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水产业

作者&投稿:宓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水产业的现状~

1985年世界水产品总产量(不包括藻类)8490万吨中,海洋鱼类约占75.5%,淡水鱼类约占 9.9%,溯河降海鱼类约占2.8%,甲壳类约占4%,软体动物类约占7.2%。以水产品出自的水域划分,海洋产量约占88%,内陆产量约占12%。1985年世界海藻产量约为358.2 万吨(鲜重)。年产量在100万吨以上或接近100万吨的有日本、苏联、中国、美国、智利、秘鲁、挪威、印度、南朝鲜和印度尼西亚等20个国家和地区,其全部产量约占世界年总产量的75~80%。1950年全部发展中国家的产量只有发达国家的1/3,而1970年的产量则已略超过发达国家的全部产量,估计今后全部发展中国家产量有可能进一步超出发达国家的产量。世界水产品总产量中,供食用的约占70%(1982),其他用于鱼粉、鱼油等非食品加工。80年代初全世界有100~400总吨的渔船约20000艘,总吨位共约1200万吨,此外还有300万艘小船和独木舟从事渔业。全世界渔民总数约有1600万人(其中部分为兼业),此外还有更多的人参与渔业有关的工作。多数渔民分布于发展中国家。渔业是许多国家外汇收入来源之一,也是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部门。各生产国的水产品大部分在国内市场销售,但水产品的国际贸易在1970~1980年间,按重量计增加了34%,金额增加了4倍。1985年世界水产品出口总量为1254.27万吨,价值169.41亿美元。主要输出国有日本、加拿大、美国、挪威、丹麦等,其中日本、美国同时也是重要的输入国。中国东南所面临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总面积为472.7万平方公里,其中水深200米以内、适宜渔业生产的大陆架面积有153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面积2万平方公里中可供人工养殖的面积约在 1.3万平方公里以上。淡水水域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可供养殖的水面达5 万平方公里。1986年中国水产业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1.1%。水产品总产量为823.5万吨,仅次于日本和苏联,占世界第3位。总产量中海洋产量475.3万吨(其中鱼类占65%,虾蟹类占16%,海藻占5%,贝类占14%),内陆水域产量 348.2万吨。水产品出口量达6万吨。1986年全国国营水产品加工企业有120余个,每年加工水产品约113万吨。此外许多小加工厂遍布沿海200多个县,大多生产盐干鱼、鱼露及鱼粉等。制冰冷藏事业也已形成相当规模。1982年全国有大小冷库250余座,冷藏能力25万吨/日,冻结能力8000吨/日,制冰能力7000吨/日;此外农村集体渔业企业也建成中小型冷库129座,冷藏能力约3万吨/次,弥补了国营冷库冷藏能力的不足。

水产业又称渔业,是指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水域或开发潜在水域,采集、栽培、捕捞、增殖、养殖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或其他水生动植物产品的行业。包括采集水生动植物资源的水产捕捞业和养殖水生动植物的水产养殖业两部分。广义的水产业还包括水产品的贮藏、加工、综合利用、运输和销售等产后部门,渔具、渔船、渔业机械、渔用仪器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制造、维修、供应等产前部门以及渔港的建设等辅助部门,它们与捕捞、养殖和加工部门一起,构成统一的生产体系。


按生产性质、功能和方式分类,水产业可以分为水产捕捞业、水产养殖业、水产栽培业、水产采集业和水产品加工业等。中国的渔业,可按所有制性质可分为国有渔业、集体渔业、个体渔业、私营渔业、联合体渔业和三资企业渔业等。


水产品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尤其是鱼类的蛋白质高、脂肪低、胆固醇少,是人们喜欢吃的食物之一,常见鱼类的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等。我国的许多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品在国际上都颇具盛名,如对虾、海参、鲍鱼、扇贝、珍珠等。


发展水产业对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有着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水产业,可以为食品、医药、饲料、制革和工艺品提供原料;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质食品有利于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实现农业生产各部门的良性循环。

