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为什么没有统一中国!????

作者&投稿:廉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北宋没有统一全国?~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在当时,除了刚建立起来的宋朝之外,还同时存在着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于是自宋朝建国伊始,宋太祖赵匡胤便开始了他统一全国的斗争。北宋于公元964年、965年、970年先后消灭了荆湘、后蜀、南汉三地,又于974年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纳土"于宋王朝,使纷乱的时局逐渐结束。

在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曾把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割与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自宋太宗赵光义起,北宋曾多次与辽交战,但一直未能收复失地。直至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岁币",双方互不侵犯。自此,中国北方才有了少许安宁,宋、辽的这次结盟被后世称之为"澶渊之盟"。

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为了使宋不再成为继五代十国后的又一个短命的王朝,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首先在军事方面,太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对军队的控制,使宋朝对军队有了完全的掌握权。另外,宋沿袭唐制,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各官的职权,使皇帝掌握的权力超过了历朝历代。在科举方面,宋太祖打破常例,以殿试的方式对考生进行最终的考核。这样一来,北宋王朝的官僚阶级队伍得到了壮大,从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巩固了政权。后来,北宋经真宗、仁宗、英宗至神宗之时,由于外族的进攻及统治者的无能,使得社会千疮百孔。神宗为使社会有所发展,于公元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但由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王安石两次推行新法,均以失败而告终。哲宗元佑年间,英宗皇后高氏彻底废除了新法,宋朝又恢复了原先的统治方式。至此,北宋开始走向衰亡。

由于北宋官吏的腐败,迫使人民纷纷起兵反抗。北宋前期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就曾经对其统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至北宋末年,又出现了方腊、宋江等人的起义。与此同时,北方的强国辽已经被女真族建立起来的金所消灭,金灭辽后,既而把矛头直指北宋的统治。公元1125年2月,金以宋朝破坏与其定下的共同对辽的协议为名,大举出兵侵宋,此时正是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军兵分两路南侵,东路大军由斡不离指挥,西路则由粘罕指挥,共同进攻太原。此时,宋朝的局面已经大乱,徽宗迫不得已将皇位让于太子赵恒,是为宋钦宗。寄希望于能改善局面,抗拒金兵,以扭转不利局势。此时,金兵已到达黄河岸边,直迫宋都开封,宋徽宗逃至金陵(今南京)。北宋军队在丞相李纲的指挥下,击退了金军,暂时制止了金国的南侵,但由于徽、钦二帝的无能,一心想和金国求和。他们先后答应割地赔款给金国,又罢免了李纲等忠臣,使得金兵更加肆无忌惮。公元1127年,金军又一次攻打开封,并掠去徽、钦二帝及大量财物。至此,北宋王朝宣告灭亡。

北宋年间,虽然战乱连连,但由于其统一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使得有一些地区相对安宁一些,故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版印刷术,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此外,由于战争的需要,在宋朝时火药被首次应用于军事。西方各国的现代战争武器正是由于北宋年间经由西亚各国传播的火药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科学,宋在文学艺术方面,更是名人辈出。宋朝的科举制度使文人得到了可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其中,较著名的文人有王安石、范仲淹、司马光等人,而宋朝的词作品也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它与唐诗并成为我国古典文学艺术的瑰宝。在绘画、书法艺术上,当首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通过描绘汴京的风物,使近六百人跃然纸上,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不朽的佳作。

北宋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分裂局面的结束。自此之后,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的局面便没有再发生过。前后历一百六十七年的北宋王朝最终被金灭亡,这同时也开启了外族统治中国的先河。

刘备不能统一中国的原因:
1、国力。打仗打的是国力,蜀汉偏安当时候最闭塞穷困之地。国力过于弱小,又不占中原和江南富庶之地,从西南伐中原之地,胜算太小。
2、人才。五虎上将和诸葛死了,蜀国人才凋零。没什么人才和战将了。
3、军力。太弱,蜀汉最强盛之时也就20几万军队,也就是倾全国之兵,也没办法征战中原。
4、势力。跟第一差不多,当时曹魏建国已久,天下多以归心,汉室所谓的正统基本上去了。而曹魏又占中原,其势已成定局

