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钻孔剖面

作者&投稿:揣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用section做钻孔剖面图~

要看你的section是哪个版本的,最新式4.3。有个内置的柱状图excel文件,填好后导入,柱状图就出来了

(1)秀山溶溪剖面层序地层划分
秀山溶溪志留系剖面位于重庆市秀山县溶溪镇乡村公路旁(距溶溪镇约2km,龙马溪组灰黑色钙质泥页岩出露地点N28°30'21.4″,E108°53'25.3″)。该剖面志留系发育完整,地层厚度为1804.67m。其中小河坝组只有300多米,主要沉积了一套以海陆过渡相碎屑岩沉积为主,夹少量生物碎屑灰岩、泥灰岩,整体上属于三角洲沉积体系。根据野外露头观察实测,相变以及岩性的突变均可以作为识别与划分三级层序界面的标志。秀山溶溪志留系小河坝组划分2个三级层序(SQ1,SQ2)及4个四级层序。下面就对小河坝组层序特征表述如下(图5.10):

图5.10 秀山溶溪剖面志留系层序地层综合柱状图

SQ1层序:底界面为小河坝组砂岩与龙马溪组黑色泥页岩,顶界面位于小河坝组内部的岩性岩相转换面。SQ1层序整体上由一个海侵体系域(TST)和一个高位体系域(HST)组成,该层序底界面属于Ⅱ型层序界面,为一岩性、岩相转换面;顶界面亦属于Ⅱ型层序界面,代表着一次区域型的海平面快速上升的开始。层序内部主要为一套以三角洲沉积为主的沉积体系,其中海侵体系域(TST)厚度为47.6m,高位体系域(HST)厚137.9m,在层序发育早期(TST阶段),在盆地内存在一个局部的海平面上升,使得可容纳空间增加速率大于沉积物沉积速率,水体深度加大,由加积-退积的准层序组构成,岩性多为灰色粉砂质泥岩、泥岩组成。在层序发育中晚期(HST阶段),随着海平面相对下降,可容纳空间增大速率小于沉积物沉积的速率,水体深度变浅,由加积-进积的准层序组构成,从而形成了一套属于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小河坝砂岩段,岩性主体上以灰色、深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层面见虫迹及波痕,其中波痕多以浪成波痕为主,该层序内部可以细划分为多期次的向上变粗的反旋回,代表随着物源供应量的增加,水体呈逐渐变浅的趋势。
SQ2层序:底界面为小河坝组砂岩内部的岩性岩相转换面,顶界面位于溶溪组底部海相红层与灰、灰绿色小河坝组粉砂质泥岩岩相转换面,整体上由一个海侵体系域(TST)和一个高位体系域(HST)组成。该层序顶底界面均属于Ⅱ型层序界面,沉积了一套以三洲角沉积为主的沉积体系,其中海侵体系域(TST)厚度为54.24m,高位体系域(HST)厚105.93m,在层序发育初期(TST阶段),在小河坝砂岩的沉积结束以后,其上覆一套厚17.9m的灰色泥岩段,且向上表现为由加积-退积的准层序组构成的代表多期次水体相对加深的沉积旋回,其整体反映的趋势为泥质含量相对增加,砂质成分逐渐减少,层理构造也逐渐减少,特别是虫迹与波痕。在层序发育中晚期(HST阶段),随着海平面相对下降,可容纳空间增大速率小于沉积基底沉降速率,水体深度变浅,由加积-进积的准层序组构成。溶溪组底部的志留系下红层沉积为研究区上进行地层对比划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标志层。
(2)石柱冷水溪剖面层序地层划分
石柱冷水溪志留系剖面位于重庆市石柱县漆辽公社-打风坳隧道的公路旁(N29°52'21.2″,E108°17'29.2″)。志留系小河坝组在该区沉积了一套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细砂岩,砂岩中常见有包卷层理。中上部为细砂岩与灰-灰黑色泥页岩不等厚互层,砂岩上层面发育波痕构造。地层厚度为104.43m,与下伏龙马溪组、上覆韩家店组均呈整合接触关系。主要为一套以海陆过渡相碎屑岩沉积为主,夹少量生物碎屑灰岩、泥灰岩。整体上属于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根据野外露头观察实测,相变以及岩性的突变面均可以作为识别与划分三级层序界面的标志,将石柱冷水溪剖面志留系小河坝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长期旋回)SQ1,SQ2及4个四级层序(中期旋回)下面分别对不同层序特征描述如下(图5.11):
SQ1层序:底界面为龙马溪组与小河坝组之间的岩性岩相转换面,界面之下为灰色、深灰色、灰黑色粉砂质含笔石泥页岩,之上为小河坝组砂岩。层序的顶界面位于小河坝组的内部,为一岩性岩相转换面。SQ1层序整体上由一个海侵体系域(TST)和一个高位体系域(HST)组成,该层序底界面属于Ⅱ型层序界面,为一岩性、岩相转换面;SQ1的顶界面亦属于Ⅱ型层序界面,代表着一次区域型的海平面变化开始。层序内部表现为由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与分流间湾沉积为主。砂体的累计厚度达50m左右。其中海侵体系域(TST)由三角洲前缘相的黄灰色泥质粉砂岩、青灰色页岩组成,CS段为页岩。在研究区内,表现为加积型泥页岩沉积;在混积深水陆棚区,夹含生物泥灰岩薄层。厚度为93.89m,高位体系域(HST)厚190.43m,东南部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总体表现为进积-加积的准层序特点。在层序发育早期(TST阶段),在盆地内存在一个局部的海平面的上升,使得可容纳空间增大速率大于沉积基底沉降速率,水体深度相对加深,由加积-退积的准层序组构成,研究区内砂体不发育。在层序发育中晚期(HST阶段),随着海平面相对下降,可容纳空间增大速率小于沉积基底沉降速率,水体深度变浅,由加积-进积的准层序组构成,从而形成了一套属于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小河坝组砂岩段,岩性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的灰-浅灰色、深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薄层粉砂质泥页岩组成,整体上表现为向上变浅的加积沉积序列,层面见虫迹及波痕,其中波痕多以浪成为主,该层序内部可以细划分为多期次的向上变粗的反旋回,代表随着物源供应量的增加,水体呈逐渐变浅的趋势。

