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之子王献之的名字为什么没避讳?

作者&投稿:宋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羲之的儿子叫王献之,为什么不避父讳?~

在古代中国,避讳制度是一种尊卑关系的体现,即对于尊者的名字不能直接称呼或书写。然而,这个制度并不是绝对的,有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避讳。
在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关系中,虽然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但王献之并不是王羲之的“尊者”,而是他的平辈。因此,按照当时的避讳制度,王献之不需要避讳其父的名字。
另外,有时候为了表示尊敬或者亲昵,人们也会不避讳父名。例如,在一些家庭中,父亲的名字可能会被子女直接称呼,以表达亲密的关系。
总之,在古代中国的文化背景下,王献之不避讳其父王羲之的名字是符合当时的文化和礼仪的。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人们都喜欢起一些单名,或者在名字里边加一些 像之,子 之类的没有实际意义的词.不像现在有些字代表辈分.那时候人们崇尚自我,起名字比较随意

王羲之、王献之。单从名字上看,二人共用一个"之"字,犹如后代各姓中习惯用一个代表同辈人行辈的字一样,似乎同辈人。但他们实际上是父子关系。同样的情况,从王羲之辈开始,群众兄弟就已把"之"作为自己名字的一部分,其后经五代二百余年,祖孙父子都在接辖相继地用"之"字命名。当时社会最重避讳,而王羲之等不避"之"字,然是一个奇怪的文化遗传现象。其中的奥秘,无疑有研究揭开的必要。
  其实,"之"字是宗教信仰的标志,性质犹如佛教人对"惠"、"释、""道、""僧"等字不避讳,道教人对"玄"字等不避讳一样,虽用在名字之中,其实并不是名字的一部分,因而不必加以避讳。就这部分人的宗教信仰来说,绝大部分人是道教,一少部分人信仰佛教。于是便有人说,人名中带"之"字,是宗教世家的标志。
  王羲之的先人世代信奉道教,是有极深的家族渊源的。早在西汉时,王吉就被后来道教信徒奉为仙人。王吉就是王羲之的远祖。至两晋之际,王羲之的叔父王被认为是道教的"部鬼将军",从此,道教便成为王姓这部分的家传信仰。王凝之便因笃信道教而遭遇不幸,但他的族人信奉道教早已成为习俗,他的死也无法使之改变。也就是从凝之的父辈开始,因为信道教成家风,开始在名字中为使用"之"字,以此作为自己宗教信仰的标志。据统计,大王羲之辈中,人名中有"之"字者共十二人,都是他的从兄弟或族兄弟;王羲之之子辈中,羲之七子的名字中全有"之"字,另有十五人名中有"之"字。此后,羲之孙辈有十二个"之"字人名,曾孙辈有十三人名带"之"字,玄孙辈有九人名带"之"字,五世孙有四人带"之"字。五世孙后,族人衰微,以"之"字作人名者不复见。
  用"之"字作人名者,还有一些人是佛教徒。如法号释道敬的王羲之曾孙,在若邪山出家为僧,成为彻底的佛教徒。他的俗名虽无法得知,但按羲之后人命名的惯例,也应该是王某之。刘宋时,王准之、王袭之晚年无不笃信佛法,他们的"之"字名字,也就成了佛教徒的标志。   
  不过,无论名带"之"字的王姓人宗教信仰如何,有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即在他们使用"之"字作人名的时候,甚至数百年以后,人们都没有把"之"当作其名的一部分,而只是作为一种标志来看待。因为"之"是人名的一个附加字,与名字本身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因此在许多古籍中,常可以省略不用或随意添加。如王彪之在《晋书》中作"王彪之",在《太平御览》引《晋中兴书》中则作"王彪";王献之在《晋书》中作"王献之",在《初学纪》中则作"王献";王晔在《宋书》中作"王晔",在《南齐书》中则作"王晔之";王悦在《宋书》中作"王悦",在《南史》里则作"王悦之",如此等等,其例甚多。因为"之"字没有被时人当作名字的一部分,所以也就没有避讳的必要。
  与"之"字的使用情况大致相同,历史上的王姓人,也曾有累代使用"僧"、"昙"等字而不避讳的情况。使用"僧"字者,如宋明帝王皇后父王僧朗为第一代,王僧达、王僧绰、王僧虔、王僧谦、王僧首为第二代,王僧亮、王僧衍、王僧右为第三代,他们都是血缘关系极近的父祖兄弟子侄,命名时都有避讳的义务,但全不避讳,就是因为"僧"字是他们信仰佛教的标志,而不是真正的名字;同样,宋光禄大夫昙名中有"昙"字,族子王昙生名中也有"昙"字。显而易见,"昙"字也不在避讳之列。

