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陈毅的故事

作者&投稿:铎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十大元帅某件事迹陈毅~

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陈毅爷爷小时候的故事。
1901年8月26日,陈毅出生在四川省乐至县。五岁那年,父亲送他去私塾念书。私塾老师叫毛崇芝,是个老秀才。他学问渊博,教学严谨。学童如果不守纪律,不完成课业,他责罚严厉,因此学童们见了他有点害怕。但陈毅却并不畏惧这位严师的管教,他对那些极为难懂的文言诗书似乎有着特别的爱好,而且他似乎有着一般儿童所没有的超常的记忆力。老师所数的子曰、诗云,他只要回家读三遍,就能琅琅背出。老祖父见陈毅如此聪慧,也常常给他点儿小奖励。这样,陈毅对念书、背书更感兴趣,他常常把那些要背的篇目背得滚瓜烂熟为止。
  在私塾里,每到背书的时候,常常有不少学童因背不出而受到塾师打手心的惩罚。然而陈毅却从来未尝过打手心的滋味,因为别的学童背不出的,他都能从容而流利地背出来。老师对那些背不出的学童说:“你们要好好向陈毅学学,他年纪比你们小,背得这样熟,你们年龄比他大,却背不出,难道不难为情吗?”在私塾里,陈毅念了一年多的书,读完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虽然他并不理解这些篇章的意义,但为他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由于他聪慧好学,成绩出类拔萃,便被同窗学友们称为“小神童”。陈毅虽然聪慧好学,但家境清贫,没有钱买当时价格昂贵的纸,父母为此犯了愁。而学堂要求学生练字临帖。此外,陈毅还给自己规定,每天除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还要加练1000个大字,1000个小字。陈毅让父亲给自己买了一些价格便宜的草纸,沾着米汤在草纸上写字,写完后拿出去晒干,第二天再写。如此循环往复,寒暑不息。老师对于陈毅书包里有一大叠草纸感到很奇怪,通过问陈毅方才知道其中原委。用秤一称,足有一斤多重!他说:“这纸里的字不仅是米汤写的,更是凝聚着他的心血啊!还有一次,他正在看书时,妈妈端来一盘饼和一碗芝麻酱,叫他蘸着吃。陈毅的书桌上有一个大墨盒,因为每天都要用,所以墨盒经常是开着的。陈毅一边看书,一边吃饼,不知不觉中,竟把饼蘸到墨盒里,一口一口吃得还挺香的。
妈妈走进屋里,看到他满嘴都是墨,吃惊地叫起来:“你在吃什么?”这时,陈毅才发现自己蘸的不是芝麻酱,而是墨水。
妈妈一边责怪他,一边心疼得拉他去漱口。陈毅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啊!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了呢!”
就这样,陈毅凭着自己的勤奋学习、刻苦努力,长大后成为一个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中国的革命者。新中国成立后,陈毅元帅先后担任过国家副总理和外交部长,他的卓越风采和光辉形象永远闪耀在共和国的浩瀚星空

陈毅同志幼年时酷爱读书,他总是把书带在身边,有空就看上几页。如果发现了一本好书,那简直比什么都高兴。
有一次,他到一位亲戚家去欢度中秋节,一进门就看到了一本自己很想读的书,于是忘记了步行几十里路的疲劳,立即到一边专心读起书来,一边读,一边用笔批点。他完全沉浸到书中去了,亲戚几次来催他吃饭,他也舍不得将书放下。亲戚把刚蒸好的糍粑给他端来,谁知他嘴里吃糍(cí)粑(bā),注意力却在书上。
糍粑本来应该蘸糖吃,可他竟把糍粑伸到砚台里蘸上墨汁往嘴里送。过了一会儿,亲戚又给他端面条来,只见他满嘴都是墨,便喊来了众亲友,大伙儿一瞧,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陈毅却平静而诙谐地说:“吃点墨水没关系,我正觉得肚子里墨水太少哩。”

扩展资料:

陈毅,1901年8月26日(清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十三)生于四川乐至复兴场张安井村。1916年就读于成都甲种工业学校(现成都工业学院)。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10月因参加中国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被武装押送回国。
1922年回到四川家乡,通过与蔡和森通信,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到北京中法大学文学院学习,并经颜昌颐、肖振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陈毅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国共产党委员会书记。同年参加南昌起义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率部参加湘南起义。

