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历代皇帝列表

作者&投稿:雀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南北朝南朝宋朝皇帝列表~

南朝宋共历九帝,分别为:刘裕、刘义符、刘义隆、刘劭、刘骏、刘子业、刘彧、刘昱、刘准。
1、刘裕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420年-422年在位)。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 。
刘裕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自隆安三年(399年)后,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
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使其全境归附。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
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
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明人李贽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称。
永初三年(422年),刘裕计划出征北魏,尚未出兵,便因病逝世,终年五十九岁。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葬于初宁陵。

2、刘义符
宋少帝刘义符(406年12月6日-424年),字车兵,南朝宋第二位皇帝。宋武帝刘裕长子,母为张夫人。
有膂力,善骑射,解音律。永初三年(422年),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景平”。景平二年(424年),被徐羡之、谢晦等人所废,不久被杀。
3、刘义隆
宋文帝刘义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字车儿,彭城绥舆里(今安徽萧县)人。南朝宋第三位皇帝(424~453年在位),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宋少帝刘义符之弟,母为文章太后胡道安。
初封宜都王,历任前将军、镇西将军等职,元嘉元年(424年)即位,在位三十年,年号“元嘉”。
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得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史称元嘉之治。
军事上,继承刘裕北伐的政策,于430年、450年和452年三度出师北伐,但都无功而返。特别是第二次北伐失败,导致北魏长驱直入、直抵瓜步、饮马长江,造成刘宋江北地区日益萧条、六州残破。
元嘉三十年(453年),为皇太子刘劭所弑,时年四十七岁,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
4、刘劭
刘劭(424年-453年),字休远,南朝宋第四任皇帝,宋文帝刘义隆长子,宋孝武帝刘骏、宋明帝刘彧长兄。皇后袁齐妫所生。
刘劭六岁时被立为皇太子,在太子位二十余年,深受文帝宠爱。后因反对北伐,与文帝产生矛盾,在女巫严道育的唆使下私行巫蛊之术,使得文帝有了废立太子之意。
他遂与始兴王刘濬合谋,于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抢先发动宫廷政变,率东宫卫队闯宫弑父,随即自立为帝,改元太初。但在位仅三个月,便在其弟孝武帝刘骏的讨伐下兵败被杀,时年三十岁。
刘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通过“弑父”手段夺取皇位的皇帝,其弑逆之举受到当时及后世的一致贬斥。后世史家也都以“元凶劭”、“贼劭”、“逆劭”相称,不承认他是南朝宋的正统皇帝。
5、刘骏
宋孝武帝刘骏(430年―464年),字休龙,小字道民,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宋明帝刘彧异母兄。南朝刘宋第五位皇帝(453年—464年在位)。
初封武陵王,素不得宠,屡镇外州,先后统军讨平雍州群蛮、参与北伐、平定縁江蛮和西阳蛮,屡立功勋,获诸将推戴。
元嘉三十年(453年),太子刘劭弑杀宋文帝之后,刘骏亲率大军讨伐,很快便将其击溃,夺取了皇位。
刘骏在位期间,政治上,推行了系列改制举措,削弱士族权力,大力提拔寒门,并通过改置州镇和设立典签加强对地方和宗室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上,他推行土断,赦免奴婢和军户,抑制兼并,限制士族封山占水,始行检籍,设立台使,改革税制,并改铸钱币;
军事上,他于大明二年(458年),以颜师伯为青州刺史,又重用殷孝祖、卜天生等将领,击溃魏军,取得了宋魏第一次青州之战的胜利,收复了济水以北的失地,并进行了军制改革;
文化上,他尊孔崇佛,恢复礼乐。但统治末年,大兴土木、滥用民力、奢侈无度,致使其在位前期形势出现好转的刘宋,在其执政末年又走向衰败。
同时为巩固帝位,他大肆削弱刘宋宗室,为其死后十几年间刘宋宗室进一步内斗直到灭亡埋下隐患。
大明八年(464年)五月,刘骏病逝,年三十五,在位十二年。庙号世祖,谥号孝武皇帝,葬于景宁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朝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义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义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骏

