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交响曲的乐曲赏析

作者&投稿:岛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的乐曲赏析~

第一乐章,生动地,降E大调,3/4拍,奏鸣曲式。没有序奏部,而直接以全体乐器有力的强奏呈示第一主题。整个乐章色调明朗、欢欣鼓舞的开头充分表现了舒曼对新环境的信心和愉快心情。第二乐章,诙谐曲,极平稳地,C大调,3/4拍,原有副标题“莱茵河的早晨”。虽为诙谐曲,但有回旋曲风格,是一首德国民间古老的饮酒歌,具有朴素单纯的民谣风味。第三乐章,不快的速度,降A大调,4/4拍。是一首典雅而抒情的间奏,木管奏出颇有感伤情调的浪漫曲。第四乐章,壮丽地,降e小调,4/4拍。这一乐章是赞美科隆大教堂的颂歌,回荡着管风琴的旋律。主题由法国号与乐章中首次出现的长号演奏,表现出科隆大教堂庄严、凝重的风格。第五乐章,生动地,降E大调,2/2拍,奏鸣曲式。直接由第四乐章转入,曲调欢快,象征莱茵河畔节日庆祝活动的欢乐。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 这首交响曲的篇幅大大超越了前两部,是仅次于《第九交响曲》的超长作品,而在艺术成就上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新颖自由。他在曲式结构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庄严的葬礼进行曲作为第二乐章,用一首谐谑曲作为第三乐章,都是前所未有的。这部作品1805年4月7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开演出,指挥是贝多芬自己。 这部作品的内涵应该是广义而非狭隘,应该是宏观而非微观的。包括专业乐评家都对很多细节持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第三交响曲》中崇尚的英雄主题、自由气息,是这部交响曲给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最钟爱的作品之一,最初公演的时候,它并没有受到听众乃至当时同仁们的广泛认可。因为在这部大作中,贝多芬完全发挥出了属于他独特个性的非凡艺术气息,无论在乐章的编排上还是在旋律的构造上,他都完全突破了以往莫扎特、海顿所开创的传统模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而这种艺术构思的来源,可以说恰恰来自作品主题所蕴含的“自由、革命”精神!真是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作品将法国大革命这场人类历史上永载史册的大众运动,以及其中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物用交响曲这一艺术手段进行了记载、加工乃至升华,所以不得不承认《第三“英雄”交响曲》注定将是名垂青史的!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灿烂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奏鸣曲形式。该乐章没有传统的引子,而是以两个雄壮的齐奏开头,然后立刻引入宽广的分解和弦大提琴主题。主题结束于不合调的升C音上。小提琴发出重复的高音,使和声变得模糊,但在单簧管与双簧管奏出的第二主题中得到解决。第二主题相对和美、忧郁一些,但也有着庄严的气概。 呈示部已经很长;但最为新颖的是贝多芬扩大了发展部的规模,使之比呈示部(不算重复)更长,不仅仅是主题简单的变化,而成为了戏剧性的核心。在一段狂暴、充满冲突的小高潮过后,突然安静下来,并出现了一个看似新的主题(实际上是主题的一个对位)。这个新主题,在弦乐所演奏的连续属九和弦音量逐渐减轻之时,顺畅地在E小调上出现,并且与第一主题互相交错,其后亦于结束部分再次出现。
再现部开始之前的四小节,圆号提早重申了主题,但此时调性还未回归到主调上,小提琴也还演奏著属调的和弦,因而有不寻常的效果。
起初这一充满先锋性的乐段甚至被认为是错印,但贝多芬自己很珍视它。据其学生里斯说:“我当时站在贝多芬旁边,以为号手是出错了。我说:‘该死的圆号手,你不会打拍子吗?这听起来大错特错。’当时贝多芬差点给了我耳朵一拳。他很久都不肯原谅我。”
再现部基本上纹丝不动地重复了主题,只是做了一般的转调。但尾声的规模变得仿佛第二个展开部,与全曲的规模相配。起初调性不明确,但渐渐增强,直到高潮中小号光芒发丈地高鸣第一主题,令人热血沸腾。
全乐章严谨而具有戏剧性。在规模和纵深上都有了显著的开拓。其长度在贝多芬交响曲作品中,除《第九交响曲》之外,无出其右者。尤其有着节奏和调性上的革新,例如时常加入更有动感的四二拍段落,并多有不协和之处,例如发展部中小提琴在高音区将相差仅一个半音的E和F同时奏出,发出刺耳的怒吼。这些更为丰富的表达传递出炽烈的感情,正如瓦格纳所言“恰似自然的熔炉一般,表现了天才青春时期所涌现的种种情绪”。 葬礼进行曲,甚慢板,c小调,2/4拍子。主题有两个部分,都是木管乐器与弦乐器呼应:其一是开头小提琴肃穆的c小调越段,配有鼓点般的低音,在新的调性中结束;其二是有着极大旋律性的一个短句。然后出现了C大调的段落,较为明亮;但又进入了阴暗的主题。接着出现了三声赋格段落,音乐变得急促、悲恸,在咆哮声中转到属调。结尾主题重现,但却只剩下碎片,由低音提琴的拨弦配合,尤其悲凉。木管乐器发出最后的叫喊,乐曲在弱奏中淡出。
该乐章通常被认为是“英雄之死”,罗曼·罗兰称之为“全人类抬著英雄的棺柩”,柏辽玆将之与维吉尔悼念帕拉斯的诗篇相比。该乐章也是贝多芬所创作的作品中,最有影响力的之一。其庄重、哀伤,又充满美感和独特的感情张力,由简单主题发展出多种变化,是贝多芬成熟风格的代表。 诙谐曲,活泼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该乐章充满能量,开头的弱奏突然转成特强;作曲手法简洁细致,感情色彩也有所变化。主题在双簧管上出现。三声中部有一个军号般的主题,由圆号奏出。最后强有力地在鼓声中结束。
该乐章虽然速度快,却并非玩笑之作。对其的解释有两种极端:既有称之为“自然春色的复活”“乡间欢快的集市”者,也有认为是“军营中的景象”的,白辽士甚至称之为伊利亚特中勇士们在其领袖的墓冢前所进行的舞蹈。这也是第一部在谐谑曲中使用了三支圆号的交响曲。 终曲,甚快板,降E大调,2/4拍子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的结合体。在末乐章使用变奏形式是极不寻常的。其主题来源于贝多芬之前创作的《普罗米修斯的造物》;贝多芬钦佩普罗米修斯的精神,将他作为该交响曲的结束,也是恰当的。该主题亦在1802年为独奏钢琴创作的“十五段变奏曲与赋格”(Op. 35,又称“英雄变奏曲”)中出现。 该乐章开始时风驰电掣,听起来在错误的调性(g小调和降E大调的属调)上;但随即突然进入较为平和的变奏部分。一开始并没有呈现出主题,而是先用低音和声勾勒出了主题的骨架。然后用简单的旋律与之相配,突出了音色的对比,还有些喜剧色彩。然后才出现了如歌的由两部分组成的主题。接着有一段赋格和奔放剧烈的舞曲,紧接着另一个由主题变奏而来的赋格段,达到一个小高潮。接着进入了柔美、平静的乐段,旋律交替进行。渐渐音乐变得强烈,直至一个强有力的壮丽的高潮。在一段较弱但充满悬念的乐段过后,忽转急板,暴烈的开头重现,并引向特强的结束。
该乐章杰出地处理了调性和形式上的发展。其形式综合了回旋曲式(主题与不同乐段相穿插)、奏鸣曲式和变奏曲式。低音部分直到尾声时才消失,但变化多端,起到支撑结构的作用。变奏的性格也从欢乐、奔放、狂烈到静思、静谧、温柔,再转向光辉的结束,突显了英雄壮阔的历程。刘易斯·洛克伍德(Lewis Lockwood)称该乐章是全曲的升华。




