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员在古代是什么官

作者&投稿:寿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员是属于什么职务?~

文员工作属于管理类、但它在企业中的身份却属于工人类。
文员也就是文职人员,即主管经理之助理之类的。但是在不同的公司,文员一职所做的工作都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文员是做些文字处理、文档整理、复印文件、接听电话及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接待客人、清洁卫生、购买办公用品等)之类的工作。总之都比较繁琐的事。另外,有些公司的文员还要协助会计做一些记帐工作。一般要求会基本的电脑操作(公司不同会有具体的要求:就是指对电脑的操作内容和熟练程度有所不同,当然少数公司可能也不需要电脑的),一些大的公司对语言也有所要求的(普通话,英语之类的),另外就是当事人本身所具备的一些综合素质(工作态度、思想品德、工作能力等)。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给你来个详细的,中国古代所有文官明细列表。

1。丞相与内阁
秦汉定制,以丞相为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与太尉、御史大夫地位略等。太尉掌军,御史大夫掌监察,又兼为丞相之副,其相互制约的作用。汉代初期,有时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但一般只置一人,不分左右的。魏文帝置中书监、令,自是事归台阁,历南北两朝,皆以中书监、侍中、尚书令、仆射诸官掌机密,这就是中书监、令成为宰相的起源。而丞相只作为优礼大臣的崇高官位,不甚假以事权。一直到南宋孝宗以后,才又采用左右丞相名称,辽金元亦同。明初亦设左右丞相,不久即废。至成祖时置内阁,只以内阁诸臣参与机务,至此以后不再有丞相之名。
到清时,大学士赞理机务,表率百僚,但兼殿内及六部尚书衔。到雍正以后,军机处成立,为全国政务中枢。至清末,又成立内阁。
2。六部
清代六部的执掌如下:

吏部:主管文官的登记,资格的审查,成绩的考核及任免、升降、转调、俸给、奖恤等事的审查。人员编制:尚书二人,左右侍郎二人,下设文选司,管理文员的选用;考功司,考功过;稽勋司,掌更名改籍终养服制;验封司,掌封赠袭荫。各司有郎中、员外郎、主事(各部同)。

