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给清朝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为什么还能被平定?

作者&投稿:松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三藩之乱最终还是被平定了?~

清初,顺治帝为统一全国,封吴三桂为平西王,驻守云南,封尚可喜为平南王,驻守广东,封耿继茂为靖南王,驻守福建,称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政府下令撤藩,吴三桂随即叛乱。之后,耿继茂之子耿精忠与尚可喜之子尚之信,继起响应,面对危机,康熙帝下决心平叛。他对吴三桂采取坚决镇压的态度,对其他叛乱者则剿抚兼用。不久,耿精忠、尚之信降清。康熙十六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不久病死。其孙吴世瑶在柩前继位。康熙十九年(1680年)十月,清兵进逼贵阳,吴世璠逃奔云南。清军紧追其后,康熙二十年(1681年),吴世璠兵败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始告平定。

平定三藩之乱是发生在清朝初期的一件影响重大的事件。
  三藩系指清平西王吴三挂、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三藩的建立及其势力的养成,是清廷利
用明朝降将平定及镇守南方的结果。清廷入关之后,因为八旗兵力不足,为了对付义军及南明政府的反
抗,不得不依靠明朝降官降将,使之充当前驱,从事招抚工作及武力镇压。在明朝降将中,以孔有德、
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四人替清朝出力最大,所以均受封为王。他们所率领的军队成为八旗以外的重
要武力,在入关后替清朝效尽犬马之劳。经过二十年的斗争之后,坚决抗清的农民军失败了,南明的腐
朽政权也垮了台。这时清廷把八旗基本力量放置在北方,以保卫京师及驻防各重要城池,而南方就暂让
给吴桂三等去镇守。吴三桂驻云南,尚可喜驻广东,耿精忠(耿仲明之孙)驻福建,这样便形成了三藩。
三蕃之外,还有孔有德的势力存在。孔有德同农民军李定国作战,自杀于桂林,其子也为李定国所杀,
所以无人袭封,仅有一女孔四贞嫁孙延龄,清廷即以孙延龄为将军代领其众,驻守桂林。
  三藩之中,吴三桂的势力最大,也最为跋扈。其藩兵定制有53个佐领,一佐领有甲士二百,系五丁
出一甲,计有壮丁五万余,此外又有绿旗兵一万二千人。这些军队都是其私属,将领皆其死党。其军事
实力是极其雄厚的,兵数总计不下十余万。因此,清廷对之颇存顾忌,一切不敢过问,假以专制云、贵
二省的一切大权。当时清廷所给云、贵二省督抚的敕书,都要写入“听王节制”四字。吴三桂可以随意
题补官吏,号曰“西选”。凡朝廷所选文武官到云南,吴三桂即派人加以收买,使之卖身藩下,以为己
用。吴三桂在经济上也有很大的势力。他占据明代世镇云南的沐氏庄田七百顷作为藩庄,又和西藏的达
赖喇嘛在北胜州互市,以茶换取蒙古的马匹。又派许多人出兵去做生意,贩运辽东人参及四川的黄连、
附子,以牟取利润。他曾大量地贷钱给商人使用,谓之藩本。他强征关市之税,开矿鼓铸。吴三桂欲效
明代沐氏故事,世守云南,所以从各方面培植自己的势力,以求达到这个目的。其他尚、耿二藩也和吴
三桂一样,其藩下兵各有15佐领,又绿旗兵各有六七千,并且也是经商括财,强征市税,遍置私人,坐
地称霸。
  三藩各据一方,形成独立王国,其势力已尾大不掉,严重威胁着清政权;三藩的存在,每年要消耗
兵饷两千余万两,在经济上也成为清廷沉重的负担。因此,清廷不能不考虑撤藩的问题。