图5.11 石柱冷水溪剖面志留系层序地层柱状图

SQ2层序:顶界面为小河坝组与韩家店组之间的分界面,该层序顶底界面均属于Ⅱ型层序界面,为一岩性、岩相转换面;整体上由一个海侵体系域(TST)和一个高位体系域(HST)组成,层序下部主要表现为底部为泥页岩沉积,上部主要为灰色中厚层砂岩夹中薄层粉砂岩构成,自下而上由前三角洲泥过渡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海侵体系域(TST)厚度为24.84m,高位体系域(HST)厚21.44m,在层序发育初期(TST阶段),在SQ1高位期沉积的小河坝砂岩沉积结束以后,该区一次较大规模的海平面上升,淹没了下伏的早期沉积的砂岩,沉积了一套以前三角洲亚相的灰黑色泥页岩、粉砂质泥页岩。
海侵体系域(TST)沉积了一套灰-灰黑色泥页岩偶夹极薄层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构成,主要为前三角洲沉积。整体粒度向上变细,构成海进沉积序列即表现为向上水体加深的退积沉积序列。层理构造、虫迹与波痕相对不发育。在层序发育中晚期(HST阶段),随着海平面相对下降,可容纳空间增大速率小于沉积基底沉降速率,水体深度变浅,由滨岸相黄褐色厚层中-粗粒砂岩与绿灰色厚层粉砂岩组成,粒度向上变粗,表现为向上变浅的加积-进积沉积序列。
(3)南川三泉剖面层序地层划分
南川三泉志留系剖面位于重庆市南川县城-三泉镇的公路旁(N29°07'53.7″E107°12'15.5″)。在该区志留系沉积岩性:下部为灰、深灰、灰黑色、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局部砂岩层面见生物遗迹化石。中部主要为:灰色、深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石英砂岩,夹灰黑色泥岩,砂岩层显平行层理。上部主要为黄灰色、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粉砂质泥岩。该剖面志留系地层发育完整,地层厚度为1233.22m,小河坝组沉积了一套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夹少量生物碎屑灰岩、泥灰岩。整体上属于海陆过渡相沉积体系,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和远沙坝沉积。根据野外露头观察实测,相变以及岩性的突变面均可以作为识别与划分三级层序界面的标志,南川三泉剖面志留系小河坝组共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长期旋回,SQ1,SQ2)及4个四级层序(中期旋回)(图5.12)。本区由于志留系形成于沉积基底较为平缓的沉积背景之上,层序结构由加积-退积的准层序组构成的海侵体系域和由加积-进积的准层序组构成的高位体系域组成,缺乏低位体系域和陆棚边缘体系域。海侵体系域(TST)由初次海泛面与最大海泛面限定。在层序发育初期和中期,盆缘区构造活动趋于平息,源区萎缩,碎屑供给减少,海平面上升速率较快,可容纳空间增大速率大于沉积基底沉积降速率,水体深度加大,形成陆棚、开阔台地、海进沙坝等沉积组合,构成海进体系域,由加积-退积的准层序组构造。高位体系域(HST)介于最大海泛面与层序顶界面之间。在层序发育晚期,盆缘区构造活动再次相对加强,碎屑供给充分,海平面相对下降,可容空间增大速率小于沉积基底沉降速率,水体深度变浅,主要形成三角洲、开阔台地及台地边缘、海退型沙坝等沉积组合构成高位体系域,由加积-进积的准层序组构成。

