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写观后感的文章或书籍~

作者&投稿:臾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适合写读后感的文章推荐~

  余秋雨的文章读后感都很好写,基本上都感慨完了,往里面找写句子抄一抄就可以当成一篇不错的读后感哦。
  例如:《风雨天一阁》
  不知怎么回事,天一阁对于我,一直有一种奇怪的阻隔。照理,我是读书人,
  它是藏书楼,我是宁波人,它在宁波城,早该频频往访的了,然而却一直不得其门
  而入。1976年春到宁波养病,住在我早年的老师盛钟健先生家,盛先生一直有心设
  法把我弄到天一间里去看一段时间书,但按当时的情景,手续颇烦人,我也没有读
  书的心绪,只得作罢。后来情况好了,宁波市文化艺术界的朋友们总要定期邀我去
  讲点课,但我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始终没有去过天一阁。
  是啊,现在大批到宁波作几日游的普通上海市民回来后都在大谈天一阁,而我
  这个经常钻研天一阁藏本重印书籍、对天一阁的变迁历史相当熟悉的人却从未进过
  阁,实在说不过去。直到1990年8月我再一次到宁波讲课,终于在讲完的那一天支支
  吾吾地向主人提出了这个要求。主人是文化局副局长裴明海先生,天一阁正属他管
  辖,在对我的这个可怕缺漏大吃一惊之余立即决定,明天由他亲自陪同,进天一阁。

  但是。就在这天晚上,台风袭来,暴雨如注,整个城市都在柔弱地颤抖。第二
  天上午如约来到天一阁时,只见大门内的前后天井、整个院子全是一片汪洋。打落
  的树叶在水面上翻卷,重重砖墙间透出湿冷冷的阴气。
  看门的老人没想到文化局长会在这样的天气陪着客人前来,慌忙从清洁工人那
  里借来半高统雨鞋要我们穿上,还递来两把雨伞。但是,院子里积水太深,才下脚,
  鞋统已经进水,唯一的办法是干脆脱掉鞋子,挽起裤管趟水进去。本来浑身早已被
  风雨搅得冷飕飕的了,赤脚进水立即通体一阵寒噤。就这样,我和裴明海先生相扶
  相持,高一脚低一脚地向藏书楼走去。天一阁,我要靠近前去怎么这样难呢?明明
  已经到了跟前,还把风雨大水作为最后一道屏障来阻拦。我知道,历史上的学者要
  进天一阁看书是难乎其难的事,或许,我今天进天一阁也要在天帝的主持下举行一
  个狞厉的仪式?
  天一阁之所以叫天一阁,是创办人取《易经》中“天一生水”之义,想借水防
  火,来免去历来藏书者最大的忧患火灾。今天初次相见,上天分明将“天一生水”
  的奥义活生生地演绎给了我看,同时又逼迫我以最虔诚的形貌投入这个仪式,剥除
  斯文,剥除参观式的优闲,甚至不让穿着鞋子踏入圣殿,卑躬屈膝、哆哆嗦嗦地来
  到跟前。今天这里再也没有其他参观者,这一切岂不是一种超乎寻常的安排?
  不错,它只是一个藏书楼,但它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枪的文
  化奇迹。
  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人种之一,让人惊叹地创造了独特而美丽
  的象形文字,创造了简帛,然后又顺理成章地创造了纸和印刷术。这一切,本该迅
  速地催发出一个书籍的海洋,把壮阔的华夏文明播扬翻腾。但是,野蛮的战火几乎
  不间断地在焚烧着脆薄的纸页,无边的愚昧更是在时时吞食着易碎的智慧。一个为
  写书、印书创造好了一切条件的民族竟不能堂而皇之地拥有和保存很多书,书籍在
  这块土地上始终是一种珍罕而又陌生的怪物,于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天地长期处于
  散乱状态和自发状态,它常常不知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自己究竟是谁,要干
  什么。
  只要是智者,就会为这个民族产生一种对书的企盼。他们懂得,只有书籍,才
  能让这么悠远的历史连成缆索,才能让这么庞大的人种产生凝聚,才能让这么广阔
  的土地长存文明的火种。很有一些文人学士终年辛劳地以抄书、藏书为业,但清苦
  的读书人到底能藏多少书,而这些书又何以保证历几代而不流散呢?“君子之泽,
  五世而斩”,功名资财、良田巍楼尚且如此,更逞论区区几箱书?宫廷当然有不少
  书,但在清代之前,大多构不成整体文化意义上的藏书规格,又每每毁于改朝换代
  之际,是不能够去指望的。鉴于这种种情况,历史只能把藏书的事业托付给一些非
  常特殊的人物了。这种人必得长期为官,有足够的资财可以搜集书籍;这种人为官
  又最好各地迁移,使他们有可能搜集到散落四处的版本;这种人必须有极高的文化
  素养,对各种书籍的价值有迅捷的敏感;这种人必须有清晰的管理头脑,从建藏书
  楼到设计书橱都有精明的考虑,从借阅规则到防火措施都有周密的安排;这种人还
  必须有超越时间的深入谋划,对如何使自己的后代把藏书保存下去有预先的构想。
