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四大疑案是哪四大?

作者&投稿:钦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代四大疑案是什么?明代三大疑案是什么?~

  清代四大疑案一、太后下嫁
  太后下嫁就是太后下嫁摄政王。太后是指清太宗皇太极之妃、世祖福临的生母,卒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被谥为孝庄文皇后;摄政王即指摄政睿亲王多尔衮。 孝庄文皇后系多尔衮之兄嫂,弟妻兄嫂,按照汉人道德观念来看,是一件太不光彩也太不文明的事。有清一代,对此讳莫如深,求其明文记载则无有也。
  但清末才刊行的《苍水诗集》有句云“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即是指太后下嫁这件事说的。诗作者张煌言是清初人,与多尔衮同时,所说当有所本。另据《朝鲜李朝实录》仁祖二十七年(1649年,清顺治六年)二月壬寅,亦有“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这样去“叔”字改称“皇父”的记载,它间接地透露了多尔衮称皇父“已为太上”与太后相对称,正是太后下嫁的一个旁证。何况多尔衮之改称“皇父”不但明载于《清实录》与蒋良骥《东华录》等书中,即当时流传到今的许多档册和文告中,于抬写皇上处,一并抬写摄政王,而摄政王之上,或冠以“皇叔父”,或冠以“皇父”字样。
  我们也不要忘了另一个事实:满洲入关以前的社会性质虽已由奴隶制迅速向封建制过渡,但很早很早以前女真人的落后习俗,如弟娶兄妻、妻姑侄媳的一些群婚制的残余,延续到入关初年,也是不足为怪的。那么,太后下嫁这件事是可以相信确有其事的。

  清代四大疑案二、顺治出家
  史载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皇贵妃董鄂氏薨。世祖福临哀悼殊甚,为之辍朝者五日。旋即下谕追封为皇后。董鄂氏仅仅是个贵妃,为什么要这样滥加谥号,并晋封她为皇后呢?
  有的人于是以讹传讹,说这个妃子是明末人冒辟疆的姬人董小宛,当清军入关之初,被掠至京师,后入宫,赐姓董鄂氏,跟着又册立为贵妃。谁知董氏入宫之后,竟以不寿卒。然世祖之于董贵妃,宠冠六宫,莫与伦比,乃红颜薄命,惹得世祖终日闷闷不乐,不数月,遂弃皇帝不为,遁入山西五台山,削发披缁,皈依净土。上述就是顺治出家的由来,历来故老相传如此,是否真有其事呢?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清世祖福临好佛,宫中延有木陈 、玉琳王秀二禅师,尊礼备至。世祖钤章有“尘隐道人”、“懒翁”、“痴道人”等称号,又谕旨对木陈有“愿老和尚勿以天子视朕,当如门弟子旅庵相待”云云。世祖信佛是事实,谁也否认不了的。
  其次要说,世祖死去前几个月,适值孝献皇后董鄂氏之丧,世祖哀痛过情,为世所叹异。因而就有人认为世祖是由悼亡而厌世,终于脱离尘网,遁入空门。从此传为“万古钟情天子”的一段佳话。这是与历史事实不符合的。不错,由于世祖好佛,他死前确实有过要求祝发为僧的念头。但事实上在他死去的前几天,只是叫他最宠任的内监吴良辅去悯忠寺(今北京市广安门内法源寺)削发,他本人也曾亲自前往观看过。这里还说明世祖当时并无大病。那么,世祖是怎样死的呢?据当事人王熙《王文靖集·自撰年谱》载:“奉召入养心殿,谕:朕患痘,势将不起。”张宸《青王周集》亦称:“传谕民间毋炒豆,毋燃灯,毋泼水,始知上疾为出痘。”两人所记完全相合,可以互相印证。这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世祖既死于出痘,那么,遁入五台山祝发为僧的说法,就并不可信了。

