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论与哲学研究述评

作者&投稿:策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结合实际,谈谈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所含的哲学思想及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都是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哲学选修课的孩子吗??

  研究大众传播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及其与社会诸种关系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形成 20世纪以来,大众传播工具、特别是电视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人际交往被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世界各地的人们接触大众传播工具的时间越来越多,这一现象日益引起社会学家们的关注。从30年代起,西方传播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社会学家P.F.拉扎斯菲尔德就开始研究大众传播工具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4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在传播研究中的应用,大众传播社会学始发展为一门学科。1946年美国的H.D.拉斯韦尔等合著的《宣传、传播和舆论》一书认为,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重要成果影响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从广播、报刊、影片、书籍、广告,扩展到歌曲、戏剧、庆典、讨论等方面。1948年拉斯韦尔发表《社会传播的构造和功能》的文章,指出人类社会中信息传播有监测外部世界、维持社会群体间的联系接触、传递社会传统三大作用。
  研究内容 大众传播社会学以大众传播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有:①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早在3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就强调要研究广播和电视对社会的影响。40年代他详细阐述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大众传播社会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大众传播几乎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表现在:a.大众传播工具的发展造成或促使许多新的复杂活动的出现,如广告、公共关系、新的消遣、市场研究等;b.大众传播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间、空间和社会距离,开阔了人们的眼界;c.大众传播使人们之间的交谈和相互作用增添了新的内容,促进了基本交谈方式和其他语言习惯的标准化;d.大众传播通过对人、事件、组织或运动,给予或不给予注意和承认,树立或削弱声望和权威;e.大众传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家庭模式;f.大众传播教育社会成员,加快了文化传播过程,是一种促进社会变迁的因素。②对传播者的研究。美国社会学家J.W.赖利和M.W.赖利在1959年发表的《大众传播和社会系统》一文中指出,尽管大众传播社会学一直主要关心受传者的行为,但影响着传播者作出决定的社会条件及传播者与受传播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对传播者的研究主要包括:传播者本人的思想、爱好、文化程度等背景条件;传播者与当权者的关系;传播者对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的影响;传播者的社会功能等。③对受传者的研究。主要研究传播内容对受传者行为的影响,如传播工具的政治影响;传播内容与暴力行为的关系;受传者模仿传播工具中所表现的行为的程度等。在这方面,比较有影响的理论模式有:a.简单的因果关系模式,即人们直接对从传播工具中了解的东西作出反应,如电视中表现杀人引起现实的谋杀行为;b.间接的因果关系模式,最有影响的是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二级传播理论”,即思想观念通过新闻媒介直接传给意见领袖,再由意见领袖传给其他社会成员,传播媒介的作用是间接的,并会受到社会基层意见领袖的影响而减弱;c.否认传播媒介本身能独立地产生影响,强调受传者有选择性地注意、理解和记忆的模式,该模式表明,受传者对世界已经持有比较确定的系统的观点,并根据这种观点来决定对传播信息的消化。1960年,美国社会学家J.T.克拉珀在《大众传播的影响》一书中,将传播工具对受传者的影响作了如下分类:一是使本来对某一问题没有看法或态度的人形成看法或态度;二是加强了已有的态度;三是削弱了已有的态度;四是使受传者改变观点,转向相反的立场;五是毫无影响。④大众传播的负功能。主要研究大众传播给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大众传播社会学与传播学关系十分密切,前者是后者的分支和延伸。二者的区别在于:传播学研究社会的传播现象,而大众传播社会学则是具体研究大众传播的社会活动与人类社会的诸种关系。
  大众传播社会学与新闻学关系也相当密切,但有明显的不同,大众传播社会学着重对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传播过程和影响效果进行整体性和综合性研究,而新闻学侧重于新闻工作的业务、技巧和经营管理的研究;前者把传播现象放在社会整体和变动过程中加以宏观上的考虑,而后者则多从微观方面探讨新闻工作中的技术性问题,如编辑学、采访学等。
  大众传播社会学的研究虽然也沿用传播学、新闻学的一些方法,但主要还是采用社会学的社会调查方法及各种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其中,抽样调查和功能性图像模式法尤为常用。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播已渗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人类的每一项活动。大众传播社会学的研究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苏联、南斯拉夫等国也日益得到发展。大众传播社会学的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学科体系有待逐步健全。

