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留鞭子的风俗是从哪个皇帝开始的??

作者&投稿:扶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从哪个皇帝开始堕落下去的?~

满清一朝实际上没有真正的昏庸之君(当然傅仪那样亡了国就从皇帝变傀儡小丑的不算),但是满清的制度落后了。
秦亡于政,清亡于制。
秦朝存在了十几年就由于政令的严酷灭亡在了声势浩大的农民军与诸侯复辟实力中,但中国的封建王朝与郡县制却传承了2000年。满清则不一样,它在中原王朝羽化的脆弱期打断了文明进程,而后建立了更加专制的王朝,可以说它继承了文明糟粕以维持统治,却让整个中华文明开始落后于世界

清代皇帝的婚前礼,由传统的“六礼”减为纳采与大征(纳征)两种礼节。纳采礼本为男家遣媒妁前往女家求婚,获女家同意之后,再正式遣一使者到女家致以薄礼,以为求婚之成。
历代纳采礼,男家向女家所致礼物,既有实用之物,又有象征之物。清代皇帝大婚的纳采礼物为配有鞍辔的文马四匹、甲胄十副、缎百匹、布二百匹,顺治朝还包括金茶筒(喝奶茶用的茶壶,民间也称为多穆壶)1个、银盆2个。
纳采礼之后举行纳采宴。清代皇帝大婚的纳采宴的承办,改变了主宾关系,并不是由皇后父母设宴款待皇帝派出的使者,而是皇帝要派大臣代表他,赐宴皇后父母。
婚成礼是皇帝大婚的高潮,只有经过这一礼仪,双方才可以确立夫妇之关系,其程序包括册立奉迎礼、合卺礼,并且尚有坐帐礼、跨火盆与马鞍的习俗。
清代皇帝大婚迎娶皇后所用凤舆,并非是与百姓一样的红色喜轿,而是帝王专用的明黄色轿,并且上面没有“喜”字。皇后乘坐凤舆入宫时,要提前在凤舆内放置御笔“龙”字。
皇后头遮绣龙凤同合纹的红缎盖头,坐在凤舆内向宫中行进时,一手持金质双喜“如意”,一手持苹果,以谐音平安如意。
到了乾清门,才算到了皇帝之“家”,于是皇后在乾清宫阶下轿,交出手中的如意和苹果,还要再怀抱一个金宝瓶跨过火盆,才能进殿内,等到了洞房坤宁宫时,还要跨过马鞍,才能行合卺礼。
婚礼诸礼中真正代表男女成为夫妇的是合卺礼。合卺礼为现代所说的喝交杯酒之源。

扩展资料:
清朝皇帝的大婚礼仪并不是一开始就被确立下来的。清太祖娶叶赫氏时,仅仅率众贝勒迎亲,举行大宴,而并没有固定的仪注,清太宗时立后也仅行了册立礼,皇帝大婚亦未成定则。顺治八年,清世祖大婚,才开始确立了皇帝纳后仪。
清代民间嫁娶要行六礼,所谓“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与民间嫁娶不同,皇帝大婚不需要问名、纳吉和请期,皇帝也不可能亲迎(一般是谴使奉迎),所以皇帝大婚礼仪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纳采和纳征(皇家称大征)。
在大婚使前来册封前,皇后的仪仗就要在宅邸内等待,大婚使到时,皇后的父亲要率领亲属着朝服在门外迎接,皇后本人则在庭中迎接,皇后母亲及家中女眷也都要在庭中着朝服跪迎,等待使臣入内册封。之后鼓乐、仪仗导引在前,皇后凤辇随其后,有中门进入中宫,行至太和殿外台阶,皇后下辇入宫。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揭秘清代皇帝的大婚礼仪

清朝之前,汉族男子是不留辫子的。剃发留辫原本是满族人的风俗。1621年,努尔哈赤攻下辽沈后,即大规模的强迫汉人剃发留辫。1644年,清兵入关,在攻占北京,尤其是在攻占南京之后,厉行剃发令,“叫官民尽皆剃头”,违令者“杀无赦”。当时不仅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令,而且还有“一个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之令。[1]因为中国古代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祖训,所以,剃法留辫实质违背了汉族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感情,于是,在清朝初期有许多人宁愿掉了脑袋也不愿理发,比如历史上有名的“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等民族悲剧。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剃发留辫凭借政权的力量由满族的风俗变成了满汉民族共同的风气。从此,中国男人在脑后就多了一条长长的发辫。

