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屈原的情况

作者&投稿:朱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认识屈原的成就~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作家。何其芳说:“在屈原以前的诗歌还是群众性的创作,从屈原起才算有了专门的文学家的创造。”“在中国文学史上,它结束了一个旧的时代,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司马迁在《屈贾列传》中高度评价《离骚》中所表现的屈原的人格,他说:“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写《史记》,就常以屈原的精神来鞭策自己。王逸《楚辞章句叙》高度评价屈原的创作:“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也。”李白《江上吟》:“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杜甫《戏为六绝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苏轼:“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唯屈子一人耳。”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之上。”

一、形象鲜明的个性化抒情

屈原的作品,都是“发愤以抒情”的抒情诗,诗中富有强烈的感情,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别是《离骚》,让读者不但感受到作者那强烈的悲愤感情,而且还似乎能眼见作者自身的鲜明形象。这是与作者善于通过叙事来进行个性化的抒情分不开的。屈原的作品中,有极为丰富的叙事成分,有虚构的事件和奇异的情节,有关于人物活动、人物对话和矛盾斗争的精彩描写,作者就是通过这些,既充分地抒发了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又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鲜明形象。作品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悲愤强烈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对自我这个抒情主人公的塑造来表现或加强的。

屈原的这种作法,曾被班固指斥为“露才扬己”(“露才扬己,忿怼沉江”)。班固的非议是不对的。因为,首先,作者的人格是伟大的、完美的,而且,他把自己放在现实斗争的旋涡中心,使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休戚与共。他所表现的思想和感情,与人民是息息相通的,并不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哀天尤人。通过作品抒情主人公的完美形象,我们可以了解到屈原其人的高贵品质和伟大人格,这就是诗人对进步理想的执着信念和顽强追求,对腐朽势力的不屈反抗和猛烈抨击,对自己祖国的高尚关怀和无限热爱。而且,我们还可以认识到作品中深刻的现实内容,这就是楚国政治状况和政治斗争的广阔画面。

在抒情诗中塑造出鲜明的、富有个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它将我国的诗歌发展在《诗经》的基础上推到一个新的高峰。从此,中国文学史上才出现伟大诗人的名字,才出现具有诗人个性的诗篇。

二、 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屈原作品的深刻现实内容,大多是通过积极浪漫主义表现出来的。这样,屈原便成为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开辟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屈原在作品中发挥自己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大量地运用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把神话传说中的情节和人物组织进自己的诗中,他还虚构了许多瑰丽多彩的形象,构成一个神奇的境界,这样来为表现抒情形象的思想、性格和感情服务,来刻划自己复杂、激昂、悲愤的心情。前面讲过,屈原善于通过叙事来抒情,但屈原的叙事与《诗经》的写实是不同的,象《离骚》,其中的叙事是建立在幻想、虚构的基础之上的。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情况和自己心中的复杂心情,安排在想象的、虚幻的境界中表现出来,比如香草麦人、滋兰树蕙、女媭的责备、向重华的陈词、上下求索、灵氛巫咸的劝导、四方周流等,无不如此。其中还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罗列了许多传说。因而郭沫若说:“作为诗人,屈原的想象力,在中国文学史中是独步的。”(《屈原赋今译·屈原简述》)屈原积极浪漫主义的丰富想象,增添了作品的色彩和情调,使其作品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

刘勰《文心雕龙·辩骚》:“……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屈原作品获如此高的评价,与其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是分不开的。

注意其与《庄子》的消极浪漫主义的区别。

三、 比兴手法的充分发挥

屈原的作品,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王逸说:“《离骚》之文,依诗取义,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此话虽未免胶着(后三句曾遭朱熹所讥),但就其论及屈原作品的比兴来说,还是曲尽其意的。刘勰也说:“虬龙以喻君子,云霓以譬谗邪,比兴之义也。”比兴手法的运用,的确是屈原作品的一大特色。

但屈原的比兴手法,与《诗经》是与不同的。他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具有其自己的独特特:(1)屈原的比兴具有象征意义。他不是用一种事物来形容、说明另一种事物,而是用一种事物来代替另一种事物,比如用草木代人、以男女关系代君臣关系等等,便是。(2)屈原用来比兴的东西不是单个的,也不是片断的,而是一系列的比喻组成一个系统,通过它们来抒发感情。司马迁《屈贾列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即谓此。这是一种“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表现方法。这样,屈原的比兴、象征手法,就创造性地增添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自己的作品显得等为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更富有美的感染力。

