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皈依三宝的基础上断十种恶业、行十种善业,才能得到人天福报?有哪十种恶业、行哪十种善业?

作者&投稿:才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好与坏?善与恶?~

这种种都各有各的道理,都应该要仔细的辨别。若是做善事,而不知道考究做善事的道理,就自夸自己做善事,做得怎样有功德,那里知道这不是在做善事,而是在造孽。这样做岂不是冤枉,白费苦心,得不到一些益处啊!我现在把上面所说过的,分类来加以说明。怎么叫做真假呢?从前在元朝的时候有几个读书人,去拜见天目山的高僧中峰和尚,问说:佛家讲善恶的报应,像影子跟著身体一样,人到那里,影子也到那里,永远不分离。这是说行善,定有好报,造恶定有苦报,决不会不报的。为什么现在某一个人是行善的,他的子孙反而不兴旺?有某一个人是作恶的,他的家反倒发达得很?那末佛说的报应,倒是没有凭据了。



中峰和尚回答说:平常人被世俗的见解所蒙蔽,这颗灵明的心,没有洗除干净,因此,法眼未开,所以把真的善行反认为是恶的,真的恶行反算它是善的,这是常有的事情;并且看错了,还不恨自己颠颠倒倒,怎么反而抱怨天的报应错了呢?



大家又说: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善恶那里会弄得相反呢?



中峰和尚听了之后,便叫他们把所认为是善的,恶的事情都说出来。其中有一个人说:骂人,打人是恶;恭敬人,用礼貌待人是善。



中峰和尚回答说:你说的不一定对喔!



另外一个读书人说:贪财,乱要钱是恶;不贪财,清清白白守正道,是善。



中峰和尚说:你说的也不一定是对喔!



那些读书人,都把各人平时所看到的种种善恶的行为都讲出来,但是中峰和尚都说:不一定全对喔!



那几个读书人,因为他们所说的善恶,中峰和尚都说他们说得不对,所以就请问和尚,究竟怎样才是善?怎样才是恶?



中峰和尚告诉他们说: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是善;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是恶。若是做的事情,可以使别人得到益处,那怕是骂人,打人,也都是善;而有益于自己的事情,那么就是恭敬人,用礼貌待人,也都是恶。所以一个人做的善事,使旁人得到利益的就是公,公就是真了;只想到自己要得到的利益,就是私,私就是假了。并且从良心上所发出来的善行,是真;只不过是照例做做就算了的,是假。还有,为善不求报答,不露痕迹,那么所做的善事,是真;但是为著某一种目的,企图有所得,才去做的善事,是假;像这样的种种,自己都要仔细地考察。



怎样叫做端曲呢?现在的人,看见谨慎不倔强的人,大都称他是善人,而且很看重他;然而古时的圣贤,却是宁愿欣赏志气高,只向前进的人,或者是安份守己,不肯乱来的人。因为这种人,才有担当;有作为,可以教导他,使他上进。



至于那些看起来谨慎小心却是无用的好人,虽然在乡里,大家都喜欢他;但是因为这种人的个性软弱,随波逐流,没有志气,所以圣人一定要说这种人,是伤害道德的贼。这样看来,世俗人所说的善恶观念,分明是和圣人相反。



俗人说是善的,圣人反而说是恶;俗人说是恶的,圣人反而说是善。从这一个观念,推广到各种不同的事情来说,俗人所喜欢的,或者是不喜欢的,完全不同于圣人。那还有不错的吗?天地鬼神庇佑善人报应恶人,他们都和圣人的看法是一样的,圣贤以为是对的,天地鬼神也以为是对的;圣贤以为是错的,天地鬼神也认为是错的,而不和世俗人采取相同的看法。所以凡要积功德,绝对不可以被耳朵所喜欢的声音,眼睛所喜欢的景象所利用,而跟著感觉在走;必须要从起心动念隐微的地方,将自己的心,默默地洗涤清净,不可让邪恶的念头,污染了自己的心。



所以全是救济世人的心,是直;如果存有一些讨好世俗的心,就是曲。全是爱人的心,是直;如果有一丝一毫对世人怨恨不平的心,就是曲;全是恭敬别人的心,就是直;如果有一丝玩弄世人的心,就是曲。这些都应该细细的去分辨。



怎样叫做阴阳呢?凡是一个人做善事被人知道,叫做阳善;做善事而别人不知道,叫做阴德。有阴德的人,上天自然会知道并且会报酬他的。有阳善的人,大家都晓得他,称赞他,他便享受世上的美名。享受好名声,虽然也是福,但是名这个东西,为天地所忌,天地是不喜欢爱名之人的。只要看世界上享受极大名声的人,而他实际上没有功德,可以称配他所享受的名声,常会遭遇到料想不到的横祸,一个人并没有过失差错,反倒被冤枉,无缘无故被人栽上恶名的人,他的子孙,常常会忽然间发达起来。这样看来,阴德和阳善的分别,真是细微得很,不可以不加以分辨啊!