  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撤藩的机会来了。这时尚可喜首请归老辽东,而欲使其子尚之信继续留镇
广东。康熙帝抓住这个机会,即命其父子率属下兵丁家小同撤。吴三桂、耿精忠闻之,也奏请撤藩,目
的在于试探清廷的态度。当时朝中大臣畏惧吴三桂的武力,多数人都不敢主张应允。而康熙帝则毅然作
出决定,吴、耿二藩也一齐全撤。
  撤藩之令既下,吴三桂首先于这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反,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蓄发,
易衣冠,发布檄文,倡言“兴明讨虏”,呼清皇帝为满酋。吴三桂想以恢复明朝作幌子,以收拾人心,
但其背叛明朝的行为早已昭人耳目,所以恢复明朝的旗帜并不能骗人,不但得不到广大汉族人民同情和
支持,甚至连明朝尚存遗老也无人出来理睬他。不过,吴三桂的发难,也鼓动起一个很大的反清浪潮。
吴三桂军以破竹之势,由云、贵直冲湖南,长驱至岳州,湖南全省尽为占有。吴三桂又分军犯四川,四
川提督郑蛟麟、巡抚罗森、总兵谭宏及吴之茂均降,四川全省皆下。于是,云南、贵州、湖南、四川四
省尽入吴三桂之手。吴三桂兵锋甚锐,一时响应者四起。在福建,有靖南王耿精忠,在广东有总兵刘进
忠、平南王尚之信;在广西,有将军孙延龄,在陕西有提督王辅臣;在湖北,襄阳有总兵杨来嘉;在河
南,彰德有总兵蔡禄。这样一来,中国西南全部和东南沿海地区以及中原、西北一带,都骚动起来,战
火弥漫十数省。
  但是以吴三桂为首的反清阵营是虚弱的,内部互相利用,矛盾重重,经不起持久的军事攻击与政治
瓦解。而且吴三桂一开始即在战略上犯了保守主义的错误,以致陷于被动地位。
  当他以锐不可当之势占领湖南全省时,却立即收住了攻势,不再渡江前进,扩大占领地区,乃转而
在湖南采取守势,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与清军对峙,结果不能出湖南一步。因为吴三桂骚动的目标,即
趋向在西北陕甘和东南闽浙,遂遣兵一由长沙犯江西,企图与耿精忠合;一由四川犯陕西,企图与王辅
臣会合。这样一种打法,就给予康熙帝以调兵遣将、从容布置应付的机会。
  相反,康熙帝在应付这一事变中却表现出他的雄才大略。
  他看出主要的叛变者是吴三桂,所以所采取的对策是,坚决打击吴三桂,决不给予可以进行妥协讲
和的机会,而对其他的叛变者则大开招抚之门,只要肯降,不咎既往,以此来分化敌人,削弱吴三桂的
羽翼,从而孤立吴三桂。在这个方针之下,康熙帝把湖南作为军事进攻的重点,命勒尔锦等统领大兵至
荆州、武昌,正面抵住吴三桂,并进击湖南,又命岳乐由江西赴长沙,以夹攻湖南。此外,康熙帝又放
手利用汉将汉兵来应付作战,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康熙十五年(1676年),陕西的王辅臣和福建的耿精忠先后投降清朝。次年,广东的尚之信也投降于
清。吴三桂局促于湖南一隅之地,外援日削,而清岳乐之军已由江西进围长沙,其失败之势已成。康熙
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已起兵六载,年已六十七岁,为排除胸中苦闷,乃于这年三月在衡州称帝,立
国号周,建元昭武,大封诸将。但这是吴三桂穷蹙绝望的表现,未几即忧愤成疾,这年八月病死。吴三
桂一死,其势即土崩瓦解。清军得到吴三桂水师将领林兴珠的献策,乃击败吴应麟,攻下岳州。以后占
据四川,进攻云贵,主要也是依赖汉将赵良栋、王进室、蔡毓荣、董卫国等力量。康熙二十年(1681年)
冬,清军进入云贵省城,吴三桂之孙吴世藩自杀。历时8年,波及十数省的三藩之乱,终于被削平了。
  平定三藩,清廷才真正在关内完成了统一,稳定了统治权,从此之后,才建够开始从事行政和财政
经济的调整改革,然后致力于解决边疆问题。

