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魏晋南北朝中央政治制度

作者&投稿:实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简述魏晋南北朝中央政治制度~

一、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建立:曹魏时,曹丕创立。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冲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军阀混战也扰乱了原有的统治秩序,“魏文帝为魏王时,三方鼎立,士流播迁,四人(士、农、工、商)错杂,详(核)无所”(《通典·选举》),汉代的察举征辟制已无法实行;同时,一些大姓名士已逐渐成为支撑曹氏政权的柱石,曹丕夺权建魏也需要得到他们的支持、拥戴。这样,他创立了“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规定:各州郡设“中正”,负责察访、品评本州郡士人;中正评定人物,要“计资定品”,就是考虑此人家世官位的高低,确定“品”;还要看此人的才德,作出评议,谓之“状”;中正把被评者的品状呈报吏部,作为政府选官的依据。九品中正制的实施,反映了东汉以来豪族势力的迅速发展,曹操曾经打击过1、 不肯归顺自己的世家大族,但是他也网罗了一批名门大姓作为依靠。实行九品中正制,为世家豪族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了法律保证。特别是曹魏后期以来,中正一般都由“著姓大族”的官僚担任,这个制度就成了维护他们利益的工具。最初,还比较注意评议本人才德的“状”,后来,状就变得可有可无了,“品”成为选官任人的唯一标准。这样,九品中正制为士族门阀政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2、 含义、内容:九品中正制是对魏晋南北朝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的选官制度。九品: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评品官,一般按中央有名望的官员按原籍担任。中央根据“中正”评定的品第授予相应官职。 3、 评定标准的沿革:初创时,家世、才能并重;至西晋重门第和家世,轻视才能。 4、 评价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进一步促进了汉魏际士族形成及以后的巩固发展。 封建社会作为私有制的社会,从法理上讲属于身份社会,既然如此,就会需要森严的等级来确立社会秩序,官员也是如此,为了保证中央集权,使得政令畅通,不同级别间的官员建立起了不平等的关系。但正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是权力架构中的两极一样,士族的形成表面上即是这一制度造成,却也从理论上证明了社会权力的再分配。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九品中正制在当时是有一定进步性的,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有利于决策的民主性和执行政策的延续性。士族制度——按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官制度 1、 产生原因:士族制度的形成,从制度上讲是与九品中正制相关,从社会基础上讲与豪强地主势力尾大不掉相关,从历史根源上讲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相关,从社会权力根源上讲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和冲突的极端反映。2、 含义士族: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特权阶层。“士庶之科,较然有别”,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庶族:士族以外的地主称庶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3、 发展过程(沿革):是东汉以来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特权的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形成于汉魏(九品中正制度),巩固于西晋(门阀制度成熟),鼎盛于东晋(东晋是由士族支持下建立的),衰落于南朝(士族腐朽,庶族兴起),消失于唐末隋唐科举制度的冲击和唐朝末年农民战争的打击)。4、 士族特权(士族的特权、西晋的士族门阀政治与士族制度。)政治方面:按照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袭要职。西晋政权以士族作为其统治基础,士族制度与士族政治得以巩固和发展。政治上,九品中正制保证了士族的政治特权。中正只重门第,当时有人写了专门记载士族的族姓家谱,中正就以此为依据评定人物品级,完全不看才德。这样,西晋政权完全被士族垄断,出现“公门有公,卿门有卿”,高门士族把持政权的局面;经济方面:广占良田和劳动力。品官占田荫客制保证了士族的经济特权。文化方面:崇尚清谈,占据文官要职。东晋和南朝前期士族制度充分发展,士族势力之盛达到巅峰状态。社会生活方面:那时候,门第成为衡量贵贱的唯一标准,士族凭借自己的出身门第,享有特权,处处高人一等。永嘉之乱以来,大批士族迁到南方,“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他们与江南原有士族共同成为东晋政权的统治柱石。士族势力膨胀,特别是王、谢、庾、桓等高门士族,社会地位极其尊贵,权力极大,“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 5、 士族衰落的原因:士族的腐朽性和寄生性(不学无术、能力退化、生活腐化)南方士族在东晋、南朝前期势力最盛。东晋南朝前期,门阀士族重郡望、婚姻和流品,区分门第尊卑,等级森严。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上享有特权。东晋末年后,士族在奢侈腐化中开始走向衰落,庶族取而代之。他们为了维护特权地位和既得利益,宣扬士庶天隔(可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所列的史料)。但是,特权也造成了他们的无能,士族中的许多人已成了寄生于社会的废物。士族不愿带兵打仗,一些庶族就凭借军功,渐握实权。例如,刘裕就是这样权势大张,控制政权,最终建立起刘宋王朝。士族不屑做那些事务烦琐的官,自己的能力又差,南朝寒人乘机逐渐典掌机要。东晋末年,士族渐趋衰落。南朝后期,特别是侯景之乱的冲击之后,晋朝南渡时迁来的百家士族已经“覆略殆尽”。讨论南方士族衰败的原因。其主要原因应包括:腐朽奢华的生活、与身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东晋、南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厮杀混战迭起;农民起义的打击;侯景之乱的冲击。在讨论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都应给予适当的肯定,特别是如果有的学生能引用课文以外的历史材料作为论据,或提出了一些课文内容不包含的新观点,且言之有理,更应适当鼓励。史料:何曾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王恺与石崇斗富:“恺以粘澳釜,崇以蜡代薪;恺作紫丝布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崇涂屋以椒泥,恺用赤石脂” 6、 影响:士族制度和士族门阀政治是两晋南朝最突出的政治特点。士族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决定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历代史家都有论及。