北宋(960——1127)一、 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庙号:太祖 帝名:赵匡胤 辈份:第一代 在位:960——976(16年) 生卒:927——976(49岁) 皇考:赵弘殷第二子 生母:杜氏 年号:建隆(960——963)乾德(963——968)开宝(968——976) 陵墓:永昌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二、 谥号:至仁应运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庙号:太宗 帝名:赵匡义(赵光义、赵炅) 辈份:第一代 在位:976——997(21年) 生卒:939——997(58岁)皇考:赵弘殷第三子 生母:杜氏 年号:太平兴国(976——984)雍熙(984——987)端拱(988——989)淳化(990——994)至道(995——997) 陵墓:永熙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三、 谥号: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圣章元孝皇帝 庙号:真宗 帝名:赵恒 辈份:第二代在位:997——1022(25年) 生卒:968——1022(54岁) 皇考:太宗第三子 生母:李氏 年号:咸平(998——1003)景德(1004——1007)大中祥符(1008——1016)天禧(1017——1021)乾兴(1022) 陵墓:永定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四、 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庙号:仁宗 帝名:赵祯 辈份:第三代 在位:1022——1063(41年) 生卒:1010——1063(53岁)皇考:真宗第六子 生母:李氏 年号:天圣(1023——1032)明道(1032——1033)景佑(1034——1038)宝元(1038——1040)康定(1040——1041)庆历(1041——1048)皇佑(1049——1054)至和(1054——1056)嘉佑(1056——1063) 陵墓:永昭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五、 谥号: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庙号:英宗 帝名:赵曙(赵宗实) 辈份:第四代 在位:1063——1067(4年) 生卒:1032——1067(35岁)皇考:太宗子商恭靖王赵元汾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 生母:任氏 年号:治平(1064——1067) 陵墓:永厚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六、 谥号: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庙号:神宗 帝名:赵顼 辈份:第五代 在位:1067——1085(18年) 生卒:1048——1085(37岁) 皇考:英宗长子 生母:高氏 年号:熙宁(1068——1077)元丰(1078——1085) 陵墓:永裕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七、 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攻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庙号:哲宗 帝名:赵煦 辈份:第六代 在位:1085——1100(15年) 生卒:1076——1100(24岁) 皇考:神宗第六子 生母:朱氏 年号:元佑(1086——1094)绍圣(1094——1098)元符(1098——1100) 陵墓:永泰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八、 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慈宪显孝皇帝 庙号:徽宗 帝名:赵佶 辈份:第六代 在位:1100——1125(25年) 生卒:1082——1135(53岁) 皇考:神宗第十一子 生母:陈氏 年号:建中靖国(1101)崇宁(1102——1106)大观(1107——1110)政和(1111——1118)重和(1118——1119)宣和(1119——1125) 陵墓: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之宝山) 九、 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庙号:钦宗 帝名:赵桓 辈份:第七代 在位:1125——1127(2年) 生卒:1100——1161(61岁) 皇考:徽宗长子 生母:王氏 年号:靖康(1126——1127) 陵墓:永献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南宋(1127——1279) 十、 谥号: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庙号:高宗 帝名:赵构 辈份:第七代 在位:1127——1162(35年) 生卒:1107——1187(80岁) 皇考:徽宗第九子 生母:韦氏 年号:建炎(1127——1130)绍兴(1131——1162) 陵墓:永思陵(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之宝山)十一、 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庙号:孝宗 帝名:赵昚(赵伯琮、赵瑗、赵玮) 辈份:第八代 在位:1162——1189(27年) 生卒:1127——1194(67岁) 皇考:太祖少子秦王赵德芳五世孙秀王赵子偁子 生母:张氏 年号:隆兴(1163——1164)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 陵墓:永阜陵(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之宝山) 十二、 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庙号:光宗 帝名:赵敦 辈份:第九代 在位:1189——1194(5年) 生卒:1147——1200(53岁) 皇考:孝宗第三子 生母:郭氏 年号:绍熙(1190——1194) 陵墓:永崇陵(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之宝山) 十三、 谥号: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庙号:宁宗 帝名:赵扩 辈份:第十代 在位:1194——1224(30年) 生卒:1168——1224(56岁) 皇考:光宗第二子 生母:李氏 年号:庆元(1195——1200)嘉泰(1201——1204)开禧(1205——1207)嘉定(1208——1224) 陵墓:永茂陵十四、谥号: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庙号:理宗帝名:赵昀 辈分:第十一代在位:1224——1264(40年) 生卒:1205——1264(59岁) 皇考:宋太祖的十世孙,山阴尉赵希瑀子(一说实为史弥远抱养之民间孩子,无宋室血统) 