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内卷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东野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如果要问近来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网络热词,“内卷”绝对排得上号。不仅是“内卷”,它的一众延伸词“别卷了”,“卷死你”,“太卷了”等等,也成了大家常挂嘴边的宠儿。所以,内卷到底是什么呢

百度的解释是:内卷,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而我们今天的主题“大学生内卷”则特指:很多高等学校学生存在的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

关于内卷的误解

想必在座的各位在听到“内卷”这两个字的时候,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了很多相关的场景,或许还有配套的文字概念。但在这里,我想先与大家探讨的是对于内卷存在的一些误解。

1. 内卷=很忙 ?

谷爱凌,一位在冬奥会炸响世界的滑雪运动员,近段时间社交媒体的顶流。据了解,她3岁就开始滑雪,但除了滑雪拿奖牌,她的生命还包括学钢琴、跳芭蕾、写作、当模特,甚至通过自主学习,以1580分(满分1600)的招生考试成绩进入斯坦福大学。如果内卷的标准是很忙,谷爱凌绝对是当代青年中的卷王。

2. 内卷=每天重复枯燥的学习?

朗朗,中国有名的钢琴家,钢琴水平公认世界前三。据采访,他出生音乐世家,三岁学琴,每天花在练琴上的时间不少于8小时,足足坚持了30年。由于凌晨就开始练习,他的琴声被街坊邻居戏称为“闹钟”。我们知道,长时间练琴是非常枯燥的事情,假设这符合内卷的标准,那朗朗岂非从小到大卷了整整30年。

3. 内卷=比别人做得更多?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的同学,需要练习时事评论写作。相关课程的老师要求学生定时交一篇时评文章作为作业。其中一位同学想成为评论家,因为对时事抱有很强的表达欲,同时也想锻炼自己的文笔,所以比别人多交了2篇,希望老师能多敲打自己。如果这是内卷,说不定此举能激励整个班再交2倍作业。

 不,以上假设通通不是内卷。在我看来,判断内卷的关键标准就在于其定义中的“非理性”,“被自愿”。

谷爱凌的确多才多艺,天赋异禀。但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每天10小时充足睡眠换来的精力,是在任何一份兴趣面前一心不二用的专注,是牺牲了高考体制而选择自学换来的时间

朗朗确实日复一日在枯燥中练习琴曲,但他的天赋喜爱是实实在在的。更难得的是,他对钢琴是从一而终,不曾改变的。每天8小时练琴,可以说是他个人独有的节奏,难以被外界干扰的节奏。

而那位新闻系的同学,最接近我们的普通大学生。她的行动更多是出于无法抑制的写作欲望外溢。即便是出于竞争心,如果没有足够思想沉淀,单纯只是凑字数,其作品质量必然会有所下滑,师长反而会失望。

这些例子的背后不是“不理智”,而是“天赋,努力,坚持,梦想,时间管理,取舍,时机”,众多要素结合起来的合理,符合人自身发展的规律。他们的成功一步一个脚印,有迹可循。同理,我们所羡慕的许多人的最终成果或许是惊异的,然过程无外乎都是极理智的,并且是长期的理智。

而反观内卷,它坐落于理智的对面,与规律脱节,它是疯狂。有趣的是,生活中的很多人既无法坚持长期的理智,也无法坚持长期的疯狂。就像许多大学生既不能坚持在课堂中不走神,也不能坚持每天熬夜复习。前者是有力无心,后者则是有心无力,正因为如此,最后才不得不沦为平庸。

我们在大学里看到有同学,在宿舍,在图书馆,在自习室里学习,资料傍身,孜孜不倦。总是不由得脱口而出:”大家太卷了”,很多时候这只是出于玩笑,出于对网络热词的跟进,可能还有为自己慵懒找寻的借口。内卷会有如今的江湖地位,难以说没有这种舆论炒作的水分在里面。毕竟,只有在学习中的人才知道,他们是否处在自己的合理节奏中。如果我们已经坚定了信念,就需要警惕,不要被内卷的潮流影响,形成对自我的怀疑,对他人的过分在意。