  清代四大疑案三、雍正被刺
  世传清世宗胤禛暴崩的原因,说法不一,有说是被刺而死的,振振有词。这一说法究竟可信吗?
  说来话长,它起因于雍正七年(1729年)曾静、张熙一案。曾静慕明末人吕留良的为人,以排满复明为职志,因遣其徒张熙诡名投书川陕总督岳钟琪,劝他为祖先(岳飞)举义,不成,狱兴、辞连吕留良。 世宗严加处治,戮留良尸,留良子葆中,时为编修,亦论斩。传说吕留良有一个幸存的孙女,名叫吕四娘,她的剑术之精,冠绝侪辈,立志要为父祖报仇。后来她潜入宫内,终于刺死了世宗,并把世宗的脑袋割下,提着逃走了。
  好事的人说是根据鄂尔泰传记的记载,说世宗暴崩的那一天,上午还“视朝如恒,并无所苦”,就在那天下午,忽召鄂尔泰入宫,而外间喧传世宗暴崩的消息已满城风雨了。鄂立刻“入朝,马不及被鞍,亟跨骣马行,髀骨被磨损,流血不止。既入宫,留宿三日夜,始出,尚未及一餐也”。人们认为,当时天下承平,长君继统(清高宗弘历二十五岁登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要搞得这般惊慌失措的。这就只能说明世宗被刺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
  这里需要将真人真事与野史传闻区别开来,曾静、张熙一案牵连的吕留良等人都是真人真事,是历史真实;但提到吕留良的一个孙女,是传说,不是历史事实。世宗死的年月日是事实,但说他是暴崩,并不见明文记载,也只是传说,目前尚不能证实其事。此其一。
  上述鄂尔泰传记所描述的鄂仓皇上朝一段情节,写得惟妙惟肖,好像真有其事似的。但至少在正史记载里,如《清实录》、《清史列传》、《清史稿》等书并没有这类的记载。当然,没有文字记载,不等于没有这件事;而且直到今天仍无法得到证实,也就不可能确认有这件事;即使鄂尔泰的仓皇上朝是事实,也不能证明世宗一定就是被刺,因为二者并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此其二。
  世宗本人好佛好道,“所交多剑客力士”,传说“结兄弟十三人”。皇帝与人结为兄弟之事,未必可信;但既好佛好道,多交剑客侠士,则炼丹求长生之术,容或有之。求长生吞丹药,以致暴崩,也有可能。秦皇、汉武之事,早有先例在。此其三。
  有人建议发掘清西陵的泰陵(清世宗胤禛的陵墓),看看世宗到底有无头颅,以证实被刺与否。后因发掘工作过忙,未果,当然,清世宗死于1735年,尸骨早寒,一旦发掘,果能得其一二遗骸,固可定案,但要付出的代价未免太大,也只好等待将来再说了。


  清代四大疑案四、狸猫换太子
  这里指的是清世宗胤禛与海宁陈氏换子的传说。浙江海宁陈氏,从明末起,累世簪缨。数传至陈之遴,清初降于清,位至极品。稍后,陈氏一家,如陈说、陈世倌、陈元龙等父子叔侄,都是高官厚禄,尊宠备至。康熙年间,世宗时为皇子,与陈世倌尤相亲善。恰巧碰着两家各生一子,年、月、日、时辰无一不同。世宗听说,十分高兴,命抱子入宫,过了许久,才送回去。陈氏发现,送还的已经不是自己的男孩,而且易男为女了。陈家万分震怖,但又不敢出来剖白,只得隐秘其事。高宗尝南巡至海宁,当天即去陈家,升堂垂询家世甚详。将出,至中门,命即封闭,并告以后不是皇帝临幸,此门不得再开。所以此后陈氏家中永远关闭其门,从未再开过一次。也有人说,清高宗弘历对自己的身世怀有疑团,所以南巡到陈家,想亲自打听清楚。上述这些传说,盛行于前清末年。当时革命排满之风最盛,对清代诸帝极事丑诋。传闻异辞,其中真伪夹杂,有必要为之剖辨。
  海宁陈氏一家,如陈说、陈世倌、陈元龙父子叔侄,位极人臣,皆是事实:就是清高宗南巡去过陈家,也是事实。按清制,皇帝到过的人家,经过的大门是必须封闭,禁止再开的。但不能由于有这些历史事实,就说清世宗与陈世倌有以女换子之事了。
  清代旗人生子一定要报都统衙门,宗室生子一定要报宗人府,定制十分缜密。何况紫禁城内,门禁森严,怎么能随便抱子出入宫内?显而易见,这些都是清末汉人在排满的革命浪潮中,无中生有地编造出来的。


  明宫三大案

  一、梃击案


  明万历朝,因立太子曾引起朝廷激烈的争论。万历帝长子朱常洛为太后宫女王氏所生, 极受冷遇;而宠妃郑贵妃所生皇三子朱常洵为万历帝所钟爱,郑氏与万历帝“密誓”立常洵为太子。


