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缅公路历史介绍?

作者&投稿:李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滇缅公路原本是为了抢运中国国民党政府在国外购买的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而紧急修建的,随着日军进占越南,滇越铁路中断,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以下是建筑网对其历史的介绍。
修筑历史
准备过程
滇缅公路修建之难,难在公路经过的80%的路段是崇山峻岭。由于抗战形势的日益紧迫,滇缅公路的很多路段只好边勘测边施工。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战前就十分缺乏,抗战开始后,这个问题就更加尖锐了。况且滇缅公路将要从云南边境地区流行“瘴气”的地区经过,更就成了招募工程技术人员的一个大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投身滇缅公路的主要工程技术人员有:总设计师、副总工程师兼副总队长、代行总队长李温平(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1935届),滇缅公路局副局长陆振轩、工务局局长兼总工程师龚继成(唐山交通大学1923届),工程处处长黎杰材(唐山交通大学1928届),桥梁设计处处长钱昌淦,桥工处设计股股长嵇储彬(唐山交通大学1937届),下关总局技正兼工务科长周赞邦(唐山交通大学1911届),工程师王序森(上海交大1935届)、刘曾达(上海交大1936届)、李宗达、殷之澜(唐山交通大学1933届)、徐为然(复旦大学1925届)、王度(清华大学1920届)、下关滇缅公路局公务科科员周绍良,此外对滇缅公路有巨大贡献的还有交通部公路总管理处处长赵祖康(唐山交通大学1922届)、徐以枋(复旦大学1928届)、夏舜参(哈工大1930届)、交通部桥梁设计处正工程司梅旸春(清华大学1932届)等滇缅公路总工程处对流落到昆明的一些有文化的年轻人进行培训,在短时间内学习地理和地质方面的知识,学习如何加快公路工程进度、用沙砾平整路面、把一条曲线慢慢拉成一条直线、减少急弯和陡坡、改良排水系统,以及如何修建载重量不能小于10吨的桥梁等等一些课程。这种速成似的培训,是令人惊讶的。但在那个刻不容缓的年代,抗战激情高涨的年轻人产生了惊人的学习效率,后来,他们在滇缅公路建设中磨练成为技术骨干,创造出滇缅路上的奇迹。后来,一批批技术人员穿越敌占区,冒险越过日军封锁线,长途跋涉于湖南、贵州、云南那些重峦迭嶂的山区来到昆明。很多人行到半路就已盘缠用光,一路靠典当随身行李和衣物才来到昆明,有些人因劳累体弱,就死在了旅途之中。
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难题是缺乏机械设备,这使工程更加依赖于数以万计的劳工的手工操作。因为时间紧迫和战局恶化,最初的建设工程不得不用最原始的方法。在几乎所有的路段上,劳工们都是用自己家里带来的背篓来搬运泥土和石块。在长达959.4公里的路段上,大都用这种蚂蚁搬家似的方法。
修筑过程
1937年底,滇缅公路沿线近30个县的劳工约20万人被征集来到公路上。这些人中,有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因青壮年大部分都应征入伍了。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一只筑路大军,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民族,他们穿着用蓝色土布制作的衣服,其中只有很少的男人是壮劳力,其它都是妇女和老头以及很多很多的孩子,孩子们都带着自家的宠物:狗、鸡和长尾巴的小鹦鹉。在傣族地区,那些跟着大人来做工的孩子还带着猴子。
由于施工任务紧急,国民政府提出滇缅公路“先求通、后求好”的方针。严令公路沿线应征各县必须在1937年底以前开工建设,限期三个月之内先建成一条可以勉强通车的简易公路。
1938年8月底,经过20万人的艰苦努力,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瞩目的滇缅公路终于通车了。9月2日,《云南日报》发表社论,题目是《滇缅公路修完了》。当时,国统区内的几乎所有报纸都报导了这个极其鼓舞人心的消息,它也震惊了全世界。美国驻华大使在途径滇缅公路赴重庆后曾说:此次中国国民党政府能于短期内完成此艰巨工程,此种果敢毅力与精神,实令人钦佩。且修筑滇缅路,物资条件异常缺乏,第一缺机器,第二纯系人力开辟。全靠沿途人民的艰苦耐劳精神,这种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
压路过程
战争期间,修路的压路机就是一种大石碾子。石碾子大约有1.8米高,重量各地不等,一般都在3-5吨之间。如果采石场就在附近,人们就因地制材。但更多的是要到较远的地方去寻找石料制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将石碾子弄到公路上本身就很艰难。许多石碾子都是靠劳工们推拉肩扛才从丛林和山中弄出来的。