怎样叫做是非呢?从前春秋时代的鲁国定有一种法律,凡是鲁国人被别的国家抓去做奴隶;若有人肯出钱,把这些人赎回来,就可以向官府领取赏金。但是孔子的学生子贡,他很有钱,虽然也替人赎回被抓去的人回来,子贡却是不肯接受鲁国的赏金。他不肯接受赏金,纯粹是帮助他人,本意是很好。但是孔子听到之后,很不高兴的说:这件事子贡做错了,凡是圣贤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要做了以后,能把风俗变好;可以教训,引导百姓做好人,这种事才可以做;不是单单为了自己觉得爽快称心,就去做的。现在鲁国富有的人少,穷苦的人多;若是受了赏金就算是贪财;那末不肯受贪财之名的人,和钱不多的人,就不肯去赎人了。一定要很有钱的人,才会去赎人。如果这样的话,恐怕从此以后,就不会再有人向诸侯赎人了。



子路看见一个人,跌在水里,把他救了上来。那个人就送一只牛来答谢子路,子路就接受了。孔子知道了,很欣慰的说:从今以后,鲁国就会有很多人,自动到深水大河中去救人了。



由这两件事,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子贡不接受赏金是好的,子路接受牛,是不好的;不料孔子反而称赞子路,责备子贡。照这样看来,要知道一个人做善事,不能只看眼前的效果,而要讲究是不是会产生流传下去的弊端;不能只论一时的影响,而是要讲究长远的是非;不能只论个人的得失,而是要讲究它关系天下大众的影响。



现在所为,虽然是善,但是如果流传下去,对人有害,那就虽然像善,实在还不是善;现在所行,虽然不是善,但是如果流传下去,能够帮助人,那就虽然像不善,实在倒是善!这只不过是拿一件事情来讲讲罢了。说到其它种种,还有很多。例如: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叫做义,但是有的时候,做该做的事,也会做错,做了倒反而坏事。



譬如坏人,可以不必宽放他,有人宽放他,这事情不能说不是义;但是宽放了这个坏人,反而使他的胆子更大,坏事做得更多;结果旁人受害,自己也犯罪;倒不如不要宽放他,给他儆戒,使他不再犯罪的好,不宽放他,是非义,使这个人不再犯罪,是义,这就叫做非义之义。



礼貌是人人应该有的,但是要有分寸,用礼貌对待人,是礼;但若是过份,反而使人骄傲起来,就成为非礼了,这就叫做非礼之礼。



信用虽要紧,但是也要看状况,譬如:顾全小的信用,是信;要顾全小信,却误了大事;反而使得大信,不能顾全,此变成非信了,这就叫做非信之信。



爱人本来是慈;但是因为过份的慈爱,反而使人胆子变大,闯出大祸,那就变成不慈了,这就叫做非慈之慈。这些问题,都应该细细地加以判断,分别清楚。



什么叫做偏正呢?从前明朝的宰相吕文懿公刚才辞掉宰相的官位,回到家乡来,因为他做官清廉,公正,全国的人都敬佩他,就像是群山拱卫著泰山,众星环绕著北斗星一样。独独有一个乡下人,喝醉酒后,骂吕公。但是吕公并没有因为被他骂而生气,并向自己的用人说:这个人喝酒醉了,不要和他计较。



吕公就关了门,不理睬他。过了一年,这个人犯了死罪入狱,吕公方才懊悔的讲:若是当时同他计较,将他送到官府治罪,可以藉小惩罚而收到大儆戒的效果,他就不至于犯下死罪了,我当时只想心存厚道,所以就轻轻放过他;那知道,反而养成他天不怕地不怕的亡命之徒的恶性。他以为就算是骂宰相,也没什么大不了,一直到犯下死罪,送了性命。这就是存善心,反倒做了恶事的一个例子。



也有存了恶心,倒反而做了善事的例子。像有一个大富人家,碰到荒年,穷人大白天在市场上抢米;这个大富人家,便告到县官那里;县官偏偏又不受理这个案子,穷人因此胆子更大,愈加放肆横行了。于是这个大富人家就私底下把抢米的人捉起来关,出他的丑,那些抢米的人,怕这大富人家捉人,反倒安定下来,不再抢了。若不是因为这样,市面上几乎大乱了。所以善是正,恶是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也有存善心,反倒做了恶事的例子。



这是存心虽正,结果变成偏,只可称做正中的偏;不过也有存恶心,反倒做了善事的例子,这是存心虽是偏,结果反成正,只可称做偏中的正;这种道理大家不可不知道。怎样叫做半满的善呢?易经上说:一个人不积善,不会成就好的名誉;不积恶,则不会有杀身的大祸。



书经上说:商朝的罪孽,像穿的一串钱那么满;就仿佛收藏东西装满了一个容器里一样。



如果你很勤奋的,天天去储积,那么终有一天就会积满。商朝由开国一直到纣王,它的过失罪恶,到此时便积满了,因此迅速亡国。如果懒惰些,不去收藏积存,那就不会满。



所说的积善积恶,也像储存东西一样,这是讲半善满善的一种说法。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女子,到佛寺里去,想要送些钱给寺里,可惜身上没有多的钱,只有两文钱,就拿来布施给和尚。而寺里的首席和尚,竟然亲自替她在佛前回向,求忏悔灭罪。后来这位女子进了皇宫做了贵妃,富贵之后,便带了几千两的银子来寺里布施。但是这位主僧,却只是叫他的徒弟,替那个女子回向罢了,那个女子不懂前后两次的布施,为什么待遇差别如此之大?就问主僧说:我从前不过布施两文钱,师父就亲自替我忏悔。现在我布施了几千两银子,而师父不替我回向,不知是什么道理?



