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惑于外物啥意思?

作者&投稿:匡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君子尽其当然听其自然而不惑于偶然~

君子的作为是将事物都归为理所应当的发生,而顺应它的自然发生,而不迷惑和疑惑其偶然性. 品德低下的人却将事物的发生都归为偶然,而抛弃其自然发生和必然发生的性质.
我的理解.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不为外物所役使,不受外物的牵制

【原句】君子不惑于外物。
【释义】有德行有修养的智者不会受外物、外人的迷惑、干扰、影响。
【注释】
1、君子:有德行有修养的人。也指贵族或统治者。
2、惑:迷惑。
3、外物:指“我”以外的人、事、物。既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人。

君子不惑于外物是指。君子不受到外物的干扰,不被外物所困。

【原句】君子不惑于外物。【释义】有德行有修养的智者不会受外物、外人的迷惑、干扰、影响。【注释】
1、君子:有德行有修养的人。也指贵族或统治者。
2、惑:迷惑。
3、外物:指“我”以外的人、事、物。既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人。

有人总认为脱尘离俗,找寻诗和远方,就是修行的最好场所。
其实并非是这样,修行的最佳处境,就是红尘之中,修行的最好地方,就是在俗事之内。

在经历事情的转变和起伏之后,体现的心性才是人真实的内心,一个人在风平浪静之中,显示的智慧,只是个性中的单一面。
在日常生活中,随着顺境、逆境以及平静、波折的交替出现,一个人的情绪会发生起伏和变化,内心的心情会随着外在的状态而变,这个时候往往体现的就是真实的心性。
这种状态之下,能否把持住自己内心的初心,能否让自己无论经历什么事情都有一番隐忍和自制,这才是我们期望看到的一个状态。

有一天王阳明的学生问王阳明:“在无事的时候心平气和,但是有事的时候内心立马浮躁起来,这是什么原因?”
王阳明就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多在事物中磨练,才能显出真实心性。”

都是这样一个道理,只有让自己置身于事情起伏跌宕之中,才能窥见自己是心性的本来面目,只有经历过事情的磨练之后,才知道自己内心真实的心性。
所以在事物中历练,在人生沉浮中坚守心性本源,才是一种智慧和境界。
《菜根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锻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须是操存涵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才见处一化齐之妙。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在行动和静止的时候,产生了不同的表现,在喧闹与寂静的时候有不同的一个志趣,那么说明他修炼还未成熟,自身功力不够,心神混乱,应该提高自我的修养。能够在云水静止的环境中,看到鹰飞鱼跃的一个场面,哪怕身处狂风暴雨,也有心平气和的景象,这便是心神合一。
无论外界的变化如何波折起伏,身处波折起伏之中,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大喜大悲,保持内心的一个平静。这样的人,能够在外在事物变化和起伏的时候不为所动,能让内心主导外物,而非被外物所左右。

在道家思想中,庄子就通过一个人在人生失落与得意的对比之下,论述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庄子》之中说:正考夫任命为士就曲着背,任命为大夫就弓着腰,任命为卿就俯下身子让开大路,沿着墙根快步走,像这样谁还敢做不轨的事情;如果是凡夫俗子,一升为士的时候骄傲自持,升为大夫的时候就在车上手舞足蹈,升为卿的时候,就称呼叔伯的名号,像这样,谁还和唐尧许由一样谦让。
最大的祸害就是有意为德而心上长眼,有了心眼就有了内心纷扰,内心纷扰就会坏事败德,凶德有5种,以心德为首,所谓心得,就是自以为是,诋毁自己所不赞同的事情。
庄子借由官吏的变化,来区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他认为真正的谦谦君子,无论是在做官前还是在升职之后,都有一个谦虚的姿态。但是一个小人,在没当官之前,对待别人态度谦逊,一旦飞黄腾达,狂傲傲慢,自以为是。
事实上,位居高位能低调做人,这才是人生的大品德,而正考夫就是这样的圣人。
一个人面对云淡风轻的外部状态,有一个平静安详的心态,这个不足为奇,算不上修养。当一个人经历一些事情或者经历过沉浮之后,内心仍然不为外物所动,这才是大境界。
内心不为外物所动,即便是平静和波折,都有坦然的心性,这是能够让自己抛开外物苦痛的一个根源智慧。
十年阅读计划
reading-plan

意思就是君子不会被外物所干扰


四十而不惑,“不惑”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四十岁,不感到不为外物所迷惑。二、四十而不惑 “四十而不惑”,出自《论语·为政》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而立”。汉迄清为止,历代大儒传统解释:立就是做事合于礼,做事能够考虑...

四十不惑是什么意思?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意思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是什么意思
1、意思是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2、原文(节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能够自立于道;四十岁能无所迷惑;五十岁...

