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说焦山之战中的张世杰一开始就已经失败了?

作者&投稿:丘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南宋德祐元年,元至元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275年,这一年发生了决定宋元战争的两场关键战役,丁家洲之战和焦山之战,丁家洲之战是奸臣贾似道统领宋军,结果10余万主力部队遭遇重创,而焦山之战是张世杰主导的,堪称是南宋最后一次主动进攻,希望通过此战夺回战略主动权的一战,只是当时已经烂到根子里的南宋,不是几个忠心原因为国死战的人就可以改变的,也不是数万乃至数十万将士浴血奋战就可以扭转局势的,焦山之战就是最好的证明。


说到焦山之战,就必须要提一下宋恭帝赵㬎,熟悉两宋史的人都知道,称呼两宋帝王,一般是称呼他们的庙号,也就是什么祖或者什么宗,不过这位宋恭帝是很悲惨的,元军攻破临安后,他被送到元大都,元世祖忽必烈降封其为瀛国公,一说他最终到西藏出家并死在了那里,也有说他是被元英宗赐死的,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元朝方面,他是没有谥号和庙号的,宋恭帝这个谥号是张世杰等人为其上过的尊号。

宋恭帝继位之时,由太皇太后谢道清垂帘听政,他并未太多实权,而谢道清又宠信贾似道,在面对元军大举压境的情况,可以想象得到,南宋朝堂已然无力抵抗,而且宋恭帝面对的军事局势已经是极其危机了。


他在位时,四川早已经丢了,宋度宗咸淳九年,也就是1273年,打了6年襄阳之战结束,襄阳守将吕文焕投降,南宋立国之处就打造的川陕战区,京湖战区已经不复存在,长江中上游已经是元朝的天下,南宋的长江防线仅存被压缩的两淮战区,也就是长江以北淮河南的江苏安徽一带,此时元军的砍刀已经悬在了南宋的头上了。

而到了德祐元年,局势更是急转直下,青山矶之战中,元军击败宋将夏贵,攻占鄂州,元军顺江而下,因为沿江守将大多是吕文焕旧部,所以说元军并未遭遇什么抵抗,各地纷纷投降,元军轻易拿下建康,至此虽然两淮战区仍然有部分宋军驻守,但是临安已经失去了所有防御屏障,暴露在元军的军事威胁下。

《宋史.瀛国公二王附》(德祐元年二月)虎臣与大元兵战于丁家洲,败绩,奔鲁港,夏贵不战而去。似道、虎臣以单舸奔扬州,诸军尽溃,翁应龙以都督府印奔临安。

在这种情况下,有了贾似道打的那场丁家洲之战,宋军主力部队再次轻易被击溃,此战之后,南宋处于一个奔溃的临界点,内部上演了一处处闹剧,让我们看清,当时的南宋已经没有一丝希望了,即便有张世杰文天祥这样愿意为国捐躯的忠勇之人,大厦将倾,没人可以阻挡了。


当时的局势元朝也并不完全是没有掣肘因素的。

《元史.伯颜传》四月乙丑,有诏以时暑方炽,不利行师,俟秋再举。

《元史.张弘范传》十二年五月,帝遣使谕丞相毋轻敌贪进,方暑,其少驻以待。

张世杰率部和元将阿术打焦山之战是在当年的七月,而在此之前忽必烈却下诏命令停止进攻,远在后方的忽必烈是不知道前线具体情况的,考虑到气候原因,令前线元军暂且停战,这的确给了南宋短暂的喘息之机。

但个人觉得,忽必烈并不是因为简单的害怕天热才停战的,在至元十二年,一个叫海都的蒙古人无意间帮了南宋一个小小的忙,海都是窝阔台的孙子,早期支持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汗位,属于蒙古集团内部看不惯忽必烈的人,他于至元五年(1268年)发动叛,忽必烈虽然耍过心机,比如挑拨西部诸王的关系,希望引起他们互相争斗,以保证自己能够安心进行灭宋战争,但是海都也不是个小人物,反而在西部建立了反忽必烈联盟。