主僧回答她说:从前布施的银子虽然少,但是你布施的心,很真切虔诚,所以非我老和尚亲自替你忏悔,便不足以报答你布施的功德;现在布施的钱虽然多,但是你布施的心,不像从前真切,所以叫人代你忏悔,也就够了。这就是几千两银子的布施,只算是半善;而两文钱的布施,却算是满善,道理在此。



又汉朝人钟离把他炼丹的方法,传给吕洞宾,用丹点在铁上,就能变成黄金,可拿来救济世上的穷人。吕洞宾问钟离说:变了金,到底会不会再变回铁呢?



钟离回答说:五百年以后,仍旧要变回原来的铁。



吕洞宾又说:像这样就会害了五百年以后的人,我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钟离教吕洞宾点铁成金,不过是试试他的心而已。现在知道吕洞宾存心善良,所以对他说:修仙要积满三千件功德,听你这句话,你的三千件功德,已经做圆满了。



这是半善满善的又一种讲法。一个人做善事,而内心不可叨念,仿佛自己做了一件不得了的善事;能够这样,那么就随便你所做的任何善事,都能够成功而且圆满。若是做了件善事,这个心就牢记在这件善事上;虽然一生都很勤勉的做善事,也只不过是半善而已。



譬如拿钱去救济人,要内不见布施的我,外不见受布施的人,中不见布施的钱,这才叫做三轮体空,也叫做一心清净。如果能够这样的布施,纵使布施不过一斗米,也可以种下无边无涯的福了;即使布施一文钱,也可以消除一千劫所造的罪了。如果这个心,不能够忘掉所做的善事;虽然用了二十万两黄金去救济别人,还是不能够得到圆满的福。这又是一种说法。



怎么叫做大善小善呢?从前有一个人,叫做卫仲达,在翰林院里做官,有一次被鬼卒把他的魂引到了阴间。阴间的主审判官,吩咐手下的书办,把他在阳间所做的善事、恶事两种册子送上来。等册子送到一看,他的恶事册子,多得竟摊满了一院子;而善事的册子,只不过像一支筷子那样小罢了。主审官又吩咐拿秤来秤秤看,那摊满院子的恶册子反而比较轻,而像一支筷子那样小卷的善册子反而比较重。卫仲达就问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那会犯了这么多的过失罪恶呢?



主审官说:只要一个念头不正,就是罪恶,不必等到你去犯,譬如看见女色,动了坏念头,那就是犯过。



因此,卫仲达就问这善册子里记的是什么。主审官说:皇帝有一次曾想要兴建大工程,修三山地方的石桥。你上奏劝皇帝不要修,免得劳民伤财,这就是你的奏章底稿。



卫仲达说:我虽然讲过,但是皇帝不听,还是动工了,对那件事情的进行,并没有发生作用,这份疏表怎么还能有这样大的力量呢?



主审官说:皇帝虽然没有听你的建议,但是你这个念头,目的是要使千万百姓免去劳役;倘使皇帝听你的,那善的力量就更大了哩!



所以立志做善事,目的在利益天下国家百姓,那么善事纵然小,功德却很大。假使只为了利益自己一个人,那么善事虽然多,功德却很小。



怎么叫做难行易行的善呢?从前有学问的读书人,都说:克制自己的私欲,要从难除去的地方先除起。



孔子的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叫作仁?孔子也说,先要从难的地方下工夫。



孔子所说的难,也就是除掉私心;并应该先从最难做,最难克除的地方做起。一定要像江西的一位舒老先生,他在别人家教书,把两年所仅得的薪水,帮助一户穷人,还了他们所欠公家的钱,而免除他们夫妇被拆散的悲剧。



又像河北邯郸县的张老先生,看到一个穷人,把妻儿抵押了,钱也用了;若是没有钱去赎回,恐怕妻儿都要活不成了。于是就舍弃他十年的积蓄,替这个穷人赎回他的妻儿。像舒老先生,张老先生,都是在最难处,旁人不容易舍的,他们竟然能够舍得啊!



又像江苏省镇江的一位靳老先生,虽然年老没有儿子,他的穷邻居,愿意把一个年轻的女儿给他做妾,愿能为他生一个儿子。但是这位靳老先生不忍心误了她的青春,还是拒绝了,就把这女子送还邻居。这又是很难忍处,而能够忍得住的事呀!所以上天赐给他们这几位老先生的福,也特别的丰厚。

阿弥陀佛!把钱给父母,不叫布施,是应尽的责任。
达真堪布:


第一个是布施波罗蜜。布施,是六度万行里一个基础的修法,也是最初的一种修法,是所有大乘学者都要学修的。布施波罗蜜在成佛的过程中是一个必经之路,若是布施波罗蜜没有学好、修好的话,就无法能够学修其它的波罗蜜。若是没有学修六波罗蜜的话,无法能够圆满福慧资粮,也无法能够显现佛性,无法成佛。

