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下所言甚是.于我心有戚戚焉.出自哪里

作者&投稿:孛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心有戚戚,戚戚然不知所处”这首诗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心有戚戚,戚戚然不知所处”这句话出自现代小说《花容天下》,不过“戚戚然”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意思是:指夫子说的话,我深有感触。戚戚,感动、触动的样子,指心中产生了共鸣。
原文: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释义:《诗经》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推广到兄弟,再推广到家族和国家。”说的就是要把自己的心推广到别人身上去。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定天下,不推广恩德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保不了。
古代的圣贤之所以能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什么,不过是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大王您的恩惠能够施及动物,却不能够施及老百姓,偏偏是为什么呢?

扩展资料
《孟子·梁惠王上》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
孟子主张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一是战国时期,由分裂趋向统一,战争难以避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梁惠王上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于:在
戚戚:因有所感悟而激动的样子
焉:(让我)豁然开朗
意思是:在我心中产生了同感(共鸣)

出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王说⑴曰:“《诗》云⑵:‘他人有心,予忖度⑶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⑷焉

“阁下所言甚是,于我心有戚戚焉。”出自《世说新语》。


文言文骆统
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 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 尤以占募在民间长恶败俗,生离叛之心,急宜绝置,权与相反覆,终遂行之。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历史,赶快,明天就考试了!!!
(汉书于此事并未系年,《资治通鉴》定在初元二年)早在宣帝朝,儒生中间便已弥漫着一种要求否定武帝功业的议论,最甚者如夏侯胜,就曾因为非毁先帝而下狱,这中间的是非曲直我们暂时置而不论,问题是武帝朝作为中书的宦官们,似乎并没有什么劣迹流传。的确如萧望之所说,西汉朝廷有中外之分,而武帝一代正是中朝官...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深入的解释是什么?
解释: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摘自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原文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原文内容是什么?
盖曰:“某受吴侯三世厚恩,无以为报,故献此计,以破曹操。吾虽受苦,亦无所恨。吾遍观军中,无一人可为心腹者。惟公素有忠义之心,敢以心腹相告。”泽曰:“公之告我,无非要我献诈降书耳。”盖曰:“实有此意。未知肯否?”阚泽欣然领诺。正是: 勇将轻身思报主,谋臣为国有同心。 未知阚泽所言若何,且看...

鲁迅的《文化偏至论》的原文
至尤下而居多数者,乃无过假是空名,遂其私欲,不顾见诸实事,将事权言议,悉归奔走干进之徒,或至愚...试案尔时人性,莫不绝异其前,入于自识,趣于我执,刚愎主己,于庸俗无所顾忌。如诗歌说部之所记述

寻找鸠摩罗什注解的心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

般若波罗蜜心经的意思
当动机已清净生起,接着主要修学的重点就是六度当中的般若度,虽然六度都是必须修学的,然而,如同寂天菩萨所言:「所有六度的学习,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生起般若。」所以,继修心八颂之后,为了得以修持般若度,今天的课程就安排《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透过闻思《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培植圆满般若度的善根习气。 犹如世尊于经...

朱晖守信文言文译文
诏报曰:“俗吏苟合,阿意面从,进无謇謇之言,却无退思之念,患之甚久。惟今所言,适我愿也,生其勉之。” (范晔《后汉书》) 扩展资料:朱晖早年随父征战。弘治五年,授勋卫,嗣保国公,督神机营。 弘治十三年,更换京营大帅,命其督三千营兼领右军都督府事。当时火筛进攻大同,平江伯陈锐等不能抵挡,于是命朱晖...

急!!!翻译!!!
晋平公问于叔向曰:“国家之患,庸为大?”对曰:“大臣重禄而不极谏,近臣畏罚而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也。”公曰:“善。”于是令国曰:“欲进善言,谒者不通,罪当死。” 楚人有善相人,所言无遗策,闻于国。庄王见而问于情,对曰:“臣非能相人,能观人之交也。布衣也,其交皆孝悌,笃谨畏令,...

孔子的名句?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又见《孟子·公孙丑上》: “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吕氏春秋》亦记载:“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 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句意谓:默默将所见所闻记于心间,发愤学习从...

威海市19251065665: 阁下所言甚是.于我心有戚戚焉.出自哪里 -
毛美功亮: 出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王说⑴曰:“《诗》云⑵:'他人有心,予忖度⑶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⑷焉

威海市19251065665: 于我心有戚戚焉的出处原文 -
毛美功亮: 王说,曰:“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⑸',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

威海市19251065665: “于我心有戚戚焉”是什么意思? -
毛美功亮: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意思是说夫子说的话,我深有感触.戚戚,感动、触动的样子,指心中产生了共鸣. 于:在 戚戚:同感. 意思是:在我心中产生了同感(共鸣)

威海市19251065665: 所言甚是什么意思 -
毛美功亮: 所言甚是的意思:所说的话对极了.形容及其正确、极其有道理! 出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所言甚是,于我心有戚戚焉”. 翻译:你说得太有对了,在我心中产生了共鸣. 近义词: 言之有理——话说得有道理. 言之成理:之:...

威海市19251065665: 于我心有戚戚焉 出自哪里 -
毛美功亮: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于:在 戚戚:因有所感悟而激动的样子 焉:(让我)豁然开朗 意思是:在我心中产生了同感(共鸣)

威海市19251065665: 于我心有戚戚焉出自那里 -
毛美功亮: 出自《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梁惠王上》)戚戚:心有所动的感觉.

威海市19251065665: 于我心有戚戚焉 -
毛美功亮: 出自.《齐桓、晋文之事》 戚戚:心有所动的感觉. 王说⑴曰:“《诗》云⑵:'他人有心,予忖度⑶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⑷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

威海市19251065665: “与我心有戚戚焉”是什么意思
毛美功亮: 注意:应将题目中的“与”改为“于”!! 这个问题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齐桓... 整句话为:夫子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 于:在. 戚戚:内心有触动的样子. 整句...

威海市19251065665: 心有戚戚焉如何对下句
毛美功亮: 心有戚戚焉下一句:然心戚戚矣.这句可解释为:心有所动,但心又忧伤,表示无可奈何的忧伤吧.心有戚戚焉,出自《齐桓晋文之事章》,意思是我深有感触.原文:“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出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释义:夫子说的话,我深有感触.于:在;戚戚:感动、触动的样子,指心中产生了共鸣.

威海市19251065665: ”心有戚戚焉“ 怎么解释? -
毛美功亮: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 [戚戚:因有所感悟而激动的样子.] 焉[(让我)豁然开朗]. 不过现在大多解释为心有同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