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民间风俗习惯

作者&投稿:董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新昌的民风民俗~

新昌生活习俗 主食:平原以稻米为主,山区以六谷、番薯、粟米等粗杂粮为主。缺粮严重,常辅以野生果菜。民多菜色,待番薯出才好转。一日三餐,干稀参半,先吃点番薯南瓜填肚,只农忙时加点心。用粮精打细算,多留饭娘,提早淘米,以提高出饭率。有“三年烂饭买亩田”之说。惜粮成风,教育小孩“饭粒落地篰篮大,老天要响蓬蓬(打雷),”“饭粒不吃尽,长大讨麻皮老婆(或嫁麻皮老公)”。新麦新米登场,先祭天地灶司,合家饱餐叫“尝新”,现已三餐大米、白面,六谷、番薯多作饲料。    菜肴:民户自制咸菜、面酱、霉豆腐(腐乳)、苋菜梗、咸笋头等为“常下饭”。平时难得上街买豆腐小菜,更少动荤腥。回山等地过年无鱼,用木雕鱼头代替,鸡和肉之类好菜藏着待客人,叫“省嘴识客”。农村多腌食,或熯或蒸,省油省柴省时间,城镇多煎炒,较鲜淡。旧时宴飨亦俭素,设馔数味,皆上物,多用六大盘、十碗头、盛大块鸡、鱼、肉,讲究经济实惠。明万历时稍奢,上者五湿五干,攒碟劝盘,并以鼓吹杂剧侑客。民国时富家及衙门官商的高档筵席有“十六汇鲜”、“二十四汇鲜”等规格,甜咸干湿齐备,用十大盘、六中盘、八小盘,其中需用青翅(高档鱼翅)、青板肚、燕窝、红尾(大开洋)、西口蘑菇、干贝、海参等山珍海味,每桌价十多银元。旧俗,宴席上不用牛肉和鲤鱼。“牛”为农家之宝,仅在祭孔夫子时一用,称“太牢”;鲤鱼有“跳龙门”之称,读书人忌食。解放后尚简,行六大盘、八大盘。80年代起,公费宴请规格渐高,鳗、鳖、海虾、河蟹、黄鱼、牛肉、名烟名酒视为常品。    饮料:旧时,冷饮以“什花”最普遍,用木莲子磨洗而成,凝成透明块状,打散加糖醋食用,为人所喜,久已停止出售。还有乌槠豆腐、黄芪豆腐等,已不多见。夏季用绿豆汤以及秋蒿、六月霜、金银花、白菊花等泡茶祛暑。客来泡茶叶,加糖以示敬重。80年代,啤酒、汽水、可乐等已普及,备有咖啡、可可者亦不少。    风味食品:花色繁多,制作方便,多属土产:    春饼,又名饼筒,街头设摊甚多。形如满月,薄如蝉翼,白中透黄、略带咸味,酥脆香美。一斤面粉可制作60~70张,6张为一“大”。裹以油饺、油豆腐,独具风味,为日常点心。裹上精肉、葱花之类油炸可制成春卷,为酒筵佳肴。作旅行干粮和礼品馈送也很受欢迎。炒面饼筒下酒请客象征和好,有“麦裹麦,事情了一百”。“俞德兴炒面解纠纷”之说。吕瑞基家制作春饼特佳,可保存一月不变质,1958年曾送北京展出获奖。春饼由“镬拉头”演变而来;又一说是立春日的食品,以面为皮,包以馅做成“面蚕”,象征蚕业丰收。风味菜肴以肉食加工为多。    肉糕:用剁碎精肉摊在豆腐皮上做底层,上铺蛋丝,淋上生蛋清,蒸熟,红黄相间,切成菱形块状,形制美观,鲜香可口,为上等菜。    三套肉:鸡内藏猪肚,肚内藏猪肉,蒸熟后切片,蘸酱油或椒盐,三味俱有。还有“糟鸡糟鸭糟大肠,腊鸡腊鸭腊白鲞”,“扣肉、扎肉、粉蒸肉”各具风味。糟肉制作简单,将肉煮熟切块,搓上盐,置入四壁糊有酒糟的小瓮内封口,经20天可食用,肉味糟香皆备。条肉切块扎蒲草,用鲜汁酱油调味,先猛火后文火炖至软而不腐,倒入金瓦钵中冻制而成“扎肉”,肉饱满,色光好,香味足,入口鲜美。解放前后,知味馆制作山间野味极佳,常为美食者激赏。    旧时的风味名小吃还有:咸全来包子、甜全来糕点、厉兰香豆浆、小宝生猪头肉、江西佬马头汤包等。又有黄精干、蕨粉面、芋饺、青饺、岁糕饼、白药酒、竹筒饭、豆干萝卜、小炉烧饼、麻枣、麻片、雪片、水晶糕、枣仁糕、桂花糕、姜丝糖、麻酥糖、脆油条等,均有佳味特色,常能引动游子乡思。新昌人待客多用米海茶,兼作饮料和点心。选纯净、饱满的糯米蒸熟、晾干、压扁晒燥成米扁,炒成米胖,叫米海。加上白糖、金豆,用开水冲泡,叫米海茶。味香甜,解饥渴。正月初一,家家食用。    服饰:古代士民皆粗布白衣,平巾直身,极朴素。明万历间,士夫峨冠博带,儒童方巾彩履色衣,富贵子弟亦僭服之。清至民初,长袍马褂瓜皮帽为礼服,平时对襟短衫。女穿大襟衫或旗袍,戴耳环、手镯、戒指。姑娘多蓄长辫,婚后盘髻于脑后。20年代,公务人员及学生穿中山装。抗日战起,校内风行黄色童军装。建国初通行中山装、列宁装,蓝色为主。80年代流行西装、羊毛衫、茄克拉链衫,人造纤维代替棉布,毛呢皮货逐渐普及。妇女讲究化妆,首饰、发式多样化,四季服装多变,戒指已普及,耳环、项链随处可见。旧时农村穿草鞋,雨天穿木屐(俗名“的笃”),现已为胶鞋、皮鞋代替,各色旅游鞋盛行。    宅居:旧时民居极简陋,黄荆编壁,泥涂而已,茅屋土房,仅蔽风雨。城镇以砖木结构楼房为多,富家才刷以白灰。楼房结构有三间面、五间面、七间面之分,两边镶居头。大户聚族而居叫“大台门”,中有天井,形成“四合院”、“走马楼”。有的台门分前后几进,合成屋楼。拔茅有座“千柱屋”,建于道光年间,有999根柱脚,现住16户尚觉宽敞。80年代,城乡大兴建房热,普遍用钢筋水泥结构,三层以上,住房单元成套,设备完善,并力求美观舒适。