江南素称“鱼米之乡”,渔业、水产业有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渔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当时主要是以捕捞为主,后来, 随着“四大家鱼”人工繁殖的成功,逐步从捕捞为主转变为以养殖为主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商品鱼基地建设为基础,广大渔业科技人员总结和推广了各类养殖水面的高产精养和综合开发模式,渔业生产进入了以精养高产为主导的快速发展时期。20个世纪80年代初,长期困扰人们的“吃鱼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随着改革的深化,水产品价格的放开,各地政府和水产部门及时调整工作重点,一方面,加大水产品加工和市场流通的开发力度,挖掘水产品市场潜力,根据市场需求,大力推广轮捕轮放、混合套养技术,逐步将水产品市场从季节性集中销售转向常年鲜活销售和深精加工品销售;另一方面,引进、推广名特优新养殖品种,推动渔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全省水产行业坚持以种苗工程建设为龙头,以优化结构、提升水产品品质和渔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以产业化建设为目标,渔业生产进入以质量为主导的快速发展新阶段。
湖南是“全国渔业十强省”之一
湖南渔业总体实力较强,已跻身于“全国渔业十强省”。渔业发展从“以捕为主”到“以养为主”,人工养殖从人放天养、粗放经营到精养高产高效集约化经营。渔业经济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产业化经营的商品经济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卖方市场已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买方市场。1998年,全省水产品产量达到116.78万吨,比1949年的4.34万吨增加112.44万吨,增长26倍;产值79.57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1949年的0.03亿元(1950年不变价)增长226倍;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到17.97公斤,比1949年的1.45公斤增加16.52公斤,增长11倍。尽管1998年湖南渔业受到历史上特大洪涝灾害的侵袭,渔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仍达到2407元,率先奔向小康生活。
湖南渔业在农业、农村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渔业的发展对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开辟地方财源,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1998年,全省渔业总产值79.57亿元,年均递增11.7%,是湖南农村经济中发展最快、最稳,且又最具优势的产业之一。全省有28个县(市、区)渔业总产值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0%以上。其中湘阴、华容、沅江、汉寿、鼎城等县市区渔业总产值在3亿元以上,占农业总产值20%左右。1998年,全省乡村办渔场1819个,年产水产品18.8万吨,实现利润2.89亿元,上交乡、村积累7821-万元,成为乡村两级财源的重要渠道、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稻田养鱼作为省政府十二大农业重点工程之一已经成为边远贫困地区人们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总之,水产品已经发展成为湖南继水稻、牲猪之后的第三大宗农产品,渔业已成为湖南农业、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改革开放给渔业发展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这主要是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渔业生产经营新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如租赁制、股份制、多种承包(风险承包、招标承包、集团承包)制等的推行,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投入,从而使渔业生产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渔场办公司、公司联市场、市场牵农户,从单一生产经营转变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 全省水产资源逐步得到全方位的开发,渔业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增长方式也发生了转变。比如说,大水面包括大中型水库水面的开发利用,在经营体制上,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制合作等形式开发,建立水面流转机制,水面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在技术上,积极推广运用增养新技术,从内湖、水库扩展到哑河、溪河和江河外湖;从局部围栏发展到直接精养;从围栏投饵精养到以开展节粮型围栏精养为主;从单纯围栏养殖到增养殖结合; 从单一渔业向渔牧、渔禽结合。1998年,全省大中型养殖水面达17.3万公顷,产量14.6万吨,每公顷产量840公斤。稻田养鱼主要是改革传统的养殖方式、方法,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高垄低沟”、“田凼沟结合”、“稻萍鱼”等高产模式并加以推广,同时扩大放养品种(杂交鲤、罗非鱼、白鲫、草鱼等)。 1998的稻田养鱼实收面积32.4万公顷,成鱼面积每公顷产量306公斤。
在改革开放中,渔业多渠道流通体制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这种体制,也就是产供销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国营、集体、大批生产者和个体商贩进入市场,从而形成一个开放型、多元化、少环节、多渠道的水产品流通体制。同时,以水产品专业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岳阳“洞庭渔都”、株洲、湘潭、常德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祁阳大忠桥等水产品集贸市场相继建成。1998年,全省水产商品总量为100.29万吨,商品率85.88%,调出省外17.3万吨,其中出口2900吨。
渔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发展后劲
湖南渔业生产前景好,潜力大,发展后劲足,这固然是由于水面广,水产资源丰富,渔业发展具备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主要是由于湖南各地正采取基地精养、法律保障、 科技先导等措施。可以预料,21世纪的湖南渔业,将是高产高效的湖南农业的又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一是基地精养。湖南已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市场需求出发,认真分析了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渔业产量中滤食性的鲢鳙鱼等低档产品占60%以上的现状,提出了“压缩鲢鳙鱼,增加草食鱼,扩大杂食鱼, 套养名贵鱼”的措施,努力发展高效渔业。并通过引进世界银行软贷款、争取国家投资、发动广大群众集资和以劳代资,全省各地已兴建了近7万公顷商品鱼基地。1998年,全省池塘精养水面13.5万公顷,占全省养殖水面的33.2%, 产鲜鱼66.17万吨,占总产的56.66%,平均亩产326公斤,比全省平均亩产高134公斤。
