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待明治维心的态度

作者&投稿:颛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治维新中日本对中国的态度问题~

痛苦无奈矛盾的心态
中国是日本的宗主国,日本文化始于中华文化,但是在世界工业化的大进程中,日本想要自强,想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得不改变对待邻邦的态度,至少,当美国用火炮打开日本国门时,作为宗主国的中国没有出手救援属国,就凭这点,就能断定古老的东亚华夏体系不可能在维持下去,在历史的潮流下将土崩瓦解。

明治维新,明治天皇有实权,想怎么改怎么改。百日维新,光绪帝无实权,别人想怎么玩他就怎么玩他。这变法能成功?日本是个可居住面积狭小,资源稀缺的国家,对外侵略是他们自上而下的共识。对外侵略就首先让自已变强,变强必须向强者学习。所以,他们是谁强就学谁。毫无历史包袱。反观中国,历史包袱太重。四千年前,我们就以优等民族自居,雄居东方四千年,全靠的老祖宗的一套。现在不是你说扔就能扔的。所以学起西方的文明来,总是很抵触。这也是为什么,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国民政府经济改革等,始终不彻底的原因。

戊戌前中国人看明治维新
李鸿章与森有礼的辩论
1876年1月24日(即光绪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前往保定直隶总督官邸,拜会了清政府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主要就朝鲜局势问题进行会谈。席间在谈到明治维新时,两人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辩论。这场舌战反映了洋务派领袖李鸿章对日本明治维新以及向西方学习的-些看法。下面就是其中两段谈话的记录。两人见面,寒暄几句以后,李鸿章就问森有礼对中西学问的春法。森答:"西国所学十分有用,中国学问只有三分可取,其余系旧样,已无用了。"李:"日本西学有七分否?"森答:"五分尚没有。"李:"日本衣冠都变了,怎说没有五分?"郑永宁(日本使馆书记官):"这是外貌,其实实质尚未尽学会。"森:"敝国上下俱好,只学得现成器艺,没有像西国从自己心中想出出法儿的一个人。"两人又谈到日本明治维新后的一系列改革。李:"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独有对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森;"其原因很简单,只需稍加解释。我国旧有的服制,正如阁下所见,宽阔爽快,极适于无事安逸之人,但对于多事勤劳之人则不完全合适,所以它能适应过去的情况,而于今日时势之下,甚感不便。今改旧制为新式,对我国裨益不少。"李:"衣服旧制体现对祖先遗志的追怀之一,其子孙应该珍重,万世保存才是。"森:"如果我国的祖先至今尚在的话,无疑也会做与我们同样的事情。距今一千年前,我们的祖先看到贵国的服装优点就加以采用。不论何事,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是我国的好传统。"(李鸿章与森有礼问答节略)。李:"贵国祖先采用我国服装是最贤明的。我国的服装织造方便,用贵国原料即能制作。现今模仿欧服,要付出莫大的冗费。"森:"虽然如此,依我等观之,要比贵国的衣服精美而便利。像贵国头发长垂,鞋大且粗,不太适应我国人民,其他还有很多事不能适应。关于欧服,从不了解经济常识的人看来,虽费一点,但勤劳是富裕之基,怠慢是贫枯之原。正如阁下所知,我国旧服宽大但不方便,适应怠慢而不适应勤劳。然而我国不愿意怠慢致贫,而想要勤劳致富,所以舍旧就新。现在所费,将来可期得到无限报偿。"李:"话虽如此,阁下对贵国舍旧服仿欧俗,抛弃独立精神而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不感到羞耻吗?"