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凉州词》《登鹳雀楼》

作者&投稿:氐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登鹳雀楼凉州词~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品原文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译文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再.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诗词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13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越过.
  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11、何须:何必.
  译文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王之涣流传下来的诗只有绝
句六首,可后人只要喜欢诗的,几乎无人不知晓他的诗名。《唐诗三
百首》选了他两首诗,一首《登鹳雀楼》,另一首《凉州词》。《唐
诗三百首》是中国最享盛名的诗歌选本,居然会选中他三分之一的作
品,可见他的不同寻常。我个人认为这两首诗是《唐诗三百首》里最
好的诗歌,因而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好的诗歌,抄录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仅凭这两首小诗,称王之涣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流诗人,我想并
不为过。诗人的盛名,从来都应该来自他的诗作。有了第一流的作品,
便会有每一流的诗人。如果不是第一流的诗人,何来第一流的作品?
王之涣写出了一流的作品,虽然数量少了些,但他还是一位一流的诗
人。诗人的桂冠从来就取决于作品的质量,而非数量。相反,以如此
少的量博得如此高的声誉,正是王之涣不同寻常之处。
我们可以把王之涣视为诗人。(事实上他也是诗人)他的诗作流
传下来;他的诗名流传下来;他成了中国文学的历史人物,并藉此一
直活到“现在”。王之涣存在的价值在于他的诗歌,在于文学意义。
后人只要一提起他的大名,马上会联想到中国文学高峰期的唐代诗歌,
以及那两首家喻户晓的诗作。“喔,王之涣,就是——就是那写《登
鹳雀楼》(或者是《凉州词》)的诗人嘛!”王之涣的形象是一名诗
人的形象,在后代人的心目中,诗人是他的生存形式;既然诗人是他
的生存形式,后人们若遥想当年,在他们的印象里,他的生存状态自
然也就是写诗和吟诗了。我想,假如现代雕塑家要为王之涣塑像,不
刻画他在写诗吟诗的形象又能刻画什么呢?写诗吟诗体现了他的生命
本质。
一千多年来,王之涣的生命是早已同那两首小诗联系在一起,再
不分离。很难设想除了诗人之外他还能是什么——当然,也很难设想
除了是《登鹳雀楼》和《凉州词》的作者外他还能是什么。《唐诗三
百首》,在“王之涣”名下的作者简介栏里是这么说的:“并州人,
天宝间与王昌龄、高适等,联唱迭和,名动一时。”简介的内容,仍
然脱不了“旗亭画壁”,言简意赅,似乎这就足够了,除此之外他不
再可能是其它的什么。至于除了写诗外他还做过些什么,他的家庭如
何,他的职业,他的性格,他的人格……一切都不重要,甚至都不存
在。后人只要记住:他是诗人,写了脍炙人口的《登鹳雀楼》、《凉
州词》就行了。
假如时光倒流,假如现在是公元八世纪,我真想到唐人中间去寻
找王之涣,看他究竟是怎样生活的。难道他会把一生的时间都花费在
酝酿与构思这两首小诗上,平仄、押韵、对仗、结构、色彩、旋律、
节奏、炼字炼句……殚精虑思,反复推敲,从而催生出这两首精美的
小诗?难道他的一生除了吟诗写诗外,真的不再干点别的什么了,比
如官吏、庄园主、管家、农夫、师爷、账房、城市平民、木匠、风水
先生、士兵或者军官?如果他什么都不干,靠什么生活?要知道古代
是没有职业作家的,古代的作家诗人们,绝大多数都是官吏,也就是
说他们另有一份比作家诗人更好更体面更光彩的职业,赖以养家糊口,