  朝臣依据封建王朝太子立嫡,无嫡立长的法纲力争,但万历帝总以各种借口拖延,直至皇太后施加压力,始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册立朱常洛为皇太子,同时也封常洵为 福王,藩国洛阳,这就是万历朝围绕确立太子争论了15年的“争国本”斗争。从万历二 十九年(1601年)至四十二年(1614年),又斗争了13年,直至福王离开北京赴洛阳就 国才真正确立了朱常洛的太子地位。但宫闱的权力之争仍未停止。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宫外男子张差手持木棒闯入大内东华门,一直打到皇太 子居住的慈庆宫,后被内监捕获。对张差梃击太子宫之事,朝内争论不一。支持郑贵妃 倾向福王为太子的臣僚认为是张差疯癫所为;支持皇太子的大臣认为是陷害太子的阴谋 。经刑部十三司会审,查明张差系京畿一带白莲教的一支红封教的成员,其首领为马三 道、李守才,他们与郑贵妃宫内的太监庞保、刘成勾结,派张差打入宫内,梃击太子宫 。


  此案的发生,震惊了宫内和朝野。联系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曾发生郑贵妃的内侍与 奸人勾结诅咒皇太子的事件,梃击案牵连到郑贵妃在所难免。万历皇帝极力调解皇太子 与郑贵妃的矛盾,一方面怒责郑贵妃,一方面迫使皇太子改变态度,由“张差所为,必 有主使”改变为“此事只在张差身上结局足矣”。此外,万历皇帝又召见群臣,表示怀念皇太子的保护人皇太后,以示自己立太子的诚意。他明令除惩治张差等人外,“不许 波及无辜人”,以解脱郑贵妃。


  此案结局,张差磔死,马三道、李守才发远方戍守,太监庞保、刘成在内廷击毙,梃击 案掀起的轩然大波暂时平息。然而宫闱争斗并未真正结束,在泰昌、天启年间更为剧烈 地展开,“红丸案”、“移宫案”接踵发生。梃击案与宫内权力之争是否有牵连,至今未有定论,成为明宫疑案之一。
  ——————————————————————
  注:
  1。 郑贵妃
  郑贵妃,大兴人。明万历初入宫,封贵妃,生皇三子朱常洵,进封皇贵妃,是万历帝最 宠的妃子。因太子久不立,外廷疑郑氏有立己子谋。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太子册立 。万历四十一年,奸人孔学为陷害太子,牵连郑贵妃,梃击案又有郑贵妃之太监参予其 事。万历去世后,郑贵妃仍居乾清宫,命光宗封其皇太后,以大臣反对乃止。后移居慈宁宫,崇祯三年(1630年)去世,葬银泉山。
  2。 福王
  福王,名朱常洵,明万历皇帝第三子,郑贵妃所生。万历久不立太子,中外疑郑贵妃谋 立己子,朝臣交章言其事。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常洵封福王,至四十二年(1614 年)始就藩。崇祯时,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至河南,陷洛阳,俘福王常洵,后被杀。
  3。 慈庆宫
  慈庆宫在东华门内,明为皇太子东宫居所,光宗为皇太子时居此,张差梃击皇太子案亦发生在于此。崇正十五年改慈庆宫为端本宫。清代将端本宫等改为南三所之一,也是皇子居住的地方。
  ——————————————————————


  二、红丸案


  朱常洛自幼不得其父喜爱,13岁才出阁读书,又长期辍读,经历坎坷。即位前的几十年 中,他孤僻、压抑,遂沉湎酒色,恣情纵欲,这无疑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状况。 朱常洛即位后,颇具心计的郑贵妃为保全自己,取悦新帝,从侍女中挑选了8名能弹会唱 的美姬进献给泰昌帝。郑贵妃又竭力笼络泰昌帝的宠妃李选侍,二人谋合,欲以美人计 为己请封皇太后和皇后之号。贪婪酒色的泰昌帝纳8姬后,本已虚弱的身体,不几日更是 “圣容顿减”,“病体由是大剧”。


  此时,司礼监秉笔、掌管御药房的原郑贵妃宫中的内医崔文升入诊帝疾,他本应用培元 固本之药,却反用去热通利之药,使泰昌帝腹泻不止,委顿不堪。崔文升的进药引起朝 臣的惊诧。舆论认为崔文升进药是受郑贵妃指使,欲置皇上于死地。此后鸿胪寺丞李可灼又自称有仙丹妙药可治帝疾,对其药大臣们多不主张皇帝服用。泰 昌帝惧怕死亡,决计服用。初服一丸,四肢和暖,思进饮食,再进一丸,于次日凌晨即 亡。此药为红色,称“红丸”,以铅为主,以参茸为副,两丸服下,本已元气大伤的皇 上元气提出,成为脱症。


