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四月里的山寺赏到了盛开的桃花,于是,他写下了什么

作者&投稿:由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出于哪首诗~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该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庐山上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诗中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与意外的欣喜。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趣味横生,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品。
白话译文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回答: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四月里的山寺赏到了盛开的桃花,于是,他写下了:《大林诗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作品简介:《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纪游诗,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作于江州(今九江)。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自己因惜春而怨恨春去无情,原来是对春天的错怪。春并未归去,不过是转到这山寺里来了。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和意外的惊喜,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品。
  3、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人间四方非彳亍人间蜀海大家都要干。


四月人间芳菲尽这古诗在那个年级
在三年级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中描绘了四月的人间芳菲已尽,而在山寺中的桃花却刚刚开始盛开。诗人常常惋惜春天离去无处寻找,却不知春天已经悄悄转到这里。这首诗通过描绘桃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诗人白居易在登山过程中发出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感叹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 一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

大林寺桃花是哪代诗人谁写的前两句是后两句是
大林寺桃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中表达作者惜春、恋春的诗句是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古代诗人吟诵四月天的诗句有哪些?
把小船停放拴在岸边的古木树荫下;拄着拐杖走过桥的东边恣意观赏这春光。杏花时节的蒙蒙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吹拂着脸庞的微风已感觉不到寒意,嫩绿的柳条随风舞动,格外轻飏。4、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填写桃花诗,人间四月芳菲尽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赏析该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是()代诗人谁的诗作题目芳菲指的是...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此处的山应该是江西庐山

《大林寺桃花》怎么背?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注释 (1)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2)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3)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4)尽:指花凋谢了。(5)山寺:指大林寺。(6)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白居易哪首诗里的?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盛开是白居易什么里的是诗句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者是白居易代诗人
作者是白居易代诗人  我来答 首页 在问 全部问题 娱乐休闲 游戏 旅游 教育培训 金融财经 医疗健康 科技 家电数码 政策法规 文化历史 时尚美容 情感心理 汽车 生活 职业 母婴 三农 互联网 生产制造 其他 日报 日报精选 日报广场 用户 认证用户 视频作者 日报作者 ...

乌审旗18810053473: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四月里的山寺赏到了盛开的桃花,于是,他写下了什么 -
彩琬太儿: 1、回答: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四月里的山寺赏到了盛开的桃花,于是,他写下了:《大林诗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作品简介:《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纪游诗...

乌审旗18810053473: 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大林寺桃花》是什么 -
彩琬太儿:[答案]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七绝是一首纪游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初夏作于江州.诗意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

乌审旗18810053473: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
彩琬太儿: 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道出了山地气候与平原气候的差异. 山地垂直气候与诗歌唐代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形象地反映了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在山区物候的垂直差异.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庐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 100~1 200米间,它比"人间"(九江市的平地,平均海拔32米)气温要低6℃左右,因此,桃花开放的时间要落后20~30天,所以山上的物候比山下的物候推迟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乌审旗18810053473: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
彩琬太儿: 这句话描写出了是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 这句话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原文如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乌审旗1881005347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解释 -
彩琬太儿: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山外春已归去的时节,在山中却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色.这种自然界的强烈反差,令诗人产生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复杂感慨.从字面上,诗人在登山之前,曾为春光逝去而怨恨或失望,当一片春景映眼帘时,又感到一些由衷的惊喜与无奈的宽慰.或许这种感慨,表面上是由自然景色变化而发,实际上是曲折地反映出他悲凉而惆怅的情怀.

乌审旗18810053473: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句大意是:农历的四月,春去夏来,山外的百花都已凋谢了,而山顶大... -
彩琬太儿:[选项] A. 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B. 受地形的影响 C.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D. 人为因素造成的

乌审旗18810053473: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庐山海拔1474米游览时写下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庐山的山上为什么春天比... -
彩琬太儿:[答案] 道理其实很简单. 相信您也知道“高处不胜寒”,庐山的海拔高度比较高,因此气温也会相对山下更低一些,所以桃花盛开的就比山下更晚一些. 祝您有一个好心情~

乌审旗1881005347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作者是谁? -
彩琬太儿: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乌审旗18810053473: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请你谈谈这两句诗中所含的物候知识. -
彩琬太儿:[答案] 四月份花儿都已凋谢,山里的气候较之山下的回暖的慢一些,所以山下的都谢了,山上寺庙的还在怒放中

乌审旗1881005347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完整诗句 -
彩琬太儿: 下一句是: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大林寺桃花》,作者白居易,全诗是:大林寺桃花唐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