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措施我?

作者&投稿:袁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呢?~

  贞观之初,在唐太宗的带领下,全国上下一心,经济很快得到了好转。到了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太宗在位20多年,进谏的官员不下35人,其中大臣魏征一人所谏前后200余事,数十万言,皆切中时弊,对改进朝政很有帮助。   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太宗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贤若渴,曾先后5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由于唐太宗重视人才,贞观年间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正是这些栋梁之才,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编辑本段法治天下
  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曾说:“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作为一位万人之上的君主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唐太宗不愧是一位开明的皇帝。?法律制定出来后,唐太宗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维护法律的划一和稳定。在贞观时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执法时铁面无私,但量刑时太宗又反复思考,慎之又慎。他说:“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由于太宗的苦心经营,贞观年间法制情况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据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样,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编辑本段强盛王朝
  贞观王朝的强盛是中国的任何一个王朝都无法比拟的。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几个强盛王朝,强盛的标志不外乎国富兵强和民丰物阜,在深层文明(主要指制度和文化遗产)上作出突出建树的有贞观王朝。正因为有了贞观之治的基础,武则天才能做到“政启开元”,从而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开元盛世的富庶有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为证。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相适应,唐王朝的国际威望也达到了顶峰,对外战争取得连绵的胜利,连续百余年保持连续不断的进攻态势,疆土极度扩张,朝鲜、漠北、西域的辽阔疆土相继并入中国的版图,西部疆土直达咸海东岸的石国(中亚细亚塔什干城)。除了这些人所共知的丰硕成果外,贞观王朝的文明程度在当时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下面几条文明成果使大汉民族成为当时已知世界最最优秀的民族。   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编辑本段历史原因
  1、隋唐更替,其间的战争使人口减少约2000万以上,战争结束,人少地多,人心思安,这是贞观之治产生的最重要原因。   2、隋开创了大运河以及科举,大运河的劳民导致隋灭亡,但这些却促成了贞观之治的产生。开创大运河,利在当时,功在千秋。   3、唐太宗引隋之苛政为戒,调整统治政策,纠正前朝之弊端,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善于用人,勇于纳谏,不断调整统治政策,他的个人作用也是“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
  编辑本段治国思想
  1.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2.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3.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   4. 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编辑本段治国措施
  1.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2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3.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4.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任命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编辑本段治世景象
  一、社会秩序空前安定   贞观王朝的社会秩序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六三二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 616年至649年的大唐疆域
  人。这一年的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明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时秋天行刑)。次年九月,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那时的中国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少之又少,国人心中没有多少怨气。丰衣足食的人不会为生存铤而走险;心气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极揣,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   史书记载:   贞观年间“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二、空前开放的国界   唐帝国是当时世界最为文明强盛的国家,首都长安是世界性的大都会,就像今天的美国纽约一样。那时的唐帝国是世界各国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阳光地带”,各国的杰才俊士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往唐帝国跑。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在看到唐帝国的高度繁荣和文明之后,自己的国家在他们心中和没有开化的“原始森林”差不多,于是就不想回国,千方百计地要留下。中国高度发展的文化,使来到中国的各国人民,大多数以成中国人为荣。不仅首都长安,全国各地都有来自国外的“侨民”在当地定居,尤其是新兴的商业城市,仅广州一城的西洋侨民就有二十万人以上。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王朝,外国人入境和中国人出境并没有太严格的限制,即不担心中国人出去后忘本忘祖;也不担心外国人进来后喧宾夺主。仅这一点就说明贞观王朝的高度自信,深信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最文明富强的土地,不担心外来文化把自己淹没。贞观王朝的国民素质是如此之高,对外国侨民既不歧视也不奉迎,既不盲目排外也不“拿来主义”,一幅不卑不亢的大国民气度和王者风范。外国人在中国就象中国人在自己家里一样,享有和中国人一样的公民权力,不但可以发财致富,还可以从政当官。来自阿拉伯帝国和日本的侨民就有不少在中国担任官职的,有的还担任部长级高级官员。   唐帝国除了接受大批的外国移民外,还接收一批又一批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仅日本的官派的公费留学生就接收了七批,每批都有几百人。民间自费留学生则远远超过此数。这些日本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进行了第一次现代化运动 ――“大化改新”,也就是中国化运动,上至典章制度,下至服饰风俗,全部仿效当时的贞观王朝,使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的日本民族平空跃进了一千年。   三、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   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这也许是李世民最最值得称道的政绩。在李世民统治下的中国,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吏佐各安本分,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尤为可贵的是:李世民并没有用残酷的刑罚来檠告贪污,主要是以身示范和制定一套尽可能科学的政治体制来预防贪污。在一个精明自律的统治者面前,官吏贪污的动机很小,贪官污吏也不容易找到藏身之地。   四、分权制度的初步尝试   中国封建体制的主要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又唯皇帝马首是瞻。这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极大地限制了国民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灵活性,且极易酿成暴政。   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组织实行“三省六部制”,但贞观王朝的三省职权划分则初步体现了现代化政治特征――分权原则。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一个政令的形成,先由诸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举行会议,形成决议后报皇帝批准,再由中书省以皇帝名义发布诏书。诏书发布之前,必须送门下省审查,门下省认为不合适的,可以拒绝“副署”。诏书缺少副署,依法即不能颁布。只有门下省“副署”后的诏书才成为国家正式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当时的贤臣魏征就供职于门下省)。这种政治运作方式很有点类似现代民主国家的“三权分立”制,西方在十七世纪兴起的分权学说,李世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运用于中国的政治体制,进一步说明了贞观王朝的文明程度是何等之高。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李世民规定自己的诏书也必须由门下省“副署”后才能生效,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他在心血来潮和心情不好时作出有损他清誉的不慎重决定。中国历史上出了八百五十三个帝王,只有李世民一人拥有如此杰出智慧和胸襟。   五、高度发达的商业   中国封建王朝的经济特征是“重农抑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当低,商人的地位也因之比种田人要低好几个等次。这也是中国的封建经济一直得不到实质性发展的主要原因。   贞观王朝是不歧视商业的封建王朝,不但不歧视,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这进一步地体现了李世民的高瞻远瞩之处。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导下,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象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当时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江西南昌)、杨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甘肃敦煌)、凉州(甘肃武威)。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则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唐朝的强盛给统治者在对外关系上带来了无比的自信,因而唐朝开放程度很高,路上、海上的丝绸之路贸易兴盛,举世文明的“丝绸之路” 是联系东西方物质文明的纽带,可这条商业通道在唐帝国时才达到她的最高使用价值。唐帝国的疆域空前辽阔,在西域设立了四个军事重镇(安西四镇),西部边界直达中亚的石国(今属哈萨克斯坦),为东西方来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结果丝绸之路上的商旅不绝于途,品种繁多的大宗货物在东西方世界往来传递,使丝绸之路成了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
  编辑本段相关评价
  回顾贞观王朝的灿烂文明史,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上最最优秀的民族,中国人也曾经是最最优秀的国民!当今天的中国人回首先辈辉煌的过去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是死抱着“四大发明”和“文明古国”等早以消逝的光环自欺欺人;还是痛心革面地反省自己,改造自己?重新找回中华民族的理性和自信,还是每个中国人自己来作出抉择吧!

