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和产生的效应?

作者&投稿:雷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政府干预市场的主要手段有什么?~

财政一般用财政政策干预市场,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例如减少税收可以刺激消费,增加政府的支出能够刺激生产,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国家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法律、行政措施的总和。经济措施主要指财政杠杆;法律措施是通过立法来规范各种财政分配关系和财政收支行为,对违法活动予以法律制裁;行政措施指运用政府机关的行政权力予以干预。 财政政策手段的选择是由财政政策的性质及其目标所决定的。财政政策的阶级性质和具体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手段也不同。

宏观上包括经济支持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央行货币之策、税收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狭义上包含价格控制、地区产业规划、财政直接购买、单项税种及税目税率的调整、利息调整、银行准备金率调整、财政预算安排、支持节能减排等。拓展资料:财政一般用财政政策干预市场,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例如减少税收可以刺激消费,增加政府的支出能够刺激生产,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国家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法律、行政措施的总和。经济措施主要指财政杠杆;法律措施是通过立法来规范各种财政分配关系和财政收支行为,对违法活动予以法律制裁;行政措施指运用政府机关的行政权力予以干预。 财政政策手段的选择是由财政政策的性质及其目标所决定的。财政政策的阶级性质和具体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手段也不同。

一.政府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二.政府可以使用税收和补贴的手段,也可以通过合并相关企业的方法使外部性"内部化".
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如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
四.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系.
五.纠正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六.调整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
七.烫平经济波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一、市场失灵使政府的积极干预成为必要
西方发达国家及一批后发现代化国家市场经济的实际历程和政府职能的演化轨迹表明,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有其能,也有其不能。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它具有任何其他机制和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是经济利益的刺激性。市场主体的利益驱动和自由竞争形成~种强劲的动力,它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产品结构的不断创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二是市场决策的灵活性。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分散决策结构,对供求的变化能及时作出灵活有效的反应,较快地实现供需平衡,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决策的效率。三是市场信息的有效性。高效率的分配资源要求充分利用经济中的各种信息。而以价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结构能够使每一个经济活动参与者获得简单、明晰、高效的信息,并能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此外,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还有利于避免和减少直接行政控制下的低效和腐败等。但是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有其局限性,其功能缺陷是固有的,光靠市场自身是难以克服的,完全摒弃政府干预的市场调节会使其缺陷大于优势,导致“市场失灵 ”(market failure),因而必须借助凌驾于市场之上的力量——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纠补市场失灵。
(-)市场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稳定协调的发展
市场调节实现的经济均衡是一种事后调节并通过分散决策而完成的均衡,它往往具有相当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由此产生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经济总量的失衡。在粮食生产、牲畜养殖等生产周期较长的产业部门更会发生典型的“蛛网波动”。此外,市场经济中个人的理性选择在个别产业、个别市场中可以有效地调节供求关系,但个人的理性选择的综合效果却可能导致集体性的非理性行为,如当经济发生通货膨胀时,作为理性的个人自然会作出理性的选择——增加支出购买商品,而每个人的理性选择所产生的效果便是集体的非理性选择——维持乃至加剧通货膨胀;同样,经济萧条时,也会因每个个体的理性选择——减少支出而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行为——维持乃至加剧经济萧条。再者,市场主体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谋求最大的利润,往往把资金投向周期短、收效快、风险小的产业,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这就需要政府运用计划,利用财政、货币、信贷、汇率、优惠、制裁等政策措施。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特别是采取“相机抉择”的宏观调节政策,适时改变市场运行的变量和参数,以减少经济波动的幅度和频率,同时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对若干重要领域进行投资来引导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与经济总量平衡。
(二)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最终必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垄断
因为生产的边际成本决定市场价格,生产成本的水平使市场主体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同地位,进而导致某些处于有利形势的企业逐渐占据垄断地位。同时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一些市场主体往往通过联合、合并、兼并的手段,形成对市场的垄断,从而导致对市场竞争机制的扭曲.使其不能发挥自发而有效的调控功能,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um)即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也就成为纯粹的假设,因此垄断被视为市场经济的“阿基里斯之题”。这就需要政府充当公益人,对市场主体的竞争予以适当的引导、限制,如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价格管制、控制垄断程度等。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百年来的经验教训多有可供我们借鉴之处。这对市场秩序不健全、转轨中的经济体制还带有某些行政垄断痕迹的我国来说,政府对于促进市场发育和建立市场公平竞争程序负有更加重大的责任。这突出表现在政府应立足制度创新,尽快建立和完善公平竞争的规范体系和政策框架,加颁行全国性的反垄断法(近期北京、上海等地已先后制定出一批地方性的反垄断法规)与已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相配套,防止可能发生的并遏止已经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垄断。