  大臣们联想到梃击案以来的风波,不禁疑窦丛生,所谓“张差之棍不灵,则投以丽色之 钊;崔文升之泄不逮,则促以李可灼之丸”,这一系列事件岂非正是有目的地陷害皇帝 吗!继泰昌帝而后新登极的天启皇帝朱由校迫于舆论压力,罢免未力阻李可灼进药的内阁首辅方从哲,将崔文升发配南京,李可灼充军,此案草草收场。但泰昌帝之死究系何因,始终未解,“红丸案”成为明宫疑案之一。
  ——————————————————————————————
  注:
  1。 李选侍
  泰昌皇帝妃嫔之一,时有二个李选侍,此为西李选侍。深受朱常洛宠爱,生皇四子,早 殇。又生皇八妹,封安东公主。天启时封为康妃。
  2。 崔文升
  崔文升原为明朝万历皇帝郑贵妃的内侍,光宗朱常洛即位后,升司礼监秉笔,掌御药房 。光宗有疾,崔文升用大黄药,病益剧,不视朝。外廷诸臣攻崔是受郑贵妃指使有异谋 。未几,光宗服鸿胪寺丞李可灼红丸,遂崩。大臣攻崔、李,最后李可灼治戍,崔文升 谪南京。及魏忠贤专权,又召崔文升总督漕运兼管河道。崇祯即位,充孝陵净军。
  3。 方从哲
  方从哲,字中函,其先德清人,后居北京。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授庶吉士, 屡迁国子监祭酒。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在梃击、红丸、 移宫三案中,方从哲持其两端,受到攻击,天启二年削发归里。崇祯元年(1628年)卒 。
  ——————————————————————


  三、移宫案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至九月一日,万历、泰昌两帝相继而亡,新帝即位之事关系着国家的命运,成为朝野关注的焦点。


  天启皇帝朱由校由于其父泰昌帝朱常洛不得万历皇帝的宠爱,他自幼也备受冷落,直到万历帝临死前才留下遗嘱,册立其为皇太孙。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虽位尊于李选侍之上,但因李选侍受宠,她备受李选侍凌辱而致死,临终前遗言:“我与西李(即李选侍)有仇,负恨难伸”。而朱由校从小亦受李选侍的“侮慢凌虐”,终日涕泣,形成了惧怕李选侍的软弱性格。


  泰昌帝即位后,朱由校与李选侍一起迁住乾清宫。一月后,泰昌帝驾崩,李选侍控制了乾清宫,与太监李进忠(魏忠贤)密谋挟持朱由校,欲争当皇太后以把持朝政,此举引起朝臣的极力反对。


  泰昌帝驾崩当日,杨涟、刘一燝等朝臣即直奔乾清宫,要求哭临泰昌帝,请见皇长子朱由校,商谈即位之事,但受到李选侍的阻拦。在大臣们的力争下,李选侍方准朱由校与大臣们见面。杨涟、刘一燝等见到朱由校即叩首山呼万岁,并保护朱由校离开乾清宫,到文华殿接受群臣的礼拜,决定以本月六日举行登极大典。为了朱由校的安全,诸大臣暂将他安排在太子宫居住,由太监王安负责保护。


  李选侍挟持朱由校的目的落空,又提出凡大臣章奏,先交由她过目,然后再交朱由校,朝臣们强烈反对。朝臣们要求李选侍移出乾清宫,迁居哕鸾宫,遭李选侍拒绝。李选侍又要求先封自己为皇太后,然后令朱由校即位,亦遭大臣们的拒绝,矛盾日渐激化。朱由校御乾清宫登极大典日期迫近。至初五日,李选侍尚未有移宫之意,并传闻还要继续延期移出乾清宫。内阁诸大臣站在乾清宫门外,迫促李选侍移出。朱由校的东宫伴读太监王安在乾清宫内力驱,李选侍万般无奈,怀抱所生八公主,仓促离开乾清宫,移居仁寿宫内的哕鸾宫。九月六日,朱由校御奉天门,即皇帝位,改明年为天启元年。至此,李选侍争当皇太后、把持朝政的企图终成画饼。


  李选侍虽已“移宫”,但斗争并未结束。“移宫”数日,哕鸾宫失火,经奋力抢救,才将李选侍母女救出。反对移宫的官员散发谣言:选侍投缳,其女投井,并说“皇八妹入井谁怜,未亡人雉经莫诉”,指责朱由校违背孝悌之道。朱由校在杨涟等人的支持下批驳了这些谣传,指出“朕令停选侍封号,以慰圣母在天之灵。厚养选侍及皇八妹,以遵皇考之意。尔诸臣可以仰体朕心矣”。


