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小故事

作者&投稿:门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故事?~

张衡(公元78-139年)成就: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2.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研究出了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发明了“割圆术”
3.甘德,战国时代天文学家。经过长期的天象观测,甘德与石申各自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结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4.贾逵(30~101),东汉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首先提出在历法计算中应按黄道来计量日、月的运动,并发现月球的运动为不等速。所撰有《春秋左氏传解诂》、《国语解诂》等。

那些著名的物理学家没有什么可以多说了,诸如邓稼先等等耳熟能详的也没啥好说,我觉得值得铭记的,是那些出师未捷身先死,做了很多工作但知名度不高的物理学家,比如我国的南仁东教授。这里我先贴出一些,以后可以更新补充。陈华生(Herbert Chen) March 16,1942 – November 7, 19872015年诺贝尔物理奖颁发给了日本的超级神岗和加拿大的萨德伯里中微子实验的领导人/发言人,以表彰两者发现大气中微子振荡和太阳中微子味转换。

而陈华生是萨德伯里中微子实验的重要奠基人。他出生在战乱年代的重庆,1955年通过美国的难民法案举家移民到美国(因为移民美国,这也是他在国内没有新闻炒作的原因)。他的童年极其凄苦,先是经历了战乱导致营养不良,后在美国又过早地失去双亲,只能通过努力,在奖学金和打工的压力下完成了学业。虽然生活艰难,但是他在中微子实验方面逐步展露了才华, 1975年他领导了洛斯阿拉莫斯的E-225实验,最早测量了电子中微子与电子的弹性散射反应,给80年代发现中性波色子奠定了基础。

1976年,他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工作,和CIT的科研人员一起开发了早期的液态氩气时间投影腔装置。这种装置至今依然应用在探测中微子和暗物质的实验前沿里,比如dark-side,DUNE等实验。1984年,他独自一人作为作者,发表了使用重水装置来探测太阳中微子,由此可以区分太阳中微子是否发生了味转换,从而解决太阳中微子丢失的谜题。在之后,他进一步提出了中微子天文观测站实验的概念,这在1987年神岗实验发现超新星中微子得到了验证。

随后,他在美国和加拿大两地奔走,请求将用于核工业的重水提供给基础科学研究,将深层地矿开发成极深地下实验室。项目在1987年左右启动。然而,早年的营养不良,加上之后的操劳,他在1986年的时候被诊断出了白血病,很快在1987年11月去世。此后,他团体里的加拿大科学家麦克唐纳德接过接力棒,实验在90年代初期建成。这项实验因为用到了当时不少新技术,项目组克服了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终于在2002年的时候达到了测量目标,解决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太阳中微子丢失之谜。陈华生的遗像一直挂在萨德伯里中微子实验室的地表行政建筑内,这个建筑每年在一定时期对访问学生开放,供大家瞻仰。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他"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石申,一名石申夫,魏国人,战国中期天文学家、占星家。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史记·天官书》记载,战国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有四家:“在齐,甘公;楚,唐昧;赵,尹皋;魏,石申。”还说各家的天文学都有占星术的内容,在他们的著作中能够看到当时战乱相寻的形势,记录着为政治事件占验的各种各样的说法,即“田氏纂齐,三家分晋,并为战国。争于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数屠,因以饥谨疾疫焦苦,臣主共忧患,其察视祥候星气尤急,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言从(纵)衡者继踵,而皋、唐、甘、石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米盐。”《史记正义》引南朝时代梁阮孝绪的《七录》说,“石申,魏人,战国时作《天文》八卷也。”可惜书已失传。
石申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是他与甘德所测定并精密记录下的黄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是世界上最古的恒星表。相传他所测定的恒星,有138座,共880颗。从唐代《开元占经》中保存下来的石申著作的部分内容看,其中最重要的是标有“石氏曰”的121颗恒星的坐标位置(今本《开元占经》中佚失6个星官的记载)。现代天文学家根据对不同时代天象的计算来验证,表明其中一部分坐标值(如石氏中、外星官的去极度和黄道内、外度等)可能是汉代所测;另一部分(如二十八宿距度等)则确与公元前4世纪,即石中的时代相合。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代的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生于元太宗三年,卒于元仁宗延二年。
郭守敬幼承祖父郭荣家学,攻研天文、算学、水利。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攻下南宋首都临安,在统一前夕,命令制订新历法,由张文谦等主持成立新的治历机构太史局。太史局由王恂负责,郭守敬辅助。在学术上则王恂主推算,郭主制仪和观测。
至元十五年(或十六年),太史局改称太史院,王恂任太史令,郭守敬为同知太史院事,建立天文台。当时,有杨恭懿等来参予共事。经过四年努力,终于在至元十七年编出新历,经忽必烈定名为《授时历》。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 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 ,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 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数星星的孩子 》讲的是张衡的故事。



虽然有,但我不知道。


中国古代天文学现代自然科学
细致观察在那个时代,我国天文学家对特殊天象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如1572年出现的“阁道客星”和1604年的“尾分客星”,这些都是极为罕见的超新星现象,对天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成就展示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活跃与进步,不仅在理论知识上有所积累,而且在实际应用上也展现了其先进性...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
比如“超新星”,中国人叫做“客星”,都早于其它国家。两千多年前的“甘石星经”记录了全天各主要的星座,都有自己的命名。比如:河鼓二、天津四、大角、大火、南河三、等等。中国民间有许多关于星星的民间故事,说明古代天文学的发达。天文观测,对于历法、气候十分重要。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祖先最伟大...