“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族寒人,无寸进之路”,“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赵翼《廿二史札记》)。士族制度的加速形成和士族门阀政治盛行,也是西晋政治腐朽黑暗的重要方面。 资料:魏晋动乱而黑暗,名士思治不得,苟且性命于乱世,心态畸形,对文化、思想、社会风气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的无形约束消失了,法律的明文制裁无效了,对天下、对自己绝望了,对人生、对未来失去了信心,摆脱名教而自命通达,形成所谓“魏晋风度”。儒家一向讲究仪表端庄,儒冠儒服,循规蹈矩,道貌岸然。魏晋名士过分讲究化妆,男人妇性化,或不修边幅,放浪形骸,走两个极端。“士大夫手持粉白,口习清音,绰约嫣然。”何晏“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喜欢“服妇人之服”。曹植洗澡后都涂脂抹粉。王羲之为女性化的杜弘治“天姿国色”倾倒。刻意效仿,使自己“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梁朝全盛时,贵族弟子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一些名士以丑为美,说丑话做丑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接待宾客“望客而唤狗”,参加宴会“狐蹲牛饮,争食竞割。”更有接待来客时赤身露体,却自名“通达”。另外饮酒与服药,成为时尚。曹操《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世说新语》中云:“名士不必须奇才,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刘伶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服之药为寒食散(五石散),为纵欲忘却人间烦恼,长远追求长生不老。最安全的方式是逃避山林。向往庄子“织而衣,耕而食”。如陶渊明。三、屯田制屯田古已有之,汉代实行过,当时主要是为了戍边和保证军需。1、 出现原因:必要性: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可能性: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农民背井离乡,土地荒芜,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推行屯田。后来,魏、蜀、吴也都实行屯田。利用地图,了解当时屯田的主要地区。2、 具体史实曹魏:蜀国:东吴:3、 典型:曹操在许下屯田做法:三国招募流民按军事编制,几十人一屯,开垦荒地,设官管理。形式:民屯、军屯。军屯由士兵屯垦,民屯则招募流亡农民进行屯垦;屯田农民要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政府设官管理;屯田民要分别不同情况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但他们不再负担兵役。屯民的权力与义务:屯民享有土地使用权,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性质:屯田制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土地属于国家,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把农民束缚于土地上,使之成为封建国家的依附农民,即农奴意义: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农民,使流民与土地结合,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恢复与发展。一些地区经济残破凋敝的面貌迅速改观;曹操推行屯田,使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他基本统一北方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剥削沉重,农民没有人身自由,被固定于土地上,但由于农民被控制在国家的手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和对劳动力的争夺 4、 屯田制度的废弛 四、均田制 均田制是我国古代影响很大的土地制度。它肇始北魏,不仅以后几个朝代相继沿袭,而且还被日本借鉴、吸取。均田令的颁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回忆前一节北魏的有关历史知识,引入本目教学。1、 推行原因: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多事,几无宁日,农民离散,田畴多荒。这使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也使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增多。推行均田制不仅必要,而且也有可能。2、 目的:保证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力役征发3、 概况:时间:485年;人物:北魏孝文帝采纳汉臣建议4、 前提:在不触动地主利益的前提下,把封建国家控制的土地进行再分配,不是平均分配土地。5、 内容·国家将掌握的土地进行分配。丁男受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受露田20亩。妈婢与耕牛相应受田。农民能得到一定数量的田地;·土地不得买卖。年老或死去露田归还,桑田传后代。·官吏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妇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田承担徭役。 6、 性质、特点:封建土地国有制,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土地制度。7、 实质:变革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封建生产关系8、 意义以法律形式承认受田者的土地事有权和使用权,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混乱局面,使更多农民成为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了政府对土地、劳动力的有效控制,这也就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政府公开颁定均田令,公开授田,确定租调的数额,这些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有些少数民族的贫苦百姓也成为了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这也促使他们转为农耕定居,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地主则根据奴婢、耕牛受田的规定,官吏还可以受公田,他们的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不准买卖土地的规定,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鲜卑贵族逐步转化为农业地主一向深远,及至隋唐都沿袭均田制9、 局限再一次从制度上固化了中国的小农经济。加之儒家推崇的无农不稳,重农抑商等,同时与中国的地理因素相关,中国的小农经济一步步得到强化。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占有不均匀的情况,而封建土地私有制是破坏均田制的主要原因地主占有奴婢,可以多得到土地,而农民受田往往不足

