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最终吊死在煤山,到底是谁将他逼得走投无路?

作者&投稿:舒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崇祯帝自缢之处在哪 崇祯皇帝为什么在煤山吊死~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崇祯帝自缢于煤山,即景山,终年三十四。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是殉国而亡,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这是国破家亡之时的无奈选择,也是一种比较有尊严的死法。
虽然崇祯皇帝非常想要有所作为,但是明朝的积弊太深了,崇祯皇帝的能力不足以改变整个的朝局,最终在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攻击之下,北京城破,明朝灭亡,崇祯皇帝在能够出逃的时候没有出逃,后来再想要出逃已经不可能了,于是崇祯皇帝在处理好一切善后事宜的情况下,与贴身太监王承恩来到了北京的煤山上,看着大顺军队浩浩荡荡开进北京城,哀叹一声,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上吊而亡。

扩展资料:
崇祯皇帝生于1611年,1627年登上皇位,崇祯皇帝继位之初就开始了大力的整顿朝局,首先剪除了魏忠贤阉党,其果断和雷厉风行令人拍手称快。并且崇祯皇帝在位期间特别的勤政,真的可以说的上是“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鸡早”, 崇祯皇帝殷殷求治。每逢经筵,恭听阐释经典,毫无倦意,召对廷臣,探求治国方策。
同时,他平反冤狱,起复天启年间被罢黜官员。全面考核官员,禁朋党,力戒廷臣交结宦官。同时整饬边政,与前两朝相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并且在个人生活上崇祯皇帝崇尚节俭,也不好女色,几乎没有任何的不良嗜好,从崇祯皇帝的所有行为来看,实在是不能说崇祯皇帝是一个昏君。
崇祯皇帝死后,后人在他的蓝色袍服上发现了他的遗书原文:“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大意是说,我在位十七年,虽然德行浅薄但也尽心尽力,然而大臣们误我,致使逆贼造反直逼皇宫!我死后没有颜面面对祖宗,自愿去掉任何荣誉,任凭逆贼屠戮我的尸体,但是不要去伤害任何有一个百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由检

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皇帝于煤山(今景山)自缢。终年34岁,在位17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赵一桂等人将崇祯帝与皇后葬入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之中,清朝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葬于十三陵思陵”。

扩展资料:
朱由检因父亲明光宗是皇祖父明神宗所厌的太子,母亲又是太子所薄的婢妾,幼年并不幸福。五岁时,其母刘氏得罪,被其父下令杖杀,朱由检交由庶母西李抚养。数年后西李生了女儿,照管不过来,改由另一庶母东李抚养至成人。于1622年被哥哥朱由校册封为信王。
天启七年八月十一日甲辰(1627年9月19日),明熹宗崩,由于没有子嗣,朱由检受遗命于同月廿四日丁巳(1627年10月2日)继承皇位,时年十八岁。次年正月初一癸亥(1628年2月5日),改年号为“崇祯”。
天启帝临死前叮嘱崇祯帝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当时,魏忠贤以司礼秉笔太监提督东厂。魏忠贤的亲信田尔耕为锦衣卫提督,崔呈秀为兵部尚书。朝廷内外遍布魏忠贤的死党。崇祯帝即位后,魏忠贤不敢公然加害崇祯帝。崇祯帝在入宫当天,一夜未眠,取来宦官身上的佩剑以防身,又牢记皇嫂张皇后的告诫,不吃宫中的食物,只吃袖中私藏的麦饼。

朱由检吊死煤山,一则是对大明朝无力回天,所以心如死灰,二则是根本没有援军相助,局势已经无能为力,再就是南迁失败没有办法东山再起。

一、崇祯的悲哀

人都怕死,尤其是坐拥天下的帝王,若不是真的走投无路,怎么会选择去上吊自杀呢?崇祯吊死媒山,也象征着明朝的结束,这个后期混乱而黑暗的国家,终究还是被灭亡了。但是在李自成攻入北京时,竟然没有援军去抵抗,本该守卫皇城的锦衣卫竟也不知去向。锦衣卫是由朱元璋在位时设立的一个机构,就像是皇帝的保镖,听命于皇帝,为皇帝做任何事情。并且锦衣卫的人都忠心耿耿,武艺又十分高强,规模达到了数十万人。但是后来锦衣卫的首领竟然投了李自成,这也令崇祯非常愤怒。

二、大厦即将崩塌,崇祯内心崩溃

其实崇祯皇帝也是有想过迁都南下,再去东山再起,他也没有那么死脑筋,想要死守北京。但是想要迁都北京必须得到当时政府的支持,崇祯帝在偶然间提起这个意见时,却被政府坚决反对。因为当时的官员认为撤退是可耻的,尤其是此时不战而退,简直就是没有胆量。还有那些官员也想保命,他们想着南迁若是失败,自己是赞成这个的,一方肯定会没有性命的。再加上他们的基业都在北京,若是南迁什么都不能带走,实在是太亏了。如今拥有这般权力,等到南迁之后同当地政府合并,自己可能连工作都丢了。

