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秦帝国,深度分析秦国为何明君辈出?

作者&投稿:凌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战国时期,秦国为何明君辈出?~

《大秦帝国》其实就是讲述了一个在西北边陲为周室养马的贫弱秦国,屌丝逆袭成大国,最后一统天下的故事,此历史剧共分为四部分,战国的裂变,秦国纵横,秦国崛起,秦国得天下。就像剧照商鞅所说的,秦国土地贫瘠毫无地理资源优势,秦国偏居一隅在位置上毫无战略优势,秦国文化落后,人才匮乏更不具备人才优势,秦人私斗成风历经四世内讧更使秦国雪上加霜。
从《大秦帝国》中,我们可以得知是秦穆公让秦国有了第一次自信,而真正展开霸业时期却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之后;有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秦国能够用六百年时间,在戎狄围剿中成长,在中原诸国攻伐下壮大,从西部边陲一个贫弱国家而崛起为强大帝国,进而统一天下,商鞅变法固然重要,但秦国最终胜在出了六世明君。

秦国为何明君辈出呢?为什么秦国能够崛起?秦国一无人才,二无资源优势,三无地缘政治优势,为什么偏偏是秦国能统一天下?有人说是商鞅变法,依法治国成就了秦国,也有人认为秦宣太后承先启后的作用不可忽略,但是山东诸国都有变法,为何就不能成就霸业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商鞅变法前,战国时期的改革:
战国时期各国改革
魏国李悝变法与吴起变法
李悝变法与吴起变法使魏国成为战国时期第一强国,推动改革的国君是魏文侯,在经济方面,魏文侯发展农业,采取兴修水利、鼓励生产两项措施;在民生方面,魏文侯加强民生管治,大力打击犯罪,严禁非法经营活动,在人才方面,魏文侯求才若渴,重用子夏、李悝等贤臣,为魏国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带来繁荣昌盛。
在魏国强大方面,魏文侯重用吴起,推行新的征兵制度,打造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魏武卒”,为魏国立了许多战功,使魏国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事强国。从魏国的改革中,我们看到了魏文侯思想开放、眼光远大,挣脱晋国时期旧文化传统束缚,接受纳谏,从各地方、各阶层笼络人才,并且用人不疑,重要人才,仅用数十年时间,魏国便成为三晋中心,战国霸主。那么,魏国后来为何衰落了呢?《大秦帝国》中,商鞅所说的魏国改革只能强盛一时,遇明君则国强,遇庸君则国弱,遇昏君则国亡。

赵国的改革
我们再来看看赵国的改革,历史上赵国有名的改革有两次,一次是在第一任国君赵烈候时,代国人番吾君向他推荐牛畜、荀欣、徐越三人,讲述仁义及王道治国原则,赵烈候“选贤任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使赵国改革小有成绩;第二次改革就是商鞅变法之后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使赵国成为战国后期唯一一个能与秦国在军事上相抗衡的国家。
楚国的吴起改革
楚国在楚悼王的领地下,重用吴起,由其主持一场壮烈的政治改革,吴起改革内容包括强兵、简政、废除公族、杜绝私情与游士等种种措施,楚国经过吴起改革后,楚国成为军事强国,才有了日后的南平百越,北并陈蔡,西伐秦国,却三晋。魏国、赵国、楚国的改革都是有成效的,魏国占领了秦国河西大片土地,秦国被迫迁到洛水以西;一直大而不强的楚国能却三晋,打秦国,这样的成绩也是十分诱人的;齐国本身就经济发达,人才众多,一直位列强国富国之列,就是燕国、韩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也比秦国要高很多。

商鞅变法的强秦方略
富国强兵的根本在于庶民
商鞅认为富国强兵的根基在于庶民,魂魄在庙堂,在大争之世,国家要由贫而富,根基是发展农业,开发地力,只要民众努力耕战就可以成就霸业,于是商鞅建议秦孝公广招人口,给予土地和住宅,免除一定的徭役和兵役,让老秦人来当兵,让新秦人提供粮草。商鞅还建议,废除井田制,实行授田制,把土地授予给农民,承认土地私有,国家承担土地税赋,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秦国国力迅速提升。

秦国明君的说法主要应该是从秦穆公之后,秦穆公采用商鞅变法之后改革彻底,之后的几代君王都是秉持着护法为国的思路。在当时的秦国法高于一切,凌驾皇权。虽然当中出现过几个能力很弱的皇帝(例如秦武王)等,都因为机缘巧合过早的离世了,也算是秦国的运气。如果秦武王在位白起未必能得到重用,长平之战面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留下来的赵国精锐结局就会大大的不一样了。
详情建议你去看《大秦帝国》这部著作,写的相当不错。