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看完你就懂了

九品中正制度
内容:各州郡设“中正”,负责察访、品评本州郡士人;中正评定人物,要“计资定品”,就是考虑此人家世官位的高低,确定“品”;还要看此人的才德,作出评议,谓之“状”;中正把被评者的品状呈报吏部,作为政府选官的依据。
评价:
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进一步促进了汉魏际士族形成及以后的巩固发展。
封建社会作为私有制的社会,从法理上讲属于身份社会,既然如此,就会需要森严的等级来确立社会秩序,官员也是如此,为了保证中央集权,使得政令畅通,不同级别间的官员建立起了不平等的关系。但正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是权力架构中的两极一样,士族的形成表面上即是这一制度造成,却也从理论上证明了社会权力的再分配。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九品中正制在当时是有一定进步性的,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有利于决策的民主性和执行政策的延续性。
地方
士族制度——按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官制度
1、 产生原因:
士族制度的形成,从制度上讲是与九品中正制相关,从社会基础上讲与豪强地主势力尾大不掉相关,从历史根源上讲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相关,从社会权力根源上讲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和冲突的极端反映。
2、 含义
士族: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特权阶层。“士庶之科,较然有别”,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
庶族:士族以外的地主称庶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3、 发展过程(沿革):是东汉以来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特权的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形成于汉魏(九品中正制度),巩固于西晋(门阀制度成熟),鼎盛于东晋(东晋是由士族支持下建立的),衰落于南朝(士族腐朽,庶族兴起),消失于唐末隋唐科举制度的冲击和唐朝末年农民战争的打击)。
4、 士族特权(士族的特权、西晋的士族门阀政治与士族制度。)
政治方面:按照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袭要职。西晋政权以士族作为其统治基础,士族制度与士族政治得以巩固和发展。政治上,九品中正制保证了士族的政治特权。中正只重门第,当时有人写了专门记载士族的族姓家谱,中正就以此为依据评定人物品级,完全不看才德。这样,西晋政权完全被士族垄断,出现“公门有公,卿门有卿”,高门士族把持政权的局面;
经济方面:广占良田和劳动力。品官占田荫客制保证了士族的经济特权。
文化方面:崇尚清谈,占据文官要职。东晋和南朝前期士族制度充分发展,士族势力之盛达到巅峰状态。
社会生活方面:那时候,门第成为衡量贵贱的唯一标准,士族凭借自己的出身门第,享有特权,处处高人一等。永嘉之乱以来,大批士族迁到南方,“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他们与江南原有士族共同成为东晋政权的统治柱石。士族势力膨胀,特别是王、谢、庾、桓等高门士族,社会地位极其尊贵,权力极大,“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