  至此,“移宫”风波才算暂告结束。它与万历朝的梃击案、泰昌朝的红丸案一直是天启朝争论的问题,史称晚明三大疑案。
  ——————————————————————————
  注:
  1。 魏忠贤
  魏忠贤(1568-1627年),明代宦官。河间肃宁(今属河北省)人。善骑射,目不识丁。斗殴 嫖赌无恶不作。赌博中受辱,怒而自行阉割,万历十七年(1589年)入宫。熹宗即位后, 与熹宗乳母勾结,渐得宠信,被任命为司礼秉笔太监。后又令提督东厂,称九千岁。勾结内外廷官员,结成阉党,内有五虎、十狗、四十孙等名目,“导帝为倡优声伎,狗马射猎”。操持国政,致使朝政一片黑暗腐败。东林党人交章弹劾其罪恶,魏忠贤得熹宗庇护,制造“乙丑诏狱”、“丙寅诏狱”,大肆迫害东林党人。崇祯即位后,魏被贬谪凤阳祖陵司香,旋即下令逮治,其于途中惊惧自缢而死。
  2。 杨涟
  杨涟,字文孺,应山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擢户部给事中,后转兵科右给事中。杨涟在泰昌和天启帝即位的斗争中及红丸案和移宫案中支持皇帝、巩固皇权有功,官至左督御史。他反对魏忠贤专权,天启二年(1622年),上疏弹劾魏忠贤,列其24大罪状。魏忠贤日谋害涟,于天启五年(1625年)以“党同仁异,招权纳贿”罪,逮杨涟于狱,杨涟死于狱中。
  3。 刘一燝
  刘一燝,字季晦,南昌人。万历时进士,后改庶吉士,授检讨。光宗即位,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光宗去世,宠妃李选侍挟持皇太子于乾清宫,争皇后位。一燝偕诸臣于乾清宫将皇太子朱由校扶至文华殿,入居慈庆宫,并逼迫李选侍迁住哕鸾宫。朱由校登极继承皇位,移宫一事皆赖刘一燝之功。天启中期,魏忠贤当权,逼迫刘一燝辞职。崇祯元年,复官,累加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4。 王安
  王安,雄县人,万历时由太监陈炬推荐,命为皇太子伴读。当郑贵妃谋立己子为皇太子,皇太子处于危机之时,多由王安保护。光宗即位,擢司礼秉笔太监,并劝光宗重用东林党人杨涟、刘一燝等人。光宗去世,熹宗即位,王安协助天启将李选侍移出乾清宫,迁住哕鸾宫。魏忠贤、客氏用事后被杀。
  5。文华殿
  文华殿在太和殿之左,协和门之外,明嘉靖朝以前为皇帝之便殿,以后用为皇帝讲经筵之所。清袭明制。明中期,这里是皇太子摄政之地。明光宗崩,大臣刘一燝、杨涟等将皇太子从乾清宫扶至文华殿,遵其前制故。


  6。 哕鸾宫
  在宫中东路外,明称一号殿,实仁寿宫,仁寿宫门内有哕鸾宫、喈凤宫,都是明代宫妃养老之地。清代在此建宁寿宫。

杨乃武与小白菜
举人杨乃武被诬陷与小白菜有奸情,合谋毒死葛小大,奸官不分清红皂白,屈打成招,其妻詹氏奔走营救,终能洗刷千古奇冤。

杨月楼奇冤
名伶杨月楼与刀马旦沈月春本来天生一对,但富家女韦宝宝介入,杨弃沈娶韦,但虽明媒正娶成婚,却被冤枉诱拐卷逃,充军黑龙江。

太原奇案
家道中落书生曹文璜与富家女张玉姑私奔,却无故牵涉入一和尚命案之中,被控谋杀,好友白明代其雪冤,终能真相大白。

张汶祥刺马
张汶祥、马新贻、曹二虎、石锦标为结义兄弟,马新贻杀曹夺妻,张汶祥为弟报仇,刺马成功,凛然就义。

清朝四大疑案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顺治之死、雍正即位、雍正之死、光绪之死。也有说法是: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之死、乾隆身世。 此外清末还有民间四大奇案。 杨乃武与小白菜
举人杨乃武被诬陷与小白菜有奸情,合谋毒死葛小大,奸官不分清红皂白,屈打成招,其妻詹氏奔走营救,终能洗刷千古奇冤。