四、 富有楚国地方特色的华美语言

屈原作品的语言,是华丽优美的作家的语言。其最成功之处,是在大量吸取前代有生命力的语言之外,还特别熔铸进去不少楚国的方言俗语,这就使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的特色,形成我国文学史上唯一以地方命名的一种诗体——楚辞。宋黄伯思《校定楚辞序》说:“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若些、只、羌、、谇、蹇、纷、侘傺者,楚语也;悲壮顿挫、或韵或否者,楚声也;沅、湘、江、澧,修门、夏首者,楚地也;兰、茝、荃、药,蕙、若、芷、蘅者,楚物也。”

另外,象“鸷鸟之不群”、“量凿而正枘”(《离骚》)等,“惩热羹而吹齑(切成细末的冷菜)”、“九折臂而成医”(《惜诵》)等,这些在民间谚语基础上铸造出来的语言,也增添了作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屈原的语言,还形成了一种朗朗上口的特有节奏和美妙声调。至隋,道骞和尚仍能用楚声读《楚辞》,可惜至宋代便已失传。姜亮夫先生在巴黎抄到一本《骞公楚辞音》的残卷,也“只有音读,比见声调”。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主要是它特有的句式和一些特殊语助词如“些”、“兮”、“只”之类的运用。

五、 对诗歌形式的创造与突破

在屈原以期,《诗经》的句子虽然也有长短不齐,但大体上都以四言为主,而且篇幅都比较短小。屈原在《诗经》的基础上,吸收了民间文学,主要是楚国民歌的形式与韵律,创造了一种新的抒情诗体——楚辞,也叫骚体诗。在句式上,由原来的四言短句,发展为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的六七言长句,语式结构也较特殊,丰富了诗句的音节美和表现力;在篇幅上,从单薄短小的抒情短章发展为抒情主线绵延起伏、并且具有丰富情节的长篇诗章,扩大了诗篇的容量,使其更适宜于表现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这些变化,固然是文学发展的历史必然,但跟屈原的伟大创造是分不开的(“不有屈原,岂见《离骚》”)。

对屈原的这一历史贡献,郭沫若曾作了高度的评价:“后来的诗句的变化,几乎是为屈原一人所尝试尽了的。这项工程无论怎样不能不说是屈原的天才所致。屈原之所以成就这项工程的重要原因,我看就是因为他利用了自然天成的歌谣体。他是利用了歌谣体的自然韵律来把台阁体的四言格调打破了。屈原,可以毫不夸大地给他一个尊号,是最伟大的一位革命的白话诗人。”

此外,屈原作品完整宏伟的结构、主客问答的体例,等等,也以其高度的成就影响于后来的文学,尤其是汉代大赋。

司马迁在《屈贾列传》中高度评价《离骚》中所表现的屈原的人格,他说:“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写《史记》,就常以屈原的精神来鞭策自己。王逸《楚辞章句叙》高度评价屈原的创作:“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也。”李白《江上吟》:“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杜甫《戏为六绝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苏轼:“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唯屈子一人耳。”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之上。”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扩展资料:

屈原人格精神

一、屈原的生命意识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屈原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时光飞逝、美人迟暮的时间紧迫感和冷峻的死亡意识。

面对大自然的四季变换,能引发人类共通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中国古代文人对美人迟暮之感的抒发,代不乏人,历久弥新。但是还没有谁像屈原那样面对时间飞逝而产生紧迫甚至恐惧的感受。

二、屈原文学作品中的爱国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诗人为后世所景仰。他那深厚执着的爱国热情,在政治斗争中坚持理想、宁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对现实大胆批判的精神,给后世作家作出了示范。在《离骚》中有许多表现屈原拳拳爱国之心的诗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屈原



屈原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姓名:屈平 别名:屈原 国籍:楚国 出生地: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 出生日期:公元前340年正月寅日(壬子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 职业:官员,诗人 主要成就:促成楚齐联盟创立“楚辞”文体代表作品:《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官职:左徒,三闾大夫 纪念日:端午节
人物简介
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8),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芈(mǐ)姓屈氏,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公元前340年屈原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 屈原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楚怀王被囚死于秦国。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mì)罗江自杀。老百姓听到噩耗很悲痛,争先恐后的来打捞他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于是,有人用苇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祭祀屈原,这种祭祀活动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一种风俗。 现在定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在流放期间,屈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屈子吟》程连欧画作“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郢都。当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端午节,据说就是因此而来的。
编辑本段家族信息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和楚王一样,芈(mǐ)姓;楚武王熊通之子瑕被封在屈地,屈原是他的后代以地名屈为氏,即芈姓屈氏,有别于国君一族芈姓熊氏。该姓出自黄帝颛顼系统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现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这就是屈原的故乡。春秋初期,约公元前7世纪,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做屈瑕,他的後代就以屈为氏了。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类似的,还有春秋时代的若敖氏和薳氏;战国时代的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姓,屈氏能够从春秋前期一直延续到战国后期,一直处于楚国的高层,这个家族可谓经久不衰。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
屈原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作“公族”或“公室”,所以他和楚国的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般。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屈原的父亲叫伯庸。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当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丐。屈原楚辞《九章·惜诵》:“忽忘身之贱贫”。由此可知,很可能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出生