首先康熙皇帝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政治能力以及战略眼光不断有很大的长进,先剪除了鳌拜的势力,维护了自己的君主专制统治,保证了自己在政权内部的决策的决定作用。他在撤藩的决定上果敢坚决,为胜利奠定了基础。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从根本上说是正义力量的胜利。吴三桂等人发动的叛乱,目的在于搞分裂割据,这在道义上是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失败是必然的。而清朝平叛避免了国家的分裂,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符合人民的愿望,能得到各族人民群众的支持。同时中央集权制力量得到加强,提高了抗御外敌的能力。此后,清廷开始致力于解决边疆问题。

加上以吴三桂为首的反清阵营是虚弱的,内部互相利用,矛盾重重,经不起持久的军事攻击与政治瓦解。而且吴三桂一开始就在战略上犯了保守主义的错误,以致陷于被动地位,在反清的大局上畏手畏脚,企图割据长江以南这犯了兵家大忌,为清廷调兵遣将提供了时间。

康熙皇帝看出主要的叛变者是吴三桂,所以采取的对策是,坚决打击吴三桂,决不给予可以进行妥协讲和的机会,而对其他的叛变者则大开招抚之门,只要肯降,既往不咎,以此来分化敌人,削弱吴三桂的羽翼,从而起到了孤立吴三桂的作用,选择了各个击破,最终平定了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清政府苦于和罗刹帝国这些外来的强国进行军事较量,后来清朝的外来威胁被解除了,自然皇帝就可以腾出手来全力平定三藩之乱,所以自然这场动乱就被平定了。

因为当时的吴三桂,耿精忠和尚之信,他们三人之间有矛盾,主要是吴三桂拉拢耿精忠和尚之信,而且清朝对这件事情看得非常透彻,进行精准打击,导致他们三个人发动叛乱失败。

这其中还是有很多的因素的,当时之所以可以平定多年的战乱,还是康熙比较善于使用计谋,最后分化势力,从而平定这多年来的战乱的。

康熙决定撤藩后,以平南王吴三桂为首进行了反抗。康熙的魄力很大,以招抚耿精忠尚可喜为主,分化孤立吴三桂,吴三桂本就是师出无名,最终以吴三桂孙子自杀而结束了持续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


详细说说三藩之乱
对于吴三桂可能的幻想,如和解、北上或东进等,历史事实证明这些都不可能实现。清朝的步步紧逼和吴三桂自身的决策失误,共同决定了他的败局。吴三桂本可以选择如尚可喜般老实告老,但野心驱使他走向了反叛,最终付出惨重代价。总的来说,三藩之乱是清朝稳固政权、展现军事实力的重要时期,吴三桂的失败揭示了...

“三藩之乱”后,康熙为何要加封“平南王”尚可喜做亲王?
其实这样的分封形式使得每一个人手上都有着一片区域可以去掌握,那么在后来的时候也就形成了三藩之乱的场面。不过,我在经历过三番之乱之后,大家就会发现一个比较令人迷惑的问题。就是当时的三藩之一尚可喜,在战乱被平定之后并没有被革去绝味,反而还封为了亲王。其实在吴三桂造反的时候,当时的尚可喜...

清朝初年的“三藩之乱”是指哪三藩?
康熙十二年,年过七旬的尚可喜因为和儿子不合,便上奏皇帝现在南方局势已稳,想要撤军回老家辽东安度晚年。康熙帝早就想处理三藩事宜了,就同意了;接着另外两藩也不得不提出撤军的请求,其实实力最强的吴三桂是不想撤军的,可结果得到的回复也是同意。大失所望的吴三桂于是决定造反,三藩之乱就此开始。

朱国治宁死不屈,被吴三桂杀害,为何康熙却不对其褒奖呢?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公元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而这,无疑彻底激化了三藩和清朝之间的矛盾。在此背景下,吴三桂首先于这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

尚之信:为清朝立下战功,却被康熙帝罗织罪名处死
三藩之乱是清朝前期规模最大的一场叛乱,所谓“三藩”指的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三藩之乱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对清朝而言,三个反王都是叛逆,然而其中有一位却堪称冤枉!因为他不仅帮助清朝平叛,立下战功,还被康熙帝罗织罪名,蓄意害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位“三藩”...

从隋朝到清朝的五个历史典故
靖康之耻: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再度南侵,攻陷太原,直逼京都汴京,徽宗、钦宗二帝被金人俘获,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公元1127年,徽宗九子康王赵构在临安(南京)即位称帝,是为宋高宗,南宋开始。三藩之乱:清兵入关后,为清朝出力最大的明朝降将有: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清...

清朝历史有贡献吗 就因为清朝中国给侵略了那么久!
有一定的贡献~~~主要是领土方面(清朝前期)~~~巩固和加强了全国的统一。对内平定了三藩之乱;降服了控制台湾的郑成功孙子郑克塽,使中国重新归于统一;1675年,驱逐了盘踞在黑龙江流域雅克萨的沙俄侵略者,遏制了沙俄对华侵略的野心。1679年,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部边界线;平定了回...