森:"毫无可耻之处,我们还以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决不是受外力强迫的,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正如我国自古以来,对亚洲、美国和其他任何国家,只要发现其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李:"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变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才不得不采之外才不得不采之外国。"森;"凡是将来之事,谁也不能确定其好坏,正如贵国四百年前(指清军人关前)也没有人喜欢现在这种服制。"李:"这是我国国内的变革,决不是用欧俗。"森:"然而变革总是变革,特别是当时贵国强迫作这种变革,引起贵国人民的忌嫌。"
这一场唇**舌剑的论争,看起来似乎只是围绕着服装问题,实际上却暴露了李鸿章对日本明治维新以及中国未来的改革的基本态度。他认为学习西方"军器、铁路、电信"之类是可取的,而对改变历法、服装等"祖宗成法",特别是变革政治制度,则坚决反对。(【梦史氏按】读者仔细看看李鸿章的话,他哪里说到日本的'变革政治制度'了?服饰难道是政治制度吗?)他不但以此批评日本明治维新,而且断然表示"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变革"。
早在1874年(同治十三年)12月10日,李鸿章在给皇帝的一份奏折中,就曾经谈到他对明治维新的看法。奏折写道:"该国近年改变旧制,藩民不服,访闻初颇小哄,久亦相安。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铁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多借洋债,与英人暗结党援,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从这份奏折可以看出,李鸿章从洋务派的立场出发,对日本明治维新后积极学习西方军事、工业技术以及借洋债、派遣留学生等项,还是表示赞赏的,并从中受到启发,鼓舞了他'进行洋务活动的决心。但是,李鸿章对于日本进行政治制度及历法服装等方面的变革,却不以为然,甚至明确表示反对,·并对日本欲由此"称雄东土",不无隐忧。
黄遵宪等人对明治维新深入考察
黄遵宪是首任驻日参赞官,1877年(光绪三年)随首任公使何如璋出使日本。他在日本的五年期间,广泛结交日本各方面人土,深入调查日本历史和现状,大量收集有关明治维新后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尤其是日本政治各机关各地方发布的各种公报、法令、统计表等第一手材料。他从1879年(光绪五年)开始,花了八年多功夫,直到1887年(光绪十三年)完成了《日本国志》这部巨著。全书共四十卷,五十万字。分为国统志、邻交志、天文志、地理志、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刑法志、学术志、礼俗志、物产志、工艺志等十二类。黄遵宪与顾厚馄不同,他研究日本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中国变法维新、独立富强的道路和方法。因此,他写《日本国志》的重点,是在研究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教训上。他在"凡例"中声明,"今所撰录皆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率涉西法,尤加详略,期适用也。"实际上也就是为中国维新变法提供借鉴。
黄遵宪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认识也有一个转变过程。据他自己说,当他1877年刚到日本时,"时值明治维新之始,百度草创,规模尚未大定,论者或谓日本外强中干……纷纭无定论."他所交往的又大多是些不满变法的旧学家,"微言刺讥,咨嗟叹息,充溢于吾耳."因此,黄遵宪对明治维新尚抱怀疑态度。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他逐渐改变了看法。他说:"及阅历日深,闻见之日拓,颇悉穷变通久之理,乃信其改从西法,革故取新,卓然能自树立。"……
