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部队的感人事迹

作者&投稿:乐正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维和部队的感人事迹~

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和国际救灾行动

1990年以来,中国已参加16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共派出维和军事人员5915人次,有8名维和军事人员在执行任务中牺牲,数十人负伤。2000年以来,中国向7个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893人次。目前,中国有1487名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和联合国维和部执行任务。其中,军事观察员和参谋军官92人,赴刚果(金)工兵分队175人,医疗分队43人;赴利比里亚工兵分队275人,运输分队240人,医疗分队43人;赴苏丹工兵分队275人,运输分队100人,医疗分队60人;赴黎巴嫩工兵分队182人。中国现有180名维和警察在利比里亚、科索沃地区、海地和苏丹执行维和任务。

http://hi.baidu.com/007cn/blog/item/6cef55fbdfeec1166d22ebfc.html

http://wmj007.blog.china.com/200612/109939.html

中国赴刚果(金)的维和工兵分队,不仅出色完成了道路修复、基建施工、营地改建等重大任务,而且在联合国对我维和部队进行的各项检查中,合格率达100%;中国赴利比里亚的首批维和运输分队,在执行任务的8个月里累计行程110多万公里,运送人员7万余人次、各种物资3万余吨……

中国军人特有的政治素养不仅丰富和拓展了“蓝盔”使命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促进国际和平与友谊中得到了强化和提升
中国维和医疗分队外科医生郝天智在2006年9月2日的日记里这样写道:“心情就像连日的阴雨一样未能‘放晴’——患儿未能如约前来复查,出院时带的药品恐怕已经用完了。队领导指示,组织医护人员再次到患儿家里探视病人……”
让郝天智牵肠挂肚的,是一名臀部、后背烧伤导致严重感染的9岁利比里亚儿童。他忘不了眼前那个营养不良的孩子,身上沾满了脓液和血水。撕心裂肺的哭声令郝天智的心一阵阵颤动,他和朱雄龙、韩春红等医护人员立即对患儿进行救治。没有成品药可用,就根据记忆中“银锌霜”的配方,利用现有药品自己配制,护士长和厨师还为这个不幸的孩子准备了特殊的营养膳食。
10多天后,患儿未能如约来复查,郝天智和战友们就带着药品和营养品,沿着崎岖、泥泞的小路找到了他家。见到中国军医,患儿全家人都很激动,他的祖母挨个儿拥抱了中国的维和“天使”。全面检查后发现,患儿后背的烧伤创面已经愈合,臀部的大部分创面也明显缩小。在这样炎热、潮湿的环境下,创面愈合得这样快,中国军医调制的药物让当地人感到特别神奇。
按说,到患儿家里巡诊,已经超出了联合国赋予的维和任务范围,但是中国维和医护人员想的是,如果不去巡诊,那名被烧伤的非洲儿童生命就没有保证。正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动机和对非洲人民的情谊,中国维和部队在利比里亚做了大量“额外”的工作,用真情丰富和拓展着蓝盔部队使命的内涵与外延。
在利比里亚与科特迪瓦边境,有两个分别叫作比海和尼克的小镇,长年战乱使得两个镇子没有一个像样的学校,仅有的两间用茅草和木棍搭建起来的简易校舍早已被风雨吹得摇摇欲坠。得知这一情况后,正在附近施工的中国维和工兵分队主动联系两镇的政府官员,表示愿意帮助修建一所学校。当10余台机械车辆迅速展开作业,官兵们手持砍刀铁锹砍伐灌木,挥汗如雨地平整场地时,数百利比里亚人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围着中国工兵在欢快的鼓点下跳起了民族舞蹈……
中国军人所传递的深厚情谊,在利比里亚人民心中打造的是中国的良好形象和大国风范。维和运输分队战士赵飞飞说,饱受战乱之苦的利比里亚人,见到拿枪的人,哪怕是维和部队的军人,也会下意识地往后躲;惟独见到中国维和官兵,他们却会主动接近。
在联合国特派团第四战区总部所在地绥德鲁通往渔镇的道路旁,住着凡利一家人。自从第四批赴利维和工兵大队将道路修到那里,凡利一家人每天都会拿着香蕉和橙子站在路边,盼望着有中国维和军人路过这里。
原来,中国维和工兵施工时,发现一个十多岁男孩怀中的小女孩已经饿得哭不出声了,官兵们把每人一袋饼干的午餐省下,送给了两个孩子。过了几天,一位当地妇女领着两个孩子,头顶香蕉和橙子在施工点不远处站了整整一个上午。见中国工兵暂停施工,这位妇女走上前来热泪盈眶地说:“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女儿,是你们给了她生命。”
另一个故事同样涉及“等待”。这是一天中最热的时段,毒辣辣的太阳像火炉一样炙烤着大地,几名中国维和军人却耐心地等候在路边。原来,维和工兵分队桥梁中队副队长魏同辉当天中午捡到了一个上了锁的黑色皮包,他立即喊来两名战士和翻译宋殿义一起在原地等候。一个下午过去了,太阳底下,大家还是坚持守候在那里。
终于,一对满脸愁容的利比里亚青年夫妇来到了他们面前,宋殿义见男青年说的情况与实情完全吻合,便将皮包递给青年夫妇。两个人看到自己丢失的皮包完好无缺时,一下子惊呆了。男青年激动地说:“皮包里装的10万元钱,是借来买小货车的。如果丢掉了,我们20年也还不清。太感谢中国军人了!”宋殿义告诉这对夫妇:“即使是一包黄金或钻石,我们也会想方设法还给你们的。”
利比里亚人民心目中的“中国情”,并不仅仅限于维和部队所做的工程、运输和医疗方面的一切,还有他们传递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和谐理念所表达的情谊。官兵们通过多种形式传播中华文化,利用执行任务中车队休息、装卸之机,将反映“名胜古迹、国家建设成就”和“中国风情”的宣传画册分发给当地群众,让利比里亚人民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特别是在参加联合国特派团组织的“世界和平日”纪念活动和联合国向中国维和部队授勋仪式上,官兵们以自编的武术等节目精彩亮相,令友军官兵拍手叫绝,为增进国际友谊、传播中华文化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战火与灾难无法阻挡的名字———国际红十字会标志的故事