  我们做布施的时候,首先要有平等心,这很重要!——这是讲布施的对境。我们给谁做布施呢?给一切众生,这是第一步,这个也很重要!若是第一步没有做到,就无法做到第二步、第三步。

  第一步是平等。我们现在也做布施,但是我们的心态、家庭、生活为什么没有转变、没有改变呢?因为没有对治这些妄想、分别、执着等习气。其实做布施,是直接能够对治这些的。所以首先要修平等心,要断除这些妄想、分别、执着。

  当我们做施舍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只帮助贫困的人,不帮助有钱有势的人;只帮助善良的人,不帮助凶恶的人;只帮助好人,不帮助坏人。这都是分别,都是不平等的。

  慈悲心的基础是平等,布施的基础也是平等。若是心里还有分别的话,你无法能够做到布施波罗蜜,只会成为一般的布施。我们为什么要去帮助众生、爱护众生呢?因为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是善人还是恶人,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都需要我们的帮助、爱护,都需要我们的爱心啊!

  我们现在做布施,是因为对方是残疾人,是乞丐,是困难的人——这样无法能够平等地对待众生。我给大家讲过,众生最可怜的地方,不是没吃、没穿,不是这些暂时的困难,而是愚痴与颠倒,烦恼与痛苦。除了佛菩萨之外,众生都一样。在这样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去帮助、爱护一切众生,这才是平等。

  今天在街上遇到乞丐或者残疾人了,我们帮助他们的时候,要以什么样的心态呢?应该是:“他是众生,因为他愚痴颠倒,前世造业了,然后感受现在这个果报,他需要我的帮助,我应该帮助他。”这才是正确的。

  佛法是对治烦恼、习气的,若是没有对治烦恼、习气,就不是佛法了。布施也是一样,若是没有直接对治烦恼、习气,那就不是佛讲的布施,不是我们大乘学者要学修的布施,而是一般的布施了。一般的善心、爱心,可以说每个人基本上都有。

  众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你能施舍给他,这就是布施,而且你的发心应该是正确的、清净的。若是你有分别,如果觉得我可以帮助一些人,可以施舍一些众生,但是对另一些众生却不能帮助,不能施舍。比如不能帮助那些恶人、贪官、强盗;不能帮助自己的仇人、敌人。这样的施舍不叫布施。布施的对境是一切众生——包括这些恶人、敌人、坏人、恶魔、鬼神等。不是为了自己要得到什么,而是为了一切众生能够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利益,这是做布施的原因,这样能直接对治我们的自私自利心。做布施的过程中必须要去掉这些。

  拿什么来做布施呢?大乘佛法里,尤其是密宗里专门有施身的修法仪轨——就是把自己的身体施舍给那些鬼神;把自己的身口意献给上师三宝,做上师三宝利益众生的工具,为上师三宝的事业做出贡献;把自己的身口意献给一切父母众生,让他们高兴,做他们的服务员,做他们的奴隶——这是身布施。

  真正做布施的人,真正的菩萨,是众生的服务员,是众生的奴隶。自己的身口意是众生的,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单位,众生怎么对待自己都可以。我们不是发心、发愿将这一切献给众生、布施给众生了吗?这不该是虚情假意的,应该是真心实意的吧!家人也是众生,单位的同事也是众生,素不相识的人也是众生。对自身的贪着要去掉,身口意三门是一个利益众生、服务众生的工具,它是属于众生的。你这么想,心里这些烦恼就都没有了。在家里多干一些,多付出一些是应该的。

  在单位多做一些事情也是应该的。因为你的身口意是众生的了,也是单位里那些领导、同事的了,那还跟他们计较什么?还跟他们谈什么条件啊?如果你在家里、在单位没有服从他们,没有为他们服务,没有让他们满意,你的发心就是假的。在外面也是,什么叫施舍?就是布施。在外边你帮助别人,包括给别人一个笑容,让个位置都是布施。

  很多时候,我们家里不清净,身上不清净,然后就想把这些众生赶走或者让他们离开。你的发心是纯正的吗?若是纯正的话,你的身口意三门,包括你的家都是众生的。你为什么要赶他们走呢?为什么要让他们离开呢?这就说明了你发心不正,发心没有到位。真能施舍的话,你就会明白自己没有权利、没有资格让他们走。你应该善待他们,应该与他们和睦相处,这主要是为了断除对身体的贪着与贪恋。

  然后是受用。自己所拥有的这些,在适当、必要的时候要施舍给众生——不管是吃的、穿的、住的、用的,包括善根都要回向给一切众生,为了他们能够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利益。有的众生特别贪恋自己的身体,有的特别贪恋自己的受用,有的特别贪恋善根。——统统都要放下,都要去掉!修施舍心、修布施,主要是对治这些烦恼,尤其是对治贪心和吝啬心。虽然做布施了,但是心里还有吝啬,那还不是清净的布施。

  布施还有法布施与无畏布施。法布施,最好就是辗转法轮,这个是成佛了以后才能做到的,之前做不到。讲经说法也是法布施,但是没有一定的修行,没有一定的境界,也很难做到。我们能做到的是什么?就是善根回向。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其它的地方都可以念佛号,念咒语让众生听,这样就能给他们种下善根,能跟他们结下善缘。