避讳主要用于皇帝,私人并不是特别严格,尤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也是正常的事情。

避讳从晋朝就有了,上面几位说没有,那你说说,为什么要把那个以前叫建业的城市后来改叫建康啊!还不是因为有个皇帝叫司马邺的!

晋朝的时候也只是皇帝才很看重避讳一说的 王公大臣不是很在乎

王羲之生活东晋时代,那个时候还没有避讳这一说,应该是隋末唐初才时兴避讳


我国近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叫什么名字
公元353年4月22日,王羲之书写《兰亭集序》王羲之书法作品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书圣。【天下第一行】--- 王献之又名王大令,字子敬,小名官奴,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东晋书法家、诗人、大臣,晋简文帝司马昱的驸马。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擅长绘...

王献之一一逸少风流一脉传
王献之为了逃避赐婚,用艾草烧坏了双脚。新安公主却说,瘸了也嫁!终于还是娶了公主。她们的女儿王神爱(名字满分)后来做了皇后。想来公主自然是不差的。不合做了王献之的粉丝,而献之四十三岁就去世了,病死的原因,部分是由于艾草烧炙双脚留下的后遗症。然而,实际情况是,据某些史学家观点,郗...

王羲之和王献之是什么关系呢???
王献之(344-386)东晋书法家,字子敬,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官至中书令,故世称大令,为羲之第七子。幼时从他父亲学书,后来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创一格,与父齐名,人称“二王”。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尤以行草擅名。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草书名作《...

王羲之的儿子叫
长子王玄之、次子王凝之、三子王涣之、四子王肃之、五子王徽之、六子王操之、七子王献之。

王羲之有几个儿子?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长子王玄之,字伯远,早逝。次子王凝之,字叔平,东晋末年官员、将领、书法家。三子王涣之,曾参与兰亭集会。四子王肃之,字幼恭,历任中书郎、骠骑将军咨议。五子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六子王操之,字子重,官至豫章太守。七子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东晋著名书法家...

王羲之有几个儿子
王羲之共有7个儿子,分别为:长子:王玄之,字伯远,早逝。次子:王凝之,字叔平,东晋末年官员、将领、书法家。三子:王涣之,曾参与兰亭集会。四子:王肃之,字幼恭,历任中书郎、骠骑将军咨议。五子: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六子:王操之,字子重,官至豫章太守。七子: 王献之,字子敬...

王献之赏园文言文
4. 阅读文言文《王子敬游园》试题及答案 王子敬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①。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旁若无人②。顾勃然不堪曰:“做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他耳③!”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

请问王羲之有几个儿子,从大到小写出来,并在每个儿子姓氏后,写上他们的...
五子王徽之,字子猷,是兄弟中在书法上有突出成就者之一。六子王操之,字子重。历任秘书监、侍中、尚书及豫章太守等职。其妻贺氏。贺氏祖父为当朝司空贺循。操之有宣之、慧之二子。七子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为兄弟中书法成就最高者。王羲之惟一的女儿,不知其名,字孟姜,王羲之与郗璿的独女...