户部:主管户口、赋税、薪饷、铸币。其编制为尚书二,侍郎二,下设十四清史司。属于户部的有下列二机构:户部三库(银库、段匹库、颜料库)、户部仓场衙门。

礼部:主管国家典礼和教育、贡举。编制:尚书、侍郎,下设仪制司、祠祭司、精膳司、铸印局。

兵部:主管练兵、武器和武官一切政令。编制:尚书、侍郎,下设武选司、车驾司、职方司、武库司。

邢部:主管国家的法律刑罚。编制:尚书、侍郎,下设十八司(按省分)和赃罚库司库(收赃银送户部)、律例馆(修法令条文)。

工部:主管土木兴建和水利等。编制:尚书、侍郎,下设营缮司、虞衡司、都水司、屯田司、节慎库、制造库、料作所、琉璃窖监督、皇木厂监督、管理街道厅。

朝代 宰相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邢部 工部
三代 相 殷太宰、周冢宰、天官太宰卿 夏司徒、殷司徒、周地官大司徒卿 殷太宗、周大宗伯卿、上宗、太宗、宗人 夏司马、殷司马、周夏官大司马卿 夏司寇、殷司寇、周秋官大司寇卿 夏司空、共工、殷司空、周大司空卿
秦 丞相、 相国 尚书不分曹 尚书不分曹 尚书不分曹 尚书不分曹 尚书不分曹
汉 相国、 丞相 常侍曹尚书、二千石曹尚书 计相大司农、民曹尚书 客曹尚书 三公曹尚书
后汉 太尉、 尚书令 吏曹尚书选部尚书 大司农卿、民曹尚书 南主客曹尚书、北主客曹尚书 二千石尚书
三国 蜀丞相、吴丞相、魏尚书令 魏吏部尚书、吴选曹尚书 魏度支尚书、左民尚书、民曹尚书 魏客曹尚书、祠部尚书 魏五兵尚书
晋 丞相、相国司徒、中书令 吏部尚书 度支尚书、左民尚书、右民尚书 祠部尚书 五兵尚书驾部尚书 三公尚书 屯田尚书
南朝 丞相、尚书令、中书监、令 吏部尚书 度支尚书、左民尚书 祠部尚书 五兵尚书 都官尚书 起部尚书
北魏 丞相、尚书令、中书监、令 吏部尚书 度支尚书、左民尚书、右民尚书 仪曹尚书祠部尚书 七兵尚书驾部尚书 都官尚书
北齐 丞相、尚书令、中书监、令 吏部尚书 度支尚书 殿中尚书祠部尚书 五部尚书 都官尚书 起部尚书
后周 大丞相、大冢宰 天官大冢宰 大司徒卿 春官大宗伯卿 大司马 大司寇卿 大司空卿
隋 内史、纳言 吏部尚书 度支尚书、民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都官尚书邢部尚书 工部尚书
唐 尚书令、内史令、左右仆射 吏部尚书、司列太常伯、天官尚书、文部尚书 度支尚书、司元太常伯、户部尚书、地官尚书 礼部尚书、司礼太常伯、春官尚书 兵部尚书、司戎太常伯、武部尚书 邢部尚书、司刑太常伯、宪部尚书、秋官尚书 工部尚书、司平太常伯、冬官尚书
五代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邢部尚书 工部尚书
宋 太宰、少宰、丞相、、仆射 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邢部尚书 工部尚书
辽 南、北府左宰相、南、北府右宰相、中书令 南院枢密使、吏部尚书 南院大王北院大王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伊勒希巴 工部尚书
金 尚书令、丞相平章政事 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邢部尚书 工部尚书
元 中书令、丞相平章政事 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邢部尚书 工部尚书
明 中书丞相内阁大学士 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邢部尚书 工部尚书
清 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大臣 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邢部尚书 工部尚书

3。九寺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兼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历代因之。

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

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改为大理院。

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末废。

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

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朝代
宗正寺 大司农太府寺
少府寺
鸿胪寺
大理寺
太仆寺
卫尉寺
光禄寺 太常寺
三代
小宗伯

周大行人中大夫
夏大理
夏牧正殷牧师周太仆下大夫

周膳夫上士 殷太宗

宗正
治粟内史
少府
典客
廷尉

卫尉
奉常

宗伯
大司农
少府
大鸿胪、谒者仆射
廷尉大理
太仆
奉车都尉
太常
后汉
宗正卿
大司农卿
少府卿
大鸿胪、谒者仆射
廷尉
太仆
卫尉
太常
三国
魏宗正卿

少府卿
大鸿胪
吴、魏大理廷尉
蜀、魏太仆
蜀驸马都尉
太常

宗正卿

少府卿
大鸿胪、谒者仆射
廷尉
太仆
奉车都尉
太常
南朝
宗正卿

少府卿
大鸿胪、谒者仆射
廷尉卿
太仆卿
奉车都尉
太常
北魏
宗正卿

少府卿
大鸿胪、谒者仆射、典仪监
廷尉卿
太仆卿
奉车都尉
太常卿
北齐
宗正卿
大司农卿
太府寺
鸿胪寺卿、谒者仆射
大理寺卿
太仆寺卿
奉车都尉
光禄寺卿 太常寺卿
后周
宗师中大夫

左宫伯中大夫

奉车都尉
主膳中大夫 大宗伯

宗正卿

少府监
鸿胪寺卿、谒者台大夫
大理寺卿
太仆寺卿
奉车都尉
光禄寺卿 太常寺卿

宗正寺卿
太府寺卿、太府出纳使
少府监
鸿胪寺卿
大理寺卿
太仆寺卿、司驭寺卿
奉车都尉、卫尉卿
光禄寺卿 太常寺卿
五代
宗正卿
建昌宫使
少府监
鸿胪寺卿
大理寺卿
太仆寺卿
仪鸾司
光禄寺卿 太常寺卿

