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又作消摇,其中的消和摇作何解释?

作者&投稿:枞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逍遥是什么意思~

“逍遥”的意思:
1. 亦作“逍摇”,“消摇”。徜徉;缓步行走貌。
2. 优游自得;优哉游哉。
3. 徬徨;徘徊不进。
4. 斟酌;玩味。
造句:
1. 你做了这等恶事,还以为自己可以逍遥法外吗?
2. 爷爷虽说已经退休,本该逍遥自在,享享清福,但他每天还要到居委会里去工作。
3. 为了掩人耳目,他精心地布置了假现场,妄图逍遥法外。
扩展资料
“逍遥”的近义词:潇洒、悠闲
一、潇洒[ xiāo sǎ ]
(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风姿~。这幅画构思别致,笔墨~。
造句:
1. 爸爸穿上这套西装,显得更潇洒了。
2. 老书法家运笔潇洒自如,写出的字如龙飞凤舞。
二、悠闲[ yōu xián ]
闲适自得:神态~。他退休后过着~的生活。也作幽闲。
造句:
1. 爷爷神态悠闲地品着香茶,怡然自得。
2. 我爷爷是个勤快人,过不惯悠闲的生活。

《庄子》最为集中地表达了自由放达、浪漫不羁的思想,与之相匹配的写作手法也必定是光怪陆离、异乎时人的。这同时也使我们把握他的思想十分困难,但是其核心思想基本上都集中在内七篇中,而且庄子有自己独特的概念系统,这使我们可以从其核心概念入手来把握。庄子最重要的概念有五个:逍遥、齐物、养生、安命与真人,集中体现于《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与《大宗师》篇。
本文选摘自《庄子解读》导言,作者林光华。
如何理解《庄子》的逍遥与齐物思想?
对于《庄子》,古代最权威的注者郭象给予了极高的赞扬,称其“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达死生之变,而明内圣外王之道,上知造物无物,下知有物之自造也。其言宏绰,其旨玄妙。至至之道,融微旨雅,泰然遣放,放而不敖”。可见,《庄子》内容非常丰富、高屋建瓴,触及到了人类的一些根本问题,其思想、风格放荡不羁,想象奇特,旨深意远,玄妙雅致。其后学亦这样描述《庄子》的思想、风格:
寂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辞虽参差,而诡可观。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调适而上遂矣。(《庄子天下》)
《庄子》最为集中地表达了自由放达、浪漫不羁的思想,与之相匹配的写作手法也必定是光怪陆离、异乎时人的。这同时也使我们把握他的思想十分困难,但是其核心思想基本上都集中在内七篇中,而且庄子有自己独特的概念系统,这使我们可以从其核心概念入手来把握。庄子最重要的概念有五个:逍遥、齐物、养生、安命与真人,集中体现于《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与《大宗师》篇。
1.逍遥
逍遥概念出自《庄子》首篇《逍遥游》。“逍遥”是叠韵连语,又写作“消摇”。“消”是消释、排遣的意思,“摇”是动荡的意思,“游”是浮游的意思。从字义上看,是消减了一些东西,释放了一些东西,心灵才能游荡起来,享受真正的自由。这消减、释放,有老子“为道日损”(《老子》第四十八章)的味道,也就是要损掉一些东西,譬如功名利禄、情感欲望以及各种琐事引起的焦虑、不安。摇荡起来以至浮游于万物之上,也就是安闲自适、无为无虑、自由自在的状态。这便是“逍遥”最基本的意思。
在《逍遥游》中,庄子主要通过大鹏的意象来表达逍遥的深意,大鹏之所以能达到逍遥是因为它由鱼而化,大至千里,风起水涌之际借势而飞。庄子曰:“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需要内在的厚积之功(身体大),外在的绝佳时机(风势大),大鹏才能飞起来,这是有待逍遥。庄子又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最高的逍遥是无待逍遥,连各种积累与外力都不需要了,完全顺乎自然,这就是达到了“至人”、“神人”、“圣人”的境界。其中“神人”的形象最为经典,《逍遥游》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至今,我们还用“不食五谷杂粮”来形容精神超脱的人。其关键在于“神凝”二字,即专注的品格,这种专注又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目标明确的。
在《逍遥游》中,庄子还通过惠子认为无用的“大樗”来表达类似的思想。庄子对惠子说:“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其隐喻的是,在困苦的现实里,唯有在精神的逍遥中才能得到安慰与寄托。“彷徨乎无为其侧”说明逍遥本身就含有“无为”的意思。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妄为。《天运》亦曰:“以游逍遥之虚……逍遥,无为也。”在一个妄为的时代,“无为”不仅有对精神自由的诉求,也有对统治阶层的劝导。
“游”是对这种“逍遥”状态的集中概括与升华。“游”不是身体的游,而是“心”的游,要求人从“心”上做工夫。为此,庄子提出了“心斋”、“坐忘”、“虚静”、“以明”等各种修养工夫,劝导人在炎炎浊世保持心灵的平和、淡漠,去除是非得失的计较,克服生老病死的焦虑,甚至突破时空的界限,在精神的境域中任意翻飞。也正因为此,庄子思想被认为有隐逸情结、出世倾向。事实上,无论在什么时代,心灵的修养都至关重要,这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如果人完全为物所役,为肉身的享受、财富的敛积而活,就失去了人之为人的价值与意义。所以,庄子的逍遥思想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可以穿越时代与当下对话的关于人之为人的思考。