  当这些苛刻的条件全都集于一身时,他才有可能成为古代中国的一名藏书家。


  这样的藏书家委实也是出过一些的,但没过几代,他们的事业都相继萎谢。他
  们的名字可以写出长长一串,但他们的藏书却早已流散得一本不剩了。那么,这些
  名字也就组合成了一种没有成果的努力,一种似乎实现过而最终还是未能实现的悲
  剧性愿望。
  能不能再出一个人呢,哪怕仅仅是一个,他可以把上述种种苛刻的条件提升得
  更加苛刻,他可以把管理、保存、继承诸项关节琢磨到极端,让偌大的中国留下一
  座藏书楼,一座,只是一座!上天,可怜可怜中国和中国文化吧。
  这个人终于有了,他便是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
  清代乾嘉时期的学者阮元说:“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海内藏书家,
  唯此岿然独存。”
  这就是说,自明至清数百年广阔的中国文化界所留下的一部分书籍文明,终于
  找到了一所可以稍加归拢的房子。
  明以前的漫长历史,不去说它了,明以后没有被归拢的书籍,也不去说它了,
  我们只向这座房子叩头致谢吧,感谢它为我们民族断残零落的精神史,提供了一个
  小小的栖脚处。
  范钦是明代嘉靖年间人,自27岁考中进士后开始在全国各地做官,到的地方很
  多,北至陕西、河南,南至两广、云南,东至福建、江西,都有他的宦迹。最后做
  到兵部右侍郎,官职不算小了。这就为他的藏书提供了充裕的财力基础和搜罗空间。
  在文化资料十分散乱,又没有在这方面建立起像样的文化市场的当时,官职本身也
  是搜集书籍的重要依凭。他每到一地做官,总是非常留意搜集当地的公私刻本,特
  别是搜集其他藏书家不甚重视、或无力获得的各种地方志、政书、实录以及历科试
  士录,明代各地位人刻印的诗文集,本是很容易成为过眼烟云的东西,他也搜得不
  少。这一切,光有搜集的热心和资财就不够了。乍一看,他是在公务之暇把玩书籍,
  而事实上他已经把人生的第一要务看成是搜集图书,做官倒成了业余,或者说,成
  了他搜集图书的必要手段。他内心隐潜着的轻重判断是这样,历史的宏观裁断也是
  这样。好像历史要当时的中国出一个藏书家,于是把他放在一个颠簸九州的官位上
  来成全他。
  一天公务,也许是审理了一宗大案,也许是弹劾了一名贪官,也许是调停了几
  处官场恩怨,也许是理顺了几项财政关系,衙堂威仪,朝野声誉,不一而足。然而
  他知道,这一切的重量加在一起也比不过傍晚时分差役递上的那个薄薄的蓝布包袱,
  那里边几册按他的意思搜集来的旧书,又要汇入行箧。他那小心翼翼翻动书页的声
  音,比开道的鸣锣和吆喝都要响亮。
  范钦的选择,碰撞到了我近年来特别关心的一个命题: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
  知,或者倒过来说,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没有这种东西,他就不可能如此矢
  志不移,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他曾毫不客气地顶撞过当时在朝廷权势极
  盛的皇亲郭勋,因而遭到延杖之罚,并下过监狱。后来在仕途上仍然耿直不阿,公
  然冒犯权奸严氏家族,严世藩想加害于他,而其父严嵩却说:“范钦是连郭勋都敢
  顶撞的人,你参了他的官,反而会让他更出名。”结果严氏家族竟奈何范钦不得。
  我们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到,一个成功的藏书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个强健的人。
  这一点我们不妨把范钦和他身边的其他藏书家作个比较。与范钦很要好的书法
  大师丰坊也是一个藏书家,他的字毫无疑问要比范钦写得好,一代书家董其昌曾非
  常钦佩地把他与文徵明并列,说他们两人是“墨池董狐”,可见在整个中国古代书
  法史上,他也是一个耀眼的星座。他在其他不少方面的学问也超过范钦,例如他的
  专著《五经世学》,就未必是范钦写得出来的。但是,作为一个地道的学者艺术学,
  他太激动,大天真,太脱世,太不考虑前后左右,太随心所欲。起先他也曾狠下一
  条心变卖掉家里的千亩良田来换取书法名帖和其他书籍,在范钦的天一阁还未建立
  的时候他已构成了相当的藏书规模,但他实在不懂人情世故,不懂口口声声尊他为
  师的门生们也可能是巧取豪夺之辈,更不懂得藏书楼防火的技术,结果他的全部藏
  书到他晚年已有十分之六被人拿走,又有一大部分毁于火灾,最后只得把剩余的书
  籍转售给范钦。范钦既没有丰坊的艺术才华,也没有丰坊的人格缺陷,因此,他以
  一种冷峻的理性提炼了丰坊也会有的文化良知,使之变成一种清醒的社会行为。相
  比之下,他的社会人格比较强健,只有这种人才能把文化事业管理起来。太纯粹的
  艺术家或学者在社会人格上大多缺少旋转力,是办不好这种事情的。