或者藉此享受荣华富贵。文学的创作只是他们业余爱好,纯粹是爱好,
不能当饭吃。职业决定人的身份。如果王之涣另有职业,究竟应该视
之为“诗人王之涣”,还是其他什么的王之涣?
写两首小诗花不了他多少生命时光,即使六首加在一起,也用不
了多长时间。那个时代的诗人大多诗思敏锐诗才便捷,口占一首七绝
或五绝是做诗的基本功。如果不是那样的话,我看也就没有后人心目
中“唐诗”的辉煌了。王之涣除了是诗人,肯定还是其他的什么——
只是后人不知道罢了。也有可能只是我不知道罢了。我只知道公元八
世纪那个名叫王之涣的人,他真实的生存状态同后人想象中模样不应
该相同,“诗人”无法概括他的身份特征,不是他的生存形式,写诗
吟诗也不是他全部的生活过程和意义。他真实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
没人知道,无法考证,也没必要去考证。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真实
的王之涣与后人想象中的王之涣肯定是两人。这一点我敢打赌真有趣,
一生仅留下六首绝句,其中竟有两首成了千古名作。凭这两首诗,王
之涣名留青史。颇像偶然与巧合,或者如人们常说的:“无意插柳柳
成荫”。他写这两首诗时,仅受制于瞬时片刻内心的冲动,是不会想
到今后能够如何如何的。如果他留存至今的诗总共只有六首绝句,即
使加上数倍乃至数十倍佚失的作品,他一生花在写诗吟诗上的时间也
不会很多。按照现代人的眼光看,他谈不上勤奋刻苦,更谈不上执着
以求了。但是,在他的一生中,就是这些短暂的用于写诗的时间,甚
至是某一瞬间,使他享有了文学史上一流诗人的盛名。
写到这里,应该言归正传了。我想要说明的是,文学是可以藏之
名山,传之久远的。王之涣可谓其中典型的例子。同时,对待文学的
态度,却不一定要恭恭敬敬诚惶诚恐,把它当做名山事业来看待。在
这一点上,王之涣也是典型的例子。“旗亭画壁”的故事,一生仅留
下六首小诗,都证实了这一点。
王之涣太随意了,不像现代那些职业文人那般虔诚。他只写些小
诗。如果他把毕生精力都花在诗歌创作上,哪怕花上一半精力,六十
首、六百首诗早已写出来了,像杜甫和陆游那样,身后留下许多诗作。
可他没有。“旗亭画壁”,诗人的作品漫不经心间成了歌伎演唱的歌
词(或许专门为她们所写也未必可知),歌伎卖唱的歌喉丝毫不亵渎
诗歌的神圣意义;诗人们并无怪罪之意,反而引以为荣,她们唱得越
多,他们越高兴。“旗亭画壁”的故事颇有深长意味。在中国古代,
歌伎们与诗歌的作者一起,共同为诗歌创作的繁荣尽力,为诗歌的阅
读带来审美愉悦。文人的文学态度。典雅的诗歌同秦楼楚馆竟有瓜葛,
大雅大俗,大俗大雅。
我总以为“旗亭画壁”的故事与王之涣仅留下六首绝句这一事实
有关联,两者意义暗合,且互为补充。(至此,我对这个故事是宁可
信其为真了。)它们叠加在一起,道出了中国文学最辉煌时代的那些
文人们,他们是如何对待诗歌的,他们的文学态度和文学趣味又是如
何。其中自然不乏文学和文学创作方面的真谛。他们用文学的态度来
对待生活,又用生活的态度来对待文学。当文学与王之涣们的生活融
为一体后,他们的一生难道不都是诗嘛!惟有如此,才能创造出蔚为
壮观的“唐诗”现象。
文学并不神圣。神圣的不是纯粹的文学,而是文学借以传达的东
西。当文学成功传达出了这些东西,文学即为神圣。脑子里老想着文
学的名山事业,未必与文学有缘。相反,随意一些,多想想文学以外
的东西,才是真正在做文学。文学的荣耀从不赋予刻意为之的索取者。
王之涣最终留下了六首诗,其中两首旷代的佳作,不经意间,成
就了他的名山事业。他无愧诗人的名号。诗人的生存形式和生存状态
比他真实的生存状态或许更有意义,也更为真实。后人心目中的王之
涣并非凭空虚构,他们的想象得益于真实。诗歌确实是他生命的结晶,
使他的生命意义升华了。虽然他一生可能做过许多事,虽然真实的他
可能并没有把诗歌当做自己的生命意义,可惟有诗歌他做得最出色,
诗歌显示出他生命的不同凡响之处、意义和价值。对后人而言,只要
知道王之涣是一名诗人、写过两首绝妙好诗,这就够了。除此之外,
他还有什么可让人羡慕的,他还能是什么呢?
当诗歌同他生活结合在一起时,他的一生都是诗。“旗亭画壁”,
一生只留下六首绝句——很有意思,值得现代文人们仔细玩味,特别
是那些作品洋洋大观却没有一部在读者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文人。与王
之涣的文学成就相比,后代的许许多多诗人文学家理应自叹弗如,深
深地反省了。