扩展资料:
刘备的为政举措
邮驿建设
刘备在四川建立了蜀汉政权。当时四川的交通比较落后,山路居多。刘备和丞相诸葛亮在开辟四川邮驿事业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备建汉后,为了对付北方的曹魏,在汉中地区建立了北伐的军事基地。为打通军输要道,在四川与汉中之间开通了四条主要道路,这就是著名的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和金牛道。蜀汉还在汉中设置了重要军事关隘白水关。
白水关周围的山上布满了烽火楼。从白水关到国都成都400里间设置了一系列的亭障馆舍,以保障邮驿的正常运行。在与东吴交界的荆州地区,大将关羽也在沿江设立了军用通信的“斥堠”,烽火台从后方一直通达襄樊前线。
蜀汉与北方的魏和东边的吴之间,皆有通信往来。史书记载:名士许靖在蜀汉任太傅后,和他过去在北方的好友魏国大臣华歆、王朗等都不断有书信往来,“申陈旧好”。《三国志》引《魏略》有一封王朗写给许靖的信,称“前夏有书而未达,今重有书,而并致前问”。
魏国其他大臣和蜀汉一些大臣也常互有通信。魏国官至尚书仆射的陈群,就曾有书信给诸葛亮,打听蜀汉尚书刘巴的消息。蜀汉与吴国的友好书信往来更多,陈震在出使吴国的时候就曾与吴国关将说道此事。
而诸葛亮与兄诸葛瑾、大将陆逊都常有书信上的往来。
蜀汉邮驿的特点是几乎没有车传,邮递大部用驿马传送,从事此项工作的人称为“驿人”。这大概是因为蜀国地处西南,大部为僻远山区,道路不整的缘故。
制定蜀科
蜀科是蜀汉的法律,刘备初入川时,百废待兴,乃命当时对典制、旧法熟悉者许慈、胡潜、孟光、来敏典掌旧文、草创制度。
在平定益州之后,便着手制定典律,据《三国志》记载,参与蜀科的制定一共有五人,分别是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李严。蜀科的具体内容已经丢失,但是据《诸葛亮传》记载,蜀汉虽然执法严峻,但公正公平,百姓无怨。
刘备对刘表、刘璋的大赦制度作了批判,而诸葛亮也指出了刘璋治理益州弊政的原因。他认为,刘璋实施的所谓德政,是以小恩小惠拉拢人,用美好高位尊宠臣下,僭越法度,积重难返,而树立法律的威严。
法律施行则会感恩,并以爵位管辖百姓,爵位增加则知道荣耀,荣誉和恩典共同施用,上下便进退有度,这才是治理国家的关键。不但包含了法家认为法治优於德治的观念,也体现了法家理论建立的基础——性恶论。
刘备诸葛亮治国是法、礼并用,威、德并行,强调“训章明法”、“劝善黜恶”,亦即以法为体,着重公平客观原则;以德为用,着重教化为本。以商鞅之法,却不迷信其权威主义,取其理法,结合儒家教化,把行法与教化合而为一。
经过这样的“法治革新”运动,蜀汉政权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吏治也逐渐清明。而蜀汉后期,执政者费祎 多次施行大赦,大司农孟光引诸葛亮、刘备故事对费祎进行了强烈的斥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备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突然一病而死,宰相范质受顾命扶助柴荣幼子柴宗训继立为恭帝。这时恭帝年仅7岁(一说5岁),后周出现了“主少国疑”的不稳定局势,一个由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策划的军事政变计划正在酝酿着。

翌年正月初一,风闻契丹和北汉发兵南下,后周执政大臣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正月初三日,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20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兵变计划就付诸实践了。这天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这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光义即后来的宋太宗)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皇帝登基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呼喊万岁的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遂拥立他为皇帝。赵匡胤却装出一副被迫的样子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拥立者们一齐表示“惟命是听”。赵匡胤就当众宣布,回开封后,对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惊犯,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反命令者族诛,诸将士都应声“诺”!于是赵匡胤率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

