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丞传后叙》教学参考

作者&投稿:纪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主旨

本文通过驳斥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以及记述南霁云的事迹与祉叙张巡,许远的其他轶事,赞美了安史之乱中抗击叛军的英雄,斥责了安史叛军以及畏敌怕死的将领和诬蔑英雄的小人。

叙议结合的写作特色

全文前半部侧重议论,驳斥了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并补叙和赞扬了张巡,许远守城捍卫天下的事迹。后半部分侧重叙事,着重记叙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的英雄事迹。然后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前后两部分相辅相成紧紧围绕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主题。

人物性格

张巡:忠心报国,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以死报国。

南霁云:深明大义,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将人物刻画得个个生动传神。如写南霁云拨刀断指,抽矢射塔的细节,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人物的刚烈与嫉恶如仇的`个性。写张巡几乎全用细节,如读书尽卷不错一字,于嵩取架上书问巡,巡应对无错以及操笔立书,未尝起单等细节,极其生动地刻画了张巡们记与文思敏捷以性格特征。

人物之间的相互映衬和衬托

文中,张、许、南三个正面人物,相互映衬,各显个性,许远官职本在张巡之上,因巡贤能,授权于巡,自然其下,并最后一起守城而死。这里既突出了许远的谦和让贤,又映衬出张巡的杰出才能,睢阳城陷落后,敌人劝降南霁云。张巡呼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将欲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这里一呼一答,既写出了张巡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又写出南霁云想保存实力,何机复仇的心理。而且从他的答语中,可见张巡在部下眼中的崇高威望,两个相互映衬,更见英雄气概。文中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一段,是以反面人物贺兰进明的卑鄙无耻,衬托南霁云的忠肝义胆和刚烈性格,刻画人物极其传神。

补充讲义

【四】本文为许远辩诬,集中於三点

误解(诬陷之词)

辩诬理由

说许远「畏死而辞服於贼」导因:巡死而远就虏

辩诬

1、远忠贞不畏死,有与城共存亡之决心理由:要降早降矣,何苦死守、(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2、皆守城而死与巡死先后异耳3、子弟误解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4、远之贤(纳贤,又忠贞为主),不会做这等事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批判对象:两家子弟

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说「城之陷自远所分始」辩诬:(以譬喻方式)

1、人死必有先病者、2、引绳必有先绝者、故、【城陷必有先被攻破者】

批判对象:议者、1、儿童之见、2、小人,不乐成人之美、

说许远,张巡死守睢阳毫无意义

辩诬:死守之因

1、待援: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2、避之无义: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3、无法避之: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4、守城有其功: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溢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批判对象:议者,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

不追议此(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於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张中丞传后叙作品赏析
807年(唐宪宗元和二年),韩愈创作了《张中丞传后叙》,以表彰在安史之乱中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的张巡、许远两位英雄。他们的坚守对于保障朝廷军队的给养供应,阻止叛军南下,具有关键的战略意义,与郭子仪、李光弼的功绩相媲美。张巡,原为邓州南阳人,进士出身,曾任清河县令、真源县令。在叛军攻入...

《张中丞传》后叙全文译文
元和二年的四月十三日夜晚,我和吴郡的张籍在家中旧书中发现了一篇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李翰虽以文章自傲,其传记详尽,但遗憾的是,它遗漏了为许远立传和详细记载雷万春事迹的部分。许远才智虽不如张巡,但他在城门迎战时地位高于张巡。他将指挥权托付于张巡,甘愿居于其下,毫无猜忌。他与张巡一同...

张中丞传后叙原文翻译 完整翻译介绍
2、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打开城门迎接张巡,地位本在张巡之上。他把指挥权交给张巡,甘居于其下,毫无猜疑妒忌,最终和张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功名,城破后被俘,不过和张巡死的时间有先后的不同罢了。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了解其父辈的志向,认为张巡战死而许远被俘,怀疑许远是...

张中丞传后叙赏析
《张中丞传后叙》是韩愈的一篇议论与叙事相结合的散文。文中表彰张巡、许远抗击安史叛军的功绩,驳斥对张、许的诬蔑、中伤,以此来歌颂抗击藩镇作乱的英雄人物。元和元年(806年)宪宗开始制裁藩镇。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之下,韩愈重新阐扬张、许功绩,无疑是有意义的。 笫一段是引子,借评论李翰的《张巡传》,作一些必要的...