二是法律保障。湖南渔业生产开始步入以法治渔,依法兴渔的阶段。随着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颁布实施,湖南省也相应制定了《湖南渔业条例》,还配套制定了《湖南省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使用办法》、《湖南省渔船渔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新鱼塘开发建设基金的征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多项渔业政策,使渔业生产和管理做到了有法可依, 并沿着法制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专业渔政执法队伍逐步建立健全。现在,全省共有各级渔政管理机构129个,渔政管理人员750名,为实行依法治渔奠定了基本的组织基础。渔政人员全面宣传渔业法律法规和有关科学知识,开展打击电鱼、毒鱼、炸鱼以及布围子、迷魂阵等有害渔具的专项治理行动,实行禁渔区、禁渔期制度和渔业环保监测、监督机制,遏制水产资源衷退和渔业水域的污染,促进水产资源的回升,提高天然捕捞渔业的产量。保护水生生物种群的种质资源和多样性,促进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通过建立张家界国家级大鲵自然保护区和大鲵救保中心,强化和推动了对水产野生动物的资源保护工作。同时,通过上述法规政策的贯彻实施,开辟了新鱼塘开发建设基金、排污水费、渔业资源保护费等规费收入多条渠道,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为渔业的发展建立了稳固的投入机制, 保障了渔业生产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是科技先导。湖南渔业、水产品科技从零起步,近些年来,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据统计,全省共取得省级以上技术部门鉴定的水产科研、教育、推广成果100多项,其中3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获国家发明奖,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0多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0项获部省级“丰收计划”等级奖。上述科研成果有90%以上的应用于实践,渔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达到36%,全省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推广以“丰收计划”为龙头的高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项目,累计实施面积8万公顷,共增产鲜鱼8000多万公斤,创社会渔业产值近7亿元。由于其辐射带动作用,全省池塘养殖产量大幅度提高。家鱼人工繁殖技术、草鱼抗病品种选育、大面积池塘精养高产综合养殖技术、“暴发性”鱼病防治技术等研究成果的推广,推动了渔业生产的大发展。中华鳖、乌龟等名特优水产品种的胚胎发育、人工繁殖及其工厂化养殖技术、鳖饲料配制技术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省内空白,达到国内同行先进水平。牛蛙配合饲料、乌鳢口服液等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权。甲鱼工厂化快速养殖技术、稻田模式化养殖高产技术和湖泊养殖高产技术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全国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到1998年,湖南已拥有一支1900多人的水产专业科技队伍,建有一个省级和5个市级水产研究所,省地市级水产技术推广站9个,乡镇水产技术推广站392个,配备乡镇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人员871人,初步形成以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为龙头,以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为中心,以乡(镇)水产技术推广站为骨干,以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与此密切相关的,是渔业种苗体系也逐步完善。国家级湖南鱼类原种场、中华鳖原种场建设以来,以省级建设原种场为龙头,市州建设良种场为主体,县市建设苗种场为基础,分片建设特色品种繁育基地为重点的水产种苗供应体系日趋完善。1998年,全省共有国家级原种场2个,地县良种场16个,苗种场72个,生产鱼苗247亿尾,培育鱼种53亿尾,保证了渔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甲鱼的养殖
甲鱼,又称团鱼,学名为中华鳖,它是一种名贵食用水产动物。繁养甲鱼低投入,高产出,见效快。1972年,酃县(现为炎陵县)渔场首次获得鳖的人工孵化及饲养的成功。1974年—1979年,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鹤龙湖农场与湖南省水科所协作,开展了甲鱼的人工养殖技术研究,摸索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人工养殖技术,创造了升温孵化和冷水催化的新技术,缩短了孵化时间,简化了人工繁殖技术,同时,还成功地进行了鱼、鳖结合的养殖试验,取得了每667平方米水面生产商品鳖、商品鱼各150公斤的好成绩。
甲鱼生殖生理的研究带动了甲鱼的人工养殖
中国工程院院士、鱼类生理学家、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筠先生一直从事鱼类研究,对甲鱼的研究造诣颇深。1979年,湖南省科委下达了“鳖的繁殖和理与养殖”研究课题。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和汉寿县特种水产研究所接受这一任务。
湖南省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于1986年开始探索利用地热打破甲鱼的休眠规律,使甲鱼不受冬季低温的影响,辅之人工投放甲鱼饵料,改变其生态营养条件,达到使其快速生长的目的。这项研究取得了成功,每平方米水面可年产甲鱼2.12公斤。之后,又开展了人工饲养条件下甲鱼生长规律的研究。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甲鱼生长速度加快,个体均重4.2—5.5克的稚甲鱼通过365——414天的饲料期,个体均重可达308.4—342.3克,成活率达到80%以上。与此同时,还对利用地热养殖甲鱼的工程设计进行了研究,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甲鱼病害如红脖子病、红底板病、腐皮病、水霉病、干瘪病等进行了预防与防治的研究。这一系列的研究为甲鱼的人工养殖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为湖南省广泛开展人工饲养甲鱼作了成功的前期探索。
甲鱼饲料的研究成功促进了甲鱼生产的专业化
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从事甲鱼营养研究的专家们从甲鱼的营养生理研究着手,系统地研究了甲鱼的营养需要和人工配合饲料技术,提出了不同生长阶段甲鱼的营养生理指标。他们发现,使用配合饲料养甲鱼,在同等条件下,比传统甲鱼养殖技术缩短养成周期1.5年,幼甲鱼养殖饲料系数2.92,相对生长增长率为37.53%,个体日均增重0.31克。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甲鱼的生长速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为甲鱼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提供了可能。这项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改变了我国甲鱼养殖长期依赖天然饵料和鳗鱼饲料的局面。1990—1994年推广应用49.22公顷,新增产值5379.72万元。
甲鱼的人工养殖技术在湖南已经逐步完善与配套,这是粗放经营逐渐向集约经营转变的必要条件。1994年由湖南省科委以“甲鱼工厂化快速高产配套养殖技术研究”作为难题公开招标项目向全社会公开招标,湖南省水产研究所、慈利县畜牧水产局和衡阳市白鹭湖农场有限公司共同揭标,并获得成功。这个项目,对稚、成甲鱼养殖技术,包括饲料及投喂技术、水质调控技术以及甲鱼疾病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达到了甲鱼加速生长、降低饲料系数、提高成活率和增加效益的目的,为发展我国甲鱼人工养殖事业,提供了比较成熟的、利用多种能源、大规模工厂化养殖的技术保障。