随着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的不断发展,有许多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的文化和先进的技术。他们同时也耳濡目染了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当时,由于中国的落后,中国人脑后的辫子被西方人蔑称为“pigtail”(猪尾巴)。为了改变这种受歧视的状况,有些留学生把辫子盘起来;胆大的比如陈独秀、邹容和张继,把辫子剪掉了。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进呈《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以辫子不利于打仗、不便用于机器、不利于卫生,且为外人耻笑,主张剪辫断发。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民主思想的勃兴,留辫成了效忠清朝的标志之一,剪辫子就成了革命党人的标志,表示要与清政府彻底决裂。辛亥革命胜利之后,剪去辫子成为一种时尚,它象征着人们告别旧时代,迎接新社会的到来。但是,当时敢于剪除辫子的是一些年轻人,许多人特别是老人害怕清朝会卷土重来,于是就把辫子盘起来,戴上帽子。辫子在中国社会不仅是一束头发,“它维系着家家户户同王朝和传统之间的一种历史联系,因此,剪辫断发不啻是一种严肃的政治选择了”。[2]但是,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大总统令中规定中华国民的公民必须剪除辫子。在此之后,剪辫不再是一种新风尚,而是一种正当的必须执行的命令。在这些被剪除中,最值钱的是两江总督瑞方的儿子的辫子花去了8000元。可笑的是,不是说剪去辫子用了这笔钱,而是他和在英国读书的儿子为剪鞭子与否的争论花去了8000元的电报费。后来,儿子仍然剪去了辫子。1919年,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在他的外国老师的劝说下,也剪除了象征大清国的辫子。虽然剪辫与否本身并不能给社会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在中国近代历史特定的环境下,它反映了人们观念的变革。

  清军于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入关时曾颁发“剃发令”,因引起汉人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公开废除此令。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汉臣孙之獬受到其他汉大臣的排挤,恼羞成怒之下向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发“剃发令”。于是,1645年6月15日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请参考 剃发令)

皇太极入关之后,就开始陆续强迫所统辖地区的汉人留辫子了~


励志的话:不羡慕谁,也不埋怨谁,做一个可爱的人
鞭子没了,但神在。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当你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坚持一下。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不是天才,但我愿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就让所有的困苦艰难一起来吧,因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0、你若将过去抱的太紧,怎么能腾出手来拥抱现在?不敲几下,你不可能...

春节的来历(完整)?
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

你的家乡有哪些充满年味儿的习俗?过年你都会做哪些富有仪式感的事?
1、挂礼灯 腊月二十九就开始挂礼灯了,礼灯其实就是红灯笼。那些礼灯都是每家每户自己做的,就是用红纸,竹条织成笼状就成了。做礼灯是有规定的,只得让辈份最大的来做,我们这些小辈并不得参与。这是一种习俗,意味着来年红红火火。2、放小炮 从挂礼灯这天开始,小孩儿们也开始放小炮儿了,...

歇后语和谚语的大全
4、寒从脚起,病从口入 5、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6、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7、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8、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9、有福同享,有难同当。10、邻居好,赛金宝。11、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12、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13、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14、交人...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是什么意思
甚至有可能花木兰是在西市买的马,东市买的鞭子。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鞍鞯”和“长鞭”押韵,让唱诗人更适合演唱。反正就是花木兰去市场买了匹战马。这种把一件事情分成长短一样的几个排比句来说,内容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修辞方法,我们称之为“排句互文”。说到互文,很多朋友知道《木兰辞》里还有“开我...

桓仁满族自治县的历史文化
满族的丧葬、祭祀风俗满族丧葬习俗虽较之过去较大变化,但在满族聚居的一些地区,仍然存留着过去的一些丧葬遗俗,如指路,报庙、哭九场、送褡裢等。现在,人死后,一些地方还有停留三天的风俗习惯,儿女经及至亲晚辈们都要穿孝服、戴黑纱以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大家帮帮忙,告诉我汉字谐音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
明代一考官想除一考生之名,出上联试之,考生应以下联,功名得留。“打铁锤鸣”谐“打叠除名”,“弹棉弓响”谐“但愿公想”,即从国家社稷出发 三十五乞丐分符,教化大行于郡邑;优伶秉铎,弦歌遍沐于胶庠。清松陵有富人生性鄙吝,以叫化得名,康熙年间援例加纳为县令,同时有某人以善歌而得选某省教职,乃有是联...

