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云雷纹大铜鼓是 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铜鼓

作者&投稿:独孤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云雷纹大铜鼓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铜鼓~

云雷纹大鼓的鼓面直径约为1.5米,鼓的高为37厘米多,重量为600斤。这只大铜鼓是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流发现的,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铜鼓。铜鼓是我国古代从吹器到釜演变成的一种乐器。到后来就成为少数统治阶级专用的礼乐器、祭品。我国云南是古代铜鼓的发源地,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收集铜鼓最多的国家。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博物馆里,专门设有铜鼓的展室。摆放着各式各样、大大小小不相等的铜鼓,可以供中外游人尽情观赏。

  2016年1月10日,一面直径4.2米、高2.6米、重达7吨的巨大铜鼓,是目前世界最大铜鼓。


  铜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是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铜鼓是中国古代悠久而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中国少数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征,它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之珍藏。铜鼓在越南、老挝、缅甸和泰国甚至印度尼西亚诸岛也有流传。

铜鼓是一种民族历史文物。一具铜鼓的基本形制有鼓面和鼓身。鼓面是受击部分,鼓身是共鸣腔,由上而下分成胸、腰、足三段,胸腰之间多铸有悬挂用之耳。
这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大的铜鼓——北流云雷纹大铜鼓。
铜鼓的出现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最早是作为炊具和打击乐使用的。之后,逐步成为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在发展的过程中,敲击铜鼓发出的声音开始被用于战事召集的信号。此后,铜鼓又成为赏赐或贡品,以及用于祭祀、盟会、宴会歌舞时的乐器,贵族还把它作为葬品。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极有个性的历史文物,流传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和美好的传说。
1955年,在广西北流县发现了这面云雷纹大铜鼓,鼓身高67.5厘米,鼓面直径165厘米,重达300公斤,被誉为“铜鼓之王”。仔细打量,鼓面中心是八道光芒的太阳纹,外围用突起的同心圆弦纹分成五道晕圈,晕圈内布满了单线旋出的云纹和菱形套叠的雷纹,另有蚕丝纹环耳两对。面对这么一只鼓体庞然,鼓面宽阔,还有那些颇似几何纹路的图形,大铜鼓究竟想说明什么?是一种崇拜的符号呢?还是一种记事的手段呢?或许就是古人对审美的一种尺度呢?
直至今日,许多专家学者谈起铜鼓的时候,依然会面带不解。作为手工铸造的铜鼓,一般都是一模一器。但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发现一件铜鼓的模具。那么,这些模具都到哪里去了?更何况是铸造一面罕见的“铜鼓之王”?古人又是用什么方法来铸造铜鼓的?有关单位和学者曾用高价从外省请来著名的冶铸师傅,对云雷纹大铜鼓进行复制。没想到,复制过程尽管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先进的技术,但效果并不理想,由此可见,广西古人铸鼓的技术非同一般。
北流,历来就有“铜鼓之乡”的美称。在人杰地灵的北流,自汉晋以来就出产形体硕大的铜鼓。北流出土的铜鼓数量之多,铜鼓之大,是世人公认的。据《北流县志》记载:北流县东20里,有山名铜石山,此山层峦耸翠,石皆紫色,唐武德四年在北流置铜州,就因为有了这座山。另有史书说:桂南、粤西一带,界内有铜山,南越王赵佗时曾在铜山铸铜。铸造的是什么呢?通过铜鼓学家的考古证明,铜石山是西汉一个大规模的铜鼓冶铸遗址,工场规模之大,方圆数里,场内尚存风管、炉渣、炭灰、铜片,甚至铜鼓残片,一应俱应。日本东京大学考古专家吉开将人先生考察了这个遗址后,认为这个遗址是岭南的唯一,是国宝。
其实,在广西各地的文物调查中都有铜鼓的发现,或是墓葬出土,或是零星发现,或是民间传世等,其中以广西北流、桂平、藤县、玉林、浦北、东兰、大化、横县等市县最为密集。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广西各级文物管理部门收藏的铜鼓已达700多面,其中广西博物馆拥有铜鼓360多面,成为世界上收藏铜鼓最多的博物馆。此外,红水河流域民间收藏铜鼓还有1100多面,仅东兰县金谷乡就独占120多面,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也有106面。据统计广西铜鼓数量居全国首位。
在多民族融合的广西,壮族、瑶族、苗族都有拍击铜鼓而歌,伴随铜鼓而舞的习俗。演奏方式是将铜鼓悬挂在木架或树杈上,用特制球形鼓棰敲击。也可以一人击鼓,另一人持木桶在鼓底晃动,以改变音量和音色。还有的在铜鼓下置放一水桶,盛水过半,敲击时以达到鼓声的清纯悦耳。如果是小型铜鼓,可背在身上边跳跃边敲击。在壮族地区,普遍流行铜鼓乐,对歌、赛马也击铜鼓助兴,铜鼓专用曲牌有《祭鼓调》、《送鼓调》、《喜鹊调》、《散花调》。即使在神秘的花山壁画中,我们也看到举手向上,敲打铜鼓的图案,这说明铜鼓早已在壮族先民的生活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瑶族和苗族同胞则喜欢众人围成圆圈,用铜鼓热烈的伴奏进行舞蹈,部分地区还并存着祭铜鼓的习俗。由于民族间的审美、习俗存在的差异,因而体现在铜鼓的铸造风格上也不尽相同。如铜鼓上的图案:有的铸有虫鱼、鸟兽、花卉;有的则铸有舟船、青蛙;还有骑士立像及羽人划船、羽人舞蹈纹饰等。
于是,我们从广西北流发现的云雷纹大铜鼓身上,更容易领略到冶炼、铸造、绘画、雕刻、音乐、舞蹈、宗教等综合元素的集中体现和生动写照。云雷纹大铜鼓的诞生,标志着广西古代青铜冶炼技术和工艺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也看到了广西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审美情趣;包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民族史、民族学、民族科技、民族艺术以及民族风俗、文化等的重要文物。
从南方山林村寨中传出的的铜鼓声声,携带着南方少数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震撼着华夏大地!