2.齐物
与逍遥相比,“齐物”思想更具有哲学意味,其集中体现于《齐物论》篇(其次还有《秋水》篇)。《齐物论》更多地是从哲学的层面展开说明,主要涉及我们看世界的视角问题。“齐物论”从大的范围来说是齐“物”,即主张万物平等;从小的范围说是齐“物论”,即主张破除是非、打通彼此。按:“齐物论”作为标题,有两种读法,一作“‘齐物’论”,一作“齐‘物论’”,本书认为二者并不矛盾。这里从王叔岷读法,作“‘齐物’论”,“齐物”连读,齐物即道的境界。“齐”有破除、超越、转化的意思,《齐物论》主要从“齐是非”、“齐语言”、“齐生死”、“齐美丑”等几个方面揭示“道通为一”的最高境界,说明站在道的高度才能看到万物一体、五彩缤纷、生机勃勃、价值多样的美好世界。
齐“物”的关键是齐“物论”,“物论”是关于万物的看法、观念,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万物本是平等的,无所谓齐与不齐,但是人们习惯戴有色眼镜看问题,给物定标签、分等级,并且还因为观点不同而争辩不休。这“物”也包括社会思想,譬如社会的方向、人性的方向、主流的价值等等,人云亦云,各派之间难有共识。儒墨之争就是这样产生的,这也是庄子写《齐物论》的重要背景。所以,齐“物论”的关键是齐是非,齐是非的关键是齐语言。如果连语言都齐了,达到无言道境,关于生死、美丑等的争辩也就不存在了。
齐是非是“齐”的各种内容中最富思辨性的。庄子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他看到是非、生死、可与不可都是相互依存的,关键要看在什么样的时间节点上,在这个情境下“是”,在另一个情境下可能就成了“非”,没有绝对的标准。人从出生那一刻就开始走向死亡,生的过程也是死的过程,生死一而不二。同样,在这个情境下可以的事,到了另一个情境可能就不可以了,纠缠于是非争辩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圣人“照之于天”。天即道,从道的高度看问题,就不会落入两端的争执中了。
齐是非的关键是齐语言。庄子对语言现象很早就进行了反思,他说:“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语言变幻不定,语言背后到底有什么固定的东西呢?与叽叽的“音”有什么不同呢?语言果真能建立起意义吗?道在语言中吗?顺着庄子,我们一下子就触及到了最根本的问题,也就是滥觞于老子的“道不可说”的问题。庄子认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不是不可说,而是被自以为是的“小成”所掩盖;言也不是没有实在内容,而是被浮华的语言所遮蔽。
庄子认为,没有名言的时候天地是最好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自然和谐。“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这样的境界是不需要语言的,但事实是,伴随着人的诞生语言就已经诞生了,并且“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人们贪婪地使用着语言,发现这个东西很好用,可以用它来命名、辩论、掩饰、游说、理解、交流等等,对它的利用便没有穷尽。是非,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名言彼此攻讦的产物。所以,庄子提倡“不言之辩,不道之道”,也就是自然之言、质朴之言、变化之言,总而言之,是符合道的语言。超越语言才能从根本上超越是非,超越是非才有可能进入道境。跳脱出是非对立的简单思维,才能公允地、不带个人偏见地看待万物、看待他人,看到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大美世界,如同《秋水》所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齐物”是庄子五个概念中最重要的一个,齐物的宗旨是“道通为一”。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有成百上千个不同历史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族群,不同政治制度、核心价值和宗教信仰的国家。“道通为一”,正是呼吁不同族群要在彼此同情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与沟通,这是庄子的《齐物论》能为反思当今全球化语境下的文明冲突提供的重要资源。

消如阳动而水消,虽耗也不竭其本;摇者如舟行而水摇,虽动也不伤其内。游于世若是,惟体道者能之。
这是《逍遥游》的原话。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这是通假字,消摇和逍遥是一个意思

钟泰庄子发微有解释


逍遥游全文,及译文
逍遥游全文,及译文一、全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逍遥游翻译及原文
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之二虫又何知?(抢榆枋 一作:枪榆枋)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

《庄子·内篇·逍遥游》原文
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

宁们不但只是算是谁啥意思
不仅如此,庄子还分别从外在的处世之道(委蛇其形)和内在的精神超越(逍遥其心)两个方面给予了深刻回答。委蛇其形为追求个性人格和个体精神提供了前提和基础,逍遥其心则为这种追求指出了方法和道路。 一、安时处顺,委蛇其形 委蛇,又作委佗,语出《应帝王》关于神巫季咸、列子与壶子的故事中,庄子在记述壶子示季咸...