<谅州词>
此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首句“黄河直上”,有人 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为“黄沙”。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 看见“白云”?其实,“黄河直上”并不难理解。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 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遥望 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在水天相接处突 起“万仞山”, 山天相连, 这是竖向描写。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 “一片孤城”,隐约可见。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 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 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这“孤城” 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直上 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久住“孤城”,能无思家怀乡之情?这就引出了三 四句。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愁杀行客见”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 乡之情已明白可见。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怨杨柳”。“怨”甚么呢?从 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 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有助于加深对这个“怨”字的理解。诗意很婉曲: 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 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孤 城”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诗意如此委婉深厚, 而诗人意犹未足,又用“不须”宕开,为结句蓄势,然后以解释“不须”的原 因作结。 意思是: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黄生《唐诗摘抄》云:“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 金闺万里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 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写景雄奇壮 阔,抒情含蓄深永,正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登鹳雀楼>
那是一个日落的傍晚,诗人登上鹳雀楼,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渐渐西沉;而黄河自远方奔腾而来,又滚滚地向大海奔去。诗的前两句一写天空,一写河流,有静有动,从大处写起,笔笔入神,真是景象壮阔,气势不凡。诗写到这里,虽只两句,似乎笔力已尽。谁想作者却又翻空出奇,把读者带入更高的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并不满足于对眼前景物的流连,还想探究更远的景色,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

