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我国戏曲音乐的形成发展概况

作者&投稿:希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宋元明清时期音乐概况!~

宋元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激烈,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民歌中颇多哀怨、悲愤之情。如《月子弯弯照几州》是南宋建炎年间江南的山歌:“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福示了南宋时期连绵战争带给人民的离乱之苦。《赤日炎炎似火烧》(词见元·施耐庵《水流传》):“赤日炎炎似火烧,田野禾苗半枯焦。农夫失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报。”揭示了封建地主经济的根本矛盾,此二首歌词至今仍在民间传唱。继承唐代的“曲子”,宋元市镇生活中小曲流行。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面临瓦解,在激烈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下,农民起义频繁。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伴随农民起义和人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反帝反封建成为民歌的题材,人民创作了《想闯王》、《洪秀全起义》、《天国起义在金田》、《怀念忠王歌》等歌。这时期的民歌,语言朴素清新,形式自由活泼,在曲体形式、曲调的表现力上更为丰富。
清代中期以后,资本主义因素萌芽,城市经济发展,许多民歌随破产农民进入城市,适应城市市民生活的需求,小曲(俗曲、即城市小调)发展迅速,其中部分反映了市井和下层人民的生活,如《月儿弯弯照九州》等;部分则因传唱于青楼妓院而沾染了低级庸俗的思想意识,如《十八摸》、《打牙牌》之流的糟粕。清代小曲中的《鲜花调》、《剪靛花》、《银绞丝》等至今流传全国各地,变体甚多。
一说唱音乐:
宋代工商业空前发展,出现了市民阶层的游艺场所和专业艺人及专业组织。说唱音乐是当时流行的一种音乐形式,如著名的《西厢记》。如《清明上河图》中曾描绘了说唱音乐的场面。
明代以后,说唱艺术逐渐发展为北方的”鼓词“,南方”弹词“两大类。以后又出现了京韵大鼓,苏州、扬州的弹词、单弦、四川清音等各地不同的曲艺形式。如《崔莺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等。
二、词体歌曲:
宋代开始了”宋词元曲“的新时期。北宋的词又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同时还出现了一批爱国词人。
三、戏曲艺术:
此时,我国的戏曲艺术也已经成熟。在南京、浙江一带兴起了”永嘉戏文“是我国最早的戏曲。元代的杂剧是新型的戏曲形式,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剧目和剧作家,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等。到了明代,”昆曲“成为影响巨大的声腔剧种。
器乐的发展:
这段时期最为重要的是弓弦乐器发展,弓弦乐器的传入和普遍使用,促进了戏曲、说唱音乐的发展。古琴则出现了众多的流派,明末由波斯传入扬琴。吹奏类乐器元代出现唢呐,击奏类乐器元代出现云锣,这段时期宫廷音乐逐渐萧条,取而代之的是民间音乐。
音乐理论的成就:
宋代: 音乐百科全书《乐书》。
元:《唱论》。
明代:《神奇密谱》。
清代《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
拉弦乐器--胡琴的出现,宋时才出现以马尾为弓的胡琴。 宋时,宫廷设立「大晟府」(制造乐器)「铸泻务」(制作铜乐器),「教坊」(教学机构,依乐师专长分为13部)等音乐机构。这个时期多承袭唐时的音乐制度及庞大的乐队形态,新乐器有来自于民间流行的乐器或增加同类型的乐器、曲艺、戏曲及小型合奏的方式逐渐兴盛,民间音乐社团也为之增多。当时重要乐器:官笛、羌笛、葫芦琴、马尾胡琴、葫芦笙、竹笛。
元代宫廷「雅乐」仍然采用宋金时代的音乐制度,所使用的乐器约有37种,此时在国内各民族间以及国与国之间,产生广泛的文化交流,进而引进不少外来乐器,拉弦乐器「胡琴」普遍使用于军队和乐团合奏,乐器合奏仍以弦乐为主的方式,并流行与蒙古乐器合奏。当时重要乐器:三弦、火不思(中亚传入)、七十二弦琵琶(巴格达传入)、兴隆笙(中亚传入)、鱼鼓、简子、云锣。
清初,除了忽视及舍弃明朝之前新创的乐器之外,对于琵琶也不再视为权威的乐器;笙及古琴,因为流传已久的传统价值,在国家音乐方面占了重要的地位。
胡琴、唢呐及芦簧类乐器形成了较大的发展,胡琴的种类增加,出现了四弦的四胡、板胡、粤胡、京胡、三弦胡琴、马头琴等,唢呐在明朝时才有记载出现,最初只用于军乐及在戏曲音乐中伴奏唱腔和吹奏过场音乐。
音乐书籍刊物的产生,有中国最早发行的琵琶谱(华文彬的琵琶谱),也有多种古琴弹法的书籍,唐宋时期流行的乐器逐渐在民间失传,如箜篌、排箫、方响等。而今日使用的乐器却在当时十分的流行,例如笛、唢呐、三弦、笙、箫、管、胡琴、筝、扬琴、月琴、琵琶等,当时的戏曲及说唱音乐不断的蓬勃发展,其相关的乐器也相形的增多及普及化。
此时期中国与少数民族及邻国的乐器,相互交流,互通使用,新产生的乐器增大了音量,在音色和音域上也改善了。