中国土改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共产党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师长、军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前委书记;第六军政治委员;中国共产党赣西南特区委员会书记;第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西方军总指挥;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新4军分会副书记、新4军第1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指挥、苏北指挥部指挥、华中总指挥部代理总指挥、新4军代军长、新4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
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共产党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共产党中央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参考资料:陈毅(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_百度百科

1、陈毅糍粑蘸墨汁的故事

有一年,他到一位亲戚家去欢度中秋节,一到就看见一本自己很想读的书,于是忘记了步行尽十里路的疲劳,立即躲到一个空房间里专心地读起来,一边读,一边作毛笔批注。

亲戚几次来催他吃饭,他也舍不得将书放下。亲戚就把糍粑和糖给他端去,谁知他嘴里吃着糍粑,注意力却还完全沉浸在书中。糍粑本该蘸糖吃,可他竟把糍粑伸到砚台里蘸上墨汁往嘴里送。

过了一会儿,亲戚又给他端面去,只见他满嘴都是墨,便喊来了众亲友来看,大伙一瞧都忍不住捧腹大笑。陈毅却很风趣地说:“喝点墨水没关系,我正觉得肚子里墨水少哩。”

2、陈毅的幽默故事

建国初期,陈毅任上海市长。有一次对工商界人士演讲,讲台上摆放着名贵的鲜花和精美的茶具。陈毅一上台就说:“我这个人讲话容易激动,激动起来容易手舞足蹈。

讲桌上的这些东西,要是被我碰坏,我这个供给制的市长,实在赔偿不起,所以我请求支持会议主持人,还是先把这些东西‘精兵简政’撤下去吧。”会场上的人们立刻发出了轻松的笑声。

在60年代的一个会议上,陈毅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而大声疾呼:“不能够经过了几十年改造、考验,还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项帽子戴在所有知识分子头上!”

说到这里,陈毅摘下帽子,向参加会议的知识分于代表鞠了一躬,然后大声说道:“今天,我给你们行脱帽礼!”这真挚的感情和恰到好处的幽默,使与会者为之动容。

陈毅讲话大都不用稿子。但是,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谈,常常以机敏而风趣的言辞使听者折服。在一次会议上,有人看见他拿着一份稿纸,还不时地低下头看看,后来竟发现那是一张白纸。

“陈总,您怎么用张空白的发言稿啊?”会后有人问他。他回答说:“不用稿子,人家会讲我不严肃,信口开河。”

3、一盘开局的围棋

陈毅故居景区有一处景点,用花岗石雕刻了20颗巨型棋子,形如一盘开局的棋,名为“友谊广场”。这处广场正是立意于陈毅元帅“围棋外交”的高超外交手段。

1958年2月11日,毛泽东正式任命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虽然他在日记中曾表示对负责外交工作“实有绠短汲深之惧”,但他仍然出色地完成了党交予他的这项重任。

陈毅的外交手段极为丰富,其中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善于借力。1958年,中国对日本提出改善中日关系的政治三原则后,浅沼稻次郎、石桥湛山和松村谦三等日本政界知名人士相继访华。

在一次会见中,陈毅对松村谦三先生提出一条建议,“围棋、乒乓、书法、兰花都可以交流,不谈政治,只谈友好。”

松村谦三先生极为赞同,回国后,他积极奔走,终于促成了1960年日本围棋代表团首访中国的中日关系破冰之行,1962年中国围棋代表团回访日本,此后中日民间交流日益增多。

1964年12月,日本29位知名棋手发出呼吁,发动日本800万棋士征集民众签名,要求恢复中日邦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全面实现邦交正常化。

陈毅这一外交创新,也被运用到了中美两国建交进程之中。陈毅,以其外交工作的辉煌成就,为新中国真正登上世界舞台建立了功勋。

4、一张折痕照片

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珍藏着一张带有深深折痕的照片,这张照片是随一封陈毅写给父母的信一起送达的。

在抗战时期,这是殊为不易的,而它能保存到今天也体现了陈毅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崇高地位。1943年底,陈毅留下一首《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即赶赴延安。

到达延安后,陈毅参加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主席团成员、中央委员会委员。是时,全党全军正在开展“整风运动”,陈毅积极投身其中。