 

视频链接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E4NDI3NTY=.html



为什么云雷纹大铜鼓是 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铜鼓
这鼓是目前发现尺寸最大的青铜古:
——————————————————————————————————————————
云雷纹大鼓的鼓面直径约为123米,鼓的高为45厘米多, 重量为677斤。这只大铜鼓是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流发现 的,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铜鼓。
  铜鼓是我国古代从吹器到釜演变成的一种乐器。到后来就成 为少数统治阶级专用的礼乐器、祭品。我国云南是古代铜鼓的发 源地,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收集铜鼓最多的国家。就在广西壮族 自治区的博物馆里,专门设有铜鼓的展室。摆放着各式各样、大 大小小不相等的铜鼓,可以供中外游人尽情观赏。
——————————————————————————————————————————
以上为参考答案,觉得可以请安下面满意键


广西壮族的铜鼓上为什么有青蛙啊它有什么含义或故事吗
”,“正是因为他们崇拜雷神,所以才把这种雷霆之象的云雷纹作为铜鼓上的主导纹饰”,云雷纹“应是南方民族对云雷崇拜的反映”;而翔鹭纹呢,“饰鼓以鹤,同水上作业多的滨海民族观察风云和求雨祭祀有关,是他们崇拜水鹤的思想反映”。既然铜鼓上的其他纹饰都有着各自的崇拜宗教观念,蛙饰又哪能例外...

民族文物苑-铜鼓雕塑群地址在哪里?
其中,铜鼓雕塑群是广西民族文物苑的一大特色,因为广西是“铜鼓之乡”,铜鼓在我国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全国出土的铜鼓中,广西占有三分之一还多。其中广西乃至是世界上最大的铜鼓——云雷纹大铜鼓就被收藏于此。步入广西民族文物苑,可以深入体验壮乡瑶村苗寨的历史文化,感受有声有色、有香有味的民族...