杨月楼奇冤
名伶杨月楼与刀马旦沈月春本来天生一对,但富家女韦宝宝介入,杨弃沈娶韦,但虽明媒正娶成婚,却被冤枉诱拐卷逃,充军黑龙江。

太原奇案
家道中落书生曹文璜与富家女张玉姑私奔,却无故牵涉入一和尚命案之中,被控谋杀,好友白明代其雪冤,终能真相大白。

张汶祥刺马
张汶祥、马新贻、曹二虎、石锦标为结义兄弟,马新贻杀曹夺妻,张汶祥为弟报仇,刺马成功,凛然就义。 民间四大奇案亦有说法不一之处,著名的“杀子报”有时也被列为四大奇案之一。 杀子报案此案发生于晚清同治,光绪年间,南通徐氏青年丧夫,带着儿子官保守寡度日.徐氏年轻,貌颇清秀,丈夫死后,不甘寂寞,行为轻佻.徐氏居处不远有一寺院,寺中有一僧名纳云,是一个守不住佛门戒律的花和尚.二人勾搭成奸,你来我往,乡里丑闻四传,只是无人告知官保.一日纳云在徐氏家胡作非为,二人寻欢作乐之时,官保由私塾回家,撞见其母与纳云的丑态, 怒火心头烧,骂走纳云,痛斥其母不该如此.徐氏本来见自己与纳云的丑事被儿子发觉十分尴尬,又见儿子骂走纳云,指责自己,便恼羞成怒,竞丧尽天良,乘官保不备之机,将其杀害.之后害怕此事被人发觉,又将官保尸首割成碎块,埋藏四处.官保回家久不归塾,其师询问徐氏,徐氏假称儿子失踪,遂报官府.私塾先生见学生失踪,便四处查寻,几经曲折,探知事情真相,于是上告徐氏杀子,然官府以证据不足,并以哪有母亲杀自己亲生儿子之理,不理此案.官保之师再告,官府竟将其拘押.就在此时,有一上峰官员微服私访到南通,听到民间传闻,便暗访查明实据,遂将徐氏捉拿归案, 绳之以法,处以极刑.此案在民间流传颇广,后编成戏剧上演.
杀子报案被称为清末四大奇案,鉴于杀子报案秽亵残忍,不宜过分渲染,所以现代又将“杀子报案”撤去,以“太原奇案”取而代之,所以资料少了一些。

一是太后下嫁
太后下嫁指的就是孝庄皇太后嫁给多尔衮,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子,多尔衮是第九子。孝庄文皇后系多尔衮之兄嫂,弟妻兄嫂,按照汉人道德观念来看,是一件不光彩也不太文明的事。关于孝庄文皇后下嫁多尔衮一说,其实在正史中是没有记载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当时是南明鲁王政权的大臣张煌言的《建夷宫词》:上寿筋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时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而在清朝的历史中,对这件事情没有任何的记载。而这种说法是如何传出来的呢?在大清灭亡民国四年的时候,出了一本书名叫《清朝野史大观》,其中就提到了这种情节,而在1948年的时候,出了一本《清宫秘史》,由于秘史本就无地查询,而且可以进行编造,所以就扩大了这段故事。孝庄与多尔衮青梅竹马,所以孝庄就服用一种药物“假死”,然后与多尔衮私奔。而孝庄的小名叫“大玉儿”,其实这所有的情节都是虚构的,也是为了写书而编造的情节。
二顺治出家
顺治出家成为和尚是现在一些电视剧热衷的体裁可是顺治帝真的成为和尚了吗?顺治出家成为和尚和他的死有关,1661年2月5日,不足23周岁的顺治皇帝驾崩!对于他的死,只有短短几个字描述。《清世祖实录》中记载: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对于死因只字未提。
据史料记载,康熙一年之内三上五台山,乾隆六次入驻清凉寺,并且曾拨巨款修建寺庙。无独有偶,庚子之变,慈禧西逃。当时出走匆忙,器具不够,而接待之地物质条件不够,随即从五台山借了一些用具。
对于顺治出家成为和尚这种说法其实可信度并不是很高,当时清朝入关天花一时不能完全消除顺治得了天花也是有可能的
三雍正无头案
根据史料上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日,雍正帝突然就得了疾病,但是他依旧坚持上朝,召见官员,批阅奏折什么的。到二十一日,雍正的病开始加重,但他还是照常工作。到了二十二日晚上,他的病情突然恶化,皇子们都侍候在一旁。二十三日子时,他就死了。从雍正发病到死亡,不过三天时间,这真的让人很难相信他是正常死亡的。以皇家的条件,最好的大夫,最好的药,最先进的医疗设施,再怎么也不至于这么着急的就死了啊。
雍正暴卒,官书不载原因自易引起人的疑窦,再加上关于他为人的传说和评论,更易引起人的猜测,于是不得好死的种种说法便产生了。其中,被吕四娘刺杀的说法较为风行。清朝入关后,秘密社会中依然存在着一股反清复明的秘密反抗运动。各地从与义师到秘密结社,用各种方法打击清廷。吕留良是清初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蕴含了大量的反清思想。吕留良有一个幸存的孙女,名叫吕四娘,她的剑术之精,冠绝侪辈,立志要为父祖报仇。后来她潜入宫内,终于刺死了世宗,并把世宗的脑袋割下,提着逃走了。另外,当天雍正并没有什么不适之处,突然暴毙说明遇刺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毕竟是野史不足为据。
四乾隆身世案
围绕着乾隆身世的问提,后来又冒出另一种说法,说乾隆是浙江含盐商陈阁老的儿子。浙江海宁县,清朝时属杭州府,是海边一个小县城,海林虽小却因在这里能观看到气势磅礴的海潮而闻名于世。相传,海音有为人生叫陈世倌,人称陈阁老,在康熙年间入朝为官,与雍亲王一家常有网,来今天陈阁老的旧宅还保存1块9龙匾,据说是雍正亲笔书写。相传,雍亲王和陈阁老两家的夫人同年同月同日分别生了孩子,雍亲王让陈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可是,等孩子再出来时陈家的老小个个目瞪口呆,自家的胖小子竟然变成了一个小丫头,陈家只得忍气吞声,那换入皇宫的胖小子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清宫四大疑案主要是指清朝宫廷中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被刺、偷龙换凤这四大疑案。
太后下嫁"就是关于清太宗皇太极之妃博尔济吉特氏下嫁摄政王的疑案,她是世祖福临的生母,谥号为孝庄文皇后;摄政王是指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孝庄文皇后系多尔衮之兄嫂,弟妻兄嫂,按汉人的道德观念来看,是一件不合伦理的事。
"顺治出家"是关于顺治皇帝是否出家当和尚的疑案。
"雍正被刺"是关于雍正之死到底是否被刺致死的疑案。
"偷龙换凤"是关于乾隆身世之谜的事,到底雍正帝清世宗胤禛是否真的与海宁陈世倌换子,这是一大疑案。