返回主页

江南素称“鱼米之乡”,渔业、水产业有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渔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当时主要是以捕捞为主,后来, 随着“四大家鱼”人工繁殖的成功,逐步从捕捞为主转变为以养殖为主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商品鱼基地建设为基础,广大渔业科技人员总结和推广了各类养殖水面的高产精养和综合开发模式,渔业生产进入了以精养高产为主导的快速发展时期。20个世纪80年代初,长期困扰人们的“吃鱼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随着改革的深化,水产品价格的放开,各地政府和水产部门及时调整工作重点,一方面,加大水产品加工和市场流通的开发力度,挖掘水产品市场潜力,根据市场需求,大力推广轮捕轮放、混合套养技术,逐步将水产品市场从季节性集中销售转向常年鲜活销售和深精加工品销售;另一方面,引进、推广名特优新养殖品种,推动渔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全省水产行业坚持以种苗工程建设为龙头,以优化结构、提升水产品品质和渔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以产业化建设为目标,渔业生产进入以质量为主导的快速发展新阶段。
湖南是“全国渔业十强省”之一
湖南渔业总体实力较强,已跻身于“全国渔业十强省”。渔业发展从“以捕为主”到“以养为主”,人工养殖从人放天养、粗放经营到精养高产高效集约化经营。渔业经济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产业化经营的商品经济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卖方市场已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买方市场。1998年,全省水产品产量达到116.78万吨,比1949年的4.34万吨增加112.44万吨,增长26倍;产值79.57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1949年的0.03亿元(1950年不变价)增长226倍;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到17.97公斤,比1949年的1.45公斤增加16.52公斤,增长11倍。尽管1998年湖南渔业受到历史上特大洪涝灾害的侵袭,渔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仍达到2407元,率先奔向小康生活。
湖南渔业在农业、农村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渔业的发展对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开辟地方财源,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1998年,全省渔业总产值79.57亿元,年均递增11.7%,是湖南农村经济中发展最快、最稳,且又最具优势的产业之一。全省有28个县(市、区)渔业总产值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0%以上。其中湘阴、华容、沅江、汉寿、鼎城等县市区渔业总产值在3亿元以上,占农业总产值20%左右。1998年,全省乡村办渔场1819个,年产水产品18.8万吨,实现利润2.89亿元,上交乡、村积累7821-万元,成为乡村两级财源的重要渠道、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稻田养鱼作为省政府十二大农业重点工程之一已经成为边远贫困地区人们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总之,水产品已经发展成为湖南继水稻、牲猪之后的第三大宗农产品,渔业已成为湖南农业、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改革开放给渔业发展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这主要是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渔业生产经营新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如租赁制、股份制、多种承包(风险承包、招标承包、集团承包)制等的推行,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投入,从而使渔业生产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渔场办公司、公司联市场、市场牵农户,从单一生产经营转变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 全省水产资源逐步得到全方位的开发,渔业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增长方式也发生了转变。比如说,大水面包括大中型水库水面的开发利用,在经营体制上,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制合作等形式开发,建立水面流转机制,水面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在技术上,积极推广运用增养新技术,从内湖、水库扩展到哑河、溪河和江河外湖;从局部围栏发展到直接精养;从围栏投饵精养到以开展节粮型围栏精养为主;从单纯围栏养殖到增养殖结合; 从单一渔业向渔牧、渔禽结合。1998年,全省大中型养殖水面达17.3万公顷,产量14.6万吨,每公顷产量840公斤。稻田养鱼主要是改革传统的养殖方式、方法,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高垄低沟”、“田凼沟结合”、“稻萍鱼”等高产模式并加以推广,同时扩大放养品种(杂交鲤、罗非鱼、白鲫、草鱼等)。 1998的稻田养鱼实收面积32.4万公顷,成鱼面积每公顷产量306公斤。