黄遵宪对日本明治维新评价很高,他的"日本杂事诗"中专门有-首描写明治维新的诗,下面注曰:"明治元年,德川氏废,王政始复古,伟矣哉,中兴之功也。"他在《日本国志》里对明治维新的原因、动力、意义以及实行的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改革措施都进行了分析和评论。他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在"霸政久窃,民心积厌,外侮纷乘,内讧交作"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发生的。黄遵宪指出:日本原来也和中国一样闭关自守,"直至坚船巨炮环伺于门,乃始如梦之方觉,醉之甫醒。"但是,日本能够举国上下,发奋图强,通过学习西方,变法维新,不但保持了独立地位,而且要与世界强国竞争,这难道不值得中国的爱国志士们深思吗?日本能做到的,中国为什么不能做呢?他特别强调那些维新志士的作用,认为"二三豪杰,遭时之变,因势利导,奋勉图功,率能定国是而固国本。"并歌颂他们一往不顾,视死如归,"真是何其烈也!"黄遵宪还具体介绍了明治维新后各项制度的改革,如官制、税制、币制、法制、兵制、学制的变化。他非常赞赏日本明治政府大力提倡"殖物产,兴商务"的政策,由国家资助民间商人开办工厂、轮船公司以及开矿、修铁路、办邮政,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他还倾向于兴民权、立宪法、开国会,并预言日本"十年之间必又开国会"。总之,黄遵宪的《日本国志》起到了以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来指点中国革新变法道路的作用,给了中国知识分子很多新鲜的启迪。
甲午战争前中国人众说纷纭的明治维新观
……中国主张维新变法的人士几乎人人谈日本,个个推崇明治维新。除了前面介绍的黄遵宪外,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如郑观应、王韬、康有为等也竭力鼓吹仿效日本明治维新。
郑观应在著名的《盛世危言》一书中指出:"考日本东瀛一岛国耳,土产无多。年来效法泰西,力求振作。凡外来货物,悉令地方官竭力讲求,招商集股,设局制造。如有亏耗,设法弥补,一切章程,听商咱主,固能百废俱举。"
王韬在《搜园文录外篇》中也说:"日本海东之一小国耳,一旦勃然有志振兴,顿革平昔因循之弊。其国中一切制度,概法乎泰西,仿效取则,,唯恐其人之不深。数年之间,竟能自造船舶,自制**炮,练兵训士,开矿铸钱。并其冠棠文字、屋宇之制,无不改而从之。民间如有不愿从者,亦听焉。"
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早在70年代末就已经读到日本书,开始了解日本明治维新之成效,并产生仰慕之心,主张翻译日本书籍,研究明治维新。据他自己回忆:"昔在圣明御极之时,琉球被灭之际,臣有乡人,商于日本,携示书目.臣托购求,且读且骇,知其变政之勇猛,而成效之已著也。臣在民间,募开书局以译之,人皆不信,事不克成。"1888年(光绪十四年),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第一次上书中说:"日本崎岖小岛,近者君臣变法兴治,十余年间,百废俱举,南灭琉球,北辟虾夷,欧洲大国,睨而不敢伺。"此后,他几乎每次上书都要鼓吹仿效日本明治维新在中国实行变法的主张。
然而,中国的官僚士大夫中间,轻视或反对日本明治维新的,也仍然大有人在.一些顽固守旧的儒生们,尚在那里百般讥笑日本的维新改革。如1885年(光绪十一年),一位"四明浮槎客"访问日本时,写了若干首"竹枝词"。词中挖苦日本学习西方:"国法纷纷日逐更,究依何国没权衡。昨天美法刚刚换,今又匆匆奉大英。"他指责日本改革是"暮令朝更,如同儿戏",还嘲笑日本变法"移风易俗太荒唐,正朔衣冠祖制亡。""文明开化说常夸,直是吴牛井底蛙。"另一个儒生易顺鼎,在《讨日本檄文》中谩骂日本学习西方维新改革,是"效冠服于他人,驴非驴,马非马。纪年僭称明治,实愈纵其**昏;改正妄号维新,且弥滋其污秽。"