新昌的风俗习惯跟其他地方也没啥区别,不过新昌本地特有的小吃,还是值得说下的,比如年糕、大饼和汤包等,这些都是外面很难吃到,而且百吃不腻的。外面的年糕是远远的,新昌本地年糕则是长长的而且有自家做的比较有黏性,嘿嘿。

浙江新昌县端午节风情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或重五。民间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相传二千多年前楚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自沉,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定为节日,各地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新昌端午节有门插艾蒲,喝雄黄酒,吃汤包,做香袋的习俗。为了纪念这一节日,我们特编辑了这组颇具地域特色的有关新昌端午节习俗的文章,以飨读者。

家乡的端午节

老家在双彩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乡邻们平时忙于劳作,而对祖辈传下来的节日却并不含糊。

五月五,过端午。五月初五一早,就有人去村头的水渠边割菖蒲,又从菖蒲的末端剪下一小段横串在上面,做成一把剑状,与艾蒿一起斜插在门环上。那天中午前,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插上菖蒲和艾蒿,成为小山村过端午节的象征性景观。

中午,村里的老年人会在盛满烧酒的碗里放一撮雄黄,然后将雄黄酒含在嘴里喷洒在房子的角角落落,说是可以驱蛇虫。端午节喝雄黄酒,其实只是轻轻嘬上一小口,并不多喝,更像是一道虔诚的仪式。还有人会用手指蘸点雄黄,在门上划出一个“王”字。一些生性活泼顽皮的儿童还会要求大人在他们额上抹点雄黄,这时大人也往往乐意为之,有时干脆在小孩的额上抹出个“王”字来,祈求避灾消难,给小孩带来平安。