时常与毛泽东促膝谈心,书信往来,向毛泽东介绍自己在“整风运动”中的收获。毛泽东复信称赞道:你的思想一通百通,无挂无碍,从此到处是坦途了。

其间,陈毅因思念远在四川的父母,将自己开展劳动的照片附信寄往。为了避免信件被日伪军拦截,陈毅将信中“延安”二字改为“西安”,并落款为“儿仲弘敬书”。

信件几经周折,顺利送达父母手中。新中国成立后,陈毅父母将这张照片赠予陈毅的侄女陈德珍。

5、一台水力轧花机

1922年,21岁的陈毅回乡时,做过一件至今仍被乡亲们传为佳话的事情。当时,农村极为落后,只有一些人力驱动的前清时安装的农业机械。

以轧棉花的机子为例,需要3到5个壮劳动力轮番上阵才能驱动,且效率十分低下。一日,陈毅步行于羊岔河畔,看着潺潺流水,突然想到村里的轧花机太过笨重,费时又费力。

为何不为乡亲们改装成水力驱动?也正好将学到的知识用之于民,让乡亲们认识到科学与知识的力量。陈毅很快便将想法付诸实践。

经过试用,陈毅改装的轧花机不仅省了劳动力,轧棉花的效率更提升了一倍多,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赶来“看稀奇”,面对大家的啧啧称赞,陈毅格外开心。

随后,他向留法的同学蔡和森去信,申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之后,他收到了蔡和森的回信,组织已经同意他的请求。1923年初,陈毅离开故乡。

从此,坚定地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如今,这台水力轧花机仍然保存在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中。



十大元帅陈毅的故事

一、给母亲洗尿裤

1962年的一天,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国,途径家乡的时候抽出一段时间回家去看望年迈的母亲。母亲身患疾病,瘫痪不能动弹,大小便都是由别人照顾。陈毅刚进家门,就有人告诉老太太说她儿子回来了,老母亲特别高兴,待向儿子打招呼时,突然想起来,之前换下的尿裤还放在旁边没来得及洗,于是悄悄让人藏了起来。

陈毅看到许久没见的母亲,又兴奋又激动,紧紧拉住母亲的手,不停地嘘寒问暖。过了一会儿,陈毅问母亲:“娘,我刚进来的时候,看见你们手慌脚乱的。你们藏了什么东西?”母亲知道没法瞒过去,就跟他说了藏尿裤的事。

陈毅认真地说:“娘,您病了这么久,我都没能在您身边好好照顾,心里很愧疚,我洗是应该的,怎么藏起来呢?”母亲不知道如何是好,站立在一旁的几个人赶紧拿出尿裤,争着要去洗。

陈毅拦住把尿裤拿回来,对他们说:“你们也挺累的,让我来。”然后又转向母亲:“娘,我小时候那么多尿裤,您从来不嫌烦。我今天给您洗上十条都抵不上啊。您的养育之恩我一辈子也报答不了!陈毅说完,就把所有的脏衣服拿到外面洗得干干净净。母亲看着儿子,满足地笑了。

二、吃墨水

陈毅同志幼年时酷爱读书,他总是把书带在身边,有空就看上几页。如果发现了一本好书,那简直比什么都高兴。有一次,他到一位亲戚家去欢度中秋节,一进门就看到了一本自己很想读的书,于是忘记了步行几十里路的疲劳,立即到一边专心读起书来,一边读,一边用笔批点。

他完全沉浸到书中去了,亲戚几次来催他吃饭,他也舍不得将书放下。亲戚把刚蒸好的糍粑给他端来,谁知他嘴里吃糍(cí)粑(bā),注意力却在书上。糍粑本来应该蘸糖吃,可他竟把糍粑伸到砚台里蘸上墨汁往嘴里送。

过了一会儿,亲戚又给他端面条来,只见他满嘴都是墨,便喊来了众亲友,大伙儿一瞧,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陈毅却平静而诙谐地说:“吃点墨水没关系,我正觉得肚子里墨水太少哩。”

三、一台水力轧花机

1922年21岁的陈毅回乡时,做过一件至今仍被乡亲们传为佳话的事情。当时,农村极为落后,只有一些人力驱动的前清时安装的农业机械。以轧棉花的机子为例,需要3到5个壮劳动力轮番上阵才能驱动,且效率十分低下。

