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守孤城四十载,满城皆白发的唐朝将军有多悲壮?

作者&投稿:纳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也是中国非常鼎盛的时期,然而这个强大的朝代也没有躲过衰退的命运,经过安禄山发动的叛乱后,曾经兴盛的大唐再也无法维持以前的荣耀,慢慢走上了衰败的命运。

平定战乱就需要大量的军队跟人马,此时朝廷将大批在西域守卫的军队调往长安平乱,这样一来唐朝在西域的防卫能力便大大减弱,然而在西域还留有这么一支军队,他们虽然势单力薄,但一直坚守在守护西域的战场上,从来没有退缩过。

最令人敬佩的是,这支军队的守兵经过多年奋战已不再年轻,却不曾放弃守护唐朝最后的领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誓死与领土共存亡,哪怕最后战死也不放弃,这一战也是唐朝西域戍边史上最为悲壮的战役,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支军队呢?

安史之乱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将是郭子仪,但即便郭子仪有着多层光环,也无法掩盖他家中另一位大将的风采,他就是郭子仪胞弟的儿子:郭昕。

郭昕在军事方面也有很高的才能,后来因为唐朝西部一直受到吐蕃的侵犯,郭昕奉命镇守西域。安史之乱的爆发,对唐朝而言危害是非常大的,唐朝的国力、军力一时间都受到了重创,虽然最后被平定下来,但是想要再恢复到以前的辉煌是再也不可能了,而因为大量坚守西域的士兵回到国内,因此负责留守西域的郭昕,便担任起比原先更重要的责任。

对吐蕃而言,他们的目的一直都是河西走廊,可唐朝强盛时期对这边的兵力部署一直很严密,吐蕃多次试探都以失败告终,而趁着此时唐朝内乱,原本镇守这边的士兵不得不回内地平乱,吐蕃终于等到了机会,于是立即派兵向河西走廊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因为此时防卫兵力不足,河西走廊很快便沦陷了,河西走廊的失去,导致唐朝内部与安西都护府来往的信息中断,大唐想要再获得西域的消息,变得十分艰难,而西域所剩的唐朝领土安西四镇与北庭两地则成为了无人问津的“飞地”。

郭昕此时虽然自身兵力不强大,但他依旧没有忘记自己唐人的身份,一直坚守城池,守护着国家的土地,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郭昕也从来没有放弃,而是积极想办法与长安取得联系,他不断派出亲信前往长安,希望自己这边的消息能够传回唐朝。终于在一次次失败又重新努力中,郭昕的亲信带着口信回到了长安,此时已经与长安失去了近十六年联系的西域,终于跟唐朝取得了联系,他们想要告诉皇帝,他们还活着,并且一直在做着最顽抗的抵抗,并没有臣服和战死。当他们还活着的事情传入国内后,满朝上下震惊不已,对他们深感佩服,在那样艰苦的情况下他们竟然还坚守着、奋战着,那需要多大的信念跟勇气。

此时唐朝皇帝唐德宗也对他们这种顽强精神深感钦佩,立即加封郭昕的职位,并且下诏鼓励西域剩余的将士,表达了对他们的肯定与赞赏。

虽然大唐皇帝对郭昕还有他手下的士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此时的大唐已经内忧外患,自顾不暇,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派去支援郭昕,也只能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然而就是因为获得了皇帝的认可,郭昕更是信心倍增,在坚守的时候更加卖力,用自己出色的作战能力跟士兵们勇往直前的信念,做着最后的奋战。

后来,郭昕困守的情况得到了改善,因为唐德宗与西北地区的回迄修好,而此时唐德宗派遣官员借道回迄前往西安,以此表示他对西域并没有放弃,这一做法让西域的将士受到了更大的激励。