大学生内卷的表现

1. 学习没有属于自己的节奏。对目标没有明确的阶段规划。容易被他人的节奏影响,改变自己的临时计划。

2.重复着低效率的劳动。对未来过分焦虑,透支自己的身体,该休息的时候不休息。通过表象的辛苦,安慰自己的内心:我现在非常努力。

3.对结果求量,不求质。靠数量来堆积获得感,功利性强,宁要矿山的外在模样,不要矿藏的内在储量。

4. 对时间价值以“有没有用”来衡量。无法达到专注,也无法忍受枯燥,总是怀疑自己选择的目标对不对,怕浪费时间。



内卷的原因

(1)自身期望源于看待他人的想法

“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

                                                                                                               ——艾米莉·狄金森

纵然内卷在现实中的表现多种多样,但其本质是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难以被称为健康,有益。纵观千年的历史,人们普遍认为,只要解决生存的难题,即饥荒,战争,和瘟疫,人类就能真正获得精神的解放。但在今天的中国,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这样。

即便脱贫工作已经让许多人能享受温饱,但人只要活着,就希望吃得更多更好;国力的强盛让人民免遭战火,但今天他们依然在职场打着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医疗技术的进步让我们得以百岁延年,可生命的长度却不一定是幸福的长度,可能还是痛苦的额外延伸。

由此可见,生存环境并不是制约人精神的关键,真正制约人的恰恰是人类自己,因为我们对幸福的期望总是源自我们对周围人的比较,比较就会产生竞争。并且因为生存环境好了,人口增加了,一大批人进到同一个竞争的圈子里,争高考、奖学金、面试实习、考研名额、海外留学名额,等等,挤都挤不过来,大伙的精神就开始内卷了。

从宏观看整个社会:普通人看富人,觉得自己太穷,所以拼命念书,上好大学。富人看更富的人,担心自己的钱有一天会消失,因而恐惧,然后纠结于基金,股票的投资。

从微观看大学生:专科抱怨没本科,公司压根看不上;二本抱怨没一本,简历直接被刷;一本抱怨没985、211,和二本没区别;985,211抱怨没出国,格局不够大。那怎么办,考研呗,于是又进入了一个轮回。

所以我们会发现,人永远都不会满足,且永远只愿意看到自己没有的。就比如,当代大学生以为本科已经泛滥,可实际上我国的本科率只有4.43%。换言之,本科生其实已经很稀有,很值钱了,奈何大家毕业后总往那几个城市挤,结果就出现了本科泛滥的幻觉,无形中自己给自己贬值。

综上,内卷正是因为有人的存在。诚然,我们不可能通过消灭人类去消灭内卷,不过,我们也许可以尝试换一下看待周围人的角度,避免陷入不理智的竞争,形成内卷。看待他人的想法不同,他人可能就不是地狱

 (2)难以突破“体制化”筑起的高墙。

“一个在监狱里呆了几十年的犯人说,体制化就像这个监狱一样。刚来的时候,你特别不习惯,觉得四处都不舒服,到处都在压抑你。可是,时间长了以后,你已经非常习惯这一切了”

                                                                                                       ——《肖申克的救赎》

很多的大学同学说对未来感到茫然,不知道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但我却觉得并非如此。对大伙而言,幸福很简单:有钱有时间有快乐。为了幸福,有人想当老师,有人想进银行,有人想做设计师,有人想......所以,想当什么其实心里不茫然,茫然的是通往目标的方法。而几乎所有的大学生考虑方法时,都会撞到“体制化”这堵高墙

“体制”可理解为包括某种规则、习惯、意识和氛围的环境。从我们踏上学习之路起,“体制化”就在潜移默化地为我们的思考筑起一道道高墙。可能小时候会有长辈问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你会给出各种奇思妙想,比如“长大我要当个太空人”。但长大后,我们绝大多数选择的并不是当时的答案,甚至相差甚远

因为在小学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就放在了考一所好初中,考进一所好初中后是考一所好高中,考一所好高中后是最重要的,考一所好大学。万般变化不离其宗:好分数。这就是一种体制化,它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慵懒,有意识地逃避对未来的思考,因为社会通过种种渠道告诉我们,无论将来要做什么,先考个好学校再说。

考试成了一种“体制”,到了大学弊端就显现了。除了考试,同学们很难相信有比这更稳妥,更能改变命运的方式,也不敢尝试走出舒适圈。我们其实并不确定“考研考公考证”是否正确,但比起迷茫着不动,还不如随大众,考了图个安心,能获得阶段性的稳定,稳定了再想未来。所谓“阅尽大学逐梦路,方知尽头是三考,考研、考证、考公。”通往成功的道路就这样变得单一,对成功的定义开始同质化,同样的东西多了,就开始内卷了

当然,高考本身没有错,它已经是社会能提供的最大限度公平。错的是在成长道路上的我们疏于培养自己的思维。我们读了很多的教材教辅,却很少博览国内外经典名著;我们在培训班、小房间日夜刷题,却很少跑到外面,问山为什么那么高,水为什么那么深;我们愿意花3年拼绩点拼成绩去争同一个保研名额,却不愿意用这3年去做属于自己的各种创新。归根结底,学校是一座保护伞,我们习惯了待在伞下,不敢踏出,怕直视阳光下自己的人影