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过去的“结社兄弟”,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当时在开封的后周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仓卒间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陈桥兵变的将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后周的都城开封。

这时后周宰相范质等人才知道不辨军情真假,就仓促遣将是上了大当,但已无可奈何,只得率百官听命,翰林学士陶谷拿出一篇事先准备好的禅代诏书,宣布周恭帝退位。赵匡胤遂正式登皇帝位,轻易地夺敢了后周政权,改封恭帝柴宗训为郑王。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历史上习惯把赵匡胤建立的赵宋王朝称作北宋,赵匡胤死后被尊为宋太祖。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故事的真相。

在北宋取代后周的过程中,因赵匡胤注意严肃军纪,一回开封就下令军队各归兵营,开封城中没有发生以往改朝换代时出现的那种烧杀抢掠的混乱局面,因而得到原后周大小官吏的支持。北宋建立伊始,后周一些带重兵在外执行巡边使命的将领,如慕容延钊、韩令坤,大都表示拥护宋太祖登皇帝位,只有盘腿潞州(今山西上党)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及在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先后起兵反抗,于是宋太祖亲率大军平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击败李筠和李重进。李筠和李重进当时是后周境内两个力量较强的藩镇,他们的失败,使得一些势力较小,又对赵匡胤代周不满的地方藩镇更感到无力与中央抗衡,也只得表示屈服。这样到建隆元年(960年)末,北宋在原后周统治区已基本上稳定了局势。

虽然,赵匡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稳定了内部政局,但是在宋的辖区外,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强大的辽政权和其控制下的北汉,南方有占据江汉一隅的南平、占据湖南14州的武平、据有两川、汉中45州的后蜀、据有岭南60州的南汉、据有江淮地区的南唐、据有两浙地区的吴越等割据政权。这一客观形势,不能不使赵匡胤深深感觉到卧榻之侧,皆他人家也。

因此,一当政局稳定之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如何把周世宗统一中国的斗争继续进行下去。起初,他曾经想把北汉作为首要目标,但文武官员却不赞成先攻北汉,认为这样做有害无利,后来赵匡胤就放弃了先攻北汉的打算。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赵匡胤和其弟赵光义走访赵普共商国策。赵普听了宋太祖试探他的话 “欲收太原”之后,沉吟良久然后说,先打太原有害无利,为何不等到先削平南方诸国之后再攻打北汉,到那时“彼弹丸黑子之地,将何所逃”。这一分析正合宋太祖走访赵普的初衷,使他大为高兴。一个先消灭南方各个割据势力,后消灭北汉的统一战争的战略方针就这样确定了,也就是后人归纳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方略。北宋的统一战争基本是按照这个方略进行的,对辽和北汉,在削平南方割据势力前,基本上采取守势,选派宿将,率领重兵,镇守北部要点,并对来犯之敌适当反击。同时与契丹互派使臣发展关系,力图保持北方战线的暂时安定。对南方各国则密切注视它们的政治动向,寻找时机,准备找到合适的突破口。

建隆三年(962年)九月,割据湖南的武平节度使周行逢病死,11岁的幼子周保权继位。盘据衡州(今湖南衡阳市)刺史张文表乘机发动兵变,攻占潭州(今湖南长沙),企图取而代之。武平统治者一面派杨师璠率军抵挡,一面派人向宋求援,十一月,南平统治者高保勖也病死,侄高继冲继位。久已图谋南下的赵匡胤,看到武平和南平接连发生丧乱,认为有机可乘,遂采取一箭双雕的方针:以借道为名灭南平,以救援为名灭武平。乾德元年(963年)正月初七,赵匡胤命慕容延钊、李处耘等出兵湖南。当经过南平时,要求假道过境。南平对宋的借道要求,意见不一。高继冲未作任何应变准备。二月初,宋军进屯襄州(今湖北襄阳),派人告知南平为宋军准备给养。这时,高继冲遣使以犒师为名探听宋军的真实意图。二月初九,使者与宋军在荆门(今湖北荆门)相遇,慕容延钏假意殷勤款待,暗中由李处耘率轻骑数千,乘夜倍道向江陵急进。高继冲至城外,等待延钊大军,而李处耘则率兵先入城,迅速占领江陵城内要地。高继冲见大势已去,举城投降。宋军灭南平后,征调南平万余人,合兵向武平急进。这时,武平已击杀张文表,平息了内乱。周保权获悉宋军压境的消息,决定抵抗。于是慕容延钊分兵两路,水陆并进:水师东趋岳州(今湖南岳阳);陆路则出澧州(今湖南澧县)直指朗州。水路从江陵沿长江顺流而下,二月末大破武平军于三江口(今岳阳北),进占岳州。陆路三月初进至澧州南,同武平军遭遇,将其击溃,接着占领朗州,生俘周保权,湖南平定。