在改革开放中,渔业多渠道流通体制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这种体制,也就是产供销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国营、集体、大批生产者和个体商贩进入市场,从而形成一个开放型、多元化、少环节、多渠道的水产品流通体制。同时,以水产品专业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岳阳“洞庭渔都”、株洲、湘潭、常德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祁阳大忠桥等水产品集贸市场相继建成。1998年,全省水产商品总量为100.29万吨,商品率85.88%,调出省外17.3万吨,其中出口2900吨。
渔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发展后劲
湖南渔业生产前景好,潜力大,发展后劲足,这固然是由于水面广,水产资源丰富,渔业发展具备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主要是由于湖南各地正采取基地精养、法律保障、 科技先导等措施。可以预料,21世纪的湖南渔业,将是高产高效的湖南农业的又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一是基地精养。湖南已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市场需求出发,认真分析了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渔业产量中滤食性的鲢鳙鱼等低档产品占60%以上的现状,提出了“压缩鲢鳙鱼,增加草食鱼,扩大杂食鱼, 套养名贵鱼”的措施,努力发展高效渔业。并通过引进世界银行软贷款、争取国家投资、发动广大群众集资和以劳代资,全省各地已兴建了近7万公顷商品鱼基地。1998年,全省池塘精养水面13.5万公顷,占全省养殖水面的33.2%, 产鲜鱼66.17万吨,占总产的56.66%,平均亩产326公斤,比全省平均亩产高134公斤。
二是法律保障。湖南渔业生产开始步入以法治渔,依法兴渔的阶段。随着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颁布实施,湖南省也相应制定了《湖南渔业条例》,还配套制定了《湖南省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使用办法》、《湖南省渔船渔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新鱼塘开发建设基金的征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多项渔业政策,使渔业生产和管理做到了有法可依, 并沿着法制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专业渔政执法队伍逐步建立健全。现在,全省共有各级渔政管理机构129个,渔政管理人员750名,为实行依法治渔奠定了基本的组织基础。渔政人员全面宣传渔业法律法规和有关科学知识,开展打击电鱼、毒鱼、炸鱼以及布围子、迷魂阵等有害渔具的专项治理行动,实行禁渔区、禁渔期制度和渔业环保监测、监督机制,遏制水产资源衷退和渔业水域的污染,促进水产资源的回升,提高天然捕捞渔业的产量。保护水生生物种群的种质资源和多样性,促进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通过建立张家界国家级大鲵自然保护区和大鲵救保中心,强化和推动了对水产野生动物的资源保护工作。同时,通过上述法规政策的贯彻实施,开辟了新鱼塘开发建设基金、排污水费、渔业资源保护费等规费收入多条渠道,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为渔业的发展建立了稳固的投入机制, 保障了渔业生产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是科技先导。湖南渔业、水产品科技从零起步,近些年来,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据统计,全省共取得省级以上技术部门鉴定的水产科研、教育、推广成果100多项,其中3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获国家发明奖,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0多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0项获部省级“丰收计划”等级奖。上述科研成果有90%以上的应用于实践,渔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达到36%,全省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推广以“丰收计划”为龙头的高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项目,累计实施面积8万公顷,共增产鲜鱼8000多万公斤,创社会渔业产值近7亿元。由于其辐射带动作用,全省池塘养殖产量大幅度提高。家鱼人工繁殖技术、草鱼抗病品种选育、大面积池塘精养高产综合养殖技术、“暴发性”鱼病防治技术等研究成果的推广,推动了渔业生产的大发展。