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的哪首词提到扬州的?他提到的古扬州的别名和风景有哪些?

作者&投稿:尾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姜夔《扬州慢》中提到唐宋时期扬州名产的两句是:“ , 。”~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是根据已知推未知。做这种类型题,需要根据作品内容、主旨或主旨和作家这些前提信息来进行推断。姜夔在《扬州慢》限定了作者和篇目,“写扬州昔日繁华的长街,如今全是荞麦的两句是”又限定了范围,经过推断,应填的句子就是“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淳熙丙申至日,⑵余过维扬。⑶夜雪初霁,荠麦弥望。⑷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⑸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⑹ 淮左名都,⑺竹西佳处,⑻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⑼ 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⑽废池乔木,⑾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⑿ 杜郎俊赏,⒀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⒁ 青楼梦好,⒂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⒃ 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⒄年年知为谁生! 【作者】 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一生飘 泊江湖,依人作客,却绝不曳裾侯门,逢迎取合。他与辛弃疾、杨万里、范成 大等为文字交,诗词皆卓然成家。词风清丽典雅,以冷香幽韵和瘦骨逸神独擅 胜场,为清代浙派词人所尊奉。他深谙音律,集中十七首自度曲,都旁缀音谱, 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代词乐资料。有《白石道人歌曲》。 【注释】 ⑴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又名《郎州慢》,上下阕, 九十八字,平韵。 ⑵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 ⑶维扬: 即扬州。 ⑷荠麦:荠菜和麦子。弥望:满眼。 ⑸戍角:军中号角。 ⑹千 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 的侄女婿。《黍离》:《诗经·王风》篇名。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 故都见“宗室宫庙,尽为禾黍”,遂赋《黍离》诗志哀。后世即用“黍离”来 表示亡国之痛。 ⑺淮左:淮东。扬州是宋代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 都”。 ⑻竹西佳处: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宋人于此筑竹西亭。这里指扬州。 ⑼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春风十 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用以借指扬州。 ⑽胡马窥江:指1161年 金主完颜亮南侵,攻破扬州,直抵长江边的瓜洲渡,到淳熙三年姜夔过扬州已 十六年。 ⑾废池:废毁的池台。乔木:残存的古树。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 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 ⑿渐:向,到。清角:凄清的号角声。 ⒀杜郎: 杜牧。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俊赏:俊逸 清赏。钟嵘《诗品序》:“近彭城刘士章,俊赏才士。” ⒁豆蔻:形容少女 美艳。豆蔻词工: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⒂青楼:妓院。青楼梦好: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 幸名。” ⒃二十四桥: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 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有二说:一说唐时扬州城内有桥二十四座,皆为 可纪之名胜。 见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 一说专指扬州西郊的吴家砖桥 (一名红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见《扬州画舫录》 ⒄红药:芍药。 【品评】 尽管姜夔一生以游士终老,但白石词并不仅仅是游士生涯的反映,展现在 他笔下的是折射出多种光色的情感世界。诚然,由于生活道路和审美情趣的制 约,较之辛词,姜词的题材较为狭窄,对现实的反映也略显淡漠。但他并不是 一位不问时事的世外野老。姜夔身历高、孝、光、宁四朝,其青壮年正当宋金 媾和之际,朝廷内外,文恬武嬉,将恢复大计置于度外。姜夔也曾因此而痛心 疾首,深致慨叹。淳熙二年,他客游扬州时便有感于这座历史名城的凋敝和荒 凉,而自度此曲,抒写黍离之悲。在作年可考的姜夔词中,这是最早的一首。 上片由“名都”、“佳处”起笔,却以“空城”作结,其今昔盛衰之感昭然若 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虚处传神,城池荒芜、人烟稀少、屋宇 倾颓的凄凉情景不言自明,这与杜甫的“城春草木深”(《春望》)用笔相若。 “春风十里”,并非实指一路春风拂面,而是化用杜牧诗意,使作者联想当年 楼阁参差、珠帘掩映的盛况,反照今日的衰败景象。“胡马窥江”二句写金兵 的劫掠虽然早已成为过去,而“废池乔木”犹以谈论战事为厌,可知当年带来 的战祸兵燹有多么酷烈!陈廷焯《白雨齐词话》认为:“‘犹厌言兵’四字, 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姜词以韵味胜,其佳处即在 于淡语不淡,其中的韵味反倒是某些浓至之语所不及的。“清角”二句,不仅 益增寂凄,而且包含几多曲折:下有同仇敌忾之心,而上无抗金北伐之意,这 样,清泠的号角声便只能徒然震响在兵燹之余的空城。词的下片,作者进一步 从怀古中展开联想:晚唐诗人杜牧的扬州诗历来脍炙人中,但如果他重临此地, 必定再也吟不出深情缱绻的诗句,因为眼下只有一弯冷月、一泓寒水与他倘佯 过的二十四桥相伴;桥边的芍药花虽然风姿依旧,却是无主自开,不免落寞。 尤其“二十四桥”二句, 愈工致, 愈惨淡, 可谓动魄惊心。萧德藻认为此词 “有黍离之悲”,的确深中肯綮。