(三)市场机制无法补偿和纠正经济外在效应
所谓外在效应 (exter nality),按照经济学家贝格、费舍尔等人的看法,是指“单个的生产决策或消费决策直接地影响了他人的生产或消费,其过程不是通过市场”。也就是说,外在效应是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动消弱或消除,往往需要借助市场机制之外的力量予以校正和弥补。显然,经济外在效应意味着有些市场主体可以无偿地取得外部经济性(external-economies),而有些当事人蒙受外部不经济性(external diseconmies)造成的损失却得不到补偿。前者常见于经济生活中的“搭便车”(freeride)现象,即消费公共教育、公用基础设施、国防建设等公共产品(public goods)而不分担其成本,后者如工厂排放污染物会对附近居民或者企业造成损失,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来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司空见惯的随处抽烟等。这类外在效应和搭便车一般不可能通过市场价格表现出来,当然也就无法通过市场交换的途径加以纠正。通过意识形态信念和道德教育固然能够使之弱化,但作用毕竟有限。只有通过国家税收或补贴政策或行政管制如特定的排污标准及征收污染费以及在公共场所不准吸烟等规定,使外部效应内在化,最大限度地减轻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过程的外在效应,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四)市场机制无力于组织与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
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能够同时供许多人共同享用的产品和劳务,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车用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如公共设施、环境保护、文化科学教育、医药、卫生。外交、国防等。正是因为公共产品具有消费的非排它性和非对抗性特征,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的减少,于是只要有公共产品存在,大家都可以消费。这样一方面公共产品的供给固然需要成本,这种费用理应由受益者分摊,但另一方面,“它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策谁来得到它”,即公共产品的供给一经形成,就无法排斥不为其付费的消费者,于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如前所述的经济外在世以及由此而出现的“搭便车者”。更严重的是.既然若此,人人都希望别人来提供公共产品,而自己坐享其成,其结果便很可能是大家都不提供公共产品。而缺乏必要的公共产品,就不能社会经济的客观需要,大大降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这就需要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组织和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并对其使用进行监管。
(五)市场分配机制会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两极分化
一般说来.市场能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但不能自动带来社会分配结构的均衡和公正。奉行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原则的市场分配机制却由于各地区、各部门(行业)、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人的自然禀赋、教养素质及其所处社会骤条件的不同,造成其收入水平的差别,产生事实上学的不平等,而竞争规律往往具有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财富越来越集中的“马太效应”,导致收入在贫富之间、发达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此外,市场调节本身不能保障充分就业,而失业现象更加剧了贫富悬殊,这对经济持续增长是个极大的出协:少数巨富控制经济命脉;潜在的资金外流;众多的贫困者导致社会总消费的不足,从而市场难以发育等等。更严重的是,过度的贫富分化“不仅削弱了社会的内聚力,而且培养了不公正,因而不可避免地破坏了维系社会的政治纽带。民众……进而可能要求发生激烈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变动”。经济比较落后、收入偏低的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可能会造成民族矛盾的激化。
(六)市场不能自发界定市场主体的产权边界和利益分界,实现经济秩序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个人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各种经济行为的方式及其目的的实现固然受到市场各种变量(原材料成本、价格、可用的劳动力、供求状况等)的支配,并且这些变量以其特有的规律(即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自发形成的市场运行规律,亦即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它通过主体的独立意志、自由选择、平等互利等一系列市场原则表现出来。)调整着他们的行为,自发地实现着某种程度的经济秩序;但是作为经济人以谋求自我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主体又总是在密切、广泛、复杂、细致的经济联系中进行竞争,产生利益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当事人自己以及市场本身否具备划分市场主体产权边界和利益界限的机制,更不具备化解冲突的能力。这就需要以社会公共权力为后盾的政府充当仲裁人,设定体现和保障市场原则的“游戏规划”,即以政策或法律的形式明晰界定和保护产权关系的不同利益主体的权利,保证市场交易的效率和公正性。再进一步地说,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残酷性容易诱发人们铤而走险,产生非法侵犯他人权益的犯罪行为,扰乱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对此,市场主体更是无能为力。只有政府运用国家暴力作后盾才能防止和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如通过资格认定、行政许可等制度预防经济违法犯罪的发生,并严格依法查处经济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市场机制运行的基本秩序及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此外,在制定适当的对外政策,争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开拓本国商品市场和吸引外资,保护本国总体的和长远的经济利益等方面,政府无疑也具有市场所无法承担的而又为现代市场经济良性运行所必需的功能。
上述市场调节机制的缺陷和失灵,为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让出了空间,也正因为如此,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所说;“当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市场来组织一个复杂的大型经济。问题是,市场既无心脏,也无头脑,它没有良心,也不会思考,没有什么顾忌。所以。要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纠正某些由市场带来的经济缺陷”。因此,“现代经济是市场和政府税收、支出和调节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混合体”。
