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民俗文化主要都包括哪些习俗?

作者&投稿:郦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传统民俗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有猜灯谜、贴春联、画灯笼、京剧、花灯报元夜、踩高跷、舞龙、舞狮等。具体介绍以下几种:
1、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中国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2、贴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3、京剧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踩高跷
踩高跷,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我国北方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
5、舞狮
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舞狮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广东的舞狮表演最为有名。狮子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让民俗文化暖心又暖胃

关于中原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的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大致包括三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游艺竞技等。 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斑斓多姿,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个方面。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征,对中国民俗文化乃至民族文化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源远流长绚丽多姿 中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原绚丽多姿的文化记忆。在被誉为中华文明摇篮和礼仪之乡的中原地区,勤劳勇敢的中原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许多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沿,积久而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中原民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不仅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习俗,日常社会交往方面的通礼习俗,生育、婚丧等的人生礼俗,春节、元宵等岁时节庆习俗,而且包括作息起居、生产劳动、工商贸易、民间节会、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习俗风尚。 自从有了人类活动,就有了民俗。中原是夏商两代和西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区。早在这个时期就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礼仪制度,后来它们逐步演变为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 中原婚嫁礼俗最早出现在古代对偶婚末期和个体婚初期,至西周时期趋于完善,逐步形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在此基础上又演化为提亲、定礼、迎娶等婚俗,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主要的婚俗。据考古发掘,中原地区早在两万年前就有了葬仪,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丧葬礼仪,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礼俗。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时风俗,如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如小年祭灶、岁末守岁、过年吃饺子、拜年,元宵点灯盏,清明祭祖扫墓,端午插艾叶,七夕观星乞巧,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等,大多起源于中原,并通行全国。 中原俗称春节为“过年”或“大年”。过了腊月初八,就开始准备年货。早在商周时代,祭灶王爷就是“五祀”之一。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夜”,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王爷。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从东汉开始,中原人称之为“除夕”,这天,家家都要包饺子,而且包的越多越好;户户都要贴春联,这源于黄帝所创的桃符。初一都要吃饺子,主要取其“更岁交子”之义。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大年初一、初二是家族内的拜贺,初三之后是邻里和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中原民间元宵节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素有“小过年,大十五”之说。正月十五点灯盏是元宵节重要的祭神祈福活动。 春节期间中原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自秦汉以后,演变成为民间传统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并成为全国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中原地区长期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历来崇拜能呼风唤雨的龙神。传说龙在农历二月初二抬头升天,古代中原人便把这一天定为“龙抬头节”。这一天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一来祈求龙王降雨,二来祈福消灾祛毒。 祭祖扫墓是中原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一到清明,人们就拿着祭品到墓地烧纸点烛,祭奠先祖。清明这天,各家门头要插柳枝,男女都戴柳环。 先秦时期中原便有了端午节俗。中原端午节不仅有吃粽子、贴艾虎、悬菖蒲、饮雄黄酒等习俗,而且还流行一些消灾祛病、预防瘟疫的风俗。每到这一天,人们把采来的艾叶插在门上以避邪。 典型的根系文化 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民俗。中原民俗文化与盘古神话、伏羲女娲神话、轩辕黄帝的传说共生、共长,不断地向周边地区辐射,中原民俗文化根系文化的特征十分突出。 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原始性特征。民俗就其总的特点来说,是民族文化的根。一个民族它的文化土壤是民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更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征。中原民俗很古老,它上可以推到伏羲女娲,甚至可以推到盘古。中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伏羲女娲神话传说,轩辕黄帝的传说,主要在中原。这些传说也最完整,在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中可以得到印证。