从秦孝公开始至秦始皇,秦国共有六代七君,这七位国君中除了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父子俩平庸外,其他秦国君主都算得上是雄主明君。笔者认为秦国15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出一个昏君,主要原因有四个:其一、秦国有完善的法制;其二、秦国有统一天下的重任;其三、秦国的传承原则是任贤而非用嫡;其四、秦国代有名相辅佐。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商鞅变法给万民立法,给万世立制,秦国历代都坚守法制,因此平庸之君也无法变成昏君,毕竟有制度在那里约束国君。技艺熟练的工匠可以不用规画出一个真圆,不用矩画出一个长方形。普通人则可以用圆规画一个真圆,用矩画出一个长方形。有了规矩,普通人也不会犯什么大错;有了法律跟制度,平庸之主也不会亡国。商鞅曾说在坚持秦法的原则下,除非千古昏君跟万古奸臣齐聚,否则秦法不崩,秦法不崩则秦国不亡。

老子曾西过秦国,在函谷关写下了开塞大文章《道德经》,秦献公向老子请教秦国国运。老子说:秦之国运与周分合,周秦同源,合起西陲,秦救周,始为诸侯;秦周分离,离五百年,大合于秦,合十七年,霸王出!秦国有统一天下的重任,这份责任迫使历代国君砥砺前行,不敢贪图享乐。成大功者,必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必能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秦孝公死前大声疾呼:上天啊上天,设使你再给我二十年岁月,嬴渠梁当金戈铁马定中原,结束这兵连祸结的无边灾难,还天下苍生以安居乐业。何天不假年?竟使嬴渠梁并吞八荒囊括四海包举宇内席卷天下之雄心,竟化做了东流之水?上天啊上天,你何其不公也……

秦国是军争立国的一个国家,在国君继承人的选择上倾于立贤不立嫡。秦献公死前,传位给秦孝公,没有选择传位给长子嬴虔。秦武王死前传位给弟弟嬴稷,没有将王位传给嬴虔一脉的嬴壮。秦昭襄王将王位传给平庸的儿子秦孝文王,是考查了孙子嬴异人才干尚可,确立了嬴异人嫡孙身份后做的决定。嬴异人传位前,考校了所有王子,嬴政以文武皆优的成绩成为继承人。嬴政传位扶苏,是经过长时间的考查,甚至将扶苏派到九原前线接受军事训练。

秦国敬贤而用贤,这是确保秦国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那怕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父子俩平庸无比,在吕不韦的辅助下也保持了对六国的巨大优势。秦孝公有商鞅,秦惠文王有张仪,秦武王有甘茂,秦昭襄王有范雎,秦孝文王、秦庄襄王有吕不韦,秦始皇则有李斯。在坚持法治的前提下,又有良臣相佐,想出一个昏君确实困难。胡亥是千古昏君,赵高是万古奸臣,两人的组合将大秦推向了灭亡。



秦国都有哪些明君?

远一点的,在秦穆公以前,如秦襄公、秦文公、秦宪公、秦武公等,几乎代代都很了不起,秦穆公以后呢,经过短暂的宫廷之争,特别是秦献公、秦孝公父子以后,秦国几乎就没有昏君了,其中秦惠文王、秦庄襄王以及后来的秦始皇,包括在位时间很短的秦武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都做出过了很不起的成绩。屈指盘算下来,秦国自秦非子立国,到秦子婴灭亡,总计685年,历33代君王,算的上昏君的,仅仅只有秦出子、秦厉共公、秦躁公、秦灵公等五六人而已。这比起中原诸侯,概率已经非常低了。

那么,秦国为什么有那么多明君呢?

三父等把持朝政,扶持幼主登基,几乎将秦国带入崩溃的边缘,秦武公隐忍三年,才将之一举荡平,又将秦国带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也许这个“三父之乱”给秦武公以及老秦人带来的印象太深,所以自秦武公后,秦国就延续了老秦人的一个优良的传统,一直持续到秦穆公继位,而这个优良传统,是中原诸国想都不敢想的。那么,老秦人有什么优良的传统呢?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只选最贤良的人当家族之长。秦国当时后面有西戎,前面有中原诸侯,处在夹缝之中,面临的环境同样恶劣,针对这样的环境。基于老秦人的这个优良传统,秦武公去世之后,没有传位给儿子嬴白,而是传给亲弟弟秦德公,秦德公在位两年,传给自己的长子秦宣公。

秦宣公在位十二年,他有九个儿子,去世后,九个儿子一个都没立,而是传位给自己的亲弟弟,家里的老二秦成公;秦成公在位四年,有七个儿子,他去世之后,七个儿子也是一个不立,而是传位给自己的亲弟弟,家里的老三,而这个老三很了不起,他的名字叫嬴任好,即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穆公。

秦国正是在秦穆公手里,才成为西方霸主,跃升到一流大国的行列,厉害的让中原诸国都不敢小瞧。老秦人的优良传统体现在家国问题上,就只有四个字,即:兄终弟及。在这个优良传统面前,没有什么骨肉相残的说法,有的只是,心甘情愿的礼让,为了秦国的将来,上一代君王就能心甘情愿的将君位传给自己贤良的弟弟。秦国就这样发展起来了,老秦人的这个优良传统有多重要,你看看就知道了?有多少中原诸侯说,老秦人野蛮,可老秦人为了国家,在兄弟揖让的时候,中原诸侯呢?