  另一位可以与范钦构成对比的藏书家正是他的侄子范大澈。范大澈从小受叔父
  影响,不少方面很像范钦,例如他为官很有能力,多次出使国外,而内心又对书籍
  有一种强烈的癖好;他学问不错,对书籍也有文化价值上的裁断力,因此曾被他搜
  集到一些重要珍本。他藏书,既有叔父的正面感染,也有叔父的反面刺激。据说有
  一次他向范钦借书而范钦不甚爽快,便立志自建藏书楼来悄悄与叔父争胜,历数年
  努力而楼成,他就经常邀请叔父前去作客,还故意把一些珍贵秘本放在案上任叔父
  随意取阅。遇到这种情况,范钦总是淡淡的一笑而已。在这里,叔侄两位藏书家的
  差别就看出来了。侄子虽然把事情也搞得很有样子,但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意气性的
  动力,这未免有点小家子气了。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终极性目标是很有限的,只要
  把楼建成,再搜集到叔父所没有的版本,他就会欣然自慰。结果,这位作为后辈新
  建的藏书楼只延续几代就合乎逻辑地流散了,而天一阁却以一种怪异的力度屹立着。

  实际上,这也就是范钦身上所支撑着的一种超越意气、超越嗜好、超越才情,
  因此也超越时间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在很长时间内的表现常常让人感到过于冷漠、
  严峻,甚至不近人情,但天一阁就是靠着它延续至今的。
  藏书家遇到的真正麻烦大多是在身后,因此,范钦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自己的
  意志力变成一种不可动摇的家族遗传。不妨说,天一间真正堪称悲壮的历史,开始
  于范钦死后。我不知道保住这座楼的使命对范氏家族来说算是一种荣幸,还是一场
  延绵数百年的苦役。
  活到80高龄的范钦终于走到了生命尽头,他把大儿子和二媳妇(二儿子已亡故)
  叫到跟前,安排遗产继承事项。老人在弥留之际还给后代出了一个难题,他把遗产
  分成两份,一份是万两白银,一份是一楼藏书,让两房挑选。
  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遗产分割法。万两白银立即可以享用,而一楼藏书则除了
  沉重的负担没有任何享用的可能,因为范钦本身一辈子的举止早已告示后代,藏书
  绝对不能有一本变卖,而要保存好这些藏书每年又要支付一大笔费用。为什么他不
  把保存藏书的责任和万两白银都一分为二让两房一起来领受呢?为什么他要把权利
  和义务分割得如此彻底要后代选择呢?
  我坚信这种遗产分割法老人已经反复考虑了几十年。实际上这是他自己给自己
  出的难题:要么后代中有人义无返顾、别无他求地承担艰苦的藏书事业,要么只能
  让这一切都随自己的生命烟消云散!他故意让遗嘱变得不近情理,让立志继承藏书
  的一房完全无利可图。因为他知道这时候只要有一丝掺假,再隔几代,假的成分会
  成倍地扩大,他也会重蹈其他藏书家的覆辙。他没有丝毫意思想讥刺或鄙薄要继承
  万两白银的那一房,诚实地承认自己没有承接这项历史性苦役的信心,总比在老人
  病榻前不太诚实的信誓旦旦好得多。但是,毫无疑问,范钦更希望在告别人世的最
  后一刻听到自己企盼了几十年的声音。他对死神并不恐惧,此刻却不无恐惧地直视
  着后辈的眼睛。
  大儿子范大冲立即开口,他愿意继承藏书楼,并决定拨出自己的部分良田,以
  田租充当藏书楼的保养费用。
  就这样,一场没完没了的接力赛开始了。多少年后,范大冲也会有遗嘱,范大
  冲的儿子又会有遗嘱……,后一代的遗嘱比前一代还要严格。藏书的原始动机越来
  越远,而家族的繁衍却越来越大,怎么能使后代众多支脉的范氏世谱中每一家每一
  房都严格地恪守先祖范钦的规范呢?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我们一再品味的艰难课题。
  在当时,一切有历史跨度的文化事业只能交付给家族传代系列,但家族传代本身却
  是一种不断分裂、异化、自立的生命过程。让后代的后代接受一个需要终生投入的
  强硬指令,是十分违背生命的自在状态的;让几百年之后的后裔不经自身体验就来
  沿袭几百年前某位祖先的生命冲动,也难免有许多憋气的地方。不难想象,天一阁
  藏书楼对于许多范氏后代来说几乎成了一个宗教式的朝拜对象,只知要诚惶诚恐地
  维护和保存,却不知是为什么。按照今天的思维习惯,人们会在高度评价范氏家族
  的丰功伟绩之余随之揣想他们代代相传的文化自觉,其实我可肯定此间埋藏着许多
  难以言状的心理悲剧和家族纷争,这个在藏书楼下生活了几百年的家族非常值得同
  情。
  后代子孙免不了会产生一种好奇,楼上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到底有哪些书,能
  不能借来看看?亲戚朋友更会频频相问,作为你们家族世代供奉的这个秘府,能不
  能让我们看上一眼呢?
