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传(十七) 智远反求法

作者&投稿:成王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随后,慧能在智远禅师手下的安排下,好好地洗个澡。

        南逃几个月了,没有这么舒服过。

        这山里的水冰凉透骨,正好给被炎热和焦虑折磨的身体最好的熨贴,降温以后,透彻心腓。再掬一捧入喉,清凉入髓。这使惠能觉得快意阵阵。

        惠能在感觉舒服的时候,同时也觉得些许羞愧。

  为何羞愧?

        因为这身皮囊所有的舒服感觉,但,对于修佛之人,应该超越这身皮囊,应“住无所住”!

        菩提本无树,

        明净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所以,有物质或精神上的享受,都应该感觉羞愧。

        但是,又必须由这付皮囊,去知悟佛法,弘扬佛法。

  是空非空,非空是空!

  当晚,逃亡这几个月来,慧能终于第一次睡了一个好觉。

        深山老林,空气清新,一股股淡淡桂花香味,和着山后竹子的味道,以及松林里的松香味,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青草味道,一起吸入鼻腔,再吸入在肺里,一个循环,呼出来,还带着这一股好闻的味道。

        嗅觉似乎更敏锐了!羞!

  话说,第二日起,天尚灰蒙,一般人尚在呼呼大睡之时,惠能醒了。

        可他尚未走出寺院客堂,迎面看到了智远禅师。

        他更早?

  原来,这智远表面心如平镜,实则心急如焚。

        昨天好不容易克制住了心神,不敢让惠能起疑心,但一夜辗转反侧,难眠。

        况且,之前也对惠能有教诲弘化之恩,这个时候,却猛然得知惠能得法,对于修佛一世的智远禅师来说,这是何等的煎熬啊!

        难不成,这衣钵袈裟得来容易?他惠能能行,我智远岂不更胜一筹?他也好奇,惠能何德何能?

        这心思,顺理成章吧?

  当下碰面,智远禅师仍谨小慎微状,弯腰点头,面带讨好的谄媚微笑,口中说道:“吾师昨夜休息得可好?这山野小寺,恐怕怠慢祖师!”

        咦,咦…咦……?这称呼变化,怎如此之大?

  惠能心里一个愣登!

        之前惠明第一个称自己为师,尚且不习惯呢。

        虽然以后惠能是要“求法成佛”,做祖师的。但目前只求法而已,尚未大成,何来祖师?

        而且,不到一年之前,还是我求他为师他尚不屑呢!

        这以后,还免不了还要借他熟悉、揣摩佛经。总不能做一个什么经书没听过,都不懂的佛祖吧!

  当然,惠能马上理解了智远禅师这前踞后恭之态。这一带颇多趋炎附势之徒,世态炎凉难免波及佛门。

        只是,连智远禅师也不免?

  惠能知道智远所求,当即回礼,称:“智远大师客套了。蒙禅师收留,共修佛法吧!”

  智远禅师眼睛一亮,不愧为得道高僧,果然醒目!

        当即宣徒奉茶,延请惠能上座。

        茶也是好茶。乐昌有天堂,有九峰山,自古产名茶,白毛尖!清明前,茶叶尖,翠绿醇厚,清香扑鼻!

        品着香茗,惠能当下与智远禅师详述远上黄梅之事。

  当讲到历经艰辛,终于见得了弘忍大师,智远禅师眼里放光,还是羡慕不已。

        “祖师得见五祖大法师,当荣耀之至,得修多少世啊?若是小僧,恐怕是颤栗不已,口不能言了。祖师却是如何说的呢?”智远禅师放出来第一只好奇的猫。

  惠能答,说是“我只说是:北上远来,唯求法作佛”。

        智远禅师点头,嗯嗯嗯嗯,对,对,对,祖师有大志,求法,我知道。

        但是,还有什么?什么作佛?阿弥陀佛保佑你,一个天雷劈死你!怎么敢有这种想法的呢?简直,简直了,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狂妄之极,痴心妄想……转念间,智远心里转了千百度骂人的话,恨不得一道天雷打下来,把这黑不溜秋的柴郎烧成木炭!

        太,太无知,太狂妄了……

        可惜,智远也只有暗自腹黑,不敢表露出来。

        他,他还敢在五祖弘忍大师面前表述,唯求法作佛,真勇毅也!我绝不敢有此妄想,更不会妄言。

        智远禅师承认自己没有这胆量与气魄!

  惠能又讲到弘忍大师再问:“我这里高僧千百,日日苦苦修行,不得法者众。尔一南人,目不识丁,一介山野樵夫,凭何求法。修行如我,尚不敢言作佛,尔凭何作佛?”

  “对啊。普天之下,求法者,千千万万,五祖尚不敢言作佛。我等更不敢奢求!祖师以何答五祖?”智远禅师给自己找台阶,又抛出第二只好奇的猫。

  惠能说我也不羞、不怒、不急、不气,我答: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身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此言一出,智远禅师内心深处深深震撼不已,当即起座,在慧能面前伏地,三跪九拜。

        这个悟性,我不曾有,也想不到啊!当初真的是小看慧能了。

  细细思量,是啊,求法悟道,何分南北,更无论僧俗,一语惊醒梦中人!     