先有鲁国公子翚弑隐公、齐国管至父弑襄公、郑国高渠弥弑昭公,晋国持续七十年的宗族内斗等,甚至到了后来,周室也发生子颓之乱,齐国又有齐桓公的六个儿子争权以及晋国又来了个骊姬乱政等等。中原诸侯,弑君乱政几乎成家常便饭的时候,老秦人却兄弟齐心,在恶劣的环境中埋头低调的发展,为了避免权臣干政,宗族内斗,连续几代君王,哥哥都舍弃儿子,传位给自己的弟弟。

老秦人就这么了不起,有道是: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从这个层面看,他们最终强大,也是理所应当的吧。



可能是因为秦国的君主都比较谦虚,能够虚心向他人学习,所以能够明君辈出。

因为秦国有很多不惧权势、冒死进谏的朝臣,秦国君王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勇于革新,比如商鞅变法,秦国还有秦宣太后辅佐帝王,所以秦国明君辈出。

因为在大秦帝国建立之前,秦国只是一个小国,默默无闻,经常被六国欺压,后来才崛起。


“富贵公子”陈晓,运动员逆袭成顶流,戏外和陈妍希感情如何?
“中戏学习4年,老师都在教我怎么做演员,并没有教我如何当偶像”,陈晓黯然说到。 三、85后演技天花板 探究之下,陈晓绝对是85后演员中演技了得的,即使拿到烂剧本,他所饰演的角色也很少被诟病,而如果遇到好作品,其深厚的表演功底立马显于人前。 比如,早期陈晓拍摄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他在其中饰演亡国王子“...

五台县19546904385: 大秦帝国的读后感或者观后感500、600字左右~很急的!谢谢各位 -
咎泥爱乐: 行法如山——《大秦帝国》读后感 很久没有写日志了,看了《大秦帝国》以后,终于有了动笔的冲动.很久没有被这样震撼过了,看了《大秦帝国》之后,我的心中实在为之一振.曾几何时,自己对很多小说都没了兴趣,唯独喜欢看历史小说(...

五台县19546904385: 大秦帝国好看吗? -
咎泥爱乐: 你看大秦帝国以后就会发现,和他比起来,大部分电视剧都太假、太幼稚,比如《武则天》里面那个善良的武则天,要是真那样,武则天真死百万次了,那有后来称帝的行为. 大秦帝国前期秦国从艰难中改革,看看当时的君主怎样为改革不声不...

五台县19546904385: 张仪问秦惠文王是做贤君还是明君 -
咎泥爱乐: 《大秦帝国之纵横》,其中有段情节是,张仪问秦惠文王,你是要做明君,还是要做贤君.秦惠文王说,我愿为明君.做人,其实也有贤人和明人.我认为贤人,就是专业技能很强的人,而明人是一个很有眼光的人,选择冒险.

五台县19546904385: 大秦帝国观后感 -
咎泥爱乐: 原发布者:欣雅网络科技篇一:《大秦帝国》读后感这是一部雄浑、厚重、沉郁的书,这是一部轻松、热血、青春的书,这是一部怎么形容也不为过的书,因为它叙述的内容包含了太多的故事,因为它描绘的时代呈现了太多的元素.读这书...

五台县19546904385: 大秦帝国观后感作文(200字即可) -
咎泥爱乐: 我只看了第一部.第一部的大秦帝国都围绕这一句话而展开,“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正因为有了这句话,自秦献公一代开始便为强国雪耻而苦苦奋争.到了秦孝公时候,这种精神继续被发...

五台县19546904385: 读一本历史课外书,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
咎泥爱乐: 行法如山——《大秦帝国》读后感 起初看《大秦帝国》只是源于自己对于历史由来已久的兴趣,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图;只是觉得这不过是对于又一个盛世的全景式展现罢了.但是,当我把《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看完之后,我被深深...

五台县19546904385: 《大秦帝国》观后感 -
咎泥爱乐:[答案] [《大秦帝国》观后感]这个寒假花了两三天时间看《大秦帝国(第一部)》,感觉还不错,它总共有五十一集,讲的是商鞅变法强秦的那段历史,给我的触动还是很大的,故写下这段文字作为观后感,《大秦帝国》观后感.该片一开始便...

五台县19546904385: 世子情怀(《大秦帝国》第一部观后感) -
咎泥爱乐: [世子情怀(《大秦帝国》第一部观后感)]前一段看完了《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之前是看过电视剧的,两者都很精彩,世子情怀(《大秦帝国》第一部观后感).当代作者写出的可称鸿篇巨著的基本没有,这大概也可以算上一部....

五台县19546904385: 大秦帝国读后感 -
咎泥爱乐:[答案] [大秦帝国读后感]《大秦帝国》六部十一卷到今天就正式全部看完了,大秦帝国读后感.在看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感触,感想,也在微博上一一进行了阐述.原想,在全部完结后,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以表达我对此书的赞叹以及大秦文明的敬仰....

五台县19546904385: 大秦帝国这书好看吗? -
咎泥爱乐: 很好看.大秦帝国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正面描写秦国历史的.而且是从孝公继位一直到秦朝灭亡.而且里面涉及到相当多的历史人物.而且,这部书重点是在讲述秦国的积极向上.还有非常多的经典话语.最经典的莫过于“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