贝多芬 第7号钢琴奏鸣曲 第三乐章 曲式分析
贝多芬的《第7号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是快板的小步舞曲(Menuetto, Allegro),D大调,3\/4拍,三部曲式。由前一乐章阴郁的气氛一变而成为明朗的小步舞曲。像这类色彩的突变是贝多芬的特色之一。小步舞曲的主题是极为柔和的。关于这首乐曲,贝多芬曾经对他的弟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将正陷于悲哀里的人...

贝多芬写给拿破伦的曲子是什么
是《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是以拿破仑为对象而创作的,总谱扉页上写有“题献给波拿巴”的字样。当贝多芬说拿破仑称帝时,大怒而叫道:这个人也不过是个凡夫俗子罢了,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大肆蹂躏全人类的权利,把自己置于万人之上,成为了一个独裁者。然后,愤而扯破总谱的封面,...

马勒第三交响曲乐曲版本
马勒第三交响曲拥有众多著名指挥家和乐团的精彩演绎版本。其中,1987年由伯恩斯坦指挥的纽约阿蒂斯合唱团、布鲁克林童声合唱团与纽约爱乐乐团版本,收录在DG的CD 427 328-2(2张)中,获得《企鹅》评介三星,保留一星的评价。这个版本由Ludwig演唱,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阿巴多在1980年指挥的维也纳童声合唱...