一日,陈毅步行于羊岔河畔,看着潺潺流水,突然想到村里的轧花机太过笨重,费时又费力。为何不为乡亲们改装成水力驱动?也正好将学到的知识用之于民,让乡亲们认识到科学与知识的力量。陈毅很快便将想法付诸实践,

经过试用,陈毅改装的轧花机不仅省了劳动力,轧棉花的效率更提升了一倍多,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赶来“看稀奇”,面对大家的啧啧称赞,陈毅格外开心。

随后,他向留法的同学蔡和森去信,申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之后,他收到了蔡和森的回信,组织已经同意他的请求。1923年初,陈毅离开故乡。从此,坚定地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如今,这台水力轧花机仍然保存在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中。

四、一张折痕照片

在抗战时期,这是殊为不易的,而它能保存到今天也体现了陈毅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崇高地位。1943年底,陈毅留下一首《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即赶赴延安。到达延安后,陈毅参加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主席团成员、中央委员会委员。

当时,全党全军正在开展“整风运动”,陈毅积极投身其中,时常与毛泽东促膝谈心,书信往来,向毛泽东介绍自己在“整风运动”中的收获。毛泽东复信称赞道:你的思想一通百通,无挂无碍,从此到处是坦途了。其间,陈毅因思念远在四川的父母,将自己开展劳动的照片附信寄往。

为了避免信件被日伪军拦截,陈毅将信中“延安”二字改为“西安”,并落款为“儿仲弘敬书”。信件几经周折,顺利送达父母手中。

五、金丝被压着鹅毛毯,蛮安逸

1938年冬的一天,下着鹅毛大雪,部队转移到一个新区,战士们又冷又饿,都想进屋子里暖和一下,可村里老百姓不知来了啥部队,没一家敢开门。有的战士便埋怨起来。

陈毅便向大家解释道:“这儿是新区,老百姓不了解我们,怎么能埋怨他们不开门呢?大家都可以在草堆旁休息,拿点稻草盖盖,我看也不错,金丝被(指稻草)压着鹅毛毯(指大雪),蛮安逸嘛!”陈毅这么一说,大家都笑开了,忘记了寒冷和饥饿。

天亮后,还有一些战士抱着双膝“团”在墙角睡觉。陈毅对着一个冻得缩成一团的通讯员笑道:“小鬼,你也当‘团长’了,这么多‘团长’,我们还愁打不走鬼子吗?”大家在笑声中起床,准备开拔。“耳东耳东,当然居东啦”

1939年5月,陈毅等人来到江都县吴家桥做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工作。他们了解到当地有两位德高望重的秀才,一位是陆家庙的陆冠南,一位是大袁庄的袁南宾,便把他们请来,热情地和他们谈民族气节和抗日的问题。

午饭时间,陈毅邀请他们一起吃饭。陈毅请他们上座,两人谦让不肯就位。陈毅笑容可掬地劝道:“南宾南宾,面南作宾;冠南冠南,得冠面南。二老不得谦让啰!至于我嘛,耳东耳东,当然居东啦!”

两位秀才对陈毅用三人的名字说出幽默诙谐的让座话语无比佩服,都顺从入了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毅