屈原画像屈原的出生日期,自古以来有很多人研究,一直到解放后考古文物的出土才定为公元前340年。研究屈原生辰,主要是根据《离骚》中的两句:"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王逸认为"摄提"是指"摄提格",太岁在寅曰摄提,这是以岁星所当的年次而言;朱熹则以为"摄提"是星名,这个摄提星随斗柄以指十二辰,这里以摄提星所指的月份而言。据邹汉勋、刘师培用殷历和夏历推算,定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清代陈玚用周历推算定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
1976年陕西临潼县出土了一件"利簋",器内有铭文4行,32字, 记述了周武王伐纣的过程。汤炳正先生在经过认真考证后认为,"利簋"铭文"岁鼎克"三字中,"岁"指岁星,古人或称"摄提",今人称为木星。"鼎"即贞,训为当。"克"与"辜"同字,为月名,十一月为辜。"岁贞克"意为岁星正当十一月晨出东方,此系指木星的会合周期而言。这样,"利簋"铭文"珷征商,唯甲子朝,岁贞克,昏夙有商"就与《史记》的"正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的记载完全吻合。"利簋"铭文"岁贞克",与《离骚》"摄提贞于孟陬"说的是同一范畴 李振凯笔下的屈原[1]的问题,都是以岁星的运行标记年月。若按《离骚》为例,铭文可以引申为"摄提贞于仲辜";若以铭文例之,《离骚》中的"摄提贞于孟陬"也可以简化为"岁贞陬"。《离骚》中"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岁星恰恰出现于孟春正月的那个月、庚寅这一天我降生了。这里屈原虽然没有正面记述诞生之年,但是凡夏历正月岁星晨出东方,正标志着这一年必然是后世所谓"太岁在寅"之年。这就说明了王逸以"摄提"指木星所当年次之说的正确性,而朱熹关于"摄提"是指星名的说法是片面的。[2]
天文学家根据汉简《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和帛书《五星占》,计算出周显王三年(公元前366年)正月, 木星的位置恰恰是晨出东方,即所谓摄提格之年。以此为座标,再运用木星的会合周期和恒星周期的规律,并结合《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楚世家》中的历史资料,可以推算出屈原的出生年月。从周显王三年,木星经过两个恒星周期即24年的运行,于楚宣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2 年)正月又晨出于东方,这一年应当就是《离骚》"摄提贞于孟陬"的"摄提格"之年。又根据日本学者新城新藏的"战国长历"该年正月朔乙丑进行推算,这一年的正月二十六日恰恰是庚寅日。因此屈原应当是出生于公元前342年夏历正月二十六日,亦即楚宣王二十八年乙卯, 夏历正月二十六日庚寅.[3]
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日书》也称庚寅日出生的男子为贵。[2]云梦本为秦地,据学者研究,云梦秦墓墓主喜为入秦之楚国遗民,因此,《日书》名为秦简,实则反映了楚人的宗教意识,这符合屈原的自述。
取名

屈原在《离骚》中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这四句是说:父亲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东汉王逸在《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屈原的生辰名字被解释为符合《史记》中所说“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统。
经历

屈原的事迹,主要见载于司马迁的《史记》。根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屈原于是年正月十四诞生于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从屈原的作品中看,他做为贵族参与了楚国的巫术活动。考古文献表明,楚国上层贵族信巫成风。[2] 学者称:“将江陵楚墓竹简所载诸神和《楚辞·九歌》祭祀的神灵进行对应比较,可以发现竹简所载的神与《九歌》所描写的神都是相互配套的,各自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系列,这进一步为人们了解屈原当年从事巫术活动的具体内容提供了旁证材料。”[4]
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怀王十五年(公元前31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南、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屈原力劝不可,然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力主怀王入秦,怀王亦不听屈原等人劝告,结果会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三年后客死异国。
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
屈原死日,可能是五月初五,或距这一天很近的一个日子。五月初五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论其本来意义,反而鲜为人知了。
流放