北宋占领荆、湖后,后蜀东北两面处在北宋的瞰制之下。于是赵匡胤开始谋划攻蜀事宜。派人勘察川陕地形,以备由陆路攻蜀;同时修造战船,训练水军,以备由水路溯江入蜀。这时,后蜀也感到了宋军的威胁。蜀主孟昶采纳王昭远的建议,决定严兵拒守,以抗宋军。当时北宋东临三峡,北控陇右和秦岭各隘。于是后蜀一面派兵东屯三峡,另一面派人约北汉同时举兵夹攻宋朝。哪知派出的使者中途投宋,向赵匡胤密报了后蜀实情,并绘呈后蜀山川形势和兵力分布图。正欲伺机攻蜀的赵匡胤,以此为借口,于乾德二年十一月初二,发兵两路攻蜀:北路以王全斌、崔彦进、王仁赡等率步骑3万出凤州,沿嘉陵江南下;东路以刘光义、曹彬等率步骑2万出归州(今湖北秭归),溯长江西上,两路分进合击,会师成都。由于孟昶荒淫腐朽,不修军政,蜀军士气低落,抵挡不住宋军的凌厉攻势。宋军二路兵马势如破竹,连败后蜀军的反抗,迅速进逼成都,乾德三年正月初七,孟昶见大势已去,被迫向王全斌投降,后蜀至此灭亡。

宋消灭后蜀之后,南汉屏障已失,岌岌可危。开宝三年(970年)九月,赵匡胤命潘美为桂州道行营都部署,率兵大举攻南汉。南汉主刘鋹派大将伍彦柔率舟师抗宋。宋军设伏以待,大破南汉军。刘鋹急忙起用老将潘崇彻率兵5万进屯贺江口(今广东封开西北)。但潘崇彻进驻贺江口后,拥兵自保,观望不前。潘美见南汉军逗留不进:遂挥师西上,连克昭、桂、富等州,解除了后顾之忧。十一月迅速转向东攻克连州。直逼韶州,击败南汉李承渥所率10余万兵,攻占韶州。消息传来,南汉举国震恐。刘鋹命郭崇岳领兵6万屯马迳(今广州北)以守卫兴王府(今广州)。此时屯驻贺江口的潘崇彻,见大势已去,率部投降。宋军遂全力推进,迫近兴王府。刘鋹见形势危急,遣使向宋军求和。潘美率军疾进,于正月二十八日到达马迳,与汉军对峙。刘鋹求和后不久即反悔,于二月初一遣其弟刘保兴率兵至马迳增援督战。二月初四夜,潘美利用火攻,大败汉军,郭崇岳死于乱兵之中,刘保兴逃归兴王府,宋军追击至城下。二月初五,刘鋹出降,宋军进占兴王府,南汉灭亡。