  还有无畏布施,就是爱护自他的生命,有条件的情况下多放生。想得到财富、想发财,就要多做财布施;想健康长寿就要做无畏布施;想有知识、有智慧就要做法布施。你们也可以做法布施:在河边或者在山上,在其它地方都可以念咒、念佛号。很多无形的众生都能听到,你可以和他们结善缘,给他们种善根,这也是法布施。将来我们成佛的时候,让他们都能成为我们的眷属,然后可以度化他们。

  “波罗蜜多”是到达彼岸的意思。那什么是彼岸呢?彼岸是相对此岸讲的:轮回是此岸,涅槃是彼岸;生死是此岸,不生不灭是彼岸,是究竟圆满的佛果。我们能修布施,就能度过轮回的苦海,到达涅槃的彼岸。一般的布施不是波罗蜜,要成为布施波罗蜜,就要有空性智慧的摄持,能够站在三轮体空的角度做布施。什么是三轮体空?就是布施者自己、所布施的东西、布施的对境——众生,都是无缘的,都是空性的。有这个见解,有这样的境界,然后去做布施,这才是布施波罗蜜,才能成为菩提果的因。

  一个波罗蜜也可以具足六波罗蜜。比如说布施,也可以具足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等波罗蜜,这就是布施波罗蜜。

  持戒。做布施也是有方法的,不是随随便便的。要如理如法地做布施,心态要平等,不能有分别心,要发大心,要为一切众生。在行动上,在实际中做布施的时候,一定要适当,否则也是不如法的。需要的时候,或者方便的情况下要做布施,做什么样的布施,都是有条件的。适当地去做布施,如理如法地去做布施,这就是布施的持戒波罗蜜。

  精进。做布施的时候也是,若是心里有障碍,心里没有舍下,那就不能做。做也没有功德。很多的时候我们也放生、随喜,但是发心都不是很清净,不是心甘情愿的。有的时候好面子,有的时候为了一些赞美,这都是不清净的。这样做是不会有太大意义的。发心完全清净,带着欢喜心,心甘情愿地做,这叫布施的精进波罗蜜。

  忍辱。我们在做布施的过程中,肯定也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肯定会有很多外在、内在的障碍。不顾一切障碍,不顾一切艰难困苦,尽心尽力地去做布施,这叫布施的忍辱波罗蜜。

  禅定。做任何功德,做任何布施,都要一心一意,诚心诚意,不虚情假意。能够表里如一、一心一意地做,这叫布施的禅定波罗蜜。

  智慧。有空性无我的智慧来摄持,站在三轮体空的角度来做布施,这叫智慧波罗蜜。

  布施。不管是身布施,还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都要发自内心的做。若不是发自内心,不是表里如一地做,就没有多大意义了。我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首先要观察自己的心态与发心,这个很重要。

  你做上供下施的时候,有没有直接对治这些烦恼?有没有对治妄想、分别、执着?有没有对治自私自利?有没有对治对身体、财物,对法的贪着?若是没有,那就是不如法的,就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能舍掉分别执着,自私自利心,能舍掉对身体和财物,对法和善根的执着、贪着,那就是布施。若是没有舍掉这些心态,我们在表面上做的再多、再好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我们做布施的同时,如果贪心和吝啬心减少了,没有了,或者彻底去掉了,才是真正的布施。一定要如理如法,发自内心地修行,否则不会有多大意义,也不如法。不要再骗自己,真的,若是你真心想解脱,真心想成就,就要这样做。我以前跟大家说过,你首先应该好好地考虑一下、观察一下,自己到底在干什么?为什么要信佛、学佛,为什么要修行呢?是为了解脱,为了成佛,还是为了世间的名闻利养,健康、平安、顺利这些福报?有的人没有目标,没有主见,他信我也信,他学我也学,他修我也修,就是跟着别人跑。如果没有目标,努力也是白费,没有用,没有任何意义。先把目标确定下来,然后再按这个目标去努力、去奋斗,才是有意义的。

  佛讲人有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三种根器,三种根器有三种修持方法。你是哪种根器?你学佛修行是为了什么?如果是为了世间的这些福报,那你就是下士道,下等根基的人。那样的话你就不用修出离心,也不用修菩提心,直接修世间法就行了。皈依三宝,然后去断十种恶,行十种善,在这个基础上,再上供下施,多做善事,多做功德,就能得到人天的福报。这个简单、容易。

  你们现在的修行,连人天的福报都得不到啊!都是盲修瞎炼嘛!刚才说修人天的福报,首先要皈依三宝,然后断十种恶,行十种善,在这个基础上做上供下施,多做善事,做慈善、做义工,就能得到人天的福报。

  你既然做布施,做施舍了,这个果报是不会浪费的;但是这个果报不一定成熟在人天道上。有的饿鬼也不是没有饭吃,有的饿鬼也非常富裕;有的傍生,比如龙王,都非常富有。

  现在好多人都做义工,做慈善、做善事、做施舍,这个不会浪费;但是不一定成熟在什么时候,不一定成熟在哪个道里。世间的戒律就是断十种恶,行十种善。戒是不允许做的,律是必须要做的。十种恶业是不允许做的,十种善业是必须要做的。