  范钦和他的继承者们早就预料到这种可能,而且预料藏书楼就会因这种点滴可
  能而崩坍,因而已经预防在先。他们给家族制定了一个严格的处罚规则,处罚内容
  是当时视为最大屈辱的不予参加祭祖大典,因为这种处罚意味着在家族血统关系上
  亮出了“黄牌”,比杖责鞭笞之类还要严重。处罚规则标明: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
  罚不与祭3次;私领亲友入阁及擅开书橱者,罚不与祭1年;擅将藏书借出外房及他
  姓者,罚不与祭3年,因而典押事故者,除追惩外,永行摈逐,不得与祭。
  在此,必须讲到那个我每次想起都很难过的事件了。嘉庆年间,宁波知府丘铁
  卿的内侄女钱绣芸是一个酷爱诗书的姑娘,一心想要登天一阁读点书,竟要知府作
  媒嫁给了范家。现代社会学家也许会责问钱姑娘你究竟是嫁给书还是嫁给人,但在
  我看来,她在婚姻很不自由的时代既不看重钱也不看重势,只想借着婚配来多看一
  点书,总还是非常令人感动的。但她万万没有想到,当自己成了范家媳妇之后还是
  不能登楼,一种说法是族规禁止妇女登楼,另一种说法是她所嫁的那一房范家后裔
  在当时已属于旁支。反正钱绣芸没有看到天一阁的任何一本书,郁郁而终。
  今天,当我抬起头来仰望天一阁这栋楼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钱绣芸那忧郁的
  目光。我几乎觉得这里可出一个文学作品了,不是写一般的婚姻悲剧,而是写在那
  很少有人文主义气息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一个姑娘的生命如何强韧而又脆弱地与自
  己的文化渴求周旋。
  从范氏家族的立场来看,不准登楼,不准看书,委实也出于无奈。只要开放一
  条小缝,终会裂成大隙。但是,永远地不准登楼,不准看书,这座藏书楼存在于世
  的意义又何在呢?这个问题,每每使范氏家族陷入困惑。
  范氏家族规定,不管家族繁衍到何等程度,开阁门必得各房一致同意。阁门的
  钥匙和书橱的钥匙由各房分别掌管,组成一环也不可缺少的连环,如果有一房不到
  是无法接触到任何藏书的。既然每房都能有效地行使否决权,久而久之,每房也都
  产生了终极性的思考:被我们层层叠叠堵住了门的天一阁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就在这时,传来消息,大学者黄宗羲先生要想登楼看书!这对范家各房无疑是
  一个巨大的震撼。黄宗羲是“吾乡”余姚人,对范氏家族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照理
  是严禁登楼的,但无论如何他是靠自己的人品、气节、学问而受到全国思想学术界
  深深钦佩的巨人,范氏各房也早有所闻。尽管当时的信息传播手段非常落后,但由
  于黄宗羲的行为举止实在是奇崛响亮,一次次在朝野之间造成非凡的轰动效应。他
  的父亲本是明末东林党重要人物,被魏忠贤宦官集团所杀,后来宦官集团受审,19
  岁的黄宗羲在廷一质时竟义愤填膺地锥刺和痛殴漏网余党,后又追杀凶手,警告阮
  大铖,一时大快人心。清兵南下时他与两个弟弟在家乡组织数百人的子弟兵“世忠
  营”英勇抗清,抗清失败后便潜心学术,边著述边讲学,把民族道义、人格道德溶
  化在学问中启世迪人,成为中国古代学术天域中第一流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他在
  治学过程中已经到绍兴钮氏“世学楼”和祁氏“淡生堂”去读过书,现在终于想来
  叩天一阁之门了。他深知范氏家族的森严规矩,但他还是来了,时间是康熙十二年,
  即1673年。
  出乎意外,范氏家族的各房竟一致同意黄宗羲先生登楼,而且允许他细细地阅
  读楼上的全部藏书。这件事,我一直看成是范氏家族文化品格的一个验证。他们是
  藏书家,本身在思想学术界和社会政治领域都没有太高的地位,但他们毕竟为一个
  人而不是为其他人,交出了他们珍藏严守着的全部钥匙。这里有选择,有裁断,有
  一个庞大的藏书世家的人格闪耀。黄宗羲先生长衣布鞋,悄然登楼了。铜锁在一具
  具打开,1673年成为天一阁历史上特别有光彩的一年。
  黄宗羲在天一阁翻阅了全部藏书,把其中流通来广者编为书目,并另撰《天一
  阁藏书记》留世。由此,这座藏书楼便与一位大学者的人格连结起来了。
  从此以后,天一阁有了一条可以向真正的大学者开放的新规矩,但这条规矩的
  执行还是十分苛严,在此后近200年的时间内,获准登楼的大学者也仅有10余名,他
  们的名字,都是上得了中国文化史的。
  这样一来,天一阁终于显现了本身的存在意义,尽管显现的机会是那样小。封
  建家族的血缘继承关系和社会学术界的整体需求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藏书世家面临
  着无可调和的两难境地:要么深藏密裹使之留存,要么发挥社会价值而任之耗散。
  看来像天一阁那样经过最严格的选择作极有限的开放是一个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但
  是,如此严格地在全国学术界进行选择,已远远超出了一个家族的职能范畴了。
  直到乾隆决定编纂《四库全书》,这个矛盾的解决才出现了一些新的走向。乾
  隆谕旨各省采访遗书,要各藏书家,特别是江南的藏书家积极献书。天一阁进呈珍
  贵古籍600余种,其中有96种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有370余种列入存目。乾隆