二、政府失灵又决定了政府干预必须适度、有效
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基本依据,但是,政府干预也非万能,同样存在着“政府失灵”(government failure)的可能性,用林德布洛姆的话说就是政府‘识有粗大的拇指,而无其他手指”。政府失灵一方面表现为政府的无效干预,即政府宏观调控的范围和力度不足或方式选择失当,不能够弥补“市场失灵”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比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力.缺乏保护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和措施,对基础设施、公共产品投资不足,政策工具选择上失当,不能正确运用行政指令性手段等,结果也就不能弥补和纠正市场失灵;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政府的过度干预,即政府干预的范围和力度,超过了弥补“市场失灵”和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或干预的方向不对路,形式选择失当,比如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过多过细,公共产品生产的比重过大,公共设施超前过度;对各种政策工具选择及搭配不适当,过多地运用行政指令性手段干预市场内部运行秩序,结果非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而抑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那么,为什么政府干预会失灵呢?或者说,导致政府失灵的根源是什么?
(一)政府干预的公正性并非必然。政府干预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它应该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化身对市场运行进行公正无私的调控,公共选择学派把政府官员视作亚当·斯密所说的“经济人”这一假设,固然有失之偏颇之处,但现实中的政府的确不总是那么高尚,政府机构谋求内部私利而非公共利益的所谓“内在效应”(interalities)现象在资本主义国家的“金元”政治中有着淋漓尽致的表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在理论上不能完全排除政府机构的“内在效应”可能性,在实践中,少数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更时有发生。政府部门这种追求私利的“内在效应”必然极大地影响政府干预下的资源配置的优化,如同外在效应成为市场失灵的一个原因一样,“内在效应”则市政府失灵的一个重要根源。
(二)政府某些干预行为的效率较低。与市场机制不同,政府干预首先具有不以直接盈利为目的的公共性。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直接干预的领域往往是那些投资大、收益慢且少的公共产品,其供给一般是以非价格为特征的,即政府不能通过明确价格的交换从供给对象那里直接收取费用,而主要是依靠财政支出维持其生产和经营,很难计较其成本,因此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直接利益驱动。其次,政府干预还具有垄断性。政府所处的“某些迫切需要的公共产品(例如国防、警察、消防、公路)的垄断供给者的地位”决定着只有政府才拥有从外部对市场的整体运行进行干预或调控的职能和权力。这种没有竞争的垄断极易使政府丧失对效率、效益的追求。最后,政府干预还需要具有高度的协调性。政府实施调控的组织体系是由政府众多机构或部门构成的,这些机构部门间的职权划分、协调配合、部门观点,都影响着调控体系的运转效率。
(三)政府干预易引发政府规模的膨胀。政府要承担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干预职能,包括组织公共产品的供给,维持社会经济秩序等等,自然需要履行这一职能的相应机构和人员。柏林大学教授阿道夫·瓦格纳早在19世纪就提出:政府就其本性而言,有一种天然的扩张倾向,特别是其干预社会经济活动的公共部门在数量上和重要性上都具有一种内在的扩大趋势,它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公共活动递增的瓦格纳定律”。政府的这种内在扩张性与社会对公共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更相契合,极易导致政府干预职能扩展和强化及其机构和人员的增长,由此而造成越来越大的预算规模和财政赤字,成为政府干预的昂贵成本。
(四)政府干预为寻租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寻租是个人或团体为了争取自身经济利益而对政府决策或政府施加影响,以争取有利于自身的再分配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即不增加任何社会财富和福利),如企业通过合法特别是非法的形式向政府争取优惠特惠,通过寻求政府对现有干预政策的改变而获得政府特许或其他政治庇护,垄断性地使用某种市场紧缺物资等。在这种情况下,大权在握的政府官员极有可能“受非法提供的金钱或其他报酬引诱,做出有利于提供报酬的人从而损害公众和公众利益的行为”。可见寻租因政府干预成为可能(政府干预因此被称为“租之母腹”),又必然因这种干预的过度且缺乏规范和监督而成为现实。其主要危害在于“不仅使生产经营者提高经济效率的动力消失,而且还极易导致整个经济的资源大量地耗费于寻租活动,并且通过贿赂和宗派活动增大经济中的交易费用。”从而成为政府干预失灵的一个重要根源。
(五)政府失灵还常源于政府决策的失误。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实际上是一个涉及面很广、错综复杂的决策过程(或者说是公共政策的制订和执行过程)。正确的决策必须以充分可靠的信息为依据。但由于这种信息是在无数分散的个体行为者之间发生和传递,政府很难完全占有,加之现代社会化市场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增加了政府对信息的全面掌握和分析处理的难度。此种情况很容易导致政府决策的失误,并必然对市场经济的运作产生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正确的决策还需要决策者具备很高的素质。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必须基于对市场运行状况的准确判断,制定调控政策,采取必要手段,这在实践中是有相当难度的。即使判断准确,政策工具选择和搭配适当,于预力度也很难确定。而于预不足与干预过度,均会造成“政府失灵”。而现实中的政府官员很多并不具备上述决策素质和能力,这必然影响政府于预的效率和效果。
正因为政府的干预存在着上述缺陷,所以让政府干预成为替代市场的主导力量,其结果只能导致“政府失灵”,用“失灵的政府”去干预“失灵的市场”必然是败上加败,使失灵的市场进一步失灵。但客观存在的市场失灵又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守夜人”似的“消极”政府同样无补于市场失灵,同样会造成政府失灵。因此,政府不干预或干预乏力与政府于预过度均在摒弃之列。现实而合理的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应是在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以政府的干预之长弥补市场调节之短,同时又以市场调节之长来克服政府干预之短,从而实现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二无机制最优组合,即经济学家所推崇的“凸性组合”。为此,就需要政府从最大限度地消除导致政府失灵的根源入手,针对政府失灵的两个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如确定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经济职能双向重塑的总体思路;从理顺政府利益关系入手保证政府干预的公正、超脱;规范政府于预职能及行为;加强对政府调控行为的监督;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程度;把竞争机制弓队政府调控的某些领域等),在克服和矫正市场失灵的同时,更要防止和纠补政府失灵。