生母:全氏 年号:宝庆(1225——1227)绍定(1228——1233)端平(1234——1236)嘉熙(1237——1240)淳佑(1241——1252)宝佑(1253——1258)开庆(1259)景定(1260——1264) 陵墓:永穆陵(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之宝山) 十五、 谥号: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庙号:度宗 帝名:赵禥(赵孟启、赵孜) 辈份:第十二代 在位:1264——1274(10年) 生卒:1240——1274(34岁) 皇考:理宗弟赵与芮子 生母:黄氏 年号:咸淳(1265——1274) 陵墓:永绍陵(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之宝山) 十六、 谥号:孝恭懿圣皇帝 庙号:无 帝名:赵显 辈份:第十三代 在位:1274——1276(2年) 生卒:1271——1323(52岁) 皇考:度宗子 生母:全氏 年号:德佑(1275——1276) 十七、 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庙号:端宗 帝名:赵昰 辈份:第十三代 在位:1276——1278(2年) 生卒:1268——1278(10岁) 皇考:度宗长子 生母:杨氏 年号:景炎(1276——1278) 陵墓:永福陵(今广东省新会县南崖山) 十八、 谥号:少帝、幼主、末帝、卫王 庙号:无 帝名:赵昺 辈份:第十三代 在位:1278——1279(1年) 生卒:1271——1279(8岁) 皇考:度宗子 生母:俞氏 年号:祥兴(1278——1279) 第四代皇帝是宋仁宗,其实宋仁宗确实是位不错的帝王,之后的元、明、清,都有步宋仁宗后尘的皇帝,但没有一个能追赶上宋仁宗所实施的“仁政”。直到700年后,自负高傲的乾隆皇帝也不得不承认:平生最佩服的三个帝王,除了自己的爷爷康熙和唐太宗,另外一个就是宋仁宗。 宋仁宗,本名赵受益,立为皇太子时更名为赵祯,在世1010年—1063年,享年54岁,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是宋代帝王中的明君圣主,在位时间最长,达42年,其间国家太平,边境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安定。宋仁宗可能是北宋9位皇帝中知名度较低的皇帝之一,但他驾崩时,群臣百姓发自内心的悲痛却是其他皇帝难以相比的。当仁宗死亡的消息传出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当他的死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 不仅如此,死时讣告送到敌对国家辽国,竟然“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握着使者的手号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耶律洪基还将仁宗送给他的御衣“葬为衣冠冢”,岁岁祭奠。(宋�6�1邵博《邵氏闻见后录》)群臣百姓,甚至敌人都舍不得他死,可见赵祯真是无愧“仁”宗的称号。 有人说,“仁宗虽百事不会,却会做官家(皇帝)”。身为皇帝,会做皇帝,这应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颇能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古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史载,有一天,他处理事务直到深夜,又累又饿,很想吃碗羊肉热汤,但他忍着饥饿没有说出来。第二天皇后知道此事,就劝他:“陛下日夜操劳,千万要保重身体,想吃羊肉汤,随时吩咐御厨就好了,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呢?”仁宗对皇后说:“宫中一时随便索取,会让外面看成惯例。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汤,厨下以后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就要数百只。若形成定例,日后宰杀之数更不堪算计。为我一碗饮食,创此恶例,且又伤生害物,于心实在不忍。因此我甘愿忍一时之饥。” 一个惧怕大臣的皇帝,一般来说是会赢得他的人民的热爱的,这个王朝的天也会比较清亮。依赖他个人的宽仁魅力,新党旧党的争议淡化了;日后改革的中心人物王安石提拔了;人才荟萃的一座高峰到来了——在“唐宋八大家”里,除了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其他6人都活跃于仁宗时期。 仁宗的善于纳谏还成全了千古流芳的包青天,出现了在《岳阳楼记》中唱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包青天实在是政治清明的产物而非其他,想想吧,如果皇帝不清明,哪会有包青天产生的政治环境?范仲淹新政历时1年零4个月,因遭遇官僚地主的强力阻拦而半途夭折,改革者范仲淹却毫发无损,如此仁厚,历朝历代能有几人?还有那个“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放浪不羁的柳永,科举失意就讥讽仁宗说自己是“奉旨填词”却没有获罪,更是非常仰慕宋仁宗的风采,不计前嫌,为他大唱赞歌“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 事实上,在大多数宋人眼里,“仁宗盛治”远远超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嘉祐四年(公元1059),这时距赵祯驾崩还有四年,以宰相富弼为首的群臣连续五次上表请求给他加尊号为“大仁至治”,但是赵祯都没有批准。但他死后再也阻止不了群臣给他加上“仁”的尊号了。“仁”就是对帝王的最高评价,“为人君,止于仁。”《宋史》这样评价赞美仁宗及其盛治:“(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国未尝无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体;朝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类之气。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致于乱。《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他的群臣们这样歌颂“仁宗盛治”:“四十二年于兹,可谓海内大治矣。窃迹羲黄之前,敻乎莫索其详。自《诗》、《书》之载,未有如兹之盛者也。”在宋代,赞美、歌颂仁宗及其“盛治”的宋人太多太多,这些人包括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曾巩、胡安国、刘光祖、周必大、杨万里、王璧、陈俊卿、刘克庄、赵汝腾、叶适、王十朋、文天祥等等。 四十二年不识兵革,而这只是由于一个皇帝的宽仁大量。大文豪苏轼说:“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祐极矣。”(天圣、景祐都是宋仁宗的年号)难怪,时人路过永昭陵(仁宗陵),在陵寝的墙壁上题诗写道:农桑不扰岁常登,边将无功更不能。四十二年如梦觉,春风吹泪过昭陵。