《英雄交响曲》的创作背景,意图
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奏鸣曲形式。这一乐章在当时是自交响曲诞生以来最宏伟壮大的乐曲,它外形精致、巧妙,变化无穷。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甚慢板,c小调,3\/4拍子。这个乐章具有鲜明的赋格曲效果,响彻着嘈杂的战斗声和...

《第三交响曲》的出现背景是怎样的?
《第三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这是一部雄浑有力、精深动人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它一直是各国著名交响乐团经常演奏的世界名曲。最初,贝多芬写这首乐曲是准备把它献给他心目中的理想主义英雄化身的拿破仑的。因此他在乐曲的首页写上了这样的题字:“献给波拿巴的大交响曲。”但当他听说拿破仑自立为帝的...

肖邦降 b小调奏鸣曲和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二乐章有什么细微的...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全曲四个乐章:第一乐章:辉煌的快板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极慢板 第三乐章:诙谐曲,活泼的快板 第四乐章:终曲,甚快板 第二乐章是悲戚沉痛的乐章,又是一个哀婉凄美的乐章,好像战斗刚刚停止后战场留下的壮烈场面,哀婉的主题抚慰着破碎的心灵。乐曲中情绪有时出现高涨,像是...

贝多芬的九大交响曲分别叫什么?能给介绍一下吗?
贝多芬的九大交响曲如下:1、C大调第一交响乐 作品第21号 第一乐章:极慢板、朝气蓬勃的快板 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活泼的极快板 第四乐章:柔板、活泼的极快板 2、D大调第二交响乐 作品第36号 第一乐章:柔板、朝气蓬勃的快板 第二乐章:小广板 第三乐章:谐谑曲、快板 第四...

从命运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
听到了贝多芬对命运的抗争以及对现在生活的不屈表达了贝多芬坚强的品质。

关于<命运交响曲>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谁创造了交响曲?
世界著名音乐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经典作品赏析 6个视频 | 3万次播放 精选 片单 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体裁广泛,数量众多。在器乐领域,包括9部交响曲、11首管弦乐曲和戏剧配乐、5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和其他形式的重奏曲、3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变奏曲等;在...

开封县19591035588: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情景)?急!!! -
畅以复方: 第一乐章 明亮的快板、奏鸣曲式.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 这一动机发展出惊惶不安的第一主题,它贯穿着第一乐章,推动音乐不断向前发展.第一主题激昂有力,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达了贝多芬充满愤慨和向...

开封县19591035588: 古典音乐赏析 -
畅以复方: c小调 第五号交响曲 《命运》 此曲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便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

开封县19591035588: 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 -
畅以复方: B《第三交响曲》作于1804年,此时正处于动荡的法国大革命时期,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但当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消息时,愤然撕去标题页,改成了现在曲名.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故ACD的表述都正确,B项错误. 【考点定位】浪漫主义音乐

开封县19591035588: 《英雄交响曲》的创作背景,意图 -
畅以复方: 《英雄交响曲》贝多芬创作的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作品55号,作于1804年,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简称《英雄交响曲》,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

开封县19591035588: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的“英雄”形象是指什么? -
畅以复方: 一开始是拿破仑,这第三交响还有个副标题就是献给拿破仑的,但是后来拿破仑称帝,贝多芬伤心了,就直接改成英雄了

开封县19591035588: 贝多芬交响曲 -
畅以复方: 《英雄交响曲》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The Symphony No.3 in Eflatmajor,Op.55),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于1804年,作品55号.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

开封县19591035588: 对贝多芬的“命运进行音乐鉴赏贝多芬这首命运”,每次让我听到这
畅以复方: 贝多芬《命运》赏析 在听到贝多芬《命运》时有一种强烈的震撼,这种震撼也是源于对命运的一种感应,对生活的一种期盼,着也是我在音乐欣赏这们选修课上印象最深,...

开封县19591035588: 欧洲音乐名曲赏析帮我赏析一首欧洲名曲吧,不要求长,通俗易懂就行!
畅以复方: 嗯,就贝多芬吧,他的音乐成就和他的精神是人类音乐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827)德国人,逝世于奥地利维也纳,终年不到57岁,贝多芬...

开封县19591035588: 欧洲音乐名曲赏析帮我赏析首欧洲名曲吧要求长通俗易懂行<br/>谢
畅以复方: 嗯贝多芬吧音乐成和精神人类音乐史上重要里程碑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 博爱民主精神崇尚革命英雄热爱人民些思想音乐创作有明显表现例《第三交响曲》本创...

开封县19591035588: 英雄交响曲的主题 -
畅以复方: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降E大调 第三交响曲 《英雄》 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