因此可以说,从产生看,中原民俗文化是华夏民俗文化之根。从发展来看,由于中原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民俗文化不断地向外辐射、扩散,又不断地融合、吸收外来的民俗文化,再向外辐射、扩散,使中原民俗文化成为中华民俗文化的基础和骨干,根文化的特征十分突出。 神话是信仰的源头,深蕴着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意识之芽。以女娲神话为代表的中原神话,就像一个巨大的根系,从中衍生出一个个古老的民俗。 我们常常视大地为母。这种深刻的地母意识,肇源于女娲的抟土造人。 汉人重土葬。强调吃土还土,入土为安。古人以为,太阳死于西天葬于大地,翌日再生而跃入碧霄,是大地母亲给了它帮助。伟大如太阳尚且如此,况渺小如人乎!这也就是汉人所以土葬的原因。 女娲神话还直接催生了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信仰和最强烈的共祖意识。伏羲、女娲、神农古称三皇,据说黄帝时代就已经开始祭祀。今天中岳嵩山上的三皇寨,还有在中原多处存在的三皇殿、三皇庙及其庙会,就是此一风俗的遗存。在中原,捏泥人的、捏面人的、吹糖人的民间艺人,他们所尊奉的祖师也是女娲。 女娲神话的“地母意识”弥散于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原一些地方,刚生出来的孩子,接生婆一定要让其在地上站一下,取“落地生根”的吉意。甚至给孩子取名,也要带上一个泥土的字眼。 女娲补天的“灵石意识”也同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玉者,美石也。古人佩玉,象征身份,表现品德,还以玉辟邪。盖房子是大事。打好了地基垒上了碱脚,怕夜里妖邪入住怎么办?拿一块石头放宅上,于是百鬼避匿。房墙对着大路,宅相谓之不吉。刻一方“泰山石敢当”垒上墙壁,也就百事顺遂。 女娲神话的“补天情结”还直接产生了汉民族的天穿节。每年的正月二十三(各地时间不一),各户皆烙大饼一张,由家中主妇在饼上扎带着红线的大针一枚,然后架梯子扔到厨房顶上。民间传说,于女娲补天的日子效法女娲补天,必能五谷丰登不降天灾。 女娲神话的“地母意识”、“灵石意识”以及“补天情结”,是先民们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并有意、无意地征服世界最具根本意义的精神成果,中华民族信仰上的共祖意识,政治上的国家意识,文化上的民族意识,情感上的认同意识,心理上的崇母意识等无不源此。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强大的心理支撑,为民族凝聚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强基石。 中原民俗文化还有集体性、传承性、扩布性、变异性等特征。 集体性: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中原民俗是中原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的流传、完善和创新都是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的。 传承性: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中原民俗产生后,为人们所承袭,具有相当的稳固性,许多民俗事象不因改朝换代或社会变革而立即中止。 扩布性: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许多产于中原的民俗因中原地理位置的中心地位和便利传向四面八方,影响了中国其他地方的民俗。如岁时节俗、一些民间文艺活动、少林武术、陈家沟太极拳等。 变异性:民俗文化在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原民俗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变异是中原民俗传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原民俗文化的人文内涵与精神追求民俗文化广泛表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堪称民族文化的根基,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民族的个性和民族精神。 中原民俗文化,通过风俗化的方式最生动最广泛地把一些优秀的民族精神存续在人们的生活中,长久地影响、引导和强化着我们民族的价值观,使之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和民族意识。像著名的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四大传说……无不彰显着坚忍不拔、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爱好和平、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其内在的精神追求。中原民俗文化表现出的精神追求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追求天、地、人和谐统一。中原先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形成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些观念我们可以在传统岁时节庆活动中看得非常清楚。比如春节,春节传统上叫做元旦、年,被认为是春、夏、秋、冬四季所构成的一个自然周期(年)中最为重要的“节点”。因为它是“一 元肇始”,人们特别重视它。世界从冬季(神话中万物死亡的季节)向春季(万物复活的季节)的转换能否顺利,“万象更新”能否实现,关键是看作为“天地之心”的人类的作为。人类合乎规范的仪式活动是实现这个重要转换的关键。从人类学的观点来说,春节是一个典型的“通过仪式”,春节期间的各种礼俗活动是“通过仪式”的礼仪,人类运用仪式襄助天地从冬季(死亡)向春季(新生)转换。春节期间的各种礼俗活动是帮助世界实现顺利转换的手段,人类在操作时的失误或不合乎规范会导致“转换”出现麻烦甚或失败,因而我们的文化不但详细规定了春节期间应该做和能够做的事情——过年礼俗,也规定了一大堆禁止做的事情——过年禁忌。其他传统节庆活动也都具有类似的特点。 二是浸透着强烈的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中原民间广泛流传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为了治理危害人间的大水,大禹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在灵宝一带广泛流传的夸父追日神话传说、作为民族精神象征的愚公移山传说故事,也都是这方面的代表。 三是敬天法祖思想。“祖有功、崇有德”,为了保护珍贵的文明成果,纪念为人类的福祉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先人,民众将那些重大文明成果的发明者作为神明和祖先祭祀供奉,祈求他们护佑。效法的祖先,既是人,又是神;要敬的天,既是神,也是祖。 中原民间一直保持对历史上重大文明成果发明者的信仰和祭祀,在口语中他们多被称为“人祖”。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伏羲发明八卦,教人渔猎、驯养家畜;燧人氏发明用火;神农氏创立农业,教人定期种植、收获……不唯民俗如此,这些文明创造先祖也是官方祭祀供奉的对象。 敬天法祖观念还表现为民众对于自家祖先的崇拜和祭祀。在中原,祖先崇拜活动一直非常盛行,传统年节或家族中的重要时刻,都要祭祀禀告祖先。祖先崇拜造就和维护了传统社会最为强调的“忠”、“孝”观念,这两种道德观念成为社会团结和合作的重要纽带。在当代,“忠”、“孝”观念仍然是我们民族和社会强调的核心价值理念。 民俗文化是一种远去的历史的记忆,中原民俗文化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含量。以淮阳的泥泥狗为例,淮阳泥泥狗有很高的艺术和考古价值,被誉为“真图腾、活化石”。淮阳“泥泥狗”上千种,据老艺人讲,“泥泥狗”是女娲老祖传下来的。淮阳“泥泥狗”不同于一般的泥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泥泥狗”表现的民族文化,可以写一部大书。它反映出的一种历史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出远古历史,再现了远古历史。不少泥泥狗至今可以清楚地反映远古人类的生活与向往。

