“确凿”来表达肯定语气。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8)记叙了百草园的生活;过渡段(9)从百草园变成了三味书屋,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事梗概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莎车县17893395164: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更喜欢三味书屋还是百草园,为什么?请写出喜欢的原因,原因 -
敞海小儿:[答案] 鲁迅更喜欢百草园.因为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的乐园,他在百草园的生活是自由快乐的,而在三味书屋时却是受到约束的.这两个内容进行了对比. 补充下:老师刚今天教过,我自己概括的.

莎车县1789339516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更喜欢哪个?为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一下 -
敞海小儿: 我觉得鲁迅先生评价追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温馨的回忆,理性的批判.不能单纯的说喜欢哪一个,比如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就表达说明了百草园是作者童年最充满趣味的地方,再比如说“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表达的是作者对百草园的依恋之情,作者在这里渡过美好的童年,是喜欢这里的. 而三味书屋,作者看到了世俗的社会,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提及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做出了理性的批判,这并非是不喜欢这里,是吧? 一个是纯真的美好回忆,一个是走向成熟的过程.我觉得作者都喜欢,只不过,喜欢的感情色彩不同罢了~~~

莎车县1789339516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喜欢三味书屋的理由(300字以上) -
敞海小儿:[答案] 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位于都昌坊口11号.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 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鲁迅12岁至17岁在此求学.书房正中悬挂着“三味...

莎车县1789339516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三味书屋 -
敞海小儿: 不喜欢三味书屋,因为文章的题目与内容都是对比着来写的,百草园代表着童年的欢乐,而三味书屋则代表着封建制度下孩子们只知道死读书,其他的兴趣都被压抑了的地方.

莎车县1789339516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喜欢三味书屋吗?
敞海小儿: 当然喜欢了

莎车县17893395164: 鲁迅的“三味书屋”的三味是什么意思? -
敞海小儿:[答案] 何为“三味”?100多年来,众说纷纭.三味书屋的第五代主人寿宇予以澄清,“三味”终于有了公认的定论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篇文章里,并没有介绍三味书屋的“三味”是什么意思,而且,各种版本《鲁迅全集》注解里对此的解...

莎车县17893395164: 鲁迅更喜欢三味书屋还是百草园 -
敞海小儿: 鲁迅更喜欢百草园.因为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的乐园,他在百草园的生活是自由快乐的,而在三味书屋时却是受到约束的.这两个内容进行了对比. 补充下:老师刚今天教过,我自己概括的.

莎车县17893395164: 鲁迅喜欢百草圆还是三味书屋 -
敞海小儿: 鲁迅喜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个玩笑,其实也是我的回答,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的美好记忆,如果有人问你:你小时侯是和小伙伴在一起玩好,还是玩玩具好,这当然是没法说的,因为他们都是存在与你心里美好的记忆,没有强弱之分了.

莎车县17893395164: 请问《百草园与三味书屋》里的“三味”指什么?分别的意思和具体解释,比如来源. -
敞海小儿:[答案] 所谓“三味”,是取“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义. 三味书屋”因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名篇而广为人知.关于“三味”的含义有多种说法,本文作者是当年执教于“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之孙,关于“三味...

莎车县1789339516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是什么意思? -
敞海小儿: 何为“三味” 1.古人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