到了至元十二年,忽必烈派遣那木罕西征讨伐海都,结果其部将昔里吉等底发动兵变,一时间西部的叛乱有扩大的风险,所以说忽必烈暂停对南宋的战争,其实更主要的是担心西方的叛乱问题,害怕自己手里能够掌握的主力部队都陷在南方,给海都机会,不过当时伯颜极力劝说忽必烈,要趁机一举灭宋,避免丧失绝佳机会,忽必烈这才下定决心,先解决南宋的。

元朝内部的小插曲虽然不足以影响整个宋元战争局势,但是对于已经处于劣势的南宋来说,也是难得的喘息机会了,可是当时南宋都在干嘛呢?

丁家洲之战后,南宋必然要找出一个替罪羊啊,贾似道是躲不了了,那么朝中大臣谁来主政呢?陈宜中成为了贾似道的继任者,掌握结局临安危局的右丞相,不过他可以说毫无作为,陈宜中在援军随时可以大军南下攻打临安之时,对于是战是和,没有明确的方向,而且在焦山之战后,他更是直接从临安逃了出去。

《宋史.后妃传下》而张世杰兵败于焦山,宜中弃官去。太后累召不至,遗书宜中母,使勉之......大元兵薄皋亭山,宜中宵遁,文武百官亦潜相引去。

陈宜中出逃后,还是谢太后请陈宜中的母亲写信,才让陈宜中回到临安主持大局的,可是当元军南下之时,他又跑了,朝中文武百官也跟着跑,这样的人,如何承担起挽救南宋危局的重任呢?


主持大局的人不顶用,南宋朝臣更是戏耍其了南宋这对“孤儿寡母”。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七》元兵既近临安,戒严,同知枢密院曾渊子,左司谏潘文卿,右正言季可,两浙转运副使许自,浙东安抚王霖龙,侍从陈坚何梦桂曽希颜等数十人,皆遁,朝中为之萧然,佥书枢密院事文及翁,同佥书事倪普,讽台谏劾已,章未上,亟出关遁。

值得注意的是,这事发生在焦山之战前,也就说南宋最后的希望还没有破灭的时候,曾渊子等数十人直接跑了,更有秀操作的朝臣,也就是文及翁、倪普暗中指使御史台谈何自己,之后没等御史台上奏,这两人就“深感惭愧”,自己贬官出逃临安了,显然,当时的南宋在两宋恩养几百年的士大夫中,就是一艘即将沉默的破船,没有几个人愿意去陪葬的,更嘲讽的是,《宋史.瀛国公二王附》(德祐二年春正月)宣麻慈元殿,文班止六人。诸关兵尽溃。在焦山之战后,临安的南宋朝廷已经就剩个空壳子了,只有六位大臣上殿,当时谢太后也是破口大骂,但是已经没人在乎了。


南宋的结局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啊,那就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当初赵匡胤从孤儿寡母的手里夺得了江山,而自己的后人,也是“孤儿寡母”,也被别人欺负了,这是多么嘲讽的一个轮回。

所以说,在张世杰集结兵力,希望和元军打最后决战的时候,南宋朝堂大多出官员都在给自己找后路,靠近前线的也大多数投降了,整个南宋已经缺乏团结一心,共同抗敌这一最基本的必要条件了,即便焦山之战打赢了又能如何呢?

《宋史.忠义.张世杰传》世杰提所部兵入卫,道复饶州,乃入朝。时方危急,征诸将勤王多不至,独世杰来,上下叹异。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七》知广徳军令狐槩以城降元,张世杰遣其将阎顺李存进军广徳,谢洪永进军平江,李山进军常州,顺遂复广徳军。

但是乱世之中,尤其在亡国之危在即的时候,还是会有仅存的忠勇之人出现,张世杰就是南宋末期的代表人物,他成为了少数带兵进京勤王的人,而且在焦山之战前,也是一度收复了广德军。


面对已经攻占建康的元军,南宋想要做最后一搏的话,就必须夺回建康,逼退元军,重新打通临安和两淮之地的联系,并且夺回建康,也就可以让临安暂时得到保护,勉强维持临安的防御体系,所以说,张世杰所统帅的最后水师主力部队,寄托着南宋全部的希望,打赢了,南宋就可以喘息一阵,打输了,就什么都没了。