清初三大疑案:“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夺嫡”

胡适的“胡说”时代悄然落幕。实际上,贾府就是大清皇宫。而贾宝玉其实是太子胤礽。大观园则是圆明园。本系列讲座是对《红楼梦》真正的解读。足以让您领略这260年来红学巅峰的奇光,不枉此生读《红楼梦》一场……




大宋朝四大疑案都有什么呢
宋朝四大疑案分别为金匮之盟、斧声烛影、陈桥兵变、德诏自刎。斧声烛影 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赵匡胤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金匮之盟 俗作金柜之盟,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赵光美的生母)病重,太祖...

大家谁知道清宫四大疑案是哪四大疑案??
根据我对网上资料的梳理得出清宫的四大疑案应为:顺治出家,太后下嫁,雍正之死,同治天花。清朝四大疑案之首为“顺治出家”“太后下嫁多尔衮”也是清朝四大疑案之一。也就是“太后下嫁”说。“雍正之死”并被列为清朝四大疑案之一。雍正之死亦属暴亡,据雍正时期的大学士张廷玉《自订年谱》中记载,雍正...

二月河《雍正皇帝》是虚构还是真实的吗?
二月河的《雍正皇帝》大部分还是真实的历史。但是清朝康雍乾这3朝有争议的事件比较多,所以不能说完全真实。比如:二月河的《雍正皇帝》中所说的雍正是篡位的。清朝即位诏书都是汉文一份,满文一份,就算他真的是把所谓的传位十四改成传位于四,满文也是改不了的。以上只是民间的说法。改诏书是不可能...

清代四大疑案是什么?明代三大疑案是什么?
我们也不要忘了另一个事实:满洲入关以前的社会性质虽已由奴隶制迅速向封建制过渡,但很早很早以前女真人的落后习俗,如弟娶兄妻、妻姑侄媳的一些群婚制的残余,延续到入关初年,也是不足为怪的。那么,太后下嫁这件事是可以相信确有其事的。 清代四大疑案二、顺治出家 史载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皇贵妃...