端午节那天,村里的小孩可以向新媳妇讨香袋,这是家乡过端午节的一个风俗。这年年初嫁到村里的新媳妇,会事先做好一大串香袋,到端午节那天分送给左邻右舍的小孩,一来展示一下自己做女红的手艺,二来也借此与邻里结个善缘。如果这一年嫁到村里的新媳妇不多,那么村里未出嫁的小姑姑也会做些香袋分送给小侄子小侄女。

老家在山区,没有平缓的溪流,端午节自然没有了赛龙舟这等盛事。端午节也不吃粽子,老家的风俗只有在春节时才吃年糕和粽子。端午节那天,除了洒扫庭院,年轻的主妇就动手裹些汤包,让家里人美美享受一回,还会蒸些汤包给村中孤寡老人送去。

家乡的端午节,虽没有春节走亲访友那么热闹,倒也显得民风淳朴,情趣盎然。

端午节习俗

新昌每于端午节,还有小孩左臂系五色线的习俗。以前,家家自制张天师偶像,置于门额之上;或将艾蒿作人形,又以竹作剑,置于门前,均取避邪之意。也有在门楣或门上贴朱砂符、八卦图或钟馗捉鬼图的。

这一日,新昌习俗除吃端午馄饨外,还有吃粽的习惯。乡间也有喝雄黄酒的,此俗与白娘子许仙故事有关:传说白娘子系白蛇所化,与许仙结成恩爱夫妻。法海则视白娘子为妖孽,于端午日暗中指使许仙强劝白娘子饮雄黄酒,以使其现出原形。故谓雄黄可以避邪。

此外,新昌等地尚有“发庚”、“送扇”的习俗。如某家在年内娶媳妇,就要在端午节发庚,男方除向女方送去结婚吉日良辰之外,还得送白糖桂圆等礼物。如遇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则娘家父母兄弟须向婿家送去扇子、手巾、麦饼之类的东西。扇子按性别分出等级,送女儿、婆母的,多是制作精致的细芭蕉扇;公公、大伯则赠以大芭焦扇,以示区别。

端午话艾蒲

艾蒿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有一种特殊的浓郁香气。用艾蒿治病,我国很早就有记载。艾蒿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对治疗结核菌、伤寒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以及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均有一定的杀灭和抑制作用。”夏季,把采来的艾蒿拧成绳,或做成艾棒晒干,在蚊蝇较多的时候点燃烟熏,既可使屋内消毒,又可驱除蚊蝇,保持室内卫生。

菖蒲又名水剑草、蒲草,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分为水菖蒲和石菖蒲两种。菖蒲挺直的叶片好像钟馗的宝剑,民间传说,钟馗执剑斩杀天下妖孽,菖蒲就被人们当作驱邪之物。直到今天,民间还有用它来治疗痢疾的。古人用菖蒲泡酒,其味清涩,余香满口。菖蒲还是一种雅致的观赏植物和装饰品。古人常将兰、菊、水仙、菖蒲誉为“花草四雅”。

端午节插艾挂蒲不仅是一种民俗习惯,而且有着除灾灭病、讲究卫生的科学意义。

端午与香袋

每逢端午节,尤其是妇女和儿童,都佩戴香袋。追溯香袋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女子用五色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到了南北朝时期,就成为香袋,到了唐代,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袋。香袋的主要原料是雄黄、艾叶、熏草等,其作用在古代被神化了,《封神榜》中的小哪吒的红兜肚,有斗邪必胜的效果。《抱朴子》中就有记载:“黄帝欲登园丘,其地多大蛇,广成子教之佩戴雄黄,其蛇皆去。”后来这个记载被美国人爱伯哈德用于他编撰的《中国文化象征词典》中,记载道:“黄帝部落发生了大瘟疫,听说广成子医道高明,派人前去讨教医治瘟疫的办法,广成子用雄黄装包,让他们戴在身,结果病治好了。”这一说法倒也有科学的道理,可见香袋在我国远古时代就有了。

