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文章的特点

作者&投稿:宥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朱自清散文的主要风格特点~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分为三个种类,这三个种类各有各的特点:
第一种散文是关于当时的社会的一些黑暗和抨击当时社会的一些不好的现象,这一类文章的得主要特点就是既有叙述性的文字又有议论性的文字,两者并存,这让他的文章更加有吸引力。

他的第二类文章就是关于回想往事的文章,这类文章大多数是叙述关于他小时候和娶亲的故事或者是在他结婚之后和妻子的故事,这一类文章的主要特点就是大多都是基调比较悲伤的文章,因为在这个时候朱自清已经年纪不小了,对往事有了不一样的感触,所以经常写一些这类的文章来纪念过去,这也算是他这类文章的又一个特点。
他其余的作品就是主要描写风景的文章,这些文章主要是描写的一些关于他去过的或者是希望去的地方的描写。他这一类文章的主要特点就是文笔清秀,用词高雅秀丽,让人读完就有一种想要到这个地方去感受一番的冲动。这些就是朱自清散文的主要特点。
扩展资料:
朱自清介绍及其相关作品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朱自清散文

1、朱自清喜爱古典诗词,对古典诗词非常熟悉。他写散文时能信手拈来使诗词的意境与散文的意境融为一体在散文中创造诗情画意的境界,既有近物的细致刻画,也有远景的淡淡勾勒,
2、朱自清散文善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例如《荷塘月色》中,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他要无牵无挂独自享用无边荷塘月色,就是要摆脱“心里颇小宁静”,而追求刹那问安宁的心境的反映。
3、在散文中常常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静”的景物写活了。例如:《春》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一个“钻’字,就表现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再加上“偷偷地”修饰,状其小知小觉出现,生动的表现了春草的活力,把春给写活了。
4、朱自清散文爱用叠词,造成他散文的节奏感与韵律美。《荷塘月色》用了26个叠词,如“田田”、“层层”写荷叶的多、密、重叠相连,“曲曲折折’写荷塘的轮廓、,这些叠字叠词小仅增强了物态清貌的形象感,而且构成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富于音乐美。
5、散文大多篇幅短小,构思更见匠心。《背影》无论写人、叙事、抒情都十分平实,但在平实中却孕育着极为精巧的构思。为儿子买橘子而艰难的在月台上爬上爬卜的背影,深深的打动了作者的心灵,顿时使“我’获得了特殊的感觉。

扩展资料: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影响最大。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打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意、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缤密的艺术风格。
秦淮河的灯月交辉,画舫凌波,与游览者的快意、渴慕之情相谐调,而山歌妓卖唱引起的怅惘、矛盾、幻灭等情思,意使“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
写景则融情于景,叙事则化意入事,这正是朱自清散文的动人之所在。他在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作品鉴赏NO.1

  朱自清的散文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入《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温州和踪迹》之二的《绿》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与上述绚丽和浓艳的比喻相比,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描绘了一幅父子车站送别的图画。文中用平易的文字描写了父亲爬上站台的动作,于滑稽、笨拙的动作中,传达出父子间的真情。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浓妆淡抹总相宜。

  朱自清作品鉴赏NO.1

  读朱自清的散文,如同观赏和品味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荷塘月色》宛如一幅色调朦胧的水墨风景;《绿》又仿佛一组颜色明丽的水彩;而《威尼斯》却又如同一幅颇具西洋风格的油画。三篇散文,给人的审美感受不同:《荷塘月色》表现的是朦胧之美,文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绿》描绘的是鲜丽之美,字里行间洋溢着勃勃的生机和作者对生命的由衷赞美;《威尼斯》写的是异国风光之美,画中充满了浓浓的北欧情调和作者对威尼斯古老文明的咏叹。这些都令人心旷神怡,留恋不已。用“浓妆淡抹总相宜”来概括朱自清上述散文的审美特征,是最恰当不过的。�

  善于描绘景物,使其各具特色,且都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这是朱自清散文的一大特征。这一特征,在三篇课文中明显地表现出来。《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描写景物以“淡抹”为主。文章开篇,作者就这样写月光:“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还是淡的。“这就为全文定下了一个色彩的基调。正因为一切都笼罩在 "流水一般”的月光下,所以一切景物都是朦胧的、若明若暗的。那“浮起在荷塘里的薄薄的青雾”,那“笼着青纱”的“梦一般”的叶子和花,那“一团团的烟雾似”的树色,“树梢上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无不使人感受着一种淡雅朦胧之美,给人以轻柔绰约的审美愉悦。在作者笔下,《威尼斯》又仿佛一组组油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多以浓墨重彩来描绘威尼斯的风光。请看:“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了”。“江南的水乡’是什么景象?是“日出江花红似火”的浓艳,是“春来江水碧如蓝”的澄清。红得热烈,绿得醉人,作者以此来比喻威尼斯的风光,不仅使人们领略到威尼斯的明媚亮丽,而且使人们领略到这座古城焕发的勃勃生机。作者笔下的文化之城呢?其颜色也自然是绝而不俗的了。你看,圣马克方场是“伟丽”的,公爷府的墙面上用白色和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的方纹,“在阳光里鲜明得像少女一般”。而威尼斯唱夜曲的歌女们“微微摇摆在红绿灯球下,颤动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的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这里,作者用鲜艳的彩笔,描绘出威尼斯的美丽风光和文化特色,使其浓抹重彩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而这些描写,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威尼斯“华妙庄严兼而有之”的特点。那么《绿》中的景物有何特点呢?作者在梅雨潭所见到的景物是‘微微的云”、“飞花碎玉的瀑布”、“小小的梅雨似的”水花,这里的景物,色绎晶莹,色调淡雅;而梅雨潭呢?却又是“满眼醉人的绿色”,它柔和、明亮、纯洁。它绿得“浓谈得宜”,既不像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鹅黄的底子显得太淡,又不像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碧——似乎太浓。这样的描写,不尽使人想到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对于美女的描写:“东家有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绿》中对梅雨潭的描写和《登徒子好色赋》中对美女的描写,不正有异曲同工之处吗?她们的美不都是恰到好处吗?难怪作者在篇末写道“我不禁惊诧于梅雨谭的绿了”,这真是神来之笔,点睛之笔啊!

  ps
  感动中国的作家——朱自清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4-01/13/content_1273567.htm

朱自清作品鉴赏NO.1

朱自清的散文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入《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温州和踪迹》之二的《绿》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与上述绚丽和浓艳的比喻相比,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描绘了一幅父子车站送别的图画。文中用平易的文字描写了父亲爬上站台的动作,于滑稽、笨拙的动作中,传达出父子间的真情。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浓妆淡抹总相宜。

朱自清作品鉴赏NO.1

读朱自清的散文,如同观赏和品味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荷塘月色》宛如一幅色调朦胧的水墨风景;《绿》又仿佛一组颜色明丽的水彩;而《威尼斯》却又如同一幅颇具西洋风格的油画。三篇散文,给人的审美感受不同:《荷塘月色》表现的是朦胧之美,文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绿》描绘的是鲜丽之美,字里行间洋溢着勃勃的生机和作者对生命的由衷赞美;《威尼斯》写的是异国风光之美,画中充满了浓浓的北欧情调和作者对威尼斯古老文明的咏叹。这些都令人心旷神怡,留恋不已。用“浓妆淡抹总相宜”来概括朱自清上述散文的审美特征,是最恰当不过的。�

善于描绘景物,使其各具特色,且都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这是朱自清散文的一大特征。这一特征,在三篇课文中明显地表现出来。《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描写景物以“淡抹”为主。文章开篇,作者就这样写月光:“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还是淡的。“这就为全文定下了一个色彩的基调。正因为一切都笼罩在 "流水一般”的月光下,所以一切景物都是朦胧的、若明若暗的。那“浮起在荷塘里的薄薄的青雾”,那“笼着青纱”的“梦一般”的叶子和花,那“一团团的烟雾似”的树色,“树梢上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无不使人感受着一种淡雅朦胧之美,给人以轻柔绰约的审美愉悦。在作者笔下,《威尼斯》又仿佛一组组油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多以浓墨重彩来描绘威尼斯的风光。请看:“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了”。“江南的水乡’是什么景象?是“日出江花红似火”的浓艳,是“春来江水碧如蓝”的澄清。红得热烈,绿得醉人,作者以此来比喻威尼斯的风光,不仅使人们领略到威尼斯的明媚亮丽,而且使人们领略到这座古城焕发的勃勃生机。作者笔下的文化之城呢?其颜色也自然是绝而不俗的了。你看,圣马克方场是“伟丽”的,公爷府的墙面上用白色和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的方纹,“在阳光里鲜明得像少女一般”。而威尼斯唱夜曲的歌女们“微微摇摆在红绿灯球下,颤动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的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这里,作者用鲜艳的彩笔,描绘出威尼斯的美丽风光和文化特色,使其浓抹重彩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而这些描写,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威尼斯“华妙庄严兼而有之”的特点。那么《绿》中的景物有何特点呢?作者在梅雨潭所见到的景物是‘微微的云”、“飞花碎玉的瀑布”、“小小的梅雨似的”水花,这里的景物,色绎晶莹,色调淡雅;而梅雨潭呢?却又是“满眼醉人的绿色”,它柔和、明亮、纯洁。它绿得“浓谈得宜”,既不像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鹅黄的底子显得太淡,又不像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碧——似乎太浓。这样的描写,不尽使人想到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对于美女的描写:“东家有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绿》中对梅雨潭的描写和《登徒子好色赋》中对美女的描写,不正有异曲同工之处吗?她们的美不都是恰到好处吗?难怪作者在篇末写道“我不禁惊诧于梅雨谭的绿了”,这真是神来之笔,点睛之笔啊!

ps
感动中国的作家——朱自清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4-01/13/content_1273567.htm
回答者:garf - 举人 四级 3-26 09:48

--------------------------------------------------------------------------------

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为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为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他写的文章感情丰富!

同意楼上的
感情蛮丰富的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点
一、构思缜密,布局精巧(如《荷塘月色》,全篇以时间为顺序,以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绘景物,抒发感情.这样的结构严谨细密,脉络清楚,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像行云流水一般,达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可贵境界.结构文章的同时,作者又进行了精心的剪裁和巧妙的安排,没有平均使用笔墨,平...

朱自清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朱自清文章的写作特点是:清晰的思路、细密的结构、细腻的手法。人物简介: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作品简介:《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朱自清散文,追求一个“真”字,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讲真话,写真情,描绘实景,是他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简介: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

《匆匆》是现代作家 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 。文章紧扣“ ”二字,细腻地...
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朱自清的散文风格特点有哪些
1、作者善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例如《荷塘月色》中,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他要无牵无挂独自享用无边荷塘月色,就是要摆脱“心里颇小宁静”,而追求刹那问安宁的心境的反映。2、朱自清喜爱古典诗词,对古典诗词非常熟悉。他写散文时能信手拈来使诗词的意境与散文的...

《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荷塘月色》的语体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微知著词蕴情、语句平实句彰情、妙用修辞辞传情、语言自然清新秀丽。见微知著词蕴情,词中窥“自我的错位”《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用词细腻传情,无论是颜色词、副词、还是动词的使用,《荷塘月色》都体现了作者在锤炼词语方面的深厚功力。现代散文教学...

《春》朱自清 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是啥?
1、语言具有诗化,由于朱自清是诗歌出身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仍满贮诗意,所以他的散文文笔清秀、富有真情、极具感染力,本文读来让人感到平常之词飘逸着优美,平淡语言洋溢着深情,就是本文诗一般的语言所起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春》里的春天万物也富有感情,诗情与景物和谐地交融使文章具有了浓郁的...