  非常感谢天一阁的贡献,多次褒扬奖赐,并授意新建的南北主要藏书楼都仿照天一
  阁格局营建。
  天一阁因此而大出其名,尽管上献的书籍大多数没有发还,但在国家级的“百
  科全书”中,在钦定的藏书楼中,都有了它的生命。我曾看到好些著作文章中称乾
  隆下今天一阁为《四库全书》献书是天一阁的一大浩劫,颇觉言之有过。藏书的意
  义最终还是要让它广泛流播,“藏”本身不应成为终极目的。连堂堂皇家编书都不
  得不大幅度地动用天一阁的珍藏,家族性的收藏变成了一种行政性的播杨,这证明
  天一阁获得了大成功,范钦获得了大成功。
  天一阁终于走到了中国近代。什么事情一到中国近代总会变得怪异起来,这座
  古老的藏书楼开始了自己新的历险。
  先是太平军进攻宁波时当地小偷趁乱拆墙偷书,然后当废纸论斤卖给造纸作坊。
  曾有一人出高价从作坊买去一批,却又遭大火焚毁。
  这就成了天一阁此后命运的先兆,它现在遇到的问题已不是让不让某位学者上
  楼的问题了,竟然是窃贼和偷儿成了它最大的对手。
  1914年,一个叫薛继渭的偷儿奇迹般地潜入书楼,白天无声无息,晚上动手偷
  书,每日只以所带枣子充饥,东墙外的河上,有小船接运所偷书籍。这一次几乎把
  天一阁的一半珍贵书籍给偷走了,它们渐渐出现在上海的书铺里。
  薛继渭的这次偷窃与太平天国时的那些小偷不同,不仅数量巨大、操作系统,
  而且最终与上海的书铺挂上了钩,显然是受到书商的指使。近代都市的书商用这种
  办法来侵吞一个古老的藏书楼,我总觉得其中蕴含着某种象征意义。把保护藏书楼
  的种种措施都想到了家的范钦确实没有在防盗的问题上多动脑筋,因为这对在当时
  这样一个家族的院落来说构不成一种重大威胁。但是,这正像范钦想象不到会有一
  个近代降临,想象不到近代市场上那些商人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会采取什么手段。
  一架架的书橱空了,钱绣芸小姐哀怨地仰望终身而未能上的楼板,黄宗羲先生小心
  翼翼地踩踏过的楼板,现在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
  当时主持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先生听说天一阁遭此浩劫,并得知有些书商正准
  备把天一阁藏本卖给外国人,便立即拨巨资抢救,保存于东方图书馆的“涵芬楼”
  里。涵芬楼因有天一阁藏书的润泽而享誉文化界,当代不少文化大家都在那里汲取
  过营养。但是,如所周知,它最终竟又全部焚毁于日本侵略军的炸弹之下。
  这当然更不是数百年前的范钦先生所能预料的了。他“天一生水”的防火秘咒
  也终于失效。
  然而毫无疑问,范钦和他后代的文化良知在现代并没有完全失去光亮。除了张
  元济先生外,还有大量的热心人想努力保护好天一阁这座“危楼”,使它不要全然
  成为废墟。这在现代无疑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工程,靠着一家一族的力量已无济于
  事。幸好,本世纪30年代、50年代、60年代直至80年代,天一阁一次次被大规模地
  修缮和充实着,现在已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人们游览宁波时大多要去访谒
  的一个处所。天一阁的藏书还有待于整理,但在文化信息密集、文化沟通便捷的现
  代,它的主要意义已不是以书籍的实际内容给社会以知识,而是作为一种古典文化
  事业的象征存在着,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
  民族对于文化的渴求是何等悲怆和神圣。
  我们这些人,在生命本质上无疑属于现代文化的创造者,但从遗传因子上考察
  又无可逃遁地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了遗,因此或多或少也是天一阁传代系统的繁衍者,
  尽管在范氏家族看来只属于“他姓”。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
  地问自己: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
  很少有其他参观处所能使我像在这里一样心情既沉重又宁静。阁中一位年老的
  版本学家颤巍巍地捧出两个书函,让我翻阅明刻本,我翻了一部登科录,一部上海
  志,深深感到,如果没有这样的孤本,中国历史的许多重要侧面将沓无可寻。由此
  想到,保存这些历史的天一阁本身的历史,是否也有待于进一步发掘呢?裴明海先
  生递给我一本徐季子、郑学博、袁元龙先生写的《宁波史话》的小册子,内中有一
  篇介绍了天一阁的变迁,写得扎实而清晰,使我知道了不少我原先不知道的史实。
  但在我看来,天一阁的历史是足以写一部宏伟的长篇史诗的。我们的文学艺术家什
  么时候能把他们的目光投向这种苍老的屋宇和庭园呢?什么时候能把范氏家族和其
  他许多家族数百年来的灵魂史袒示给现代世界呢?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写读后感一般应做到三点:
1、要读懂原文的内容.“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先读后感.因此,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读,抓住了原文的重要内容,才会写出自己的真实体会.