而对郭昕来说,这更是缓解了他的难题,他虽然无法得到唐朝朝廷实质上的帮助,但是却能通过回迄的帮助,减轻困守方面带来的压力,这段期间的边疆局势开始变得平稳一些。

然而这样的好时光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随着回迄势力的衰退,再加上北庭都护府的沦陷,郭昕所坚守的阵地再次出现危机,吐番大军此时将显都护府包围了起来,驻守在西域的唐军只剩下最后一个可以镇守的城池:龟兹。此时距离当初独自镇守西域的郭昕而言,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多年,这四十多年间,唐朝朝廷从来没有对他们提供过任何的帮助,也从来没有派过一个士兵前来,期间都是郭昕军队独自坚守岗位。

面对吐蕃强烈的攻势,在龟兹城中这唯一一座上方还飘扬着大唐旗帜的城池上,驻扎防守西域的唐军也迎来了最后的奋战,此时的郭昕已经从一个年轻的将领,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兵,手下的军士也已经生了华发,不再是最适合打仗的年纪。

他们身上的铠甲也都有了裂缝,锋利的作战工具已经缺口连连,可是他们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会一直坚守下去,依旧没有忘记自己是大唐的士兵,守护属于大唐的领土。

就在西安都护府对吐蕃进行最后一战的时刻,郭昕率领手下年老的士兵,他们高高举起带有大唐标志的旗帜,拿起手中的武器,跟吐蕃大军进行了最后一次正面交锋。由于双方实力悬殊,郭昕根本没有胜利的希望,但是面对强敌,他们这支老年部队根本没有退缩的意思,他们奋勇杀敌,将生命的最后一刻都留在了守护的阵地上,用自己的生命跟热血书写了大唐最后的荣光。

郭昕的军队战死在沙场上后,从此强大的唐朝再也无法抵御西域的控制,而郭昕却因为自己的英勇事迹让后世永远记住了他,他的精神永远活着。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这就是大唐最后的铁血郡王。




最长的古诗有哪些??
白居易的<长恨歌>,有这么多: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

《一曲胡笳救孤城》怎么会成为千古佳话
刘琨长啸慑敌,音乐退兵,不动一枪一弹,不伤一兵一卒,退了围城的匈奴骑兵,挽救了一座孤城,挽救满城百姓的生命,也使得将士不至于埋尸他乡。胡笳曲竟然有了如此大的魔力,胜过强兵劲弩。这个故事流传千古,而刘琨因为勇敢、智慧也流芳百世。在这件事里,充分展现出了刘琨镇定从容,沉着冷静,智慧超群...

古代英雄事迹!
清顺治二年(1645)四月十八日,清军抵达扬州城西北郊斑竹园,清豫亲王多铎再次劝降,史不理会,令将士登城分守各门,自守险要的西门。清军强攻不破,伤亡甚众,遂乔装明军,得计入城。史见大势已去,欲拔刀自刎,被一参将护持而行。至小东门,见军民遭屠戮,即挺身而出,大呼:“吾史督师也!万事一人当之,不累满城百姓。

关于金甲的诗句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北续40度30分57秒与附近城镇的直线距离为西北距库尔勒市344千米,西南距若羌县城330千米,古城占地12万

尸山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 寄语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月二十二日,江阴城中百姓有的与清人巷战,有的赴水、蹈火、自刎、投缳自尽,无一投降顺从。博洛下令屠城,二十三日,“满城杀尽,然后封刀”([清]韩葵:《江阴城守记》)。江阴城破时,有一女子咬破手指,在城墙上用鲜血写下这样一首诗:腐肉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

需要几首古诗和现代诗,麻烦找一下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母爱 母爱 是血与脉的相通相融 是儿女的福母亲的痛 母爱 犹如春天的风 她轻轻拂过 大地才会一片绿色 母爱 是天上的云 总让烈日 先从她的身驱穿过 给大地呼风换雨降祥和 母爱 是雨后的霞 总让清洗过的大地 不弃的躺在怀里 把七彩人生梦谱写在高高的天际...