所谓“市场”是指人类自由交换所需品过程的一个概论。但物物交换的过程并不可能完全按自然规律的供求关系去进行,或多或少会出现人为干扰因素。

如果按自然规律的供求关系去交换物品,会出现供不应求的东西价格昂贵,供过于求的东西价格低廉,这也是市场的另外一个理解。因此,政府在过往的市场干预手段中,一般出现在物价调控与制定市场竞争规则。如限制一些领域及行业参与生产供应的企业数量,避免造成供过于求。也会支持扶持更多高端领域的科技及文艺产业发展起来,以达到供求关系更为平衡合理的社会环境,同时也有利于管治。

但由于体制的发展历史原因,在我国较为早期出现过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的模式。也就是说,最早期出现在新中国的“市场”并非指物物交换的经济模式,而是指政府企业生产物品的数量配额与民众的获取方式。由生产力决定需求,是较为早期的国内经济模式。而这种模式,一般只会出现在如超跑、飞机、航空、科学、艺术品等高端供应领域。在民生物品供应领域(泛指衣食住行)出现的,有前苏联的社会模式。

所以,讨论国内的“市场”模式不能脱离演变过程及历史基础与管理传承的影响。后来,邓小平上台后,主导的改革开放,则是指政府放开民生领域生产支配权,改由市场需求引导生产力发展。这个时期的政府干预市场主要是指国有体系的改革,但主要生产力还是在政府企业,只是改成根据市场需求去设置生产力。

后期,民营及外资企业的壮大,导致了市场竞争的出现。这个时候的政府干预主要是平衡国有企业与民营及外资之间的比例及发展差异。

到了今天,历史的发展模式还是较为根深蒂固影响着国内的市场发展模式的。国有体系的企业雇用着大量人口,牵涉到数以亿计人口的生存环境。民营、外资又带来较为活跃的竞争模式和优胜劣汰的机制,可以说目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下,两者的存在都是缺一不可的。但国有和民营如果参与到同一个行业的市场竞争,政府该如何定夺,一个是亲生儿(自己家的东西),一个是妃子(主要产生税收)。