民俗文化大致包括三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游艺竞技等。

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斑斓多姿,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个方面。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征,对中国民俗文化乃至民族文化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源远流长绚丽多姿

中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原绚丽多姿的文化记忆。在被誉为中华文明摇篮和礼仪之乡的中原地区,勤劳勇敢的中原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许多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沿,积久而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中原民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不仅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习俗,日常社会交往方面的通礼习俗,生育、婚丧等的人生礼俗,春节、元宵等岁时节庆习俗,而且包括作息起居、生产劳动、工商贸易、民间节会、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习俗风尚。

王全营(省社科院研究员):自从有了人类活动,就有了民俗。中原是夏商两代和西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区。早在这个时期就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礼仪制度,后来它们逐步演变为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

中原婚嫁礼俗最早出现在古代对偶婚末期和个体婚初期,至西周时期趋于完善,逐步形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在此基础上又演化为提亲、定礼、迎娶等婚俗,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主要的婚俗。据考古发掘,中原地区早在两万年前就有了葬仪,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丧葬礼仪,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礼俗。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时风俗,如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如小年祭灶、岁末守岁、过年吃饺子、拜年,元宵点灯盏,清明祭祖扫墓,端午插艾叶,七夕观星乞巧,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等,大多起源于中原,并通行全国。

中原俗称春节为“过年”或“大年”。过了腊月初八,就开始准备年货。早在商周时代,祭灶王爷就是“五祀”之一。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夜”,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王爷。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从东汉开始,中原人称之为“除夕”,这天,家家都要包饺子,而且包的越多越好;户户都要贴春联,这源于黄帝所创的桃符。初一都要吃饺子,主要取其“更岁交子”之义。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大年初一、初二是家族内的拜贺,初三之后是邻里和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中原民间元宵节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素有“小过年,大十五”之说。正月十五点灯盏是元宵节重要的祭神祈福活动。

春节期间中原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自秦汉以后,演变成为民间传统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并成为全国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中原地区长期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历来崇拜能呼风唤雨的龙神。传说龙在农历二月初二抬头升天,古代中原人便把这一天定为“龙抬头节”。这一天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一来祈求龙王降雨,二来祈福消灾祛毒。

祭祖扫墓是中原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一到清明,人们就拿着祭品到墓地烧纸点烛,祭奠先祖。清明这天,各家门头要插柳枝,男女都戴柳环。

先秦时期中原便有了端午节俗。中原端午节不仅有吃粽子、贴艾虎、悬菖蒲、饮雄黄酒等习俗,而且还流行一些消灾祛病、预防瘟疫的风俗。每到这一天,人们把采来的艾叶插在门上以避邪。 [/font][/color]

[color=#000][font=宋体]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民俗。中原民俗文化与盘古神话、伏羲女娲神话、轩辕黄帝的传说共生、共长,不断地向周边地区辐射,中原民俗文化根系文化的特征十分突出。