控制论
[英文]Control Theory
[拼音] kòngzhìlùn
是研究动物(包括人类)和机器内部的控制与通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着重于研究过程中的数学关系

控制论概述

自从1948 年诺伯特·维纳发表了著名的《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以来,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了几乎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维纳把控制论看作是一门研究机器、生命社会中控制和通讯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更具体他说,是研究动态系统在变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科学。他特意创造“Cybernetics”这个英语新词来命名这门科学。“控制论”一同最初来源希腊文“mberuhhtz”,原意为“操舵术”,就是掌舵的方法和技术的思。在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的著作中,经常用它来表示管理人的艺术。

1834 年,著名的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写了一篇论述科学哲理的文章,他进行科学分类时,把管理国家的科学称为“控制论”,他把希腊文译成法“Cybernetigue”。在这个意义下,“控制论”一词被编入19 世纪许多著词典中。维纳发明“控制论”这个词正是受了安培等人的启发。

在控制论中,“控制”的定义是:为了“改善”某个或某些受对象的功能或发展,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而选出的、于该对象上的作用,就叫作控制。由此可见,控制的基础是信息,一切信传递都是为了控制,而任何控制又都有赖于信息反馈来实现。信息反馈是制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通俗他说,信息反馈就是指由控制系统把信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制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控制论的三个基本部分

1.信息论。主要是关于各种通路(包括机器、生物机体)中信息的加工传递和贮存的统计理论。

2.自动控制系统的理论。主要是反馈论,包括从功能的观点对机器和物体中(神经系统、内分泌及其他系统)的调节和控制的一般规律的研究。

3.自动快速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即与人类思维过程相似的自动组织逻过程的理论。

控制论系统的的主要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要有一个预定的稳定状态或平衡状态。例如在上述的度控制系统中,速度的给定值就是预定的稳定状态。

第二个特征,是从外部环境到系统内部有一种信息的传递。例如,在度控制系统中,转速的变化引起的离心力的变化,就是一种从外部传递到统内部的信息。

第三个特征,是这种系统具有一种专门设计用来校正行动的装置。例如速度控制系统中通过调速器旋转杆张开的角度控制蒸汽机的进汽阀门升降装置。

第四个特征,是这种系统为了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维持自身的稳定,内部都具有一种自动调节的机制,换言之,控制系统都是一种动态系统。

控制论在管理上的应用

从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出发来考察管理系统,可以得出这样的论:管理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控制系统。管理系统中的控制过程在本质上与程的、生物的系统是一样的,都是通过信息反馈来揭示成效与标准之间的差,并采取纠正措施,使系统稳定在预定的目标状态上的。因此,从理论说,适合于工程的、生物的控制论的理论与方法,也适合于分析和说明管控制问题。

维纳在阐述他创立控制论的目的时说:“控制论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言和技术,使我们有效地研究一般的控制和通讯问题,同时也寻找一套恰当的思想和技术,以便通讯和控制问题的各种特殊表现都能借助一定的概念以分类。”的确,控制论为其他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套思想和技术,致在维纳的《控制论》一书发表后的几十年中,各种冠以控制论名称的边学科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例如工程控制论、生物控制论、神经控制论、经济控制论以及社会控制论等。而管理更是控制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至可以这样认为,人们对控制论原理最早的认识和最初的运用是在管理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控制论之于管理恰似青出于蓝。用控制论的概念和法分析管理控制过程,更便于揭示和描述其内在机理。