图5.12 南川县三泉志留系小河坝组层序地层综合柱状图

SQ1层序:底界面为小河坝组与龙马溪组之间的界面,在小河坝组或石牛栏组底界见有明显的海侵冲刷界面,例如在川南的綦江、泸州和川北广旺等地区,界面之上的泥质生物碎屑灰岩或生物碎屑灰岩;川东南地区的侵蚀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小河坝组砂岩直接覆盖在灰黑色龙马溪组泥页岩之上,砂岩底层面多见槽模构造。SQ1层序底为区域海侵冲刷面,属Ⅱ型层序,由于构造运动相对较弱,海平面下降速度小,并且无明显的坡折带,主要表现为海侵冲刷、岩性突变、地层结构转换等特征。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该区海侵体系域表现为:主要由远沙坝的泥质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和前三洲泥岩构成,整体粒度向上变细,构成海进沙坝序列即退积序列;高位体系域主要由三角洲前缘的远沙坝的灰色页岩、粉砂质页岩组成,粒度向上变粗,叠加样式呈加积-进积型。川南-黔北地区海侵体系域主要由灰泥质深水陆棚泥灰岩、钙质页岩和页岩互层组成,构成多个向上变浅的准层序组;高位体系域主要由灰泥质浅水-深水陆棚灰色页岩、钙质页岩、泥灰岩及互层和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生物碎屑灰岩组成,叠加样式呈加积-进积型,构成多个向上变浅旋回;横向上向盆缘地区呈钙质增多、泥质减少的变化趋势,局部地区如川南付家庙、桐梓园、古床-黔北习水等地区。
SQ2层序:顶、底界面均为区域海侵面,主要表现为岩性突变面和地层结构转换面,属Ⅱ型层序。底界面为小河坝期的一区域性海侵面,表现为川东南地区该界面之上为以灰、灰绿色页岩为主的前三角洲或泥质浅水-深水陆棚沉积组合,直接上覆于小河坝组砂岩之上,但在三泉剖面主要表现为三角洲前缘沉积。顶界面为韩家店组与小河坝组或石牛栏组的分界面,在川南的綦江、泸州地区,为泥质浅水陆棚沉积直接覆盖于碳酸盐台地及台地边缘沉积之上。在三泉剖面表现为韩家店组底部紫红色泥页岩直接覆盖小河坝组上部砂岩之上。
海侵体系域(TST)在该地区主要由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席状砂沉积组成;高位体系域主要由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相灰色细砂岩、粉砂质泥岩组成加积-进积型序列。在川南-黔北地区海侵体系域主要由泥质深水陆棚相和灰泥质浅水陆棚相泥灰岩、页岩和开阔台地-浅滩亚相生物碎屑灰岩互层构成的退积-加积序列;高位体系域主要由灰泥质浅水陆棚相深灰色、灰黑色泥页岩、泥灰岩互层与开阔台地-浅滩-台地边缘相生物碎屑灰岩组成,构成加积-进积型叠加样式;横向上向盆缘地区钙质增多、泥质减少的变化趋势,局部地区如川南长宁-泸州地区、古宋-綦江观音桥地区出现生物礁或生物浅滩相沉积。
(4)贵州习水剖面层序地层划分
在川南-黔北地区相当小河坝组的地层为石牛栏组,由丁文江(1930)在四川綦江观音桥南数千米处的石牛栏村命名的石牛栏灰岩演变而来,主要分布于筠连、綦江、重庆一线以西地区。石牛栏组除南部古陆边缘的燕子口及其尖灭点后沟一带变为具边缘相特征的弱白云化含粉砂生物碎屑灰岩、弱白云化钙质粉砂岩、含粉砂泥灰岩及石英砂岩外,其余均变化不大,仅在温水、板桥、铁索桥等地夹有少量的钙质泥页岩和钙质粉砂质页岩。厚度在正安-黑石溪-铁索桥一线之北西地区较大,为90~145m,向南东一般为40~65m,至南部燕子口-仁怀一带减少为10~30m,再向南至古陆边缘尖灭。与小河坝组分布大致划分如下:重庆南川县小河坝-贵州道真县云峰-道真浣溪一线之西南属灰岩相,为石牛栏组;而在重庆南川县三汇场-大有-道真的慈村-务川濯水一线以北属砂岩相,为小河坝组,两线之间属砂岩与灰岩混合相,即石牛栏组与小河坝组过渡地带,在1∶20万区调报告中仍称为石牛栏组。属壳相地层,下段主要为灰色、深灰色中厚至块状泥质条带灰岩、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瘤状泥质灰岩、粗晶灰岩夹介壳灰岩、珊瑚礁灰岩及假鲕粒灰岩等,中部夹少许薄层状粉砂岩及粉砂质页岩,顶部为块状结晶灰岩,与下伏龙马溪组整合接触。上段底部主要为中厚层状细粒长石砂岩,波痕发育,上部为黄绿色页岩夹透镜状生物碎屑灰岩。主要含珊瑚、腕足类,次为三叶虫、鹦鹉螺、海百合、层孔虫、腹足类和双壳类,厚0~145m。石牛栏期,包括SQ1-SQ2层序(图5.13),在缓坡陆棚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碳酸盐台地沉积构成了层序的典型沉积特征。总体上由若干个次级旋回组成的2个三级旋回,并且碳酸盐台地规模不断加大。沉积作用除受物源影响外,主要受海平面相对变化、沉降速率、碳酸盐生长率的影响。在体系域沉积特征上表现为弱退积→加积、弱进积准层序优势组合特征,层序格架横向变化相对较大,从碎屑滨岸→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生物礁/滩→台地边缘斜坡→浅水陆棚浅滩→泥质浅水陆棚→深水陆棚;垂向上,由泥/灰质深水→浅水陆棚→碳酸盐台地。
SQ1层序:相当于石牛栏组下部地层,该层序的底界面为石牛栏组与龙马溪组间的层序界面,多表现为岩性/相序或韵律结构转换面。在混积滨岸和浅水混积陆棚区为具逆粒序结构的混积浅水陆棚沙坝砂岩夹泥岩向浅水泥质陆棚的泥页岩夹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的转换界面,底部为薄-中层细粉砂岩层面上见波痕及小型冲刷面,如在安基屯。在浅水-深水泥质或混积陆棚过渡地区,表现为典型的岩性/相序或韵律结构转换界面特征,如宋麒麟,由具逆粒序厚层钙质泥岩夹薄板-条带状泥灰岩沉积突变为薄板-条带状(厘米级)泥灰岩/灰质泥岩韵律沉积,结构上表现为由厚层韵律突变为厘米级韵律层。
海侵体系域(TST),界面之上的海浸体系域(TST)是随着又一次海侵的到来,粉砂质及砂质含量相对减少,发育了大面积的混积陆棚沉积,在野外的勘查剖面可以看到灰岩的存在,如在贵州习水吼滩剖面沉积了混积陆棚相的泥岩夹薄层灰岩。主要岩性为灰质陆棚相的泥灰岩、生物灰岩沉积,总体上表现为进积-加积的层序特征。东南威信沟头-桐梓三岔为混积滨岸,TST由退积型准层序组成,为泥质粉砂岩夹泥页岩或钙质砂岩夹条带状灰岩。在长宁构造-习水土河坝一带混积浅水陆棚区,为加积型薄-条带状或扁豆状泥灰岩/灰泥岩韵律沉积或泥页岩夹粉砂岩沉积;在广大的泥质深水陆棚区,表现为加积型泥页岩沉积;在混积深水陆棚区,夹含生物泥灰岩薄层(如阳深9井)。