试论朱自清散文的特色。
文中还用博喻的手法,多角度、多侧面显示绿的特征,“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从视觉、触觉、感觉等几方面形象地再现了绿的柔美、明亮、软嫩、纯净的特征,...

朱自清所有写事散文的大致内容、写作特点、修辞手法
纵观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真挚、深厚的情感投入。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朱自清那些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或感伤、或温厚、或幽默的人伦之情,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如《背影》中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步履艰难的老父亲的背影成...

...你认为朱自清先生年轻时候的写景散文有怎样的特点?
”(《说逼真与如画》)朱自清描写景物的造诣很深,在他笔下,无论是梅雨潭的绿色,还是荷塘的月光和南方的细雨,都写得逼真如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春》具有语言简朴、口语化等特点。这些语言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活泼,节奏明快,语短意丰,表现力强。为了更好地描写春天,采用比喻...

阿拉善盟17154672665: 朱自清的散文有怎样的特点 -
后京克咳: (1)抒情的委婉细腻美:①情是朱自清散文的根基,是其作品内在联系的纽带;②不粉饰,不渲染,以平易的叙述寄寓深情厚意. 将自己真挚深厚的感情注入作品,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多表现父子之情、夫妇之情、儿女之情等,或温厚...

阿拉善盟17154672665: 朱自清的散文有什么特点? -
后京克咳:[答案] 朱自清散文的核心是一个“真”字.用真挚的感情,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记写真实的景物,发表真实的议论,语言清丽凝练,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以抒情和叙事为主,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

阿拉善盟17154672665: 朱自清的散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
后京克咳: 朱自清的散文,在语言上的特点有:他的散文语言清丽朴素,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用词准确,善于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多用叠词,富有音韵美.在他的散文中能够将古典诗词的风格融入其中,写景抒情,这是现代散文家绝少有的独特现象,他用语言塑造了美的人生.当然,这种人生适合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所以散文附着上了个人的浓厚色彩.从色彩上看,不同心境下的散文,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或为明丽,或为灰暗,也许就是先生的不同的人生际遇.散文主要是从修辞多样,用词灵活;景语为情语;朴素又创新;口语化程度高;深刻的阅历烙印;鲜明的个性特征等六个方面来论述他散文的语言艺术特色.

阿拉善盟17154672665: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
后京克咳:[答案] 朱自清的散文特点: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

阿拉善盟17154672665: 朱自清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后京克咳: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 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 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三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阿拉善盟17154672665: 朱自清文章的特点是什么?
后京克咳: 朱的散文善于写内心世界.不管是抨击黑暗现实、表现亲朋好友的感情,还是写景抒情,都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融入其中,让读者在阅读中时常处于被感染的过程中.周的散文则善于写日常生活.那些生活中常常不被人注意的事物,周却独具只眼,使读者不得不佩服他观察的细腻. 从语言上说,朱的散文语言是高度提纯的,相当隽永,特别是他的写景的散文,可以说通篇都是诗——形式是散文的,意境是诗的.而周的散文语言是朴实——朴实得近乎平淡.欣赏他的散文,就像听一个老人在那里絮语但不是絮叨,其中渗透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世态炎凉.

阿拉善盟17154672665: 朱自清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后京克咳: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文如其名. 特点体现在“朱”、“自”、“清”三个字上: 为国为民的丹心、忠心唯“朱”可表; 写意抒情的真心、诗心缘“自”而发; 构思用笔的凝练、淡雅非“清”难蕴

阿拉善盟17154672665: 朱自清的散文有什么写作特点? -
后京克咳: 朴实 谈不上 想想那个 亭亭的舞女的裙 梵阿铃的名曲 就不朴实 这比喻很浮泛 背影是朴实的

阿拉善盟17154672665: 朱自清散文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后京克咳: 朱自清的散文清新、朴实、优美,风格独特,自成一体,许多作品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这些作品细腻华美、婉转清新,从内容到形式都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气,也成为后代语文教学课本历久不衰的范本.纵观朱自清的散文风格,...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