控制工作与控制的比较

(一)管理控制的概念。

在管理工作中,作为管理职能之一的控制工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定的计划能够得以实现,各级主人员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因发展的需要而重新拟定的标准,对下级的工进行衡量、测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以防止偏差继续发展今后再度发生;或者,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需要,在计的执行过程中,对原计划进行修订或制订新的计划,并调整整个管理工作程。因此,控制工作是每个主管人员的职能。主管人员常常忽视了这一点似乎控制工作是上层主管部门和中层主管部门的事。实际上,无论哪一层的主管人员,不仅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而已都还必须对整个计划的实施目标的实现负责,因为他们本人的工作是计划的一部分,他们下级的工作是计划的一部分。因此各级的主管人员,包括基层主管人员都必须承担实控制上作这一重要职能的责任。

(二)管理控制与“控制”的相似处。

管理活动中的控制工作,是一完整的复杂过程,也可以说是管理活动这一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其实质和制论中的“控制”一样,也是信息反馈。从图20—3 所示的管理控制工作的反馈过程可见,管理活动中的控制工作与控制论中的“控制”在概念上相似之处:

(1)二者的基本活动过程是相同的。无论是控制工作还是“控制”都包括三个基本步骤:1)确立标准;2)衡量成效;3)纠正偏差。为了实控制,均需在事先确立控制标准,然后将输出的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若现有偏差,则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使偏差保持在容许的范围内。

(2)管控制系统实质上也是一个信息反馈系统,通过信息反馈,揭示管理活动中不足之处,促进系统进行不断的调节和改革,以逐渐趋于稳定、完善,直达到优化的状态。同其他系统中的控制一样,在现代化管理中有许多情况要正反馈。两个组织之间的竞赛或竞争就是一例,你追我赶,相互促进。是大量的还是为了缩小和消灭与既定目标的差距的负反馈,

(3)管理控制统和控制论中的控制系统一样,也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它根据系统内、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断克服系统的不肯定性,而使系统保持在某稳定状态。

管理控制与“控制”的区别

1.控制论中的“控制”,实质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反馈,它的纠正措施往是即刻就可付诸实施的。而且,若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一旦给定程序,么衡量成效和纠正偏差就往往都是自动进行的,而管理工作中的控制活动远比上述的更为复杂和实际。主管人员当然是要衡量实际的成效情况,并它与标准相比较以及明确地分析出现的偏差和原因。但是,为了随之作出要的纠正,主管人员必须为此而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拟订计划并实施这一计划,才有可能纠正偏差以达到预期的成效。

2.简单反馈中的“信息”,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词汇,即简单的“信息包括能量的机械传递、电子脉冲、神经冲动、化学反应、文字或口头的消息以及能够借以传递“消息”的任何其他手段。对于一个简单反馈的控制系来说,它所反馈的信息往往是比较单纯的。而对于管理控制工作中的“信息来说,它是根据管理过程和管理技术而组织起来的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的,并且经过了分析整理后的信息流或信息集,它们所包含的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这种管理信息(包括管理控制工作中的信息)和管理系统结合一起,就形成了一个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这种系统,由于既要反映产的生产过程,以便使信息系统能起到控制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的价值形成程的作用;又要适应管理决策的需要,使信息系统能起到为各级管理服务作用,使信息的流动符合管理决策的需要,使信息系统成为进行科学管理严格执行计划的有力工具。因此,我们就要求它具有如下功能:

(1)处理信息及时、准确;

(2)控制计划和经营管理,使之处于最佳状态;

(3)便于进行方案比较和择优;

(4)有助于进行预测工作。

管理是否有效,其关键在于管理信息系统是否完善,信息反馈是否灵敏正确、有力。灵敏、正确和有力的程度是一个管理制度或一个管理职能部是否有充沛生命力的标志,这就是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反馈原理。要“灵敏”就必须有敏锐的“感受器”,以便能及时发现变化着的客观实际与计划目之间的矛盾。要“正确”,就必须有高效能的分析系统,以过滤和加工感来的各种消息、情报、数据和信息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力”就是把分析整理后得到的信息化为主管人员强有力行动,以修正原来的管理动作,使之更符合实际情况,以期达到管理和控的目的。