图5.13 习水石牛栏组层序地层综合柱状图

高水位体系域(HST),为开阔台地相的泥灰岩,生物屑灰岩沉积,砂质含量开始增加,沉积了深灰色厚层-块状的含泥质条带灰岩,生物碎屑富集。在川南部地区为碳酸盐台地-混积台地,中部为混积浅水陆棚,北部为混积深水陆棚。因此,HST表现为典型的进积-加积的准层序特点。在碳酸盐台地内部,为浅水灰质陆棚-开阔台地沉积夹生物礁-浅滩组合(如叙永田中),受陆源供给影响,常在台地内部形成混积台地,为生物浅滩/沙坝沉积(如叙永安基屯),或含砂质生物滩组合(如兴文文昌宫);在台地边缘常为台地生物礁/或滩与开阔台地或斜坡沉积组合(如习水土河坝、古宋麒麟等)。在浅水混积陆棚区,多为混积浅水陆棚夹浅滩组合,由浅滩生物泥灰岩、砂质灰岩夹泥页岩沉积组成;在深水混积陆棚区则表现为泥页岩夹含生物介壳泥灰岩及粉砂岩沉积组合。
SQ2层序:层序底界面为石牛栏组内部层序界面,在钻井上表现为测井曲线相对突变的特征,反映了岩性突变和相序转换界面的存在。但在不同沉积背景下,其特征有差异,在碳酸盐台地区,该界面有波状侵蚀及短暂暴露标志,而界面之上的浅水泥质陆棚灰绿色-褐灰色泥页岩沉积,以低角底超覆。在相序结构上,是逆粒序(或进积型相序)与正粒序退积型相序的转换界面;在浅水陆棚区、靠近古陆的混积滨岸区,该界面表现为岩性/岩相转换界面。顶界面为石牛栏组与韩家店组之间的层序界面,是全区较为典型的岩性/相序结构转换界面,该层序界面是碳酸盐台地沉积向陆源碎屑沉积演化的转换界面。在不同沉积环境区,该界面表现特征略有差异。在碳酸盐台地相区,该界面表现为由碳酸盐台地向以泥质沉积为主的浅水混积陆棚转化,如古宋,习水土河坝、温水、叙永安基屯等地。在相序结构上,由浅滩相或浅水加积-进积相序向退积型相序转换。在浅水陆棚区,常表现为浅滩介壳灰岩(点礁灰岩、风暴浅滩介壳泥晶灰岩)向泥质岩转化的特点,测井曲线特征明显。浅水泥质陆棚区,该界面较难以识别,如在桐梓韩家店,界线上下均为灰绿色-紫灰色泥页岩,界面的识别还借助了古生物标志。
海侵体系域发育背景大致与SQ1层序相似,相当于石牛栏组上部地层,主要为粉砂质泥岩或开阔台地相的泥晶灰岩所构成。其沉积背景总体以泥质陆棚沉积为主,东南缘为浅水灰质陆棚-开阔台地,在安基屯、威信沟头-椒园发育碎屑浅水陆棚。因此,TST表现为退积-加积型准层序的特点。高水位体系域主要发育碳酸盐台地-陆棚沉积,南部为碳酸盐台地,靠滨岸区碎屑岩发育,中北部为浅水混积陆棚及其浅滩,西北角为深水泥质陆棚。HST是在该区为开阔台地相、台地浅滩相、浅水混积陆棚相沉积,如在贵州习水吼滩剖面为台地相的灰色沥青质生物角砾岩及灰色、红灰色中-厚层状沥青质亮晶砾屑灰岩夹深褐灰色泥岩透镜体。在碳酸盐台地内部,靠滨岸区,HST表现为加积型滨岸局限台地及浅滩构成的准层序特征,前者如威信沟头,由滨岸沙滩石英砂岩组成,后者如安基屯由台地浅滩棘屑灰岩/局限台地白云质灰岩组合组成;开阔台地区,则由开阔台地泥-微晶灰岩夹浅滩沉积组成,如威信大石板及桂香沟等地;在台地边缘区,则主要由生物礁(如土河坝)或礁/滩及滩间(如田中)沉积或台地前缘斜坡砾屑灰岩夹泥页岩(麒麟、石塌坡)组成。在混积浅水陆棚区表现为泥质岩夹生物屑或介壳灰岩沉积(如桐18井、临16井、隆32井、珙县狮子滩、长宁双河等),在其浅滩区则为浅滩生物屑灰岩、介壳灰岩夹滩间泥页岩沉积(付深1井、阳9井、阳63井、寺16井等)。