是 《扬州慢·淮左名都》 在诗人眼中,扬州风景美轮美奂。徐凝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他觉得扬州的明月最是美丽。而杜牧说"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他觉得扬州是一位温婉俏丽,绝色无双的女子,没有人比得上她。
扬州风景最美的地方,在十里长街。这里舞台歌榭,美女如云。不过,纵然有这么多的佳丽,但诗人把最高的殊荣,给了他赠别的那位少女,称其是“卷上珠帘总不如”,用最通俗的话说,这条长街上,你是第一。
这位少女能否当得上花魁之誉,早已无可察考,不过,借助杜牧的描绘,后人除了对红衣翠袖佳人的欣赏,更多被逗引而起的,则是对大唐盛世华年的追忆。譬如姜夔,譬如他笔下的那首《扬州慢·淮左名都》: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写这首词时大概20多岁,那一年他经过扬州,满目萧条,想到扬州昔日的繁华,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于是便有了这首词。这应该算是宋词里最经典的一首《扬州慢》,惊艳千古,愁得令人心碎。
这首词的正文之前,还有个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在这则小序里,词人交代了时间——1176年,冬至,地点——维扬,也就是扬州。序中所提到的“千岩老人”是南宋诗人萧德藻,杨万里在《淳熙荐士录》把他称为第13人,曾盛赞其“文学甚古,气节甚高”。他曾教导姜夔学诗,又将侄女儿许配与他,两人关系甚笃。萧德藻读了这首词后,觉得甚是凄凉,有“黍离之悲”。
词的上阕写扬州城的残破、凄凉景象。词一开头就点明作者的行踪,他来到早有美名的扬州,下马稍驻,本来是想在扬州好好游赏一番的,但触目所见却叫诗人大失所望。
他在杜牧所称赏的“春风十里扬州路”上,所见的不是昔时的繁华景象,而是满眼 “荠麦青青”,“废池乔木”;入夜后听到的不是欢歌笑语,而是 “清角吹寒”,整个扬州成了一座残破不堪的 “空城”。
这是怎么回事呢?是 “胡马窥江”所带来的!金兵的多次入侵和掠夺,把一座闻名天下的 “名都”,糟踏得面目全非。这些文字描写的虽然只是作者耳目所及的实景,却深刻逼真地揭露了金兵的残暴行径。
下阕写词人在扬州的心情和感慨。词人不直言自己的感受,而说“杜郎俊赏”,“重到须惊”,以杜牧之欣赏力和表现力,料他今日重来,也会对扬州的破败景象感到震惊。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杜牧才华横溢,写过为人传诵的描写扬州的词句,即使是他这样的妙笔也难以表达此刻的忧伤心境。两次跌宕,极言扬州的今昔变化对词人的触动之深。起落跳宕的形式,与感情的起伏不平和谐一致。
“二十四桥仍在”,“念桥边红药”,词人选取了二十四桥、芍药这两种代表扬州昔日繁华特点的事物来写。“二十四桥仍在”,只是昔日那旖旎迷人的风光不见了,只剩下清冷的月光在水波中无声地荡漾。这甲天下的芍药花又开了,可是却再没有人来“交口称说”,再没有人来插戴了。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也是“庭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了。借眼前景物渲染物是人非的感伤情绪。
这里的“仍”、“念”二字,包含着词人对往昔的留恋向往、对现实的悲伤惋惜之情。用冷月无声、芍药自开的无情,反衬出人的多情。表达了词人感时伤世的忧郁情怀。“波心荡”既是写水波荡漾,又是写词人心情的动荡不安;处处情景交融。
整首《扬州慢》,从序言到结尾,感情基调都显得凄怆而寂寥,作者通过虚实结合的方法,虚写昔日扬州繁华,实写如今战乱下的凋败残破,来进行了一个对比,使得其凄凉哀伤之情更加的鲜明,直击人心。我们不是一直有一句话说“世上最残忍和令人感到的痛苦的事,莫过于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昔日的扬州越美,诗人心中的痛苦就越深。甚至每一个景色,都能勾起诗人心中的哀情。全文用词绝美,惊艳千古,却愁得令人心碎,这样的词读来令人口齿留香,又无限伤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究竟是什么意思?
【关键词注解】 1.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3.见赠:送给(我)。4.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5.二十...

刘禹锡的诗有哪些
刘禹锡现存诗歌722首,诗歌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兼具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其中《竹枝词二首》·其一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就是上品之作。《竹枝词二首》·其一是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所作。诗中主要描写青年男女爱情,全诗风格明快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俗特色。《酬乐天...