3.按照“控制论”的观点,生物或机械等等各种系统的活动均需要控制。

进行这种控制活动的目的是设法使系统运行中所产生的偏差不致超出允许范围而维持在某一平衡点上。

对管理来说,控制工作的目的不仅是要使一个组织按照原定计划,维其正常活动,以实现既定目标;而且还要力求使组织的活动有所前进,有创新,以达到新的高度,提出和实现新的目标。也就是说,管理的五个职活动,通过信息反馈,形成了一个闭合回路系统。管理活动无始无终,一面要像控制论中的“控制”一样,使系统的活动维持在一平衡点上;另一面还要使系统的活动在原平衡点的基础上。求得螺旋形卜升。全面质量管中推行的PDCA 工作法,实际上就是体现了这个特点。

控制工作的目的、作用及重要性

在现代管理系统中,人、财、物等要素的组合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时变化和环境影响很大,内部运行和结构有时变化也很大,加上组织关系错复杂,随机因素很多,处在这样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中,要想实现既定的标,执行为此而拟定的计划,求得组织在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不进行控工作是不可想象的。

控制工作的目的和作用。

在早期的管理活动中,往往是通过财务审计来进行控制工作的。那时组织规模不大,涉及到的范围较小,业务活动种类也比较简单,所以进行务审计的目的是防止有限的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浪费或流失,井保障能得最大的收益。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组织的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动内容也增加广日益复杂,因而控制工作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已不仅仅是务审计所能概括得了的。但尽管如此,财务审计仍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控制法。

在现代的管理活动中,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来进行控制工作,要达到的一个目的(也就是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要“维持现状”,即在变化着的外环境中,通过控制工作,随时将计划的执行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若发有超过计划容许范围的偏差时,则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使系统的动趋于相对稳定,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控制工作要达到的第二个目的是要“打破现状”。在某些情况下,变的内,外部环境会对组织提出新的要求。主管人员对现状不满,要改革,创新。要开拓新局面。这时,就势必要打破现状,即修改已定的计划,确新的现实目标和管理控制标准,使之更先进、更合理。

在一个组织中,往往存在两类问题:

(1)经常产生的可迅速地、直接地影响组织日常经营活动的“急性问题( Acuteproblem) ;

(2) 长期存在会影响组织素质的“ 慢性问题(Chronicproblem)。

解决急性问题,多是为了维持现状。而打破现状,须解决慢性问题。在各级组织中,大量存在的是慢性问题,但人们往往只意解决急性问题而忽视解决慢性问题。这是因为慢性问题是在长期的活动逐渐形成的,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人们对于其存在已经“习以为常”,至适应了它的存在,不可能发现或者即使是已经发现了也不愿意承认和解由于慢性问题所带来的对组织素质的影响。而急性问题是经常产生的,对数人的工作和利益会产生显而易见的影响,故容易被人们发现、承认和解决。

因此,要使控制工作真正起作用,就要像医生诊治疾病那样,重点解决慢问题,打破现状,求得螺旋形上升。

要打破现状,解决慢性问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段时间就叫做“理突破过程”。例如,在企业管理中,要分析企业的产品质量,可以将产的优等品率作为考核评价指标之一。若一个企业要把产品的优等品率从原的80%提高到95%,就需要有一个过程。

尽管在日常活动中,控制工作的目的主要是前述两个,但进行控制工的最佳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这就要求管理人员的思想应当向前看,把制系统建立在前馈而不是简单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在不应发生的偏离计的情况出现以前就能预测到并能及时采取措施来加以防止。

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控制工作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一)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任何组织、任何活动都需要进行控制。

这是因为即便是在制定计划时进行了全面的、细致的预测,考虑到了各种现目标的有利条件和影响实现的因素,但由于环境条件是变化的,主管人受到其本身的素质、知识、经验、技巧的限制,预测不可能完全准确,制出的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还会发生未曾预料到的情况。这时。