厉行节约,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水能载舟。他还下令合并州县,所以人们把他统治的这一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社会安定,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唐太宗爱惜民力,亦能覆舟,舟也,使唐朝经济发展。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减轻徭赋,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由于他在位时年号为贞观,知人善用,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君,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他强调以民为本:“民,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下令轻徭薄赋,但他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水也,休养生息,政治清明,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常说,重用魏征等。他患有气疾。“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开言路,革除“民少吏多”的弊利。”太宗即位之初,从不轻易征发徭役,虚心纳谏。具体措施:
1、广开言路,鼓励人们特别是大臣给自己进谏,以改正错误。
2、广施仁政,贞观时期赋税兵役较轻,便于广大人民休养生息。
3、鼓励督促官吏廉政。贞观时政治清明,官吏廉洁。

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玄宗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前后共29年。(开元之治是开元盛世的基础)。为了增强国力,加大财政收入,唐玄宗先从经济方面人手改革。首先,打击豪门士族,争夺土地劳力;第二,改革食实封制度,以增加政府财政收人,减轻人民负担;第三,玄宗打击佛教势力,淘汰僧尼;第四,发展农业。在外交方面,玄宗实行和解的民族政策,改善了民族关系,使国家得到进一步统一。同时,开元年间和睦的民族关系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开元年间,唐玄宗先后任命正直干练的官员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为宰相,在他们的辅佐下,针对武则天时期的弊政,进行了一些改革。

1.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武周时即选官滥杂,造成了政府开支急剧增加。玄宗即位后,开始裁汰冗官,精简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在此基础上,玄宗比较严格地控制着地方官吏的铨选,对官员加以复试,不合格的就被淘汰。还颁布《大唐六典》行政法则。

2.抑制食封贵族。针对国家的租调被是封贵族私家侵吞,唐玄宗规定封家的组调统一由政府征收,禁止封家向自己的封户催索或者放高利贷。

3.压制佛教势力。武则天时期崇佛过度,佛教的势力得到了恶性发展,僧尼数量膨胀,而且僧尼不服役纳税,造成了政府税收流失。唐玄宗下令淘汰天下僧尼,禁止新造佛寺和民间铸造佛像和抄写佛经。这些措施抑制了佛教势力。

4.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开元年间,全国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玄宗执政期间,全国共修建了56个农田水利工程。玄宗还在全国各地大兴屯田,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各地官府仓库了的粮食堆积如山。

5.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开元年间,学习得到发展。玄宗还命人进行了大规模的图书整理和编纂工作。

唐玄宗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他尤其重视地方吏治,把优秀官吏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开元初年,唐玄宗还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物品的决心。这次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唐太宗为存百姓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唐太宗为存百姓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的措施。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2]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

唐太宗即位后,采取了哪些政策,实现了"贞观之治
1,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②他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如“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敢于直言的魏征等.③沿用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避免宰相专权.④合并州县,革除唐初“民少吏多...