洪咨夔《宋史·洪咨夔传》
崔与之担任淮东帅臣时,邀请洪咨夔加入幕府,他尽心尽力处理边防事务。当丘寿隽接任帅位时,金人侵犯六合,扬州戒备森严。洪咨夔向寿隽进言,主张不要示弱,应加强防御,等待金人来犯时主动应战,这一建议被寿隽采纳,最终金人退去。山阳兼帅职务的张林清献钱二十万缗,洪咨夔建议将这些钱用于犒赏军队,...

天台、扬州、白帝城、庐山,因诗歌闻名的地名有哪些?
天台山、扬州、白帝城、庐山这些地名,都曾出现在古代诗人的诗词名句中,我们可以依次来分析一下:第一,在诗仙李白笔下的描写的天台山,位置浙江省天台县城北,天台山西南连仙霞岭,东北遥接舟山群岛。风景秀美,景色旖旎,可谓是旅游胜地,难怪李白在《琼台》这首诗中这样写道: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全文意思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岁暮,从和州返回洛阳,途经扬州与白居易相会时所作。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使君:称刺史。巴山楚水:指四川和两湖一带。刘禹锡先后被贬到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夔州古属巴国,其它地方大都属楚国。二十三年:从唐顺...

有关南京、镇江、扬州、无锡的古诗句
有关扬州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解闷十二首〔唐〕杜甫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忆扬州[唐]徐凝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青山隐隐水...

酬乐天扬州原文及翻译赏析
酬乐天扬州原文如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出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词语注释 酬:...

宋代词人姜夔怎么读
姜夔:(jiāng kuí) 。姜夔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词曲作家,他的词调音乐无论在艺术上及思想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并具有独创性。姜夔的词调音乐创作继承了古代民间音乐的传统,对词调音乐的格律、曲式结构及音阶的使用有新的突破,并且形成了独特风格。

简介《酬和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岁暮,从和州返回洛阳,途经扬州与白居易相会时所作。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使君:称刺史。巴山楚水:指四川和两湖一带。刘禹锡先后被贬到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夔州古属巴国,其它地方大都属楚国。二十三年:从唐顺...

”王睿楼船下扬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全诗及诗意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在今湖北太冶东面的长江边。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长庆四年(824)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诗。太康...

乌尔禾区18486823905: 古诗句中歌颂扬州的诗句 -
师卓康乐: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

乌尔禾区18486823905: 姜夔《扬州慢》赏析 ? -
师卓康乐: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很是感人,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

乌尔禾区18486823905: 古文翻译:恨春易去,甚春却向扬州住 -
师卓康乐: 1、诗名大意翻译:开头“恨春易去”四字笼罩全篇,是命意所在.“甚春却向扬州住”,用疑问的语气表现出对比之意和咏叹之情.暮春时节,花事渐阑,别的地方已是春色无多,而在扬州,春意独多,春天好像对这座美丽繁华的城市有着特...

乌尔禾区18486823905: 杨州慢 (姜夔)词意
师卓康乐: 扬州慢 【宋】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 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 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

乌尔禾区18486823905: 姜夔《扬州慢》,词中使用了唐诗的句子有 -
师卓康乐: adef 春风十里扬州路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明月夜 其他就没印象了

乌尔禾区18486823905: 姜夔 扬州慢 -
师卓康乐: 1..衬托上一句的 波心荡.形容是人的心理,徘徊迷茫无奈的心境 2..衬托环境的凄凉,烘托氛围,同时也有表达“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意境. 我认为这句话在这首诗里只是一个过渡句,最经典的还是最后一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乌尔禾区18486823905: 描写杨州的诗句 -
师卓康乐: 小杜.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姜夔.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付深情

乌尔禾区18486823905: 求有关扬州的诗句 -
师卓康乐: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寄扬州韩绰判官 【内容】: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遣怀 【内容】: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

乌尔禾区18486823905: 姜夔《扬州慢》300字的赏析 -
师卓康乐: 本篇是姜夔二十一岁路经扬州有感而作. 扬州是唐代的名城,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扬一益二"、"十里长街市井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些都是指其繁华兴盛而言的.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曾写下许多歌咏扬州的诗篇,给后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宋代早期也基本保留其固有面貌.但宋室南渡以后,由于女真贵族统治集团多次南侵,扬州屡遭战乱,终于被弄得残破不堪.宋词中就有不少作品是反映扬州盛衰变化的,如赵希迈的《八声甘州·竹西怀古》、李好古《八声甘州·扬州》和刘克庄《沁园春·维扬作》等.它们虽也写出了扬州的今昔变化与残败凋零,但却都不如姜夔这首词写得深沉悲怆,情韵绵进,令人百读不厌......

乌尔禾区18486823905: 《扬州慢》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
师卓康乐: 品读姜夔的这首词,你思绪会随着作者的情思而起伏,你闭目遐思之中,可以隐隐地望见:在一个雪后的清晨,正值风华年纪、西风瘦马布衣青衫的姜夔来到扬州,徘徊在竹西亭边,二十四桥下,希望寻找当年杜牧的踪迹,然而望见的却是满眼...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