上坡时石碾子比较容易掌握。但是下坡时由于石碾子所产生的巨大惯性,许多恐怖的事故就发生了;那些来不及躲避的劳工们常常被失去控制的石碾子压死。偶尔也会压死一些孩子。大半个世纪过去了,这种大石碾子在滇缅公路沿线已很难见到了。
修理过程
从1939年到1942年的三年间,滇缅公路上一共抢运回国13000多辆汽车。有了汽车之后,司机严重缺乏的问题又突显出来。这时,旅居东南亚的华侨向祖国伸出了救援之手,当时的华侨领袖就是陈嘉庚先生。陈嘉庚是20世纪最受国人敬仰的华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抗战期间为祖国做出了非凡贡献。抗战爆发后,陈嘉庚就多次捐出巨资为抗战购买物资。他还利用自己在东南亚侨界的影响力,为抗战募得大量钱款和物资,并组织大批华侨青年回祖国参战。在得知滇缅公路急需大量汽车司机和修理工之后,陈嘉庚随即与1939年2月8日发表了《南侨总会第六号通道》,号召华侨中的年轻司机和技工回国服务,与祖国同胞并肩抗战。这个通告很快就传遍了东南亚各地。当时,志愿回国服务的东南亚华侨司机和修理工总共有3192人,他们被称为“南侨机工归国服务团”。从1939年2月到1939年8月,南侨技工先后分为九批前往祖国。所有回国服务的南侨机工都在昆明的潘家湾汽车训练学校进行两个月的军事和政治培训,学习地理、政治、军事、防空等课程。
云南的路难走,以前在南洋各地就很有名。过去这些司机大都是在城市里开车。来到云南以后,特别是在滇缅公路上,华侨司机几乎要从头开始学习如何在崎岖的山区公路上开车。
黄金时期
滇缅公路促进了大后方交通业的繁荣。
当时,西南运输处有团一级的运输大队10多个,拥有汽车将近一万辆。他们主要运输军用物资,如:武器弹药、车辆机械、汽油、用品和军用被服等等,他们是滇缅公路上主要的运输力量。在这条抗战生命线上日夜奔忙的还有政府单位的数千辆卡车,以及私立运输公司甚至还有三四家人合买一辆车跑运输的。
随着大批内地的政府机构、工商企业、大专院校和无数的难民撤退到大后方,昆明城迅速地发展起来,各国政府也纷纷在昆明开设领事馆,昆明这个古老平静的城市一下子变成国统区内最繁忙、最国际化的大都市。
昆明和滇缅公路沿线几乎一夜间冒出了无数家运输公司,这些公司大量购置汽车投入到繁忙的运输业务中。他们从缅甸大量进口棉纱、布匹、汽车零配件和所有能买得到的消费品运回国内,利润都相当丰厚,是商人的黄金时代。那时滇缅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昼夜不停地抢运物资,形成了分秒必争的极为少有的紧张运输局面。
当年在滇缅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种类繁多,几乎所有的人都经常听到这样的术语;“三吨的雪佛兰”、“三吨的福特”、“3.5吨的道奇”、“4.5吨的大国际”等等,这些都是当年美国生产的货车。
日军轰炸
滇缅公路的黄金时代并没有延续很长时间。从一开始,日本人就处心积虑地要把滇缅公路切断。切断了这条国际交通线,就可以断绝中国的物资供应,逼使国民政府投降。
1940年,日军占领,便以越南为基地,轰炸滇缅公路全线。为此,日军还专门成立了“滇缅路封锁委员会”。
1940年10月起。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日军共出动飞机四百多架次,轰炸这些桥梁。每次轰炸之后,驻守在桥边的工程抢修队就及时对大桥进行抢修。这些负责抢修桥梁的人很多都是当年建桥的工程技术人员。有时炸弹仍然在爆炸、空袭还没有结束,他们就开始抢修工作。
1941年1月23日,日军飞机第14次轰炸昌淦桥,并把大桥彻底炸断。为此东京的电台洋洋得意地宣称:“滇缅公路已断,三个月内无通车希望”。大后方的很多人,在日本广播中得知此事。在整个大后方,人们一下子紧张起来,国民政府交通部急电滇缅公路的工程技术人员昼夜抢修,务必尽快通车。
但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就在交通部的急电发出后不久,接着就收到了来自大桥抢修队的电报,说滇缅公路上的车队已经再一次地越过了波涛汹涌的澜沧江,整个公路全线保持着畅通。
原来早在两个月以前,当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就预计到大桥有可能被日军日益频繁的空袭彻底炸断。他们找到了一些空汽油桶,每70个空汽油桶连在一起,上面铺上木板,就成了一只简易的渡船,汽车开上去之后,用钢缆将渡船在两岸拉来拉去,直到大桥修复。
以上就是中达咨询对滇缅公路历史的介绍。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公路的知识,请关注中达咨询的建筑知识栏目。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二十四拐历史变革
公路二十四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24年(1935年),由工程师周岳生带领团队进行设计和施工,于1936年竣工,成为黔滇公路的重要路段。然而,早期路况极差,车辆行驶困难,甚至被称为“鬼门关”。二战期间,滇缅公路的物资需经二十四拐送至前线和重庆,这里成为了中缅印战区的关键交通线。日本的轰炸并未阻止...