前人在黄河源盆地打了许多钻孔,证实了黄河源盆地存在厚层中、晚更新世地层,其中研究比较好的为ZK9钻孔。该钻孔为程捷等研究,钻孔位于阿涌哇玛错与黄河之间的湖滩上,钻孔总深119.88 m,现引用程捷等对钻孔的描述(程捷,2006),自上而下为:

图4-22 阿涌哇玛错全新世湖相沉积剖面

1.全新世黄棕色黏土层

-整合接触

2.棕红、浅棕红色黏土层,浅棕红色黏土层,黏土含量高,沉积韵律发育 2.65m

3.灰黑、浅黑色含植物残体的炭质黏土层,植物残体含量达10% 0.3m

4.杂色细泥砾层,底部为灰绿色黏土层。以灰绿色为主,夹棕红色。泥砾直径为2~3mm 0.3m

5.棕红色黏土层,致密,粘性较强 0.45m

6.棕黄色粉砂层,较松散,局部含泥质 0.46m

7.灰黄色砂砾层,砾石含量15%~20%,砾石的分选性较差,但磨圆度较好,粒径为3~5mm 0.34m

8.棕黄色黏土层 0.50m

9.黑色炭质黏土层,含植物茎叶,含量达10%左右。底部为一层厚约5cm的黑色炭质淤泥,不含植物茎叶 0.30m

10.浅棕色黏土层,粘性较强,中部夹一层厚约10cm的灰黑色炭质淤泥,局部夹黑色条带 0.90m

11.灰绿色含植物残体的黏土层,大量的植物茎叶未完全腐烂,植物残体含量为5%~10% 1.00m

12.灰黄色细砾石层,砾石含量为70%~80%。砾石的磨圆中等,分选较好,粒径一般为2~4mm,大者可达10mm,其岩性以石英和砂岩为主 4.53m

13.灰绿色粗砾石层,该层的颜色明显与第12层不同。砾石的磨圆中等,分选性较好,粒径以50~100mm为主,大者可达200mm,砾性以砂岩、石英、灰岩为主 2.97m

14.灰黑色黏土层,夹浅棕色黏土层,底部为浅棕黄色黏土质粉砂层,局部含小砾石 0.40m

15.棕红色黏土层,夹灰绿色黏土层,灰绿色黏土层的单层厚约1cm,中间最厚一层可达10cm,局部砂质含量增高,变为亚黏土层或亚沙土层 2.00m

16.棕黄色亚黏土层,顶部为约10cm厚的浅黄色粉砂层,该层自上而下砂质含量减少,颜色往下变为浅灰绿色,底部岩性为黏土层。该层的底部与第17层截然不同,接触界面不平整 0.50m

17.黑色含炭质淤泥层,质地致密,粘性非常强。在该层的底部约10cm厚的岩心中见未完全腐烂的植物和粒径为15mm的砾石。该层上、下地层的岩性、颜色区别明显 0.60m