《张中丞传》后叙原文及翻译
《张中丞传》后叙对照翻译: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我和吴郡人张籍翻阅家中旧书,发现李翰撰写的.《张巡传》。李翰以文章写得好而自负,这篇传记写得很详细...

《张中丞传》后叙作品原文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晚,我与吴郡的张籍在家中翻阅旧书,无意中发现了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李翰以文章见长,此传详尽而细致。然而,他遗憾地遗漏了对许远的全面记载,没有为他立传,也没有详述雷万春的事迹。许远虽然才华或许略逊于张巡,但他接纳张巡,尽管职位本应在张巡之上,却甘愿居于下位,毫无疑...

张中丞传后叙重点段落 阿房宫赋重点背诵段落
张中丞传后叙翻译与重点词解读 作品译文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晚上,我和吴郡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了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李翰因文章而自负,写这篇传记十分详密。但遗憾的是还有缺陷:没有为许远立传,又没有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打开城门迎接张巡,地位本在张巡之上。他把指挥权...

张中丞传后叙的介绍
《张中丞传后叙》是中国唐代政治家、文学家韩愈所创作的一篇散文。《张中丞传后叙》作于807年(唐宪宗元和二年),是表彰安史之乱期间睢阳(今河南商丘)守将张巡、许远的一篇名作。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

张睢阳书院后叙中有哪些名句?
出处: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原文: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

张中丞传后叙的作者是谁?
《张中丞传后叙》是中国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创作的一篇散文,是一篇后叙,用来补充记叙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人守卫睢阳时英勇事迹以及和其它轶事的。 通过驳斥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以及补充记叙南霁云的事迹,张巡、许远的其它轶事,赞美他们在安史之乱中抗击叛军的英雄事迹,斥责安史叛军以及那些贪生怕死的将领...

惠来县18614481746: 请从〈张中丞传后序〉的细节描写入手,结合全文,例举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有什么特点 -
楚拜瑞日:[答案] 3.《张中丞传后叙》学习要点 (选择)(1)本文是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韩愈为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所写的补记,仍属传记文. (选择、简析)(2)张巡的性格特点是: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许远的性格特点是:宽厚谦和、为国...

惠来县18614481746: 张中丞传后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
楚拜瑞日: 一、主旨:本文通过驳斥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以及记述南霁云的事迹与补叙张巡、许远的其他轶事,赞美了安史之乱中保卫雎阳抗击叛军的英雄,斥责了安史叛军以及畏敌怕死的将领和诬蔑英雄的小人.二、内容分析:1、第一层(第1自然节...

惠来县18614481746: 简述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三大驳论,畏死论,城陷有责论,死守论 -
楚拜瑞日: 《张中丞传后叙》是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写的.中丞,是官名,全称为御史中丞.公元755年,也就是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发生了安史之乱,在讨伐安史之乱的时候,张巡被任命为御史中丞,所以称张巡为张中丞.张巡是讨伐安史之乱的名将....

惠来县18614481746: 张中丞传各段大意 -
楚拜瑞日: 《张中丞传后叙》 [译文]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四月十三日夜晚,我与吴郡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李翰凭文章自负,写这篇传记也写得很详细周密.然而还是遗憾有遗漏的地方,没有给许远立传,又不记雷万春事...

惠来县18614481746: 请解释《张中丞传后叙》中“后叙”的含义.
楚拜瑞日: “后叙”即“后序”,是序文之后的又一篇序.“叙”通“序”.又如《<指南录>后序》.

惠来县18614481746: 《张中丞传后叙》的主要手法? -
楚拜瑞日:[答案] 文章夹议夹叙,看来是两大部分,但毫无脱节之感,这首先是因为不管是叙述,还是议论都服务于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鲜明主题.从整体上讲文章的前半部分侧重议论,但议论中带有叙事.例如:"远虽村若不及巡者,……与巡死先后异...

惠来县18614481746: 韩愈写作《张中丞传后叙》的起因和主要意图分别是什么?
楚拜瑞日: 唐隶宗至德二年(公元57年),安庆绪(安禄山之子)部将尹子奇率领12万大军攻睢... 本文是韩愈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