端午时节,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人们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袋能驱邪解毒。《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和蒲根,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黄。雄黄,橘红色,可入药解病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旧时有些地方几乎家家酿雄黄酒,但多为男人饮,有些会喝酒的女人也饮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脸耳鼻手心足心涂沫一番。后来人们就在雄黄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料制成香袋供妇女和儿童佩戴。

香袋以药物之味,经口鼻吸入,使经脉大通,祛邪扶正,以达到祛病强身之功效。雄黄、艾叶、熏草都挥发一种奇异的香味,而蛇虫闻之远离,既减少了传染源,又可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浙江新昌县端午节风情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或重五。民间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相传二千多年前楚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自沉,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定为节日,各地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新昌端午节有门插艾蒲,喝雄黄酒,吃汤包,做香袋的习俗。为了纪念这一节日,我们特编辑了这组颇具地域特色的有关新昌端午节习俗的文章,以飨读者。

家乡的端午节

老家在双彩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乡邻们平时忙于劳作,而对祖辈传下来的节日却并不含糊。

五月五,过端午。五月初五一早,就有人去村头的水渠边割菖蒲,又从菖蒲的末端剪下一小段横串在上面,做成一把剑状,与艾蒿一起斜插在门环上。那天中午前,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插上菖蒲和艾蒿,成为小山村过端午节的象征性景观。

中午,村里的老年人会在盛满烧酒的碗里放一撮雄黄,然后将雄黄酒含在嘴里喷洒在房子的角角落落,说是可以驱蛇虫。端午节喝雄黄酒,其实只是轻轻嘬上一小口,并不多喝,更像是一道虔诚的仪式。还有人会用手指蘸点雄黄,在门上划出一个“王”字。一些生性活泼顽皮的儿童还会要求大人在他们额上抹点雄黄,这时大人也往往乐意为之,有时干脆在小孩的额上抹出个“王”字来,祈求避灾消难,给小孩带来平安。

端午节那天,村里的小孩可以向新媳妇讨香袋,这是家乡过端午节的一个风俗。这年年初嫁到村里的新媳妇,会事先做好一大串香袋,到端午节那天分送给左邻右舍的小孩,一来展示一下自己做女红的手艺,二来也借此与邻里结个善缘。如果这一年嫁到村里的新媳妇不多,那么村里未出嫁的小姑姑也会做些香袋分送给小侄子小侄女。

老家在山区,没有平缓的溪流,端午节自然没有了赛龙舟这等盛事。端午节也不吃粽子,老家的风俗只有在春节时才吃年糕和粽子。端午节那天,除了洒扫庭院,年轻的主妇就动手裹些汤包,让家里人美美享受一回,还会蒸些汤包给村中孤寡老人送去。

家乡的端午节,虽没有春节走亲访友那么热闹,倒也显得民风淳朴,情趣盎然。

端午节习俗

新昌每于端午节,还有小孩左臂系五色线的习俗。以前,家家自制张天师偶像,置于门额之上;或将艾蒿作人形,又以竹作剑,置于门前,均取避邪之意。也有在门楣或门上贴朱砂符、八卦图或钟馗捉鬼图的。

这一日,新昌习俗除吃端午馄饨外,还有吃粽的习惯。乡间也有喝雄黄酒的,此俗与白娘子许仙故事有关:传说白娘子系白蛇所化,与许仙结成恩爱夫妻。法海则视白娘子为妖孽,于端午日暗中指使许仙强劝白娘子饮雄黄酒,以使其现出原形。故谓雄黄可以避邪。

此外,新昌等地尚有“发庚”、“送扇”的习俗。如某家在年内娶媳妇,就要在端午节发庚,男方除向女方送去结婚吉日良辰之外,还得送白糖桂圆等礼物。如遇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则娘家父母兄弟须向婿家送去扇子、手巾、麦饼之类的东西。扇子按性别分出等级,送女儿、婆母的,多是制作精致的细芭蕉扇;公公、大伯则赠以大芭焦扇,以示区别。

