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成语故事

作者&投稿:奚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滥竽充数成语故事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下面是我整理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滥竽充数làn yú chōng shù

  [释义] 滥:与真实不符;竽:一种簧管乐器。不会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乐队中凑数。比喻没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或以次货冒充好货。有时也表自谦。

  [语出]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廓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效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正音] 滥;不能读作“jiān”。

  [辨形] 滥;不能写作“烂 ”;竽;不能写作“芋”或“竿”。

  [近义] 名不副实 掩人耳目 鱼目混珠

  [反义] 货真价实 名副其实

  [用法] 含贬义。多用于人或物。有时也可表示自谦。一般作谓语、定语。

  成语造句

  1、有的人用猪肉代替牛肉卖,真是滥竽充数。

  2、他其实一直都只是在他单位滥竽充数,老板因为觉得他是亲戚,所以没有解雇他。

  3、买了两斤橘子,回家却发现被骗了,里面有好多坏橘子滥竽充数。

  4、只有滥竽充数的这群人还在继续西行。凭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力量,开创出自己的道路。

  5、小明为了获得市三好的加分,在合唱比赛中滥竽充数,最后还是被老师发现了,真是玩火自焚。

  6、这些绘作水准根本不够,也敢滥竽充数来参展!

  7、记者调查了解到,在特价房这支新生队里也不乏一些滥竽充数之辈。

  8、做学问容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滥竽充数。

  9、路边卖果的摊贩总是滥竽充数的给顾客加果,但嘴巴却说顾客是上帝!

  10、我看本次参赛作品,除少数是真才实学外,其他都是滥竽充数。

  11、在促销活动中,会有一些不肖商人用劣质商品滥竽充数,消费者购买时要特别小心。

  12、滥竽充数:南郭先生在皇宫乐队里滥竽充数,最后落荒而逃。

  13、每当别人提起他所取得的成就,他都会低调的说他是在滥竽充数。

  14、有些人就是靠关系在公司里滥竽充数,混日子过。

  15、老师让我们背诵课文,总有些同学滥竽充数。

  16、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只有拥有真才实学,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17、南郭先生本事不济,却又偏偏要滥竽充数。

  18、这个乐团高手如云,我不过是滥竽充数罢了。

  19、不怕你笑,我们团里滥竽充数者大有人在。

  成语典故

  原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翻译

  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注释

  (1)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这则寓言讽刺了无德无才、招摇撞骗的骗子,提醒人们只要严格把关,骗子就难行骗。告诉人们要有真才实学。滥:失实的,假的;竽:一种古代乐器,即大笙;“滥竽”即不会吹竽;充数:凑数。

  (2)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姓田,名辟疆。

  (3)使:让。

  (4)必:一定,必须,总是。

  (5)南郭:复姓。

  (6)处士: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7)请:请求,要求。

  (8)为:给,替。

  (9)说:通“悦”,对......感到高兴。

  (10)廪食(lǐn sì)以数百人:给数百人口粮。廪食:官府给的粮米供奉。廪:粮食;食:供养。(有争议,因为可能是拿几百人的口粮供养他)

  (11)以:用,拿。

  (12)湣王:齐国国君,宣王的儿子,在宣王死后继位。姓田,名地或遂。

  (13)好∶喜欢,喜悦,此处是喜欢。

  (14)逃:逃跑。

  (15)立:继承了王位。

  (16)竽:古代的`一种乐器,像如今的笙。

  寓言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不到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不到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处士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极为得意。

  其实南郭处士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处士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处士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丰厚的薪水。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南郭处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处士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会因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真本领,才能抵挡住一切困难、挫折和考验。

  人物点评

  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乐队中装模作样地凑数,竟然可以得到赏赐,一旦要自己凭真实本领单独演奏时,南郭先生就只好逃之夭夭了。这个寓言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南郭先生也成了滥竽充数者的代名词。

  千百年来,滥竽充数这个故事,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南郭处士的行为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强调个人应该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南郭先生也有很多的优点:能够毛遂自荐,主动请缨;能够在高手如林的皇家吹竽乐队中混迹,而不被识破;能够一眼看透齐宣王的喜好,冒欺君之罪,以假作真,非一般人可以想象;而后主动下台走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齐宣王:南郭先生之所以能留在乐队中正是因为齐宣王的识人不清。一国之君识人不清?这与他 的虚荣、好讲排场分不开。三百人的乐团,在现代也是很少的,著名乐团更是少有满足300人,即使现在人很多。无怪乎南郭先生敢“欺君”。

  齐湣王:他也同齐宣王一样,但一个一个听,势必花更多的时间在享乐,而忽视朝廷的公务。常此以往,国将不国,好一个滥竽治国!