中华鳖、乌龟等名特优水产品种的胚胎发育、人工繁殖及其工厂化养殖技术、鳖饲料配制技术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省内空白,达到国内同行先进水平。牛蛙配合饲料、乌鳢口服液等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权。甲鱼工厂化快速养殖技术、稻田模式化养殖高产技术和湖泊养殖高产技术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全国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到1998年,湖南已拥有一支1900多人的水产专业科技队伍,建有一个省级和5个市级水产研究所,省地市级水产技术推广站9个,乡镇水产技术推广站392个,配备乡镇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人员871人,初步形成以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为龙头,以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为中心,以乡(镇)水产技术推广站为骨干,以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与此密切相关的,是渔业种苗体系也逐步完善。国家级湖南鱼类原种场、中华鳖原种场建设以来,以省级建设原种场为龙头,市州建设良种场为主体,县市建设苗种场为基础,分片建设特色品种繁育基地为重点的水产种苗供应体系日趋完善。1998年,全省共有国家级原种场2个,地县良种场16个,苗种场72个,生产鱼苗247亿尾,培育鱼种53亿尾,保证了渔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甲鱼的养殖
甲鱼,又称团鱼,学名为中华鳖,它是一种名贵食用水产动物。繁养甲鱼低投入,高产出,见效快。1972年,酃县(现为炎陵县)渔场首次获得鳖的人工孵化及饲养的成功。1974年—1979年,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鹤龙湖农场与湖南省水科所协作,开展了甲鱼的人工养殖技术研究,摸索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人工养殖技术,创造了升温孵化和冷水催化的新技术,缩短了孵化时间,简化了人工繁殖技术,同时,还成功地进行了鱼、鳖结合的养殖试验,取得了每667平方米水面生产商品鳖、商品鱼各150公斤的好成绩。
甲鱼生殖生理的研究带动了甲鱼的人工养殖
中国工程院院士、鱼类生理学家、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筠先生一直从事鱼类研究,对甲鱼的研究造诣颇深。1979年,湖南省科委下达了“鳖的繁殖和理与养殖”研究课题。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和汉寿县特种水产研究所接受这一任务。
湖南省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于1986年开始探索利用地热打破甲鱼的休眠规律,使甲鱼不受冬季低温的影响,辅之人工投放甲鱼饵料,改变其生态营养条件,达到使其快速生长的目的。这项研究取得了成功,每平方米水面可年产甲鱼2.12公斤。之后,又开展了人工饲养条件下甲鱼生长规律的研究。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甲鱼生长速度加快,个体均重4.2—5.5克的稚甲鱼通过365——414天的饲料期,个体均重可达308.4—342.3克,成活率达到80%以上。与此同时,还对利用地热养殖甲鱼的工程设计进行了研究,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甲鱼病害如红脖子病、红底板病、腐皮病、水霉病、干瘪病等进行了预防与防治的研究。这一系列的研究为甲鱼的人工养殖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为湖南省广泛开展人工饲养甲鱼作了成功的前期探索。
甲鱼饲料的研究成功促进了甲鱼生产的专业化
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从事甲鱼营养研究的专家们从甲鱼的营养生理研究着手,系统地研究了甲鱼的营养需要和人工配合饲料技术,提出了不同生长阶段甲鱼的营养生理指标。他们发现,使用配合饲料养甲鱼,在同等条件下,比传统甲鱼养殖技术缩短养成周期1.5年,幼甲鱼养殖饲料系数2.92,相对生长增长率为37.53%,个体日均增重0.31克。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甲鱼的生长速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为甲鱼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提供了可能。这项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改变了我国甲鱼养殖长期依赖天然饵料和鳗鱼饲料的局面。1990—1994年推广应用49.22公顷,新增产值5379.72万元。
甲鱼的人工养殖技术在湖南已经逐步完善与配套,这是粗放经营逐渐向集约经营转变的必要条件。1994年由湖南省科委以“甲鱼工厂化快速高产配套养殖技术研究”作为难题公开招标项目向全社会公开招标,湖南省水产研究所、慈利县畜牧水产局和衡阳市白鹭湖农场有限公司共同揭标,并获得成功。这个项目,对稚、成甲鱼养殖技术,包括饲料及投喂技术、水质调控技术以及甲鱼疾病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达到了甲鱼加速生长、降低饲料系数、提高成活率和增加效益的目的,为发展我国甲鱼人工养殖事业,提供了比较成熟的、利用多种能源、大规模工厂化养殖的技术保障。