滇缅公路精彩导游词
滇缅公路精彩导游词 下面是滇缅公路的精彩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精彩导游词——滇缅公路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滇缅公路起点0公里处,看着这个栩栩如生的雕塑,让我们再次去回顾一段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历史!现在我们的脚下就是滇缅公路,旅行在这崭新的滇缅大道上,我们应该屏住...

复活的史迪威公路:中缅印国际大通道纪实内容简介
公路从雷多出发,一路向南,经过缅甸的八莫和南坎,最终到达中国的畹町,这条路线被称作南线。而北线则更为曲折,从甘拜地出发,经由中国境内的猴桥口岸,途径腾冲,最终抵达龙陵,两线在这里与历史悠久的滇缅公路相交汇。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史迪威公路输送了至关重要的5万多吨物资,对中国的抗战起到了...

炸不断的滇缅公路,炸不毁的功果桥,它是滇西战役上的物资生命线_百度知 ...
1937年在青云桥上方8米处的地方修建的功果桥,它在抗日战争期间成为缅甸公路的喉咙和一线材料供应的命脉,因此闻名国内外。它承载着滇西各族人民相互交往的 历史 记忆,承载着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 历史 记忆。滇缅公路是抗日战争时期最重要的国际公路,是国际援华的一条大通道,是维持整个抗战的生命线,...

滇缅公路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1.抗战期间我国战争物资的运输主要靠公路滇缅公路 2.历史尘埃撩开神秘面纱——滇缅公路“24拐”在贵州.24拐“原线上已完成于支线,横贯黔滇桂,实为西南一大动脉,于八年抗战中有辉煌之成绩表现。”新中国成立后二十多年间,二十四拐仍然承运交通,往来车辆。。“24拐”就是沿古鸦关驿口凿山开路...

滇缅公路"零"公里纪念碑地址在哪里?
这座纪念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战的象征。如今,滇缅公路“零”公里纪念碑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游客们可以在这里缅怀先烈,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同时,这里也是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珍惜和平、热爱祖国。

二战中滇缅公路被日本切断的后果是什么?
日军对我国滇缅公路的切断,给我国抗战物资的输送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虽然后面采取了空运来挽救,但是滇缅公路的功能依然无法代替。滇缅公路,起于昆明,一路跨越濞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江,翻越云岭、怒山、高黎贡山等横断山脉,纵横滇西河谷,直通缅甸首都仰光。传输线如此之长的一条公路,你很难想像这样...

修筑滇缅公路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
修筑滇缅公路目的是抢运援华战略物资的,打破日本困死中国的企图,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远征军是为史迪威报仇还是为获得美援
它从印度东北部边境小镇雷多出发至缅甸密支那后分成南北两线,南线经缅甸八莫、南坎至中国畹町;北线经过缅甸甘拜地,通过中国猴桥口岸、经腾冲至龙陵,两线最终都与滇缅公路相接。 美军镜头里的“史迪威公路” 无须炒作的“24拐”之谜 一支车队正在缓慢地艰难攀爬着曲曲拐拐的史迪威高山公路,20多个180...