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陈毅爷爷小时候的故事。
1901年8月26日,陈毅出生在四川省乐至县。五岁那年,父亲送他去私塾念书。私塾老师叫毛崇芝,是个老秀才。他学问渊博,教学严谨。学童如果不守纪律,不完成课业,他责罚严厉,因此学童们见了他有点害怕。但陈毅却并不畏惧这位严师的管教,他对那些极为难懂的文言诗书似乎有着特别的爱好,而且他似乎有着一般儿童所没有的超常的记忆力。老师所数的子曰、诗云,他只要回家读三遍,就能琅琅背出。老祖父见陈毅如此聪慧,也常常给他点儿小奖励。这样,陈毅对念书、背书更感兴趣,他常常把那些要背的篇目背得滚瓜烂熟为止。
  在私塾里,每到背书的时候,常常有不少学童因背不出而受到塾师打手心的惩罚。然而陈毅却从来未尝过打手心的滋味,因为别的学童背不出的,他都能从容而流利地背出来。老师对那些背不出的学童说:“你们要好好向陈毅学学,他年纪比你们小,背得这样熟,你们年龄比他大,却背不出,难道不
吗?”在私塾里,陈毅念了一年多的书,读完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虽然他并不理解这些篇章的意义,但为他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由于他聪慧好学,成绩
,便被同窗学友们称为“小神童”。陈毅虽然聪慧好学,但家境清贫,没有钱买当时价格昂贵的纸,父母为此犯了愁。而学堂要求学生练字临帖。此外,陈毅还给自己规定,每天除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还要加练1000个大字,1000个小字。陈毅让父亲给自己买了一些价格便宜的草纸,沾着米汤在草纸上写字,写完后拿出去晒干,第二天再写。如此循环往复,寒暑不息。老师对于陈毅书包里有一大叠草纸感到很奇怪,通过问陈毅方才知道其中原委。用秤一称,足有一斤多重!他说:“这纸里的字不仅是米汤写的,更是凝聚着他的心血啊!还有一次,他正在看书时,妈妈端来一盘饼和一碗芝麻酱,叫他蘸着吃。陈毅的书桌上有一个大墨盒,因为每天都要用,所以墨盒经常是开着的。陈毅一边看书,一边吃饼,不知不觉中,竟把饼蘸到墨盒里,一口一口吃得还挺香的。
妈妈走进屋里,看到他满嘴都是墨,吃惊地叫起来:“你在吃什么?”这时,陈毅才发现自己蘸的不是芝麻酱,而是墨水。
妈妈一边责怪他,一边心疼得拉他去漱口。陈毅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啊!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了呢!”
就这样,陈毅凭着自己的勤奋学习、刻苦努力,长大后成为一个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中国的革命者。新中国成立后,
先后担任过国家副总理和
,他的卓越风采和光辉形象永远闪耀在共和国的浩瀚星空;

无。😜😜😜

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陈毅爷爷小时候的故事。
1901年8月26日,陈毅出生在四川省乐至县。五岁那年,父亲送他去私塾念书。私塾老师叫毛崇芝,是个老秀才。他学问渊博,教学严谨。学童如果不守纪律,不完成课业,他责罚严厉,因此学童们见了他有点害怕。但陈毅却并不畏惧这位严师的管教,他对那些极为难懂的文言诗书似乎有着特别的爱好,而且他似乎有着一般儿童所没有的超常的记忆力。老师所数的子曰、诗云,他只要回家读三遍,就能琅琅背出。老祖父见陈毅如此聪慧,也常常给他点儿小奖励。这样,陈毅对念书、背书更感兴趣,他常常把那些要背的篇目背得滚瓜烂熟为止。
在私塾里,每到背书的时候,常常有不少学童因背不出而受到塾师打手心的惩罚。然而陈毅却从来未尝过打手心的滋味,因为别的学童背不出的,他都能从容而流利地背出来。老师对那些背不出的学童说:“你们要好好向陈毅学学,他年纪比你们小,背得这样熟,你们年龄比他大,却背不出,难道不
吗?”在私塾里,陈毅念了一年多的书,读完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虽然他并不理解这些篇章的意义,但为他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由于他聪慧好学,成绩
,便被同窗学友们称为“小神童”。陈毅虽然聪慧好学,但家境清贫,没有钱买当时价格昂贵的纸,父母为此犯了愁。而学堂要求学生练字临帖。此外,陈毅还给自己规定,每天除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还要加练1000个大字,1000个小字。陈毅让父亲给自己买了一些价格便宜的草纸,沾着米汤在草纸上写字,写完后拿出去晒干,第二天再写。如此循环往复,寒暑不息。老师对于陈毅书包里有一大叠草纸感到很奇怪,通过问陈毅方才知道其中原委。用秤一称,足有一斤多重!他说:“这纸里的字不仅是米汤写的,更是凝聚着他的心血啊!还有一次,他正在看书时,妈妈端来一盘饼和一碗芝麻酱,叫他蘸着吃。陈毅的书桌上有一个大墨盒,因为每天都要用,所以墨盒经常是开着的。陈毅一边看书,一边吃饼,不知不觉中,竟把饼蘸到墨盒里,一口一口吃得还挺香的。
妈妈走进屋里,看到他满嘴都是墨,吃惊地叫起来:“你在吃什么?”这时,陈毅才发现自己蘸的不是芝麻酱,而是墨水。
妈妈一边责怪他,一边心疼得拉他去漱口。陈毅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啊!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了呢!”
就这样,陈毅凭着自己的勤奋学习、刻苦努力,长大后成为一个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中国的革命者。新中国成立后,
先后担任过国家副总理和
,他的卓越风采和光辉形象永远闪耀在共和国的浩瀚星空;