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①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为著名谏臣。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历史书上写的,老师这么说的。好评哦!!!谢谢!!!

李世民到底做了什么 房玄龄为何对他如此忠诚
此后,房玄龄对李世民说:现在东官已图穷匕现,宜仿“周公杀管叔以安国家”之计,除去李建成等。李世民认为骨肉相残,古今大恶,怕召致天下诽议,不敢贸然行事,便找来杜如晦商议。杜如晦完全赞同房玄龄之计,并表示事不宜迟,迟则生变,迫在眉睫,宜立即行动。恰在此时,率更丞王畦来到秦府,...

唐太宗的治国方针是什么
1、任用人才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又命高士廉、令狐德棻等人重修《氏族志》,着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又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用科举代替门第。2、完善制度 李世民在位期间使隋制...

唐太宗为安定社会、保障民生采取了哪些措施
三省六部制的实行,使宰相的人数比秦汉时期增多,便于皇帝控制。 第三,唐太宗时期加强了国内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加强对西北等地区的管辖,另外还加强了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 第四,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这既是“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之一,也是“贞观之治”的内容之一。他重用房玄龄、杜如...

唐太宗在位期间为恢复生产和政治稳定采取了什么措施?
①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②他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如“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敢于直言的魏征等。③沿用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避免宰相专权。 ④合并州县,革除唐初...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用人特点?重用了哪些人?
唐太宗李世明用人特点: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重用过: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武则天用人特点:明察善断,有知人之明,重视延揽人才,能从广泛搜罗人才中拔擢贤才以为己用。重用过: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唐玄宗用人特点:各取所需,虚怀纳谏。重用...

唐太宗统治时期为了缓和矛盾采取了哪些措施
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力戒奢侈浪费;知人善任,重视纳谏;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权力;合并州县,精简机构,以节省财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完善科举制。

唐太宗在位期间采取了什么措施改善民生
措施:1.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2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3.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4.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任命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茶陵县18584527907: 唐太宗、唐玄宗的措施 用初一的原话答 -
缪艺天王: 唐太宗的措施:(1)重视发展生产,减轻赋役;(2)注意戒奢从简,节制欲望;(3)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4)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唐玄宗的措施:任用富于改革的姚崇等人为相,励精图治;重视吏治,优秀官吏下放,亲自考核县令;决心不用奢侈品.

茶陵县18584527907: 唐太宗时期采取了什么措施 -
缪艺天王:[答案] 1、居安思危 2、知人善任 3、轻徭薄赋 4、慎用刑法 5、文德治国 6、怀柔远人 7、友好开放 8、完善政治制度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贤君,他在位时期,采取了以上的措施,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民...

茶陵县18584527907: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措施 -
缪艺天王: 重视人才 重视改革 重视经济发展 重视科举 采用纳谏 等等 这都是共有的措施.老师讲的· LZ 应该对吧

茶陵县18584527907: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为完善科举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
缪艺天王:[答案] 唐太宗 :扩大国学规模 唐玄宗 :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内容 武则天 :开创殿试武举

茶陵县18584527907: 唐太宗时期,唐太宗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 -
缪艺天王:[答案] ①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为著名谏臣.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如果有帮到您

茶陵县18584527907: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他们的统治时期分别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治国措施? -
缪艺天王: 量才任官,提拔贤能人做宰相.在这方面,李隆基眼光精准,能够根据时代需求来选拔贤才.如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开元初年,国家需要拨乱反正,走上正轨,李隆基看中了多谋善断的姚崇.

茶陵县18584527907: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为推动科举制的完善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
缪艺天王:[答案] 为科举制的完善作出突出贡献的帝王有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人. 1、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 唐太宗把学术文化提到与治国好坏相关的高度来认识.他认为:“近代(指南北朝以来)君臣治国多劣于前古”,原因就是大臣们不读书,“无学...

茶陵县18584527907: 唐太宗即位后,采取了哪些政策,实现了"贞观之治"?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促成了“开元盛世”? -
缪艺天王: 唐太宗: ①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为著名谏臣.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唐玄宗: ①任用熟习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②他特别重视地方吏治,把优秀官吏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身考核县令的政绩.③开元初年,唐玄宗还命人烧毁宫内1批珠玉美丽,表示不再用奢物品的决心.

茶陵县18584527907: 初中历史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
缪艺天王: 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扩建学设,增加学员 ;唐玄宗时, 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且八次殿试;武则天开设殿试,且创设武举

茶陵县18584527907: 唐太宗采取哪些政策治理国家? -
缪艺天王:[答案] 唐太宗确定了“安百姓”、“重人才”、“强政治”的治国思想,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政策、措施和不懈的实践去实现.首先,唐太宗认识到了统治者与人民是“舟与水”的关系,通过土地赋税制度的调整以“安百姓”.二是认识到了重用人才,虚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