18.深灰色含细砾黏土层,砾石含量20%~30%,其余为绿色黏土。砾石分选性较好,磨圆中等,砾径以3~5mm为主,其岩性主要为石英 2.88m

19.灰黄色黏土质砾石层,砾石含量为20%~30%,在顶部1m厚的地层中砾石含量增至40%~50%。该层与上一层的颜色有明显的差别,而与下一层颜色无差别。砾径一般为3~10mm,而顶部砾径增大,砾石的磨圆较差,为次圆状,分选性较好,岩性以砂岩为主,含少量石英 4.30m

20.黄灰色黏土粉砂层,砾石含量一般少于5%,但该层的上、下部砾石含量增高,在下部含量可达10%~15%。砾石的磨圆度较差,分选性中等,砾径以3~10mm居多,其岩性以灰岩为主 4.50m

21.黄红色粉砂质黏土层,该层的颜色与上、下地层的颜色差别明显,颜色明显偏红,含少量砾石(低于1%) 0.70m

-整合接触

22.黄灰色含砾黏土层,砾石含量低于5%,砾石的岩性为砂岩。该层含钙质结核,结核的大小一般为3~5cm。该层夹有一层5cm厚的棕红色黏土质粉砂层 1.30m

23.黄灰色黏土角砾层,角砾含量达20%~30%,砾径以30~100mm为主,磨圆

差,为次棱角状。砾石的含量不均一,局部含量仅为5%~10%。含钙质结核,大者可达5cm 3.80m

24.浅黄色含砾黏土质粉砂层,砾石含量不均匀,一般为3%~5%,底部30cm厚的砾石含量可达15%~30%。砾石的分选较好,以3~5mm居多,磨圆差,其岩性以砂岩、石英为主。该层与下一层渐变过渡 1.70m

25.灰色含砾粉砂质黏土层,砾石含量一般小于5%。砾石的分选性较好,砾径一般为3~5mm,个别较大的达10~20mm,砾石的磨圆中等到差,砾性以砂岩、石英为主。砾石的风化程度比上覆地层都深 4.90m

26.灰黄色含砾粉砂质黏土层,含风化强烈的砂岩砾石,中部夹一层厚约20cm的灰色黏土层 0.80m

27.灰色含砾黏土层,砾石含量少,一般为1%~3%,中部含砾径较大的砾石,最大者达100mm 1.50m

28.灰黄色含砾黏土质粉砂层,砾石风化较强烈,砾径为2~4mm,磨圆较差,分选性较好,与第29层的颜色差别明显 1.78m

29.浅棕红色含砾粉砂质黏土层,砾石含量为5%~10%。砾石的磨圆差,分选一般,砾径一般为3~5mm,大者达30mm 0.92m

30.灰色含砾黏土层,砾石含量为5%~10%。砾石的磨圆差,分选一般,砾径一般为2~10mm,大者达20mm 0.38m

31.黄红色砾石层,砾石含量达40%~50%,充填物为粉砂质黏土。砾石的分选和磨圆均较差,砾径为5~15mm,砾性以砂岩为主,砾石无定向 0.20m

32.棕红色含砾粉砂质黏土层,顶部30cm处见砾径达150mm的大砾石,但含量少。砾石的磨圆度差,砾性为砂岩。该层的颜色较纯,偏红色 1.72m

33.灰色黏土角砾岩,砾石含量为50%~70%。砾石的分选和磨圆均较差,砾径最小为25mm,最大的大于150mm,平均约90mm,砾性为砂岩。砾石层的充填物为棕红色黏土 2.0m

34.灰绿色含砾亚黏土层,砾石含量为10%~15%。砾石的磨圆差,分选一般,砾径一般为3~6mm,大者为60mm 9.0m

35.棕红色含砾黏土层,局部为棕黄色粉砂质黏土层,黏土粘性较强。砾石含量不均匀,一般含量都小于3%,局部可达5%~10%,砾径一般为3~5mm。砾性主要为灰绿色的砂岩 4.46m

36.棕黄色亚砂层,砾石含量少(低于1%),岩性致密,块状。该层与下一层的颜色差别不大,但砂质含量减少,由粉砂层过渡到黏土层,粘性增强,两者之间呈渐变过渡 3.94m

37.灰褐色黏土层,岩性致密,粘性强,基本不含砾石 6.61m

38.土黄色粉砂质黏土层,较第37层的砂质增加,在该层底部30cm厚的地层中含砾石,砾径为3~5mm 2.95m

39.黄灰色亚黏土层,岩性致密,砾石含量少,局部含低于15%的砾石 4.50m

40.褐灰色含砾黏土层,该层的颜色与上、下层均呈渐变过渡,比上层颜色稍深,而比下一层稍浅。岩性致密,砾石含量比上一层高,含量一般为3%~5%,局部稍有变化。砾石的磨圆度差,次棱角状到棱角状,分选性较好,砾径一般为3~5mm,砾性为会绿色砂岩 10.10m