伴着“哪里有战争,哪里有饥荒,哪里就有红十字会”的标语,这个源自瑞士的非赢利性机构成为了当今世界上与“奥林匹克”,“W T O ”等齐名的认知度最高的名字。
□战火中催生的和平组织
1859年6月,有个名叫亨利·杜南的瑞士商人,亲眼目睹了拿破仑皇帝率法军和撒丁军与奥地利陆军为争夺伦巴第地区,在马根塔和索尔弗利诺两地血战的过程。索尔弗利诺之战,双方伤亡4万多人。大批伤兵被遗弃在战场上,在烈日蒸晒下无人救护,状况十分凄惨。杜南出于同情和怜悯,当即出钱购买药品,号召该地居民同他一道不分国籍地抢救和看护被遗弃的伤兵。
回到日内瓦后,1863年2月9日,杜南和瑞士陆军总司令杜甫尔将军、莫瓦尼埃律师、阿皮亚和莫诺瓦两位医生等一道,组成了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被后人称为“五人委员会”。到1880年,五人委员会正式易名为“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此后的100余年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这个组织。
□从红十字、红新月到红水晶
该组织以白底红十字作为识别标志,采用了倒转的瑞士联邦国旗的颜色。1876年,土耳其与俄罗斯战争时,土耳其通知瑞士政府,红十字标志冒犯了该国穆斯林军队的信仰,因此,该国即改采用红新月标志。这种单方面改变日内瓦公约条款的做法,是对红十字运动统一性的破坏。由于战争正在进行,考虑到救护伤兵的紧迫性,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提出暂时接受红新月标志,战争结束后,这个标志随终止使用。可是,这样一来不少穆斯林国家公开表明支持土耳其,应该把“红新月”标志作为伊斯兰国家使用的标志。1929年召开的国际外交会议采取了妥协的做法,红新月从此与红十字在国际上取得了同等资格。
最近,为了“照顾”对“红十字”和“红新月”长期怀有抵触情绪的以色列人,《日内瓦公约》的192个缔约国在会议上通过了增加新的红水晶标志的附加协议书。伴随着“红水晶”标志的生效使用,以色列加入国际红十字会指日可待,国际红十字组织正在走向更广泛意义上的普遍性。
(据《世界博览》)




描写军人的感人事迹有哪些?
1.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198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他和其他三名战士带着干粮出门求援,在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陈俊贵。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最终得救。1985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

新时代军人可歌可泣的事迹?
1、烈士张浩、王晓冬——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使命担当!2017年1月19日,在那春节临近、万家团圆的日子里,驻闽陆航某团一架直升机夜间训练坠毁,机上2名飞行员牺牲。张浩怀孕8个多月的妻子和准备步入婚姻殿堂的王晓冬未婚妻再也等不到爱人的归家!岁月从未安好,只因有人挡住了黑暗!据悉 ,体重3.3kg,...

边防军人的感人故事要概括的
1、昆木加哨所官兵和18号界碑的故事 雪厚雾浓风沙大的巡逻路险象环生,但哨所官兵始终坚守着边防军人“宁丢自己一条命,不丢祖国一寸土”的誓言。在王建飞的军旅生涯中,18号界碑去过很多次,每一次巡逻都有不同的体验,有顺利的,也有惊险的。“路上即使遭遇再大的困难,我们时刻谨记边防军人职责,...

汶川地震解放军感人故事
汶川地震解放军感人故事:1、一名三级士官叫陈洪,是成都军区装备部坦克修理大队卫生员,在这次地震中他包括妻子、儿子在内的五名亲人被掩埋。然而,当他得知部队组织人员奔赴抗灾一线时,他毅然的报名申请参加,一干就是二十多个小时。过了好久,他的妻儿终于被挖了出来。可是,已经没有任何的生还机会了。

长征路上有哪些感人事迹?
1、张思德“尝百草”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大家在茫茫...