1893年(光绪十九年)访问日本的黄庆澄曾对这种顽固守旧的认识加以批判。他指出日本明治维新"仿行新法,甚至改正朔,易服色",乃是"急急于新耳目振国气者","虽贻千万邦之讪议而不之顾"。他赞赏日本维新领导人"洞烛外情,知己知彼,甘以其国为孤注,而拼付一掷"。黄庆澄认为这才是"豪杰谋国,其深思远虑,非株守免园册子者所可与语。
黄庆澄访日时,曾在中国驻神户领事馆,与领事郑孝胥畅论日本明治维新。郑孝胥经过实地深入考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利弊得失,作了一番具体分析。他认为日本维新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发展了工商业和文化教育事业。他说:"其自通商以来,特以劝工为重。人材拔于乡校,则各有专长;农商讲于学堂,则别立一部。集会社以厚贾人之力,则利权悉归;设赏牌以课杂艺之长,则游民益鲜。铁道周于国内,则呼应皆 通;巡捕遍于民间,则盗窃尽敛。其务营外饰,而府藏足支,实自取法欧人,而体段粗具。"但是他又指出:"利固验矣,害亦随之。"对于明治维新关于政治、法律方面的改革,郑孝胥仍有批评。他说:"租税太重,则民弗克堪也;刑法太轻,则下无所畏也。党会愈盛,则奸人得以煽其徒也;议院既开,则政府莫能安其位也。有练兵之名,而非常养之额,则士卒无固志也;为共主之说,而失可持之柄,则君上如具文也。"
以上这些著作、文章、奏折、诗词、议论,从各种角度,反映了甲午战争以前,中国知识分子形形色色的明治维新观。
甲午后维新派的明治维新观
中国维新派认为:要救中国,只有变法维新;而要维新,就要学习西方。既然日本向西方学习有效,成功地进行了明治维新,那么,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向日本学习呢?为了救亡图存,变法自强,就只有卧薪尝胆,认真向昨天的敌人日本学习。因此,康有为终于明确地提出了"不妨以强敌为师资"的口号。
维新派还认为以日本为师是学习西方变法维新的一条捷径。康有为说:"籍其同文,因其变迹,规模易举,条理易详.比之采译欧文之万难,前无乡导之盲瞽,岂不相距万里哉?"他还做了形象生动的比喻:"譬如作室,欧美绘型,日本为匠,而我居之也。譬如耕田,欧美觅种灌溉,日本锄艾,而我食之也。"梁启超也主张充分利用日本学习西方的成果:"泰西诸学之书,其精者日人已略译之矣。吾因其成功而用之,是吾以泰西为牛,日人为农夫,而吾坐而食之,费不千万金,而要书毕集矣。"因此他们乐观地相信只要学习日本,便可以事半功倍,后来居上。康有为曾对光绪皇帝当面宣传:"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
此外,以日本为师还有许多有利条件。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地理相近,交通方便,风俗相似,文字易懂。两国原来所处的社会性质、受西方冲击压迫的形势也差不多,''其守旧之政俗与我同,故更新之法,不能舍日本而有异道。"而且日本明治维新为时不久,易于模仿。相比之下,"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也难于效法。
中国维新派不仅主张学习日本,而且还主张与日本、英国结成联盟,共同对付俄国的扩张。(【梦史氏按】到了戊戌时,某些康有为周围人士,竟然提出与日本"合邦",也许他们动机良好,但是糊涂到引狼入室,真是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明治维新的意义 明治维新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除去侵略其他国家这一点之外,日本在经济、政治和一些意识形态等方面已久保存了许多封建社会的陋俗,比如天皇的中央集权制,比如地主的土地所有制等等,所以从完整意义上来说,日本仍然是个带有封建气息的半资本主义国家,这也使得后来的军国主义思想会在日本人心里根深蒂固。明治维新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