  北宋皇帝庙号、名字、年号及年代表:
  1、太祖 赵匡胤: 建隆 960年-963年十一月; 乾德 963年十一月-968年十一月; 开宝 968年十一月-976年十二月。
  2、太宗 赵光义: 太平兴国 976年十二月-984年十一月 ; 雍熙 984年十一月-987年; 端拱 988年-989年; 淳化 990年-994年; 至道 995年-997年。
  3、真宗 赵恒: 咸平 998年--1033年; 景德 1004年-1007年; 大中祥符 1008年-1016年; 天禧 1017年-1021年; 乾兴 1022年。
  4、仁宗 赵祯: 天圣 1023年-1032年十一月; 明道 1032年十一月-1033年; 景佑 1034年-1038年十一月; 宝元 1038年十一月-1040年二月; 康定 1040年二月-1041年十一月; 庆历 1041年十一月-1048年; 皇佑 1049年-1054年三月; 至和 1054年三月-1056年九月; 嘉佑 1056年九月-1063年。
  5、英宗 赵曙: 治平 1064年-1067年。
  6、神宗 赵顼: 熙宁 1068年-1077年; 元丰 1078年-1085年。
  7、哲宗 赵煦: 元佑 1086年-1094年四月; 绍圣 1094年四月-1098年五月; 元符 1098年六月-1100年。
  8、徽宗 赵佶: 建中靖国 1101年;崇宁 1102年-1106年; 大观 1107年-1110年; 政和 1111年-1118年十月; 重和 1118年十一月-1119年二月; 宣和 1119年-1125年。
  9、钦宗 赵桓: 靖康 1126年-1127年。
  编辑本段北宋皇帝传记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927—976)赵匡胤,汉族,历朝历代的政变事件屡见不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军最高统帅赵匡胤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宋朝的经济和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与赵匡胤的治国之道有密切的关系。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他对待权臣刚柔并济,怀柔安抚,很好的解决了天下统一后的军权问题,永不消逝的英雄——赵匡胤。
  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939年—997年)赵炅,汉族,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太宗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岁,比秦王太宗像赵廷美大8岁。22岁时,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其兄赵匡胤为帝,曾参与太祖统一四方的大业。太祖驾崩,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是为太宗,在位共21年(976~997),59岁去世,是宋朝的第二个皇帝。
  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968-1022)997年即位,在位25年 真宗赵恒是太宗第三子,“性好学”,前期颇勤于政事。公元1004年,真宗签定“澶渊之盟”,每年向辽国进贡,澶渊之盟后的100多年里,宋辽之间维持着和平局面,另外,宋辽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宋真宗时,经济迅速发展,发行“交子”,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1010-1063)1022年即位,在位41年。原名受益,真宗第六子。仁宗即位时才12岁,由皇太后垂帘听政,1033年亲政,仁宗任用范仲淹等贤臣,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虽改革失败,但同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为随后的王安石变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 ,还颇能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古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是当时的偶像皇帝。仁宗死于1063年,举国哀悼,死时讣告送到敌对国家辽国,竟然“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握着使者的手号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宋英宗——赵曙
  宋英宗赵曙(1032-1067)汉族,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任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
  宋神宗——赵顼
  宋神宗赵顼(1048-1085)汉族,1067年即位,在位18年。英宗长子,1067年即位。1069年起用王安石变法,虽然新法推行了十几年,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下,变法失败,新法于神宗死后被废除。神宗兵伐西夏,期图一举歼灭西夏。在庆州(今甘肃庆阳)宋军大破夏军,占领西夏二千里土地。不过后来在永乐城之战中惨败。神宗在位时,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通史。
  宋哲宗——赵