宗正寺卿
三司使太府寺卿
少府监
鸿胪寺卿
大理寺卿
太仆寺卿、群牧使
六军仪仗司
光禄寺卿 太常寺卿

大特哩衮司

北院宣徽使、南院宣徽使
鸿胪寺卿
大理寺卿
太仆寺卿

光禄寺卿 太常寺卿

大宗正府

少府监

大理寺卿
乌捋济库使
拱卫直使司都指挥使
宣徽使 太常寺卿

大宗正府、扎尔乎齐
太府寺大卿、太府大监
大都留守司所辖
侍仪司侍仪使

太仆寺卿
拱卫直都指挥使
光禄寺卿 太常寺卿

宗人令


鸿胪寺卿
大理寺卿
太仆寺卿
锦衣卫使
光禄寺卿 太常寺卿

宗人府宗令

鸿胪寺卿
大理寺卿
太仆寺卿
銮仪使
光禄寺卿 太常寺卿

4。地方官职
总督、巡抚 司道、布政使、按察使 知府 知州 知县

总督、巡抚——总督系地方最高军政长官,辖一省或二、三省,综理军民要政。巡抚为省级地方政府的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等,地位略低于总督。

朝代 官职
汉 州牧
后汉 州牧
三国 牧州、都督诸州军事
晋 司隶校尉、都督诸州军事刺史
唐 大总管、大都督、节度使、经略使
宋 节度使、经略使
元 行中书省丞相、平章
明 总督、总理
清 总督
朝代 官职
晋 持节刺史
南朝 持节刺史
隋 总管刺史
唐 总管、都督、节度副使、经略副使
宋 节度使、安抚使
元 行中书省左丞、行中书省右丞
明 巡抚、抚治兼提督军务、赞理军务
清 巡抚

司道——是隶属于巡抚的专设机构。

布政使掌一省之民政、财政。

按察使掌全省刑法,理全省的驿传。

道受布政使、按察使的领导,有两种:一种是划若干府、县为辖区,可以管辖区内的一般政务;一是管辖及于全省,但是以指定职务为限。前者为分守、分巡地方道。后者为储粮道、监法道、海关道等。

朝代 布政使 按察使 守道 巡道 各省兵备、水利屯田等道
隋以前 无 无 无 无 无
唐 转运使、度支营田使 观察使 采访支使、转运副使 观察副使 观察支使、团练使、防御使
五代 团练使、防御使
宋 都转运使、转运使、提举常平司 提点刑狱公事 转运副使、同勾转运事 提举茶马三白渠诸司
元 行省参知政事、宣慰使 肃政廉访使 同知宣慰使、副使 廉访副使、佥事 屯田使、团练安抚劝农使
明 左、右布政司布政使 按察使司按察使 布政司左右参政、参议 按察司副使、佥事 派管粮储驿传屯田等事
清 承宣布政司布政使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 各省守道 各省巡道 道尹、道台

知府——掌一府之政,统辖属县。

朝代 官职
秦 郡守
汉 太守、内史、国相
晋 太守、内史、相
南朝 太守、内史、相
北齐 太守
唐 太守、刺史
宋 权知府、州、军、监
元 知府、府尹
明 知府
清 知府

知州——掌一州之政。

朝代 三代 宋 金 元 明 清
官职 州长 知州 州刺史 州尹 知州 知州

知县

朝代 三代 秦 汉 南北朝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官职 县正、邑宰 令长 令长相 令长 县令 县令 知县 县尹 知县 知县