日本明治维新的 国际背景 和国内背景 国内背景包括倒幕运动和为什么要...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末日本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时间断限关于“明治维新”作为一历史时期的时间断限,说法不一。狭义地说,“明治”维新从1868年10月23日(旧历9月8日)宣布改元明治开始。但一般通常把前一年的1867年大政奉还、王政复古等许多政治变动都包含在内。其下限则...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介绍
明治政府确立后,逐步进行政权建设,把原来以将军为首的幕府领主阶级的封建政权改造为以天皇为首、维新派下级武士为核心、代表资产阶级与地主联合专政的新政权,并通过一系列官制、机构的改革,使这个政权得到巩固和健全。然后,由这个强有力的新政权来发布命令,逐步进行除旧布新的各项重大改革。4、西方...

日本明治维新具体情况
早在1868年3月(阴历),刚刚成立的明治政府便宣布了它的政治纲领——《五条誓文》,其内容未能完全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甚至还具有一些军国主义的色彩,但却表明了新政府改革封建旧制度和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决心。因此,这是一个引导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资产阶级改革纲领。然而,对于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步骤,仍然是模糊...

明治维新对于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治维新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对中国来说,明治维新在某种程度上是“噩梦”;对日本来说,这是近代化的开始,是日本崛起的标志。19世纪,落后的德川幕府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被日本国民推翻,日本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场盛大的革命在历史上被称为明治维新,...

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封建弱小的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惟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中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历史背景相近。两次维新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都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外来侵略导致被迫对外开放,民族矛盾不断上升。西方侵略客观上带来的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力地冲击了原有的封建生产方式和伦理纲常,催...

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结局为什么会不同,这对今天
三、两国维新派领袖个人阅历和行政经验不尽相同。1、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成员是中下级武士。幕末,武士阶层因经济破产,从统治阶级中化出来,从事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经济活动,在经济利益上与资产阶级趋向一致。明治维新前,部分中下级武士曾参加并主持过藩内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从中经历了改革风浪的考...

明治维新的积极,消极影响, 以及评价, 后人影响
4摆脱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为其他落后国家提供启迪和经验 消极影响:1农民生活贫困,影响国内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 2军国主义扩张,给各国带来灾难 3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4愚民政策,天皇崇拜 后人影响:激励爱国志士救亡图存,改弦更张,例如百日维新 中国近代,现代改革大多吸取了明治维...

明治维新的性质
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但日本的明治维新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隆化县19114604318: 将戊戌维新和明治维新作对比,改良的道路为什么在中国没有成功? -
严石冠心: 戊戌维新之所以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是由于维新派的软弱和妥协,他们只采取改良的办法,远离了民众,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最终失败.

隆化县19114604318: 日本明治维新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
严石冠心:[答案] 启示:1落后就要挨打. 2要进行社会改革才能使中国富强 影响:开始维新变法

隆化县19114604318: 明治维新中日本对中国的态度问题 -
严石冠心: 首先,日本人的思想是脱亚入欧;其次,明治天皇的战略目标是:“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隆化县19114604318: 康有为对明治维新的看法和原因蟹蟹大家,急用
严石冠心: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经过这次变革,日本一跃成为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明治维新的巨大成就曾引起中国维新志士的极大关注和向...

隆化县19114604318: 怎么看待日本明治维新,或给我们哪些启示? -
严石冠心:[答案] 楼主你好!明治维新是日本史上一次成功的改革,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使日本得到很好的发展! 启发:国家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国家要对外开放,共同交流经济文化

隆化县19114604318: 明治维新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
严石冠心:[答案] 明治维新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我国应该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教育,坚持科教兴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倡导文明,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科学,文化并加以改良运用形成自己深厚的科学实力;强调...

隆化县19114604318: 比较我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比较我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区别,时间,背景,人物, -
严石冠心:[答案] 明治政府首先采取“奉还版籍”、“废藩置县”的措施,结束了日 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为 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此后,明治政府实施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富国强兵,就是改革军警制度,创...

隆化县19114604318: 日本明治维新对中国有什么启示 -
严石冠心:[答案] 1革新,改革,不改革死路一条,美国黑船驶进日本,促使其改革,于是日本崛起了.2擅长学习西方先进,对于中国来说,就是对外开放了.3重人才,因为明治政府改革的成功,离不开像大久保利通这样人物的智慧,另外,日本一个使团出使西方学习...

隆化县19114604318: 日本明治维新保留皇室的原因 -
严石冠心: 1.日本明治维新,是将武士政权交还给天皇的一次转换,并没有要推翻皇室.因而,根本不可能废除皇室 ,之后变成天皇亲政体制 .强化了皇室.2.明治维新主要提倡富国强兵,文明开化,废藩置县.完全剥夺武士的既得利益.顺便提一下,世界第二次大战后,为何皇室得以保留下来?日本战败后,联合国军进驻日本,其实是美军.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废除皇室,但美国为了更容易统治日本,将日本皇室留下来了.这完全是美国的占领策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