请问明朝的四大疑案是什麽?还有能不能把经过说一下?
“廷击案” 、“红丸案”、“移宫案”

解放前,天津四大疑案
[白宗魏坠楼案] [枪毙刘汉臣][枪毙曲香久]、[双烈女]、[箱尸案]、[血溅佛堂]、[鬼市人头]以上并称天津七大奇案 至于楼主说的四大奇案 可能是其中1237 至于杨三姐告状案并不在其中 原因很简单 案件并非发生在天津

满清四大奇案是什么
清宫四大疑案主要是指清朝宫廷中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被刺、偷龙换凤这四大疑案;“太后下嫁”就是关于清太宗皇太极之妃博尔济吉特氏下嫁摄政王的疑案,她是世祖福临的生母,谥号为孝庄文皇后;摄政王是指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孝庄文皇后系多尔衮之兄嫂,弟妻兄嫂,按汉人的道德观念来看...

清宫四大疑案的介绍
清宫四大疑案主要是指清朝宫廷中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被刺、偷龙换凤这四大疑案。“太后下嫁”就是关于清太宗皇太极之妃博尔济吉特氏下嫁摄政王的疑案,她是世祖福临的生母,谥号为孝庄文皇后;摄政王是指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孝庄文皇后系多尔衮之兄嫂,弟妻兄嫂,按汉人的道德观念来看...

明朝四大疑案
指明末三大疑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和成祖靖难时,建文帝生死不明一事。梃击案是明朝三大迷案之一。事发时间明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疯汉张差闯入太子宫,持棍乱打太子朱常洛,惊动朝廷。太子之争,举棋不定酿祸端,是报复,还是栽赃,扑朔迷离。最终张差以死而告终,梃击疑案糊涂了结。万历...

清宫四大疑案是什么?
清朝宫廷有四大疑案:一、孝庄文皇太后下嫁多尔衮,二、顺治皇帝于五台山出家,三、雍正皇帝被刺杀身亡,四、乾隆皇帝身世之迷。当然,关于清宫四大疑案有很多说,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四说。其实,这四个所谓的清宫疑案,完全是后人牵强附会或好事者捏造虚构亦或出于某些政治目的进行的捏造虚构,是不可信的,因此,四大疑案本...

阎良区15853726397: 清初四大疑案是什么啊 -
稻浅奥克: 没有四大疑案,只有清初三大疑案:“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夺嫡”

阎良区15853726397: 清初四大谜案是哪四个?
稻浅奥克: 你好!清初四大谜案! 孝庄下嫁、顺治出家、雍正夺位和乾隆身世

阎良区15853726397: “清朝四大谜案”是哪四大 -
稻浅奥克: 1.太后下嫁:孝庄太后下嫁之谜:她与多尔衮的关系属被诬蔑 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news/news/node4948/node39802/userobject1ai649313.html 2.顺治出家:明顺治是病死的,不是出家了 http://wenwen.sogou.com/z/q655361272.htm 3.雍正被刺:正史说是病死的 http://www.m16.cn/018-qs/a049.html 4.狸猫换太子:编出来的 http://culture.china.com/zh_cn/history/files/11022841/20050201/12096601_3.html

阎良区15853726397: 清朝四大迷案,具体介绍一下,说出你的看法 -
稻浅奥克: 一,太后下嫁.太后下嫁就是说太后下嫁摄政王.太后指清太宗皇太极之妃博尔济吉特氏,她是世祖福临的生母,缢号为孝庄文皇后;摄政王是指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

阎良区15853726397: 清宫“四大疑案”指哪四案?
稻浅奥克: 慈禧垂廉听政的清末年,即同治、光绪之交,曾发生无数的奇情冤案,其中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张汶祥刺马案最为轰动,统称为清末四大奇案.这四个案件,案情复杂,过程曲折,跌宕起伏,出人意表,引人入胜...

阎良区15853726397: 清朝四大奇案都是哪四大案 -
稻浅奥克: “清宫四大奇案”是指“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被刺”和“狸猫换太子”.

阎良区15853726397: 什么是满清四大奇案啊??具体是什么 ?
稻浅奥克: 一、在清宫的四大奇案是 1.「孝庄」皇太后下嫁摄政王,历史上可没有顺治皇太后 2.顺治出家 3.雍正夺嫡 4.干隆出于海宁陈家 二、在清廷的四大奇案是 1.莫老实凶杀五台山僧人定慧案 2.张汶祥刺马案 3.杨乃武与小白菜 4.杨月楼诱拐卷逃案

阎良区15853726397: 清代4大谜案都是什么? -
稻浅奥克: 1.太后下嫁,即孝庄太后下嫁多尔滚 2.顺治出家,顺治皇帝出家五台山 3.雍正即位,修改康熙遗诏即位 4.光绪之死,光绪皇帝死因不明

阎良区15853726397: 清朝四大疑案
稻浅奥克: 刺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