41.褐色含砾黏土层,岩性非常致密,粘性极好,颜色与上、下层逐渐过渡。该层的砾石含量高于上一层,达10%左右,分选、磨圆均较差,为棱角状,砾径以5~10mm为主,大者达70mm,砾性为风化弱的灰绿色砂岩。底部1.mm厚的地层颜色明显较上、下地层深 6.14m

42.灰褐色黏土角砾层,与下层的颜色明显差别。该层角砾石含量为40%~50%,明显高于上、下地层。砾径为5~15mm,最大为80mm,分选、磨圆均较差,砾性为灰绿色砂岩 2.40m

43.黑色含炭有机质淤泥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含砂岩角砾,一般为3%~5%,但底部30cm厚的地层砾石含量达20%~30%,含磨圆好的石英砾石。砾石的表面被污染成黑色,角砾分选、磨圆均较差 2.70m

44.棕黄色含砾黏土层,砾石含量高于上、下层,达10%~15%。砾石的分选较好,砾径为3~10mm,砾性以砂岩、石英为主 3.94m

45.灰褐色含砾黏土层,岩性致密,砾石含量为5~10%,分选、磨圆均较差,砾性为灰绿色砂岩 0.50m

46.棕黄色含砾黏土层,该层上部砾石含量较高,达15%~20%,下部明显减少,低于3% 2.40m

47.棕黄色角砾层,角砾主要为灰绿色砂岩,砾径100~200mm,充填物为黄色黏土 1.90m

48.灰黑色角砾层,角砾中等风化,砾径50~100mm,充填物为黑黏土 3.72m

-角度不整合

下伏 灰绿色砂岩(巴颜喀拉山群)

程捷等根据古地磁测年认为,钻孔中上半部2~21层(厚30.58m),地层时代属晚更新世;下半部22~48层(厚82.54m),地层时代属中更新世。两者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




用cad怎么画机械的钻孔剖面图?
这样的吗?

工作方法四 钻孔的岩性分层、描述及柱状图编制
必要时,还要综合多个第四纪钻孔的数据资料,进行多个钻孔岩心联合剖面图的绘制,可以进一步分析研究区的地层空间展布情况,每层的厚度变化以及岩性岩相变化,进行古沉积环境的恢复。4.钻孔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根据编制的单个第四纪钻孔岩性柱状图,分析第四纪不同时期各岩性分层的沉积特征以及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

地勘报告地质剖面图中角度的问题
剖面图中的角度是剖面线的角度、是两向伸展的。钻孔间距这行上是钻孔的方位角和倾角、是一向的。钻孔施工中有些质量等问题、钻孔不一定正好与剖面线方位角度一致。有可能偏差。所以又标有有钻孔的方位和角度(E度<F度)。有些矿山需要在井下找到钻孔(如金矿)。就必须要钻孔实际方位。实际倾角和钻孔...

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及成果
表8-6 焦家深部金矿原生晕R型因子分析最大方差旋转表 图8-26 焦家深部矿区122勘探线钻孔构造地球化学剖面 图8-27 焦家深部矿区144勘探线钻孔构造地球化学剖面 3.指示元素的确定 从原生晕元素组成来看,主要成晕元素衬值最高的为Au、Bi、Mo,其次为Cu、Pb、Sb,它们都能形成清晰的异常。从原生晕共生组合来看...

图元数据的管理方式
直线型表示的是它的空间位置和钻孔形态;圆柱型是钻孔的岩性由不同的颜色在柱状体上表示出来,钻孔圆柱的直径用户可以调节,这样就可方便地与周围钻孔进行对比;纹理型是钻孔的孔身由规范的纹理来表现。这三种表达方式都可通过改变窗口中的列表项来改变切换。另外,对于钻孔的孔口坐标、高程、钻孔岩性都可...

理正6.81剖面出图时无法区分探井和钻孔,如何能够实现?
可以区分。在数据管理“勘探点表”中,定制数据表字段,添加“探井深度”字段。输入探井深度,数检,自动分层即可。

下面这个剖面图表示都代表什意思!
这是H型钢梁端部的连接件。1-1是钢梁端部。2-2是柱顶部和钢梁端部连接的连接件。-85*10*85表示用10mm厚钢板长*宽=85*85mm。左右上6带三角的表示三角焊缝焊缝厚度不小于6mm厚;右上下横线上打钩的表示做法同上。左中孔d=22.0M20表示钻孔直径22内穿直径20的螺栓。右下还是表示钢板16mm厚长*宽=...

注浆钻孔布置,钻孔结构及质量要求
从断层构造来看,南至断层上盘大煤与断层交面线,北至断层下盘L2灰岩与突水断层交面线,从垂直剖面上的控制是,上自L8灰岩顶板5m,到L2灰岩底板以下8~10m,在此范围内共打了24个钻孔(其中一个废孔),钻孔密度达7.6个\/km2,孔底L2灰岩之孔间距,最远34.4m,最近5m,一般10~20m,钻探总进尺...