2、写自己体会最深刻的部分.一篇文章叙述的内容很多,要抓住文章中你自己体会最深的内容来写.体会不深,感想不丰富,读后感就写不成功.

一摩尔的梦想
闲来无事找书评的时候,看到一篇极力推荐的80后青春小说‘一摩尔的梦想’,评者说是堪比郭敬明,饶雪漫,韩寒等80后新锐作家的立意和思想要高的多,影射了很多如今的社会现象,不是像上述三位一味的沉静在自己营造的意境中。如此评价,于是忍不住去百度搜索来看,作者名称到是很个性,‘水水犹寒’。不清楚什么意思,也没有兴趣去揣摩,大概也是揣摩不到。就像我自己换网名一般,大概都猜不到我换网名换的那么勤有什么特殊含义没有。大多时候,都是有些诱因的,或许刚想到的一个场景,又或许刚看到的一段话,也或许心情突然一变化。没有那么多的猜测,也不愿意花些时间去揣摩‘水水犹寒’的意思。
找了来看,是连载的小说,直到看到连载完的部分,还没有继续上传,也没看到结局,不过剧情却是像极了最近这几年的社会事件,描写的的主人公林洛是个很多小说中都存在的角色。并未见多少新意,也未见多少文字技巧,也没有很精彩的剧情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很平凡很一般的一本小说。不免有些失望,看来光看推荐和书评也不会有多权威和水准。
郭敬明,饶雪漫,韩寒他们的作品我看的并不多,但听的到是多,看到网络的文字评论和他们个人言论,还有他们的文字世界。他们活的很张扬,也许他们的在真正生活当中看不出有多耀眼,多另类,多特殊,但是,看他们的文字,别人的也好,他们自己的也好,能感觉的是张扬,是另类,也是悲伤的。他们描写的世界多是有关青春的忧伤和无奈,直到现在我没看过韩寒的‘三重门’。但是,却像我们熟悉娱乐明星一般熟悉他们。他们的辛锐,他们的成长,他们的经历。我不擅长文字,我只是喜欢把自己的感受记下,想到哪里记到哪里,我心底是很羡慕他们那样的行为和思想,打部分时间我是很小心的生活的,偶尔却也想要出格颠倒下自己的生活。
···············
后面接着又看了2篇连载小说,其中一部就不谈了,写的颠三倒四,文字俗不可耐。但取了个还算悸动的名字。‘无法释放的青春’因为前2天我看过‘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所以点进去了看了,很失望,写的太烂了,作者流水账似的的写法夹杂着故意润色的句子,看起就像一出闹剧。
~~~~~~~~~~~~~~~~~~~~
最后看了篇宁晓馨的‘女朋友’。高中校园文学,按理我不该在看这些,可是,总是有那样的经历,所以想去看那样的文字,是否和自己有相似的地方。进去看了,不说文字有多深刻,但整体剧情的把握看起来很是很清楚舒服的,整体分人物第一人称的写法。个性崇尚自由的任小米,乖巧漂亮的韩菁,自卑懂事的方依依。和分明的个性,却继续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友谊。连载,还没有上传完整,所以没有看到结局。
有时候想想身边的人事物,用笔者巧妙的写出来,不定也是同样精彩的小说。

书籍:
1、简·爱
2、呼啸山庄
3、傲慢与偏见
4、名利场
5、爱玛
6、雾都孤儿
7、大卫·科波菲尔
8、鲁滨逊漂流记
9、格列佛游记
10、金银岛
11、德伯家的苔丝
12、牛虻
13、蝴蝶梦
14、爱丽司漫游奇遇记
15、红字
16、嘉丽妹妹
17、海狼
18、教父
19、飘
20、斯巴达克斯
21、爱的教育
22、堂吉诃德
23、变形记·审判
24、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25、汤姆·索亚历险记
26、高老头
27、欧叶妮·葛朗台
28、悲惨世界
29、巴黎圣母院
30、三个火枪手
31、基督山伯爵
32、茶花女
33、红与黑
34、包法利夫人
35、漂流朋友
36、娜娜
37、约翰·克里斯朵夫
38、神秘岛
39、海底两万里
40、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
41、复活
42、安娜·卡列尼娜
43、父与子
44、童年
45、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46、好兵帅克
47、吹牛大王历险记
48、少年维特之烦恼
49、戈拉
50、百年孤独
。。。。。。

文章
1.白色山茶花……(台湾) 席慕蓉
2.匆匆……朱自清
3.春天吹着口哨……刘湛秋
4.金色花…….(印度) 泰戈尔
5.橡树…….(意)费拉里斯
6.雨之歌…….(黎巴嫩) 纪伯伦
7.信念…… 张 歧
8.白鹭………郭沫若
9.多彩的森林.……柴德森