宋灭南汉后,对南唐形成了三面包围。南唐后主李煜为苟安求存,一面主动削去南唐国号,表示臣服;一面暗中募兵备战,以防宋军进攻。开宝七年(974年)九月宋太祖在出兵南唐的准备工作就绪之后,遣使命李煜入朝,李煜惧怕被扣留,称病固辞。宋太祖以此为借口,以曹彬为统帅,下令进攻南唐。其具体部署是:曹彬率荆湖水军顺流而下,攻取池州以东长江南岸各要点;潘美率步骑兵由和州与采石间渡江,会合曹彬东下直攻金陵;京师水军自汴水而下取道扬州入长江攻取润州;以吴越王钱俶率兵从东面配合宋水军攻金陵;以王明率军牵制江西唐军东下赴援。十月十八日曹彬率师沿长江顺流东下,南岸唐军以为宋军是例行巡江,未加阻击,使宋军顺利通过南唐屯兵10万的要地湖口。十月二十四日,宋军突然渡过长江,水陆并进,直趋池州。夺占采石。连克金陵外围据点,并在秦淮河击败南唐水陆军十余万,形成了对金陵的包围。金陵被围数月,李煜全然不知。开宝八年五月李煜登城巡视,见宋军已进逼城下,急忙命朱令赟率十万守军东下赴援。朱令赟率水步军号称15万顺江东下,在皖口遇王明部阻止。朱令赟以火攻宋军,因风向改变,反烧自己。宋乘势猛攻,全歼南唐援军。此时金陵被围九个多月,曹彬再三致书劝降李煜,均被拒绝。十一月二十七日宋军发起总攻,金陵城破,李煜被迫投降,南唐灭亡。

在削平南方诸国其间,宋太祖曾两次出兵进攻北汉,均未获克捷。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突然死去,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太宗继承了他哥哥未竟的事业,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钱俶和割据福建漳、泉二州的陈洪进纳土归降,两浙、福建亦归入宋的版图。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宋太宗亲率大军北征,他采用了围城打援的战法,派潘美等率军四面合围太原,并击败了辽朝的援兵,北汉主刘继元困守孤城,在外无援兵、内部厌战的情况下,于五月初五被迫投降,北宋统一战争至此结束。

北宋王朝自公元963年至979年,经过16年的战争,结束了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南北方主要地区的统一,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北宋王朝统一战争所以能取得胜利,其军事上的原因,一是先南后北战略方略符合当时南弱北强的情势,二是运用各个击破的策略比较成功,从而保证了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

在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北宋曾把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割与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自宋太宗赵光义起,北宋曾多次与辽交战,但一直未能收复失地。直至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岁币",双方互不侵犯。这就是"澶渊之盟"。
后来北方的强国辽被女真族建立起来的金所消灭,随后应为北宋政治的腐败不堪,于公元1127年被金军所灭,至此北宋结束。
这样看来,我们可以知道北宋时期,一直都有至少一个强大割据势力,阻碍其其统一全国。

1 北方胡人部落正在掘起,且胡人均为骑兵,骁勇善骑射,中原多为步兵,不及胡人,且太祖时,中原还不安定,太祖想把中原治理好了,再去征服胡人

2 当时北方气温较往年要低些,胡人的牛羊死亡很多,胡人为了生存只好大规模南下掠夺.

3 太祖之后的皇帝,一个不如一个,一个比一个昏庸.

4 中原自两晋之后,重文轻武思想严重.而胡人崇尚武力,“小儿能骑羊,射鼠雀"

5 汉代中原能征服胡人,在科技上面占了很大的优势:1 胡人不会造马镫,在骑兵对战中,胡人吃了大亏;2 胡人不会造铁制兵器,不会造强努机,只会使用青铜造的兵器,在这方面,也吃了大亏。当时汉代有个大臣说:汉兵凭借兵器上的优势,一人抵得上三个胡人。
而到了北宋时,在造兵器方面胡人与中原人一样了。

这可以说是宋太祖自己的心病有关系,他太怕武官夺权,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上去的,所以到他弟弟时候就已经没有出色的大将,他弟弟又十分平庸,导致最后的惨败收场,它的怎个军队制度到他的子孙就更加跟不上时代,但宋朝所谓的改革仅仅是在经济上的改革,军事制度一直都没发展,最后就不用说统一了,只有被灭的份.