流放背景
战国时代,称雄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 屈原像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贾谊在《吊屈原赋》中,这样描写屈原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斡弃周鼎,宝康瓢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5]
在贾谊笔下,屈原生活的时代一切都是颠倒的:猫头鹰在天上飞翔,鸾凤却深藏起来;小人得志尊显,圣贤却不得其用;正直廉洁的人受到诬蔑,强横残暴的人却得到称誉;宝剑被贬为钝口,铅刀却被说成锋利;国之重宝周鼎被抛弃,空瓦罐被当成宝物;疲牛跛驴骖驾着马车,千里马却拉着沉重的盐车;帽子本应戴在头上,现在却垫在脚下,被汗水湿透。这就是楚国的时局。
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名士苏秦提出合纵,即联合六国一同抗秦,屈原积极参与此事,与苏秦一起促成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并使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因此得到了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作主。
因而,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渐渐疏远,因为齐楚连盟,秦国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秦王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 张仪认为六国中间,齐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也就散了。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
秦王大喜,准备了金银财宝,交给张仪带去。张仪将相印交还秦王,伪装辞去秦国相位,向楚国出发。 张仪到了郢都,先来拜访屈原,说起了秦国的强大和秦楚联合对双方的好处,屈原说:“楚国不能改变六国联盟的主张。”
张仪告诉子兰:“有了六国联盟,怀王才信任屈原,拆散了联盟,屈原就没有什么可怕了。”子兰听了,十分高兴。 楚国的贵族就和张仪连成一气。子兰又引他拜见了怀王最宠爱的王后郑袖,张仪把一双价值万金的白璧,献给了郑袖。那白璧的宝光,把楚国王后的眼睛都照花了。 郑袖欣然表示,愿意帮助他们促成秦楚联盟。大家认为:"要秦楚联合,先要拆散六国联盟;要拆散联盟,先要怀王不信任屈原。
子兰想了一条计策:就说屈原向张仪索取贿赂,由郑袖在怀王面前透出这个风声。张仪大喜说:"王后肯出力,真是秦楚两国的福分了!"张仪布置停当,就托子兰引见怀王。他劝怀王绝齐联秦,列举了很多好处。最后道:"只要大王愿意,秦王已经准备了商于地方的六百里土地献给楚国。 怀王是个贪心的人,听说不费一兵一卒,白得六百里土地。如何不喜。回到宫中,高兴地告诉了郑袖。郑袖向他道喜,可又皱起眉头:"听说屈原向张仪要一双白璧未成,怕要反对这事呢!"怀王听了,半信半疑。
第二天,怀王摆下酒席,招待张仪。席间讨论起秦楚友好,屈原果然强烈反对,与公子子兰、上官大夫靳尚进行了激烈争论。他认为:放弃了六国联盟,就给秦国以可乘之机,这是楚国生死存亡的事情呵!他痛斥张仪、子兰、靳尚,走到怀王面前大声说:“大王,不能相信呀!张仪是秦国派来拆散联盟、孤立楚国的,万万相信不得……”怀王想起郑袖所说,果然屈原竭力反对秦楚和好;又贪图秦国的土地。不禁怒道:“难道楚国的六百里土地抵不上你一双白璧!”就叫武士把他拉出宫门。
他叹着气喃喃地说:“楚国啊,你又要受难啦……”屈原回到家中,闷闷不乐,想到亲手结成的联盟一经破坏,楚国就保不住眼前的兴旺,不禁顿脚长叹。
替他管家的姐姐女媭问明情由,就知他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劝他不要再发议论了,屈原道:"我是楚国人,死也不能看到楚国遇到危险啊!" 他认为怀王会醒悟,定会分清是非的。只要怀王回心转意,楚国就有办法了。但是怀王不再召见他,他越来越忧愁,常常整夜不眠。 他写了一篇名叫《离骚》的长诗,把对楚国的忧愁和自己的怨愤都写了进去。“离骚”就是“离忧”,人在遭遇忧愁的时候,怎不呼叫上天和父母,以抒发自己的怨愤呢!
第一次流放
屈原第一次流放汉北地区为汉水的上游。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为了破楚、齐联盟,秦国派张仪贿赂楚国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楚怀王听信张仪的 屈原遗像,就把相印授予 人跟张仪去秦国受地。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怀王以为张仪怪他绝齐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齐王大怒,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联合起来了。这时张仪才出面对楚使说:“您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广袤六里。”六百里变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气,归报怀 丐、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军俘虏,汉中郡沦陷。
这时怀王稍有醒悟,“悔不用屈原之策”,“于是复用屈原”,让他出使齐国,重修楚齐之盟。秦两次大败楚军之后,也怕齐、楚复交,于是主动提出退还汉中之地的一半以求和。楚怀王恨透了张仪,提出不要汉中地,只要张仪头。秦惠王本不同意,张仪却胸有成竹地说:“以我张仪一个人就能抵得上汉中的土地,臣愿意到楚国去。”张仪到楚以后,贿赂了郑袖、靳尚之流,在楚怀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语之后,楚怀王又把张仪给放了;还和秦王结下了婚姻关系。等到屈原使齐回来,说明利害,怀王想追回张仪,张仪早已走得无影无踪了。这样楚国对齐国又一次大失信用。前305年,楚怀王二十四年,楚又一次背齐合秦,去秦迎亲;第二年,怀王还与秦王会于黄棘(今河南新野县东北)、接受了秦退还的上庸之地(今湖北竹山县)。当时屈原虽竭力反对,结果不但无效,反而遭到了第一次流放,流放到了汉北地区(今安康一带及汉水上游地区)。
前303年,楚怀王二十六年,齐、韩、魏三国攻楚,声讨楚违背纵约。楚向秦求救,还把太子送到秦国作人质。第二年,楚太子杀了秦大夫逃回楚国。前301年,楚怀王二十八年,秦以此为借口,联合齐、韩、魏攻楚,杀楚将唐昧,占领了重丘 (今河南泌阳县东北)。第二年又攻楚,消灭楚军2万,又杀楚将景缺。这时,昏庸的怀王才又想起齐楚联盟的重要,让太子质于齐以求齐楚联盟反秦。前299年,秦又攻楚,取楚八城。趁这形势,秦昭王“邀请”怀王在武关(今陕西商县东)相会。
屈原此时已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等一起,力劝怀王不要赴会,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可怀王的幼子子兰怕失去秦王欢心,竭力怂恿怀王前去。结果怀王一入武关,就被秦军扣留,劫往咸阳,要胁他割让巫郡和黔中郡。楚怀王被劫往咸阳,楚由齐迎归太子横立为顷襄王,公子子兰为令尹,不肯向秦割让土地,秦又发兵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取十六城。前296年,顷襄王三年,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诸侯由此认为秦国不义。秦国、楚国绝交。 屈原纪念馆石像[6]
第二次流放
前293年,顷襄王六年,秦国派白起前往伊阙攻打韩国,取得重大胜利,斩首24万。秦国于是送给楚王书信说:“楚国背叛秦国,秦国准备率领诸侯讨伐楚国,决一胜负。希望您整顿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战。”楚顷襄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怀王最后落到客死他国的下场,就是因为“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这对子兰形成了威胁,于是子兰指使靳尚到顷襄王面前进谗,使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这次流放的路线,按《哀郢》分析,是从郢都(湖北江陵县)出发,先往东南顺江而下经过夏首(湖北沙市东南)、遥望龙门(郢都的东门)经由洞庭湖进入长江,然后又离开了夏浦(湖北汉口),最后到了陵阳(据说是今安徽青阳县南)。
自尽