宋朝建立后,商品流通空前活跃,城市繁荣。人们交换商品的场所瓦肆,也即是民间艺人献艺表演的场所,而专用于戏曲杂剧等演出较固定的地方常用栏杆相互连接或用布隔开,称为勾栏。瓦肆、勾栏成为市民音乐活动的中心。

鼓子词、诸宫调是宋元时期主要的说唱音乐。鼓子词的音乐是用一首曲子反复咏唱,中间插入散文讲说,以说唱故事。诸宫调为北宋时汴京勾栏艺人孔三传首创。音乐结构是:用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子联成一个套数,把不同宫调的若干套数或单曲联接起来,用以说唱长篇故事。如:董解元作词的《西厢记诸宫调》,诸宫调的形成和发展,为戏曲音乐准备了重要的条件。

金人入汴以后,北宋杂剧被分别纳入两个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去发展,南方一路在杭州形成更为繁盛的南宋杂剧,北方一路则在山西平阳地区发展为金代杂剧。二者在演出形态方面都对北宋杂剧有所发展,但北方由于受到更为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逐渐走出了一条通向更高级形态的路子,最终产生了成熟的戏曲形式——元杂剧。南宋杂剧则始终未能脱离母胎的框范,只是对南方戏文的形成给予了一定的促成。

琴和琵琶的创作与演奏在宋元时期有显著发展。南宋时出现汴梁、两浙、江西等不同琴派,涌现出一批琴家和优秀作品。浙派琴家郭沔在琴曲的整理、创作和传授方面都有较大贡献,所作《潇湘水云》是首著名琴曲。元代出现的琵琶曲《海青拿天鹅》,是一首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狩猎生活的优秀作品,至今流传不衰。

宋元时期的音乐,继承隋唐燕乐的传统,在广泛兴起的民间曲子的基础上,通过分别向南北两个中心区域的汇集与提高,形成了以杂剧、南戏为中心的南北曲音乐系统,成为影响到歌舞、说唱、以至器乐等多种音乐体裁的巨流。这是中国音乐史上以南北曲为中心的音乐开始形成并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宋代城市里的瓦肆、勾栏等游乐场所流行着多种器乐合奏,有名为“细乐”的丝竹乐器合奏,名为“清乐”的管乐合奏,还有“小乐器”、“鼓板”(以鼓、笛、拍板为主奏乐器、曾用于戏曲、说唱伴奏)等。元代蒙古族的“达达乐”,则是一种弦乐合奏形式的传统音乐。现代民间流行的器乐合奏,大都和它们有久远的渊源关系。

杂剧和南戏的音乐虽各有不同的特点,但也互相交流吸收,在较晚的元杂剧和南戏中,都不乏运用“南北合套”的实例。

隋、唐以来的曲子,到宋代逐渐成为一种歌曲形式,它广泛流行着、发展着,而且直接导致宋词的创作与繁荣。不少著名词人的作品被运用于实际演唱,而在词人中也不乏精通音乐者,如南宋的姜夔既能作词,又能度曲,他的17首《白石道人歌》是现存宋词音乐的珍贵资料。