感人的军人故事100字
④ 边防军人的感人故事要概括的 1、昆木加哨所官兵和18号界碑的故事 雪厚雾浓风沙大的巡逻路险象环生,但哨所官兵始终坚守着边防军人“宁丢自己一条命,不丢祖国一寸土”的誓言。 在王建飞的军旅生涯中,18号界碑去过很多次,每一次巡逻都有不同的体验,有顺利的,也有惊险的。“路上即使遭遇再大的困难,我们时刻...

军人的故事
1、2006年11月14日,李剑英在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发动机空中停车。此时,飞机高度194米,跳伞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16秒时间里,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他先后三次放弃了跳伞逃生的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迫降过程中,飞机受到高出地面水渠护坡阻挡,爆炸解体,李剑英...

关于解放军感人的事迹你知道的多少我在一起分享吧
(1945-1967) 四川蓬溪人。1966年入伍,生前系驻东海县白塔埠镇空军3578部队警卫连战士。吕祥璧在日记里写到:“人民需要我去死,我就会挺身而出”,“为人民牺牲就是我的光荣”。他也是这样去做的。1967年3月3日下午,吕祥璧为支援春耕生产,驾车到“八一”拖拉机修配厂拉油桶。装车时,油桶撞击声惊...

革命先烈的事迹50字10个
1.董存瑞烈士1929年10月出生于河北怀来县南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在党的培养下参加了党领导的各种抗日活动。1945年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工作用心、做战勇敢,先后立过四次大功,得过三枚奖章。194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城的战斗中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药包,...

最感人的军人故事
11月30日11时许,孟祥斌刚刚完成训练任务回到部队,与临时来队探亲的妻子和3岁的女儿,利用休息时间前往市区购物。途经通济桥时,忽然传来“救人啊,有人要跳江”的呼喊。孟祥斌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年轻女子扔掉手机,从10多米高的桥上跳入江中,在水中上下沉浮,情景十分危急。孟祥斌说了声“来不及了...

索县18079504272: 谁知道维和部队的英雄事迹?急!!!!!!!!!!!!!!
熊璧泻痢: 中国维和部队有着讲述不尽的英雄事迹:中国赴刚果(金)的维和工兵分队,不仅出色完成了道路修复、基建施工、营地改建等重大任务,而且在联合国对我维和部队进行的各项检查中,合格率达100%;中国赴利比里亚的首批维和运输分队,在执行任务的8个月里累计行程110多万公里,运送人员7万余人次、各种物资3万余吨……

索县18079504272: 有哪些维和战士的动人故事 -
熊璧泻痢: 战士我没认识几个~刚好碰见了我就给你说一个参谋吧!我和他还是很熟的~是真的!维和真的很苦很苦的!他参加过两次维和了联勤部某分部战勤科邢参谋,也在这20名队员之列.在他报名请战再次出...

索县18079504272: 维和部队事迹急急急急急急,谁能告诉我某一个国家维和部队的事迹,最
熊璧泻痢: 中国维和部队 应联合国秘书长请求,中国自1990年开始,每年向联合国派遣军事观察员执行维和任务.1992年4月至1993年9月,中国先后派遣军事工程大队两批800名官...

索县18079504272: 举一个中国维和部队对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 -
熊璧泻痢:[答案] 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 中国累计参加维和人数4000人次 据介绍,1990年以来,我已累计向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派出4000人次的维和军事人员,其中维和分队3000多人次,军事观察员和参谋军官近900人次.截至2005年8月...

索县18079504272: 你认为维和部队的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 -
熊璧泻痢: 中国维和警察、维和部队一直贯彻、发扬的最重要的精神.用32个字来概括这样一种精神,就是“热爱和平、不辱使命、崇尚正义、尊重生命、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湛、不畏牺牲”的精神.

索县18079504272: 中国维和部队的英勇事例2则 -
熊璧泻痢: 可以看看维和日记博客.比如:http://zgysck.blog.163.com/

索县18079504272: 维和警察的事迹感动全国人民.缩句 -
熊璧泻痢:[答案] 维和警察的事迹感动全国人民. 缩句最简为: 事迹感动人民. 【注】“维和警察的”“全国”作定语,删掉. 愿对你有所帮助!

索县18079504272: 2007年11月25日,中国维和部队的135名官兵抵达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成为联合国派往当地的第一支维和部队.中国维和部队受到了苏丹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 -
熊璧泻痢:[选项]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索县18079504272: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熊璧泻痢: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主要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中国驻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军事观察员雷润民,在中东执行任务时不幸光荣牺牲,其子雷棣化悲痛为力量,下决心继承父亲遗志——热爱和平,捍卫和平.从此,他自强不息,发奋学习,成长为一个优秀学生,受到外国友人的称赞.作者通过这个故事,介绍了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孩子雷棣,表达了他对父亲的缅怀,对世界和平的企盼的美好情感. 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语言平实质朴,却处处流露着感动人心的情愫,这情愫来自于雷棣对父亲的爱和无尽的怀念,来自于他对世界和平的企盼. 谢谢请给我一个好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