名人感恩故事或励志故事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每天都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却不忘家中的老母亲。 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 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

孝道文言文200百字
我们现代人也不甘落后,就让我们看一看陈毅大元帅的故事吧!有一次,陈毅路过家乡时,回家看望已卧病在床,大小便失控,不能自理的母亲,他帮母亲洗了脏衣服并且做了一些家务事。作为大元帅的陈毅,他每天工作繁忙,日理万机都能抽空回家孝顺母亲,何况我们小学生呢!我们一定要向陈毅大元帅学习。 就拿我来说吧,我认为对长...

谁能帮我编一个100字的第一人称的关于孝心的事例??
我们现代人也不甘落后,就让我们看一看陈毅大元帅的故事吧!有一次,陈毅路过家乡时,回家看望已卧病在床,大小便失控,不能自理的母亲,他帮母亲洗了脏衣服并且做了一些家务事。作为大元帅的陈毅,他每天工作繁忙,日理万机都能抽空回家孝顺母亲,何况我们小学生呢!我们一定要向陈毅大元帅学习。 就拿我来说吧,我认为对...

求一篇以“孝不我待”的800字左右的作文
我们现代人也不甘落后,就让我们看一看陈毅大元帅的故事吧!有一次,陈毅路过家乡时,回家看望已卧病在床,大小便失控,不能自理的母亲,他帮母亲洗了脏衣服并且做了一些家务事。作为大元帅的陈毅,他每天工作繁忙,日理万机都能抽空回家孝顺母亲,何况我们小学生呢!我们一定要向陈毅大元帅学习。 就拿我来说吧,我认为对...

身边的孝心故事
我不得不闭着嘴,憋着气,给爸爸洗脚,可是,不一会儿,我就憋不住了,我真想逃之夭夭,但我想起语文书上的《陈毅探母》,想起陈毅那样的大元帅,都给老母洗脚洗尿裤,这种高尚的美德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当我用香皂和沐浴露把爸爸的脚背脚底以及每个脚趾头都洗得干干净净之后,爸爸用赞赏的目光久久地望着我,别说...

凤城市18892318400: 关于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有哪些(两个简短一点的) -
里临安神: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

凤城市18892318400: 十大元帅小时候的故事 -
里临安神: 陈毅吃墨水陈 毅爷爷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有一次,他正在看书,妈妈端来饼和芝麻酱,叫他蘸着吃.他一边看书,一边吃饼.书桌上有一个大墨盒,他竟把饼蘸到墨盒里,一口一口吃得很香.妈妈走进屋,看到他满嘴都是墨,吃惊地叫了起来.这时,他才发现蘸的不是芝麻酱,而是墨水.妈妈一边责怪他,一边心疼地拉他去漱口.他却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

凤城市18892318400: 请问谁姓陈的名人的名字与他的故事?请问谁姓陈的名人的名字与故事?
里临安神: 陈毅1939年的一个风雪交加之夜,部队转移到了一个小山村.同志们找到一座土地庙,让陈毅司令员住,可是突然发现他不见了.大家找来找去,最后在羊圈旁找到了他,...

凤城市18892318400: 求一篇以“孝不我待”的800字左右的作文以孝为话题的高中作文 -
里临安神:[答案] 篇一: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 我们现代人也不甘落后,就让我们看一看陈毅大元帅的故事吧!有一次,陈毅路过家乡时,回家看望已卧病在床,大小便失...

凤城市18892318400: 具有“百折不挠”精神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
里临安神:[答案] 司马迁坚持真理、百折不挠,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面对宫刑这样的奇耻大辱,司马迁能忍辱负重,用自己的生... 是他们让黑龙江的今天充满活力、繁荣兴盛. 陈毅——元帅原本是诗人他的《赣南游击词》,让我们深深地感到“靠人民、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