  佛祖早说过:众生平等。我刚刚还在嫌弃他一个砍柴郎呢!

        惠能看他真心实意,虔心跪拜,把心头的防备先松了三分!也赶紧起身扶起。

        重新坐好,再慢慢道来。

  讲到弘忍集合门人,要大家作一首偈,并事先言明,广而告之,要“察看各人的见地,以便付法。”

  此事一讲出来,还是让智远禅师心生悔恨,恨不得当时身在黄梅凭墓山。

        智远想:若是当初我也身在黄梅,说不定也有机会呢?

  接着,惠能讲到了各人皆题了得偈语,最后神秀大和尚也题了偈语

        智远最大的一只好奇猫狂奔出来:“大和尚做的何偈?”

        智能一字一句念出: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然后,目视智远,有心考验他!

        听得这偈语,智远禅师沉思半晌。他正参禅。

        智远把念过的经都在心里过了一遍。

        是啊,我们苦苦追逐一世的佛法修行,佛祖就是要世人修得心如明镜,一尘不染啊!神秀大和尚,赞!果然是天下群僧领袖,除了五祖,再无人能比。

        能到如此境界,可真了不起。

        神秀的偈语,把智远所有的好奇的猫一棍子打死了。他让智远心悦诚服,大和尚真应该领袖群僧啊。

        智远禅师自愧弗如神秀大和尚,心里道,神秀不愧为五祖大弟子,众望所归的接班人啊。

        看来,即使我智远禅师在黄梅,也比他不过,幸好没去,不然自取其辱。

  这么左思右想,百味交陈,想了半天,方才恍然大悟,想起来,五祖传法的可不是神秀,而是眼前这个!

        莫非他骗自己?也不对,这衣钵袈裟如假包换,岂能有假。

        当年,他去访黄梅也曾有幸亲眼目睹的。

  那他一个文盲樵夫,能作出什么偈语来,能盖过神秀,能让五祖传法?

  惠能有意让他去悟神秀之偈语,看他半晌,神色变了几变。到他露出疑惑之色,知道他想到点什么了,也不急于答。

       


宁江区13222139210: 六祖慧能的法脉 -
狐帘复方: 释迦牟尼佛首传(右图为禅宗法脉图) 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 第二祖、阿难尊者 第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第四祖、优波毱多尊者 第五祖、提多迦尊者 第六祖、弥遮迦尊者 第七祖、婆须蜜多尊者 第八祖、佛驮难提尊者 第九祖、伏驮蜜多尊者 第...

宁江区13222139210: 六祖慧能传法之地在哪 -
狐帘复方: 六祖慧能(638~713)俗姓卢,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县).慧能于公元67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学法.慧能初见弘忍,弘忍便问他﹕「你是那里人? 来这里求取什么 ?」慧能回答﹕「弟子世岭南人,来到这里不求其它,只求「作佛」....

宁江区13222139210: 《坛经》两则 翻译 -
狐帘复方: 译文: 五祖弘忍(方丈)于夜半三更时分叫慧能到方丈室,讲解《金刚经》.慧能一听,当下就大悟.那一夜传授佛法的事,其他人都不知道. 五祖就把佛法和世代相传的衣钵正式传与慧能,说:“你现在就是第六代方丈,衣钵将成为信物,...

宁江区13222139210: 如何忏悔? -
狐帘复方: 禅宗六祖慧能所传无相忏悔: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念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从前所有恶念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念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宁江区13222139210: 六祖慧能的诗 求解 -
狐帘复方: 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及闻一客诵《金刚经》 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 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 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

宁江区13222139210: 达摩祖师至禅宗六祖慧能的故事 -
狐帘复方: 一、初祖达摩祖师 菩提达摩(?~536) 菩提达摩,天竺(印度)人.梁大通元年(527年)从广州登陆,到中国传播佛教.达摩渡长江入北魏境,先游历了洛阳,后到少林寺,在五乳峰上一个石洞里面壁静修,时间长达九年.他依据大乘派教...

宁江区13222139210: 请问 您见性了吗 -
狐帘复方: 见性是禅宗的根本目的,参禅者必须透过的关门,古今参禅人的第一要事.所谓'见性',即开发自性,彻见自己本来心性,自觉到本来具有的佛性.换句话说,就是离一切对待,一切矛盾,超然独脱,无执著,无绊累,触著普遍法界的无我的...

宁江区13222139210: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由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
狐帘复方: 从字面上讲的意思是菩提树是空的,明镜台也是空的,身与心俱是空的,本来无一物的空,又怎么可能惹尘埃呢?也就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

宁江区13222139210: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
狐帘复方: 1、解答:人的自身如同菩提树,心像明镜台一样.不时地拂拭他们,不要让它们沾染尘埃.2、拓展:作者简介:神秀 (公元606~706)唐代高僧,为禅宗五祖弘忍弟子,北宗禅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少习经史,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