除了以上的国有与民营共同形成的竞争市场外,地区之间的市场竞争也是需要更高级别的政府体系去平衡的。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不外乎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纯粹的理念管治在脱离了经济利益与权力利益后,是不现实的。所以,如何确保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合理竞争及平衡发展,又成了中央政府的新形态干预市场需求手段。

行业竞争、地缘经济竞争、国有与民营之间的竞争,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从未停止过的中国“市场模式”。在这个情况下,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一般出现在政策制定、税收倾斜、政企分离、军警企分离,等更适合健康市场发展的调整。只要有政府企业的一天,都不可能真正把市场脱离于政治主导,也就是说政府不是干预,而是主导市场,不要搞混了概念。

例子一:京东自营与第三方卖家之间的竞争,京东的身份是主导,而非干预。

例子二:苹果os 系统,苹果自身开发的系统及apps与第三方apps之间的关系,苹果是主导,而非干预。

例子三:国有媒体的节目,媒体自有节目及人员与其他第三方参与到节目内容的,国有媒体是主导,而非干预。如《超级男女声》《Net仔Net女》《中国好声音》等大型选秀节目最为有代表性

--分割线---

例子一:淘宝与第三方卖家之间,淘宝是干预与管理,淘宝不参与市场竞争。淘宝的“国企”是天猫,相对独立。

例子二:足球场上的裁判与球队关系,裁判是管理与干预,裁判不参与球队竞争。

例子三:商业市场的媒体和艺人之间,商业媒体是管理与干预,艺人是内容,媒体不参与艺人间竞争。

也就是说,界定政府对市场是主导作用还是干预作用,最重要的是中一个依据点就是政府有否参与该类市场经济竞争,是裁判还是球员。有的话是主导,没的话是干预。产生的效应不在一个比较级别,不能一概而论。


什么是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手段是什么?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道德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分为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包括财政政策和计划,...

古代官府干预农业,催促农民交纳赋役为什么会导致粮食价格下降?
两个原因:1.收税的时候都是粮食收获的时候,在古代商品流通不便,粮食大量上市的时候总是价格下降的时候。2.缴纳税赋的时候官府并不收实物,而是折算成钱来收。这种情况下,农民为了缴纳税赋就必须把粮食卖成钱,卖的多了价格自然就下降了。

港元保卫战的难点在哪里?为什么?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港府干预行动的疑点: 港府干预名为捍卫联系汇率,但却在股市,期市大动手 脚.实际资料显示,港府抽紧银根,汇市接盘已经达到了 打击炒家的目的,似乎没有必要在股市和期指市场冒险; 港府干预行动得到了华资大户的支持,他们既不抛售股 票也不借出股票给炒家,减小了恒指的抛售压力,使港府 利用较小...

索罗斯在香港怎样失败的?
港府在股市、期市、汇市同时介入,力图构成一个立体的防卫网络,令国际炒家无法施展其擅长的“声东击西”或“敲山震虎”的手段。具体而言,港府方面针对大部分炒家持有8000点以下期指沽盘的现状,冀望把恒生股指推高至接近8000点的水平,同时做高8月期指结算价,而放9月期指回落,拉开两者之间空档。

金融与贸易
汇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不仅会影响本国的国际收支和国内经济,而且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具体内容和大小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该国政府是否干预市场汇率和采用何种手段调节汇率。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货币的汇率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较小。首先,因为它们的...

历史上的美国的价格政策?
美国政府及货币当局在财政货币政策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对于完善我国宏观调 控政策及手段、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是具有借鉴意义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政府对发现经济的调控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仍应加强对经济的调控功能,但政府宏观干预政策必须具有科 学性。 首先,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不能...

什么叫“夜警国家”?
夜警国家 别称:更夫官府 释义:来源于西方自由主义理想模式,即官府的职能、权力跟义务,主要是“站岗、放哨、查路条,发现敌情立马儿搬到消息树”,仅仅用于维护社会秩序、安全。社会是个竞争市场完全可以自行调节、解决市场内的一切活动,官府干预社会的范围较小,社会空间越大,管得越少的官府是最好最...