《元史.世祖本纪》世杰会郢、复、岳三州及上流诸军战船数千艘,兵数万人,扼荆江口。

《宋史.忠义.张世杰传》七月,与刘师勇诸将大出师焦山,令以十舟为方,碇江中,非有号令毋发碇,示以必死。

南宋征集了仅存的主力水师,张世杰率部从长江入海口逆流而上,最终在焦山和元军相遇,一场决定南宋国运的决战开始了。


焦山在于今江苏镇江,位于建康长江下游,原本张世杰的计划是,水路和元军正面相抗,同时调集两路宋军配合自己夹击元军,一路是常州(今江苏镇江丹徒镇)的张彦,一路是扬州的李庭芝领,希望以此水路配合的战法,击败元军主力,并趁机收复建康,不过这个战术安排从一开始就失败了。

宋军和元军境地天差地别,元军战力正强,并且具备有能力的统帅阿术,元军能征善战的将领也不在少数,加上统一合理的调度,可以应对战场上大多数突发事件,反观南宋,乱糟糟的南宋朝堂,已经没有威信力了,张世杰也没有能力让张彦和李庭芝听从自己的调度,所以在焦山之战时,张世杰想的很理想,三路宋军合击元军,但是另外两路宋军并未抵达战场,张世杰也只能以水师独自抵挡元军。


到了这个时候张世杰没有太多的变化打法了,他应该还是按照计划的战术布置,他将十艘战船连接在一起,放下碇,也就是系船的石礅,并且下令没有命令,不能起碇,只有死战,这么一看,宋军的气势的确很足,并且宋军战船大多庞大,元军水师以轻小型战船为主,如果强攻的话,元军必然失利。

可是张世杰所统帅的宋军,军事目的是进攻,而不是单纯的防守,如果其他两路宋军抵达战场,张世杰的主力水师部队这么布置还可以,但是张世杰所部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并且没有进攻的能力,毕竟战船都被连接在一起了,那么元军的选择也就太多了,完全可以不强攻,而是绕袭宋军后方,切断宋军粮草供应,围而不攻就可以了。

此时宋军的布置准确的讲,就是用战船在江河上打造了一座城池要塞,而元军的战术布置也是将陆战的战法用到了水战当中。

《元史.董文炳传》世杰等陈大舰万艘,碇焦山下江中,劲卒居前。

《元史.阿术传》阿术登石公山,望之,舳舻连接,旌旗蔽江,曰:「可烧而走也。」遂选强健善射者千人,载以巨舰,分两翼夹射,阿术居中,合势进击,继以火矢烧其蓬樯,烟焰涨天。宋兵既碇舟死战,至是欲走不能,前军争赴水死,后军散走。

张世杰将主力部队放在了最前方,可以说,当张世杰做此布置的时候,也就宣告了南宋此战的失利,因为这么打,宋军最好的结果就是和元军拼消耗,就算1换1,甚至1换2,对于南宋来说都是惨败的,当时南宋除非以较小代价击溃元军,收复建康,还能有的打,其他战果都是无用的,张世杰这么打,也只是尽其所能,想要遏制元军南下罢了。


元军主帅阿术的应对之策,和蒙古骑兵最擅长的陆战战法很相似,也就是通过两面夹攻的办法,利用弓箭射杀敌军,之后中央部队趁机突破,因为元军战船轻小,能够快速移动,根据战局可以适当调整部署,加上元军用火箭进攻,宋军战船连接在一起,很快就发生了控制不住的大火,至此,宋军靠前的主力精锐士卒大多数都没有和元军尽力恶战,而是被大火逼着跳水,要么淹死了,要么被元军轻松射杀了,同时在正面突击宋军阵线时,阿术派遣万户刘琛军循江南岸东取夹滩(焦山东北),绕宋军之后,切断宋军退路。《元史.世祖本纪》指授诸军水军万户刘琛循江南岸,东趣夹滩,绕出敌后。