唐代诗人王之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名颇有趣味的人物。我之所
以称其为有趣味,原因有二。其一,他同唐代的另两位著名诗人高适
和王昌龄一,共同创作出了文学史上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该故
事又叫“旗亭赌唱”)。事见唐薛用弱的《集异记》,略述如下: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一日,三诗人共诣旗
亭,贳酒小饮。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
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
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昌
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开箧泪沾臆……”
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
昌龄则又引手画曰:“二绝句。”涣之自以得名已久,因指诸妓之中
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
是吾诗,子等当须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俟之。须臾次至双鬟
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因大谐笑。
后代曾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该故事是伪造的。它究竟是真是假我
们姑且不论,它已然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还有,如果没有王之涣,
也就不会有这故事了,这也是事实。因而我们可以把它当事实来阐述。
故事中出现的三位诗人,王之涣无疑最重要,故事的内容显然有利于
他和他的诗。
之所以说他有趣味的第二个原因,是王之涣流传下来的诗只有绝
句六首,可后人只要喜欢诗的,几乎无人不知晓他的诗名。《唐诗三
百首》选了他两首诗,一首《登鹳雀楼》,另一首《凉州词》。《唐
诗三百首》是中国最享盛名的诗歌选本,居然会选中他三分之一的作
品,可见他的不同寻常。我个人认为这两首诗是《唐诗三百首》里最
好的诗歌,因而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好的诗歌,抄录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仅凭这两首小诗,称王之涣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流诗人,我想并
不为过。诗人的盛名,从来都应该来自他的诗作。有了第一流的作品,
便会有每一流的诗人。如果不是第一流的诗人,何来第一流的作品?
王之涣写出了一流的作品,虽然数量少了些,但他还是一位一流的诗
人。诗人的桂冠从来就取决于作品的质量,而非数量。相反,以如此
少的量博得如此高的声誉,正是王之涣不同寻常之处。
我们可以把王之涣视为诗人。(事实上他也是诗人)他的诗作流
传下来;他的诗名流传下来;他成了中国文学的历史人物,并藉此一
直活到“现在”。王之涣存在的价值在于他的诗歌,在于文学意义。
后人只要一提起他的大名,马上会联想到中国文学高峰期的唐代诗歌,
以及那两首家喻户晓的诗作。“喔,王之涣,就是——就是那写《登
鹳雀楼》(或者是《凉州词》)的诗人嘛!”王之涣的形象是一名诗
人的形象,在后代人的心目中,诗人是他的生存形式;既然诗人是他
的生存形式,后人们若遥想当年,在他们的印象里,他的生存状态自
然也就是写诗和吟诗了。我想,假如现代雕塑家要为王之涣塑像,不
刻画他在写诗吟诗的形象又能刻画什么呢?写诗吟诗体现了他的生命
本质。
一千多年来,王之涣的生命是早已同那两首小诗联系在一起,再
不分离。很难设想除了诗人之外他还能是什么——当然,也很难设想
除了是《登鹳雀楼》和《凉州词》的作者外他还能是什么。《唐诗三
百首》,在“王之涣”名下的作者简介栏里是这么说的:“并州人,
天宝间与王昌龄、高适等,联唱迭和,名动一时。”简介的内容,仍
然脱不了“旗亭画壁”,言简意赅,似乎这就足够了,除此之外他不
再可能是其它的什么。至于除了写诗外他还做过些什么,他的家庭如
何,他的职业,他的性格,他的人格……一切都不重要,甚至都不存
在。后人只要记住:他是诗人,写了脍炙人口的《登鹳雀楼》、《凉
州词》就行了。
假如时光倒流,假如现在是公元八世纪,我真想到唐人中间去寻
找王之涣,看他究竟是怎样生活的。难道他会把一生的时间都花费在