5。武官

各省驻防将军 提督 总兵 参将、游击

各省驻防将军——清制,以八旗世守各省要地,谓之驻防旗,其军政及民政皆以将军以下各官领之,纯属地方行政范围者仍由督抚处理。

朝代 官职
汉 将屯将军
后汉 右校尉
北魏 防主
隋 军府郎将、骠骑府郎将
唐 十二军将军、统军、折衡都尉
宋 总管钤辖司都总管、都统制
元 宣慰司元帅
明 中央设五军都督府
清 驻防将军

提督——统辖绿营本标之官兵及分防之营讯(驻兵地点大者为营、小者为讯),节制各镇总兵而听总督指挥。

朝代 官职
秦 都尉
汉 都督、中尉
晋 都督诸军、监诸军、督诸军
北齐 都督军州事、军司
唐 都督、节度使
宋 总管钤辖司、都统制
元 宣慰使司都元帅使、都元帅府都元帅
明 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提督
清 提督军务总兵官

总兵——为绿营兵之高级统将,仅次于提督。分设于各省区,统辖绿营本标之官兵及分防之协(副将所辖之军事组织为协),而仍由提督总其成。总兵所辖之兵力大约本标二、三营(称镇标)分防则营数不等,多者二三十营,少者三四营。

朝代 官职
秦 郡长史
汉 郡丞、长史
晋 都督司马
唐 节度使、行军司马、镇将
宋 路分都监、都钤辖
元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同知、都元帅府副元帅
明 都指挥使司都指挥同知、总兵官
清 总兵

参将、游击——清制,参将次于副将一级。凡参将之为提督及巡抚总理营务者,称提标或抚标中军参将。游击品秩略次于参将。

朝代 官职
汉 亚将、骑将、行司马
三国 蜀 参军
晋 西戎等校尉、司马
唐 同节度副使、马步军都虞侯、都知兵马使
宋 诸路将副
明 参将、游击将军
清 参将、游击

清代官员的品级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县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这里的太师、太傅、太保……只是对大臣的一种荣誉加衔,或死后所赠。右都御史是总督的加衔;右副都御史是巡抚的加衔;总督和巡抚是地方最高长官,兼了都御史的头衔,就可以有弹劾权。这些都是空衔而不是实职。

叫做谋臣 军师 幕辽 之类的了


古代的员外大概是现在的什么地位?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解析:员外郎,简称员外。在现在人的观念里,员外是大地主和富翁的代名词,而且多少有些为富不仁的贬义倾向,但在古代的确有这样一种官职称为员外郎,还一度还与科举考试密切相关。唐朝贞观时期以前,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就曾是由员外郎担任,全称是考功员外郎。唐开元年间...

介绍一下古代官职都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军务。现代的市古代称作府如南京明朝时叫应天府,清朝时叫江宁府,最高长官称作知府,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中央官职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

什么是员外? 是官职吗?
最早设置的官职叫员外散骑常侍,到晋朝初年设置了员外散骑侍郎。南北朝、隋朝又设立了新的官职,将员外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唐、宋、辽、金、元、明、清都沿用隋制,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这时员外已身居显赫之位,虽名叫“员外”,其实在编制定员之内。到明朝时,虽然身居显赫地位,但...

中国古代官职大小,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官
六级:副厅级 副市级、助理巡视员,同上,但属于从品级 七级:处长 市局长 县长 调研员,相当古代七品 八级:副处级 副县级 助理调研员,相当古代从七品 九级:科长 市处长县局长 乡镇长 主任科员,相当古代八品 十级:副科长 股长乡镇助理 副主任科员,相当古代从八品 十一级: 科员县以下公务员,...

古代员外郎是几品官?
分别是正五品和从五品。清代六部的职官设置依次是: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经承。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六部尚书、侍郎分别是从一品、正二品大员,而不设三品、四品官,职责很重权力很大的郎中、员外郎级别较低,分别是正五品和从五品。员外郎定义 在唐朝贞观时期之前,吏部考功员外郎...