5、 士族衰落的原因:士族的腐朽性和寄生性(不学无术、能力退化、生活腐化)
南方士族在东晋、南朝前期势力最盛。东晋南朝前期,门阀士族重郡望、婚姻和流品,区分门第尊卑,等级森严。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上享有特权。东晋末年后,士族在奢侈腐化中开始走向衰落,庶族取而代之。他们为了维护特权地位和既得利益,宣扬士庶天隔(可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所列的史料)。但是,特权也造成了他们的无能,士族中的许多人已成了寄生于社会的废物。士族不愿带兵打仗,一些庶族就凭借军功,渐握实权。例如,刘裕就是这样权势大张,控制政权,最终建立起刘宋王朝。士族不屑做那些事务烦琐的官,自己的能力又差,南朝寒人乘机逐渐典掌机要。东晋末年,士族渐趋衰落。南朝后期,特别是侯景之乱的冲击之后,晋朝南渡时迁来的百家士族已经“覆略殆尽”。
讨论南方士族衰败的原因。其主要原因应包括:腐朽奢华的生活、与身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东晋、南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厮杀混战迭起;农民起义的打击;侯景之乱的冲击。在讨论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都应给予适当的肯定,特别是如果有的学生能引用课文以外的历史材料作为论据,或提出了一些课文内容不包含的新观点,且言之有理,更应适当鼓励。
史料:何曾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王恺与石崇斗富:“恺以粘澳釜,崇以蜡代薪;恺作紫丝布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崇涂屋以椒泥,恺用赤石脂”

6、 影响:
士族制度和士族门阀政治是两晋南朝最突出的政治特点。士族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决定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历代史家都有论及。“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族寒人,无寸进之路”,“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赵翼《廿二史札记》)。
士族制度的加速形成和士族门阀政治盛行,也是西晋政治腐朽黑暗的重要方面。

资料:
魏晋动乱而黑暗,名士思治不得,苟且性命于乱世,心态畸形,对文化、思想、社会风气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的无形约束消失了,法律的明文制裁无效了,对天下、对自己绝望了,对人生、对未来失去了信心,摆脱名教而自命通达,形成所谓“魏晋风度”。
儒家一向讲究仪表端庄,儒冠儒服,循规蹈矩,道貌岸然。魏晋名士过分讲究化妆,男人妇性化,或不修边幅,放浪形骸,走两个极端。“士大夫手持粉白,口习清音,绰约嫣然。”何晏“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喜欢“服妇人之服”。曹植洗澡后都涂脂抹粉。王羲之为女性化的杜弘治“天姿国色”倾倒。刻意效仿,使自己“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梁朝全盛时,贵族弟子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
一些名士以丑为美,说丑话做丑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接待宾客“望客而唤狗”,参加宴会“狐蹲牛饮,争食竞割。”更有接待来客时赤身露体,却自名“通达”。
另外饮酒与服药,成为时尚。曹操《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世说新语》中云:“名士不必须奇才,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刘伶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服之药为寒食散(五石散),为纵欲忘却人间烦恼,长远追求长生不老。
最安全的方式是逃避山林。向往庄子“织而衣,耕而食”。如陶渊明。
三、屯田制
屯田古已有之,汉代实行过,当时主要是为了戍边和保证军需。
1、 出现原因:
必要性: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可能性: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农民背井离乡,土地荒芜,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推行屯田。后来,魏、蜀、吴也都实行屯田。利用地图,了解当时屯田的主要地区。
2、 具体史实
曹魏:
蜀国:
东吴:
3、 典型:曹操在许下屯田
做法:三国招募流民按军事编制,几十人一屯,开垦荒地,设官管理。
形式:民屯、军屯。军屯由士兵屯垦,民屯则招募流亡农民进行屯垦;屯田农民要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政府设官管理;屯田民要分别不同情况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但他们不再负担兵役。
屯民的权力与义务:屯民享有土地使用权,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
性质:屯田制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土地属于国家,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把农民束缚于土地上,使之成为封建国家的依附农民,即农奴
意义: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农民,使流民与土地结合,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恢复与发展。一些地区经济残破凋敝的面貌迅速改观;
曹操推行屯田,使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他基本统一北方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剥削沉重,农民没有人身自由,被固定于土地上,但由于农民被控制在国家的手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和对劳动力的争夺