前面战线崩溃,宋军将士在大火下无力再战,后方又被偷袭,宋军彻底大乱,阿术趁机率主力部队追击,宋军溃败,这支南宋最后的仅存的主力水师被消灭,打破了南宋任何的幻想。

《元史.世祖本纪》宋人自是不复能军。

随着张世杰败于焦山,南宋再也没有能力维持崩溃的长江防线,残存的两淮战区被攻破也只是时间问题,而且临安也失去了最后的防御屏障,任何人也阻挡不了南下的元朝大军了,临安成为元军嘴里的一块肉。




忽必烈灭宋之战进占建康
然而,阿里海牙在荆江口击败宋军将领高世杰,占领岳州,随后攻占沙市,屠城并招降江陵等地,为伯颜进军临安扫清了后方障碍。七月,张世杰与刘师勇、孙虎臣等将领在焦山江面布下战舰,意图与元军决战,但遭遇阿术水陆协同攻击和火攻,最终在焦山之战中遭受重大损失,长江防线全面崩溃,临安的局势危在旦夕。

写一则关于战争的故事
张世杰幼年丧父,曾经寄居张弘范家一同求学。后张世杰投奔南宋,成掌军大员。但此张远不如彼张。作为灭宋的主要将领,北方汉人张弘范在军事上有卓越表现:他曾筑“一字城”分割襄阳、樊城,随后攻下樊城,逼使驻守襄阳城的宋军出降。在后来的江南焦山之战他又击溃宋将张世杰率领的宋军主力;1278年,...

临安之战:蒙古和宋朝最后一战
但这些小规模增援根本无法扭转整个战争局面。打通外围 1275年5月,宋廷命主战派张世杰率军出击元军外围防线,没能打通。6月,淮东制置使 李庭芝命姜才等打通援救扬州的通道,两军在扬子桥激战,宋军死伤万余人,姜才只带 数骑逃回扬州。为确保临安,宋廷组织焦山之战。张世杰约殿前都指挥使张彦率兵...

为什么说宋朝,崖山之战以后再无中国呢?
崖山之战的失败,标志着古典意义中华文明的衰落!崖山之战,也叫宋元崖门海战、崖门战役、崖山之战、崖门之役等等,是在南宋末年,南宋军队同蒙古军队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更是决定南宋生死存亡的大海战,由于海战地定发生在崖山(今广东江门),故称崖山海战。那么,为什么说...

[原创]元朝灭南宋之战其实是先进战胜落后
伯颜下江南,堂堂正正,师出有名,以强击弱,如摧枯拉朽,郢州之战、沙阳新城之战、鄂州之战 、嘉定之战 、丁家洲之战 、岳州之战、焦山之战 、临安之战等基本没费什么大力气,都是轻松拿下。最后张弘范率军攻灭张世杰等宋军,只是灭宋之战的余波,然而最后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没的史实也体现了元朝...

悠悠吴越曲·扬州之旅·焦山·江浮碧玉
悠悠吴越曲·扬州之旅·焦山·江浮碧玉 焦山位于镇江市区东北的长江中,高71米,周约2000米。古称“浮玉山”,因满山苍松翠竹,远望如碧玉浮江而得名;又称“樵山”(或“谯山”),因山上遍长竹木茅草,偶尔有一些渔民泊山避风时砍些柴草烧火煮饭而顺口称之。相传东汉处士焦光隐居于此,三诏不出,故名“焦山”。山...

求:蒙古攻宋全过程
从蒙古开始准备到张什么牺牲解析: 忽必烈灭宋之战蒙古至元五年至十六年(南宋咸淳四年至祥兴二年,1268年—1279年),在蒙宋战争中,元忽必烈汗攻灭南宋,统一全国的作战。蒙哥汗攻宋命丧钓鱼城(今四川合川东钓鱼山上)后(参见钓鱼城之战),忽必烈于中统元年三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兰旗东北闪电河北岸)继汗位,是为元...