张振犁(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大学教授):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原始性特征。民俗就其总的特点来说,是民族文化的根。一个民族它的文化土壤是民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更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征。中原民俗很古老,它上可以推到伏羲女娲,甚至可以推到盘古。中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伏羲女娲神话传说,轩辕黄帝的传说,主要在中原。这些传说也最完整,在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中可以得到印证。因此可以说,从产生看,中原民俗文化是华夏民俗文化之根。从发展来看,由于中原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民俗文化不断地向外辐射、扩散,又不断地融合、吸收外来的民俗文化,再向外辐射、扩散,使中原民俗文化成为中华民俗文化的基础和骨干,根文化的特征十分突出。

孟宪明(河南省文学院一级作家、民俗学家):神话是信仰的源头,深蕴着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意识之芽。以女娲神话为代表的中原神话,就像一个巨大的根系,从中衍生出一个个古老的民俗。

我们常常视大地为母。这种深刻的地母意识,肇源于女娲的抟土造人。

汉人重土葬。强调吃土还土,入土为安。古人以为,太阳死于西天葬于大地,翌日再生而跃入碧霄,是大地母亲给了它帮助。伟大如太阳尚且如此,况渺小如人乎!这也就是汉人所以土葬的原因。

女娲神话还直接催生了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信仰和最强烈的共祖意识。伏羲、女娲、神农古称三皇,据说黄帝时代就已经开始祭祀。今天中岳嵩山上的三皇寨,还有在中原多处存在的三皇殿、三皇庙及其庙会,就是此一风俗的遗存。在中原,捏泥人的、捏面人的、吹糖人的民间艺人,他们所尊奉的祖师也是女娲。

女娲神话的“地母意识”弥散于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原一些地方,刚生出来的孩子,接生婆一定要让其在地上站一下,取“落地生根”的吉意。甚至给孩子取名,也要带上一个泥土的字眼。

女娲补天的“灵石意识”也同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玉者,美石也。古人佩玉,象征身份,表现品德,还以玉辟邪。盖房子是大事。打好了地基垒上了碱脚,怕夜里妖邪入住怎么办?拿一块石头放宅上,于是百鬼避匿。房墙对着大路,宅相谓之不吉。刻一方“泰山石敢当”垒上墙壁,也就百事顺遂。

女娲神话的“补天情结”还直接产生了汉民族的天穿节。每年的正月二十三(各地时间不一),各户皆烙大饼一张,由家中主妇在饼上扎带着红线的大针一枚,然后架梯子扔到厨房顶上。民间传说,于女娲补天的日子效法女娲补天,必能五谷丰登不降天灾。

女娲神话的“地母意识”、“灵石意识”以及“补天情结”,是先民们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并有意、无意地征服世界最具根本意义的精神成果,中华民族信仰上的共祖意识,政治上的国家意识,文化上的民族意识,情感上的认同意识,心理上的崇母意识等无不源此。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强大的心理支撑,为民族凝聚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强基石。

高天星(河南民俗学会副会长、郑州大学教授):中原民俗文化还有集体性、传承性、扩布性、变异性等特征。

集体性: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中原民俗是中原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的流传、完善和创新都是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的。

传承性: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中原民俗产生后,为人们所承袭,具有相当的稳固性,许多民俗事象不因改朝换代或社会变革而立即中止。

扩布性: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许多产于中原的民俗因中原地理位置的中心地位和便利传向四面八方,影响了中国其他地方的民俗。如岁时节俗、一些民间文艺活动、少林武术、陈家沟太极拳等。

变异性:民俗文化在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原民俗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变异是中原民俗传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原民俗文化的人文内涵与精神追求民俗文化广泛表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堪称民族文化的根基,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民族的个性和民族精神。

夏挽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原民俗文化,通过风俗化的方式最生动最广泛地把一些优秀的民族精神存续在人们的生活中,长久地影响、引导和强化着我们民族的价值观,使之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和民族意识。像著名的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四大传说……无不彰显着坚忍不拔、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爱好和平、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吴效群(河南大学副教授):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其内在的精神追求。中原民俗文化表现出的精神追求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追求天、地、人和谐统一。中原先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形成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些观念我们可以在传统岁时节庆活动中看得非常清楚。比如春节,春节传统上叫做元旦、年,被认为是春、夏、秋、冬四季所构成的一个自然周期(年)中最为重要的“节点”。因为它是“一