《渔父》中有屈原自沉前的情景(《渔父》不是屈原的作品,最明显的证据是,结尾倾向于具有道家思想的渔父,他以和光同尘的处世哲学,否定屈原的坚贞自守。但王逸《楚辞章句》定此篇为屈原所作。): 屈原自尽图汨罗江前。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具体见参考答案的网址,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记得采纳答案噢!

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公元前340年屈原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芈(mǐ)姓屈氏,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扩展资料:

屈原人格精神

一、屈原的生命意识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屈原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时光飞逝、美人迟暮的时间紧迫感和冷峻的死亡意识。

面对大自然的四季变换,能引发人类共通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中国古代文人对美人迟暮之感的抒发,代不乏人,历久弥新。但是还没有谁像屈原那样面对时间飞逝而产生紧迫甚至恐惧的感受。

二、屈原文学作品中的爱国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诗人为后世所景仰。他那深厚执着的爱国热情,在政治斗争中坚持理想、宁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对现实大胆批判的精神,给后世作家作出了示范。在《离骚》中有许多表现屈原拳拳爱国之心的诗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屈原




屈原的结构屈原的结构是什么
屈原的结构是:屈(半包围结构)原(半包围结构)。屈原的结构是:屈(半包围结构)原(半包围结构)。注音是:ㄑㄨㄩㄢ_。拼音是:qūyuán。屈原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屈原QūYuán。(1)(约公元前340—前278)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名...