如如不动、此心光明的“阳明先生”,亦复何言?!
触之不动即孔夫子的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不惑于外物,不再为外物所动摇,坚定了,这就是四十不惑,也就是孟子说的四十不动心。以下是阳明先生写的一首诗,很好地阐释了良知二字: 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 莫道圣门无口决,良知两字是参同。 个个心中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

《论语》十二章意思是什么?
2、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3、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

不惑于情是什么意思不惑于情的解释
1、这里的情指的是七情六欲中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意思是我们在决定一些事情的时候不能夹带着当中有的情绪做出选择。2、无愧于心不惑于情意思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听由天命抉择,只要不愧对自己的本心,不因为情感而困扰,顺应事情变化而作为,不苦求随遇而自安。因为自己没有...

不惑于所得什么意思?
不惑,不是一个年龄,而是一种感受。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飘然而至。如同上苍的赐予,了无痕迹,悄无声息。当风将要从夏天吹入秋天之时,我突然警醒。不再拘泥于世俗的眼光, 明白了自己的所要。不惑的降临,只是生命之间的转换。犹如一个新生一般,降临了。那,是上苍的恩赐。

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注释】(1)有:同“又”。(2)立:站得住的意思。(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译文】孔子说:“...

...50而不惑,50而耳顺,70而从心所欲不逾规什么意思?
1. 孔子在《论语·为政》一章中提到,他在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2. 到了三十岁,他能够自立,意味着在思想和行为上达到了一定的成熟。3. 孔子在四十岁时已经能够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达到了一种心灵的平和与坚定。4. 五十岁时,他自称不再困惑,意味着对人生和天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接受。5. 到...

不惑于情是什么意思?
不惑于情是指对情感、感情的理解和控制,不为情所动,不受情所欺,不被情所迷惑。一个人能够不惑于情,意味着他或她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成熟和智慧,能够理智地看待人生和自己的感受。首先,不惑于情可以使人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情感往往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很容易让人迷惑,失去自我。如果一个人能够...

梁山县18866981606: .君子可寓意于物,但不可留意于物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戊莉百令: 超然物外,追求精神上的完满,不被外物迷惑.

梁山县18866981606: 智者善假外物也,是什么意思? -
戊莉百令: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是我们都很熟识的荀子名言,意思是君子的资质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君子之所以高于一般人,是因为他能善于利用外物.善于利用已有的条件,是君子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

梁山县18866981606: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中的“行”是什么意思? -
戊莉百令: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大意是:君子不贪心就不被外物所役使,就可以走直道.君子:有好品德的人.寡欲:指克制过度的欲望.则:就.役于物:被外物所役使.语出北宋司马光的《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相关文句是:“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现代汉语的意思是:君子不贪心就不被外物所役使,就可以走直道,小人不贪心就能谨慎处世,节省用度,使罪祸免除,家庭丰裕.司马光认为,具有好品德的人都有俭朴的作风,而好的品德正是从俭朴中产生出来的.司马光所说的道理,已为古今许多事实所证明,今天仍值得人们重视.

梁山县18866981606: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是什么意思? -
戊莉百令: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不为外物所役使,不受外物的牵制

梁山县18866981606: 君子可寓意于物,但不可留意于物 是什么意思 -
戊莉百令: 苏东坡《宝绘堂记》 君子可以在东西上寄托自己的情感, 但不可以过分关心,留意、这些身外之物 全文如下: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

梁山县18866981606: 君子可寓意于物 但不可留意于物是什么意思 -
戊莉百令: “君子可寓意于物,但不可留意于物”:君子可以寄情于物,但不能执迷于物. “寓”:寄,寄托,是精神层面的需求;“留”:止,占有,是欲望的体现. 人都有喜好,可以寄情于山水、书画等等,但这是人与物的心灵交汇,没有彼此依附关系;而留意,则有占为己有的意图,这样人就会起贪念.因此“君子可寓意于物,但不可留意于物”.

梁山县18866981606: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怎么解释?
戊莉百令: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梁山县18866981606: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是什么意思?
戊莉百令: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若没有贪欲或者不贪心就不会被外界事物所役使,这里的寡欲意思是不贪心,或者没有贪欲

梁山县18866981606: 君子性非异,善于物非也什么意思 -
戊莉百令: 意思是:君子的资质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君子之所以高于一般人,是因为他能善于利用外物. “君子性非异,善于物非也”出自《荀子·劝学》,作者为荀子,整个句子是一个判断句.“假于物”是介宾结构后置,即“于物假”,“向外物...

梁山县18866981606: 君子可寓意于物,但不可留意于物这句话具体什么意思 -
戊莉百令: 这是苏东坡《宝绘堂记》中的句子.大意是,君子可以在东西上寄托自己的情感,但不可以过分关心、留意,以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寓意,在这里是指借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意思.所谓的“借”就是暂时的,主权仍属于“我”,而不是“物”,只是暂时“借”给“物”用一下而已.留意,是指把自己的心思留给了“物”,是真正的给出去、送出去,不是借出去.主权属于物,而不属于自己了.比如我们常说的,“要玩游戏,而不是被游戏玩”,就是这个意思.再比如,“要努力赚钱提高生活品质或者实现个人价值,而不是成为钱的奴隶”,也是这个意思.再举个例子,可以饮酒抒情,但不可酗酒成隐.再举一个,孩子们可以适当玩玩游戏,缓解课业的压力;但切不可沉迷其中,那就麻烦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