  因为十种恶业是堕落恶趣的因,造恶业了只能堕落恶趣——傍生、饿鬼、地狱。不能投生为人,不能转生天界。如果你能够断十种恶业了,就没有堕落恶趣的因,就不用堕落恶趣了。你行十种善业了,就有生善道的因,就可以生善道了。这个果报,才是人天的福报。

  若是没有断恶行善的基础,你做布施,做善事了,就会成熟在饿鬼道或者傍生道里。连人天的福报都不会修,还认为自己很有修行,很有智慧。佛讲的是不会有错的,造十种恶业是三恶道的因,修十种善业是三善道的因。

  你们看看,自己也好,别人也好,若是没有断十种恶,没有行十种善,连人天的福报都得不到。连人天的福报都修不出来,修行还有用吗?佛讲,如果想修人天的福报,先断十种恶,行十种善,在这个基础上,多修上供下施,多做善事,多做义工。在佛法里,这是最最下等的一种,真正的学佛人,不修这些人天福报。

  但是佛也讲这个,如果想修人天福报也可以。佛把这个方法也教给我们了。说实话,这不是他的任务,但是佛慈悲,他知道众生有各种根基,肯定也有求人天福报的。但是佛把这个排在最后面了,这叫下士道。在佛教里,这是最最下等的一种。

  然后是中士道,别解脱。他知道六道轮回犹如火坑,一处也没有安乐,不管是三恶道还是三善道,都离不开痛苦的本性,都逃不出痛苦的范围。一心希求解脱,寻求解脱,这种人是中等根基,也叫中士道。

  你是这种人吗?佛法就像镜子,用它来照自己,自己是哪种根基的人,自己的意乐在哪里?别糊里糊涂地学佛。若是你不想继续留在轮回里,真心实意地寻求解脱,摆脱轮回,那你就修出世间法,先把出离心修出来。

  对轮回、对世间法没有丝毫的贪念与贪着,日日夜夜真心寻求解脱。有没有出离心就拿这个来衡量,这就是出离心的标准!在这个基础上去修无我的智慧,去断一些粗大的烦恼,就能获得声闻和缘觉的果位。声闻主要是修四谛,缘觉主要是修十二缘起。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解脱,在出离心的基础上,修四谛,修十二缘起,才能得到声闻和缘觉的果位。

  还有一种是上等根基的,是求佛果的。为了众生能够解脱,自己要修持成佛,这种发心叫菩提心。你的功德、福德、智慧圆满了才能辗转法轮,才能摄受、救度众生。

  我要成佛,要度化众生;我要成佛,要利益众生;我要辗转法轮,要有自己的教法。这个心量就大了,这叫上士道。上等根基的人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基础,然后修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学处。

  愿菩提心的学处是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三种菩提心。行菩提心的学处是今天我们讲的,六度万行,就是六波罗蜜多。学修了这些,最后才能成就佛果,才能辗转法轮,才会有自己的教法,在自己教法下能度化无数的有缘众生。这叫上士道。

  自己处在哪个阶段,处于哪个层次?自己首先要仔细观察自相续,仔细考虑应该选修什么法。是修人天福报,还是要解脱,还是要圆满佛果?把目标确定下来了,然后去努力奋斗。如果你想修人天福报,干脆点、别耽误。出离心、菩提心,对你来说都不需要。你要到达的地方很近,抓紧时间,迈几步就到了,用不着买火车票,买飞机票。

  如果你知道这是不究竟、不圆满的,不想再轮回,想摆脱烦恼与痛苦,不求人天福报,只求解脱,那你就准备好,先发出离心。这个不太远,但也不能步行,可以坐汽车、坐火车。先修出离心,有出离心的基础上然后再去修四谛、十二缘起,这都不难。

  如果想成佛,但是光自己解脱也不行,宿世的父母都在轮回里感受痛苦,不能见死不救,要度化他们,为众生成佛。如果你是这种想法,那就要准备好了,这可远啊,坐火车都很难到达,只有坐飞机。这时候必须要发出来菩提心,在这个基础上再学菩萨的学处,那你就能达到目的了。

  真的,别糊里糊涂的,先把目标确定下来,然后再去学修!我发现,很多人到现在还没有目标,没有自己的主见,跟着别人瞎跑!他人往东边跑,自己也往东边跑;他人往南边跑,自己也往南边跑。不要盲修瞎炼!你想得到人天福报不难,想解脱也不难,想成佛也可以,但是你得如理如法、依教奉行。佛教了你方法,你得按这个方法做,最后才能到达目的地。

在皈依三宝的基础上断十种恶业、行十种善业,才能得到人天福报。
师兄!这句话我想师兄理解得有偏差!皈依三宝,自然是无上的善根福德。但是却并没有说,如果不皈依三宝,就一定不能得人身。其实就像师兄说的,六道当中都有有所差别的。就像人一样的,有富足长寿的,有贫穷短命的。动物也是如此,有被人捧在掌心,比人都金贵的,也有在街上流浪,被人打死都没有管的。鬼神仙怪等等也是如此。
十恶业指是的:身三业,杀盗淫;口四业,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业,贪嗔痴。
把十恶业反过来就是十善业:不杀、不盗、不淫……
但是要真正的解脱六道,则是必须要证得无漏智慧的,关于这方面的解答,参照上面的那个问题!