我国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叫什么
王献之亦善画,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目其画为“中品下”。为兄弟中书法成就最高者。8,王羲之惟一的女儿,不知其名,只知她成人后嫁给浙江余姚刘畅,生一子一女。子刘瑾,有才力,曾任尚书、太常侍卿等职。女刘氏,嫁谢奕之孙谢,生一子,就是著名诗人谢灵运。谢灵运为王羲之的重外孙。

王羲之一共有多少儿子 分别叫什么名字
五子王徽之,是兄弟中在书法上有突出成就者之一。六子王操之,字子重。历任秘书监、侍中、尚书及豫章太守等职。其妻贺氏。贺氏祖父为当朝司空贺循。操之有宣之、慧之二子。七子王献之,为兄弟中书法成就最高者。王羲之惟一的女儿,不知其名,只知她成人后嫁给浙江余姚刘畅,生一子一女。子刘瑾,有...

灵寿县15248247976: 王羲之之子王献之的名字为什么没避讳? -
拱兔择明: 避讳主要用于皇帝,私人并不是特别严格,尤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也是正常的事情.

灵寿县15248247976: 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很多人名字带有之字?如王羲之,王献之,刘牢之,司马休之等等,太多了 -
拱兔择明: 魏晋时代的人,以琅琊王氏家族为代表,多信奉天师道,这个“之”字,是此教名词,如佛教徒之“释”,前人已有论述: 朱自清先生1933年11月29日日记:读陈寅恪先生《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一文,极有胜义:1,天师道与两晋关系...

灵寿县15248247976: 王羲之为什么给他儿子起一个像自己兄弟的名字 -
拱兔择明: 关于王羲之、王献之等的问题.我估计这个“证据”九思是从钱亮星的文章中抄来的.何以见得?因为王家的这个特殊现象古人和今人都有研究,而钱亮星的文章只提了一提,没有展开,所以九思只能讲出这个现象,却不能做出分析.我这里也不说,免得九思再抄到别的地方炫耀.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名字,不可能是自己取的(不考虑成人之后的改名问题,因为这里不涉及),只能是父亲、祖父或其他长辈取的.具体地说,“王献之”这个名字决不可能是他自己取的,只能是王羲之或王旷或王献之的其他长辈取的,因此,这只能说明王羲之给儿子取名时没有避自己的名字,或者说明王旷给孙子取名时没有避儿子的名字,决不能说明王献之不避家讳.——他使用父亲或祖父或其他长辈给的名字,有何过错?

灵寿县15248247976: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爱叫“子”,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爱叫“之”
拱兔择明: 夫子跟先生同级.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候割据,孔丘的弟子把孔丘叫夫子,墨翟的弟子把墨翟叫夫子,王二的弟子把王二叫夫子……毕竟孔门的人机灵,把夫子再升一级,简称“子”.但其他门派也不糊涂,齐头赶上,也把各自的夫子叫子,仍然分庭抗礼.之后独尊儒术的时代到了,只要孔门愿意,就可以叫子,而其他门派,提到自己的祖师,必须叫墨子、管子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之,是偶然现象,并没有多少的历史价值

灵寿县15248247976: 为什么王羲的儿子叫王献之? -
拱兔择明: 王羲之吧,儿子是王献之,这是父子俩,至于名字的由来,是书法家的思维,无从得知,应该是辈分的原因,古人注重辈分的传承,羲和献应该是两代人的辈分.

灵寿县15248247976: 王羲之与道教有什么关系 -
拱兔择明: 书圣王羲之是信奉道教的,死后也是按当时道教的仪规下葬!所以其本人就是一个道教徒

灵寿县15248247976: 王羲之的儿子分别叫什么? -
拱兔择明: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 王凝之是王羲之的第二子,以善“草隶”闻名. 王徽之,字子猷,是王羲之的第三个儿子. 王操之,王羲之的第四个儿子. 王子猷名徽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 王操之,王羲之的第六个儿子. 王献之,字子敬,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

灵寿县15248247976: 王羲之的儿子为什么叫王凝之,王献之?有什么什么说法吗?
拱兔择明: 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灵寿县15248247976: 王曦之有什么故事 -
拱兔择明: 竹扇题字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路过山阴城(今绍兴)的一座桥.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

灵寿县15248247976: 王献之的故事 -
拱兔择明: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