有谐音歇后语,谐音古诗,谐音对联,谐音字谜吗?
黄花岗,岗花黄,黄照碧血,血染黄花留芳阁。绿水河,河水绿,绿映白塔,塔印绿水存真容。听雨,雨住,住听雨楼也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滔滔,观,观,观数字联水冷金寒 火神庙 大兴土木南腔北调 中军官 什么东西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花甲重开 外...

科学家的故事(2位古代,2位现代)
从此,苏步青头戴一顶父亲编的大竹笠,身穿一套母亲手缝的粗布衣,赤脚骑上牛背,鞭子一挥,来到卧牛山下,带溪溪边。苏步青家养的是头大水牛,膘壮力大,从不把又矮又小的牧牛娃放在眼里。有一次,水牛脾气一上来,又奔又跳,把苏步青摔在刚刚砍过竹的竹园里。真是老天庇佑,他跌在几根竹根中间,未有皮肉之苦,逃过...

写字谜语和谐音的古诗、歇后语。
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流神)。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耗子掉到水缸裏---时髦。(湿毛)。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货轮出了海...

祁门县18519432106: 为什么清政府要老百姓留长辫子? -
阎昂京必: 满清时期留辫子主要是满洲人的习俗,来源有很多说法: 1,古代东方民族中有留辫子的,满洲人继承了这个习俗. 2,古代东方民族中,士兵留辫子,满洲人全民皆兵,所以留辫子. 3,满洲...

祁门县18519432106: 紫禁城内的三鞭子是怎么回事 -
阎昂京必: 这种仪式在清朝以前就有,成为净鞭或者静鞭.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停止交谈保持安静,各归各位.静鞭:一称鸣鞭,仪仗的一种.上朝时,鸣鞭振响,叫人肃静.百官上朝,司职太监挥鞭作响,...

祁门县18519432106: 清朝皇帝上朝为何抽三鞭子 -
阎昂京必: 净鞭,也叫静鞭,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振动时发出响声,叫人肃静.表明皇帝上朝,所有人要肃静的意思. “净鞭”也叫“静鞭”,用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很响,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安静,所以叫“净鞭”或“静鞭”.《元曲选》马致远“陈抟高卧四”:“早听得净鞭三下响,识甚酬量!”就是这种“净鞭”.《水浒全传》第一回就有“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祁门县18519432106: 清朝的时候皇帝上早朝为什么太监要在地打鞭子?
阎昂京必: 这是我国古代宫廷举行“朝会”(朝廷举行重大典礼时接受群臣朝拜)时礼仪中的一个环节,称为“鸣鞭”俗称“响净鞭”.早在清朝以前就有了. “净鞭”也叫“静鞭”,用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很响,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安静.“鸣鞭”就是“响净鞭”.清朝从康熙八年以后,每次“朝会”都有两次“鸣鞭”:一是皇帝从中和殿出来到达太极殿(金銮殿)时,銮仪卫官高喊“鸣鞭!”于是响三下净鞭;还有一次是典礼完毕,又响三下净鞭,皇帝起驾回宫,群臣才退下. “鸣鞭”或“响净鞭”是我国封建时代君主专制威权的表现之一.

祁门县18519432106: 为什么古代男的头,前面是光的,后面留个大鞭子?为什么前面是光的? -
阎昂京必: 清朝统治者是满族,入关前生活在长白山附近,金国也是他们.后来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又改名清朝.他们的习俗就是前半部分剃光,后面留鞭子.其实前面头发剃光,后面的头发不可能有那么粗的鞭子,所以古代人也经常在鞭子里夹上马尾或者线之类的东西.入关的时候不还是要求明朝留下的汉族留发不留头的吗,不剃发就要杀头.

祁门县18519432106: 为何古代的男子要留鞭子呢?
阎昂京必: 只有清朝男人留辫子 满族男子留辫子最早应该起源于古代渔猎时期的生产生活.满族男子抛光额头续留发辫完全是出于本民族的劳作方式以及对于萨满神明的原始崇拜....

祁门县18519432106: 为什么清朝人要留辫子? -
阎昂京必: 因为留辨子是满族人的风俗,大清是满族人所创,所以要约束所有人都留辫子 还有,顺治登基后,也就是入关之后,其14叔多尔衮下令全民剃发.早在皇太极之时,曾有10个字 说的就是剃发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祁门县18519432106: 为什么清朝的男人都留辫子??? -
阎昂京必: 满人留发最出的原因可能与满人信奉的萨满教义有关系,萨满教主张崇拜万物,山川、河流、树木、花草、动物所有大自然中的一切萨满教都尊重它们,这叫:万物有灵.与现代观念里面我们推崇的爱护大自然,爱护动物的观点很一致,可以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