又见逍遥是短剧吗
又见逍遥不是短剧,而是一首古风歌曲。下面我将从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内容、以及受众反响等方面进行详细解释。首先,关于又见逍遥的创作背景,它通常与仙侠或古风文化紧密相关。这类歌曲往往受到中国古典文学和仙侠小说的影响,通过音乐来展现一种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意境。又见逍遥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其旋律...

关于 庄子 逍遥游 的理解 是阐述 不要译文 谢谢
而基于性分自足之理,向、郭将无待之逍遥,推至有待之逍遥,即无待固逍遥,有待亦逍遥,构成宇宙之大逍遥。如郭象注「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曰: 「夫唯与物冥而循大变者,为能无待而常通,岂自通而已哉。又顺有待者使不失其所待,所待不失,则同于大通矣。」 向、郭...

庄子《逍遥游》的全文~
逍遥游全文朗诵

逍遥游的全文翻译
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

金庸笔下人物谁的武功最高
武功之高,他人当望其项背。出自《天龙八部》武功:未知神功。3、逍遥子 逍遥派创始人。武功非佛、非道、非儒,但近乎于道家。一位拥有北冥神功、小无相功、凌波微步、八荒六合唯我独尊神功、天山六阳掌、天山折梅手等如此诸多绝学的高人。无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三人的师傅。仅仅看看他三个弟子的...

逍遥游翻译 庄子逍遥游全文翻译
4、蝉和学鸠笑话它说:“我一下子起来就飞,碰上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候飞不到,便落在地上就是了,哪里用得着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那样远呢?”到郊外去旅行的人只要带三顿饭,吃完三顿饭就回家,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去旅行的人,头天晚上就要舂米做好干粮;到千里外去旅行的人,...

沧县19897199248: 庄子逍遥又作消摇,其中的消和摇作何解释? -
沈陈乐健: 你好!这是通假字,消摇和逍遥是一个意思 如有疑问,请追问.

沧县19897199248: 庄子逍遥游的翻译 -
沈陈乐健: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

沧县19897199248: “逍遥”二字出自? -
沈陈乐健: 出自:《庄子·逍遥游》道家哲学术语.“逍遥”解释:1. 亦作“逍摇”,“消摇'.徜徉;缓步行走貌.2. 优游自得;优哉游哉.3. 彷徨;徘徊不进.4. 斟酌;玩味.

沧县19897199248: 求逍遥游的资料 -
沈陈乐健: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

沧县19897199248: 解释逍遥这两个字 -
沈陈乐健: “逍遥”本作“消摇”或“逍摇”,来自于《庄子》第一篇《逍遥游》.现在一般的意思是 优游自得;安闲自在.

沧县19897199248: 逍遥祥瑞,是什么意思 -
沈陈乐健: 1. “逍遥”解释:1. 亦作“逍摇”,“消摇'.徜徉;缓步行走貌.2. 优游自得;优哉游哉.3. 彷徨;徘徊不进.4. 斟酌;玩味.相关文章:《逍遥游》庄子文章.逍遥是一种无拘无束的逍遥境界,既指身体的不受羁绊束缚,又指心灵的自由放逸.哲学上指不因他物的在场或不在场而自为绝对自由的存在.宋 苏轼 《寄净慈本长老》诗:“何时杖策相随去,任性逍遥不学禅.” 2. 祥瑞是指吉祥的征兆.祥瑞(xiáng ruì)又称“福瑞”,被儒学认为是表达天意的、对人有益的自然现象.如出现彩云,风调雨顺,禾生双穗,地出甘泉,奇禽异兽出现等等.

沧县19897199248: 逍遥二字在古语里怎么讲,逍遥侯又怎么讲? -
沈陈乐健: 1. 亦作“逍摇”,“消摇'.1.徜徉;缓步行走貌. 《楚辞·九章·哀郢》:“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姜亮夫 校注:“逍遥即游之义.”《文选·司马相如》:“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刘良 注:“逍遥,行貌.”《南...

沧县19897199248: 逍遥的含义是什么 -
沈陈乐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沧县19897199248: 何谓逍遥???
沈陈乐健: “逍遥”又作“消摇”. [编辑本段][解释]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庄子《逍遥游》 逍遥一词原出道家,视做一种清静无为的境界,今多指自在的行为或心情. 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哲学用语.指一种个人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庄子·逍遥...

沧县19897199248: 逍遥游中大和小指什么
沈陈乐健: 没有绝对的大和小,只有相对的大和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