中国古代对天文学的研究过程是什么样的?
并且,在这时候,中国就已知道了一年有365.2425天,这和现行的公历是一样的,而且比外国早300多年。明清时期,中国的天文事业仍旧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如清朝早期的中国天文学家,就提出过恒星有远近变化,也就是认识到恒星有视向运动。然而,欧洲的科学家却直到1868年才提出这种概念。中国古代对天文学...

中国古代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有哪些?你知道哪些?
在长期观察天文现象的前提下,春秋战国时代楚人甘德(今属湖南)、魏人石申(今属河南)各写下一部天文学经典著作。后代把这两部经典著作合起来,称之为《甘石星经》。《甘石星经》,是中国古代天文学著作,是世界现存最早的天文经典著作之一。成册于春秋战国时代,看到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为五行学说打下...

中国古代天文学是什么天文学
天文学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早期天文学的内容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天体测量学。 中国古代的天象纪事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们就注意到物侯和天象的周期变化有密切的联 系,于是开始了对日、月等天象的观察。此后,中国人长期不断地辛勤致力于天象的观察和记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留下了关于太阳...

中国古代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天文学在我国战国时期已有所发展,当时出现了一群天文学家占星者,主要的工作则是为当朝皇帝占卜运势。作为最早的天文著作,原本早已失落在历史长河中,现今流传的仅有史书记载中的零散片段。《甘石心经》为我国春秋时期的占星学者甘德、石申所创作...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
- 东汉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千里意外地震发生的液裤态方向,比欧洲早1700多年。4. 隋唐时期的成就:-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僧...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研究到底达到什么水平?
实际上在学术界这种误解是不存在的。比如,在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图解天文学史》的第63页,写道“还须指出,中国古代在天地结构图像上盖天说和浑天说两派都没有明确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另外一本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的第132页中,作者写道:“从张衡以后到元代...

中国古代天文学成绩斐然,为什么没有出现天文学革命?
古代中国天文准确说是“历法学”,主要成就多为天文观测学方面的,缺少强大的理论基础的支撑。而西方自文艺复兴之后各门基础学科爆发式的大繁荣,为天文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后发展了天文物理等重要的天文学的根基,因而他们越走越远,而封建的桎梏一直制约着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越拉越多!

哪位有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详细资料?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天文学也是中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其他包括农学、医学和数学,天文学方面屡有革新的优良历法、令人惊羡的发明创造、卓有见识的宇宙观等,在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上,无不占据重要的地位。我人个对古代的天文历法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历年来我也在...

安阳市13077537209: 古代关注星星的天文学家和他的相关故事 -
呼净巴曲: 张衡,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小时候家境贫寒,每天晚上都在数星星.

安阳市13077537209: 张衡进行科学探究的故事 -
呼净巴曲: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观测记录了3500颗恒星,发明世界第一架水力发动的天文仪器 在东汉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位创制天球仪,候风仪,地震仪的天文学家张衡.张衡于公元78年出生在河南南阳,家境贫苦.但他自幼喜欢读书,成年后曾在南...

安阳市13077537209: 古代科学家张衡的故事及啊 -
呼净巴曲:[答案] 数星星的孩子》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明珠一样闪亮.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对着夜空数星星.一颗,两颗... 北斗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是东汉人.他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http://...

安阳市13077537209: 天文学家的故事 -
呼净巴曲: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是他留给后人的一部不朽著作.这部书从写作到出版,前后一共花了30多年. 哥白尼在大学毕业以后,就对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产生了怀疑.从1506年左右开始,他着手撰写日心理论的著作,一直到...

安阳市13077537209: 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
呼净巴曲:[答案] 李时珍——中国古代卓越的药物学家. (公元1518年)生于湖北一个世医家庭.少年时代,常跟父亲和哥哥采集草药,或帮父亲抄写药方,听父亲讲解药物学知识.当时科举盛行,他14岁中了秀才.但他热爱医药事业,对八股文不感兴趣.因此,考举人...

安阳市13077537209: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天文学家有哪些? -
呼净巴曲: 僧一行是一代高僧,而且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千年前所制定的《大衍历》,就是在现在看来,也是非常先进的.张衡(78~139),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祖冲之-中国古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 羲和,中国远古时代天文历法学家. 甘德,战国时代天文学家. 石申,战国时期魏国天文学家. 贾逵(30~101),东汉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 刘洪,东汉末天文学家.

安阳市13077537209: 中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有哪些,他们有什么故事 -
呼净巴曲: 天文:张衡、袁天罡、僧一行、郭守敬、苏颂、梅文鼎 医学:葛洪、华佗、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王清任 数学:刘徽、祖冲之、梅文鼎 地理:裴秀、郦道元、徐光启 科普类(综合型):沈拓、宋应星 发明家:墨子、蔡伦、诸葛亮、毕升 农学家:贾思勰、王祯

安阳市13077537209: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四位 -
呼净巴曲: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位天文学家是:张衡,祖冲之,石申,郭守敬. 1.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 ,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

安阳市13077537209: 中国古代在天文方面的突出成就中国古代在天文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
呼净巴曲: 甘德,战国时齐国人,先秦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大约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是世界上最古老星表的编制者和木卫二的最早发现者. 编制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刘 歆 秦...

安阳市13077537209: 沈括小时候的故事 -
呼净巴曲: 小时候,沈括有一个爱刨根问底的习惯,喜欢琢磨一些别人想不到的问题.四月的一天,沈括正在自己家的庭院里背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突然,一阵风吹来,将院中树上的桃花吹落在地.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