春节冷线,20度人少车稀,300米最险穿越
在《林海读车》团年会上,嘉宾蓝鹰分享了春节自驾线路,其中有一条线路人少景美,天气晴好,相当原生态,会领略到中国抗战的历史遗迹、淳朴少数民族风情、自然美景等,还将走过著名的二十四道拐,穿越碧罗雪山、高黎贡山、横跨澜沧江、怒江等,这就是著名的交通生命线——滇缅公路。我来给大家捋一捋:...

椒江区19714683187: 谁知道滇缅大道古今的变迁? -
謇虞补脾: 滇缅公路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滇缅公路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在中国,在世界,没有哪条公路像滇缅公路这样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联系得如此紧密,没有哪条公路能像滇缅公路这样久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椒江区19714683187: 抗日战争时期有条非常重要的公路是什么?就是远征军远征时的公路... -
謇虞补脾: 滇缅公路

椒江区19714683187: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始终是中国对外交通的通道?
謇虞补脾: 抗战爆发后,日军封锁了中国沿海对外交通通道.一开始,滇 越铁路承担了对外交通的任务.后来在龙云的建议下,国民政府 决定修筑云南昆明至缅甸仰光,直通印度洋的新的国际交通线. 滇缅公路1937年12月开工,9个月就完工通车,成为中国抗战运 输生命线,极大地支持着中国抗日战争.1942年5月初,日军在 占领缅甸后又入侵云南怒江以西,滇缅公路被截断.接着中美又 先后开辟中印(驼峰)航线和中印(史迪威)公路,保证了盟国的抗 日物资运到中国.所以说,抗战8年,云南始终是中国对外交通的 通道.

椒江区19714683187: 昆明至大理公路修建年代 -
謇虞补脾: 目前从昆明至大理的公路主要有两条,一是G320国道,一是G56国道. G320国道即著名的滇缅公路,又称昆瑞(昆明至瑞丽)公路、320国道滇西段、昆畹公路(昆明至畹町)、中美合作公路、抗日公路等.这条公路诞生于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底开工建设,1938年8月完工. G56国道即杭瑞(杭州至瑞丽)高速,这条高速公路分段建设,云南段是2010年底开工建设的,逐步建成.

椒江区19714683187: 滇缅公路现在还用吗 -
謇虞补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滇缅公路国内段改称昆畹公路,1990年又改为320线.1994年,320国道终点从畹町延长到瑞丽姐告大桥.昆瑞公路现为国道主干线GZ65(上海-瑞丽)末段. 据1957年的路况调查资料,滇缅公路弯道半径小于20米的弯...

椒江区19714683187: 抗日时期滇缅公路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謇虞补脾: 滇缅公路成为了当时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在抗日事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椒江区19714683187: 请问抗日战争时期修建的滇缅公路现在有一段保留原状了作为历史纪念,是不是?在什么路段?还有一段九曲十八弯在什么地方?谁有关于滇缅公路的更全面... -
謇虞补脾:[答案] “二十四拐”,位于位于贵州省晴隆县县城南郊1公里,属于贵昆公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滇缅公路国内段改称昆畹公路,1990年又改为320线.1994年,320国道终点从畹町延长到瑞丽姐告大桥.昆瑞公路现为国道主干线GZ65(上海-瑞丽)末段...

椒江区19714683187: 抗战时期修二十四道拐时死了多少人 -
謇虞补脾: 修二十四道拐死了多少人,没有明确的统计. 民国时期,国内一直不太稳定,军阀割据尚未结束,又迎来中日战争,民国没有完善的户籍与人口登记、统计政策. 当时(1937年底开始,38年底完工)修建滇缅公路,云南地形复杂,大山大河...

椒江区19714683187: ...各族人民为滇缅公路付出了巨大牺牲,每公里就有4—6名工人献出生命. (1)据图一回答,秦朝在西南地区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具有怎样的历史... -
謇虞补脾:[答案] (1)措施;设郡县;修驰道. 意义: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统一. (2)变化:抗战前集中在东部地区,抗战爆发后新修公路主要集中在西南(西部)地区. 主要作用:保证了抗战时期物资的运输.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团结.

椒江区19714683187: 图1 秦朝疆域图 图2 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公路分布图(局部) 材料二 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 -
謇虞补脾: (1)措施:设郡县;修驰道.意义: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统一.(2)变化:抗战前集中在东部地区,抗战爆发后新修公路主要集中在西南(西部)地区.主要作用:保证了抗战时期物资的运输.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团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