酝酿与构思这两首小诗上,平仄、押韵、对仗、结构、色彩、旋律、
节奏、炼字炼句……殚精虑思,反复推敲,从而催生出这两首精美的
小诗?难道他的一生除了吟诗写诗外,真的不再干点别的什么了,比
如官吏、庄园主、管家、农夫、师爷、账房、城市平民、木匠、风水
先生、士兵或者军官?如果他什么都不干,靠什么生活?要知道古代
是没有职业作家的,古代的作家诗人们,绝大多数都是官吏,也就是
说他们另有一份比作家诗人更好更体面更光彩的职业,赖以养家糊口,
或者藉此享受荣华富贵。文学的创作只是他们业余爱好,纯粹是爱好,
不能当饭吃。职业决定人的身份。如果王之涣另有职业,究竟应该视
之为“诗人王之涣”,还是其他什么的王之涣?
写两首小诗花不了他多少生命时光,即使六首加在一起,也用不
了多长时间。那个时代的诗人大多诗思敏锐诗才便捷,口占一首七绝
或五绝是做诗的基本功。如果不是那样的话,我看也就没有后人心目
中“唐诗”的辉煌了。王之涣除了是诗人,肯定还是其他的什么——
只是后人不知道罢了。也有可能只是我不知道罢了。我只知道公元八
世纪那个名叫王之涣的人,他真实的生存状态同后人想象中模样不应
该相同,“诗人”无法概括他的身份特征,不是他的生存形式,写诗
吟诗也不是他全部的生活过程和意义。他真实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
没人知道,无法考证,也没必要去考证。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真实
的王之涣与后人想象中的王之涣肯定是两人。这一点我敢打赌真有趣,
一生仅留下六首绝句,其中竟有两首成了千古名作。凭这两首诗,王
之涣名留青史。颇像偶然与巧合,或者如人们常说的:“无意插柳柳
成荫”。他写这两首诗时,仅受制于瞬时片刻内心的冲动,是不会想
到今后能够如何如何的。如果他留存至今的诗总共只有六首绝句,即
使加上数倍乃至数十倍佚失的作品,他一生花在写诗吟诗上的时间也
不会很多。按照现代人的眼光看,他谈不上勤奋刻苦,更谈不上执着
以求了。但是,在他的一生中,就是这些短暂的用于写诗的时间,甚
至是某一瞬间,使他享有了文学史上一流诗人的盛名。
写到这里,应该言归正传了。我想要说明的是,文学是可以藏之
名山,传之久远的。王之涣可谓其中典型的例子。同时,对待文学的
态度,却不一定要恭恭敬敬诚惶诚恐,把它当做名山事业来看待。在
这一点上,王之涣也是典型的例子。“旗亭画壁”的故事,一生仅留
下六首小诗,都证实了这一点。
王之涣太随意了,不像现代那些职业文人那般虔诚。他只写些小
诗。如果他把毕生精力都花在诗歌创作上,哪怕花上一半精力,六十
首、六百首诗早已写出来了,像杜甫和陆游那样,身后留下许多诗作。
可他没有。“旗亭画壁”,诗人的作品漫不经心间成了歌伎演唱的歌
词(或许专门为她们所写也未必可知),歌伎卖唱的歌喉丝毫不亵渎
诗歌的神圣意义;诗人们并无怪罪之意,反而引以为荣,她们唱得越
多,他们越高兴。“旗亭画壁”的故事颇有深长意味。在中国古代,
歌伎们与诗歌的作者一起,共同为诗歌创作的繁荣尽力,为诗歌的阅
读带来审美愉悦。文人的文学态度。典雅的诗歌同秦楼楚馆竟有瓜葛,
大雅大俗,大俗大雅。
我总以为“旗亭画壁”的故事与王之涣仅留下六首绝句这一事实
有关联,两者意义暗合,且互为补充。(至此,我对这个故事是宁可
信其为真了。)它们叠加在一起,道出了中国文学最辉煌时代的那些
文人们,他们是如何对待诗歌的,他们的文学态度和文学趣味又是如
何。其中自然不乏文学和文学创作方面的真谛。他们用文学的态度来
对待生活,又用生活的态度来对待文学。当文学与王之涣们的生活融
为一体后,他们的一生难道不都是诗嘛!惟有如此,才能创造出蔚为
壮观的“唐诗”现象。
文学并不神圣。神圣的不是纯粹的文学,而是文学借以传达的东
西。当文学成功传达出了这些东西,文学即为神圣。脑子里老想着文
学的名山事业,未必与文学有缘。相反,随意一些,多想想文学以外
的东西,才是真正在做文学。文学的荣耀从不赋予刻意为之的索取者。
王之涣最终留下了六首诗,其中两首旷代的佳作,不经意间,成
就了他的名山事业。他无愧诗人的名号。诗人的生存形式和生存状态
比他真实的生存状态或许更有意义,也更为真实。后人心目中的王之
涣并非凭空虚构,他们的想象得益于真实。诗歌确实是他生命的结晶,
使他的生命意义升华了。虽然他一生可能做过许多事,虽然真实的他
可能并没有把诗歌当做自己的生命意义,可惟有诗歌他做得最出色,
诗歌显示出他生命的不同凡响之处、意义和价值。对后人而言,只要
知道王之涣是一名诗人、写过两首绝妙好诗,这就够了。除此之外,
他还有什么可让人羡慕的,他还能是什么呢?
当诗歌同他生活结合在一起时,他的一生都是诗。“旗亭画壁”,
一生只留下六首绝句——很有意思,值得现代文人们仔细玩味,特别
是那些作品洋洋大观却没有一部在读者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文人。与王
之涣的文学成就相比,后代的许许多多诗人文学家理应自叹弗如,深
深地反省了。