灵山型铜鼓形制特征
鼓面中心的太阳纹显著凸起,犹如圆饼,芒道有六、八、十等多种排列方式。鼓面装饰有立体蛙饰,象征着古人对蛙的崇拜。通常,鼓面和鼓身以二至三条突起弦纹分晕,晕圈内细腻地刻有几何图案,如云纹、雷纹、席纹或钱纹,增添了艺术性和复杂性。从美学角度看,这面铜鼓遵循了黄金律的比例原理,整体...

灵山型铜鼓介绍
铜鼓的装饰艺术十分精致,鼓面中心饰有十芒日纹,光芒四射,中心处有突出的光体。边缘处则巧妙地排列着三只对称的青蛙和三组叠蛙,呈逆时针方向,增添了动态与生动的气息。而耳部的设计则采用了绳纹,附有方形孔洞,显示出古代匠人的精细工艺。胸、腰以及足部的纹饰更是丰富多彩,包括四出钱纹、生动的...

河池铜鼓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河池铜鼓
2.河池铜鼓的平面造型元素及内涵 铜鼓元素按内容可分为几何造型、抽象造型和具象纹样。这些图像符号多以重复或间隔的构图出现,既合理布局,又形成强烈的艺术效果。(1)太阳纹、云雷纹造型元素 太阳纹最初只有简单的圆饼状,后来增加了多角形和针形的光芒或弦线组成的晕圈。云雷纹是对自然神的崇拜。(...

广西北流为什么被称为是世界铜鼓王之乡?
如果从公元五世纪中期成书的《后汉书》开始算起,中国有关铜鼓的记载至今已有1500余年。1705年,荷兰人罗姆菲尔士从印尼将一面铜鼓带到欧洲,欧洲人开始关注这种铜制乐器。在国外,系统研究铜鼓的学者,首推奥地利人佛朗茨·黑格尔,他在1902年所著的《东南亚古代金属鼓》一书中,对铜鼓类型所作的最早阐释...

灵山型铜鼓外观
装饰花纹则以二弦分晕为主,鼓面和鼓身分别有3道宽大的主纹,如骑兽纹、兽形纹、鹭鸟纹等,其他部分则饰以云纹、雷纹等多种精细纹饰。在鼓耳下方,靠近鼓足的位置,常常可见动物塑像的装饰,如一对或一只小鸟,也有牛、虎、鹿等动物的造型,它们头部向下,增添了生动的视觉效果。灵山型铜鼓的历史...

布依族铜鼓是怎么发展来的?
“麻江型”铜鼓,面径一般不超过五十公分,鼓身分胸足两般,其中有突梭一道,偏条耳有孔,鼓面有太阳纹芒,晕分宽、狭,主晕饰“游旗纹”,其余常见的纹饰有山形纹、心形纹、云雷纹、水波纹、角形纹等。布依族地区几乎每个大寨子和家族都有一面到数面铜鼓。

中国的顶级国宝有哪些(下)?
铙通体纹饰以商周时期流行的云雷纹为主,甬(即柄)上部两面各饰兽目一对,与云雷纹组成兽面纹。旋(甬上凸起的一圈为旋)上以细云雷纹为地,饰凸起的勾连云纹。鼓部(铙体的上部,敲击处为鼓)中央稍高起,装饰有云雷纹及其兽面纹。此种大铙目前所知主要出自南方湖南、浙江、广西、福建、江西、江苏六省,其...

回形纹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在粤系的铜鼓上,云雷纹是作为主导纹饰应用的,常见密布于鼓面中心太阳纹的周围,象征太阳与云雷共存于天际,这是南方民族对云雷崇拜的一种反映。云雷纹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从漩涡纹发展而来。商周时代云雷纹大量出现在青铜器上,春秋战国时期仍见沿用。至商代晚期,云雷纹已经比较少见,但在商代...