北宋统一的路线方针错误,他们先易后难,先灭南朝,然后再想北上,面对强盛的辽国,已经被灭南朝耗空的国力根本是力不从心了.
当然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所产生的军事制度也是北宋没能统一中国的原因之一.


中国古代的北宋时期,为啥没有实现天下统一?
宋朝是终结了分裂时代的朝代,和之前的大统一朝代隋朝不同,宋朝和以往的中原王朝相比,国土大面积缩水,在北宋初期,也是宋朝军力最强的时候,为何难以实现大统一呢?农耕文明最后的巅峰的时候就是唐朝,唐朝中后期以后,汉人政权没有哪一个能够再次开疆拓土,只能退守中原,后面较大的明王朝也已如此,大修...

我国北宋时期,为什么没能完成对全国的统一呢?
古代的经济和军事发展是脱节的。宋朝的几个致命弱电造成了他的积贫积弱:1.天险尽失,石敬瑭把燕云16州送给了辽国,黄河以北的土地天险没了,要防御北方的骑兵就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守备。往南全是平原,除了黄河可以做天险,真是找不到什么阻挡。2。缺少战马,历来中原政权要立足需要两块地方,一是燕云...

金国已经占领了北宋首都,为何没有继续南下统一全国?
但是让人想不通的是,金人在攻破北宋都城后,却为什么没有趁势继续南下一统中原?其一,在金人灭亡北宋之时全国还没有完成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换,而是全国当时仍然处于奴隶社会,他们无法对处于封建王朝顶峰的宋朝实行有效的统治。他们若以残兵再继续南下,面对的将会是深入大宋内部,极有可能被四面夹击...

为什么经济繁荣的宋代没有完成统一,原因有哪些?
1、立国不正,宋朝是欺负孤儿寡母立国的。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没底气的皇朝,最没有权利的皇帝。2、没有马匹产地。契丹在唐朝的时候就可以立国,宋辽之间的分界线,不是长城,不是黄河,是在平原之上。防御都可以很困难了。3、宋太宗把精锐军队,一仗全送光。4、武将地位低下。狄青、种家。在文官...

宋朝为什么没有统一中国
其中内外因素都有,外在,各方势力都不弱,金,辽,蒙古,就连小国西夏,大理你也不能当做没有。古代战争或许涉及很多因素,但是整体上强胜弱的大规律还是在的。自古的历史北方凶悍,南方主防御,少进攻。以宋的国力是无法一下子收复辽金的,这却又给蒙古的崛起创造了时间。想想前世匈奴,突厥就知草原...

北宋为什么不能统一全国(1500字左右)
北宋年间,虽然战乱连连,但由于其统一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使得有一些地区相对安宁一些,故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版印刷术,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此外,由于战争的需要,在宋朝时火药被首次应用于军事。西方各国的现代战争武器正是由于北宋年间经由西亚各国传播的火药...

金国灭北宋之后为何没有派兵南下统一中原呢?
具体表现在骑兵和步兵的护甲化和重装化,以往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中原军队在装备上是有很大优势的。但是在北宋的时候这种优势几乎被抵消掉。在史籍上辽国建立的重甲骑兵鹰军,西夏的铁鹞子军(他们的铠甲极有可能是坚固冷锻甲)都有过与宋军血战的记录。所以,北宋为什么无力统一全国,不仅仅是因为它的...

宋朝一直未能统一天下,真的只是因为军事不行吗?
他们认为最大唐朝灭亡的最大原因就是君弱臣强,因此才会有杯酒释兵权,制定重文抑武的国策。按理来说,这样的总结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宋太祖为了高度的中央集权,把这件事做过了,这就直接导致了宋朝难以完成统一大业。古往今来,欲一统天下者,非国强民富、兵强马壮不可。而宋朝被吹成是历史上最...

宋时期曾经统一过中国全国吗
没有。北宋时,北有辽朝,西有西夏,南有大理。南宋时,北有蒙古,金朝,其余同北宋。

晋朝把宋朝打得几乎亡国为什么没有统一中原?
每当我们谈到宋朝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朝代,那就是金朝,一个由女真人建立的国家。当时它的国力很强,所以军事能力很强。先是辽朝灭亡,两年后北宋灭亡。靖康之耻后,赵构为了延续宋朝的统治,建立了南宋,让宋朝得以延续。当时那么强大的金朝为什么没有在灭辽灭北宋之后一口气统一中原?大宋王朝...