曲子在民间还成了说唱和戏曲创作的音乐材料,由单只曲调向多只曲调以不同方式的联合,形成多样声乐体裁。

宋元戏曲成熟的代表形态是南北宋之交时在东南沿海一带形成的南宋戏文,以及金元之交时在北方的中原地区形成的元杂剧,而戏曲形成的最初过程则发生在北宋,基础是宋杂剧与各类说唱歌舞表演艺术的融合。大约在宋仁宗中期的庆历、皇祐年间(1041~1054年),由唐代沿袭而来的坊市制度彻底废弛了。随着市场自由商业活动的开展,城市里出现了市民集中进行游艺活动的区域——瓦舍勾栏,这促使了市民文艺的极度繁荣。瓦舍勾栏把当时的各类时兴伎艺表演都集中在一起,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里提到的汴京瓦舍勾栏里的表演名目就有几十种,例如小唱、嘌唱、杂剧、傀儡、杂手伎、球杖踢弄、讲史、小说、散乐、舞旋、小儿相扑、掉刀蛮牌、影戏、弄虫蚁、诸宫调、商谜、合生、说诨话、杂扮、说三分、五代史、叫果子等等。就在这种共同演出,彼此竞争,互相影响,求存共荣的过程中,一种融合的情形发生了——戏曲从而走了出来。

根据现有的资料看,上述提到和没提到的宋元民间表演艺术中,对戏曲发生了最直接影响的,除了提供模拟表演技巧的宋杂剧之外,还有提供舞蹈程式的大曲舞旋,提供音乐程式的诸宫调,以及一些其它说唱艺术门类如唱赚、鼓子词、陶真、涯词等,其它表演艺术门类如杂扮、合生、迓鼓以及民间社火装扮等。
上述所有表演艺术,经过了长期的一起演出与合作,共同对戏曲的成熟提供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其中,作为综合表演艺术核心的成分是宋杂剧。

1.元曲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2.婉约派 李清照;豪放派 苏轼;元曲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汤显祖
3.印刷术,北宋仁宗期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
火药,两宋时期,火药已经开始用于军事战争,并出现了用火器;
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4.1)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中国音乐的历史
中国音乐,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时代,据考古发现,中国音乐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的音乐文化。中国音乐曾经对中国周边地区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从孔子传六艺到唐代的胡琴再到近代的西方音乐,中国音乐又在吸收外来音乐要素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发展。中国素号“...

元代戏剧为什么繁荣?
1、元代城镇经济的繁荣,这是元杂剧繁荣的物质基础。很多大城市都出现了集中进行商业性演出的台柱子,为演出提供了良好的演出环境。2、戏剧艺术发展自身的延续性。元杂剧是我国各种表演艺术传奇发展的结果,而杂剧之所以在元代到达了高峰正是因为杂剧的形式顺延了南宋以来的发展。3、文人仕途不顺。元代初期,...

中国古典音乐起源
在春秋时期,华夏大地百家争鸣的浪潮碰撞出璀璨的火化,而同时代欧洲正处于一片荒蛮之中,中国音乐在迎接黎明曙光的时候,欧洲音乐还在漫漫长夜里徘徊。 在周朝时,政府部门设立了由“大司乐”总管的音乐机构。教学的课程主要有乐德、乐语、乐舞。所谓的乐德,就是“中和、祗庸、孝友”等伦理道德观念;乐语就是“兴道...

元朝中期开始形成现在所被认为的戏曲形式
元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从初期“乐府杂曲”到中期的“大曲”,再到后期的“小曲”和最后的“散曲”。在各个时期,继承和创新并存,艺术风格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二、特色和代表性演出形式 1.元曲的特色:元曲注重情节的连贯性和人物塑造,以及使用典故、象征、比喻等手法丰富内容;配合曲调、音乐...