端午话艾蒲

艾蒿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有一种特殊的浓郁香气。用艾蒿治病,我国很早就有记载。艾蒿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对治疗结核菌、伤寒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以及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均有一定的杀灭和抑制作用。”夏季,把采来的艾蒿拧成绳,或做成艾棒晒干,在蚊蝇较多的时候点燃烟熏,既可使屋内消毒,又可驱除蚊蝇,保持室内卫生。

菖蒲又名水剑草、蒲草,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分为水菖蒲和石菖蒲两种。菖蒲挺直的叶片好像钟馗的宝剑,民间传说,钟馗执剑斩杀天下妖孽,菖蒲就被人们当作驱邪之物。直到今天,民间还有用它来治疗痢疾的。古人用菖蒲泡酒,其味清涩,余香满口。菖蒲还是一种雅致的观赏植物和装饰品。古人常将兰、菊、水仙、菖蒲誉为“花草四雅”。

端午节插艾挂蒲不仅是一种民俗习惯,而且有着除灾灭病、讲究卫生的科学意义。

端午与香袋

每逢端午节,尤其是妇女和儿童,都佩戴香袋。追溯香袋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女子用五色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到了南北朝时期,就成为香袋,到了唐代,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袋。香袋的主要原料是雄黄、艾叶、熏草等,其作用在古代被神化了,《封神榜》中的小哪吒的红兜肚,有斗邪必胜的效果。《抱朴子》中就有记载:“黄帝欲登园丘,其地多大蛇,广成子教之佩戴雄黄,其蛇皆去。”后来这个记载被美国人爱伯哈德用于他编撰的《中国文化象征词典》中,记载道:“黄帝部落发生了大瘟疫,听说广成子医道高明,派人前去讨教医治瘟疫的办法,广成子用雄黄装包,让他们戴在身,结果病治好了。”这一说法倒也有科学的道理,可见香袋在我国远古时代就有了。

端午时节,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人们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袋能驱邪解毒。《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和蒲根,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黄。雄黄,橘红色,可入药解病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旧时有些地方几乎家家酿雄黄酒,但多为男人饮,有些会喝酒的女人也饮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脸耳鼻手心足心涂沫一番。后来人们就在雄黄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料制成香袋供妇女和儿童佩戴。

香袋以药物之味,经口鼻吸入,使经脉大通,祛邪扶正,以达到祛病强身之功效。雄黄、艾叶、熏草都挥发一种奇异的香味,而蛇虫闻之远离,既减少了传染源,又可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阿昌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阿昌族的传统节日风俗与服饰
一、风俗习惯阿昌族的服饰简洁、朴素、美观。男子多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黑色长裤,裤脚短而宽。小伙子喜缠白色包头,婚后则改换黑色包头。有些中老年人还喜欢戴毡帽。青壮年打包头时总要留出约40厘米长的穗头垂于脑后。男子外出赶集或参加节日聚会时,喜欢斜背一个“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更显得...

阿昌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阿露窝罗节。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以前每年在农历九月初十举行。“阿露”和“窝罗”是根据两个传说故事形成的两个节日。“阿露窝罗节”由流行于梁河、潞西、腾冲、龙陵、云龙等阿昌族地区的“窝罗节”和流行于陇川县户撒、腊撒地区的“阿露节”合并而来。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100字)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1.婚俗 阿昌族男女青年结婚的婚宴上,首先要请新娘的舅舅坐在上首,并摆上一盘用猪脑拌制的凉菜,酒宴后舅舅要送新娘一条约4.5千克的带猪尾巴的后腿,称为外家肉,表示新娘要永远不忘娘家的养育之恩。2.丧俗 行土葬俗。少数患恶病或妇女难产而亡者,须先行火葬再棺木土葬。死于寨...

传统节日:阿昌族的风俗习惯?
阿昌族是当今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和贵州省,根据人口调查,阿昌族人口总数为三万九千余人。那么,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民俗文化。那么,阿昌族有着什么样的风俗习惯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民族文化阿昌族的歌谣、故事、传说等口头文学十分丰富。民间流传着不少优美的...