广灵县15023382409: 北宋是否统一了全国,说说理由北宋没有统一全国,理由是什么 -
謇阮小儿:[答案] 北宋没有统一中国!理由很简单:北宋时期,北方有辽国控制着燕云十六州,即是今山西,内蒙,河北,东北等地,西北方有西夏控制着今宁夏,甘肃等地,南方有大理控制着今云南,西南方有吐蕃控制着青藏高原,川西高原,谈何统一.

广灵县15023382409: 我国北宋时期,为什么没能完成对全国的统一呢? -
謇阮小儿:[答案] 北宋的皇帝是一直在想着真正统一全国的.到了北宋末年的宋徽宗这种昏君,都仍然抱有灭辽的中国梦.但是,大宋就是打不过契丹人.你的目标是要灭了人家,但是你就是怎么也打不过人家,那你怎么统一全国?论天时,北方的整体降...

广灵县15023382409: 为什么北宋没有统一全国? -
謇阮小儿:[答案]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在当时,除了刚建立起来的宋朝之外,还同时存在着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于是自宋朝建国伊始,宋太祖赵匡胤便开始了他...

广灵县15023382409: 北宋为什么没有统一中国!???? -
謇阮小儿: 1 北方胡人部落正在掘起,且胡人均为骑兵,骁勇善骑射,中原多为步兵,不及胡人,且太祖时,中原还不安定,太祖想把中原治理好了,再去征服胡人2 当时北方气温较往年要低些,胡人的牛羊死亡...

广灵县15023382409: 北宋为什么没有完成大一统
謇阮小儿: 一方面在唐之后华夏经历了五代十国.个中的晋国石敬瑭认贼作父将燕云十六州送给了辽使华夏掉去了北方的樊篱也就是长城.更关键的是华夏从此掉去了养马的草原这也是为什么宋国只有步兵而没有优良的马队.兵种上的缺点使得北宋掉去了优势也就加大年夜了大年夜一统的艰苦程度.另一方面北方草原上的契丹在从唐开端的数百年中受到中本来辈文化的影响已经完成了从部落联盟向国度改变的重要过程无论从文化照样科技上都有了飞跃华夏所独有的优势也逐渐损掉.加上北方的人在本质的身材构造上就比南边人强所以北宋在宋仁宗北伐掉败后就损掉了大年夜一统的机会也就没有完成大年夜一统.P.S:泣血之作求选为最佳谜底

广灵县15023382409: 为什么说北宋并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答案简洁明了】 -
謇阮小儿: 燕云十六州、甘肃、吐番、云南等地还没有收回,北宋只是收复了主要区域,而各处边寨不是处于独立状态,就是在异族手中.

广灵县15023382409: 宋朝为什么不能统一全国?
謇阮小儿: 当然主要是宋朝的政策: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重文轻武.宋王朝仍然沿用的是唐玄... 由宋一代,中国人开始丧失道德判断和道德坚持,一个鲜廉寡耻的民族当然没有希望...

广灵县15023382409: 北宋为什么没有完成统一全国之大业
謇阮小儿: 那是因为在其北方还有辽和西夏.

广灵县15023382409: 北宋初南方为什么尚未统一 -
謇阮小儿: 因为北宋建国时就不是在全国统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是取代北方的后周建立起来的,取代后周后占有的只是后周的土地,而时其北有北汉,南有后蜀、南平、南唐、吴越、楚、南汉6国,直至979年灭北汉后才统一.下图为后周地图(也即北宋代周后的疆域)

广灵县15023382409: 北宋和南宋时期,朝代没有统一全国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
謇阮小儿: 北宋和南宋都并不是大一统的王朝,但是北宋和南宋都是经济发达的朝代,文化和经济都非常的繁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