清朝为什么平定了“三藩之乱”?
因为三藩功高盖主。掌握出南方的绝大比例,还有苛捐杂税。大庆的财政收入都要支付给他一部分,久而久之就会对清王朝构成威胁。而清朝天下初定之后不需要这些藩王了。

三藩之乱是谁平定的,吴三桂结局如何
但可惜最后被自己的儿子尚之信给连累了。尚之信不赞同投降,而是想造反,逼得尚可喜想用自尽来威胁儿子,虽然被左右发现救下,但是最终也因儿子的造反,而落的晚景凄凉,最后抑郁而终。2、三藩之乱是哪三藩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

清朝为什么平定了“三藩之乱”?
平定三藩之乱是发生在清朝初期的一件影响重大的事件。三藩系指清平西王吴三挂、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三藩的建立及其势力的养成,是清廷利 用明朝降将平定及镇守南方的结果。清廷入关之后,因为八旗兵力不足,为了对付义军及南明政府的反 抗,不得不依靠明朝降官降将,使之充当前驱,从事招抚工作...

林西县19354762190: 康熙平定三藩在哪一年? -
公独勃名: 1673年,因为康熙在削番问题上处置不当,导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抗清朝政府,其他二藩相继响应,三藩之乱最终在1681年被完全扑灭,但是国家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林西县19354762190: 中国清朝时期历史故事 - 康熙清除鳌拜幕后推手的故事
公独勃名: 康熙幼年智勇双全除鳌拜的故事一直是历史文学作品里的热门主题,虽说是一朝之君... 如果玄烨的治国方针受到阻挠,三藩之乱将更加旷日持久,康乾盛世的出现也会大大...

林西县19354762190: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联合平南王尚之信、镇南王耿精忠起兵反清,战火席卷大半个中国,史称“三藩之乱”,康熙皇帝下令平叛,而... -
公独勃名:[答案] 1、军事上,八旗劲旅在入关后不久就迅速腐化,到了康熙年间已经不堪一战.康熙不得不大量使用绿营汉军作为平叛主力.而汉军由于清朝政府的顾忌,导致装备和训练都很差,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改善;而三藩尤其是吴三桂,其军队的骨干都...

林西县19354762190: 关于清朝的历史故事! -
公独勃名: 《康熙平定三番》南明最后一个政权灭亡的那年,顺治帝已经病死,他的儿子玄烨(音yè)即位,这就是清圣祖,也叫康熙帝. 康熙帝即位的时候,年纪才八岁.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由四个满族大臣帮...

林西县19354762190: 八年级上册历史一二单元知识点 -
公独勃名: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鸦片走私:(1)背景:英国为了改变贸易不利局面,向中国走私鸦片.(2)危害: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加重百姓负担;摧残国人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2.林则徐禁烟:(1)措施:在广州...

林西县19354762190: 康熙定时如何评定三藩之乱的?
公独勃名: 清朝建立之初,统治者封几个明朝降将为王,令 其镇守南方,如以平南王尚可喜驻广东,以靖南王耿 精忠驻福建,以平西王吴三桂驻云南,称为“三藩”.三王各守一方...

林西县19354762190: 清朝初期是怎样平定“三藩之乱”的?
公独勃名: 康熙十二年( 1673年)的春天,尚可喜请归老辽东,而想让其子尚之信继续留驻广... 此三王的叛乱, 史称“三藩之乱”.另外,广西、陕西、湖北、、河南等省的军政官...

林西县19354762190: 康熙一生经历了哪些事情?
公独勃名: 中文名称: 康熙 又名: 爱新觉罗·玄烨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清代 民族: 满族 生卒年: 1654—1722 相关事件: 尼布楚条约 相关人物: 努尔哈赤 吴三桂 皇太极 生平简介 康熙(1654年-1722年),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二代皇帝.在位...

林西县19354762190: 三藩之乱时如果没有各自为战,有统一的调度,以其军事上的优势是否能够推翻清朝
公独勃名: 基本没有可能,首先三藩控制的地区相对清朝来说太过弱小,没有足够的资源能同清朝抗衡,另外,不管是吴三桂还是另外两个藩王,都只是庸才而已,根本没有一统天下的能力,碰上康熙这样精明的统治者,他们根本没有胜算,吴三桂从在山海关反李自成降清开始,就一直是被动的被历史潮流推着走,而根本没有扭转乾坤的能力,因此,以他的才智和能力,和康熙对抗,是根本没有胜算的,而且三藩各怀鬼胎,是根本不可能统一起来的,还有他们先反明再反清,吴三桂本人还亲自杀死了南明末帝永历,这样反复无常的人是不可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的,所以说三藩反清必败无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