你这是在哪看的,有些地方值得商榷。首先,三界里最富有的应该是大梵天王,即欲界天主,拥有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权力最高的应该是摩醯首罗天王,即色界天主,掌管欲界天和色界天。鬼神不掌管人的生死,是人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死,不是他们想让谁死就让谁死,而应该是谁该死了他们就让谁死,所谓“命由我做,福自己求”,他们想让谁死谁就死那还了得,因果定律不就被推翻了吗。
升天道不一定要皈依三宝,但一定是符合十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为身、口、意三业,其实再仔细的分析一下,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是雷锋同志一生的行仪,雷锋同志肯定不知道什么三宝,肯定也没有皈依,但他的所作所为暗合道妙,与十善相辅相应,所以他去忉利天了,因为他修的福太大了,到现在还在教育着整个中国甚至全世界。这与布施多少财富没有关系,就看你的心是否真诚,看你是不是毫不为己、专门利人,所以斗粟可种无涯之福,一文可消千劫之罪,因为所谓的皈依三宝是回归、依靠自性的三宝,每个人的自性里面都有佛、法、僧三宝,自性三宝具足无量的财富、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无量的功德法,但越是自私自利的人离自性就越远,越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就离自性越近,直到成佛,佛最圆满,佛于一切法得大圆满。所以布施、供养,不一定有功德,但一定有福德,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是功德,有自私自利的念头是福德,比如你布施是想得财富,你这个布施里面就有自私自利,所以不是功德,功德在自性里,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里。你布施、供养的心是贪心,来生的果报就是饿鬼道,因为贪心堕恶鬼,贪佛法也堕恶鬼,在鬼道里当鬼王,有大福报,每月初一、十五有很多人来祭祀,当然也有很多的信徒,这都是贪心修福的果报;如果你布施、供养没有智慧的话,将来就去畜生道,比如国王、贵族的宠物,修福更大的话会当龙王,都是因为布施没有智慧的果报,愚痴堕畜生,龙这种傍生很特殊,佛经里介绍,福报大的好比天道,恶道重的可比地狱,详细可参阅《大集经》济龙品。
所以佛法论心不论事,不管你布施供养做多大的善事,或者乞丐贫贱之流,只看存心,心善生善道,心不善去恶道,各享各福,各负各的因果。

  • 说,布施、供养了,肯定有功德、有善报。此言不实。

  • 有人问佛祖,布施、供养一定有善果吗?佛祖说,其事不定。




什么是皈依三宝
得到皈依体,遇境会不自觉忆念三宝、依教奉行。 10、网友:在家修行人能否在不同的寺庙多次参加皈依? 学诚法师:皈依是内心对三宝的皈投与依靠,从心上说,应该天天都皈依、时时都皈依。参加多次皈依仪式也无不可,借助庄严的仪轨不断策发内心对于三宝的信心,是很好的。授皈依的是证明师,也是引导我们学修的老师。一...

皈依三宝指的是什么
皈依三宝指的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优婆塞戒经·净三皈依品》云:“受三皈已,造作痴业,受外道法自在天语。”这个外道法就包括外道的学说和理论。“以是因缘,失于三皈。”多宝讲寺的智敏上师,就是密宗的智敏上师,是非常有修行的一个大德,在中国也是很少见的一个大德,他讲得比我还...

皈依三宝后破戒了会不会很严重?
所以,如果你皈依三宝,没有受戒,那么就不存在犯戒的危险。如果你皈依三宝并且受了五戒,那么当你触犯戒律时,比如喝酒了,那么就会犯戒---记住哦,是犯戒,而不是破戒,破戒其实也是很难的,要重复不断地去犯错误并且毫不忏悔,O(∩_∩)O~但是,只要你信佛,对三宝的信心不退,那么就算犯戒到破戒...

“皈依三宝”是正信佛教的第一课 那三宝指什么
受戒基础:皈依三宝的人,才有资格进一涉求受五戒、八关斋戒,甚至在家菩萨戒等。 成就佛道;凡是皈依三宝的人,即使此生没有修行,因为有信心.善缘,将来在弥勒菩萨下生人间的「龙华三会」时,都能得度。 三宝的种类 经典上对于三宝,有多种的分类,但以三种三宝的说法较为普遍: 最初三宝;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

皈依三宝是什么意思?
如果有上述的敬信心,再加上至心地皈依三宝,则功德会二十四小时不断增长,即使在我们休息时,由于未舍皈依,这功德仍会继续增长不停。在睡前,如果我们忆及皈依的对象,即使在睡眠中也会积长功德。只要我们不舍依止、不违皈依的各学处,这皈依之功德的增长会延续至我们成就佛境为止。什么才是舍弃皈依呢?如果我们有一天...

济群法师《皈依三宝的意义》
一、何谓三宝 在皈依三宝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三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和僧宝,宝代表了稀有珍贵,因为佛、法、僧在世间的出现非常稀有难得,所以称之为宝。 佛宝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佛代表着觉悟,觉悟宇宙人生真理,能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同时,在智慧、道德和行为上,都已经达到彻底的圆满。 法宝是指佛...