谥号

中文名

在位时间

备注

宋微子



前1036年—?

为商纣王之兄,周公东征后封于商丘。

宋微仲


  商王帝乙子,微子启弟

宋公稽


  微仲子,谥号失传

宋丁公


  宋公稽子

宋前湣公


  丁公子

宋炀公


  丁公子,湣公弟,自立。

宋厉公

鲋祀

?—前859年
湣公子

宋厘公



前858年—前831年

又称宋僖公。

宋惠公



前830年—前800年
厉公子

宋哀公
 
前800年
惠公子

宋戴公



前799年—前766年
哀公子

宋武公

司空

前765年—前748年
戴公子

宋宣公



前747年—前729年
武公子

宋穆公



前728年—前720年
武公子,宣公弟

宋殇公

与夷

前719年—前710年

宣公子,前711年为华父督试杀

宋庄公



前710年—前692年

穆公子

宋闵公



前691年—前682年
庄公子,又称宋后湣公

宋前废公



前682年
庄公子

宋桓公

御说

前681年—前651年
庄公子

宋襄公

玆甫

前650年—前637年

桓公子,春秋五霸之一。

宋成公

王臣

前636年—前620年
襄公子

宋后废公



前620年
襄公子

宋昭公

杵臼

前619年—前611年
成公子

宋文公



前610年—前589年
成公子

宋共公



前588年—前576年
文公子

宋平公



前575年—前532年
共公子

宋元公



前531年—前517年
平公子

宋景公



前516年—前469年
元公子。《史记》记其名为“头曼”,《汉书·古今人名表》》作“兜栾”,考古青铜器作“栾”。执政期间一举灭曹。

宋君启 启
前469年
宋元公曾孙,祖父元公子公子褍秦,父公孙周

宋后昭公



前468年—前422年
宋君启弟,元公曾孙

宋悼公

购由

前421年—前404年
昭公子

宋休公



前403年—前381年
悼公子

宋桓侯

辟兵

前380年—前356年
休公子

宋剔成君



前355年—前329年
辟公子[7]

宋康王



前328年—前286年

宋剔成君弟,逐兄自立。前286年,齐闵王灭宋。


历代的皇帝有哪些?
下面是中国历代大大小小的皇帝。上古时代 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挚高辛氏 唐尧放勋 虞舜重华 夏 禹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予4 槐 芒3 泄 不降 扃 廑 孔甲 皋 发 癸 商 汤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

中国历史上所有朝代及皇帝
16.成汉 306-347 成都 四川成都 巴氐族 太宗武皇帝李雄 17.前凉 314-363 姑臧 甘肃武威 汉族 高祖明王张寔 18.后赵 319-351 襄国 河北邢台 羯族 高祖明皇帝石勒 19.前燕 337-370 龙城 辽宁朝阳 鲜卑族 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 20.前秦...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及皇帝顺序
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1、秦朝 秦始皇嬴政 秦二世嬴胡亥 秦三世嬴子婴 2、汉朝皇帝列表 西汉 汉高祖刘邦 汉惠帝刘盈 汉前少帝刘恭 汉后少帝刘弘 汉高后吕雉 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刘启 汉武帝刘彻 汉昭帝刘弗陵 昌邑王刘贺 汉宣帝刘询(刘病已) 汉元帝刘奭 ...