关于水的行业有哪些
1、饮用水产业:这个行业主要关注饮用水的生产、加工和分销。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对高质量饮用水的需求不断增长。饮用水产业通过先进的过滤、消毒技术,确保水质的纯净和安全,为家庭、企业和公共场所提供健康饮水解决方案。2、污水处理与再利用:污水处理是环保领域的重要一环,主要处理生活和...

水产业经营体制
工业发达国家的水产业经营体制各异,以日本为例,其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主要有个体经营、中小资本经营和大资本经营三种形式。个体渔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现代化技术进行小型捕捞和养殖,部分还涉及加工。中小资本企业通常规模较小,雇佣少于300人,使用不超过1000吨级的船只进行近海或外海作业。大资本渔...

国家完善鼓励和支持节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强什么和产业化应...
国家完善鼓励和支持节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加强节水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节水产业的发展对于缓解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国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节水产业进行科技创新,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加强节水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加强节水技...

国家完善鼓励和支持节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强什么和产业化应...
综上所述,国家完善鼓励和支持节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应着重加强节水技术的研发推广和产业化应用强化。这将有助于提升国家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产业的分类
江河、水库、池塘水产业。水产业按水域可分为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按水界可分为内陆水域渔业、沿岸渔业、近海渔业、外海渔业和远洋渔业等;按水产品的获取方式分有捕捞渔业和养殖渔业。中国的渔业还可按所有制性质分为国有渔业、集体渔业、个体渔业、私营渔业、联合体渔业和三资企业渔业等。

中国水龙头
中国水龙头产业在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技术水平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市场占有率优势 中国水龙头产业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都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市场,中国水龙头品牌已经成为消费者最信赖的品牌之一。在国际市场,中国水龙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水龙头出口国,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牌...