佛教里面三皈依的内容是什么?
第三皈依僧。依循正法修行的清净僧众是大众的榜样,所以应当皈依十方一切圣贤僧。再者,修行的路有很多,我们应当皈依一位善知识,接受他的教导,这样才不会走错路。皈依乃佛教徒之基础入门。皈依为皈投或依靠之意,受到三宝的加持。三宝指佛、法、僧:佛为觉悟者,法为教义,僧为延续佛的慧命者。

佛教中的皈依三宝指什么?
在佛教中,称“佛、法、僧”为三宝,佛宝指圆成佛道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法宝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僧宝指依佛教法如实修行、弘扬佛法、度化众生的出家沙门。后以指佛教。佛教皈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佛教皈依三宝以后,就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佛教。

什么是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什么叫三皈?那就是我们回家了。人有一个真正的父母,那就是佛菩萨。这个父母在哪儿?怎么找到佛菩萨?首先就应该三皈,三皈就能找到真正养你的、生你的、永远跟着你的父母,永远不离开你的父母。通过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们就找到了。这个可以说...

如何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皈依大悲渡世的观世音菩萨,世间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众生,要誓愿宣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救苦救难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烦恼,了悟真实光明,皈依於大慈大悲、随心自在的观世菩萨。祈求一切圆满,不受一切鬼卒的侵害,皈命於为观世音菩萨请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的本尊-千光王静住如来。能得...

富顺县18624462656: 在皈依三宝的基础上断十种恶业、行十种善业,才能得到人天福报?有哪十种恶业、行哪十种善业? -
守魏氯芬: 在皈依三宝的基础上断十种恶业、行十种善业,才能得到人天福报. 师兄!这句话我想师兄理解得有偏差!皈依三宝,自然是无上的善根福德.但是却并没有说,如果不皈依三宝,就一定不能得人身.其实就像师兄说的,六道当中都有有所差别的.就像人一样的,有富足长寿的,有贫穷短命的.动物也是如此,有被人捧在掌心,比人都金贵的,也有在街上流浪,被人打死都没有管的.鬼神仙怪等等也是如此. 十恶业指是的:身三业,杀盗淫;口四业,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业,贪嗔痴. 把十恶业反过来就是十善业:不杀、不盗、不淫…… 但是要真正的解脱六道,则是必须要证得无漏智慧的,关于这方面的解答,参照上面的那个问题!

富顺县18624462656: 我是信奉佛法的人,可是一直没有机会皈依三宝,佛教说只要行十恶,无论有没有皈依,都会感招报应,那么我 -
守魏氯芬: 首先随喜师兄的行持.用个比喻来说.皈依好比上大学,很多考上了大学,但是他在学校里面没有好好读书,毕业出来以后只有文凭,但实际上什么都不会.没有皈依,就好比虽然没有在大学报道,但是通过自学,完成了所有的科目,通过了所...

富顺县18624462656: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简介 -
守魏氯芬: 《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所造,从依止善知识及思维暇满人生之入道前行开始,至念死无常、思恶趣苦、思维业果等基本人天乘(下士道),再经小乘之四谛(中士道),依次第直达大乘菩提心与止观(上士道).此论涵盖佛法三藏十二...

富顺县18624462656: 怎么放生乌龟 -
守魏氯芬: 一.有一个问题先跟您汇报一下:建议您以后不要再向商贩买飞禽走兽来放生.我这么说是有原因的.理由是.1.动物有人买就会有猎捕者去捉来卖.这是一种因果循环..理由2.是从商贩那里买回来的动物若放生不当.反而造成它们的死亡.二.现在您已买...

富顺县18624462656: 三皈十诫是什么意思 -
守魏氯芬: 三皈五戒,没有你说的,三皈十诫.皈依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富顺县18624462656: 学佛皈依有什么好处 -
守魏氯芬: 皈依的功德使我们进入佛子的行列,具备一切戒律的基础,具备解脱的因,具备成佛的种子,人和非人不能障碍,前世积累的业障净化减少,从此我们远离恶行,从恶趣中得到救度,修行功德不断增长最后得到觉悟境界,等等无比功德. 这些同...

富顺县18624462656: 信仰佛教的居士的一些戒律与要求? -
守魏氯芬:信仰佛教的居士的一些戒律有皈依三宝(佛法僧三宝)、奉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修习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和八关斋戒(不杀生、不偷盗...

富顺县18624462656: 怎么才能正式皈依佛教 -
守魏氯芬: 一、诡异佛教的方法: 1、如果是受三皈依,一定要在佛像、佛经、和出家比丘三者之前而受,以这三者作为三宝的代表象征. 2、若是受四皈依,则必须欲受皈依的人到他所要皈依的上师之前亲受,不能由别人代授、代受皈依. 3、本宗的...

富顺县18624462656: 佛门都有什么戒条? -
守魏氯芬: 真实学佛的人,一定要心心念佛,坚持五戒,奉行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 、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修习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并且根据自己的力量,随时随地多行善事.

富顺县18624462656: 净土法门:到西方极乐世界怎么消业障还宿债 -
守魏氯芬: 《观无量寿佛经》说:『至心念佛一声,能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不用到西方极乐世界,只要你现在不再造恶业,断除一切恶业习气,开始念佛就可以消业障还宿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