4、 屯田制度的废弛

四、均田制
均田制是我国古代影响很大的土地制度。它肇始北魏,不仅以后几个朝代相继沿袭,而且还被日本借鉴、吸取。均田令的颁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回忆前一节北魏的有关历史知识,引入本目教学。
1、 推行原因: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多事,几无宁日,农民离散,田畴多荒。这使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也使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增多。推行均田制不仅必要,而且也有可能。
2、 目的:保证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力役征发
3、 概况:时间:485年;人物:北魏孝文帝采纳汉臣建议
4、 前提:在不触动地主利益的前提下,把封建国家控制的土地进行再分配,不是平均分配土地。
5、 内容
·国家将掌握的土地进行分配。丁男受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受露田20亩。妈婢与耕牛相应受田。农民能得到一定数量的田地;
·土地不得买卖。年老或死去露田归还,桑田传后代。
·官吏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
·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妇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田承担徭役。

6、 性质、特点:封建土地国有制,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土地制度。
7、 实质:变革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封建生产关系
8、 意义
以法律形式承认受田者的土地事有权和使用权,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混乱局面,使更多农民成为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了政府对土地、劳动力的有效控制,这也就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
政府公开颁定均田令,公开授田,确定租调的数额,这些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有些少数民族的贫苦百姓也成为了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这也促使他们转为农耕定居,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地主则根据奴婢、耕牛受田的规定,官吏还可以受公田,他们的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
不准买卖土地的规定,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
鲜卑贵族逐步转化为农业地主
一向深远,及至隋唐都沿袭均田制
9、 局限
再一次从制度上固化了中国的小农经济。加之儒家推崇的无农不稳,重农抑商等,同时与中国的地理因素相关,中国的小农经济一步步得到强化。
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占有不均匀的情况,而封建土地私有制是破坏均田制的主要原因
地主占有奴婢,可以多得到土地,而农民受田往往不足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 “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 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是怎样的?
一、政治: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发展。士族地主势力发展,中央集权严重削弱;由于武将专权、地方割据和民族政权并立,国家陷入分裂;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选官采取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逐步形成三省体制。二、经济:江南得到开发,开始赶上北方。三国时发明翻车;北魏首创均田制...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官制演变概况
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尚书省,南朝...

简述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并分析概括从汉至元政...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承秦制”,有所变化:汉武帝时,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2)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既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政治文化详细
十六国北朝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在采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同时,还采用部落组织的形式统治各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分治,皇权的上升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又成为各少数民族政权汉化深入的标志。魏晋南北朝各项具体的政治制度承袭秦汉而有变化发展,成为隋唐制度的渊源。从中央行政制度看,魏晋南北朝因袭东汉以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帝与大臣进行政治决策是什么政治制度
九品中正制为士族门阀政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2、 含义、内容:九品中正制是对魏晋南北朝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的选官制度.九品: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评品官,一般按中央有名望的官员按原籍担任.中央根据“中正”评定的品第授予相应官职.3、 评定标准的沿革:初创时,家世、才能并重;至...

魏晋南北朝历史脉络
中国历史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揭示了权力格局的变迁和民族交融的深度。秦汉帝国的强盛,曾建立在君权至上和中央集权的基石之上,但随着时代的流转,权力中心的微妙转移揭示了皇权与士族、豪族势力的复杂博弈。士族政治的兴起与衰落<\/ 西汉之后,官僚体系中出现了严重的腐败,豪族趁势...