控制工作就起了执行和完成计划的保障作用以及在管理控制中产生新的划、新的目标和新的控制标准的作用。通过控制工作,能够为主管人员提有用的信息,使之了解计划的执行进度和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及偏差的大小并据此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对于那些可以控制的偏差,通过组织机构,究责任,予以纠上;而对于那些不可控制的偏差,则应立即修正计划,使符合实际。

(二)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在管理的五个职能中所处的地位其相互关系上。

控制工作通过纠正偏差的行动与其他四个职能紧密地结合一起,使管理过程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计划职能择和确定了组织的目标、战略、政策和方案以及实现它们的程序。然后,过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工作等职能去实现这些计划。为了保计划的目标能够实现,就必须在计划实施的不同阶段,根据由计划产生的制标准,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这就是说,虽然计划工作必须先于控制活动但其目标是不会自动实现的。一旦计划付诸实施,控制工作就必须穿插其进行。它对于衡量计划的执行进度,揭示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及指明纠正施等都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要进行有效的控制,还必须制订计划,必须有组织保证,必须要配备合适的人员,必须给予正确的指导和领导。所以说控制工作存在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它不仅可以维持其他职能的正常动,而且在必要时,还可以通过采取纠正偏差的行动来改变其他管理职能活动。虽然有时这种改变可能是很简单的,例如在指导中稍作些变动即可;

但在许多情况下,正确的控制工作可能导致确立新的目标,提出新的计划改变组织机构,改变人员配备以及在指导和领导方法上作出重大的改革。

去百科看看呀!!

ri


海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年度报告图书目录
美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追踪,聚焦于美国思想界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这一章节不仅回顾了经典理论的传承,更关注了新兴思想家的贡献,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美国社会中的影响及其与地方、国际问题的关联。日本的中国哲学研究述评,探讨了日本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通过对日本学者对中国哲学、文学、历史等...

文学研究述评范文
三是由“范式”话语所形成的文学研究范式,在当前具有哲学意义和方法论的意义。文学研究范式所具有的哲学性内涵是指范式可以是一种整体的把握方式,可以从形而上的层面对文学研究有一个宏观的认知;所谓方法论的意义是指文学研究范式具有形而下的层面,即范式可以作为一种具体的研究手段或方法来解读具体的文学作品。所以...

刘怀玉的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10.《马克思的“历史进步代价”理论与发展问题》,载《哲学研究》199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全文转载。 11.《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历史性突破》,载《河南日报》1993年9月3日。 12.《发展与稳定问题刍议》,载《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13.《从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到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

谢地坤的论文与译文
《伊斯顿与后行为主义》《西德政治学流派》《政策分析理论》《本特利的行为政治学说及其评价》《政策分析-科学决策的重要途径》《政策分析中的优化原则》《政策分析述评》(上、下)《中国政治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联邦德国政治学的发展》《耶拿时期的费希特宗教哲学》《扬善抑恶的理性宗教学说》《费希特...

张丽的人物生平
重庆大学教务处教改项目,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主持)2009.07-2011.1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09CZX011),当代西方物理学哲学的前沿与特征分析研究(主持)2009.10-2011.10,中央高校基础科研专项(项目编号:CDJSK100044),量子测量中多世界解释理论研究(主持)2007,重庆大学...

马基雅维里思想研究作者简介
荣格的原型论与老子的道论一书的语言结构艺术的逃遁与艺术的拯救:叔本华与尼采艺术哲学之差异西方文艺复兴史三大研究热点述评“取譬”与“是”:从判断系动词看中西方文化哲学的生成和框架道德的合理性与国家权力的合法性:马基雅维里思想批评史寻迹周春生教授以其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

吴根友的著述情况
51、儒家“君子人格” 及其现代意义《价值论与伦理学》第2期,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52、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内部的现代性因素之分析《江汉论坛》2003年第3期,53、李大钊的社会理想述评,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会论文集第3集《中西会通与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换》,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54...