元肇始”,人们特别重视它。世界从冬季(神话中万物死亡的季节)向春季(万物复活的季节)的转换能否顺利,“万象更新”能否实现,关键是看作为“天地之心”的人类的作为。人类合乎规范的仪式活动是实现这个重要转换的关键。从人类学的观点来说,春节是一个典型的“通过仪式”,春节期间的各种礼俗活动是“通过仪式”的礼仪,人类运用仪式襄助天地从冬季(死亡)向春季(新生)转换。春节期间的各种礼俗活动是帮助世界实现顺利转换的手段,人类在操作时的失误或不合乎规范会导致“转换”出现麻烦甚或失败,因而我们的文化不但详细规定了春节期间应该做和能够做的事情——过年礼俗,也规定了一大堆禁止做的事情——过年禁忌。其他传统节庆活动也都具有类似的特点。

二是浸透着强烈的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中原民间广泛流传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为了治理危害人间的大水,大禹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在灵宝一带广泛流传的夸父追日神话传说、作为民族精神象征的愚公移山传说故事,也都是这方面的代表。

三是敬天法祖思想。“祖有功、崇有德”,为了保护珍贵的文明成果,纪念为人类的福祉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先人,民众将那些重大文明成果的发明者作为神明和祖先祭祀供奉,祈求他们护佑。效法的祖先,既是人,又是神;要敬的天,既是神,也是祖。

中原民间一直保持对历史上重大文明成果发明者的信仰和祭祀,在口语中他们多被称为“人祖”。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伏羲发明八卦,教人渔猎、驯养家畜;燧人氏发明用火;神农氏创立农业,教人定期种植、收获……不唯民俗如此,这些文明创造先祖也是官方祭祀供奉的对象。

敬天法祖观念还表现为民众对于自家祖先的崇拜和祭祀。在中原,祖先崇拜活动一直非常盛行,传统年节或家族中的重要时刻,都要祭祀禀告祖先。祖先崇拜造就和维护了传统社会最为强调的“忠”、“孝”观念,这两种道德观念成为社会团结和合作的重要纽带。在当代,“忠”、“孝”观念仍然是我们民族和社会强调的核心价值理念。

倪宝诚(河南省群众艺术馆研究员、河南民间美术学会会长):民俗文化是一种远去的历史的记忆,中原民俗文化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含量。以淮阳的泥泥狗为例,淮阳泥泥狗有很高的艺术和考古价值,被誉为“真图腾、活化石”。淮阳“泥泥狗”上千种,据老艺人讲,“泥泥狗”是女娲老祖传下来的。淮阳“泥泥狗”不同于一般的泥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泥泥狗”表现的民族文化,可以写一部大书。它反映出的一种历史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出远古历史,再现了远古历史。不少泥泥狗至今可以清楚地反映远古人类的生活与向往。