  三百吹竽的人: 与南郭先生长期共事,必知道其不会吹竽,但从不向王汇报。典型的官官相护,明哲保身,对周围的不正之风听之任之,助长其发展,难道其中没有更多的南郭先生吗?他们对先王必是感激不尽,宣王从不管他们的能力好坏,能吹就行,不会吹也可以,宣王要的排场和热闹。对齐湣王必没好感,人人过堂,竞争压力,朝不保夕。

  揭示道理

  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寓意:①讽刺那些没有真才实学,靠蒙混过关的人。

  ②讽刺那些虚荣,对人不加以鉴别而重用的掌权者。

;


滥竽充数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接下来就由我带来滥竽充数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 滥竽充数成语故事 篇1 滥竽充数 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

滥竽充数的故事寓意
于是他便来到国王跟前,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这个世上最会吹竽的高手,如果您不收我,会后悔莫急的!”齐宣王一听,欣喜万分,如获至宝,从此南郭先生就过起了滥竽充数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流逝,齐宣王的儿子即位了,他只喜欢听独奏,没有真材实学的南郭先生只好连夜逃走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

滥竽充数成语故事
滥竽充数成语故事1 【拼音】:[làn yú chōng shù] 【解释】: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出处】: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 【典故】: 古时候,齐国...

滥竽充数的故事,成语故事《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 童话故事 在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国君叫齐宣王,而齐宣王爱好音乐,特别喜欢听吹竽,他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而且齐宣王还喜欢热闹和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这时,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齐宣王喜欢...

滥竽充数出自哪里
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滥竽充数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

滥竽充数的本意和比喻意是什么?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或以次充好。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主要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等。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滥竽充数”。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许多人一起合奏给他听,所以齐宣王派人到处搜罗善于吹等的乐工,组成了一支三百人的吹竽...

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
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 在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尤其喜欢听三百人合奏的场面。他认为这样才有气势,能展现国君的威严。于是,他组建了一个由三百人组成的吹竽乐队。有个叫南郭先生的人,听说了齐宣王的喜好,觉得这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他并不懂得吹竽,但为了让齐宣王认为自己是个...

滥竽充数是不是成语故事
是的呀 滥竽充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原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

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
滥竽充数这则成语的滥是失实,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的意思;竽是一种簧管乐器;充数是凑数。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是以次充好,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辞。这个成语来源于《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

请问。"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来源于??
【出处】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非子·内储说上》【释义】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混饭吃的人 【...

丰县19279474228: 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 -
关详利舒: 成语】:滥竽充数 【拼音】:làn yú chōng shù 【解释】: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成语故事】:滥竽充数这则成语的滥是失实,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的意思;竽...

丰县19279474228: 滥竽充数是什么故事 -
关详利舒: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不到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不到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

丰县19279474228: 滥竽充数成语故事. -
关详利舒:[答案] 齐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②为王吹竽,宣王悦③之,廪食④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⑤一一听之,处士逃.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先生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府...

丰县19279474228: 滥竽充数典故的主人翁是谁滥竽充数的出处
关详利舒: 1、滥竽充数的主人公是南郭先生.这句成语讲的是古代齐国有一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但是却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滥竽充数常用来形容没有真才实学,但是却要混在行家里冒充自己有本领的人.2、原文:《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3、白话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演奏,一定要一个三百人合奏的乐队.南郭先生也请求来为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给他以很高的俸禄.宣王死后,湣王继位.湣王喜欢听独奏,于是南郭先生就赶紧逃走了.

丰县19279474228: 滥竽充数的典故由来与谁有关 -
关详利舒:[答案] 南郭先生的典故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 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

丰县19279474228: 成语的小故事的主人公1.滥竽充数.2.凿壁借光.3.完璧归赵.4.纸上谈兵.5.卧薪尝胆. -
关详利舒:[答案] 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 凿壁借光 西汉匡衡 完璧归赵 蔺相如 纸上谈兵 赵括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

丰县19279474228: 成语故事滥竽充数的故事内容如何?
关详利舒: 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j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古时一种乐器,竹制,有点像现在的笙),而且每次总是叫三百人一起合奏.当时有个复姓南郭的读书人,自称自己精于吹竽,要求参加齐宣王的吹竽队.宣王很高兴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给他很高的俸禄.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滑(音敏)王即位,滑王虽说也很喜欢听吹竽,但不喜欢听合奏,爱听独奏.这时,这位南郭先生却悄悄地逃走了.原来他根本不会吹竽,以往每次吹竽时,他只不过是装模作样地做出吹奏的样子,混在吹竽队里凑数.现在要一个人一个人地演奏,他不可能再混下去了,所以只好逃之天天. 根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就概括引申出“滥竽充数”这个成语.

丰县19279474228: 成语故事“滥竽充数”里的所有出场人物: -
关详利舒:[答案] 滥竽充数:出自于战国时期的一个小故事,说的是当时的齐宣王爱听竽乐,尤其爱听合奏,他那个竽乐队足足有300人.有一位南郭先生呢,看到有机可乘,就混入乐队之中,每天也跟着装腔作调. 就这样过了几年,齐宣王死后,齐闵王即...

丰县19279474228: 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 -
关详利舒: 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田地)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