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原文

作者&投稿:牢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诗歌中如林庚老先生中的<说木叶>一文中木叶和树叶 这种类似的相对的意象~

《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谢庄《月赋》:“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唐诗宋词多读一些。看一点音律入门的书。对培养古典修养有益。另外多读一些地方志,如李斗的《扬州画舫录》。张岱的《夜航船》。还有《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语言简洁凝练。惜字如金。民国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亦可一读。文白间杂。含蓄、典雅。要想搞创作,还是陆游一句话,功夫在诗外。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个人首推《论语》、《道德经》。这两部书是经典中的经典,绝对的提高个人修养和言行品味。我上中学时也很讨厌论语说教似的东西,觉得“孔老二”很假……但现在看看,我却为那时的浅薄而汗颜。却是字字珠玑,让人受益匪浅。作为一个中国的读书人,这两本书确实因该必读的,绝对不腐朽落伍,这是基础。我的一个大学老师在我问相同的问题时,就极力推荐这两本,让我用心去读。

其次是《庄子》,《孟子》。但个人更喜欢佛教经典《金刚经》(或许刚读看不懂,就看看南怀瑾老先生的《金刚经讲什么》),佛教经典《金刚经》不是迷信,从中你会有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和心态,当中的人生道理更是博大精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样发人深省的话有很多,是不同于儒道精神的,很值得借鉴学习。我觉得这是一部让人静心入定的书,绝不单单是一部宗教书籍,更不是迷信(我是党员,不信宗教,我不是在传播什么)。读完你会有很大收获的,对个人修养会有很大提高。如果佛缘深,上瘾了,读读《楞严经》《心经》《坛经》《法华经》什么的吧(虽然书籍或电子版的都有,但我暂时没到那种境界,不过这些佛教典籍都是很好的修身养性的经典)

《史记》可读性很强,故事情节丰富,参照译本会很有意思。

另外《古文观止》中的文章脍炙人口,都是名篇中的经典,如能熟读,就熟悉了文言文的词汇语法和布局谋篇,如果想记诵,就读古文观止中的一些名篇。

《唐诗三百书》,虽然很老套,但用心去体会其中意境,认真诵读,会很有收获的,与提高个人修养,更是大有裨益。

再就是《三国演义》《红楼梦》,这两部书反正分别是我初中、高中时的最爱,读了不知多少年、多少遍。应该是我个人的文学基础和老底,有很深的感情,呵呵。但西游记和水浒还是缓一缓吧,个人认为于提高修养的用处远不及前两部明显。等底子再厚一厚当消遣读读吧。

其实古典书籍反过来倒过去都是那些大家所熟知的,但真正好好研读,领会当中精神和真谛,则会让你受益终身。

你也没给悬赏费,我也不是奔着分去的,只是想分享一些自己的读书心得,很开心,不知不觉就写了这么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说 “ 木叶 ”

林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九歌》 )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 ” 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 萧纲《折杨柳》 )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捣衣诗》 )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 )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 “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 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 周邦彦《满庭芳》 )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 曹植《美女篇》 )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 吴均《青溪小姑歌》 ) 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v


鄂州市19415315149: 林庚说木叶中的诗句 -
闽娥金石: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鄂州市19415315149: 说木叶一二段运用大量诗句是为了说明什么现象用原文的话回答? -
闽娥金石: 作者在第一段中引用了大量诗句,旁征博引,提出了要论述的对象:“木叶”成为了诗人钟爱的形象,即引出话题. 《说“木叶”》是林庚写作的论述文章,收录在他的《唐诗综论》中.

鄂州市19415315149: 说木叶的作者是谁? -
闽娥金石: 林庚(1910~2006),字静希.诗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鄂州市19415315149: 说木叶的作者是谁?
闽娥金石: 作者是林庚,说“木叶”选自《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鄂州市19415315149: 阅读《说“木叶”》探究解读. 1.林庚先生从大量古代诗歌中发现,古代的诗人们爱用“木叶”入诗,却很少用到“树叶”一词.“木叶”与“树叶”在概... -
闽娥金石:[答案] 答案:提示: 1.“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互相排斥,反而十分一致,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木叶”: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

鄂州市19415315149: 古诗文默写填空.(1)林庚在《说“木叶”》中引用屈原《九歌·湘夫人》的句子是“ - -----------,------- -
闽娥金石: (1)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2)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3)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4)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鄂州市19415315149: 在古文中,绿叶(叶子)可以称为什么 -
闽娥金石: 是:木叶 中国古代文学中指“树叶”(以下内容来源于《说“木叶”》作者:林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

鄂州市19415315149: 《说木叶》课文来自林庚的哪本书?? -
闽娥金石: 《唐诗综论》

鄂州市19415315149: 洞庭波兮木叶下 -
闽娥金石: “木叶”: 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

鄂州市19415315149: 林庚的《说木叶》的前三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
闽娥金石: 第一至第三段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研究对象,列举了一系列现象,促使读者继续读下去,究其根源. 希望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