吴彤的主要作品
46. 吴彤.于金龙.科尔莫哥洛夫:复杂性研究的逻辑建构过程评述.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9):71-74.47. 吴彤、李建庄.对美国制造业重振雄风的政策认知过程的系统透视.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5-64。48. 吴彤、胡晨.论技术复杂性.科学学研究.2003(2):126-130。49. 吴彤.文本与意义:复杂性研究的...

“法的多重面孔”——西方法理学各流派思想述评(中)
奥斯丁的法律命令说在国际法领域引发新的讨论,哈特的过渡阶段观点为法律空缺结构理论提供了新的解读。法律理论的核心在于法律的定义和本质,是对规范理论与描述理论的深刻探讨。在这个多元化的法学世界中,实证主义与分析法学的对立与交融,揭示了法律复杂而深远的内涵。无论是法律的效力来源,还是其与道德的...

刑法哲学专题整理内容简介
论文和著作众多,多次获得国家级和国际级奖励,被誉为杰出的法学家。他的研究工作不仅丰富了刑法学理论,也对刑法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的目录详细列出了上篇的研究述评和下篇的代表性论文,为读者提供了全面深入的刑法哲学探索资源。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教学实践,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

岳塘区15627091384: 控制论的内容. -
鬱尚泰罗: 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它是自动控制、通讯技术、计算机科学、数理逻辑、神经生理学、统计力学、行为科学等多种科学技术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横断性学科.它研究生物体和机器以及各种不同基质系统的通讯和控制...

岳塘区15627091384: 内部控制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鬱尚泰罗: 内部控制理论的哲学基础主要是: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因果关系. 3、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学会“优化结构”.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内部控制理论的理论基础及其基本控制方式来理解. (一)内...

岳塘区15627091384: .人工智能出现和发展的哲学意义在于(
鬱尚泰罗: B,物质的智能是人工赋予的,而意识是通过物质体现和发展的,因而是依赖性

岳塘区15627091384: 控制论是什么 -
鬱尚泰罗: 控制论 开放分类: 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控制论、维纳 目录 • 控制论概述 • 控制论的三个基本部分 • 控制论系统的的主要特征 • 控制论在管理上的应用 • 控制工作与控制的比较 控制论 [英文]Control Theory [拼音] kòngzhìlùn 是研究动...

岳塘区15627091384: “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及“新三论”各是什么,有何区别? -
鬱尚泰罗: 什么是“老三论”、“新三论” 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本世纪四十年代先后创立并获得迅猛发展的三门系统理论的分支学科.虽然它们仅有半个世纪,但在系统科学领域中已是资深望重的元老,合称“老三论”.人们摘取了这三论的英文...

岳塘区15627091384: 维纳的控制论被引用了多少次? -
鬱尚泰罗: 1948年,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创立了《控制论》(Cybernetics). Cybernetics一词来自希腊语,愿意为掌舵术,包含了调节、操纵、管理、指挥、监督等多方面的涵义.控制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述到古代和近代自动机器以及社会...

岳塘区15627091384: 威纳的控制论对传播学研究有什么贡献 -
鬱尚泰罗: 纳威,美国数学家,其也被誉为传播学历史上另外一位伟大的工程师,其所著的》《控制论》被称为与《信息论》同等重要的20世纪重要的新兴学科. 《控制论》对传播学最大的贡献在于:将“反馈”着一个概念引入到了传播学中,这对于理解社会传播中的互动性和双向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岳塘区15627091384: 在人工智能中可能出现的任务环境的范围很大,任务环境的属性有哪些 -
鬱尚泰罗: 做对人类有危险的事情 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中的最...环境发生的变化,完成交给的各种复杂、困难的任务,...② 能进行信息综合.通常存储对象的数目可能很大,...

岳塘区1562709138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述评与总体框架如何相关?
鬱尚泰罗: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相当于“国内外研究述评”.述评与总体框架看似分割两处,无甚关系,其实内在非常关联,分别代表研究 的昨天、今天和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