  关于中原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的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大致包括三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游艺竞技等。
  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斑斓多姿,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个方面。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征,对中国民俗文化乃至民族文化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源远流长绚丽多姿
  中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原绚丽多姿的文化记忆。在被誉为中华文明摇篮和礼仪之乡的中原地区,勤劳勇敢的中原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许多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沿,积久而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中原民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不仅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习俗,日常社会交往方面的通礼习俗,生育、婚丧等的人生礼俗,春节、元宵等岁时节庆习俗,而且包括作息起居、生产劳动、工商贸易、民间节会、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习俗风尚。
  自从有了人类活动,就有了民俗。中原是夏商两代和西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区。早在这个时期就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礼仪制度,后来它们逐步演变为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
  中原婚嫁礼俗最早出现在古代对偶婚末期和个体婚初期,至西周时期趋于完善,逐步形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在此基础上又演化为提亲、定礼、迎娶等婚俗,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主要的婚俗。据考古发掘,中原地区早在两万年前就有了葬仪,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丧葬礼仪,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礼俗。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时风俗,如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如小年祭灶、岁末守岁、过年吃饺子、拜年,元宵点灯盏,清明祭祖扫墓,端午插艾叶,七夕观星乞巧,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等,大多起源于中原,并通行全国。
  中原俗称春节为“过年”或“大年”。过了腊月初八,就开始准备年货。早在商周时代,祭灶王爷就是“五祀”之一。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夜”,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王爷。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从东汉开始,中原人称之为“除夕”,这天,家家都要包饺子,而且包的越多越好;户户都要贴春联,这源于黄帝所创的桃符。初一都要吃饺子,主要取其“更岁交子”之义。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大年初一、初二是家族内的拜贺,初三之后是邻里和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中原民间元宵节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素有“小过年,大十五”之说。正月十五点灯盏是元宵节重要的祭神祈福活动。
  春节期间中原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自秦汉以后,演变成为民间传统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并成为全国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中原地区长期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历来崇拜能呼风唤雨的龙神。传说龙在农历二月初二抬头升天,古代中原人便把这一天定为“龙抬头节”。这一天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一来祈求龙王降雨,二来祈福消灾祛毒。
  祭祖扫墓是中原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一到清明,人们就拿着祭品到墓地烧纸点烛,祭奠先祖。清明这天,各家门头要插柳枝,男女都戴柳环。
  先秦时期中原便有了端午节俗。中原端午节不仅有吃粽子、贴艾虎、悬菖蒲、饮雄黄酒等习俗,而且还流行一些消灾祛病、预防瘟疫的风俗。每到这一天,人们把采来的艾叶插在门上以避邪。
  典型的根系文化
  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民俗。中原民俗文化与盘古神话、伏羲女娲神话、轩辕黄帝的传说共生、共长,不断地向周边地区辐射,中原民俗文化根系文化的特征十分突出。
  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原始性特征。民俗就其总的特点来说,是民族文化的根。一个民族它的文化土壤是民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更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征。中原民俗很古老,它上可以推到伏羲女娲,甚至可以推到盘古。中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伏羲女娲神话传说,轩辕黄帝的传说,主要在中原。这些传说也最完整,在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中可以得到印证。因此可以说,从产生看,中原民俗文化是华夏民俗文化之根。从发展来看,由于中原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民俗文化不断地向外辐射、扩散,又不断地融合、吸收外来的民俗文化,再向外辐射、扩散,使中原民俗文化成为中华民俗文化的基础和骨干,根文化的特征十分突出。
  神话是信仰的源头,深蕴着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意识之芽。以女娲神话为代表的中原神话,就像一个巨大的根系,从中衍生出一个个古老的民俗。
  我们常常视大地为母。这种深刻的地母意识,肇源于女娲的抟土造人。
  汉人重土葬。强调吃土还土,入土为安。古人以为,太阳死于西天葬于大地,翌日再生而跃入碧霄,是大地母亲给了它帮助。伟大如太阳尚且如此,况渺小如人乎!这也就是汉人所以土葬的原因。