 (3)“社交媒体”的兴起助长内卷焦虑。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

要避开内卷,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你所选择的事物保持绝对的专注,特别是以年为单位的那种。但随着近年来社交媒体,特别是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让专注变得越来越难。在这个谁都可以拿起话筒为自己发声的时代,受传播的内容质量变得参差不齐。商业功利因素的大举介入,让焦虑成为一种贩卖得越来越火的商品。

“不用买教材,一个月直接拿证书”,“过来人告诉你大学哪些路走不通,别让四年白白浪费”,“上直播,一个月兼职赚大钱”,这些动则以时间,经验,金钱,瞄准人性弱点的标语,通过抖音,快手,公众号,微信运营群等媒介,博取大批流量,野蛮生长。让大学生原本好不容易沉下的心再度浮出水面,迷失在喧嚣的空气中。一会儿学这个,一会儿学那个,心无所归,徒增内卷。

 在古代,如果战争太卷,我可以携亲戚朋友找个桃花源,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任外面风云变幻,我自守着自己的良善;如果官场太卷,我也可以学陶渊明,归隐田园,一边种豆南山下,一边作诗研学术,日子过得也挺快活。但在今天,随着城市化不断地扩张,网络覆盖的区域越来越广,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竟发现,世间已难以寻到可以安静下来钻研一件事的地方了

人类在地球上打造着物质生活的乐园,同时也在打造着精神生活的囚笼。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失去所有现实意义上的安宁之地,因此,注重内心的修养,学会在心中开辟出一块静土用于终身学习,显然是每个人需要努力的方向


内卷的危害(个人+社会)

对个人

1. 让视野变得狭隘。

长期内卷,会使得自己关注结果远甚于过程,为了有限的排名、小数点的后几位,而疲于奔命。结果好,就肯定过程,结果不如人意,就否定过程。我们最常听到的就是“我这大学3年白过了”,“这段时间的努力像个笑话”这一类挑战失利后的抱怨。同时也容易守旧,重复学长学姐们的老路,失去作为探险者,开拓者的勇气。

2. 忘记属于自我的追求

内卷发展到后期,最可怕的就是失去自我。一开始只是希望自己跑得比对方更快,所以把别人的节奏也纳入自己的计划中,到后期发现,自己一直在过着别人的时间安排,一直在追逐着别人追求的目标。最可怕的是,你所追逐的那个人可能也在追逐着别人,这样不断循环,最后可能会回到你自己的身上,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在这个回路里,所有人在对方眼里都只是一台学习机器,没有休息的空余。

3. 失去体验生活的机会

大学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学业固然重要,但兴趣,爱情,旅游,团队合作,社团,等等,亦是十分重要的体验。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些在历史上获得巨大的成就的人,无不是将他们所投身的领域视作一门艺术,而非纯粹的工作。就像同一道物理公式,老师告知学生关于其推导过程,大多数学生会赞叹“这公式真巧妙。”,但只有极少数人会说:“这公式真美!”,这极少数人往往就能叩开真理的大门,因为他们对工作有着如对艺术般的热诚。而内卷却让你抽不开身去体验这种种美好,甚至否定它们

 

对社会

1.拖慢社会前进的步伐

电影《三傻大战宝莱坞》有一个搞笑情节:一个学生为了在考试中获得较好的名次,除了比别人更彻夜苦读外,还在考试前夕,往其他宿舍的门缝塞进八卦、玩物杂志,企图分散同学的复习注意力。这已经不仅是卷的问题,更是心灵的一种扭曲迹象。试想,如果将来大学生毕业后身居高位,会不会因为曾经内卷的压力,而刻意拖慢潜力者的步伐?行业会不会因此前进缓慢甚至萎缩,就像商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政府若不加控制,便容易走向垄断。

2.社会的创新程度下滑

我们现在有一种意识被刻意强调:“现有的社会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意识的传播是内卷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它没错,只是它应该还有后半句,即“社会资源的上限是可以被提高的。”就比如工业革命:手工动力有限,我们创造蒸汽动力;矿产有限,我们就研发电力;环境无法承受污染,我们就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新事物的创造是提高社会资源上限的关键。而内卷却让我们围着有限的资源你争我夺,放弃创新,放弃原本的康庄大道。