求 烟花易冷 黄金甲 龙拳 霍元甲 止战之殇 的歌词
我听闻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 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 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 伽蓝寺听雨声盼永恒 黄金甲 歌手:周杰伦 专辑:满城尽带黄金甲 词:方文山曲:周杰伦 剑气如虹闪电变如风 此去东方有条龙杀气如风 形势如中空 将军我豪情如众声势很凶 黄金甲如重铁 金戈害我心如空 景色不同...

...乱世如麻,尔虞我诈,便许你来世锦绣荣华,满城烟花,君可愿白衣饮茶,清...
若今生抚琴断弦,人心凶险。便许你来世无忧心惦,不曾寄念。君可愿此去经年,共同炊烟,从此鸳鸯身影不羡。若今生破晓千年,不见少年。便许你来世温暖指尖,山水之间。君可愿此情长绵,红灯一盏,厮守永护相伴眷恋。若今生孤城流殇,世事彷徨。便许你来世入画模样,掩尽沧桑,君可愿两相不忘,荡气回肠...

满城尽带黄金甲上一句
满城尽带黄金甲上一句冲天香阵透长安《不第后赋菊》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咏物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意思:守边的将士,身经百战,铠甲已经磨穿。出自:《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翻译...

陆游的简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瘴云蛮雨暗孤城,身在楚山角。烦问剑南消息,怕还成疏索。好事近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

常德市18770863485: 王之涣写过哪些边塞诗? -
军蚀派恫: 王之涣是唐朝四大边塞诗人之一,更被章太炎先生尊为“绝句之最”.遗憾的是留下来的诗太少,只有六首.边塞诗有两首:凉州词(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常德市18770863485: 唐朝的四大边塞诗人指的都是谁? -
军蚀派恫: 四大唐朝边塞诗人分别是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 高适:代表作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也写出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向往和...

常德市18770863485: 古代中国名将排行榜,谁才是最能打仗的将军 -
军蚀派恫: 中国历史上战功最辉煌的将军,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大将,征战沙场三十余载,六国军队只要听说是是他带兵来战吓的望风而栗.史书上有确切的记载:所有的国家都不敢与秦战,后面加了一个注释,就是因为秦人有此将军!一个将领到了这...

常德市18770863485: 唐朝诗人王建的介绍 -
军蚀派恫: 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 王建 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

常德市18770863485: 唐朝的古诗 -
军蚀派恫: 1、《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

常德市18770863485: 从军行4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军蚀派恫: 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行,诗歌的一种体裁,从军行,写军队生活的乐府古题,王昌龄共写《从军行》七首,这是第四首.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常被用来表现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中唐诗人戴叔伦写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雄豪诗句,同此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常德市18770863485: 凉州词 王之涣 故事 拓展 -
军蚀派恫: 凉州词的故事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请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为她的扇子题诗.那位书法家写的是唐朝王之涣的诗《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由于疏忽,书法家忘了写“间”字.慈禧大怒,要杀他.那位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说:“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一首词.”并当场断句,念给慈禧听: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听了,转怒为喜,连声称妙.编辑本段凉州词(张籍) (摘自其他网友的回答)

常德市18770863485: 王之涣写了一首诗,一个字改了好几遍的故事 -
军蚀派恫: 没有找到诶...唐朝开元年间,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个人名气都很大,谁也不输谁,谁也不服谁.有一日,天气冷下著小雪,三位诗人来到旗亭,小有名气的歌妓,奏起了各种乐器助兴,曲曲动听,都是当时最流行的歌曲.一向对诗歌颇...

常德市18770863485: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的将军是谁? -
军蚀派恫: 出自唐代高适的《燕歌行(并序)》解释: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至今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赏析:李广骁勇善战,与士兵们出生入死,诗人用李广与那些骄奢淫逸的将军作对比,加强了讽刺的力度.

常德市18770863485: 王之涣是哪个朝代的
军蚀派恫: 王之涣,并州人,其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天宝间,与王昌龄、崔国辅、郑昈联唱迭和,名动一时.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六首,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其一)和《送别》三首皆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