  女娲神话还直接催生了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信仰和最强烈的共祖意识。伏羲、女娲、神农古称三皇,据说黄帝时代就已经开始祭祀。今天中岳嵩山上的三皇寨,还有在中原多处存在的三皇殿、三皇庙及其庙会,就是此一风俗的遗存。在中原,捏泥人的、捏面人的、吹糖人的民间艺人,他们所尊奉的祖师也是女娲。
  女娲神话的“地母意识”弥散于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原一些地方,刚生出来的孩子,接生婆一定要让其在地上站一下,取“落地生根”的吉意。甚至给孩子取名,也要带上一个泥土的字眼。
  女娲补天的“灵石意识”也同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玉者,美石也。古人佩玉,象征身份,表现品德,还以玉辟邪。盖房子是大事。打好了地基垒上了碱脚,怕夜里妖邪入住怎么办?拿一块石头放宅上,于是百鬼避匿。房墙对着大路,宅相谓之不吉。刻一方“泰山石敢当”垒上墙壁,也就百事顺遂。
  女娲神话的“补天情结”还直接产生了汉民族的天穿节。每年的正月二十三(各地时间不一),各户皆烙大饼一张,由家中主妇在饼上扎带着红线的大针一枚,然后架梯子扔到厨房顶上。民间传说,于女娲补天的日子效法女娲补天,必能五谷丰登不降天灾。
  女娲神话的“地母意识”、“灵石意识”以及“补天情结”,是先民们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并有意、无意地征服世界最具根本意义的精神成果,中华民族信仰上的共祖意识,政治上的国家意识,文化上的民族意识,情感上的认同意识,心理上的崇母意识等无不源此。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强大的心理支撑,为民族凝聚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强基石。
  中原民俗文化还有集体性、传承性、扩布性、变异性等特征。
  集体性: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中原民俗是中原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的流传、完善和创新都是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的。
  传承性: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中原民俗产生后,为人们所承袭,具有相当的稳固性,许多民俗事象不因改朝换代或社会变革而立即中止。
  扩布性: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许多产于中原的民俗因中原地理位置的中心地位和便利传向四面八方,影响了中国其他地方的民俗。如岁时节俗、一些民间文艺活动、少林武术、陈家沟太极拳等。
  变异性:民俗文化在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原民俗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变异是中原民俗传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原民俗文化的人文内涵与精神追求民俗文化广泛表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堪称民族文化的根基,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民族的个性和民族精神。
  中原民俗文化,通过风俗化的方式最生动最广泛地把一些优秀的民族精神存续在人们的生活中,长久地影响、引导和强化着我们民族的价值观,使之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和民族意识。像著名的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四大传说……无不彰显着坚忍不拔、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爱好和平、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其内在的精神追求。中原民俗文化表现出的精神追求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追求天、地、人和谐统一。中原先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形成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些观念我们可以在传统岁时节庆活动中看得非常
  清楚。比如春节,春节传统上叫做元旦、年,被认为是春、夏、秋、冬四季所构成的一个自然周期(年)中最为重要的“节点”。因为它是“一元肇始”,人们特别重视它。世界从冬季(神话中万物死亡的季节)向春季(万物复活的季节)的转换能否顺利,“万象更新”能否实现,关键是看作为“天地之心”的人类的作为。人类合乎规范的仪式活动是实现这个重要转换的关键。从人类学的观点来说,春节是一个典型的“通过仪式”,春节期间的各种礼俗活动是“通过仪式”的礼仪,人类运用仪式襄助天地从冬季(死亡)向春季(新生)转换。春节期间的各种礼俗活动是帮助世界实现顺利转换的手段,人类在操作时的失误或不合乎规范会导致“转换”出现麻烦甚或失败,因而我们的文化不但详细规定了春节期间应该做和能够做的事情——过年礼俗,也规定了一大堆禁止做的事情——过年禁忌。其他传统节庆活动也都具有类似的特点。
  二是浸透着强烈的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中原民间广泛流传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为了治理危害人间的大水,大禹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在灵宝一带广泛流传的夸父追日神话传说、作为民族精神象征的愚公移山传说故事,也都是这方面的代表。
  三是敬天法祖思想。“祖有功、崇有德”,为了保护珍贵的文明成果,纪念为人类的福祉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先人,民众将那些重大文明成果的发明者作为神明和祖先祭祀供奉,祈求他们护佑。效法的祖先,既是人,又是神;要敬的天,既是神,也是祖。
  中原民间一直保持对历史上重大文明成果发明者的信仰和祭祀,在口语中他们多被称为“人祖”。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伏羲发明八卦,教人渔猎、驯养家畜;燧人氏发明用火;神农氏创立农业,教人定期种植、收获……不唯民俗如此,这些文明创造先祖也是官方祭祀供奉的对象。
  敬天法祖观念还表现为民众对于自家祖先的崇拜和祭祀。在中原,祖先崇拜活动一直非常盛行,传统年节或家族中的重要时刻,都要祭祀禀告祖先。祖先崇拜造就和维护了传统社会最为强调的“忠”、“孝”观念,这两种道德观念成为社会团结和合作的重要纽带。在当代,“忠”、“孝”观念仍然是我们民族和社会强调的核心价值理念。
  民俗文化是一种远去的历史的记忆,中原民俗文化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含量。以淮阳的泥泥狗为例,淮阳泥泥狗有很高的艺术和考古价值,被誉为“真图腾、活化石”。淮阳“泥泥狗”上千种,据老艺人讲,“泥泥狗”是女娲老祖传下来的。淮阳“泥泥狗”不同于一般的泥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泥泥狗”表现的民族文化,可以写一部大书。它反映出的一种历史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出远古历史,再现了远古历史。
  不少泥泥狗至今可以清楚地反映远古人类的生活与向往。