宋元戏曲的发展史是什么?
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

明清时期音乐的特点
明清时期歌舞音乐在各族人民中有较大的发展,如汉族的各种秧歌,维吾尔族灯木卡姆,藏族的囊玛,壮族的铜鼓舞,傣族的孔雀舞,彝族的跳月,苗族的芦笙舞等等。 以声腔的流布为特点,明清戏曲音乐出现了新的发展高峰。明初四大声腔有海盐、余姚、弋阳、昆山诸腔,其中的昆山腔经由江苏太仓魏良甫等人的改革...

我国古代戏剧空前发达的朝代是
中国戏剧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大的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北杂剧的表演...

中国民乐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时期?
音乐形态特点已逐渐趋于凝固定型化。其代表性音乐艺术形式是戏曲艺术及其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上承前代,下接后世,并广泛吸收当代音乐新成果,成为集古今音乐大成的音乐宝库。中国民乐的发展 先秦:编钟改写先秦的音乐历史 李教授认为,在我国湖北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是先秦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

元人杂剧里所用的曲调和唱腔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在女真灭北宋、蒙古灭金的过程中,北方中国人民在阶级与民族的双重压迫之下,先后同金元统治者展开了长期的斗争为这些文艺形式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社会内容和群众基础。在北方戏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元杂剧,成就尤为突出。从辽金以来传入中国的音乐,“饶有马上杀伐之音”(见徐渭《南词叙录》),结合我国...

戏曲音乐产生于哪个朝代?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

延津县19857898204: 宋元时期音乐发展特点及成就有哪些 -
邲陈伸筋: 宋元时期音乐发展特点:不但以前占主导地位的歌舞音乐继续有所发展,而且产生了许多新的音乐品种,从而使声乐和器乐得到了全面发展,成为中国近代音乐的基础. 如前所述,中国的音乐,在隋唐以前一直被深锁在高门大宅里,普通平民虽...

延津县19857898204: 论述中国戏剧先秦到宋元的产生与发展 -
邲陈伸筋: 中国戏剧发展史(上):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份的"角抵;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

延津县19857898204: 戏曲音乐的发展历史? -
邲陈伸筋: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方式...

延津县19857898204: 宋元时期,什么音乐有了发展? -
邲陈伸筋: 宋朝建立后,商品流通空前活跃,城市繁荣.人们交换商品的场所瓦肆,也即是民间艺人献艺表演的场所,而专用于戏曲杂剧等演出较固定的地方常用栏杆相互连接或用布隔开,称为勾栏.瓦肆、勾栏成为市民音乐活动的中心.鼓子词、诸宫调...

延津县19857898204: 简述中国戏曲音乐的产生与发展 -
邲陈伸筋: 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八个时期: 萌芽时期,雏形时期, 成熟时期,发展时期,繁荣时期,集成时期,转折时期, 终结时期. 先秦至唐代戏曲理论的发展是与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过程相表里的,先...

延津县19857898204: 宋元时期的器乐发展 -
邲陈伸筋: 宋之前的唐朝宫廷音乐,是当时中国音乐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这一成就的获得,与唐朝盛极一时的国力和国际性地位密不可分.而唐后期的战乱决定了宫廷音乐活动的趋势必然从盛唐恢弘规模的高峰逐渐下滑,不复以往的辉煌.因此宋朝的宫...

延津县19857898204: 宋元时期()音乐有了发展 -
邲陈伸筋: 戏曲音乐 市和坊的界限

延津县19857898204: 关于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与发展 -
邲陈伸筋: 关于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与发展一、戏曲的起源中国戏曲的起源很早,在上古原始社会的歌舞中已经萌芽了.但它发育成长的过程却很长,经过汉、唐,直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形态.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

延津县19857898204: 简述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概貌 -
邲陈伸筋: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

延津县19857898204: 宋元时期市民音乐兴起的原因 -
邲陈伸筋: 宋元时期的社会,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城市(镇)人口急剧增长,其兴旺程度大大超越了汉唐时代.作为市民阶层的贫民百姓,必须依靠出卖劳动力或进行小型商业活动才能维持生计,而他们在辛苦劳作之余又需要有适合自身的娱乐活动来消除疲劳、放松精神,这样,既为满足市民阶层需求,又为表演者、创作者和组织者提供谋生手段的市民文艺就此营运而生,并迅速影响了文人阶层和统治阶层,从而成长为当时的文化主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