7月2日“第一财经”报道了量子基金操盘手琼斯在十年前亚洲金融风暴中详...
作为索罗斯当年亚洲战营里最主要的操盘手之一,琼斯在谈及最终不得不从香港撤退的失败经历时,语调平静地说,“我们(当年)犯了错误”;而对于外界质疑港府干预市场之举,他反为其辩护,“如果港府再有迟疑,整个金融市场很可能全面崩溃。” 1997年7月2日,依照罗德里·琼斯(Rodney Jones)和其他同事的侦查报告和作战计划...

有关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
目前我国政府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对市场运行进行监管及维护,不再下发更多的指令来干预市场的管理,使市场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下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所以说,好的管理体系对宏观经济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2.想要更好地实现政府在宏观管理体系中角色的转变 就要实行行政和企业分开的原则,正确认识政府的职能,更好地...

打压指数意味着什么
打压指数意味着通过某些手段或策略,主动干预或影响市场的走势,使指数出现下跌或减缓上涨速度。以下是关于打压指数的 一、打压指数的基本含义 在金融市场中,打压指数通常指的是利用特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某一股票、期货或其他金融产品的指数进行干预,导致指数价格出现下跌。这种干预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

岑巩县15565967822: 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有哪些?
兴很美平: 根据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可以分为: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间接干预是指政府不直接进入外汇市场而进行的干预,其做法有两种:第一,通过改变利率等国内金融变量的方法,使不同货币资产的收益率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改变外汇市场供求关系乃至汇率水平的目的;第二,通过公开宣告的方法影响外汇市场参与者的预期,进而影响汇率

岑巩县15565967822: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兴很美平: 我国经济主要是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自由竞争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宏观调控又主要分为财政、货币、行政.税收.信贷、汇率、优惠、制裁等政策措施.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适时改变市场货币政策.

岑巩县15565967822: 政府为什么要干预企业?如何干预企业?
兴很美平: 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会出现失灵.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 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政府干预经济是弥...

岑巩县15565967822: 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有哪几种手段? -
兴很美平: 我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 国家对市场经济干预、控制的手段以及干预的深度、广度,既与国情有关,也与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情况有关.市场经济发育越是成熟,市场机制越是健全,市场体系越是完善,市场经济本身顺利运转的能力越...

岑巩县15565967822: 政府管制的管制方式 -
兴很美平: 根据管制对象和实施手段的不同,政府管制可分为经济性管制与社会性管制. 是针对特定行业的管制,即“对某些产业的结构及其经济绩效的主要方面的直接的政府规定,比如进入控制、价格决定、服务条件及质量的规定,以及在合理条件下服...

岑巩县15565967822: 经济学中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矫正市场失灵?
兴很美平: 针对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采取不同的矫正措施: (1)为了消除垄断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反垄断政策.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

岑巩县15565967822: 什么是政府的微观干预?怎么干预? -
兴很美平: 政府微观干预是针对市场由于种种原因而缺乏效率的情况所采取的措施,是在某个领域上用政府的干预或管制来取代市场机制的作用.例如,商品的价格本来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但由于一些特殊的情况,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出现了异常的变动,以至引起了被认为是不合意的或不能接受的收入分配结果,这时,作为一种特殊安排,政府限制价格在一定时期可能是必要.或者说就是政府为了短期经济运行的平稳,直接干预企业的产出和价格,直接管制市场的准入和退出.而更通俗地说微观干预则是指对某一行业(如金融行业、汽车行业、房地产行业),某一产品(如猪肉、鸡蛋),或是某个市场(如钢材、电力、煤炭)出台一些政策,进行干预,或限制,或鼓励.

岑巩县15565967822: 房地产市场的政府干预是怎样的?
兴很美平: 房地产市场的政府干预 政府管理房地产市场的主要职能,是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么按市场发育程度建立清晰完备的法制系统,保障房地产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使房地产市场的运作纳入法制的轨道. (一)政府干预房地产市场的目标(包括) 1、实现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2、使存量房地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的使用 3、保证为各类生产生活需要提供适当的入住空间 4、引导新建项目的位置选择,满足特定群体的需要. (二)政府干预房地产市场的手段 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手段包括如下: 1、土地供给政策. 2、金融政策;住房政策;城市规划. 3、地价政策;税收政策;租金和价格控制.

岑巩县15565967822: 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方式有哪些 -
兴很美平: 中央银行在进行这种干预时可采取双管齐下的手段: (1)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时,同时在国内债券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债券,从而使汇率变而利率不变化.例如,外汇市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