10.梨花…….….许地山
11.天窗……..茅 盾
12.明月夜……(台湾) 席慕蓉
13.榕树……(印度) 泰戈尔
14.论求知……..(英) 培 根
15.高处何处有……(台湾) 张晓风
。。。。。。

《智慧背囊》 每个故事后面都有中心思想;《我很重要》顾名思义强调自信;还有就是《儒林外史》之类的讽刺小说了

《窗边的小豆豆》
《老人与海》
《哈姆莱特》
《复活》
《名人传》


有关观后感怎么写范文5篇
观后感怎么写1 今天下午,冒雨去观看电影《中国机长》。电影院里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绵绵秋雨也阻止不了人们观影的热情。 电影《中国机长》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机组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生死关头,英雄机组的正确...

观后感作文400字以上
观后感作文400字以上1 美美人生观后感 《美美人生》,一如片名,那和煦温暖的阳光、那充满智慧的幽默、那深深的爱恋与舐犊之情……这些能够得上美美人生的因素却是产生在战争阴霾之下。残暴的战争为背景使得这一切都那末难能宝贵。战争是黑暗的,可主人公的心中有阳光,生活便是美好的,态度便是积极的,心理便是乐观的...

观后感通用5篇600字
观后感通用1 一直以来,很喜欢路遥的作品,喜欢他那种朴实无华的写作风格,喜欢他笔下真实的人物生活。我看过他的《人生》,《黄叶在秋风中飘落》等一些作品。在那些作品中真实的感受到了农家生活带给我的纯朴,但是他们给我的感受都没有《平凡的世界》给我的感受之深,好像自己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参与了他们生活中的点点...

小学三年级观后感作文怎么写
1.小学三年级观后感作文怎么写 今天下午五点,我和妈妈看了《摇滚藏獒》的电影。 上面讲的是,有一只小藏獒叫“波的”,它和爸爸大藏獒还有山羊们住在一起,这里天天都有美妙的音乐声,大家都说:“这里是我们的天堂!”可是,哪里有羊,哪里就有狼。离它们不远的山顶上住着许多狼,它们知道了旁边有小羊,打好了主意...

我在学校观后感怎么写作文
1. 关于写校园观后感的文章 新学期,新希望,来到学校,有了奋斗的目标.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的画添上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就从这里开始.每个人都有一个未来的梦想,每个人对明天都有所希冀.希望,携着你的手,进入一片人生的开阔地……对这个学期,我充满了无限希望,相信,每位同学都是如此……带着对学校的...

写观后感500字的作文
首先,写观后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影、书籍、文章等作品的内容和思想,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写观后感,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从而更好地发掘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其次,写观后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在写观后感的过程中,学生需要...

让青春为伟大时代绽放观后感作文10篇
让青春为伟大时代绽放观后感作文(一) 何以青春,青春是一首欢快的清新小调,青春是一苗正在破土而出的竹子,青春更是一场激烈的 足球 赛。它很美好,很叛逆,很快乐却又似乎有一点疼痛。因为毕竟,不疼痛无青春。 青春是记忆中永远抹不掉的一个回忆,在校园里,青春是语文老师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青春是数学老...

观后感怎么写格式五篇
观后感怎么写1 这部片子明线上是多拉帮助耶书亚找父亲,暗线实则是多拉寻找父爱,与已故父亲和解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里约热内卢一个熙熙攘攘的中央车站。在这里被抓拿的小偷求饶时仍被警察当场击毙;警察会勾结人贩机构获利;靠帮人写信寄信为生的多拉却从没寄出一封;小男孩耶书亚在妈妈遇难后请求多拉再写第二封信给...