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出现过哪些政权?
隋朝再灭南朝陈,完成统一,然后二十几年后灭亡,模式跟西晋非常相似。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步入中央集权制社会后最长的分裂时期,中间只有西晋统一了三十来年,长久分裂造成连年不决的战争,加上民族冲突与天灾影响,屠杀、瘟疫和饥荒肆虐,魏晋南北朝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

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总结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政治 此时期内,三省六部制开始逐步形成,首先掌握实权的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称为“九品中正制”,“九品”指的是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选举官,负责评定人才的等级。2、经济 这一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冶铸业...

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
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与唐代道制、宋代路制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沿袭东汉末年的州郡县制,但战乱导致了侨州郡县的出现。永嘉之乱后,大量北方难民南迁,他们的聚居地沿用原籍州郡县名,形成了地方政治的混乱。通过长达二百年的“土断”改革,才逐步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南北政权过度增设...

通州区19615286006: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
撒享生脉:[答案] 中央监察制度 地方行政区划 魏晋南朝都督制 地方官吏的考课和监察

通州区19615286006: 魏晋南北朝的中央集权的 -
撒享生脉:[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容易出现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造成分裂,中央不敢加大控制力度.地方门阀盛行,官员由士族世袭,中央政令无法得到执行.

通州区19615286006: 魏晋南北朝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选官制是什么?
撒享生脉: 一、中央官制总体而言,魏晋南北朝是皇权的衰微时期,且三公九卿制度的结束和三省六部的创建.从权力关系演变讲,三省的发展顺序大致是东汉政归尚书,魏晋政归中书,南北朝政归门下.(《历代》P97)这是我们学习三省必须首先掌握的,不过界限并非依朝代如此明确.这种权力中心的替代是符合中国古代官制的趋势之一——内官转化为外官二、地方官制从地方行政机构设置看,同东汉后期为州、郡、县三级制度.混乱是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所以地方官制也在一片混乱中.三、选官制度此时的选官制度沿袭了汉朝的制度,如察举制、考试制、征辟制、学校入仕等,当然最具有时代特色的、最主要的方式是九品中正制.

通州区19615286006: 魏晋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什么 -
撒享生脉: 魏晋南北朝时,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又新设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但各自的职掌和权力分配还未定型,也尚未正式构成中枢权力机构的组成部分.国家基本上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割据政权为维护统治,都不同程度地加强君主专制.

通州区19615286006: 从汉至清中央官制的演变是什么?我要简述. -
撒享生脉:[答案] 官制-中央官制 我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变革、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先秦是中央官制的产生和初步发展阶段 2.秦汉史中央官制的变革阶段——三公九卿 3.东汉即魏晋南北朝,三公失权,尚书台、中书、门下省相继登台掌权. 4.隋唐至明清是中央官制...

通州区19615286006: 中国历史每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急用 -
撒享生脉:[答案] 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通州区19615286006: 请问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分别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啊? -
撒享生脉:[答案] 从秦朝开始,中央集权制度就在华夏大地确立. 而这就是我们沿用了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 不同的时代政治制度又有所不同.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大清楚. 隋唐时,三省六部,中央集权.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通州区19615286006: 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变化的影响
撒享生脉: 魏晋南北朝,上接秦汉时代,下启隋唐时代,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许多出现于秦汉时代的政治制度都在魏晋南北朝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为隋唐时期新的制度形成...

通州区19615286006: 概括 先秦 秦汉 魏晋南北朝的阶段特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角度概括.字数不用太多 -
撒享生脉:[答案] [政治] 秦汉:夏--王位世袭制,周--分封制、宗法制、秦--中央集权制(三公九卿)、郡县制, 汉—中央集权制(置中朝、设刺史、推恩令) 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 [经济] 秦汉: 1.耒、耜、石、骨 刀耕火种;2.井田制;3.青瓷的出现 4.耧车(播种工具...

通州区19615286006: 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从秦到元,简介概括,3Q3Q! -
撒享生脉:[答案] 、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制,推行县制,建立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 2、战国末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和以法治国的理论. 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