屈原的姓和氏分别是什么?
屈原的姓是屈,氏是芈氏。详细解释如下: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生活在战国时期。关于他的姓和氏,历史上有所记载。在中国古代,姓和氏是有所区别的。姓是一个大的族群共同拥有的标识,而氏则是姓的分支,用来区分不同的家族或者分支。屈原的姓是“屈”,这是他的大族群标识。而他的氏...

屈原为什么要跳江视频
跳江的视频可能记录了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瞬间。通过视频,人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屈原当时的心情和处境,理解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这样的视频也能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屈原的精神世界和他的爱国情怀。总之,屈原跳江视频是为了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屈原的内心情感。通过这一视频,...

请各位了解屈原的仁兄告诉我"屈原是哪个朝代的"
(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周战国末年,楚国人(前339~前278),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一心要为国效力,但终不得志。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

屈原这个名字的来历?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屈原是哪里人
他身为楚国的重要官员,为楚国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激烈性,屈原遭到贵族排挤和诽谤,被流放至偏远地区。尽管如此,他的爱国之心始终未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的深情和对理想的追求。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是《离骚》。屈原的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对...

国学知识:对屈原的仰望与理解(2)
忧患极深、心事绝大的“失意臣子”屈原,就这样把浩瀚无际的诗意、至微至巨的意象与匪夷所思的“疑似爱情”融会在了一起。真真难煞了一代又一代“解骚”者。屈原的“求女”意象每为后代文人效法,以婢妾心态对君王却绝非屈原发明。只要存在绝对权力,...

屈原的故事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为左徒。主张制定法纪,选用贤能,联齐抗秦。后受贵族排挤不被重用,被流放汗北、江南,最后自沉汨罗江。作品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政治斗争中失利的屈原把一腔忠怨之情倾注于诗歌创作,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屈原的诗歌连同他高尚的人格,早已化为人类历史...

屈原的简介
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一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

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屈原,伟大的爱国诗人,终生未失信,始终坚持自己的高洁品质,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忠贞耿直,有志气,不愿看见国力日渐衰败而爱国志士,是历史上古代罕见的爱国人士和忧伤诗情的代表。

富顺县15964639900: 你对屈原有哪些了解,用几句话写写.(再100字以内,不算标点符号.) -
充冯足光:[答案] 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出身于楚国的贵族楚国的诗人,吸收了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了古代神话和传说,创造出了新体诗──“楚辞”.楚辞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大解放.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形式活泼多样,适宜...

富顺县15964639900: 就是简单地说一下对屈原的认识 -
充冯足光:[答案]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屈原和楚王一样,芈(mǐ)姓,后来改姓熊.该姓出自黄帝颛顼系统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现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这就是屈原的故乡.春秋初期,...

富顺县15964639900: 说说你对屈原的认识?(端午节临近) -
充冯足光:[答案] 记得第一次知道屈原是吃粽子,那时父母跟我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河而做的.将粽子投入河中是为了让鱼不吃屈原的尸骨.后来上了小学就知道屈原是楚国的五闾大夫,印象中似乎被楚怀王疏远了.还知道他有两个学生(不好意识,忘了他俩的名字),...

富顺县15964639900: 填空:你了解屈原吗?请你介绍一下:                                                      ... -
充冯足光:[答案]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今湖北秭归)人,杰出的政治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富顺县15964639900: 了解屈原的情况 -
充冯足光: 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公元前340年屈原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芈(mǐ)姓屈氏,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富顺县15964639900: 屈原的情况(资料)
充冯足光: 屈平(约前340-约前278)字原,通常称为屈原;芈姓屈氏.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1646.htm

富顺县15964639900: 屈原的信息 -
充冯足光: 屈原(约前342—前278),名正则,字灵均,一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楚国大夫.汉族,出生于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人,他是中国最早的大诗人之一.继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

富顺县15964639900: 简述屈原的生平与思想 -
充冯足光: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1]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1]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2-3] .他...

富顺县15964639900: 屈原简介 -
充冯足光: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又在《离骚》中自云:“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河南西峡或湖北秭归),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富顺县15964639900: 屈原的简介有哪些呢?
充冯足光: 汉族,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