历史上所有皇帝的名字
1、嬴政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2、刘彻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

中国皇帝顺序表怎么排列?
一、中国主要王朝皇帝关系负责,通过世系表看历代皇帝顺序,西汉先后经历了刘邦、刘盈、刘恒、刘启、刘彻具体的如下图。二、三国两晋的世系表具体如下,三国时期魏国、吴国、蜀国相传帝王较少 三、南北朝时期,主要的国家帝王世系表,具体的如下图 四、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经历了从分裂走向统一,由大一统到...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还要有时间,姓名,年号,按顺序等)
参见吐谷浑首领列表 9 南北朝 9.1 南朝 9.1.1 宋 武帝 刘裕 少帝 刘义符 文帝 刘义隆 太子 刘劭 孝武帝 刘骏 前废帝 刘子业 明帝 刘彧 后废帝 刘昱 顺帝 刘淮 9.1.2 齐 高帝 萧道成 武帝 萧赜 郁林王 萧昭业 海陵王 萧昭文 明帝 萧鸾 东昏侯 萧宝卷 和帝 萧宝融 9.1.3 梁历代皇帝年号 武帝 萧衍 临贺...

中国的历代皇帝大全,名字和朝代和年代
京师(今北京市),闯王李自成。35. 清朝:1636年-1912年,盛京,京师(今辽宁沈阳)(今北京市),清(后金)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36. 中华帝国:1915年-1916年,北平(今北京市),洪宪帝袁世凯。37. 伪满洲:1932年-1945年,新京(今吉林长春),康 ...

中国历代皇帝表
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l、文帝丕 黄初 7年。2、明帝睿 太和 13年。3、齐王芳 正始 14年。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有谁知道中国历代所有皇帝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 上古时代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少昊 金天氏 颛顼 高阳氏 帝喾 高辛氏 帝挚 高辛氏 唐尧 放勋 虞舜 重华 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传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大全及简介 中国历代皇帝共有多少位
隋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即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隋朝皇帝列表: 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隋恭帝杨侑、隋秦王杨浩。5、唐朝历二十二代,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唐朝(618—...

特克斯县13468057002: 大宋皇帝顺序表及名字是怎样的?
僪黄奥贝: 宋圣祖赵玄朗、宋僖祖赵朓、宋顺祖赵珽、宋翼祖赵敬、宋宣祖赵弘殷、宋太祖赵匡... 宋朝皇帝顺序:1、宋圣祖赵玄朗: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公元...

特克斯县13468057002: 宋朝历代皇帝分别叫什么名字? -
僪黄奥贝: 宋朝上承五代、下启元朝就,分为北宋和南宋.共历时320年,有18个皇上.

特克斯县13468057002: 南宋皇帝 - 搜狗百科
僪黄奥贝: 宋朝有十八位皇帝,顺序为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眘、宋光宗赵敦、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宋恭帝...

特克斯县13468057002: 宋朝皇帝列表 -
僪黄奥贝: 北宋 宋太祖 赵匡胤(960年—976年) 宋太宗 赵匡义(976年—997年) 宋真宗 赵恒 (997年—1022年) 宋仁宗 赵祯 (1022年—1063年) 宋英宗 赵曙 (1063年—1067年) 宋神宗 赵顼 (1067年—1085年) 宋哲宗 赵煦 (1085年—1100年...

特克斯县13468057002: 宋朝历代皇帝列表及关系是怎样的?
僪黄奥贝: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 1、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原为后周大将,掌管殿前...

特克斯县13468057002: 宋代所有皇帝的名字 -
僪黄奥贝: 1、太祖 赵匡胤: 建隆 960年-963年十一月; 乾德 963年十一月-968年十一月; 开宝 968年十一月-976年十二月. 2、太宗 赵光义: 太平兴国 976年十二月-984年十一月 ; 雍熙 984年十一月-987年; 端拱 988年-989年; 淳化 990年-994年; ...

特克斯县13468057002: 宋朝的皇帝都有哪些?按顺序的.. -
僪黄奥贝:[答案] 北宋世系表 (960——1127) 赵弘殷 —┬—(1)宋太祖赵匡胤 │ 960—976 │ └—(2)宋太宗赵光义 —┬—(3)宋真宗赵恒 ———(4)宋仁宗赵桢 976—997 │ 998—1022 1023—1063 │ └— 商王赵元伤 ...

特克斯县13468057002: 宋朝皇帝顺序 -
僪黄奥贝: 1、第1位:赵匡胤,庙号—宋太祖,年号—建隆等(总共3个),在位时间960年—976年(总共16年).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