如何写影片观后感
篇一:《留住青山》影片观后感 观看电影《留住青山》是组织行为,《留住青山》影片观后感。这部电影以人民教师李振华的典型事迹为原型拍摄,再现了李振华老师扎根山区50年,"洒向孩子全是爱"的感人事例,向世人展示了其"不做过路客,要做蒙山牛"的教书历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做一名人民满意的...

富宁县15711031505: 请推荐几本可以写读后感的书、要短一点的或者可以给我《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善恶的彼岸》、《方与圆》其中一本的原文也可以,我是个中学女生,... -
字泥松根:[答案] 你可以去书店的心灵书籍类找些小文章,这样的文章特好写读后感,文章又简短、求悬赏!

富宁县15711031505: 适合于写读后感的文章或书籍.加急~~~ -
字泥松根: 书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鲁宾逊漂流记》笛福 文章 《背影》朱自清 《小桔灯》冰心

富宁县15711031505: 推荐一些适合写读后感的书. -
字泥松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朝花夕拾》《名人传》《海底两万里》《鲁宾逊漂流记》《昆虫记》《繁星春水》《童年》

富宁县15711031505: 适合写观后感的文章或书籍~ -
字泥松根: 一摩尔的梦想 闲来无事找书评的时候,看到一篇极力推荐的80后青春小说'一摩尔的梦想',评者说是堪比郭敬明,饶雪漫,韩寒等80后新锐作家的立意和思想要高的多,影射了很多如今的社会现象,不是像上述三位一味的沉静在自己营造的...

富宁县15711031505: 有没有可以写读后感的好书像课文那样的 拜托不要太长了 看了头晕 -
字泥松根:[答案] 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将自己的感受或体会写成的文章,叫“读后感”.读后感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也是中考常考的一种体裁.写好读后感,关键在于掌握三个字:读、感、扣.一、读.要认真地读懂...

富宁县15711031505: 帮我找一下适合写读后感的文章.我要的是文章,不是书籍.要有作者的,例如绿手指这篇文章.希望文章不要太长,最好文章有出过阅读的,不要出现在课本的 -
字泥松根:[答案] 沈石溪的书都挺不错的,<狼王梦>或<双面猎犬>.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也挺不错.写读后感的话,最好是一本书,文章,尤其散文比较难写.喜欢的话也可以挑一些冰心奖的获奖作品.如果是文章的话,我的母亲 作:老...

富宁县15711031505: 有哪些名著适合写读后感 -
字泥松根: 《简爱》写写她奋发自强的一生:小时候的学习生活和死去的最好的朋友,长大后遇到的艰辛的爱情,暗恋试探相爱婚礼逃离再相守. 《欧也妮葛朗台》写葛朗台老头对金钱的贪婪,欧也妮的淳朴善良却所爱非人,欧也妮的初恋情人由单纯的没落少爷转变成冷血无情的商人.被背叛的誓言.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顽皮淘气的尼尔斯被小精灵变成小人骑鹅旅行的冒险故事.最后和大雁阿卡他们的告别也很精彩. 《苦儿流浪记》一个孤儿在流浪中不断成长,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交到好友,最终找到亲人的故事. 实在不行写《哈利波特》也是很好的. 这些都是我以前写过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富宁县15711031505: 有啥好一点的读后感,或者是好写读后感的书或文章 -
字泥松根: 那要看你的年龄段咯小学:《感动中小学生的100件事》、《别怕挫折来敲门》、《童年》、《母亲》、《鲁滨逊漂流记》初中:《名人传》《弟子规》《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等等高中:《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霍达 《挪威的森林》 作者:村上春树《基督山伯爵》 作者:大仲马 《教父》 作者:马里奥·普佐 《苏菲的世界》 作者:乔斯坦·贾德 《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塞林格

富宁县15711031505: 有没有可以写读后感的好书 -
字泥松根: 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将自己的感受或体会写成的文章,叫“读后感”.读后感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也是中考常考的一种体裁. 写好读后感,关键在于掌握三个字:读、感、扣. 一、读.要认真地读懂原文...

富宁县15711031505: 有什么书好写读后感 -
字泥松根: 最好是你熟悉的书,也可以是比较短简易读的书 比如说四大名著,最熟悉不过的了,也可以是诗集、短文集、短篇小说等,挺好写的,还可以写人物传记什么的的读后感、有趣让人过目不忘小说什么的,经常都是描写社会的黑暗也挺好写.书主要是表达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写读后感的时候最好用真理去写······ 下面是一些推荐:繁星·春水、西游记、三国演义、鲁宾逊漂流记(这个很著名哦)、钢铁是真么炼成的(有些长,但很有道理)、童年(三部曲之一)、水浒传、红楼梦、秘密花园······ 其实你不用问个问题就拿15分出来的,但是我还是很希望你能采纳我的意见,谢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