阿昌族有哪些风俗
民间体育也丰富多彩,如荡秋千、赛马、射击、舞阿昌刀和武术等。工艺美术有刺绣、髹漆、染织、雕刻、银器制作等,制作精细。尤其是雕刻具有较高的水平,在家具、建筑物、佛龛等上面,都可看见雕刻着的各种动、植物。此外,建筑、绘画等也都有一定的民族特色。风俗习惯 阿昌族份苏阿昌族男子穿蓝、白色或黑色对襟上衣,下...

各地过春节习俗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7.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

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1,藏族: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传佛教。藏族人身穿长袖短褂,外套宽肥的长袍,右襟...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
2、食物以大米为主,还有薯类、蔬菜、肉类等,嗜酸性食品。过去青年男女有嚼槟榔的习惯,牙齿往往被染成黑色。3、住房多为砖瓦、木石结构的四合院建筑,正屋住人,两边厢房楼上堆粮食等生活资料,楼下是猪圈、牛栏。村寨内房屋较整齐。寨间交通要道一般都是石板或碎石路,往来方便。4、男子出门随身携带...

写身边的民风民俗作文的材料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

阿昌族的节日风俗600字
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和贵州省。主要居住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户撒和梁河县九保、囊宋三个阿昌族乡。潞西县江东乡高埂田和盈江、瑞丽有少量居住。此外,在贵阳市、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漕涧、旧州等地,保山地区腾冲县和龙陵县也有部分居住。使用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无文字,习用汉文和...

临川区17635251522: 新昌县独有的民间风俗习惯拜托了各位 谢谢 -
况虽苯磺: 浙江新昌县端午节风情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或重五.民间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相传二千多年前楚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自沉,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定为节日,各地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新昌端午节有门插艾蒲,喝雄黄酒,...

临川区17635251522: 新昌民间习俗 -
况虽苯磺: 吃汤圆.吃年糕.舞狮子,等,走亲戚等

临川区17635251522: 新昌的民风民俗,急啊~ -
况虽苯磺: 上坟要在正清明前上,清明节那天不能上坟

临川区17635251522: 新昌的春节有哪些习俗
况虽苯磺: 玩电脑 打麻将 做作业 泡书店 狂购物

临川区17635251522: 1840年后新昌县的风俗习惯的变化 -
况虽苯磺: 新昌的风俗习惯跟其他地方也没啥区别,不过新昌本地特有的小吃,还是值得说下的,比如年糕、大饼和汤包等,这些都是外面很难吃到,而且百吃不腻的.外面的年糕是远远的,新昌本地年糕则是长长的而且有自家做的比较有黏性,嘿嘿.

临川区17635251522: 正月十四有什么习俗啊 -
况虽苯磺: 【喝亮眼汤】新昌有正月十四喝亮眼汤的习俗.民间有个说法,这十四夜亮眼汤一喝,就说明春节也过得差不多了,大家得开始振作精神开始新一年的工作.那么,这传说中的“亮眼汤”到底是咋样的? 亮眼汤不少人会做,但这亮眼汤到底藏...

临川区17635251522: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
况虽苯磺: 大部分情况是吃粽子,划龙舟,但是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佩戴香囊,俗称“荷包”,还有就是在手腕、脖子、或者脚腕佩戴七色彩线俗称“索儿”,“索儿”一般要等到阴历的六月初六才能解开,并要扔到流动的水中,这意味着一年顺利,并能趋走邪气.

临川区17635251522: 绍兴新昌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
况虽苯磺: 正清明不上坟,一般都是提前上的,当年的新坟要在春分前上,旧坟一般等到春分后就可以上了

临川区17635251522: 有关新昌的名句并注明作者.出处 -
况虽苯磺: 风土人情 新昌县大佛寺所谓的三十要做四十要错:是指做寿庆,过寿诞,是人们表达良好愿望的—种祝福,也是一种尊老敬老的好风俗,这种风俗在我国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至今仍在延续.越谚曰:“十岁外婆家,廿岁丈母家”,这句话的...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