黄河三角洲的Pb剖面与再沉积作用
提要 根据黄河三角洲东部钻孔岩心的210Pb剖面资料,经标准化消除了因粒级不同所造成210Pb浓度变化的影响后,显示该孔的210Pb剖面可分为11段。每段呈指数衰减,段与段之间呈现210Pb放射性比度逆增,反映了由于再沉积作用造成210Pb的稀释作用。由此分析该区沉积和再沉积历史。 关键词210Pb剖面 标准化 再沉积 稀释作用...

钻孔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
测井方法  主要有电法测井、声波测井、核测井、地层倾角测井、地层测试测井、气测井、随钻测井、生产测井等。① 电法测井。据油(气)层、煤层或其他探测目标与周围介质在电性上的差异,采用井下装置沿钻孔剖面记录岩层、矿层的电阻率、电导率、介电常数、激发极化特性及自然电位变化。如电阻率测井、...

兰州市18868199725: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工作流程 -
丹胖盐酸: 1.4.1 研究目标 通过对宝鼎盆地晚三叠世含煤岩系岩石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聚煤作用的研究,分析内陆断陷盆地含煤岩系煤炭资源形成条件; 建立深部煤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以及精细聚煤作用模式; 提出煤炭资源赋存规律,揭示不同...

兰州市18868199725: 探矿权评估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
丹胖盐酸: 一、综合资料 1.探矿权人营业执照; 2.勘察许可证; 3.标明勘查区块的1:1万的地质图; 4.委托方简介(包括:企业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企业机构设置、人员数量、技术人员比例、勘查历程及业绩、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今后展望...

兰州市18868199725: 水文地质条件描述 - 水文地质钻孔编录小结怎么?水文地质钻孔编录小结怎么写
丹胖盐酸: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内容一般包括:除描述岩芯的岩性、结构、构造外,应重点描述岩芯的块度、坚硬程度、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度,岩石的风化程度及发育深...

兰州市18868199725: 矿权增资时是否需要评估
丹胖盐酸:需要专业的评估机构!也可以增资专有技术 公司增资流程 (一)公司增资基本流程: 1、各股东同意增资的股东会决议 2、修改或补充增资章程 3、投入增资资金(或聘请评估公司进行实物/无形资产评估) 4、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 ...

兰州市18868199725: 比较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相同与不同点 -
丹胖盐酸: 1前额北京人:额骨狭窄 山顶洞人:额骨较宽眉骨北京人:眉骨突出 山顶洞人:眉骨较平鼻子北京人:鼻子扁平 山顶洞人:鼻子挺拔嘴巴北京人:嘴巴突出 山顶洞人:嘴巴较平伏下颌北京人:下颌短浅 山顶洞人:下颌较尖北京人能完全直立...

兰州市18868199725: 谁知道基坑设计的步骤有哪些?
丹胖盐酸: 基坑设计的步骤:了解详细的地下室底板布置图:通过基底标高确定基坑大面积开挖深度,基础外挑位置,电梯井深度,地下水的影响,根据基底绝 对标高与周边建筑物的差值确定出基坑实际开挖深度,根据地勘察资料进行各剖面基坑支护形式选型.

兰州市18868199725: 施工勘查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
丹胖盐酸: 每个单位的格式都不大一样,一般包括两大部分:文字和图表.文字部分有工程概况,勘察目的、任务,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依据的规范标准,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岩土特征及参数,场地地震效应等,最后对地基作出一个综合的评价,提承载力等.图表部分包括平面图,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土工试验成果表,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分层土工试验报告表等.

兰州市18868199725: 煤田钻探论文急需.一篇煤田地质钻探的论文!!!关于什么方面的都行
丹胖盐酸: 钻探工程施工技术设计002 第一节 钻孔结构 一、概念 钻孔结构是指开孔至终孔孔身口径的变化.换径次数愈多,钻孔结构越复杂,反之越简单.钻孔结构的选择,要充分...

兰州市18868199725: 剖面图与截面图有何区别
丹胖盐酸: 如题,两者相同,没有区别,剖面图是机械制图的正确叫法,截面图是人们口语叫法.剖面图与剖视图倒是有所不同,前者只需表达剖切面(或截面),后者除了表达剖切...

兰州市18868199725: 地球物理测井是在钻孔中使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统称是吗?
丹胖盐酸: 简称测井.在钻孔中使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 统称.是将测定仪器放入钻孔中,测定孔壁附近岩 土的电位、放射能等物理量,以探查岩土状况的勘探 方法.工程物探中常用的有视电阻率测井、自然电 位测井、天然放射性测井、声波测井等.综合分析几 条测井曲线,可划分出钻孔地层岩性剖面图.各种 测井方法的井下探测器都各有其特点,但所量测的 参数均将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到地面测井 仪中并记录在相纸、纸带或磁带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