在古代“员外”是什么官职?
所以,“员外”逐渐失去了其本来含义,而专指一些有钱人了。原指正员以外的官员,后世因此类官职可以捐买,故富豪皆称员外。明朝以后员外郎成为一种闲职,不再与科举相关,而渐渐和财富联系在了一起,只要肯花银子,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一个员外官职来做。

在古代员外是什么官?
二是员外官的物质待遇。第一,员外官享有俸禄,其物质待遇参照其正员官的标准,但低于其正员官;员外官都没有职分田。第二,员外官中,“员外同正”者优厚于不带“同正”者。第三,员外官物质待遇的来源主要是依靠俸禄。京员外官的俸禄,由国家单独供给。州县员外官的俸禄,在天宝以前,与正员官...

古代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古代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官职有:太守——市长、刺史——司令员、京兆尹——北京市市长、太尉——国防部长、越骑校尉——卫戍区——司令员等等,古代官职级别与种类很多,与现代的官职相比也很齐全。1、太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员外是什么官职
在三国曹魏时期,最早出现“员外散骑常侍”一职,晋朝时,又有“员外散骑侍郎”,都是皇帝的侍从官。古代朝廷官职,有正副之分,员外其实属于副职。这些带有“员外”的官职,虽然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实权,但是因为接近皇帝,机会多,求职的人还是趋之若鹜的。而能够担任这一职务者,也是需要一定背景的,...

古代的官职和现代的官职对应表
现代官职从股级、科级、处级、厅级、部级到国家领导人只有6个大等级12个小等级,而古代的等级从品级建立时就有9品18级(9品30阶)。 做级别对比时,只好以几个区域品级对齐了。 如巡抚对应省级、知府对应厅级、知县对应处级。 追问 那请问唐宋时期的地级市书记 市长 还有省长 叫什么啊??? 追答 唐朝 一级行政区称...

自流井区13996456567: 古代文职京官有那些? -
南哄利君: 因为各个朝代不同,而你又没有指明,所以就以清朝为例:正一品: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从一品: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

自流井区13996456567: 古代的官职和现代的官职对应表 -
南哄利君: 古代的官职和现代的官职对应表如下:1、太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2、刺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现在的省市长兼省市军(分...

自流井区13996456567: 古代有什么职位 -
南哄利君: 这是我摘来的资料,你参考一下吧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

自流井区13996456567: 古时县令除了师爷之外他另行聘请的文职人员叫什么? -
南哄利君: 你这个问题把师爷的概念给缩小了,其实所谓的师爷概念上及包括在县令断案是给出谋划策的刑名师爷,也包括帮助县令管理财政的钱谷师爷.换句话说凡是县令正式聘用的办公人员都可以成为师爷. 其实古代有好多读书人在不能仕进之前可以依附于一些官员(包括县令),受其资助进行科举考试,他们相互之间是朋友关系,这些读书人就是幕友,也叫幕宾、幕客. 另外古代有的时代一县之中其实吃官饭的是很少的,仅仅有县尉、县丞、县令等几人,其他的包括站堂衙役、仵作等等都要县令自己出钱发工资,因此一定意义上说也算是县令私人聘用的.

自流井区13996456567: 清代官职一览最好把清代的官位大小也列一下!~其中包括文职和武职!
南哄利君: 清朝官职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两级,从就是跟从,副的意思,比如从六品比正六品低... 这几个总理级官员,加上先帝的老师们,是正一品官职,正一品顶戴花翎.当朝皇帝...

自流井区13996456567: 古代官吏的等级是怎样的?
南哄利君: 随着古代统治者任用官员管理天下事务,官吏等级的界限区分也日渐严格.各朝各代的官员体制都有着明确的规定,既确定了各级官吏的职责,也划分了各自的品级官阶....

自流井区13996456567: 古代比太子职位低的是什么? -
南哄利君: 一、正一品1、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2、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建威将军、一二三等子爵、一二三等镇国将军二、从一品1、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

自流井区13996456567: 古代各个官职都怎么称呼的?都相当于现在的什麽官职?
南哄利君: 太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 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高的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长. 知府 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