华宁县18782823308: 为什么云雷纹大铜鼓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铜鼓 -
茌辉甘缘: 云雷纹大鼓的鼓面直径约为1.5米,鼓的高为37厘米多,重量为600斤.这只大铜鼓是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流发现的,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铜鼓.铜鼓是我国古代从吹器到釜演变成的一种乐器.到后来就成为少数统治阶级专用的礼乐器、祭品.我国云南是古代铜鼓的发源地,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收集铜鼓最多的国家.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博物馆里,专门设有铜鼓的展室.摆放着各式各样、大大小小不相等的铜鼓,可以供中外游人尽情观赏.

华宁县18782823308: 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铜鼓造型是怎样的?
茌辉甘缘: 现存最大的古代铜鼓是1972年在广西壮族自 治区北流县水冲村发现的云雷纹大铜鼓.该铜鼓被称为“铜鼓之王”.铜鼓,是我国古代从炊器 ——釜演变成的一种乐器,后来成为少数民族统治阶级专用的礼乐器、祭器.这只北流大铜鼓的 鼓面直径165厘米,高37.5厘米,重约300公 斤.鼓遍体饰以三弦的晕层和精细的云雷纹,鼓面中心有八道光芒的太阳纹.这面铜鼓制成的年 代大约在西汉末年至唐初之间.现藏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华宁县18782823308: 广西北流铜鼓什麽时发现的 -
茌辉甘缘: 1955年,在广西北流县发现了这面云雷纹大铜鼓,鼓身高67.5厘米,鼓面直径165厘米,重达300公斤,被誉为“铜鼓之王”.仔细打量,鼓面中心是八道光芒的太阳纹,外围用突起的同心圆弦纹分成五道晕圈,晕圈内布满了单线旋出的云纹和...

华宁县18782823308: 1955年广西最大的鼓是 -
茌辉甘缘: 1955年发现于广西北流县的云雷纹大铜鼓,鼓身高67.5厘米,鼓面直径165厘米,重达300公斤,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铜鼓,被誉为“铜鼓之王”.

华宁县18782823308: 谁知道世界最大的铜鼓在那里呢 -
茌辉甘缘: 在南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内收藏的铜鼓有360多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广西北流县出土的一面云雷纹铜鼓,面径165厘米,重达300公斤,为迄今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铜鼓,号称“铜鼓之王”.

华宁县18782823308: 广西古代有哪些代表性的技术成就?
茌辉甘缘: 广西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101号云雷纹大铜鼓,是世界上最大的铜鼓,被誉为“铜鼓王”.是1955年在广西玉林北流县水涌庵发现的 罕见至宝——凤凰型铜灯,1971年在广西合浦县望牛岭发掘的西汉晚期一号汉墓发现的 再记起再补充

华宁县18782823308: 广西有什么名胜古迹? -
茌辉甘缘: 最古老的运河 位于广西兴安县城的灵渠,它和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秦代的三大水利工程,是广西最古老的一条运河,也是我国甚至是全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最早的人类化石 1958年9月,在广西柳江县新兴农场通天岩内发现一具完整的人...

华宁县18782823308: 比较夏商周时期青铜器造型艺术的不同特点 -
茌辉甘缘: 分类鉴别从器形之间看,由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方法同夏、商时期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都是陶范制作,且一器一范,手工制作,这样就不能铸造出相同的陶范,所以,在西周时期也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青铜器造型,如果有,肯定有一件...

华宁县18782823308: 我国迄今发现唯一的铜鼓葬具是如何设计的?我国迄今发现唯一的铜鼓葬
茌辉甘缘: 迄今发现唯一的铜鼓葬具是1972年在广西西 林县普合村古墓中出土的互相套合的4件铜鼓葬 具.墓室内的4件铜鼓,两大两小,互相套合. 最下面仰放着一件完整的大铜鼓...

华宁县18782823308: 请你谈谈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理解和认识 -
茌辉甘缘: 西周青铜器从器形之间看,由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方法同夏、商时期不一样,有很大的变化,都是陶范制作,且一器一范,手工制作,这样就不能铸造出相同的陶范,所以,在西周时期也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青铜器造型,如果有,肯定有一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