 怎么应对内卷

1. 感受世界的远大,体会自我的渺小

如果感觉自己处在内卷之中,那就将自己放逐到辽阔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去爬山,爬到那山顶,身旁云雾缭绕,宁静幽远,俯看群山的时候,会感觉到人类于这天地之间是多么渺小,心态就会平和许多。我们还可以去看海,迎着海风看潮起潮落,心也会走得更远,会思考当前的状态是否太紧张,视野是否太狭窄。内卷就像精神和肉体同时处在一个阴暗的小空间,我们要做的就是从里面走出去,透透气。


2. 从小事起步,用仪式感缓解焦虑

早上在忙着吃饭之前,可以先去操场跑会步,晨跑之后的早餐会变得更美味;做功课前,收拾收拾桌面,宽阔的桌面空间能缓解埋头苦读的压抑;宿舍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扫扫地,出门的时候,顺手倒倒垃圾,每天几分钟清理卫生是调节情绪的一个好方式,更重要的是,你营造了一个整洁的环境来净化内心的焦虑。这些小小的仪式会一点一点丰富你每天的获得感,让你知道除了学习,我每天还做了那么多事,可以有点小骄傲

3. 从经典中汲取营养,把握机遇的一闪

阅读书籍是人类终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教科书里的知识可能会过时,但课外书籍永远不会。博览多个方面的经典,可以拓宽你的思维,有时甚至会颠覆自己看待事物的思考方式。帮你换掉“苦难即是锻炼”的单调鸡汤,抛掉“只要努力就能做到一切”的傲慢,学会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抓住并利用转瞬即逝的机遇、幸运和灵感。当你在读书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每一秒都在进步,每一点知识都在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并在未来某个时刻突然出现推你一把。经典的积累给你面对内卷的自信。

4. 刻意练习,积累对抗快节奏的资本

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视频剪辑、直播带货、编程算法、p图特效、动画建模、配音兼职,让人眼花缭乱,内卷于不知该选什么。但请记住,迭代速度最快的往往是那些表现形式,而非核心的内容创作。内容创作是作品最深的心脏,所有的表现形式都是为它而服务的。而内容创作之所以不容易被复制或迭代,就在于它需要日积越累的功底,日复一日的刻意练习。

写作要有内容,每天要坚持写上千字的文本;编程要有内容,每天要坚持写固定行数代码;口语表达要有内容,每天要坚持固定时间的阅读和朗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经过10年,20,30年的刻意练习所磨练出的内容创作力,会成为你个人的专属标签和价值。让你不必盲目地去追求新的表现形式,因为他们会找上你,你是真正独一无二的。

5. 不仅想个人,也想想国家

尽管我们从小到大写作文总把“将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相结合”添上,但真正实践起来却总是忘记,这恰恰有可能是突破内卷的一个缝隙。仔细想想,我们内卷的时候,总是想着:“我要怎么怎么样”,“我会怎么怎么样”,出发点都是我。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想国家需要什么,可能就会发现亮点。国家是一个宏大的概念,但联系国家,不会受你个人能力所限制。只要你想,你就可以。

 最后,附上一段我最近迷上的一句动画的台词,愿大家战胜内卷,有一个美好未来。


“在这个成绩与排名都瞬息万变的时代里,该拿什么来定义第一,

并不是只要赢了就好,正是因为跑步者拥有更伟大的理想和目标,才继续奔跑的。”

                                                                                                               ——《强风吹拂》




什么是内卷?怎样理解大学生内卷?
换个位置思考,刚刚说的那个类型学生与大家对比何尝又不是在卷呢?而且更加任性,卷的毫无压力。三、社会现实 说起内卷呀。不得不说一个事情,以前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补习班开始盛行,形成了一种一人上,人人上,不上跟不上的状态,而且这种情况愈演愈烈,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孩子们的压力逐渐的提升,...

学生内卷是什么意思?
竞争。根据查询中国心理网显示,学生内卷指不理性的内部竞争,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争夺高排名,从而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行为。

什么是内卷?什么意思?
内卷的意思如下:内卷,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激烈的内部竞争。内卷原本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是指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过程当中的停滞,现在很多高校的学生用内卷来代指非理性的内部竞争。例如:所有人都在电影院看电影,但是有人为了获得更好的视野,一个人先站了起来,后面的人因为前面的人挡到了自己,于是...

学习内卷是什么意思?
在学习领域,内卷主要表现为学生为了追求更高的分数和更好的学校,不断加大学习强度和时间,但这种努力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学术成就,反而可能导致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创新能力的下降、学习兴趣的丧失等。内卷现象的出现,反映了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资源分配的不公、教育评价体系的单一等问题。要解决内卷问题...