为什么说我国是世界水产业的生产大国?
我国是一个水产品生产大国,水产品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年人均消费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水产品贸易的发展,可以预见到,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水产品市场仍将是需求旺盛。(1)我国水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存在东、中、西部严重的不平衡。我国水产品生产的95%以...

为什么卖水的人都能成为中国首富?
在中国,有一些成功的商人以经营水产业而成为亿万富翁,但不能说所有卖水的人都能成为中国首富。成为首富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商业经营能力、市场机遇、战略决策、管理团队、创新能力以及个人的人际关系等。目前,中国一些水产业巨头的成功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增加...

我国农业包含哪几类
1、种植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等。粮食作物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豆类等;经济作物包括棉花、油料、糖料、茶叶、烟草等;饲料作物包括各种牧草、饲料作物等。包括各种蔬菜的种植、采摘和加工,如白菜、萝卜、豆角、茄果等。2、养殖业:包括畜牧业、水产业、禽类养殖等。畜牧业主要包括...

水产业的性质和特点
其特点是:①以水域为基本生产资料,以水生经济动、植物为生产对象;②产品既具鲜活性,又具易腐性;③以商品生产为主,具有很强的商品性;④具有工业的性质,但生产对象具有再生性能。一般认为水产业具有农业和工业二重性质。在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浅海滩涂养殖水生动植物的养殖业属农业生产;水产品...

丰顺县15926908129: 水产业 - 搜狗百科
象备牙痛:[答案] 我国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广阔,有大江大河注入海洋,海水温度适宜,适合鱼类生长、繁殖.我国渔业分类中,产量最大的两种水产业海洋养殖和淡水养殖. 故答案为:海洋养殖;淡水养殖.

丰顺县15926908129: 我国水产业主要分布区在哪?
象备牙痛: 海洋水产业:渤海海区渔场、黄海海区渔场、东海海区渔场、南海海区渔场.其中我国主要最大的渔场在舟山渔场. 淡水水产业:①北方区.指黑龙江、鸭绿江、图们江等水系.②西北高原区.包括藏北、内蒙古、青、甘、陕、晋等省区.③江河平原区.包括长江、黄河、辽河下游的广大平原区及各河干流支流和鄱阳、洞庭等湖.④华南区.包括粤、桂、滇东、黔、闽、台湾省区. ⑤西南区.指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流域,包括藏南、川、滇西等省区.

丰顺县15926908129: 我国水产业的主要分布地区是什么?
象备牙痛: 沿海

丰顺县15926908129: 我国水产事业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
象备牙痛: 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情况:1.农业生产条件: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东北地区,...

丰顺县15926908129: 水产业的性质和特点 -
象备牙痛: 按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多数西方国家分类,它是一个独立的产业.苏联将其列为食品工业部门,中国将其作为大农业的组成部分.其特点是:①以水域为基本生产资料,以水生经济动、植物为生产对象;②产品既具鲜活性,又具易腐性;③以商品...

丰顺县15926908129: 所有关于我国水的资料 -
象备牙痛: 一、我国的水资源概况 1、水资源总量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

丰顺县15926908129: 我国海水养殖的现状和前景?什么是海水养殖 -
象备牙痛: 前景不错,参考前瞻《中国海水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海水养殖是利用浅海、滩涂、港湾、围塘等海域进行饲养和繁殖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定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

丰顺县15926908129: 中国内陆水产企业有哪些? -
象备牙痛: 怀远县孔津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2月,该公司是38户农户自发成立的股份制民营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泥鳅稻田生态养殖,目前已建成泥鳅苗种培育池塘600亩,连片稻田生态养殖基地3000亩,年产优质商品泥鳅800吨.是全省规...

丰顺县15926908129: 水产养殖的发展前景和现状 -
象备牙痛: 2019年,我国养殖业总产值稳步增长.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改善,水产品在膳食结构中销仿的比重越来越大,养殖业总产值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我国海水养殖业和淡水养殖业总产值分别保持年均5%和2%左右的增速.2019年辩中,我国水产养殖业总产值9391.63亿元.携斗山其中海水养殖总产值3542.03亿元,淡水养殖总产值5849.6亿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