三、一没救兵,二没人支持,崇祯帝没办法呀

因为这群老顽固拒绝南迁,崇祯也没有办法逃走了。李自成本来还提出了割地赔款的和谈政策,但是那群老顽固又觉得这顶帽子太大了,于是坚决拒绝,宁愿和北京一起灭亡。崇祯知道已经无力回天了,也只能孤独地走向死亡。



朱由检的死与文武大臣有直接联系,1644年初,朱由检找李明睿提议迁都,遭到文武官员一致反对,他想保护明朝,成为忠诚有气节的君王,而坚持的结局是死亡。

是他自己,只要承认李自成为王就可以保住大部分江山,并能借李自成之手抵抗清军,但他放不下面子没有答应。

将他逼得走投无路的人,就是“闯王”李自成了。李自成最终率军攻破京都,朱由检因此自杀。

智商限制了雄心。


200分!!!评价下明思宗皇帝朱由检,千万不要复制哦
他决事果断,雷厉风行,如处理阉党一案, 也有心细多疑,优柔寡断之一面,如关于是先攘外抑或先安内,一直拿不定,遂误国家 ;既有刻薄寡恩 翻脸无情之一面,也有多情柔肠之一面,对周后互敬互爱;他自制极严,不耽犬马,不好女色,生活简朴;他也经常征求左右的意见,但刚愎自用,不能做到虚怀纳谏;他知人善任,如袁崇焕杨...

明朝末年的崇祯皇帝为什么无力回天
四、崇祯帝为人急功近利,疑心病重,在崇祯帝之时竟然换过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使得人人自危,有才能的人也不敢轻易出仕,造成朝廷无人可用。最终不得不再度宠信宦官。综合而言,崇祯帝是一个期待有所作为的帝王,但是大明的灭亡却是三分人事、七分天命,可说是大明的气数已尽了。

明朝一共有几个皇帝,分别是谁
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

海州区18412285684: 明十三陵里有一座太监陵,请问这个太监是谁? -
郎彬小儿: 明十三陵里崇祯皇帝思陵的门外有一座太监陵,埋葬的是崇祯皇帝的秉笔太监王承恩.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祯帝朱由检由太监王承恩陪伴登上煤山(景山),吊死在山腰寿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树上.王承恩也吊死于旁...

海州区18412285684: 明十三陵埋葬的太监是谁
郎彬小儿: 王承恩(?—1644年),明末宦官,属太监曹化淳名下,累官司礼秉笔太监.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祯帝朱由检吊死在景山寿皇亭东侧的槐树上.王承恩陪伴崇祯吊死于旁边的海棠树上.中午,李自成进入皇宫,下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直至三天后才发现崇祯尸体,停放在东华门外.四月四日李自成命令埋葬崇祯于十三陵悼灵附近、崇祯贵妃田氏墓中,后人称为思陵.王承恩也埋于附近.后来清朝顺治皇帝在思陵附近为王承恩竖碑立传.

海州区18412285684: 明朝皇帝朱由检是怎么死的? -
郎彬小儿: 农民军攻入京城之后,崇祯皇帝将皇子托付给了外戚周奎,田弘遇,下令周皇后(崇祯皇帝正宫皇后)、张太后(熹宗皇帝皇后,崇祯的皇嫂)自尽,并亲手砍死了袁贵妃,砍伤了自己的女儿.然后匆匆逃到景山,在寿皇庭东侧的一颗歪勃树上自尽身亡,在对面陪伴他上吊的还有他的贴身太监王承恩.

海州区18412285684: 崇祯皇帝死于何处?
郎彬小儿: 公元1644年3月19日,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农民军领袖李 自成攻入北京之时,以一根绳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崇祯是自杀这已确信无疑,但他 究竟是吊死在什么...

海州区18412285684: 明朝崇祯帝朱由检是一个怎么样的皇帝?我知道他是一个亡国君,自尽吊
郎彬小儿: 想了解崇祯皇帝的生平事迹,推荐一部书《崇祯惨史》,对明末清初那个时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评价都比较客观、全面. 后世对崇祯皇帝的评价是比较客气的,很大程度上...

海州区18412285684: 崇祯是怎么死的? -
郎彬小儿: 崇祯帝自缢于煤山,就是故宫后面的景山公园里. 被吴三桂勒死的是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初封桂王,后来举起反清的大旗,在云贵川一带坚持了好多年,后来逃入缅甸,被吴三桂生擒,然后逼他自杀了.朱由榔是崇祯皇帝的堂弟.

海州区18412285684: 崇祯皇帝的总管太监王承恩最后是怎么死的?
郎彬小儿: 王承恩(?—1644年),明末宦官,属太监曹化淳名下,累官司礼秉笔太监.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祯帝朱由检由太监王承恩陪伴登上煤山(景山)...

海州区18412285684: 明朝崇祯皇帝的主要事件 -
郎彬小儿:天启七年,熹宗死去.继任熹宗的是其弟信王朱由检,是为思宗(明安宗初谥为思宗,后改为毅宗,明绍宗谥为威宗),年号崇祯.他即位后,锐意改革朝政.他首先下令停建生祠,又逼客氏移居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