辽国为什么灭不了北宋
元灭南宋的五次重大战役,即破襄樊之战,破夏贵大军的阳逻堡之战,破贾似道大军的丁家洲之战,破张世杰海军的焦山之战,崖山之战,或是水陆协同作战,或是单纯的水战。可见元朝不是采取相应的对策,制服宋军的战术特长,是无法取胜的;而偏安东南,支撑一百五十年的南宋,也终因元朝转变战略而亡国。

宋元战争的忽必烈南征灭宋
襄阳之战是元朝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非常重要战役,历时6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这次战役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中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1273年)吕文焕力竭降元,历时近6年,以南...

陈宜中的介绍
但组织“焦山之战”失败, 又在“溧阳之战”,“常州之战”中丧失主力。南宋灭亡。(参见 张秀平、毛元佑、黄朴民《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伯颜取临安之战”) 陈宜中等到温州组织南宋流亡小朝庭, 与 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赵与择 一道在福州建立宋末行朝。宋末行朝撤往广东(1276),在井澳十字...

博野县15343292351: 张世杰的故事 -
宠肥陈香: 张世杰(?——1279年),宋朝大将.父亲因犯金国法律而逃到宋地.德佑二年(1276年),临安沦陷时,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被俘,他与陆秀夫带着宋朝二王(益王赵昰、卫王赵昺)出逃.后来刚满7岁赵昰即位为...

博野县15343292351: 元朝时有无汉人当官 -
宠肥陈香: 1.元朝时对汉人很歧视,到底有没有汉人可以做官答: 张弘范(1238年—1280年),字仲畴,祖籍河北易州定兴,元朝著名的军事家、统帅. 元初汉人世侯张柔第九子.曾参加过襄樊之战,后跟随元帅伯颜...

博野县15343292351: 崖山海战中宋军全军覆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是什么?在崖山海战发生前宋军有胜利的希望吗? -
宠肥陈香: 此次战役之后,宋朝也随之覆灭. 元军在襄樊之战大破宋军以后,直逼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德祐二年(1276年)...

博野县15343292351: 镇江焦山公园的历史军事地位 -
宠肥陈香: 焦山屹立于大江之中,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唐代润州刺史和镇江节度史韩混,曾造楼船和战舰30余艘,配备海军官兵5000多人在大江上操练.南宋德柘元年二月,元军攻占镇江后,宋代杭元将领张世杰在同年七月,率领大批军舰与元朝水...

博野县15343292351: 中国最神秘的张家 -
宠肥陈香: 张姓,可以说是中国最神秘的一个姓氏.这个姓,人口数量在中国高居第三(前两个是王姓、李姓),多达9540万人(2018年统计).在中国历史上,张姓可以说是最神秘的一个姓氏.张姓里并没出过正统的皇帝,但对历史的影响却是最大的...

博野县15343292351: 崖山海战是怎么回事?
宠肥陈香: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是宋朝末年南宋军队与元军之间 所进行的一场殊死战,这场战役直接关系到了南宋王朝最后关头 的存亡命运,同时它也是人类古代史上规模最为宏大、战局最为 惨烈的一场海战.它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早已成强弩 之末的南宋王朝还在勉力支撑着危局,然而终于无力回天.相传 宋元双方投入军队达30余万,最终宋军以全军覆灭告终.此次战 役之后,宋朝也随之彻底覆灭.《宋史》记栽七日后,十余万具尸 体浮海.逃脱后的张世杰仍希图再举,然而同样侥幸逃脱后的杨 太后因为听闻儿子的死讯,也赴海自杀,张世杰遂将其葬在海边. 不久,绝望中的张世杰在大风雨下亦溺死于平章山下(约今广东 省阳江市西南的海陵岛对开海面).

博野县15343292351: 历史英雄人物事迹 -
宠肥陈香: 琳琅故事会

博野县15343292351: 南宋的最后一战是哪里 -
宠肥陈香: 公元1279年二月,南宋残军与元军在新会崖门海域(今属广东省江门市)展开了一场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数十万,动用战船2千余艘,最终宋军全军覆没,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9岁的皇帝赵昺蹈海殉国,赵宋王朝灭亡. 1276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