民俗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是民间文化的组成成分,它包括...
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游艺竞技等。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斑斓多姿,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个方面。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征,对中国民俗文化乃至民族文化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中原文化内都包含什么思想文化?
说到中原文化,很多人对这个词其实已经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了,很多古装剧,很多历史小说,都让我们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关于服饰,关于饮食,关于习俗,各种的文化都有。归结起来的话中原文化内部最主要包括物质民俗文化、社会习俗文化、精神民俗文化,这几大类文化相互交织,共同组成了我们博大的中原文化。一...

内蒙古哪些民俗文化
内蒙古的节日文化丰富多彩。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如那达慕大会、祭敖包等都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人们会进行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活动。祭敖包则是蒙古族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求。以上便是内蒙古的一些主要民俗文化。这些文化反映了...

北京民俗文化有哪些
北京民俗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节庆习俗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民俗文化中的节庆习俗丰富多彩。例如春节,北京人除了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常规习俗外,还有逛庙会、吃团圆饭等独特活动。此外,北京还有独特的节气习俗,如冬至吃饺子、清明扫墓等。这些传统节庆习俗反映了北京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俗文化包括哪些
民俗文化主要包括:民俗工艺文化、民俗装饰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戏曲文化、民俗歌舞文化、民俗绘画文化、民俗音乐文化、民俗制作文化等等。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爱我淘气8 高粉答主 2018-03-31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

西藏民俗文化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西藏民俗文化的内容包含丰富,民俗文物多姿多彩,举凡服饰、饮食、居室、婚丧、节日娱乐等等,都为我们演绎出藏族丰厚的历史文化的变迁与升华的过程。下面就西藏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介绍。西藏民俗文化-服饰 藏族服饰是青藏高原一道绵延流长的亮丽文化景观,而蕴涵其间的工艺技术、生活情趣、审美观念、道德伦理、宗教...

中国民俗传统文化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乡村民情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婚育吗
乡村民情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婚育。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婚育是一种民俗文化资源,但不是唯一的,其他的民俗文化资源还包括宗教信仰,民间传说,民间舞蹈,民间节庆,民间技艺,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

中国民间文化有哪些
北京、江苏、浙江等工艺美术发达的省、市同样陷入不景气的状态。其他艺术形式如年画、剪纸过去在民间都很流行,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木版年画,除专家、学者、外国人外,很少有人问津。而对剪纸,目前学习的人主要是农村妇女,年轻人并不重视它的传承。民俗文化反映了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各种...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2、文化信息共有性。 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并且在地域性中体现普同性。普同性则以地域范围内文化信息的共有为特征来显示的文化的共同。这里的信息共有不是现代概念上的信息共享,现代的信息共享内涵和外延都要复杂得多,而民俗文化的信息共有是具有一定地域范围和一定条件限制的,是一定时空条件下特定群体对特定文化的共...

全南县19477361598: 河南民俗有哪些? -
段志威利: 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节” 或“青龙节”.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全南县19477361598: 中原过年的习俗有哪些
段志威利: 还有,腊月二十三要祭灶,又叫过小年;除夕晚上院子里要撒上芝麻杆,叫踩岁;正月初七要送火神

全南县19477361598: 中国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
段志威利: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

全南县19477361598: 在中国人的传统风俗习惯中,有哪些是来自中原文化的影响? -
段志威利: 中国的传统的习俗有哪些?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全南县19477361598: 中国的民间习俗有哪些? -
段志威利: 吃年糕、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跳钟馗

全南县19477361598: 河南的民俗有哪些? -
段志威利: ;禁见刀剪,以免破家;禁扫地,以免金银外流;禁倒尿盆,以免污秽神灵.三十晚上要丢剩饭,叫隔年饭.初一早起也要丢剩饭,以兆吉庆有余.1980年以后,熬年增加了新的内容,很多有条件的人家聚集在电视机旁,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

全南县19477361598: 中国有哪些传统化的习俗 -
段志威利: 中国传统化的习俗分为:节日习俗和礼仪习俗一、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有: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门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2.元宵节:农历下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3.二月二:民间传...

全南县19477361598: 汉族的风俗有哪些?
段志威利: 过春节要守岁、舞狮,清明节要祭祖,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要团圆、吃...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4、端午节仲夏...

全南县19477361598: 关于概括中国民风民俗的文章 -
段志威利: 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原绚丽多姿的文化记忆.在被誉为中华文明摇篮和礼仪之乡的中原地区,勤劳勇敢的中原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许多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沿,积久而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中原民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不仅包...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