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中“三个臭皮匠”的下一句是什么?

作者&投稿:睢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个臭皮匠 下一句是什么~

赛过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是一个俗语,意思是三个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提出比诸葛亮还周到的计策。释义: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相关故事:
诸葛亮应周瑜造十万支箭用于破曹,出了“草船借箭”之计。但不知,当日诸葛孔明算准时机,便命随从部下三人,在二十艘小船两边插上草靶子,再以布幔掩盖。其随从完成后,回报军师,并提出这样布置恐让曹军看出破绽。
三人心有一计,但只不说,明日安排好领军师看。只见每艘小船的船头都立着两三个稻草人,套上皮衣、皮帽,看起来就像真人一样。后曹军果然中计。真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人难敌三人之智。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读音】sān gè chòu pí jiàng,sài guò zhū gě liàng
【释义】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解读】“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在当时的情况下,三个下层的、在第一线上行军打仗的裨将,有时候他们的经验和智慧集中起来,就比远在大寨里指挥、足智多谋的、稳位军中帐的诸葛亮来得正确,来得实在和有效。“三个臭裨将,赛过诸葛亮(或:顶个诸葛亮)。”这才是这句谚语的原义和原字。

【典故出处】
《三国演义》中,诸葛孔明算准时机,命随从部下三人,在二十艘小船两边插上草靶子,再以布幔掩盖,以此做到“草船借箭”十万支,应了周瑜的要求。他的随从担心这样简单的布置会让曹军看出破绽,于是三个人合计了一下,做了另外一种布置:每艘小船的船头都立着两三个稻草人,套上皮衣、皮帽,看起来更像真人,也更容易达到目的。后曹军果然中计,诸葛亮也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sān gè chòu pí jiàng,sài guò zhū gě liàng)

解释: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出处: 毛泽东《组织起来》:“‘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举例造句: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们不要过分担心。

近义词: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这是一个俗语,意思是三个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提出比诸葛亮还周到的计策。出自《三国演义》,比喻人多智慧多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赛过诸葛亮。[要抱抱],点击[ http://pinyin.cn/e263039 ]查看表情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歇后语来历和典故是怎样的?
在我国的三国时期,哥哥阵营的军队中都是有设置这个军职的。如此说来三个丑裨将,顶一个诸葛亮的正确解释就是即使是三个长得比较丑的裨将的智慧加在一起,也能顶的上一个诸葛亮的智慧了。对于后面误传后的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来历与典故有着两种说法。第一种说的就是有一次诸葛亮去动物做客...

②歇后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人的智慧合起来...
后曹军果然中计。真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人难敌三人之智。 “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第“副将”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是民间俗语,已经熟到了...

三个丑皮匠顶个诸葛亮中臭皮匠指什么
告诉诸葛亮买牛,然后把牛从肚皮下整张剥下来,封好切口后让士兵往里吹气,做成牛皮筏子,这样的筏子不怕撞,诸葛亮按此方法尝试并顺利过江。之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民间谚语广为流传。另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来自于小学语文课本一篇名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文章。文章中写到诸葛亮...

谚语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还有什么呢?
的故事,就这样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谚浯。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的人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其实,臭皮匠和诸葛亮是有丝毫联系的,“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第“副将”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 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语出何处,有什么来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形容集体智慧的伟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能是“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的讹传,即谐音讹传成俗语。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人的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其实,臭皮匠和诸葛亮是没有丝毫联系的,“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讹传。“裨将”在古代...

三个臭皮匠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
5、”猪革亮”是古代一种皮具,类似于鞋子,”顶”是皮匠制造皮具的一种做法,这句话是在三国之后才有的,”皮匠”与”裨将”没有任何关系。另一种说法:”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意思是...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里的臭皮匠,到底指什么?
诸葛亮一筹莫展,也想不出好办法,到了晚上,有3个做牛皮活的皮匠献策。他们告诉诸葛亮,买头牛,把牛的肚皮下整张剥下来,封好切口后让士兵往里吹气,做成牛皮筏子,这样的筏子不怕撞。诸葛亮按这个方法常识后果然顺利过江。从此之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民间谚语开始广为流传。

歇后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由来
普通竹筏和船只很难过去,打头阵的船只都被水冲走触礁沉没,诸葛亮一筹莫展,也想不出好办法,入夜来了3个做牛皮活的皮匠献策。告诉诸葛亮买牛,然后把牛从肚皮下整张剥下来,封好切口后让士兵往里吹气,做成牛皮筏子,这样的筏子不怕撞,诸葛亮按此方法尝试并顺利过江。之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

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出自于哪里?
但不知,当日诸葛孔明算准时机,便命随从部下三人,在二十艘小船两边插上草靶子,再以布幔掩盖。其随从完成后,回报军师,并提出这样布置恐让曹军看出破绽。三人心有一计,但只不说,明日安排好领军师看。只见每艘小船的船头都立着两三个稻草人,套上皮衣、皮帽,看起来就像真人一样。后曹军果然中计...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原句是什么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一个文化术语。指的是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另一种说法:“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同质化的世界里,想要追寻异质化如同逆水行舟,一不小心就会在无穷无尽...

平遥县13791559871: 三个臭皮匠 下一句是什么 -
袁邹爱童: 1. 三个臭皮匠 下一句是:赛过诸葛亮(顶个诸葛亮) 2. 故事由来:话说有一天,诸葛亮到东吴作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其实,这是诸葛亮先生要掂掂东吴的分量,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那宝塔要求非常高啦,单是顶上的铜葫芦...

平遥县13791559871: 歇后语:三个臭皮匠,下句是什么? -
袁邹爱童: 顶格诸葛亮

平遥县13791559871: 三个臭皮匠 下一句是什么. -
袁邹爱童:[答案] 顶一个诸葛亮

平遥县13791559871: 三个臭皮匠 下一句是....下一句 , 搞笑版 -
袁邹爱童:[答案]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两个臭皮匠,也顶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顶不上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vs一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胜似一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搞定一个诸葛亮. 一个臭皮匠,弄死...

平遥县13791559871: 三个臭皮匠回答问题下一句是 -
袁邹爱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另一种说法:“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

平遥县13791559871: 三个臭皮匠下半句是什么 -
袁邹爱童:[答案]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直译:三个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提出比诸葛亮还周到的计策.释义: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典故: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应周瑜造十万支...

平遥县13791559871: (三个臭皮匠)下一句团结谚语是什么 -
袁邹爱童:[答案] 三个臭皮匠,顶过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

平遥县13791559871: 三个臭皮 歇后语下一句 -
袁邹爱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个歇后语就是.

平遥县13791559871: 三个臭皮匠的下一句? -
袁邹爱童: 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平遥县13791559871: 三个臭皮匠 下一句是.... -
袁邹爱童: 一群臭帖(铁)匠,狂顶诸葛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