凉州词中春风指什么
《凉州词》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译文: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

有哪些关于描绘山水的古诗词名句?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

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哪位诗人写的
凉州词(王之涣)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凉州词在唐代是乐府的常见曲名,多写边塞军旅生活之事。

描写山川之美的诗句
(王之涣《登鹳雀楼》)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溪。 君到姑苏见,人家...

登鹳雀楼古诗及诗意
二、诗人介绍 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三、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

为什么有人说《登鹳雀楼》作者不是王之涣?
你不需要明白什么意思,音韵、节奏之美已经够让人陶醉了,所以特别适合儿童诵读。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这首诗的,但看2011年出版的《唐诗排行榜》,发现被排在第四位,在《凉州词》之后,还是有点惊讶。作者王之涣,我们并不陌生,《全唐诗》虽然只留诗六首,却因为《登鹳雀楼》和《凉州词》两首绝唱...

描写黄河的诗句有哪些
《登鹳雀楼》【唐】王涣 白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目更层楼 《登蒲州逍遥楼》 榆息烽火高柳静风尘卜征巡九洛展豫三秦昔潜龙今理辰平乘道泰聊赏遇春 黄河络飞观接津览遗芳翰千载肃神 《黄河二首》【唐】杜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闻 铁马鸣知数胡高鼻群 《行路难》 男轗轲徒搔首入市脱衣...

王之涣为什么喜欢做边塞诗??
他那首脍炙人口的《凉州词》,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历代被人们广为传诵,被章太炎先生称为“绝句之最”。《登鹤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为千古名句。王之涣的诗流传下来的甚少,今可见者只有六首,而此六首,足使王之涣诗...

描写黄河气势磅礴的诗句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一阕《浪淘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滔滔黄河的来龙去脉和雄伟气势。其中,还诗情画意地联想到随着层层波浪,去美丽传说中的天仙佳侣之家做客。《凉州词》王涣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

请问以下的三个诗人有那个相同之处?
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归德。雅淡珏爵,酷嗜闲放。”后任县尉。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畅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为历代所传颂,《登鹳雀楼》小的”欲穷千目.更上一层楼”更为千古名句。王之涣的诗.传世者仅有6首。 big5.huaxia\/...

汉阴县15650314270: 凉州词(王之涣)和登鹳雀楼以及出塞的诗歌意思 -
袁马选灵:[答案]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此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首句“黄河直上”,有人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为“黄沙”.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看见“白云”...

汉阴县15650314270: 王之涣《凉州词》《登鹳雀楼》我想知道王之涣是在什么情况下 分别写下《凉州词》与《登鹳雀楼》的.作者当时的境遇,心情,与要表达的情感.是两首诗,... -
袁马选灵:[答案] 王之涣流传下来的诗只有绝 句六首,可后人只要喜欢诗的,几乎无人不知晓他的诗名.《唐诗三 百首》选了他两首诗,一首《登鹳雀楼》,另一首《凉州词》.《唐 诗三百首》是中国最享盛名的诗歌选本,居然会选中他三分之一的作...

汉阴县15650314270: 《咏柳》《凉州词》《登鹳雀楼》《春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语言简练一点 -
袁马选灵:[答案]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如同碧玉妆扮着高高的柳树... 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

汉阴县15650314270: 求几首古诗1.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2.登鹳雀楼 3.春晓 4.宿建德江 5.凉州词(葡萄) -
袁马选灵:[答案]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

汉阴县15650314270: 王之涣是什么诗人代表作有什么 什么等. -
袁马选灵:[答案]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代表作: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汉阴县15650314270: 王之涣《登鹳雀楼》 -
袁马选灵:[答案]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汉阴县15650314270: 咏柳,回乡偶书,凉州词,登鹳雀楼,春晓 -
袁马选灵:[答案]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汉阴县15650314270: 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岑参都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请分别写出他们的代表诗作名是他们的代表诗作名 -
袁马选灵:[答案] 高适:燕歌行 王昌龄:《出塞》、《从军行》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之涣:《凉州词》、《登鹳雀楼》

汉阴县15650314270: 登鹤雀楼是一首什么诗 -
袁马选灵:[答案] 《登鹳雀楼》,唐诗名,为题咏山西省永济市鹳雀楼(又名鹳鹊楼)的篇章.由于鹳雀楼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加之区位优越,风景秀丽,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多来登楼观瞻、放歌抒怀,并留下许多居高临下,雄观大河的不朽篇章....

汉阴县15650314270: 《登鹳雀楼》作者是谁 朝代是什么? -
袁马选灵: 1、作者王之涣,唐代诗人. 2、诗人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