内卷是什么含义,怎样才叫内卷,怎样避免内卷?
②在“内卷”这个流行词出现后,大众的视线才聚焦到高校内那些苦读的学子身上。这一关心不要紧,发现竟然有走极端的现象。如有些学生论文为拿高分,明明导师规定写5000字即可,偏偏要写到8000——10000字,其理由是写的越多,说明论文质量越高。实际上这就是盲目的表现,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下面我举个我身边的人真实发...

如何通俗易懂地解释内卷是什么意思?
通俗来讲,“内卷”的意思就是,竞争能力强的人,不去披荆斩棘探索全新的领域,向外部纵深发展,而是退缩在已知的安全堡垒中,和竞争能力没那么强的人,争抢有限的资源,最终导致了恶性竞争、非理性竞争,最后谁都讨不了好。其实看了上面那段解释,我相信大家已经对“内卷”这个词...

怎样通俗易懂地解释内卷是什么意思?
让内卷在如今的语境传播下变得越来越畸形。但是,你明白“内卷”真正的含义吗?是否真正地思考过内卷与努力的区别?卷人者有恃无恐,被卷者精疲力竭。其实不仅仅是大学,人生就是一场内卷,出生即起跑线,学区房是入场赛,高考是预赛,大学是复赛,还有没完没了的加时赛,年轻人用来自嘲的内卷一次出圈...

内卷是什么意思?
内卷的意思是:直观地说就是“向内演化”。更宽泛一点说,就是所有无实质意义的消耗都可称为内卷。出处是这样的:“内卷”最早的“出处”是几张名校学霸的图片。刷爆朋友圈的几张“内卷”图片是这样的:有的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有的人宿舍床上铺满了一摞摞的书,有的人甚至边骑车边端着电脑写...

什么是内卷?
内卷指的是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内卷,本意是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经网络流传,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

内卷是什么意思?有哪些例子?
负面影响 对未来的迷茫、对当下的困惑,让不少大学生陷入“内卷”。2019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一项调查显示,29.2%的被调查本科学生既无明确的自我发展规划、自主性学业参与也较低,32.8%的学生虽抱有清晰的自我发展目标定位、却在行动上滞后。在本科院校中,近42%在校生对于未来没有清晰的生涯规划 ...

亭湖区18358238268: 大学内卷是什么意思)
方杨妇科: 即内部竞争.内卷本来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大意是指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停滞.现在很多高校学生用内卷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互相倾轧之意.例如:国际形势不好导致很多本打算出国留学的学生无法成行,因此考研/保研竞争更加激烈,就是一种内卷.内卷化,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亭湖区18358238268: 内卷为什么叫内卷(内卷是什么意思梗)
方杨妇科: “内卷”——作为2021年的网络流行用语之一,已经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大家纷纷从“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转变为“只要卷不死,就往死里卷”.“人人皆可卷...

亭湖区18358238268: 躺平和内卷是什么意思?
方杨妇科: 躺平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延伸出来的意思就是不再努力,不再奋斗,以降低“能量消耗”来维持...

亭湖区18358238268: 内卷和躺平是什么意思?
方杨妇科: 内卷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躺平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

亭湖区18358238268: 怎样通俗易懂地解释内卷是什么意思? -
方杨妇科:怎样通俗易懂地解释内卷? 内卷,网络流行语,原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经网络流传,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

亭湖区18358238268: 卷死他们什么意思? -
方杨妇科: “卷死他们”是指‌‌‌‌‌‌‌‌‌‌‌‌‌‌当代大学生声称要在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上偷偷努力,试图通过内卷卷死别人,可以称之为无效竞争.“内卷”,网络流行语,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

亭湖区18358238268: 内卷最通俗的解释是什么?
方杨妇科: 内部竞争内卷通俗地说就是内部竞争.内卷(involution)本来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大意是指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停滞.内卷的主要原因包括: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优...

亭湖区18358238268: 内卷效应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网络流行语内卷是什么意思)
方杨妇科: 小引开始分解此话题或概念之前,我先再致敬下苏格拉底,因为他的“助产术”理论... 本文试图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质的规定:内卷是对存量的竞争如同地球上每个点都...

亭湖区18358238268: 内卷是什么意思?
方杨妇科: 通俗地说,内卷就是内部竞争.内卷(involution)本来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大意是指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停滞.内卷的主要原因包括: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优质资源...

亭湖区18358238268: 卷起来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方杨妇科: 卷起来的本意是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 并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屡次出圈,引起一波又一波的网络讨论. 卷起来是什么意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